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高雄縣二仁溪流域的開發與區域特色:1895年以前
作者:吳進喜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地理研究所
指導教授:施添福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0
主題關鍵詞:區域地理區域特色顯著論題核心-邊陲理論聚落型態聚落發展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8
二仁溪流域位於高雄縣和台南縣市交界,是高雄縣最接近在台漢人早期發展核心的地區,因此是高雄縣境內最早有漢人移住開墾的地方。然而最早開發的優勢,並未對本流域的日後發展帶來有利的影響,二仁溪流域一直是台南、高雄地區發展相對落後的地帶。
造成二仁溪流域相對落後的原因,到底是因流域內的自然環境不佳,土地贍養力低下,導致發展潛力不足;或者是因為所經歷的歷史、社會過程,才使本流域逐漸邊陲化,因而發展相對落後。本研究所持的主要觀點,係以新區域地理的概念為基礎。新區域地理在研究上,特別強調對現象的綜合描述與時間的處理,研究者通常會選擇有意義的論題,來分析區域轉型的過程,藉以突顯區域的特性。
本文以二仁溪流域的自然環境作為區域發展的「地點」條件,以居民的社會關係在區域空間上的投射作為區域發展的「位置」條件,企圖透過區域發展的歷程,說明地點和位置兩項因素,在塑造二仁溪流域區域特性過程中的辯證關係,並從而突顯「顯著論題」在呈現區域特性上的重要意義。研究所得的結論如下:
在二仁溪流域,廣泛分布的青灰色泥岩層是塑造地區特性的主要自然條件,不僅造成本區最富視覺震撼的「月世界」地景,更構築了本區居民生活的舞台,藉著二仁溪水流在上、中、下游不同的侵蝕、搬運和堆積效果,向居民們提供了不同的生活條件,因而造成流域內部聚落形態和維生方式的空間差異:
一、在聚落形態的空間分布上,二仁溪流域內部具有顯著的區域差異,越往上游聚落的規模越小,民戶的空間分布越趨零散;越往下游,則聚落的規模越大,民戶的空間分布也越趨集中。
二、二仁溪流域的集村規模,也隨著河川的上下游河段而呈明顯的區域差異:越往下游,集村的規模愈大;反之,集村的規模愈小。這種空間變化規律性,除了與上中下游三區不同的地形特徵有一定的關係外,三區傳統維生方式所造就的環境贍養力高低,似乎才是主要的影響因素。
三、與集村規模大小的空間分布一樣,本區集村的血緣類型在空間分布上也存在明顯的空間差異,流域的中下游平原以雜姓集村佔多數,上游的丘陵區則以單姓血緣聚落出現的比例最高。
四、受自然環境的影響,二仁溪流域的農業土地利用類型的空間分布特徵是:水田優佔區主要集中在中游平原區的中南部,以及上游的內門盆地區,旱田優佔區集中在下游的興達港內海周緣各庄和上游丘陵區的中部,而水、旱田混合型的分布則比較零散。興達港內海周緣有富於變化的多樣自然生態環境,居民可就海域採捕維生,可在沿岸低濕地帶築塭養殖或開埕曬鹽,並無完全仰賴農業的必要。
五、土地贍養力的空間分布則有由中游往上、下游兩個方向降低的趨勢。這種上下游間土地贍養力的差異,深刻地受到地形的影響,並具體呈現在單位土地的年收穫金額和小租額的變化上。
六、二仁溪流域早期的水利建設具有下列特點:一、以小型的陂塘佔絕大多數,二、灌溉範圍較廣的圳渠修建的時代都比較晚,三、水利灌溉設施有明顯的空間集中現象。在二仁溪流域自然環境的制約之下,即使想藉著灌溉水利設施來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其成果也有明顯的區域差異。
七、在二仁決流域甘蔗是水稻的對抗作物者,但上下游農家種植甘蔗的理由卻不盡相同。在中下游平原地區,種植甘蔗是帶有濃厚栽培業(Plantation)色彩的產業,主要的考慮因素是經濟利益的高低,上游地區的農民之選擇種植甘蔗,是因為甘蔗適合當地的自然環境。
八、流域下游興達內海周緣的居民在生活上對海域的依賴程度還比陸地為深。除了以海為田的傳統生活技藝,或捕魚、或當船主、船工、客頭外,在面對著大片由潟湖陸化形成的低濕沼澤,以及尚未完全陸化的淺平內海,居民也逐漸發展出在海陸交界處從事半山半海的產業活動,或在內海養蚵、或在沼澤築塭養魚、或充當塭丁、晒丁、形成獨特的水域生活方式。
儘管二仁溪流域上、中、下游三個各自擁有不同自然環境的區域,看似各自獨立發展,卻也由於生產方式的不同,彼此之間以各自生產的資源相互交換,形成一種類似有機體間相互依賴的互生關係,使得二仁溪流域上中下游的居民之間結合成為一個生活共同體。
二仁溪流域上下游各地的自然環境,在區域空間上所投射的「地點」條件,雖然在流域內各地建構出不同的生活舞台,並因而導致上下游地區間互有差異的區域特色,但整個流域則因同屬於邊陲地區,而顯露出發展較為落後的特徵。因位居邊陲地區成為原住民新港社群僅存的少數集居地之一;因位居邊陲地區成為行政區劃上的三不管地帶,行政界線劃分不清而履起爭議;因位居邊陲地帶,軍事佈防比較空虛,常被抗官分子據為基地,是著名的「暴亂多發之地」。但是流域內也有部分聚落能突破邊陲位置的限制,如羅漢門的中埔、觀亭等庄,便因為戰略地位重要而曾經設官駐兵,以行政和軍事機能而獲得較佳的發展條件,幾乎成為二仁溪上游的地方中心,但後來又隨著原有戰略價值消失而衰落;中游的路竹、大湖等聚落,則因位於鳳山縣城與台灣府城之間,長期以來一直為南北交通必經之地,因而發展成等級較高的中地。因此從區域的發展歷程加以觀照,位於邊陲地區的位置特徵,似乎可以視為解釋二仁溪流域區域特性的「顯著論題」。
第一節 問題緣起 ……………………………………… 1
第二節 研究概念 ………………………………………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10
第二章 二仁溪流域的自然環境……………………………14
第一節 地區分劃的自然基礎 ………………………… 14
筋二節 上游丘陵區 ………………………………… 16
第三節 中游平原區 ………………………………… 21
第四節 興達港內海周緣 …………………………… 24
第三章 二仁溪流域的土地拓墾與設官經理 …………… 27
第一節 二仁溪流域的原住民族群及其遷移 …………… 27
第二節 漢人入墾的邊地性格 ………………………… 36
第三節 紊亂的分疆與劃界 …………………………… 40
第四節 暴亂多發的地區 ……………………………… 46
第四章 二仁溪流域的區域化 ………………………… 52
第一節 聚落形態的地區差異 ………………………… 52
第二節 傳統維生方式的地區分化 …………………… 64
第三節 維生方式與區域互賴 ………………………… 90
第五章 二仁溪流域的聚落發展……………………………96
