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客家納骨葬法與墳墓體系
作者:廖倫光
作者(外文):Lun-kuang Liao
校院名稱:中原大學
系所名稱:設計學博士學位學程
指導教授:黃俊銘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墳墓葬法客家納骨體系風水burial methodsgraveFengshuisystembone storageHakka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6)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6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臺灣客家勤於祖墳的祭掃與維護,這樣的風俗慣例雖然有來自於葬俗與風水操作,乃至殯葬改革與審美意識的影響,但是應有必要回歸到挖壙掩土、格局配置、立面繁飾等以澤枯骨及堆土為記的墓作葬法上,給予不離「墳墓」與「安葬」此一主題的理解。
本文將流傳在臺灣客家地方的墳墓、葬法與墓作,進行現地調查資料為主的及相關文獻與近人著作為輔的研究,並理解其長期存在的意義。基於掩土安葬與遷改葬的需求,而被應用且盛行在臺灣客家地方的眾多傳統墳墓,本文針對此一回應納骨葬俗的流傳物(Überlieferung/Tradition),進行探究進而在保存意識與眾多墳墓之間的聯繫關係上給予整體的理解。
論述架構上,在第一章緒言中說明研究對象、方法與論述架構,第二章就安葬思想與傳統墳場擇址經驗的普遍性概念,先行從文化脈絡上進行回顧與一般認識。其次,針對墓作技術的多樣發展以及與藏屍納骨作業與葬俗的聯繫,在第三至五章中分門別類的從地表下的挖壙掩土、地表面的格局配置、與地表上的景觀立面等三方面,將實務所需的墓作應用之脈絡乃至現況,經由掩土、格局與立面等墓作的特徵與生成背景、墓作技術與表現、在臺灣客家地方的衍化狀況加以梳理。然後,在第六章中通過臺灣客家墳墓的維護經驗、與時俱變的風俗、墳墓類型與分化等動態經驗進行瞭解。最後,在第七章中以納骨葬法為基礎的經由整體指認客家墳墓的體系、墓作應用、多種典範與文化焦點,並對臺灣客家墳墓體系所運作的連續性的晉級過程,及其流傳至當代與適用的發展給予敘述。
臺灣客家是藉由藏屍納骨的墳墓應用、興築與反覆的修護或遷改建的墓作,從實務上回應厚葬傾向與重視先人枯骨保存的葬俗傳統。也能適時的與適地的以舉凡「晉塔」、「陰塔」或「家塚」、火化土葬及講究彰顯祖德的繁飾巧作等新作法,以及「大塟」(初葬)、「寄巖」、「吉墳」(正式墳墓)、「陰塔」等因應遷改葬俗的墳墓類型與應用,回應葬地不足與墓而會族的社會需求。
據此長期流傳於臺灣客家地方的此一特定事物或文化焦點(cultural focus),眾多的臺灣客家墳墓並不是無關聯的集合排列,而是將客家遷改葬俗與地方性墓作供應給予聯繫的一連續性(continuous)的或接近風俗稱之具晉塔意識的整體關係,在客家地方上形成具特殊性、地方感、持續應用的、以及被眾多祖墳的後裔所認同的文化流傳現象與文化景觀。
Hakka people in Taiwan emphasize tomb sweeping and maintenance. The custom and convention come from the burial custom, Fengshui, and the influence of burial reformation and the concept of beauty appreciation. However, it is necessary traced back to hole-digging and burying, layout and allocation, and tombstone with complex decoration in order to honor the dead and to mark the location by accumulating earth. The custom should be understoo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grave” and “burial.”
The essay studies the popular grave, burial methods, and tomb making in Taiwanese Hakka areas, taking field study as primary research and related documents and recent writings as secondary research. It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for their long-term existence.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 of covering-up burial and reburial, many popular grave conventions are applied in Taiwanese Hakka areas. The essay studies the customary tradition(Überlieferung/Tradition) of bone storage and burial, reaching the integral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ervation concept and various graves.
