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易數研究
作者:劉遠智
作者(外文):LIU, YUAN-ZHI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胡自逢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87
主題關鍵詞:周易周朝易數比較理論學ZHOU-DYNAS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8
周易雖文起周代,而卦肇伏羲,既開名理之先,又為五經之首。周禮春官太宰三易之
法,而連出、歸藏二易夙亡,考徵不易。胡師自逢曰:「周易一書,於經部中,實居
樞紐之地位,由卦畫繫辭而十翼,全書以成。自十翼據卦畫繫辭以說經,昀遂富有哲
理,其境域益高,其為用亦彌宏深。兩漢以降,說易之制作,不下千餘種;而群經之
說解,以周易為最多。然而人殊其言,家異其說。」(「先秦諸子易說通考」自序)
故吾人治易,理應是者取之,非者捨之。蓋易學宏深,萬彙森然,務破漢宋門戶之見
,亦不必屏棄圖、書。譬之易數,苟能潛心研究,配合科學之方法與哲學之條貫,當
有維新之發現焉。
嘗試論之,伏羲八卦由陰陽二爻排列而成,陽爻、陰爻,第表奇、偶數之符號耳。先
民欲依某種數字結構而行筮術,必有某種編排方法;編排既定,自有各種解釋。惟後
世所作之解釋,不必為當時之人所了解;今欲觀察原始思想之真相,僅可依當時資料
所已表現者為據,不可謂所作解釋皆為先民所了解者。余不敏,從事述作,兢兢業業
,莫取自遑,遂以四驗之間告成。首章易數源流,分為考源、循流兩節;次章周易倚
數,分為周易古經、繫辭傳、說卦傳三節;三章易數原理,分為對待平衡和諧原理、
循環原理、生生原理、中數原理、逆數原理五節;四章易數與宗教,分為河洛之數與
祭祀、太極之數與至上神、筮術與宗教、變占法則與宗教四節;五章易數與哲學,分
為易數與本體論、易數與宇宙論、易數與人生論三節;末章易數與科學,分為易數與
邏輯、易數與數學物理、易數與創造發明三節。
易數係自現象界中形而下之數據,演繹其變化之過程,從而得知人事與萬物之因果關
係;反之,亦可經由數據之歸納方法,得知形而上之宇宙本體。蓋易之為書,成於象
而顯於數,昭然而不可掩;數之窮,至於陰陽而止;陰陽以上,其數冥然而不可見,
而歸之太極焉。吾人依數以見象,依象以明理,雖然數之演變無窮,象之取裁萬殊,
不可執一而論,定律以求,要之,亦有其共通之法則焉。
卦數有八(小成卦)、六十有四(大成卦),每卦代表某一現象;爻數有二十四(小
成卦)、三百八十有四(大成卦),每爻代表某一現象中某一階段之動態。卦非定象
,須察爻之變動,變動之程式,有:消息、世應、升降、正反、相對、交錯、交通、
互體、顯象、隱象等法則,具有邏輯性,可用之以推理。
太極之概念,在宗教上為神,在哲學上為絕對本體,在數學上則為大、小兩極陽。一
體既可萬殊,萬殊又復歸一,以不變應萬變,萬變而不離其宗,孔子「一以貫之」之
言,即是此意。宇宙由太極本體而生陰陽二數,從而化為萬物,陽中有陰,陰中有陽
,相互變化,循環不已,宇宙繼續存在。易數自太極、陰陽之數出發,形成對待、平
衡、和諧、循環、生生、中數、逆數等原理,發為宗教、哲學、科學等價值層次之思
想,具有通關、整體、有機之觀念,此則可以補救當今西方科學但重分析之偏頗。
易為五經之源,數亦為六藝之一,自古即甚受重視;迄至明代以前,我國數學一向處
於舉世遙遙領先之地位。第「自宋代以後,數學大家不復配祀孔廟,科舉亦不考試,
數學從此式微」(「易學應用之研究」陳師立夫序」);重以八股取士與連年戰亂之
影響,我國在自然科學方面之地位,反落皙人之後。後世推崇西學,壓棄前聞,不知
探本以窮源,遂致數典忘祖,易數不彰,良足浩歎!是亦本文之所由作也。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