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古陣新探─新出史料與古代陣法研究
作者:李訓詳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 Hsun-hsi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韓復智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9
主題關鍵詞:古陣八陣法秦俑坑軍陣銀雀山漢簡上孫家寨漢簡魚麗 崇卒 鵝鸛三才五行陣孫子八陣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3) 專書(1)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8
所謂「古陣」,乃宋以前的陣法,本論文的主旨,在於透過新出材料和傳統文獻、兵書的結合,復原已經失傳的古陣面貌,並且略論陣法在中國古代軍事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各章主要論點如下:
第二章 陣法通說
本章從新舊史料的對證與考據入手,對中國古代陣法的意義、結構和運用程序作了基本的復原與疏通,作為理解古人陣戰的基礎。本章有幾個重點:
第一,不同的社會階段、生態環境與文化傳統,即可能產生不同的陣法安排。中國的陣法傳統之所以特殊,與其農業文化經理疆畝的經驗可能有密切的聯繫,並且和三代禮樂文化中所講求的「和而不同」的安排也有關係。中國陣法的原意,就是一種有意義的整齊排序。由軍事技術的觀點來看,古代兵家所理解的陣法,不是一夥人拿了兵器作戰的集合體,而是陣法本身就是新的全能兵器。陣法的組織,基本的設計即是有機性的組合,而不是數量性的累積。這種特色,在後來戚繼光有的「鴛鴦陣」設計中,表現得尤其清楚。
第二,至少從戰國時代開始,我們可以看到陣法即有相當複雜的結構與安排程序。布陣的方法,首先以「直、術」畫地,定出作戰線、正面,然後定「行列」,以決定陣隊分布的位置、疏密;整個陣法結構包含了前、後的分工,由此而產生輕重、陰陽、正奇等戰術性變化騰挪的餘地。陣法有分部,或稱「和」、或稱「拒」、或稱「角」,則可分進合擊。陣法依功能分置喙、鋒、翼、當,於是有不同的攻防正面和隊形變化。「陣間容陣」,則利於左右進退的運動,進可迭戰,退可速解。
第三,再從動態的操作過程來看,古代布陣須考慮幾個關鍵的程序,即如何合表聚眾,如何從對峙的陣列中找到可以楔入的利基,戰場的狀況如何決定了陣法的安布與作戰序列,如何勒卒束伍避免陣腳潰散,如何交綏、解歸、逐北以擴張戰果或保留實力。我們從這些課題的敘述可以知道,古代兵法講連坐,重督伺,布置監兵押陣;講「氣」的盛衰;強調節制之師敗而不亂的重要等,都和戰場上對陣的實際程序與經驗有關。這些就是古代陣戰所面臨的現實狀況,以及不能不處理的問題。
第三章 車戰陣法
春秋車戰,是古代軍事史上相當重要的一頁,但車戰之法,久失其傳,於是《左傳》中所記的古典車戰,諸說紛紜,遂成疑而不決的公案,至少在唐代以後,其疑彌滋,連軍事家都未必清楚,因而在戰術抉擇上發生致命的錯誤。本章的結論:
第一,由車的編制考證,說明經學家所推的車戰編制並不可靠,當時並無徒卒隨車的通制。基本上車兵與步兵一向就是分編的,貴族或主帥有的有私兵隨扈車下,但這既非常制,也不能作為「車卒相麗」作戰編組方式的證據。
第二,理清車步分編後,以此線索入手,可考《左傳》古陣的原貌。古典時代車戰布陣的常制,是以車橫列居前,步兵在後約百步之處。此即所謂的「偏戰」。這種布陣法,顯然是以貴族車戰為主,國人步兵策應的成份居多。因而春秋時步兵的陣法也還在比較粗糙的階段,沒有受到太多重視。當時人所提到的陣,多是車隊的陣法,橫列為「偏」,環圍為「專」,雁行為「參」,以這幾種基本隊形運動,而有鵝、鸛、雁行、魚麗等不同名目的陣法。
第三,分析車戰時代的步兵戰術的發展。車戰畢竟是外來的戰術,雖然流行一時,但並沒有打斷古老步戰技術的發展步調。在車戰盛行的時代,步戰的武器與戰術仍然不斷演變,本章由殷周之際、春秋到戰國武器發展的趨勢,推測西周以後步兵結陣作戰的技術逐步在發展,尤其以長兵、鉤刺合體的兵器、弩的運用最具指標意義,這些兵器,都是宜於結陣使用的兵器。從文獻資料看,到戰國中期以後,步兵陣法已經相當成熟了。隨著封建貴族衰微,稱孤道寡的眾多新君主逐鹿問鼎的工具,就是以大兵團步兵作中堅的新軍隊。
第四章 八陣源流
自漢代以後,八陣法即懸為行軍制陣的經典陣法,然而八陣法的來龍去脈,唐宋以下兵家,已經無從釐清了。本章考證八陣法,大致可以歸納幾個主要的結論:
第一、透過《銀雀山簡》的孫臏八陣、《上孫家寨漢簡》的軍令、諸葛亮八陣、裴緒《新令》八陣,到唐宋握奇八陣等一系列文獻的分析,本文提出一個看法,即古代經典陣法─八陣法,雖然名稱都是八陣,事實上卻涵蓋了前後兩個不同系統的陣法。漢代以前的八陣法,其結構原則是以三才五行陣的複合體,八陣即有八形。漢代以後,營陣合一逐漸成為兵家制陣的基本原則,因而反映這個軍事觀點改變的《握奇經》逐漸流行,這時候兵家所說的八陣,已經是以九宮法為本的握奇八陣。這是八陣法前後的兩個系統。
第二、握奇八陣的制陣原則,原出於營壘法,而營壘的規劃,一向就是採用古老的時空畫分觀念─九宮法,因而後代兵家經常誤以為握奇八陣是自古而然的制陣原則,並且用這個原則反過來理解漢代以前的陣法,明人以為八陣出於井田,陣法不離易數,就是如此而來的。
