:::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兼具“法條競合與想象競合色彩”的個案之處斷原則
書刊名:西南民族大學學報 (人文社科版)
作者:付恒張光云
出版日期:2015
卷期:2015(8)
頁次:106-111
主題關鍵詞:法條競合想象競合全面評價處斷規則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
  • 點閱點閱:3
法條競合的本質在于能否以一法條對行為的非價內涵進行全面評價。在具有"法條競合與想象競合色彩"的個案中,法條本身之間雖然存在交叉關系,但適用任何一個法條都不能對行為實現全面評價。對此,我國刑法學界將此類型的個案大多作為法條競合的特殊情形予以處理,并開展了重法能否優于輕法的曠日之爭。本文以全面評價原則為構建基礎,提出了從罪質和罪量的視角來評價該類競合現象的方法,得出了其本質屬于想象競合的結論,為處斷兼具"法條競合與想象競合色彩"的個案提供了法理依據與操作指南。
期刊論文
1.陳興良(1986)。論我國刑法中的法條競合及適用。法學雜誌,198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車浩(2010)。論強姦罪與嫖宿幼女罪的關係--兼論法條競合與想像競合犯的適用。法學研究,20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梁根林(2009)。許霆案的規範與法理分析。中外法學,200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葉良芳(2014)。法條何以會"競合"?。法律科學,20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強(2012)。法條競合特別關係及其處理。法學研究,20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周光權(2010)。法條競合的特別關係研究。中國法學,20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洪兵(2012)。不必嚴格區分法條競合與想像競合。清華法學,20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志輝(19971000)。重新界定法條競合與想像競合的界線--Puppe教授的競合理論。刑事法雜誌,41(5),69-1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岡特.施特拉騰韋特、洛塔爾.庫倫、楊萌(2005)。刑法總論I--犯罪論。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Schönke、Schröder(1988)。Strafgesetzbuch, Kommentar。  new window
3.团藤重光(1967)。刑法注釈(2)のII総則。有斐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興良(1992)。刑法各論的一般理論。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斯特、徐久生(2000)。德國刑法教科書。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甘添貴(2000)。罪數理論之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志輝(1998)。刑法上的法條競合。臺北:元照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只木誠(2004)。罪数論の研究。成文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明楷(2011)。刑法學。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普珀(2005)。實現不同構成要件因構成要件結果同一而想像競合(2005台德學術交流演講會),東吳大學法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幹人(1995)。罪數論。刑法の基礎理論。東京:東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伊藤涉。法条競合をめぐる若干の考察。町野朔先生古稀記念刑事法--医事法の新たな展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町野朔(1990)。法条競合論。平野龍一先生古稀祝賀論文集。有婓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