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恆春地區農業活動對落山風的調適
作者:胡金印
作者(外文):Chin-yin Hu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地理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國彥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1
主題關鍵詞:恆春地區落山風季節風下坡風農業活動人地關係環境資源調適Hengchun areaLhosanfungseason winddown slope windagricultural activityman-land relationshipclimate resourceadjust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2
本研究從人地關係觀點來探討恆春地區農業活動對落山風氣候的調適過程。研究目的有下列四項:1、分析恆春地區落山風氣候環境特性。2、劃分恆春地區長期以來的農業活動發展分期。3、瞭解各時期農民在農業活動對落山風氣候環境的調適情形。4、建立百年來恆春地區農業活動與落山風氣候環境的交互作用模式。
恆春地區一年中的落山風月旬分佈變化是向左偏的非常態分配曲線,於國曆9月上旬至5月下旬為落山風期,其中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為主落山風期。
小地形對本區落山風的風向風速分佈有影響。大落山日之落山風空間分佈,依風速的強弱變化可分成迎風強背風弱和迎風弱背風強兩種類型。迎風背風的位置和地形的相對空曠程度是決定風強風弱的重要因素。大落山日之氣候空間分佈特徵大抵是愈向半島的四周海岸地區,風愈大、雨量愈少、氣溫愈高、濕度愈低。本文將本區劃分成強風微雨鹽霧區等八個大落山日氣候空間分佈類型區,其中以強風微雨鹽霧區之氣候最惡劣,分佈於鵝鑾鼻半島的東海岸地區。
恆春地區的農業活動發展以主要作物之耕作面積變化分,可分為早期、中期和近期三階段;其中早期又可分為日治以前與日治時代兩個亞期。早期為戰前,以糧食作物為主,經濟作物為輔;中期為戰後至1985年間,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並重;近期為1986年後至今,以經濟作物為主,糧食作物為輔。
早期之日治以前,落山風對人類農業活動之影響只有出現一般影響和環境災害二類;此期尚未以科技來增進調適能力,其調適策略充滿了濃厚的儒家、宗教色彩和短期性應急行為。
早期之日治時代,由於內、外部環境改變,團體組織開始引進農業科技來幫助農民增進對落山風的調適能力;落山風對人類農業活動之影響已經出現環境資源、一般影響和環境災害三類;調適策略著重在團體組織輔導農民進行耕作環境改良之推動防風林造成事業和引進瓊麻、梗稻之長期性策略方面。
中期時,由於外部人文環境改變成民國政府治台,快速工業化、都市化;影響到內部環境之農業中度商業化和引進深井抽水技術等;落山風對人類農業活動之影響和日治時代相同;調適策略著重在續種瓊麻,引進洋蔥、西瓜、芒果新作物種植以及種植時序調整之長期性策略。
近期時,外部環境系統為人口成長趨緩,農村人口老化,農業生產持續衰退,高度工業化、都市化,經濟逐漸自由化,政府鼓勵稻田轉作或休耕;影響到內部環境為設立國家公園,農業高度商業化,觀光業蓬勃發展中;落山風對人類農業活動之影響和日治時代相同,但災害已比以前明顯減少;調適策略著重在續種洋蔥、西瓜和引進牧草、山蘇等新作物,農作區的空間區位調整,種植時序之人為蓄意調整方面。
恆春地區的農民在農業活動對落山風的調適方面,隨著時代的變化,調適情形有愈來愈能適應的現象,稱之為「調適進展」。促成調適進展的最主要機制是團體組織中有一些用心人士和民間有識之士能獲取資訊,引入能適合當地落山風環境的新作物,加上農民個體經營者接受團體組織輔導,謀求更多利潤動機和配合外部環境所傳進來的農業科技的集體努力結果。
恆春地區農民在農業活動對落山風氣候之調適過程是百年來人文和自然環境系統產生不斷的交互作用,結果之一是落山風氣候因子對農業活動產生影響,人類的農業活動並未對落山風氣候環境產生任何顯著的影響。人類對此影響表現出調適的行為回應,是為人地關係的交互作用。人地關係的交互作用結果會反饋回來修正原先的人文和自然環境系統,而形成暫時新的環境系統特徵。另一方面,區域內的人文環境系統也會受其較大區域環境系統變化的影響而形成新的人文環境系統特徵。如此,透過對環境事件的調適而產生再循環的動態過程,使區域地表景觀慢慢發生改變,而人類也在此調整過程中,表現出暫時適應地理環境的生活方式。
落山風在引進新作物者的主要決策過程中,扮演的機制不一,因人而異。
The season wind called Lhosanfung (落山風)occurs from early September to mid May every year on the Hengchun Peninsula in Southern Taiwan. The ambition of this thesis is: 1.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hosanfung in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2.to divide the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of this area into development periods; 3.to explore the farmers’ adjustment to Lhosanfung during each period; 4.to model interaction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rmers and Lhosanfung.