第三、本章並追溯營陣合一戰術的歷史發展,以及漢代以後陣法學走上營陣合一規劃的原因。農業文化的軍隊,之所以強調營陣合一,反映的是運動戰能力的不足,騎兵不足與外族爭鋒,故不能不依恃營壘城防技術,以補其短。以營為陣之法,因而被視為節制之師的理想戰術。宋代的「平戎萬全陣圖」,以至明代俞大猷、戚繼光、孫承宗等人車營的規畫,都是這種軍事思想的代表作。
第四、本章並討論了戰國時代的幾種組合陣法。戰國時代是百家爭鳴的時期,學術尚未定於一尊,不只政治、倫理、風俗等層面如此,軍事思想亦不例外。五行陣與八陣法最後成為經典陣法,其他幾種不同的零陣或組合陣法基本上消失,原因何在,並不能由軍事的理由作充分的解釋,要說明這個歷史因緣,就要導入文化史的角度。
第五章 餘論─技術、權力與儀式
本章從技術、儀式和權力三個角度來討論陣法在古代軍事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五行陣、八陣的應用,最主要的場合未必是在戰場,而是在具有儀式性的講武禮。文官經常強調八陣法的重要,但實際帶兵的將領在作戰時,並不愛用複雜難布的經典八陣,理想與實際之間有深刻的落差,顯示了文武兩個系統透過五行、象數等知識系統,爭取控制軍事力量的權力。古代陣法系統的複雜與神秘色彩,多半因為摻入了相當成份的權力動機與知識系統上的引導。換句話說,由講武禮演陣所締造的經典陣法傳統,除了顯示兵學的技術觀點外,也呼應了當時的知識系統、價值觀念與權力關係。
傳統文獻
經部
《左傳》,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藍燈出版社。
《周禮》,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藍燈出版社。
《尚書》,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藍燈出版社。
《詩經》,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藍燈出版社。
《禮記》,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藍燈出版社。
正史
《史記》點校本。
《漢書》點校本。
《後漢書》點校本。
《三國志》點校本。
《晉書》點校本。
《新唐書》點校本。
《舊唐書》點校本。
《宋史》點校本。
《明史》點校本。
類書
《太平御覽》,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1年。
《文獻通考》,馬端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6年。
《北堂書鈔》,孔廣陶校註,台北:宏業書局,民國63年。
《古今圖書集成.戎政典》,台北:文星書店,民國53年。
《通典》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88。
其他
《鬼谷子》,台北:廣文書局,民國64年。
《國語》點校本,台北:里仁出版社影本,民國70年。
《戰國策》校點本,台北:九思出版社影本。
《鶡冠子》陸佃解,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7年。
方以智,《通雅》,收入《方以智全書》第一、二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王文濡,《太平天國野史》,台北:華文書局影本。
王先謙,《荀子集解》,台北:蘭臺書局,民國72年。
王念孫,《讀書雜志》,台北:廣文書局,民國65年。
王鳴盛,《周禮軍賦說》,《皇清經解》卷435。
安井衡,《管子纂詁》,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國65年。
朱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0年。
朱駿聲,《六十四卦經解》,台北:宏業書局,民國60年。
江慎修,《河洛精蘊》,台北:大千世界出版社,民國61年。
竹添光鴻,《左傳會箋》,台北:鳳凰出版社影本。
吳曾,《能改齋漫錄》,台北:木鐸出版社,民國71年
岑仲勉,《墨子城守各篇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沈括,《夢溪筆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8年。
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台北:夏學社,民國70年。
屈萬里,《詩經詮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2年。new window
金鶚,《求古錄禮說》,《皇清經解續編》卷663-677。
施耐庵、羅貫中,《容與堂本水滸傳》,台北:建宏出版社,民國83年。
段玉裁,《段氏說文解字注》,台北:文化圖書公司,民國68年。
段成式,《酉陽雜俎》,台北:源流出版社,民國71年。
孫詒讓,《墨子閒詁》,台北:河洛圖書公司影本,民國64年。
秦選之,《匡謬正俗校注》,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9年。
