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職業竊盜犯生命歷程之研究
作者:何春乾
校院名稱:中央警察大學
系所名稱:犯罪防治研究所
指導教授:蔡德輝
黃富源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生命&;#63884;程生命&;#63884;程生命&;#63884;程生命&;#63884;程生命&;#63884;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9
本研究針對職業竊盜犯(初犯在18 歲以前,自陳犯竊盜件&;#63849;1000 件以上)進&;#64008;研究,並採&;#63991;意抽樣方式,以官方犯罪紀&;#63807;及研究者主觀認定,選取&;#63864;位犯罪人:持續犯A 君與終止犯B 君,進&;#64008;深&;#64001;訪談。本研究以一般化犯罪&;#63972;&;#63809;、一般化緊張&;#63972;&;#63809;與逐級&;#63886;齡非正式社會控制&;#63972;&;#63809;的觀點&;#63789;鋪陳職業竊盜犯生命&;#63884;程的劇本;而&;#63972;性選擇&;#63972;&;#63809;與差別接觸&;#63972;&;#63809;則&;#63855;明竊盜犯如何進入竊盜犯罪世界的犯罪&;#63884;程。經予訪談分析後,有下&;#63900;之重要發現:
生命&;#63884;程部分:
(一 )&;#63864;人原生家庭社經地位均&;#63847;高,且同時有家庭功能失調的問題;&;#63864;人均在反覆進出監獄的經驗中學習到&;#63745;多的犯罪技巧;尤其&;#63864;人的主要休閒活動均&;#63978;&;#63847;開吃喝嫖賭;但B 君堅決&;#63847;碰毒品,A 君則無法抗拒毒品誘惑。
(二) A 君婚姻關係&;#63847;佳,出獄後仍與損友保持&;#63895;絡,且因為竊盜或毒品案再&;#64001;入獄;B 君則在出獄後有穩定的婚姻生活,徹底&;#63847;與損友&;#63895;繫;後因死刑改判,進而藉由宗教&;#63882;&;#63870;與獄友諫言,及自我堅持的決心與毅&;#63882;,改過向善。
犯罪&;#63884;程部分:
(一)&;#63864;人實際犯罪件&;#63849;均遠高於官方統計&;#63849;字,證明住&;#64004;竊盜與汽&;#63746;竊盜案件均存在極高的犯罪黑&;#63849;;&;#63864;人對警察均存有負面印象:A 君認為警方本位主義過重,B 君則因警察刑求造成終身傷害;&;#63864;人均認為監獄教化功能有待加強,但肯定目前刑法一罪一罰制&;#64001;可有效嚇阻犯罪。
(二)A 君的犯罪地點多集中於台&;#63843;縣市,竊取財物多以可變現之高價值物品為主;B 君則全台&;#63946;竄犯案,全視市場需求竊取&;#63847;同&;#63746;種。
(三)司法體系在&;#63864;人身上,似未產生嚇阻作用,尤其是B 君,每次犯案總能化險為夷,在其犯罪生涯中,除&;#63930;一次死刑判決外,他從未對自己的犯&;#64008;付出相對等的代價。
本研究建議:
(一)重視親職教育、強化學校教育與輔導功能、避免&;#63847;&;#63868;友伴影響等。
(二)強化整合司法體系以達嚇阻犯罪之效。
(三)&;#63768;實獄中矯治作為及加強出獄後&;#63745;生作為。
(四)增加犯罪困難、提升犯罪風險及&;#64009;低犯罪酬賞。
關鍵詞:職業竊盜犯、生命&;#63884;程、犯罪&;#63884;程、持續犯罪、終止犯罪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份
于今陵(1979)。常習累犯之研究。台北: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文忠(2003)。住宅竊盜被害與預防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文科和王智宏(1999)。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伯頎(2004)。少年竊盜犯人格特質與父母管教態度之個案分析。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34:6, 101~132。new window
王坤泉(2005)。竊盜犯罪少年家庭生活經驗之研究-以雲林地區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研究在教育上的應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
刑事局(2004)。台灣地區住宅竊盜與防治措施之研究。台北:刑事警察局委託報告。
任全鈞(2003),犯罪者生活形態與犯罪生涯初探,犯罪學期刊,6:1,149-186。new window
吳芝儀、李鳳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芝儀(2002)。沒有終結的故事-敘事研究的方法論探討。嘉義:南華大學質性研究方法研習會。
吳芝儀(2003)。累犯暴力犯罪者犯罪生涯及自我觀之發展與演變。犯罪學期刊,6:2,127~176。
吳靜吉等人(1986)。心理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麗珍、韋愛梅(2006)。住宅重複竊盜被害與防治策略文獻探討。警學叢刊,36:1,123~146。
宋睿祺(2000)。臺灣地區騎乘機車強制戴安全帽與機車竊案關聯性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安妮(1983)。大台北地區男性少年非行成因之分析─控制理論的一項實證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美琴、王方濂(1986)。少年竊盜犯罪之研究。台北:法務部。
