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折戟沉沙鐵未銷--從“互文性”重看《浪淘沙》的時代浮沉
書刊名:北京電影學院學報
作者:齊仙姑
出版日期:2016
卷期:2016(2)
頁次:132-139
主題關鍵詞:浪淘沙貪欲互文性空間歷史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
本文從《浪淘沙》的歷史遭際出發,基于導演對電影本體問題的追求,具體剖析了《浪淘沙》與《貪欲》之間的互文關系,從而揭示出前者在吸收后者營養之時所加入的中國化思考及其引發的歷史性批判:《貪欲》建立起"滄海一粟"的橫向空間,人物與環境的對抗關系躍然銀幕,而《浪淘沙》則加入了垂直線,直指人心之不定,也豐富了影像空間;《貪欲》的悲劇性源于"市場"的壓力,而《浪淘沙》悲劇性則源于"政治"的裹挾。
期刊論文
1.黎煜(2004)。《浪淘沙》:一部經年蒙塵的先鋒派作品。當代電影,2004(5),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秦喜清(2004)。吳永剛:在光影世界中探索。當代電影,2004(5),60-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孟憲勵、吳永剛(1995)。獨具個性的藝術追求。電影藝術,1995(6),29-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莉婭•克里斯蒂娃、祝克懿、宋姝錦、黃蓓(2012)。詞語、對話和小說。當代修辭學,2012(4),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米里婭姆•漢森、包衛紅(2004)。墮落女性,冉升新星,新的視野:試論作為白話現代主義的上海無聲電影。當代電影,200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360501)。二十四年度外國影片進口總額。電聲,5(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370101)。1936年外片進口數,截止11月底止。電聲,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370108)。民國廿二五年度(十二月份)上海公映外片一覽。電聲,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吳永剛(1936)。關於《浪淘沙》的話。聯華畫報,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夏衍(1980)。劫後影談。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程季華、李少白、邢祖文(1998)。中國電影發展史。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上海電影志編纂委員會(1999)。上海電影志。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永剛(1986)。我的探索與追求。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真.沙丹、趙曉蘭、高丹(2012)。銀幕艶史:都市文化與上海電影1896-1937。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馬寧(2012)。從寓言民族到類型共和:中國通俗劇電影的緣起與轉變:1897-1937。上海: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人美、解波(2011)。我的成名與不幸。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宗白華(1981)。美學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年同(1991)。中國電影美學。台北:允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360520)。申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