耕齋宇,《淮南鴻烈解》,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影本,民國65年。
高亨,《詩經今注》,台北:里仁出版社影本,民國70年。
常璩,《華陽國志》,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5年。
許維遹,《呂氏春秋集釋》,台北:世界書局,民國77年。
陳立,《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
陳國慶,《漢書藝文志注釋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
陸蓉,《菽園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
曾國藩,《曾國藩全集》,台北:大俊圖書公司影本,民國71年。
曾運乾,《尚書正讀》,台北:洪氏出版社,民國71年。
程樹德,《九朝律考》,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黃汝成,《日知錄集釋》,台北:國泰文化有限公司,民國69年。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台北:源流出版社,民國71年。
葉子奇,《草木子》,台北:廣文書局,民國64年。
葉適,《習學記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葛洪,《抱朴子》,台北:世界書局,民國68年。
聞人軍,《考工記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趙曄,《吳越春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7年。
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粹文堂書局影印。
蔣禮鴻,《商君書錐指》,北京:中華書局,1986。
諸葛羲、諸葛倬《諸葛孔明全集》,北京:中國書店,1986年。
黎德靖,《朱子語類》,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民國69年。
顏昌嶢,《管子校釋》,長沙:嶽麓書社,1996。
蘇輿,《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
鐵如意館主,《景越絕書校注稿本》,台北:世界書局,民國70年。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台北:洪氏出版社影本。
兵學著作
《九賢秘典》,《百部叢書集成》據《琳琅秘室叢書》本。
《孫子十家註》,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68年。
《孫臏兵法》,北京:文物出版社,線裝影本,1975。
《黃帝問玄女兵法》,《百部叢書集成》據《經典集林》本。
中國兵書集成編委會,《中國兵書集成》,解放軍出版社、遼瀋書社,1987 起。
中國軍事史編寫組,《武經七書注譯》,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6。
孔德騏,《車營叩答合編淺說》,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4。
王志平、吳敏霞,《左氏兵法淺說》,北京:海潮出版社,1992。
王鳴鶴,《登壇必究》,《中國兵書集成》。
朱墉,《武經七書彙解》,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
何良臣,《陣紀》,《中國兵學大系》。
克勞塞維茨,《戰爭論》,鈕先鍾譯,台北:軍事譯粹社,民國69年。
吳如嵩、王顯臣,《李衛公問對》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
李均明,《孫臏兵法譯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
李浴日輯,《中國兵學大系》,台北:世界兵學社,民國46年。
李筌,《太白陰經》,《中國兵學大系》。
汪宗沂,《武侯八陳輯略》一卷,《中國兵學大系》。
汪宗沂,《衛公兵法輯本》,《中國兵學大系》。
汪紱,《戊笈談兵》,《中國兵書集成》。
長平野斗,《戰術五十講》,台北:實踐學社,民國52年。
施子美,《武經七書講義》,台北: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重新鐫印本。
約米尼(Baron DeJomini),《戰爭藝術》,鈕先鍾譯,台北:軍事譯粹社,民國57年。
茅元儀,《武備志》,《中國兵學集成》。
唐順之,《武編》,《中國兵書集成》。
高似孫,《子略.風后握奇經》,《四庫全書》本。
張震澤,《孫臏兵法校理》,台北:明文書局,民國74年。
戚繼光,《紀效新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7年。
戚繼光,《蒞戎要略》,上海: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民國26年。
