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公寓的誕生
作者:劉欣蓉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sin-Jung Liu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指導教授:劉可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公寓公寓體制建築現代性建築史學現代主體戰後台北市Gong-Yuapartment regimearchitectural modernityarchitecture historymodern subjectpost-war Taipe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本論文嘗試以台北都市為觀察範圍,重寫「公寓」的歷史。在這個歷史的重溯中,我對於「公寓」誕生的興趣主要在於希望能瞭解,究竟是哪些社會、文化條件 (不論在論述層面或是物質層面) 支持了台北這個城市自1950、60年代開始快速形成的「公寓化」過程? 同時,「住進公寓」帶給人們什麼樣的現代生活想像與期待?而一旦我們看到了這些影響著我們成為一個現代主體的都會居住經驗後,該怎麼將它們編進一個帶著性別視野的建築及都市歷程書寫中?並且又該用什麼樣的話語框架,來呈顯「公寓」作為被歷史地建構為現代都市經驗的一環,為一個現代主體的形塑做出歷史準備?本研究將這些環繞著「公寓」的種種提問放到「公寓體制」(apartment regime)的建構這個研究視點上。亦即,我們用「公寓體制」來作為環繞著公寓而來的各種與現代性經驗有關的權力、知識、制度性話語的概念總稱。在這個認識架構下,本研究以戰後初期的台北市為主要觀察的時空範疇,嘗試從歷史檔案文件中探尋各類住宅治理方案及其體現的現代性經驗,如何逐漸滙聚到「公寓」這個都市主要住宅地景的過程。
在「公寓體制」作為視角的研究探問下,本研究初步得到三項發現。第一項研究發現是:從戰後幾次住宅治理行動中,我們觀察到:一個帶著「擬帝國」想像的國族國家主體慾望在各項住宅治理方案中縷縷浮現。亦即,不論在衛生現代性治理中所衍生的「理想住宅」話語、或是國家首度展開的「都市住宅」示範興建行動、或由蔣宋美齡與婦聯會積極推動的「軍眷住宅運動」、抑或是高玉樹代表的都市治理者手上端出的現代「公寓」住宅方案,我們一再地看到治理行動及話語中反覆出現帶著西方的、美國式的「現代」治理想像。
其次,公寓,這個由島都台北的都市治理者在西方都市情境中尋找到的一劑都市現代化藥帖,在被推出的同時,也將那隨著西化、美國化而生出的、以資本積累邏輯為核心的各種都市、住宅治理技藝帶到人們眼前。從歷史檔案中我們觀察到,「公寓」作為都市現代性的治理技藝之一,不僅僅只停留在轉譯自西方「立體式」住宅形態的表面模仿而已,更關鍵的是整個住宅生產的模式,也愈來愈朝向以專業分工以及現代金融制度為軸心所展開的空間商品化方向靠攏。同時,國家的住宅治理行動明顯地依循著商品化邏輯的態度,譬如,國家幾乎未曾將擁有良好、適當的理想住宅,視為社會弱勢市民應有的居住權利,卻積極於提倡民間儲蓄運動,協助金融機構吸納大量民間資金,促使金融機構展開住宅興建業務,繼而為住宅商品化打下了私人企業插手的基礎。
與此同時,一個帶著新自由婚戀與現代核心家庭想像、以及衛生現代性的家務規訓、和學習理性算計的現代主體,歷史地在公寓體制的建構過程中被打造、銘刻。但這樣的現代主體,卻從來都得以女性作為家務衛生規訓及新家務責任的承擔角色、乃至於自我生育控制為代價。一個歷史地浮現的現代主體,明顯帶著性別化的印記,就是一個性別化了的主體。
透過對1950年代到60年代各項住宅治理方案的歷史鋪陳,本研究試圖澄明,一個性別化的、性化的現代主體,在同時經受著國族國家強力灌注各種「美國化」的現代文化想像、以經濟理性為餌的住宅商品邏輯、以及自由婚戀與異性戀核心家庭的多重召喚下,強化了它對於同樣在國族國家的「擬帝國」想像與商品邏輯下被打造而出的、支撐著現代核心家庭、現代家務生活與現代都會情境而來的「公寓」的期待與認同。歷史地看來,「公寓體制」的打造同時是這個島都中現代主體的打造;「公寓」的誕生,伴隨的是眾多的「我」這樣一個集體的、性別化了的現代主體的誕生。
This study would attempt to conduct observation of Taipei City as its main scope, and re-write the history of “Gong-Yu”(公寓) (walk-up apartment.) During the retrospection of such history, my interest for the “birth of Multi-Story Apartment” is mainly placed in hoping to appreciate exactly what are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no matter if it is with the discursive or material aspect) that have endowed to support the fast process of “apartment-ization” of Taipei during the times between 1950-1960? Meanwhile, exactly what kind of imagination and expectation of modern life have brought to people as they move into apartment? Once we have seen those impacts that have affected us as modern subjects with urban living experiences, how then should we put them into the writing process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rocess with gender-based perspective? Besides, what kind of discursive framework should we employed to display Gong-Yu -- reckoned as a link of modern urban experience as site of history so that we can work to render a form of modern subject in preparation for history? This study would circle these issues of Gong-Yu as they are being plac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partment regime” – the focus of this research. In other words, we will make use of “apartment regime” as the temporary concept for various kinds of related power, knowledge, and systematic language regarding modern experiences that embraces Gong-Yu. Under such framework of understanding, this study will base on post-war Taipei City during the early days as its primary time-spatial scope for observation, and attempt to discover various kinds of residence governance projects from archives of historical records and their realization for experiences of modernity so that we can gradually work to acquire the converging process of Gong-Yu as main urban-scape in this city.