李美華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下)。台北:時英。
李美枝(1998)。本土心理學研究: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與功能-以大學生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李政達(1994)。類神經網路應用於竊盜犯罪模式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
沈志蒼(2003)。住宅竊盜犯罪預防成效之研究-以台北市治安風水師為例。桃園: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
林山田、林東茂(2000)。犯罪學。台北:三民。
林順家(2005)。環境設計理論在竊盜犯罪預防之應用-以台北市基河二期國宅為例。台北:私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文瑞(2006)。參與治安風水師專案對住宅竊盜之影響評估。台北: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法務部(1983)。竊盜累犯之研究。台北:法務部。
法務部(1984)。住宅竊盜被害人之研究。台北:法務部。
法務部(1986)。少年竊盜犯罪之研究。台北:法務部七十五年度研究發展項目研究報告。
侯崇文(1996)。巨視社會控制、微視社會控制與青少年犯罪。犯罪學學會犯罪學期刊, 2,15~48。new window
侯崇文(2001)。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探討。應用心理研究,11,25~43。new window
侯崇文(2003)。理性選擇與犯罪決定研究-以青少年竊盜為例。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1,1~36。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徐宗國(2000)。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馬傳鎮(1983)。竊盜犯罪相關因素分析。吳尊賢文教基金會竊盜犯罪問題研討會論文資料彙編,25~35。
馬中允(2002)。機車竊盜少年偶發犯與持續犯差異之比較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金桂(1979)。台灣地區竊盜犯罪之分析及其偵防措施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秀真(1983)。法律與竊盜犯罪之防治。吳尊賢文教基金會竊盜犯罪問題研討會論文資料彙編,66~72。
高敬文(1999)。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黃曉芬(2006)。終止犯罪之研究。台北: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人豪(2001)。職業竊盜犯犯罪生涯、認知與決意及經驗傳承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
商嘉昌(1994)。中途輟學與青少年犯罪--以新竹少年監獄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柯義民(1993)。汽車竊盜及偵防之實証研究。桃園: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平吾(1982)。台灣地區近十年來竊盜犯罪趨勢分析。中央警官學校警學叢刊16:3。
張平吾(1985)。汽車竊盜現況及有效偵防措施之探討。中央警官學校警學叢刊15:4,215~231。new window
張平吾(1985)。台灣地區竊盜初犯與累犯受刑人社會相關因素之比較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紹勳(2001)。研究方法。台北:滄海。
張春興(2005)。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甘妹(1995)。犯罪學原論。台北:三民。
張金清,(2001)。警察機關防制竊盜犯罪成效之評估-以嘉義市為例。嘉義: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春興(2005)。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素菱(2002)。金融機構預防犯罪檢測評估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紹勳(2001)。研究方法。台北:滄海。
莊忠進(2003)。侵入竊盜犯罪過程實証研究。警學叢刊,34:3,253~290。new window
莊忠進(2005)。侵入竊盜犯目標選擇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許春金(2002)。汽、機車竊盜行為影響因素與持續性之調查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3,63~102。
許春金(2003)。犯罪學。台北:三民。
許春金、葉俊宏(2004)。汽機車與侵入性職業竊盜集團之訪談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5,1~38。
許春金等(2006)。刑事司法-體系、組織與策略。台北:三民。
陳石定(1985)。台灣地區各類型少年竊盜犯與暴力犯心理特質之比較研究。
中央警察大學警政學報,7,137~197。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new window
230