戚繼光,《練兵實紀》,上海: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民國26年。
陳秉才,《陣紀注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84。
陸孚亭,《八陣發明》,收入《陸子遺書》。
惠麓酒民,《洴澼百金方》,《中國兵學大系》。
曾公亮、丁度等,《武經總要》,《中國兵學集成》。
凱撒,《凱撒的高盧戰記》第四卷,崔意萍、鄭曉村譯,台北:帕米爾書局,民國73 年。
楊炳安,《孫子會箋》,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
劉寅,《武經七書直解》,台北:史地教育出版社,民國61年。
鄭燦,《八陣圖與奇門遁甲》,台北:中國孔學會,民國78年。
鄧澤宗,《李靖兵法輯本注譯》,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0。
鄧澤宗,《孫臏兵法注譯》,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6。
龍正,《八陣合變圖說》,《百部叢書集成》據《學津討原》本。
考古報告與釋文
《上孫家寨漢晉墓》,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12。
《大通上孫家寨漢簡釋文》,《文物》,1981-2。
《帛書老子》,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國64年。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咸陽楊家灣漢墓發掘簡報〉,《文物》,1977-10。
〈陝西省咸陽市楊家灣出土大批西漢彩繪陶俑〉,《文物》,1966-3。
〈銀雀山竹書《守法》、《守令》等十三篇〉,《文物》,1985-4。
〈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王兵》篇釋文〉,《文物》,1976-12。
近人著作
專書
中國軍事史編寫組,《中國軍事史》第四卷《兵法》、第六卷《兵壘》,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
王政慈、鄧輔綸編,《清劉武慎公長佑年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9年。
王貴民,《商周制度考信》,台北:明文書局,民國78年。
王夢鷗,《鄒衍遺說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5年。
王學理,《秦始皇陵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吳●,《燈下集》,台北:谷風出版社,1986。
吳九龍,《銀雀山漢簡釋文》,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呂思勉,《讀史札記》,台北:木鐸出版社,民國72年。
李訓詳,《先秦的兵家》,台北:台灣大學文史叢刊,民國80年。new window
李零,《中國方術考》,北京:人民中國出版社,1993。
李零,《孫子古本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李漢魂,《岳武穆年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2年。
杜正勝,《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79年。new window
尚秉和,《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4年。
許保林,《中國兵書知見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
陳正之,《樂韻泥香─臺灣的傳統藝陣》,台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編印,民國八十四年。
陳恩林,《先秦軍事制度研究》,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陳夢家,《漢簡綴述》,北京:中華書局,1980。
孫機,《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楊泓,《中國古兵器論叢》,台北:明文書局,民國72年。
熊鐵基,《秦漢軍事制度史》,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0。
劉旭,《中國古代兵器圖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6。
劉展主編,《中國古代軍制史》,軍事科學出版社,1992。
蔡達峰,《歷史上的風水術》,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4。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編,《秦俑學研究》,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馬俑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12。