With the investigation of “apartment regime,” this study has, initially, obtained three findings. First of all, we have observed from several post-war actions of residential governance that the desire with the nation state’s subjectivity endowed with “mimetic imagination” has continuously appeared in each of the residence government projects. In fact, we can, no matter if it is with ideal home derived from hygiene modernity, or demonstration construction action of urban housing initially launched by the state, or “military residence movement” actively marketed by Madame Soon and National Women’s League, or “Gong-Yu” apartment residence project delivered by Kao Yu-shuei, who represents urban administration, once and again find the notion of western and American-style ideal house carried with repeated “modern” governance imagination in its governance action and language.
Second, Gong-Yu, a recipe of urban modernization located by the urban administration at the island city – Taipei – within western urban context, has been brought to the forefront of the people based on the logic of capital accumulation as the core for various urban and residence governance skills as it is being delivered by westernization and American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we have also observed that “Gong-Yu,” being one of the governance skills of urban modernity, has not only stayed with superficial imitation such “multi-story” residential mode as translated from the west, but the key would be that the model of the entire residence production has, ever more, turned and tilted to the approach unveiled around the axis of profess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modern financial system. Meanwhile, the action of state residence governance has, furthermore, evidently followed the attitude of logic for commoditification. Take for instance, the state seems to have never any favorable and suitable ideal house deemed to be the supposedly residential rights of citizens. On the other hand, the state has, on the contrary, actively promoted the civilian population for saving movement, and help financial institutes to massively engross civilian capital, thus facilitating financial institute to start construction businesses for residential apartment, and so as setting down foundation for residential products as intervened by private enterprises.
All at the same time, novel liberal love romance and imagination of modern core family, family routines and disciple of hygiene modernity, and modern subjects learning for rational computation are being historically sculptured and engraved upo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apartment regime. Nonetheless, such modern subjects have always resorted to female as the role of undertaker for family routines and disciple as well as new family responsibility and also control of self-reproduction as its price. Therefore, the modern subject that has historically surfaced up has clearly carried gender-based mark, turning into gendered subject.