陳志豪(2005)。竊盜犯罪被害特性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春成(2004)。住宅竊盜與其銷贓管道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
陳家成(2001)。汔車竊盜犯犯罪歷程之質化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福榮(1982)。少年竊盜犯家庭、學校、社會環境因素及其預防對策之研究。
桃園: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郁倫(2006)。住宅竊盜常業犯犯罪模式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淑萍(2000)。自我控制與少年竊盜行為:一般性犯罪理論之驗證。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程行健(2003)。金融機構強盜犯生活歷程與犯罪模式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富源(2002)。被害者學理論的再建構。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3,1~24。
黃富源、范國勇、張平吾(2002)。犯罪學概論。台北:三民。
黃富源譯(1985)。清永賢二、高野松男著「都市與犯罪防止」,以環境設計防制犯罪。新知譯粹,1:2。
黃惠雅(1996)。生活壓力相關因素與女性少年犯關聯性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官學校。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秋鴻(1979)。台灣地區汽車失竊案之成因趨勢與偵防對策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光雄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濤石。
彭誠鈞(2004)。習慣犯之研究。台北: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士隆(1997)。竊盜犯認知與決意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1,261~284。
楊士隆(1997)。竊盜犯與犯罪預防之研究。台北:五南。
楊士隆(2001)。犯罪心理學。台北:五南。
楊士隆、何明洲(2004)。竊盜犯罪防治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楊士隆、程敬閏(2002)。強盜犯罪集團之生活史與犯罪歷程之研究:以嘉義地區強盜集團之個案研究為例。警學叢刊,32:4,137~166。new window
楊武德(2006)。住宅竊盜被害特性、影響及反應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new window
鍾思嘉(1993)。《青少年竊盜行為個人心理特質之分析研究》。台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歐用生(1999)。質性研究在社會科學教學評量上的意義。台北:教育部。
潘昱萱(2000)。理性選擇對竊盜行為解釋力之考驗。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4)。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中志(1988)。住宅被竊特性與防治之研究。台北:五南。
蔡中志(1995)。汽車竊盜之實證研究,『警學叢刊』,101,123~125 頁。
蔡德輝(1981)。當前竊盜犯罪原因及其防治對策之研究。台北:研考會。
蔡德輝、楊士隆(2002)。犯罪學。台北:五南。new window
蔡德輝、吳芝儀(1999)。 中輟學生的輔導與服務方式:美國選替性教育之另類觀點,訓育研究,38:2,34~47。
鄭安凱(2005)。竊盜少年初犯與再犯差異性及影響因素之比較研究。台北: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委託研究報告。
鄭昆山、楊士隆(2004)。台灣地區住宅竊盜與防治措施之研究。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委託研究報告。
賴法才(1991)。累犯行為的經濟分析。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經濟學究所碩士論文。
鄧煌發(2003)。犯罪預防。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鄧曉鋼、周愫嫻(1995)。法律處罰的嚇阻作用:警察的逮捕行為可否減少竊盜犯的再犯率。犯罪學期刊,1,113~124。
謝文彥等(2005)。台灣地區犯罪未來趨向之研究。台北: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委託研究報告。
顧英蕙 (2000)。影響青少年再次犯罪之因素初探。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警政署(2004)。警政白皮書。台北:警政署。
警政署(2005)。警政白皮書。台北:警政署。
二、日文部份
伊藤滋 (1982)。 都市と犯罪。日本東京:東洋經濟新報社。
福島章(1977)。竊盜累犯。日本東京:金剛出版株式會社:231~239。
吉益脩夫(1952)。犯罪心理学。日本東京:東洋書館。
232
三、西文部份
Albert, J.R., Klaus, A.M., & Jeffrey, A.R.(1994). Understanding and Preventing Violence .Washington, D.C.