The most potent Lhosanfung winds occur between early Nov. and mid Dec.; the strongest NE gust of 37.9 m/s took place on Oct. 28, 1991. The Climactic characteristics of Lhosanfung are escalated wind speeds, a decrease in rainfall, and higher temperatures with low humidity when situated near coastal areas. 8 climatic regions are addressed in this study, the strongest Lhosanfung territory being Fung-che-sa.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Hengchun area can be segregated into 3 periods; first being prior to 1945, second from 1945-1985 and third being from 1985 to present day. The first period consists of pre and post Japanese occupation. First period crops were aimed more at subsistence rather than commerce. For second period crops, subsistence and commerce became equally important, while in the past 1985 sector commerce has been an agricultural focus.
The effects of Lhosanfung on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can be observed in 3 aspects;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general influence factors and environmental hazards. Environmental general influence factors and hazards have been observed since pre-Jap. Occupation. Observation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in respect to certain crops did not embark until later during Jap. Occupation. Environmental general influence factors are structured around this basis: 1.to be an obstacle to cultivation during pre-Jap. Occupation; 2.to limit varieties of the crop; 3.to lower the yield of rice in comparison to contrasting areas; 4.to influence farmer’s attitude toward cultivation; 5.to retard the cultivation shifting from onion farming to other crops.
Farmer’s adjustment strategies to Lhosanfung in the last century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2 types; being a juxtaposition between the farmer’s independence and government funding. The farmer’s own adjustment can be measured as both long and short term. Long term strategy includes adopting measures to produce new crops, to choose the proper farm location, to cultivate at the proper season and to improve the field quality. Short-term strategies address hazard prevention before, doing, and after Lhosanfung attacks; in accordance with Lhosanfung’s magnitude.
During pre-Jap. Occupation, farmer’s adjustment strategies revolved around feudal, religious and supernatural beliefs, evolving short term emergency procedures. During Jap. Occupation, the authority started to br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current scientific techniques aimed at the promotion of a farmer’s ability to adjust. Stress was placed on the implication of planting windbreaks and production of new crops; such as sisal and Japonica rice which is more resilient to Lhosanfung than the Indica rice. Between 1945 and 1985, adjustment strategies focused on introducing Lhosanfung resilient new crops such as onions, watermelons, mangos, oranges and mushrooms. After 1985, the previous measures taken were introduced to new crop species, as well adjusted cultivation periods and their respective regions in relation to spacing distribution.
The Farmers adaptation to Lhosanfung has been referred to as a phenomenon of adaptive development. The main reason being that local people of knowledge could attain beneficial information pertaining to viable crop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rmer and Lhosanfung consists of interactions relevant to mankind and nature. Interactions are inclusive to the effects of Lhosanfung and a farmer’s strategic retaliation. The adjust strategies mainly come from related people making decisions. What new crops to bring in and how to bring them in are among their decisions. Decision models of new crops brought in by farmers and the government are given in this study, too.
