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若即若離:戰後中朝兩黨關係的初步形成(1945-1950)
書刊名:近代史研究
作者:沈志華
作者(外文):Shen, Zhihua
出版日期:2016
卷期:2016(2)
頁次:4-26+160
主題關鍵詞:中蘇關係中朝關係朝鮮族民族認同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
  • 點閱點閱:14
從1945年戰爭結束到1948年朝鮮建國和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共產黨與北朝鮮的關系主要體現在雙方在革命政權建立過程中的相互幫助,朝鮮為中共在東北與國民黨的作戰提供了各種物質援助,而中共則為朝鮮的建設培養和輸送了大批干部。此期中共與朝鮮的關系集中在東北地區,而生活在那里的朝鮮人屬跨界民族,多數人的國籍尚未確定,從而使雙方的革命不得不面對民族認同的糾葛。隨著東北地方政權的建立,中共開始從國家關系和國民屬性的角度考慮并處理中國的朝鮮民族問題,但是總體思路仍然沒有擺脫世界革命的框架。
期刊論文
1.沈志華(2015)。同命相連:朝鮮共產黨人融入中共的歷史過程(1919-1936)。社會科學戰線,201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沈志華(2015)。蘇聯與北朝鮮政權的建構(1945-1949)。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2015(3),22-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Самохин А. В.(2007)。Советская военная помощь КПК, 1945-1946。Россия и АТР,3,63-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統(2000)。解放戰爭中東北野戰軍武器來源探討--兼與楊奎松先生商榷。黨的文獻,2000(4),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奎松(2001)。關於解放戰爭中的蘇聯軍事援助問題--兼談治學態度幷答劉統先生。近代史研究,2001(1),3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汪朝光(2008)。戰後中共與蘇聯在旅大關係研究。中共黨史資料,2008(4),113-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孫日春、沈英淑(2006)。論我國朝鮮族加入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歷史過程。東疆學刊,2006(4),54-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馬軍、單冠初(2006)。戰後國民政府遣返韓人政策的演變及在上海地區的實踐。史林,2006(2),61-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金正仁(1997)。臨政駐華代表團的組織與活動。歷史與現實,1997(24),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俊秀(1987)。在朝鮮族人民中間。延邊黨史資料通訊,1987(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金春善(2014)。日本投降後國共兩党對東北地區朝鮮人的政策及其影響。延邊大學學報,2014(5),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姜豐裕(2012)。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共產黨解决東北朝鮮族國籍問題的過程。延邊大學學報,2012(2),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麗媛、呂明輝(2014)。東北解放戰爭期間朝鮮居民的國籍研究。社會科學戰線,2014(8),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文正一(1985)。戰鬥在我國戰場上的朝鮮義勇軍--為抗日戰爭勝利四十周年而作。黑龍江民族叢刊,1985(3),54-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資料編輯室(1985)。抗聯配合蘇軍解放東北。吉林黨史資料,1985(1),185-1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徐龍男(2008)。延邊籍朝鮮人民軍退伍軍人採訪錄。冷戰國際史研究,2008(3),267-2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Почтарев А. Н.(1999)。Из истории советско - корейских отношений в 20-50-е годы。Новая и новейшая история,5,135-1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金址雲(1986)。朝鮮族軍政千部的搖籃--東北軍政大學東滿分校史略。延邊大學學報,1986(4),115-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1985)。關於延邊根據地的建設--延邊州委黨史辦綜合材料。吉林黨史資料,1985(1),142-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金東吉(2006)。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朝鮮師回朝鮮問題新探。歷史研究,200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金景一(2007)。關於中國軍隊中朝鮮族官兵返回朝鮮的歷史考察。史學集刊,200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沈志華(2011)。毛澤東與東方情報局:亞洲革命領導權的轉移。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沈志華(2015)。試論八十八旅與中蘇朝三角關係--抗日戰爭期間國際反法西斯聯盟一瞥。近代史研究,2015(4),4-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彭真傳》編寫組(2012)。彭真傳。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93)。金日成全集。平壤:朝鮮勞動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殿堯、宋霖(2007)。朱理治傳。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克誠(1994)。黃克誠自述。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委員會(2000)。陳雲年譜1905-1995。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馬戎(2012)。族群、民族與國家構建:當代中國民族問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周保中(1991)。東北抗日游擊日記。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劉崇文、陳紹疇(1996)。劉少奇年譜(1898-1969)。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斯大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1953)。斯大林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金日成(1998)。金日成回憶錄:與世紀同行。平壤:外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中共中央統戰部(1991)。民族問題文獻彙編(1921.7-1949.9)。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馬克思、恩格斯(195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鐘奭(2000)。北韓-中國關係(1945-2000)。首爾:圖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趙素芬(1988)。