Becker, G.(1968). Crime and Punishment:An Economic Approac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76, 169-184.
Bennett, T., & Wright, R. (1982). Burglars on Burglary. England: Gower.
Bogdan, R., & Biklen, S. ( 1982 )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rantingham, P. J., & Brantingham, P. L. (1981). Notes on the geometry of crime.
Environmental Criminology. Beverly Hills, CA: Sage.
Cameron, M. O.(1964). The Booster and the Snitch . NY:Free Press.
Clarke, R.V.(1997). Situational Crime Prevention : Successful Case Studies.
Guilderland. New York:Harrow and Heston.
Clarke, R.V., & Harris, P.M. (1992a). Auto Theft and Its Prevention. Crime and Justicew:A Review of Research, 16.
Cohen, L.E. & Marcus,F. (1979). Social Change and Crime Rate Trends: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4, 588-608
Cornish, D., & Clarke, R. V. (1986).The Reasoning Criminal: Rational Choice Perspectives on Offending.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Crossley, M.L.(2000).Introducing Narrative Psychology:Selftraum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Open University Press.
Cromwell, P.F., Marks, A., Olson, J.N., & Avary, D.W. (1991). Breaking and Entering: Anenthnographic Analysis of Burglary, Newbury Park, CA: Sage.
Fattah, E.A.(1993). The Rational Choice/Opportunity Perspectives as a Vehicle for Intergrating Criminological and Victimological Theories. NJ: Transaction.
Felson,M. (2002). Crime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 Sage.
Glueck, S.A., & Glueck, E. (1950). Unraveling Juvenile Delinquency.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ottfredson, M. R., & Hirschi. T. (1990). 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hambliss,W.J.(1984). Harry King-A professional thief,s journey. NY:John Wiley & Sons.
Hirschi, T.(1969). Causes of Delinquenc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Jeffery, C.R. (1971). 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 Design. Beverly Hills,CA: Sage.
Letkemann, P. (1973). Crime as Work.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Logie R., Wright R., & Decker S.H.(1992). Recognition memory performance and residential burglary.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Vol. 6, 109-123.
Newman, O. (1972). Defensible Space. NY:Macmillan Publishing Co., Inc.
Newman, O. (1973).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Patterson, G. R. (1986). Performance Models for Antisocial Boy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1, 432-444
Sampson, R. J., & Laub, J.H. (1993). Crime in the Making: Pathways and Turning Points through Life Cours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haw, C.R. (1931). Natural History of a Delinquent Care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herman, L.W., Gartin, P.R. & Buerger, M.E. (1992). Hot Spots of Place of Crime:Routine Activities and the Criminology of Place. Criminology, 27(1). 27-55.
Siegel, L.J. (2003). Criminology. CA: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Strauss, A., & Corbin, J. (1998).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CA: Sage.
Sutherland, E.(1967). The Professional Thief.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utherland, E.H., & Cressey,D.R.(1978). Criminology. University of Philadelphia Press.
Taylor, Ralph B.&Gottfredson, G.(1986).Environmental Design, Crime and Prevention: An Examination of Community Dynamics. Edited by Albert J.Reiss, Jr. & Michael Ton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hornberry, T., M. Farnworth, A. Lizotte & S. Stern (1987),A longitudinal examination of the causes and correlates of delinquency. NY : Hindelang Criminal Justice Research Center.
Weisel, D.L. (2003).Burglary of Single-family House. 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Office of Community Oriented Policing Services.
Wekerle, G., & Whitzman, C. (1995). Safe Cities: Guidelines for Planning, Design,and Management. Ontario: Nelson.
Wolfgang, M.E., Figlio, R.M., & Sellin, T.(1972). Delinquency in a Birth Cohort.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right, R.T., & Decker, S.H.(1994). Burglars on the Jobs. Bosto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