丁受昌(1986),《恆春地區特產作物栽培現況調查及其經濟效益之研究》,國家公園管理處保育研究報告第16號,屏東: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三民書局大辭典編纂委員會主編(1985),《大辭典》,台北市:三民書局。
千薌(1993),〈落山風下洋蔥頭〉,《綠生活雜誌》,49﹕65-75。
山內留吉(1934a),《恆春郡概況》,高雄市:南報商事社。
山內留吉(1934b),《潮洲郡概況》,高雄市:南報商事社。
中央氣象局(1998),《氣候統計年報》,台北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中央氣象局(2000),《台灣累年氣象報告》,台北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中國時報 (1989),《鎮代會主席要追究公所恆春落山風不影響農業之責任》,19890222屏東地方版,台北市:中國時報。
中華日報 (1993),《落山風吹毀恆春稻作》,19930426屏東地方版,台南市:中華日報社。
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應用史學研究所(1999),《滿州鄉志》,屏東縣:滿州鄉公所。
王元興(1992),〈南迴鐵路枋野二號橋落山風對鐵路行車影響〉,《台鐵資料》,274﹕22-85。
王文吉(1992),〈台中港冬季強風之研究〉,《中央氣象局1992年度研究發展專題研究報告第CW-IM-24號》,台北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王永壯、厲學成(1991),〈民眾對現行颱風警報作業系統之反應研究(二)〉,《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78-95號》,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王玉懷、莊文思(1995),〈台灣附近海域風場之觀測及探討〉,《氣象學報》,41(2):81-90。
王洪文(1988),《地理思想》,第315-316頁,台北市:明文書局。
王時鼎(1965),〈臺灣冬季季風天氣及其預報(上篇)〉,《氣象學報》,1(1):17-23。
王素惠(1977),《台灣洋蔥價格形成與變動之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進生 (19?),〈洋蔥、蘆筍之研究與生產〉,收於:(19?),《科學行政在台灣》,第308-311頁,台北市:?。
王愛君 (1997),〈恆春之愛-落山風?〉,《南地風》,3﹕8-12。
台灣省政府農林廳(1991),《屏東縣農地利用綜合規劃報告》,台中:台灣省政府農林廳。
台灣時報 (1999a),《車城冬產西瓜縮水》,19991214屏東地方版,高雄市:台灣時報。
台灣時報 (1999b),《恆春二期稻歉收,農民求助無門》,19991022屏東地方版,高雄市:台灣時報。
民眾日報 (1991),《落山風直吹,芒果猛落》,19910402屏東地方版,高雄市:民眾日報。
甘偉航、陳財輝(1987),〈臺灣防風林之經營〉,《現代育林》,3(1):3-25。
申雍、章國威(1994),〈東勢地區葡萄園霜害發生之機制及風扇防霜方法之初步試驗〉,《中華農業氣象》,1(3):93-99。
石再添 張瑞津 張政亮 連偵欽 林雪美(1994),〈台灣南端與東部海岸沙丘之地形學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地理研究報告》,21:15-22。new window
禾薌(1993),〈落山風下洋蔥頭〉,《綠生活雜誌》,49:65-75。
交通研究所,(1965),《交通名詞辭典氣象類》,台北市﹕交通部交通研究所。
伊能嘉矩(1909),《大日本地名辭書台灣》,東京:富山房。
吉野正敏(1990),〈台灣南部恆春半島の「落山風」について,地理科學〉,45(4):223-233。
吉野正敏(1992),〈フェ一ソ型とボラ型の局地風に關する氣候學的 • 氣象學的 • 地理學的研究,地理學評論〉,65( 1 ):1-16。
江麗英(1991),《彰化縣沿海地區養殖業的發展過程》,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國榮(19?),《洋蔥探討---以車城鄉為例》,未出版。
吳田泉(1993),《台灣農業史》,台北市: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吳彤、張錫梅、任玉鳳、李笑春(1995),《人與自然:生態、科技、文化和社會》,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
吳秀美 (1998),〈台灣之特殊天氣探討---以落山風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歷史自然災害研討報告》,未出版。
吳雍(1987),《蔬香園地》,台北市:家農雜誌社。
李玉蘭(1981),〈乾熱風〉,收於:中國科學院市:科學出版社。
李炳和(1996),〈臺灣地區農作物風害與其因應對策之建議〉,《臺灣農業》,32(3):37-47。
李茂興‧藍美華譯(1997),《文化人類學》,Michael C. Howard著,台北市:弘智文化。