第一節 自然環境變遷與聚落發展 ……………………… 96
第二節 突破發展的限制(一):軍事、行政地位改變 ……113
第三節 突破發展的限制(二):交通位置改變 …………133
第六章 結論 …………………………………………… 147
參考文獻 ……………………………………………………152
參考文獻
一、史料
王必昌(1961),《重修台灣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13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王瑛曾(1962),《重修鳳山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46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人(1909),《平埔蕃調查書》,手寫稿。
不著撰人(1959),《台案彙錄甲集》,台灣文獻叢刊,第31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人(1959),《安平縣雜記》,台灣文獻叢刊,第52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人(1963),《台灣私法物權編》,台灣文獻叢刊,第150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人(1963),《清聖祖實錄選輯》,台灣文獻叢刊,第165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人(1963),《清世宗實錄選輯》,台灣文獻叢刊,第167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人(1963),《台灣府輿圖纂要》,台灣文獻叢刊,第181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人(1963),《清仁宗實錄選輯》,台灣文獻叢刊,第187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人(1964),《清高宗實錄選輯》,台灣文獻叢刊,第186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人(1964),《台案彙錄己集》,台灣文獻叢刊,第191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人(1964),《淡新鳳三縣簡明總括圖冊》,台灣文獻叢刊,第197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人(1965),《台灣南部碑文集成》,台灣文獻叢刊,第218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人(1972),《雍正硃批奏摺選輯》,台灣文獻叢刊,第300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杜 臻(1961),《澎湖台灣紀略》,台灣文獻叢刊,第104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余文儀(1962),《續修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21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沈有容(1959),《閩海贈言》,台灣文獻叢刊,第56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周元文(1960),《重修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66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周鍾瑄(1962),《諸羅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41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林宜華(1966),《台灣兵備手抄》,台灣文獻叢刊,第222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季麒光(1965),<台灣雜記>,收於:不著撰人,《台灣輿地彙鈔》,台灣文獻叢刊,第216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岡山水利組合(1936),《岡山水利組合概況》,未刊手抄本。
姚 瑩(1957),《東槎紀略》,台灣文獻叢刊,第7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范咸、六十七(1961),《重修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05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高拱乾(1960),《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65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文達(1961a),《鳳山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24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文達(1961b),《台灣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03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倫炯(1958),《海國聞見錄》,台灣文獻叢刊,第26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國瑛(1959),《台灣采訪冊》,台灣文獻叢刊,第55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 璸(1961),《陳清端公文選》,台灣文獻叢刊,第116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壽祺(1960),《重纂福建通志台灣府》,台灣文獻叢刊,第84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國學文獻館主編(1993),《台灣研究資料彙編第一輯》,台北市:聯經出版社。