As for the discursive structure,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preface illustrating research objects, methods, and discursive structure. The second chapter reviews and introduces the general thought of burial and the traditional choosing of cemetery from the cultural context. Then, it focuses on the multiple development of tomb making techniqu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ne storage and burial customs. The third to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 the underground digging and burial, the layout and allocation on the floor, and the tombstone decoration. The three chapters study the context of practical tomb making application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features and background of tomb making techniques such as covering up, allocation, and tombston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stom in Taiwanese Hakka areas will be presented. Then, the sixth chapter realizes the Taiwanese Hakka’s dynamic experiences such as tomb reservation, changing customs, tomb categories and diversification. Finally, the seventh chapter indicates the Hakka grave system, tomb making applications, several paradigms, and cultural focus based on the bone storage convention, describing the continuous promotion of Taiwanese Hakka grave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ts handing down to the present age and its applicability.
Hakka people in Taiwan reflect the cemetery custom and tradition which emphasizes solemn burial and ancestors’ bone storage by the applic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grave in the convention of bone storage, by repeated repair or reburial. New techniques are constantly invented, such as jin-tap, im-tab, ga-tung, cremation, interment, or complex decoration expressing the virtue of ancestors. There are also grave categories and applications responding to changing burial customs, such as tai-zong (initial burial), gi-ngam, gid-pun (formal grave), and im-tab. These techniques fit the social requirement because of the lack of cemetery.
According to the unique thing or cultural focus popular in Taiwanese Hakka areas for a long time, several Taiwanese Hakka graves do not indicate a meaningless arrangement. Instead, they establish a continuous and custom-like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ncept of jin-tap which connects Hakka’s reburial custom with local tomb-making supply. They form a specific, local, and sustainable cultural heritance phenomenon and cultural landscape.
參考書目
本文參考文獻編排方式,是依一、專書;二、方志;三、學位論文;四、期刊論文;五、公文檔案;六、族譜;七、網路資料等項依序編排。各項均按首字筆劃多寡順序排列。
一、專 書
上海星相研究社,《星命風水祕傳》,臺中:瑞成書局,1957。
尹一勺,《七十二葬法》,地理四祕全書,臺北:武陵出版公司,1796(2001)。
王夫子、李雪峰,《殯葬心理學概論》,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7。
王玉德,《尋龍點穴:中國古代堪輿術》,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6。
王煒民,《中國古代禮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new window
王雙懷,《荒塚殘陽:唐代帝陵研究》,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王鴻楷,1995《臺閩地區喪葬活動空間之硏究》。臺北:內政部民政司。
孔穎達疏,《禮記注疏》(十三經注疏本),鄭玄注箋,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不著撰者,《臺灣私法人事篇》,臺灣文獻叢刊第11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不著撰者,《臺灣私法物權編》,臺灣文獻叢刊第15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不著撰者,《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文獻叢刊第15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史衛民,《元代社生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加達默爾,《真理與方法》,洪漢鼎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任宗權,《道教章表符印文化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江慶林,《臺灣地區現行喪葬禮俗研究報告》,臺北:中華民國史蹟研究中心,1983。