周保中將軍傳。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趙俊清(2011)。周保中傳。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992)。金日成全集。平壤:朝鮮勞動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1994)。金日成全集。平壤:朝鮮勞動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吉在俊、李尚典、韓寬浩(2011)。金日成與中國東北解放戰爭。平壤:外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中共中央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1988)。遼沈决戰。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中共吉林省委黨史研究室(1993)。周保中將軍和他的抗聯戰友。吉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Institute of Asian Culture Studies, Hallym University(1989)。HQ, USAFIK, Intelligence Summary Northern Korea。  new window
22.中共遼寧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共丹東市委黨史研究室(1993)。解放戰爭時期的安東根據地。中共黨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孫春日(2009)。中國朝鮮族移民史。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趙鳳彬(2010)。我的人生自述:一個朝鮮族家族變遷史錄。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徐基述(1988)。黑龍江朝鮮民族。黑龍江朝鮮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中國的土地改革》編輯部、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現代經濟史組(1988)。中國土地改革史料選編。解放軍國防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中共吉林省委黨史工作委員會(1989)。永吉的黎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崔剛(2006)。朝鮮義勇軍史。延邊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崔海岩(1992)。朝鮮義勇軍第一支隊史。遼寧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Cumings, Bruce(1990)。The Origins of the Korean War, Vol. 2: The Roaring of the Cataract, 1947-1950。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1.牛軍(2009)。從赫爾利到馬歇爾:美國調處國共矛盾始末。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中共中央組織部(2000)。中國共產黨組織史資枓(1921-1997)。中共黨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軍事科學院軍事圖書館(2000)。中國人民解放軍組織沿革和各級領導成員名錄。軍事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韓俊光、姚作起(1991)。解放戰爭時期的東滿根據地。延邊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中共延邊州委黨史工作委員會、黨史研究所(1988)。延邊歷史事件黨史人物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崔聖春(2002)。中國共產黨延邊歷史大事記。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1985)。周保中文選。雲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本書編寫組(1987)。朱德海一生。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1984)。中共黨史人物傳。陜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李敦白、徐秀麗(2014)。我是一個中國的美國人--李敦白口述歷史。九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沈志華(2013)。毛澤東、斯大林與朝鮮戰爭。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2005)。Новая и новейшая истори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5)。陳雲文集。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中共河南省委黨史研究室(2007)。紀念朱理治文集。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彭真傳》編寫組(2012)。彭真年譜(1902-1997)。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列寧(1988)。列寧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93)。毛澤東年譜(1893-1949)。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中央檔案館(1991)。中共中央文件選集。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2005)。建國以來劉少奇文稿。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96)。毛澤東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沈志華(2013)。無奈的選擇:冷戰與中蘇同盟的命運(1945-1959)。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軍委致蕭(華)曾(克林)電(1946年7月4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國務院辦公廳大事記編寫組(199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大事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閔石麟。韓國現况報告(1947年1月17日)(特檔01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東北局致中央電(1946年3月18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48)。蘇聯駐北朝鮮民事管理局總局工作報告(政治部分)(1948年12月)(ф.0480,оп.4,п.14,д. 46,с. 2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東北韓僑概况。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檔案局(館)(1985)。中共延邊吉東吉敦地委、延邊專署重要文件彙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蘇聯紅軍總政治部第八局情况彙報(1945年9月13日)(ф. 32, оп. 11306, д.692, я.35-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閔石麟致吳鐵城函(特檔016-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中央設計局東北調查委員會(194508)。東北復員計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處理韓僑臨時辦法(東北行轅,JEI)。