李乾朗(1990),《墾丁國家公園傳統民居與聚落環境調查研究》,屏東: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易毅成(1999),〈鵝鑾鼻台地〉,收於:張永堂總編篡(1999),《恆春鎮志上》,第2-19頁,恆春:恆春鎮公所。
林文助(1994),〈西瓜炭疽病發生與氣象條件之關係〉,《中華農業氣象》,1(3):121-124。
林右崇(1997),《人文恆春之旅》,永和市:東皇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林右崇(1999a),〈大事記〉,收於:張永堂總編篡(1999),《恆春鎮志上》,第1-25〜1-79頁,恆春:恆春鎮公所。
林右崇(1999b),〈恆春三怪-落山風〉,收於:張永堂總編篡(1999),《恆春鎮志下》,第10-67頁,恆春:恆春鎮公所。
林秀英(1992),《雲林縣莿桐鄉民的生活及其調適》,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孟輝、張學琨(1995),〈東北季風對早晚熟梗稻稻米品質之影響〉,《中華農業氣象》,2(1):23-30。
林孟輝、陳素娥、張學琨、林文龍(1994),〈東北季風對水稻生育之影響及防風林之防護效果〉,《中華農業氣象》,1(3):107-114。
林昭雄(1996a),《洋蔥貯藏技術》,高雄縣:鳳山園藝試驗所。
林昭雄(1996b),《洋蔥儲藏技術》,園產品採收後處理技術改進計畫推廣手冊(二),台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灣省農林廳。
林莊生 (19),〈《民俗台灣》與金關丈夫―五十年後的讀感〉,《台灣風物》,45(1):57。new window
林超等主編(1994),《中國大百科全書地理學》,台北市﹕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竺可禎(1979),〈論我國氣候的幾個特點及其與糧食作物生產的關係〉,收於:竺可禎(1979),《竺可禎論文集》,第455-465頁,北京市:科學出版社。
邱禮弘(1994),〈焚風對枇杷之傷害及防範之探討〉,《枇杷生產技術》,1994:163-174。
施添福(1980),〈地理學中的人地傳統及其主要的研究主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6:203-242。new window
段兆麟等(2000),《屏東縣全縣性休閒農業整體調查與規劃》,屏東:屏東縣政府、屏東縣枋山地區農會。
洪秀雄(1995),《恆春落山風之研究》,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報告NSC82-0202-M008-039,台北市﹕國家科學委員會。
洪秀雄、胡仲英 (1990),〈恆春落山風之分析研究 一、現象分析〉,《大氣科學》,18(3)﹕171-190。
洪秀雄、胡仲英、王時鼎(1990),〈山岳造成之中尺度天氣現象﹕一、恆春落山風〉,《氣象科技研究中心技術報告彙編》,3(2)﹕265-305。
洪秀雄、翁富山 (1985),《恆春半島氣流過山引起之擾動》,國立中央大學大氣物理研究所大氣動力研究報告第750528號,82頁。
洪桂枝(1974),《近年恆春地區經濟活動及人口變遷的分析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兆量(1997),《地理環境概述》,北京市:科學出版社。
胡金印(1999),〈臺灣恆春地區落山風的特性及小地形對落山風分佈之影響〉,收於:中國地理學會(1999),《1999跨世紀海峽兩岸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集)第乙四2-1~乙四2-10頁,台北:中國地理學會。
胡金印(2000a),〈恆春地區居民在瓊麻與洋蔥產業活動對落山風之調適〉,《雄中學報》,3:68-70。
胡金印(2000b),〈恆春風吹沙地區人類對落山風氣候環境的調適〉,《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0(6):46-64。
范釗燻(1988),《台灣東部農業資源之研究》,台北市:私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征農主編(1992),《辭海》,台北市:東華書局。
徐森雄(1973),〈恆春之氣候分析〉,《屏東農專學報》,14﹕237-256。
徐森雄(1989a),〈農業氣候災害之研究〉,收於:中央氣象局(1989),《台灣地區農業氣象資源應用研討會報告》,第291-296頁,台北市:中央氣象局。
徐森雄(1989b),〈農業氣象災害〉,收於:中央氣象局(1989),《台灣地區農業氣象資源應用研討會報告》,第326-327頁,台北市:中央氣象局。
徐森雄(1993),《恆春落山風之分布特性調查》,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報告CD0401,台北市﹕國家科學委員會。
徐森雄(1995),〈露與作物〉,《中華農業氣象》,2(1):1-6。
徐森雄等(1989c),〈焚風與農作〉,《農藥世界》,75﹕66-67。
翁仁憲(1996),〈作物之光合、呼吸及蒸散作用與其環境適應性之關係〉,《中華農業氣象》,3(1):1-7。