西拉姆C‧W,《神祇、墳墓、學者:歐洲考古人的故事》,劉迺元譯,香港:三聯書店,2001
米歇爾‧福柯,《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莫偉民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局,2001。
艾德蒙‧李區,《李維史陀》,黃道琳譯,桂冠圖書公司,1998。
朱大渭、劉馳、梁滿倉、陳勇,《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宋應星,《天工開物》,臺北:中華叢書委員會出版,1955。
何 彬,《江浙漢族喪葬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5。
何 新,《龍:神話與真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何石松、劉醇鑫,《現代客語詞彙彙編》,臺北:臺北市民政局、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出版,2002。
何曉昕、羅雋,《風水史》,臺北:華成出版,2004。
杜而未,《中國古代宗教系統》中國古代宗教系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
宋 航,《古墓》,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
辛 革,《佛塔考古寶藏》,臺北:貓頭鷹出版,2004。
李 榮,《廈門方言詞典》,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
李人奎,《李人奎談風水》,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7。
李小燕,《客家祖先崇拜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李如龍,《漢語方言學》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李匡悌,《國立清華大學新校區雞卵面公墓清理及遷移:歷史考古學監控及搶救計劃》,南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2。
李似椿,《地下水(第二版)》,臺北: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1998。
李咸亨,《臺北市山坡地濫墾濫葬善後處理之研究-大崙山區濫葬善後個案分析》,臺北:臺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89
李乾朗:《傳統建築入門》,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
李經漢,《客家叢談》,臺北:春暉印刷有限公司,1994。
余英,《中國東南系建築區系類型研究》,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1。
完顏紹元,《風水》,香港:上海古籍社授權在香港出版發行,2006。
呂子振,《家禮大成》;轉載自王麗福修訂版實用家禮全書,臺南:世一文化公司,2002。
呂順安,《新竹縣鄉土史料》,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5。
邱彥貴,《雙和客家古往今來》,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7。
邱彥貴,《96年度福佬客田野調查》。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8。
周 星,《民俗學的理論與方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
林明義,《臺灣冠昏喪祭家禮全書》,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87。
林嘉書,林浩,《客家土樓與客家文化》,臺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1992。
武田貞義,《臺灣》(改訂版),臺北:南天書局,1928。
吳必虎、劉筱娟,《中國景觀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吳詩池、邱志強,《文物民俗學》,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
吳瀛濤,《臺灣民俗》。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87。new window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臺北:武陵出版社,1996。new window
具聖姬,《漢代人的死亡觀》,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沈六圃,《地學》,海口:海南出版社,1723(2001)。
沈宗憲,《宋代民間的幽冥世界觀》,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3。
姜健賢,《風水‧墓相學》,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9。
姜祝山,《臺東縣墓地建築專輯》,臺東:臺東縣政府,2002
約翰斯頓R‧J‧ (Johnston, R. J.(Ronald John),《哲學與人文地理學》,蔡遠龍, 江濤等譯,臺北:商務印書館,2001。
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師大地理系,1985。new window
施清吉,《臺北市墓地使用問題之研究》,臺北:臺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81。
俞孔堅,《生物與文化基因上的圖式—風水與理想景觀的深層意義》,臺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1998。
洪惟仁,《臺灣禮俗語典》,臺北:自立晚報社,1986。
洪漢鼎,《詮釋學史》,桂冠圖書公司,2002。new window
後藤興善,《民俗學入門》,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4。
徐福全,《臺灣民間傳統喪葬儀節研究》。臺北:自行出版,1999。new window
徐善繼、徐善述,《地理人子須知》,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2000。
馬清鶚,《地理辨惑》,風水疑問246解,臺北:宋林出版,1995。
馬修‧約翰遜(Matthew Johnson),《考古學理論導論》,長沙:岳麓書社,魏峻譯,2005。
孫月娥、胡東樂,《擎天巨柱:開封鐵塔》,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03。
孫曉芬,《四川的客家人與》,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0。
黃文博,《臺南縣鄉土史料》,臺南:臺南縣政府,2000。
黃文博,《臺灣冥魂傳奇》,臺北:臺原出版社,1992
黃有志,《社會變遷與傳統禮俗》,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1。
