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氣候對於大屯山區農業發展之影響
作者:崔尚斌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地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鄭子正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75
主題關鍵詞:氣候大屯山農業發展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1
本區為台灣北端一低山性丘陵地區,海拔100~1000公尺的山坡地,約占全區面積52%,平均坡度介於5~20度
間,為坡地農業之典型。本文研究目的,在求認識環境,適應氣候,合理利用土地,增加農業生產。
本區氣候溫暖濕潤,依桑土偉氣候分論法,分為三種氣候型:1.山地和東北季風迎風地區為溫帶重濕氣候
(陽明山AB''(4)ra,大屯山AB''(2)ra'')。2.東北季風背風面為溫帶濕潤氣候(台北B(4)B''(4)ra,富貴角
B(3)B''(4)ra)。3.淡水為熱帶濕潤氣候,B(3)A''ra''。
根據地勢高度和氣候型劃分三個氣候區:(1)中部山區,(2)東北區,(3)西南區。西南區又分為兩副區,
南區鄰接台北盆地,西區為淡水至石門間的淺丘地帶。
影響本區農業發展最主要的氣候因素為東北季風(10月~翌年3月)及夏秋季颱風(6月~11月)。東北季風持
續性久,天氣狀況欠佳,寒害、霪雨、風害等均可能發生。惟冬季風風向穩定,興衰亦有規律,預防風害較
易受到效果。颱風的影響有直接與間接之分,就本區而論,秋季颱風之間接影響,對農業所造成之災害,似
更為頻仍。10、11月,對遠海颱風與東北季風雙重作用所形成的陰雨,使秋季作物普遍減收。台灣東北部地
區,土地生產值簡單,主要原因在此。
一、二期稻作氣候環境,有相反的趨勢。一期稻生長期(3~7月)為一年中最有利的農耕季節,農友務必
把握農時,善加利用土地,增加糧食生產。
茶與柑為本區之坡地作物,但茶比柑更能適應本區之風土。桶柑果實成長期需要300天,歷盡風雨之苦,
有損果實產量與品質。而茶菁採期集中春、夏兩季,所受氣象災害較少。就經濟利益而言,種茶比種柑有利。
本區準高冷地有溫涼性蔬菜生長之適溫,適宜種植夏季蔬菜。陽明山、碧園與竹子湖有肥沃的黑色火山灰
土。而且地近大台北是,運輸便利,市場可靠,具備蔬菜葉發展之條件。花卉樹木如龍柏、杜鵑、茶花等,亦
能適應此地風土,值得作有計畫的推廣。
本區農業成立體型發展,由平地向山地分為四個農業區(1)平原水稻兩作區(2)丘陵茶柑相思樹混作區(3)
準高冷地蔬菜區(4)山地林區和草生地。在多風雨的氣候下,山地森林對於水土保育,實有絕對重要性。現有
山林和草生地均應加以保護,禁止濫墾和濫伐。留得青山,始有綠水。保持自然界生態之平衡,維護農林業
之永續生產。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