翁富山 (1986),《恆春半島氣流過山引起之擾動》,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志編纂委員會主編(1996),《台灣省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志》,屏東市: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屠繼善(1893),《恆春縣志》,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崔尚斌(1975),《氣候對於大屯山區農業發展之影響》,台北市: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地理組博士論文。new window
張仁傑 (1999),〈鵝鑾鼻草原〉,收於:張仁傑 (1999),《馬鞍藤花》,第55-56頁,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張仁傑(1986),〈恆春半島人文地理變遷考據研究〉,《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保育研究第八號》,屏東﹕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張長義 (1977),〈環境識覺與自然災害之研究〉,《中國地理學會會刊》,5;57-60
張長義(1992),〈蘭陽平原洪患區土地利用災害識覺及環境調查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第80-71號。new window
張長義(1993),〈蘭陽平原洪患區土地利用災害識覺及環境調查之研究(二)〉,《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研究所報告》,第81-41號。new window
張長義(1994),〈蘭陽平原洪患區土地利用災害識覺及環境調查之研究(三)〉,《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ew window
張長義、周文玲(1993),〈宜蘭平原海岸地區環境災害識覺空間差異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系地理學報》,16:21-33。new window
張家誠、王立(1994),《氣候變化四問》,台北市:明文書局。
張家誠、林之光(1987),《中國氣候》,台北市﹕明文書局。
張養才、何維勛、李世奎(1991),《中國農業氣象災害概述》,北京:氣象出版社。
戚啟勳(1966),〈地方風的成因與分類〉,《氣象分析與預報》,26:18-21。
梁鶚(1980),《台灣農家要覽》,台北:財團法人豐年社附設出版部。
許心寶﹝1985﹞,《濁水溪下游南岸農民對風災識覺與調適的空間差異》,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民陽 (1988),《台灣海階地形之地形學研究》,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郭文鑠、楊之遠(1982),〈颱風誘發焚風現象及其對農作物之影響〉,《氣象學報》,28 (3、4):1-12。
郭可展等譯(1984),《局地氣候原理》,吉野正敏著,廣西: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郭寶章(1963),〈臺灣之防風林及其功效〉,《台灣銀行季刊》,14(1):197-202。new window
陳文士(1998),〈另類鄉情―落山風〉,收於:陳文士(1998),《瑯嬌鄉情》,第29頁,高雄市:高雄文化出版社。
陳文尚(1999),〈漢人聚落的農田景觀〉,收於:張永堂總編篡(1999),《恆春鎮志上》,第2-128-130頁,恆春:恆春鎮公所。
陳文達(1719),《鳳山縣志》,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世行(1994),《恆春特產----瓊麻、洋蔥、港口茶》,墾丁國家公園解說手冊13,恆春: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陳正祥(1948),〈臺灣農業氣候〉,《國立台灣大學農學院研究報告》,2(1):47。
陳正祥(1993),《台灣地誌(中冊)》,台北﹕南天書局。
陳如君(1995),《乙未之前恆春地區開發之研究》,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悅芬(1996),《台灣東部地區焚風的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振凱(1955),〈臺灣之瓊麻〉,《臺灣銀行季刊》,7(4):211-231。new window
陳泰然(1995),《影響恆春機場飛航安全之氣象因素調查與風險評估期末報告》,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研究所。
陳國川(1995),《地理教材設施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陳國彥(1981),〈侵台颱風之路徑與強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7):66。
陳國彥(1982),〈冷高壓與台灣冬季之天氣〉,《師大學報》,27:543-548。new window
陳國彥(1996),〈地方風系的觀測〉,《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6(6):9-10。