黃有志、鄧文龍,《環保自然葬概論》,高雄:黃有志,2002。
黃博全,《臺灣史地新考》,板橋:龍文出版社,2001。
基辛、史查盛(Roger M Keesing & Andrew J.Strathern),《文化人類學:當代的觀點(下)》,吳佰祿、李子寧譯,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
陳 修,《臺灣話大詞典-閩南話漳泉二腔系部份》,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1。
陳世松,《四川客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人》,臺北:臺原出版社,1989。new window
陳華文,《喪葬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7。
陳朝云,《南北宗陵》,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
陳寶良,《明代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莊英章,《從喪葬禮俗探討改善喪葬設施之道》,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90。
許紹龍,《符咒施法全書》,臺北:隆泉書局,1986。
盛康,《皇朝經世文編續編》,永和:文海出版社,1897(1972)。
周建新,《江西客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高一爺,《帝王陵》,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
高山富夫,《地方拾遺民俗臺灣》第五輯,臺北:武陵出版社,1990。
郭 璞,《葬經》,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臺北:中華書局,1934。
郭開宇、李穎君、秦偉、易丹,《北京的墓葬和文化遺址》,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4。
郭林宗,《靈符神咒全書》,臺北:滿庭芳出版社,1987。
郭繼宗,《公墓用地供給與需求的研究-以臺北為市實例》,臺中: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
陸敬忠,《哲學詮釋學:歷史、義理與對話之「生化」辯證 》,五南出版社,2004。
連 橫,《臺灣語典》,金楓出版社,1957。
賀長齡,〈喪葬解惑〉《皇朝經世文編》,永和:文海出版社,1826(1962)。
張昀浚,《民間地理風水傳說》,臺北:臺灣書房出版公司,2008。
張劍光,《入土為安:圖說古代喪葬文化》,揚州:廣陵書社,2004。
張祖基,《客家舊禮俗》,臺北,眾文書局,1986。
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十三經注疏本),鄭玄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曾彩金、張春菊,《六堆客家地區祭拜入門》,屏東:屏東縣六堆文化研究學會,2004。
曾景來,《臺灣宗教與迷信陋習》,臺北:南天書局,1939。
董曉萍,《現代民俗學講演錄》,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程建軍、孔尚朴,《風水與建築》,江西: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程建軍,《燮理陰陽:中國傳統建築與周易哲學》,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
新豐鄉禮俗協進會,《薪傳禮俗》,新竹:新豐鄉公所,2004。
葉 濤、吳存浩,《民俗學導論》,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
褚良才,《易經‧風水‧建築》,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
楊竹山、郭發勇、周輝譯,《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楊筠松,《撼龍經》,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2003。
楊筠松,《疑龍經》,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2003。
楊筠松,《葬法倒杖》,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2003。
楊國柱、鄭志明,《民俗、殯葬與宗教專論》,臺北:韋伯文化出版公司,2003。
鈴木清一郎,《臺灣舊慣冠婚葬祭與年中行事》,臺北:南天書局,1934。
趙九峰,《地理五訣》,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8(1786)。
蒲慕州,《墓葬與生死:中國古代宗教之省思》,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new window
蔣大鴻,《秘傳水龍經》,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8。
蔣廷鍚、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出版社,1985。
廖英杰、邱彥貴、廖倫光、周金水,《三星客家紀行》,宜蘭:宜蘭縣三星鄉公所,2007。
廖倫光,《塚。冢土伯公之美學凝視》,臺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00。
廖倫光,《臺南科學園區的「敗庄」故事體系》,臺北:國家藝術文化基金會,2002。
廖倫光,《臺北縣汀州客尋蹤》,板橋: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6。
廖倫光,《新竹縣傳統聚落調查》,竹北:新竹縣政府,2007。
廖倫光,《東北角客家調查記事》,板橋:臺北縣客家事務局,2009。
赫屈(Elvin Hatch),《文化與道德:人類學中價值觀的相對》,于嘉雲譯,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鄭元注、孔穎達疏,《禮記》,十三經注疏第七卷、第八卷,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
劉枝萬,《臺灣中部碑文集成》。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劉義章,《香港客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歐志圖,《嶺南建築與民俗》,香港:百花文藝出版,2003。
漢寶德,《風水與環境》,臺北:小異出版,2006。
盧朝杭,《薪傳禮俗》,新竹:新豐鄉禮俗協進會,2004。
賴雨桐,《客家研究文集》,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
鍾文典,《廣西客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謝 劍,房學嘉,《圍不住的圍龍屋:記一個客家宗族的復甦》,嘉義:南華大學,1999。
謝長興,《墓園與公墓化之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園藝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