顧頡剛,《史林雜識》,北京:中華書局,1977。
瞿兌之,《人物風俗制度叢談》,台北:三人行出版社,民國63年。
藍永蔚,《春秋時期的步兵》,台北:木鐸出版社,民國76年。
論文
王玉清,〈秦俑坑中的戰車及其相關問題〉,《文博》,1988-6。
王貴民,〈就殷墟甲骨文所見試說「司馬」職名的起源〉,收入《甲骨文與殷商史》,胡厚宣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王夢鷗,〈月令探源〉,收入《禮記校證》,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53 年。
王輝強,〈秦兵馬俑與秦軍作戰方式〉,《文博》,1987-1。
王輝強,〈秦兵馬俑與秦軍陣法〉,《文博》,1994-6。
王學理,〈一幅秦代的陳兵圖─論秦俑坑的性質及其編成〉,《文博》,1990-5。
王學理,〈長鈹春秋〉,《考古與文物》,1985-2。
王學理,〈指揮系統與指揮權─秦俑陣營裡透漏的信息〉,《文博》,1988-3。
巨萬倉,〈周原岐山出土的青銅兵器〉,《文博》,1988-5。
田中淡,〈《墨子》城守諸篇再研究〉,《文博》,1993-3。
田中淡,〈《墨子》城守諸篇研究〉,《中國史研究》,1991-1。
田旭東,〈略論秦漢時期軍隊的發展─秦俑與楊家灣漢俑軍陣的比較〉,《文博》,1985-5。
白建鋼,〈西漢步、騎兵兵種初探〉,《西北大學學報》,1986-1。
白建鋼,〈青海木簡與漢代軍隊〉,《文博》,1986-1。
白建鋼,〈秦俑步兵的射擊技術〉,《文博》,1985-2。
白建鋼,〈秦俑軍陣初探〉,《西北大學學報》,1981-3。
白建鋼,〈論秦俑軍隊”長矛手”及其戰術〉,《文博》,1994-4。
石璋如,〈小屯C區的墓葬群〉,《史語所集刊》,第二十三本下冊,1952。new window
石璋如,〈小屯第四十墓的整理與殷代第一類甲種車的初步復原〉,《史語所集刊》,第四十本下冊,1969。new window
石璋如,〈周代兵制探源〉,《大陸雜誌》,第九卷第九期,民國43年。
石璋如,〈殷代的弓與馬〉,《史語所集刊》,第三十五本,1964。new window
石璋如,〈殷代的車〉,《大陸雜誌》,第三十六卷第十期。民國57年。
成東,〈先秦時期的盾〉,《考古》,1989-1。
葉山(Robin D.S. Yates),〈攻守城器械及東周軍事技術〉,收入《中國科技史探索》,李國豪、張孟聞、曹天欽編,香港:中華書局,1986。
朱國炤,〈上孫家寨木簡初探〉,《文物》,1981-2。
余大吉,〈諸葛亮八陣圖及陣法試探〉,《中國史研究》,1994-3。
宋兆麟、何其耀,〈從少數民族的木弩看弩的起源〉,《考古》,1980-1。
李剛,〈論李筌的道教哲學思想〉,《道家文化研究》第二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李訓詳,〈戰國時代「壹」的觀念〉,《新史學》,第四卷第三期,1993。new window
李零,〈中國古代居民組織的兩大類型及其不同來源〉,《文史》二十八期,1988。
李零,〈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漢簡性質小議〉,《考古》,1983-6。
李學勤,〈論銀雀山簡《守法》、《守令》〉,《文物》1989-9。
李樹桐,〈讀「李衛公問對」書後〉,《食貨》,第十五卷三、四期合刊。
李澤厚,〈孫老韓合說〉,收入《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民國76年。
杜正勝,〈周秦民族文化「戎狄性」的考察─兼論關中出土的「北方式」青銅器〉,《大陸雜誌》,八十七卷第五期,民國82年。
杜正勝,〈周秦城市─中國第二次「城市革命」〉,收入《古代社會與國家》。台北:允晨文化公司,民國81年。
沈建華,〈甲骨文中所見廿八宿星名初探〉,《中國文化》第十期。
沈融,〈論早期青銅戈的使用法〉,《考古》,1992-1。
汪寧生,〈釋武王伐紂前歌後舞〉,收入汪寧生,《民族考古學論集》,北京:文物,1989。
谷霽光,〈有關軍事的若干古文字釋例(二)─軍、師、旅、卒、單、戰、■、獸等字新釋〉,《江西大學學報》,1989-2。
夏含夷(Edward L. Shaughnessy),〈中國馬車的起源及其歷史意義〉,《漢學研究》七卷一期,民國七十八年。
孫機,〈有刃車與多戈戟〉,《文物》,1980-12。
孫機,〈漢代軍服上的徽識〉,《文物》,1988-8。
展力、周世曲,〈試談楊家灣漢墓騎兵俑─對西漢前期騎兵問題的探討〉,《文物》,1977-10。
徐中舒,〈古代狩獵圖象考〉,《慶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歲論文集》下冊,1933。new window
徐中舒,〈禹鼎的年代及其關問題〉,《考古學報》,1959-3。
徐喜辰,〈殷代兵制初探〉,《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8。
徐錫台,〈考古發現歷代器物上刻鑄八卦方位圖及其淵源的探索〉,《文博》1993-5。