連 橫(1961),《台灣通史》,台灣文獻叢刊,第128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黃叔璥(1957),《台海使槎錄》,台灣文獻叢刊,第4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黃袞、廖愛春(1792),《邀功紀略》,手寫稿。
劉良璧(1960),《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74種,台北市:台灣
銀行經濟研究室。
蔣元樞(1970),《重修台郡各建築圖說》,台灣文獻叢刊,第283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蔣毓英(1985),《台灣府志》,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穆彰阿、永瑢(1960),《重修大清一統志台灣府》,台灣文獻叢刊,第68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謝金鑾(1962),《續修台灣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40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盧德嘉(1960),《鳳山縣采訪冊》,台灣文獻叢刊,第73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藍鼎元(1958),《東征集》,台灣文獻叢刊,第12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藍鼎元(1958),《平台紀略》,台灣文獻叢刊,第14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二、近人著作
中央地質調查所(1984),《台灣坡地社區工程地質調查與探勘報告》,第三卷,第三集,旗山分區,岡山分區,楠梓分區。
中村孝志(1954),<荷領時代之台灣農業及其獎勵>,《台灣經濟史初集》,頁54~69,台灣研究叢刊,第25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王世慶(1980),《台灣公私藏古文書彙編》,第四輯,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王世慶(1991),《重修台灣省通志 卷七 政治志‧建置沿革篇》,台中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王詩琅(1954),<新港社及卓猴、大傑顛社的播遷>,《南瀛文獻》,2(1、2合期):73~82。
天下編輯(1996),《環境台灣》,台北市:天下雜誌。
石萬壽(1985),《路竹鄉志》,路竹鄉:路竹鄉公所。
石萬壽(1986),<二層行溪流域的軍防>,《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231~275,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石萬壽(1988a),<二層行溪流域行政區劃的變遷>,《台灣文獻》,39(1):19-46,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new window
石萬壽(1988b),<明清中路交通的變遷>,《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慶祝成立四十週年紀念論文專集》:1-22,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石萬壽(1990),《台灣的拜壺民族》,台北市:台原出版社。
朱鋒(1967),<古碑拾遺>,《台灣風物》,17(3):16~21。
伊能嘉矩(1909),《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第三:台灣》,東京:富山房。
伊能嘉矩原著,溫吉譯(1957),《台灣番政志》,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伊能嘉矩(1991),《台灣文化志》,台中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譯。
江樹生譯,格斯‧冉福立著(1997),《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老地圖(論述編)》,漢聲雜誌106期,台北市:漢聲雜誌社。
吳新榮(1981),《南台灣采風錄》,台北市:遠景出版公司。
吳進喜(1995),<高雄地區的平埔族及其聚落>,《史聯雜誌》,24:93∼124,高雄市:中華民國史蹟研究中心。
吳進喜、許淑娟、李明賢(1997),《高雄縣聚落發展史》,高雄縣:高雄縣政府。
李美枝(1972),《台灣西南部典型惡地的地形學研究-以左鎮以上的菜寮溪與崇德以上的二仁溪兩流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李壬癸(1992),<台灣平埔族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台灣風物》,42(1):211~238。new window
昌彼得(1977),<黃教檔案輯抄(一)>,《台灣人文》,1:91~108。
昌彼得(1978),<黃教檔案輯抄(二)>,《台灣人文》,2:74~106。
昌彼得(1978),<黃教檔案輯抄(三)>,《台灣人文》,3:88~97。
昌彼得(1978),<黃教檔案輯抄(四)>,《台灣人文》,4:87~98。
周學普譯,C.E.S原著(1956),<被遺誤之台灣>,《台灣經濟史三集》,頁37~ 111,台灣研究叢刊,第34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周學普譯,Albrecht Wirth 原著(1957),<台灣之歷史>,《台灣經濟史六集》,頁1~83,台灣研究叢刊,第54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林朝棨(1957),<台灣地形>,《台灣省通志稿 卷一 土地志‧地理篇》,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聰男(1986),《茄萣鄉志》,茄萣鄉:茄萣鄉公所。