謝重光,《閩臺客家社會與文化》,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謝重光,《福建客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蕭玉煌,《慎終追遠-墓政功能與民俗改革》,臺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1989。
韓 震,孟鳴歧:《歷史.理解.意義:歷史詮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
戴志堅,《閩海民系民居建築與文化研究》,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
羅香林,《客家研究導論》,臺北:南天書局,1992。new window
瀨川昌久,《族譜:南華漢族的宗教、風水、移居》,上海出版社,199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86。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喪葬禮儀範本》,南投:臺灣省政府民政廳,1998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婚喪喜慶範例研討會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政府民政廳,1984。
臺灣慣習記事研究會,《臺灣慣習記事》(中譯本)第五卷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土水局,《臺北市區改正圖》,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土水局,1905。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臺灣堡圖》,據明治三十七(1904)年調製圖複製, 原由臺灣日日新報社出版,臺北市 : 遠流出版社,1996。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編,《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28。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臺灣私法》,南天書局,1995。據明治43年(1910)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神戶初版影印。
二、方志
王知正,《嘉應州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749。
不著撰者,《安平縣雜記》,臺灣文獻叢刊第5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898(1957)。
不著撰者,《新竹縣制度考》,臺灣文獻叢刊第14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895 (1962)。不著撰者,《臺案彙錄庚集》卷五奏,臺灣文獻叢刊第20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北:成文書局,1983(1766)。
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中譯本),南投:臺灣文獻委員會,1991。
佐倉孫三,《臺風雜記》,臺灣文獻叢刊第10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03。
周 凱,《廈門志》。臺灣文獻叢刊第9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839(196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710。
周鐘瑄,《諸羅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717。
林百川、林學源,《樹杞林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898。
吳德功,《臺灣遊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00。
夏獻綸,《臺灣輿圖說略》,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5。new window
范 咸,《臺灣府志》(咸豐十年),中華書局,1859。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美濃鎮誌編纂委員會,《美濃鎮誌》,美濃:美濃鎮公所,1997。
唐贊袞,《臺陽見聞錄》,臺灣文獻叢刊第3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891(1958)。
高拱乾,《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694(1960)。
黃典權,《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灣文獻叢刊第21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
徐曉望,《福建通史》,第四卷,明清,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724。
黃逢昶,《臺灣生熟番紀事》,臺灣文獻叢刊第5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885(1960)。
陳 壽,《三國志‧魏書‧文帝紀》。臺北:廣達文化出版,2001。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7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871(1963)。
陳朝龍,《新竹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14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883(1962)。
陳觀酉(撰),《贛州府志》,臺北:成文書局,1989。
連 橫,《臺灣通史》,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2(1911)。
臺南縣政府,《臺南縣志》卷三,政制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重纂福建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1690。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9。
蔣元樞,《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臺灣文獻叢刊第28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778(1970)。
蔣師轍,《臺游日記》,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蔣 鏞,《澎湖續編》,臺灣文獻叢刊第11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832 (1961)。
蔡振豐《苑裏志》,臺灣文獻叢刊,第4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1897)。