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三年來朝鮮民族工作的材料(1949年6月2日)(700/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區司令部(1949)。東北三年解放戰爭軍事資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雲給東北局、中央的報告(1945年11月29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什特科夫致維辛斯基電(1949年5月15日)(ф.З,оп.65,д.9,л.51-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科瓦廖夫致斯大林電(1949年5月18日)(ф.45,оп.1,д.331,л.59-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什特科夫致維辛斯基電(1949年7月13日)(ф.З,оп.65,д.5,л.25-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轟榮漆致毛澤東電(1949 年 12 月 29 日)(ф. 45 ,оп. 1 ,д. 334,л. 8 -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劉少奇致毛澤東電(1950年1月22日)(ф. 45 ,оп. 1 ,д. 334,л. 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鄧子恢、諢政給軍委、總政及林彪的報告(1950年5月11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丁雪松(1986)。回憶東北解放戰爭期間東北局駐朝鮮辦事處。中共黨史資料。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昭全(2012)。建國60年來我國的朝鮮.韓國史和中朝、中韓關係史研究綜述。朝鮮.韓國歷史研究。延邊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沈志華、崔海智(2014)。朝鮮共產黨早期歷史再述:國外篇(1919-1924)。韓國研究論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沈志華、崔海智(2015)。朝鮮共產黨早期歷史再述:國內篇(1925-1935)。韓國研究論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姚光(1992)。解放戰爭時期朝鮮人民對我國的支持。中國朝鮮族歷史研究論叢。黑龍江朝鮮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蔣澤民(1997)。解放戰爭時期的圖們辦事處。硝烟千里--解放戰爭時期的朝鮮族人民。遼寧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石源華(2009)。戰後韓國駐華代表團與中國政府關係述考。韓國研究論叢。世界知識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維權(1988)。琿春軍工生產基地。延邊歷史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蕭勁光(1988)。四保臨江的戰鬥歲月。遼沈决戰。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Hess, Christian(2010)。蘇聯人在旅順和大連的活動(1945-1955)。脆弱的聯盟:冷戰與中蘇關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鄭成(2010)。國共內戰時期東北地方層面上的中蘇關係--以旅大地區蘇軍〈實話報〉為例。脆弱的聯盟:冷戰與中蘇關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玄千秋(1995)。日帝的"第一次領事會議"及對朝鮮族不公平的"二重國籍"問題。火種。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韓澤洙(1992)。慶賀解放之日。勝利。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周保中(1946)。延邊朝鮮民族問題(1946年12月)。中共延邊吉東吉敦地委、延邊專署重要文件彙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2004)。東北韓僑處理通則(1946年4月)。中國地區韓人歸還與政策。首爾:歷史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薑東柱(1945)。從"八一五"到十一月間的延邊工作(1945年12月)。中共延邊吉東吉敦地委、延邊專署重要文件彙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雍文濤(1999)。創建延邊根據地往事。延邊文史資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東北韓僑居留證領發辦法(1947年8月18日)。中國地區韓人歸還與政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梁煥俊。中共吉林特別支部朝鮮人分支部。勝利。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徐池喜謙(1960)。光復初期延邊人民民主大同盟及其活動。文史資料選輯。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崔支洙(1986)。朝鮮民主聯盟瑣憶。哈爾濱文史資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韓武吉、梁在華(1986)。解放初期牡丹江市朝鮮人民民主同盟的活動。延邊歷史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崔剛、張禮信。南滿地區東北朝鮮人民主聯盟。勝利。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趙京亨、徐明勛。朝鮮獨立同盟北滿特委。勝利。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徐明勛、權寧河、梁在華。北滿地區朝鮮人民主聯盟。勝利。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崔剛。朝鮮義勇軍第一支隊。勝利。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金應三、金煥。朝鮮義勇軍第五支隊。勝利。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徐明勛。朝鮮義勇軍第三支隊。哈爾濱文史資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李昌役。朝鮮義勇軍及其第五支隊。延邊文史資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韓青、李楓。朝鮮義勇軍先遣縱隊和獨立大隊。勝利。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宋武燮。朝鮮義勇軍第七支隊。勝利。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韓光、安華春。解放戰爭時期延邊重要事件選輯。延邊歷史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唐洪森(1995)。略談東北人民解放軍中的朝鮮官兵。東北解放戰爭中的少數民族。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趙京亨、徐明勛。朝鮮義勇軍第三支隊。勝利。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楊昭全(1999)。朝鮮獨立同盟與朝鮮義勇軍。韓國獨立運動研究。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黃鳳錫(1994)。樺甸軍政學校成立前後。東北軍政大學吉林分校。遼寧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薑根模(2013)。他的高尚的人格與情操。風浪。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2004)。吉林省委組織部給延邊地委的通知(1948年5月21日)。中國地區韓人歸還與政策。首爾:歷史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