陳國彥(1997),〈恆春落山風初探〉,收於﹕(1997),《慶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51週年校慶「台灣地理學術研討會」暨陳國章教授榮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18頁,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陳國彥(1999),〈下坡風---焚風與布拉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9(6):12-22。
陳國章、楊萬全(1983),〈西仕颱風過境時五股的山洪災害〉,《地理學研究》,7:1-16。
陳富楨(1963),〈臺灣之洋蔥〉,《臺灣銀季刊》,14(1):135-162。new window
陳煜川、宋紓、張武男(1995),〈台灣洋蔥產業之現況〉,收於:郭俊毅主編(1995),《台灣蔬菜產業改進研討會專輯》,第267頁,台中:台灣省台中區農業改良場。
陳鐵如、吳鍾玲(1993),《基礎氣象與農業氣象學》,頁160-161,台北:淑馨出版社。
曾文柄、朱鈞、郭文爍、楊之遠 (1984),《台灣地區農業氣候資源應用之研究》,台北:中央氣象局。
曾慶堂等(1991),《屏東縣農地利用綜合規劃報告》,台中: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屏東縣政府。
湯曉虞(1982),《台灣農業地理區劃分之研究-屏東稻作區域之劃分》,台北: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地理組碩士論文。
童恩正(1989),《文化人類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黃大宏、楊之遠(1987),〈臺灣之季風及其對作物栽培影響之研究〉,《氣象學報》,33(2):91-103。
黃文卿、林晏洲(1998),〈深度訪談之理論與技巧-以陽明山國家公園遊園車推動為例〉,《國家公園學報》,8(2):166-178。new window
黃典權總編篡(1993),《屏東縣志》,屏東市:屏東縣政府。
黃明得、邱祝櫻(1993),〈氣象因子對洋蔥生育及產量之影響〉,收於:中央氣象局與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合編(1993),《臺灣地區農業氣象災害調查與資源應用研究報告專輯》,第109-117頁,台北:中央氣象局。
黃武林、邱禮弘(1991),《台東地區特殊氣候焚風的形成及其對果樹之影響》,收於:交通部中央氣象局(1991),《台灣地區農業氣象災害預防及農業氣象資源應用講習會專輯》(1991),第27-45頁,台北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黃朝恩(1989),《自然地理學新概念──環境與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地理研究叢書第二十一號,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黃朝恩(1990),〈地理思想中人地關係觀的演變〉,《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2:73-80。
黃麗珠(1983),〈從恆春半島的氣候評估其土地利用〉,《中國地理學會會刊》,11:20-28。
楊之遠(1980),〈農作物之風害原因及其預防方法〉,《科學月刊》,11(11):65-67。
楊之遠(1982),〈臺灣地區颱風所誘發焚風之初步研究〉,收於:中央氣象局(1982),《中央氣象局中範圍天氣系統研討會》,第519-527頁,台北:中央氣象局。
楊之遠、朱鈞(1985a),〈風對植物之影響〉,《科學農業》,33(1-2):51-59。
楊之遠、朱鈞(1985b),〈風對水稻生長及生理特性影響之研究(1)風對水稻幼苗生長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散作用之影響〉,《中華農學會報》,新132:45-55。
楊之遠、張鏡湖(1989),〈台灣地區農業氣象災害之探討〉,收於:中央氣象局(1989),《台灣地區農業氣象資源應用研討會報告》,第364頁,台北:中央氣象局。
楊純明(1995),〈台灣地區農業氣象災害(1945-1993)及因應之研究方向〉,《中華農業氣象》,2(1):31-35。
楊盛行(1994),〈氣候變遷對未來農業生產之衝擊及因應之道〉,《中華農業氣象》,1(4):125-169。
楊雲龍(1995),《蘭陽平原災害識覺之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楊雲龍、張長義 (1994),〈宜蘭平原洪患災害識覺之研究〉,《中國地理學會會刊》, 22 : 57-76。new window
楊懋春(1983),《人文區位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葉慶龍(1994),《恆春半島山地植群生態及其保育評估》,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農稼(1989),〈屬於恆春半島的瓊麻歲月〉,《農業週刊》,15 (30):14-17。
滿田久義 (1987),《村落社會體系論》,東京: 書房。