鄧掄斌,《惠州府志 》,臺北:成文出版社,1966。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7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894 (1960)。
談 愷,《廣東通志》卷三十,明嘉靖40年刊本。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0。
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卷七,臺灣文獻叢刊第14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807(1962)。
藍鼎元,《平臺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1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723(1958)。
三、學位論文
王毓翔,《清代新竹地區墳墓建築調查研究》,臺北: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硏究所碩士論文,2005。
林惠瑕,《臺灣墓地公園化之研究》,臺北:文化大學實業計劃研究所農學組碩士論文,1980。
吳中杰,《臺灣福佬客分佈及其語言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99。
吳樹欉,《臺灣地區墓地規劃與管理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黃有志,《我國傳統禮俗與當前臺灣喪葬問題研究-以北部區域喪葬問題為例之探討》,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1988。new window
陳進國,《事生事死:風水與福建社會文化變遷》,廈門:廈門大學博士論文,2002。
張光仁,《民族誌資料對考古學聚落型態研究的涵義》,臺北: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楊國柱,《臺灣地區墓地管理制度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廖倫光,《臺灣傳統墳塚的地方性樣式與衍化研究》,中壢: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蔡惠玉,《臺灣日治時期鄉紳望族墳墓建築之研究:以中部地方霧峰林家、太平吳家、神岡呂家、竹山林家為例》,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2003。
四、期刊論文
不著撰者,〈關注風水〉《中國國家地理雜誌》62,臺北:中國地理雜誌社,2007。
王明珂,〈慎終追遠:歷代的葬禮〉《中國文化新論,宗教禮俗─敬天與親人》,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
石萬壽,〈記新出土的明墓碑〉《臺灣文獻》,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5。new window
李奕園,〈自然觀察研究〉《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臺北:東華書局,1989。
吳永章,〈客家民俗與越僮關係條證〉《客家研究輯刊》,梅州:嘉應學院研究所, 2004。
吳聰賢,〈研究的性質與類別〉《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臺北:東華書局,1989。
邱彥貴,〈試論福佬客現象:臺灣經驗的歸納〉《2003亞太客家文化節-客家、族群與多元文研討會論文集》,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3。
查爾斯‧L‧雷德曼,愛德華‧克丁,尼娜‧萬沙格爾,杰弗里‧萬沙,〈社會考古學從過去看現在〉《當代國外考古學理論與方法》,中國歷史博物館考古部,西安:三秦出版社,1980。
徐昌春,〈臺灣南部區域墓政事業經營管理現況及其發展績效評估〉,《都市計劃》第十四卷,高雄:高雄市政府,1987。new window
黃宣衛,〈語言是文化的本質嗎:從認知人類學的發展談起〉《考古人類學刊》第53期,南港:中央研究院,1998。new window
黃萍瑛,〈北臺灣客家墓葬文化初步研究:以桃園縣平鎮市為例〉《民俗曲藝》,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2007。new window
黃敏枝,〈宋代佛教寺院與地方公益事業〉《宋代佛教社會經濟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
張 珣,〈百年來臺灣漢人宗教研究的人類學回顧〉《當代臺灣宗教研究導論》,臺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殷章甫,〈規劃區域公墓可行途徑〉,《七十七年度全國改善民俗暨喪葬業務研討會資料彙編》,臺北:內政部,1988。
廖倫光、邱秀蘭,〈宜蘭客家墳墓所表述的地域認同經驗〉《宜蘭客家拓墾史研討會》,宜蘭:宜蘭縣文化局,2005。
廖倫光、殷可馨,〈清代竹塹地區的墓區經營〉《竹塹文獻雜誌》,新竹;新竹縣政府,2002。
劉家謀,〈海音詩〉《臺灣雜詠合刻》臺灣文獻叢刊第2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855(1958)。
賴哲三,〈喪葬設施之規劃與管理〉,《七十五年國建會區域發展組研究資料》,臺北:內政部營建署,1986。
蕭玉煌,〈墓地政策與民俗改革〉《墓政管理論述專輯》,臺北:內政部,1991。
五、公文檔案
〈墓地及埋葬取締標準〉,《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冊號61,文號23。1896(明治29)年6月12日。
〈廳令第一號墓地及理葬取締規則〉,《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冊號390,文號3-1。1899(明治32)年1月21日。
〈第十一號火葬規則〉,《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冊號950,文號11。1904(明治37)年6月22日。
〈府令第八號墓地火葬場及埋火葬取締規則〉,《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冊號1166,文號5。1906(明治39)年2月7日。
〈府令第二十七號墓地火葬場及埋火葬取締規則中改正〉,《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冊號1164,文號14。1906(明治39)年4月19日。
六、族譜
不著撰者,《劉氏族譜》,廣東饒平楊康:手抄本,年代未註明。
江光元,《江姓族譜》臺北縣中和牛埔,1997。
范錦堂,《范氏大族譜》,桃園中壢:自行出版,1970
葉倫芳,《五美傳遠》,桃園:自行出版,2007。
謝 蕃,《祭墓禮文書》,臺北縣三芝大坑:手抄本,1923。
魏登惠,《魏氏澤世族譜》,臺北縣貢寮福隆:手抄本,年代未註明。
簡承芳,《長窖大宗上溯洪源族譜》,臺北縣雙溪內厝:手抄本,年代未註明。
七、網路資料
楊德宜,〈7000人祭祖,住巴西趕回來〉《聯合新聞網》,2008年4月5日報導,取自2008年9月10日。http://blog.xuite.net/akay27/akay?&p=5。
內政部民政司,取自2009年02月10日,http://www.moi.gov.tw/dca。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