胡克威(1984),<世界體系理論初探:學術傳承與基本論點>,《思與言》,21(6):20-45。new window
施添福(1989),<清代台灣市街的分化與成長:行政、軍事和規模的相關分析(上)>,《台灣風物》,39(2):1∼42。new window
施添福(1990),<清代台灣市街的分化與成長:行政、軍事和規模的相關分析(中)>,《台灣風物》,40(1):37∼66。new window
施添福(1990),<清代台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台灣風物》,40(4): 1∼68。
施添福(1988),<『台灣地圖』的繪製年代>,《台灣風物》,38(2):95~96。
施添福(1991),<紅線與藍線:清乾隆中葉台灣番界圖>,《台灣史田野研究室通訊》,19:46~50。
施添福(1998),<清代台灣屏東平原的土地拓墾和族群關係>,《平埔族群與台灣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洪敏麟(1979),《台灣地名沿革》,台中市:台灣省新聞處。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1935),《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之研究》,台北: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研究室。
許雪姬(1987),《清代台灣的綠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夏黎明(1992),《台灣文獻書目解題,第二種,地圖類(一)》,台北市: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陳正祥(1959),《台灣地誌》,台北市:敷明產業地理研究所研究報告第94 號。
陳正祥原修,蔣丙然、亢玉瑾增修,(1969),《台灣省通志稿 卷一 土地志‧氣候篇》,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孔立(1990),《清代台灣移民社會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陳振文(1962),<台灣海埔地之地質與土壤>,《台銀季刊》,13(2):132∼155。new window
陳國川(1995),《國中地理教材設計的理論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陳進財(1986),《湖內鄉志》,湖內鄉:湖內鄉公所。
陳紹馨(1972)《台灣省通誌 卷二 人民志‧人口篇》,台中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憲明(1992),<一個珊瑚礁漁村的生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地理研究報告》,18:109-158。
曹永和(1954),<鄭氏時代之台灣墾殖>,《台灣經濟史初集》,頁70~85,台灣研究叢刊,第25種,台北市:台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
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1996),<台灣西南部台南海岸平原地形變遷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地理研究報告》,26:19-56。
郭肇立(1998),《聚落與社會》,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森口 雄稔編著,伊能嘉矩原著(1992),《伊能嘉矩の台灣踏查日記》,板橋:台灣風物雜誌社。
溫振華(1997),《高雄縣平埔族史》,高雄縣:高雄縣政府。
楊森富(1994),<平埔族地名解讀及趣談-以西台灣大肚溪以南平埔族地名為主>,《山海文化》,5:18∼32;及6:112∼122。
盧嘉興(1965),<二層行溪與蟯港>,《南瀛文獻》,10(合刊):127~175。
薛雅惠(1997),《新打港潟湖沿岸區域之轉型》,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戴炎輝(1979),《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鐘寶珍(1992),《惡地上的人與地-田寮鄉民生活方式的形成與內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新煌(1982),<社會學中國化的結構問題:世界體系中的範型分工初探>,刊於楊國樞等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蕭燦輝(1993),《內門鄉志》,內門鄉:內門鄉公所。
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1905),《台灣土地慣行一斑》,台北: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
三、西文
Hart, J.F.(1982), The Higheset Form of the Geographer's Art, Annals of the American Geographers, 72(1):1-29.
Hartshorne, R.(1939), The Nature of Geography, Lancaster: The Science Press Printing Company.
Massey, D.(1984), Spatial Divisions of Labour: Social Structures and the Geography of Production, London: MacMillan Education Ltd.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