臺灣省住宅及都市發展局(1991a),〈獅子鄉整體發展的分析與建議〉,收於﹕《屏東縣綜合發展計劃》,頁32-1至32-5,屏東市﹕屏東縣政府。
臺灣省住宅及都市發展局(1991b),〈牡丹鄉整體發展的分析與建議〉,收於﹕《屏東縣綜合發展計劃》,頁33-1至33-6,屏東市﹕屏東縣政府。
劉南威主編(1992),《地理景觀》,台北:台灣珠海出版有限公司。
劉昭民、蘇世孟(1998),〈台灣東北季風強度之變化與天氣系統之關係〉,收於:中央氣象局(1998),《中央氣象局民國87年天氣分析與預報研討會論文彙諞---I氣象》,第60-64頁,台北:中央氣象局。
劉富善(1996),《台灣農民、農村及農民組織論叢》,農訓叢書之六,台北:中華民國農民團體幹部聯合訓練協會。
劉銘峰(1994),《芒果栽培技術》,第49-50頁,台南: 久洋出版社。
歐陽鍾玲(1986),〈行為地理的內涵與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地理研究報告》,12:151-166。new window
蔣丙然(1954),《台灣氣候誌》,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蔣丙然(1965),〈冬季東北季風對於台灣農業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理學院地理學系》,3:14-27。
蔡清彥、童雅卿(1987),〈台灣南端地區局部環流之研究〉,《大氣科學》,15(1)﹕69─87。
鄭師中譯(1995),《山岳天氣與氣候》,Roger G. Barry著,台北﹕國立編譯館。
鄭斯中、黃朝迎、馮麗文、葛其芳、王立、曲建和(1989),《氣候影響評價》,北京:氣象出版社。
鄭進丁(1999),〈組織行為學發展的回顧〉,《高市文教》,?:61-62。
盧孟明(1997),〈季風與台灣氣候〉,收於:中央氣象局(1997),《天氣分析與預報研討會氣象論文彙編》,第431-437頁,台北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聯合報(1990),《恆春水稻空穗可能氣候蟲害作祟》,聯合報19900430屏東版。
謝俊雄(1973)〈臺灣氣象因素與蔗產量及產率之關係分析〉,《臺灣銀行季刊》,24 (4): 257。new window
謝高橋(1982),《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
謝繼昌(1974),〈適應〉,《人類與文化》,4:4-5。
簡炯仁(1999),〈清代以前恆春鎮的開發與社會組織〉,收於:張永堂總編篡(1999),《恆春鎮志中》,第5-47〜5-48頁,恆春:恆春鎮公所。
蘇一志(1997),《恆春地區觀光遊憩空間之演化》,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鏡湖(1968),Climate And Agriculture,second edit,Chicago Press.
Barrows,H.H.(1923),Geography as Human Ecology,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3:1-4.
Burton I., Kates R. W., White G. F.(1993), The Environment as Hazard,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Cadez M. (1976), Some Observations on Bora and Fohn Winds, in Masatoshi M. Yoshino (1976), ed., Local Wind Bora, pp. 193-202, Tokyo : Tokyo University Press.
Duncan, O.D. (1959), Human Ecology and Population Studies, in P.M.Hauser and O.D.Duncan (1959) , eds. ,The Study of Popul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Islam, M. A., (1974),Tropical Cyclones: Coastal Bangladesh, in White, G. F., (1974), ed., Natural Hazards: Local, National, Global, pp.19-25,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ates, R. W. (1974), The Perception of Storm Hazard on the Shore of Megaloplis., in White, G.F., ed., National Hazards : Local , National, Global, pp.60-74,Lond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ates, R.W. (1970), Natural Hazards in Hum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Hypotheses and Modes, Working Paper No.14, U.S.: Clark University Press.