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出土的戰車〉,《文博》,1989-5。
高至喜,〈記長沙常德出土弩機的戰國墓〉,《文物》,1964-6。
張占民,〈秦俑一號坑與古代方陣〉,《文博》,1986-5。
張占民,〈秦俑二號坑戰車編制考述〉,《文博》,1988-6。
張占民,〈秦俑坑長戟試探〉,《文博》,1985-5。
張民德,〈漢騎兵主戰之例證─咸陽楊家灣漢墓騎兵俑〉,《文博》,1992-6。
張仲立,〈長平之戰壘壁與秦俑坑軍事建築〉,《文博》,1993-1。
張仲立,〈關於秦俑坑戰車〉,《文博》,1988-6。
張政烺,〈古代中國的十進制氏族組織〉,《歷史教學》,二卷三、四、六期,1951。
郭淑珍,〈試論秦俑坑弩兵在中國軍事史上的意義〉,《文博》,1994-6。
郭寶發,〈秦俑軍陣指揮系統初探〉,《文博》,1994-6。
陳亞如,〈《握奇》經義與八陣原理〉,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95-1。
陳建樑,〈春秋時「魏舒方陣」考論〉,《大陸雜誌》,第八十九卷第三期,民國83年。
陳偉武,〈簡帛兵學文獻軍術考述〉,《華學》第一期,1995。
勞榦,〈漢代兵制及漢簡中的兵制〉,《史語所集刊》第十本,1948。new window
彭文,〈秦代步兵淺析〉,《文博》,1992-5。
彭邦炯,〈帶矛車與古代衝車〉,《考古與文物》,1984-1。
楊升南,〈夏代軍事制度初探〉,《鄭州大學學報》,1991-3。
楊英杰,〈先秦車戰述略〉,《遼寧師範大學學報》,1985-5。
楊英杰,〈先秦戰車制度考述〉,《社會科學戰線》1983-2。
楊英杰,〈先秦戰車編制探討〉,《遼寧師範大學學報》,1986-3。
楊錫璋,〈關於商代青銅戈矛的一些問題〉,《考古與文物》,1986-3。
楊寶成,〈殷代車子的發現與復原〉,《考古》1984-6。
劉占成,〈秦俑坑弓弩試探〉,《文博》,1986-4。
劉淑芬,〈中古都城坊制的崩解〉,《大陸雜誌》八十二卷一期,民國81年。new window
劉德增,〈秦始皇陵兵馬俑軍陣實即八陣中的方陣〉,《文博》,1994-6。
蔣大椿,〈戚繼光的軍事創造和發明〉,《中國史研究》,1988-3。
錢穆,〈周官著作時代考〉,收入《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
錢穆,〈春秋車戰不隨徒卒考〉,收入《讀史隨劄》,《錢賓四先生全集》第三十二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8年。
藍永蔚,〈《司馬法》書考〉,收入藍永蔚,《春秋時期的步兵》附錄。
譚良嘯,〈白帝城八陣圖遺址考〉,《四川大學學報》,1981-1。
饒宗頤,〈古代聽聲之學與「協風成樂說」溯源〉,收入《饒宗頤史學論著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龔留柱,〈關於秦漢騎兵的幾個問題〉,《史學月刊》,1990-2。
党士學,〈戈戟小議〉,《文博》,1987-1。
党士學,〈秦兵馬俑坑三號坑戰車初探〉,《文博》,1988-6。
日文著作
中村璋八,《五行大義校註》,東京:汲古書院,昭和59年。
中村璋八、安居香山《重修緯書集成》卷六《河圖洛書》,東京:明德出版社,1971-1981。
林巳奈夫,《中國殷周時代の武器》,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昭和47年。
松井等,〈支那古代の車戰〉,《東洋學報》,第二卷第三號。
英文書目
Geoffrey Parker,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Warfare.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95.
Harry Holbert Turney-High,
Primitive war: Its Practice and Concepts.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1949.
HerrleeG. Creel,
The Origins ofStatecraft in China,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0
Roger Keesing,
Cultural Anthropology: A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中譯本由張恭啟、于嘉雲譯,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81年。
Victor Davis Hanson,
The Western Way of War: Infantry Battle in Classical Greece. New York:Alfred A. Knopf, 1989.
WilliamH. McNeill,
Keeping Together in Time: Dance andDrill in Human History.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