LilIy D.K. and KIemp J.B.(1979), The Effect of Terrain Shape on Non-linear Hydrostatic Mountain Waves, J.Fluid Mech., 95:241-61.
Maki, T. and Kurose, Y. (1988),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Wind Arase Blowing in the Spinach Cultivation Area in Saijo City, Ehime prefecture., J. Agr. Met. 43:311-320.(JE)
Mann, D. D. B. and Sims, J. H., (1974), Human Response to the Hurricane, in White, G. F., ed., Natural Hazards: Local, National, Global, pp.25-30,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iller D.J., Brinkmann W.A.R. and, Barry R.G. (1974), Windstorms: A Case Study of Wind Hazards for Boulder, Colorado, in Gilbert,F.White. (1974),ed., Natural Hazards: Local, National, Global, pp.80-86,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urton B.&Shimabukuro S. (1974), Human adjustment to volcanic hazard in Puna District, Hawaii, in White, G. F. (1974), ed., Natural Hazards: Local, National, Global, pp.151-159,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Riordan, T., (1971),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rogress in Geography, 3: 175-231.
Parker, D. J., Harding, D. M. (1977), Natural Hazard Valuation, Perception and Adjustment, Geography , 62: 307-316.
Paul, B. K. (1984), Perception of Agricultural Adjustment to Floods in Jamana Floodplain, Bangladesh, Human Ecology, 12(1): 3-19,
Sarrinen, T.F. (1986), Perception of the Drought Hazard of the Great Plains,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Research Paper No.106, Chicago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Schiff, M. R. (1970),Some Theoretical Aspect of Attitudes and Perception, Natural Hazard Working Paper No.15, Boulder: Natural Hazard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Information Center.
Smith, R. B.(1977), The Steepening of Hydrostatic Mountain Waves, J. Atmos. Sci., 34: 1634-1654.
Suzuki, K., Aoyama, T. and Maejima, I. (1988), Mobile Observation of Meso Low under the Kiyokawa-dashi Wind in the Shonai Coastal Plain, Yamagata prefecture, Geogr. Rev. of Japan, 61:560-68,(J)
Watanabe K.(1976),〈Bora and Man: Weather Forecasts and Prognosis of Bora by the Fishermen’s Traditional Way of Observation on the Croatian Coast〉, from﹕Yoshino(1976),《Local Wind Bora》, pp.267-273, 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
White, A. U. (1974), Global Summary of Human Response to Natural Hazards Tropical Cyclones, in White, G. F. (1974), ed., Natural Hazards: Local, National, Global, pp. 255-264,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hite, G. F. (1974), Natural Hazards Research: Concepts, Methods, and Implications, in White, G. F. (1974), ed., Natural Hazards: Local, National, Global, p.4,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hite, G.F., Kates, R.W., and Burton Ian (1971), Suggestions for Comparative Field Observations on Natural Hazards, Natural Hazard Working Paper No.16, Boulder: Natural Hazard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Information Center.
Yamazaki,K.(2000), How Farmers Adjusted themselves to the Volcanic Disaster-A Case Study of the Unzen — Fugendake Disaster, Seoul: IGC 2000 Poster Session.
Yoshino, M.M. (1975), Climate In a Small Area, Tokyo: 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
Yoshino, M.M. (1976), Local Wind Bora: A Research Summary , in Masatoshi M. Yoshino(1976), ed., Local Wind Bora, pp. 267-282, Tokyo : Tokyo UniversityPress.
Yoshino, M.M. et al.(1997), Climate and Societies---A Climatological Perspective,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Yoshino, M.M. et al.(1998), Climate and Food Security─A View from Monsoon Asia, Global Environmental Research: 1(1ž).
Yoshino, M.M.(1981), Orographically-induced Atmospheric Circulations ,Prog., In Physical Geography,5(1):85-8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