Through the historical elaboration on various kinds of residence governance projects since post-war to 1960s, this study has would attempt to substantiate that a gendered and sexualized modern subject has, at the same time, being vehemently invested by multiple calls as the race and state exploits various kinds of “Americanized” modern and cultural imagination for it employs economic rationality with logic of residential product as its bait, and makes use of liberal love romance, and core family built up with heterogeneous sex. In such a way, it has strengthened the expectation and recognition for “Gong-Yu” that comes along from mimetic imagination of the nation state and capitalist logical as it sustains modern core family, modern life of family route, and modern urban scenario. As one views historically, when “apartment regime” is being generated, it has, as well, created the birth of modern subject at the island city, and the delivery of “Gong-Yu” has then accompanied the naissance of countless “I” --- such a collective and gendered modern subjects.
一、政府報告書與報紙期刊

公共工程局
1961,《台灣省自來水概況》,台北:著者。
公共工程局
1961,《台北市示範住宅》,台北:編者。
內政部
1954,《臺灣省市政建設考察小組報告書》台北:編者。
台北市政府秘書室
1950,《台北市政概況》,台北:編者。
1952,《台北市政概況》,台北:編者。。
1953,《二年來台北市政概況》,台北:編者。
台北市政府研考會委託
1984,《台北市低收入者使用空間環境之研究,台北:編者。
台北市議會
1951,《台北市議會參事錄首屆第四次大會議事錄》,台北:編 者。
1952,《台北市議會首屆第五次大會議事錄》台北:編者。
1955,《台北市議會第三屆第二次大會暨第二次臨時大會議事錄》,台北:編者。
台灣省政府建設廳公共工程局
1964,《台灣北市民居住情況選樣調查報告書》,台北:編者。
台灣省政府建設廳公共工程局
1964,《台灣省國民住宅》,台北:編者。
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1966,《台灣省的國民住宅建設》,台北:編者。
行政院國民住宅興建委員會,
1955,《國民住宅興建要覽》頁25。
行政院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
1964,《台灣電力開發運用美援成果檢討》,台北:編者。
行政院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都市建設及住宅計劃小組
1970,《國民住宅資料》,台北:編者。
行政院經濟設計委員會
1975,《國民住宅設計之選樣調查研究報告》,台北:編者。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住宅及都市發展處
1981,《台北都會區住宅狀況抽樣調查分析報告》,台北:編者。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1981,《國民住宅主要建材、組件及設備規範》,台北:編者。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住宅及都市發展處
1984,《國民住宅空間標準之研究》,台北:編者。
台灣新生報
1945.11.11,第5版,〈社論:瞻望市政建設〉。
中央日報
1949-1964
中國時報
2010.04.14,〈起厝一百年 抽籤的記憶 鄉愁離散聚合地 國宅故事多〉,http://blog.udn.com/tpa285/3943m298。
聯合報
1950-1967

二、一般文獻
中央日報社
1954,《我們的家庭》台北:編者。
1968,《節育經驗》,台北:編者。
中華婦女
1957,〈屬於自己的天地〉,《中華婦女》,7(9/10):42-43。
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會合
1955,《婦聯五週年》,台北:編者。
1958,《婦聯八年》,台北:編者。
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
1980,《婦聯三十年》,台北:編者。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00,《都市計畫前輩人物訪問紀錄》,台北:編者。
王文安
1987,《光復後台灣居住空間型態的演變與未來發展之研究》,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祖祥
1950,〈環境衛生問題〉,《衛生雜誌》1(9):6-10。
1951,〈都市衛生重要工作〉,《衛生雜誌》3(8):5-7。
王景玲,朱怡婷紀錄
2000,〈高玉樹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10:280-292。
王梅香
2005,《肅殺歲月的美麗/美力?戰後美援文化與五、六○年代反共文學、現代主義思潮發展之關係》,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文馨瑩
1990,《經濟奇蹟的背後》,台北;自立晚報。
石之瑜
1996,〈蔣夫人與中國的國家性質-後殖民父權文化的建構〉,《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4期,頁167-199。
朱亮
1955,〈台北市環境衛生問題〉,《衛生雜誌》,8(2):36-38。
朱萬里
1954,《台北市都市建設史稿》,台北:台北市工務局。
米復國
1988,〈台灣公共住宅政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2,3):97-148。
光玉
1957,〈蔣夫人號召籌建軍眷住宅新村簡介〉,《中華婦女》,7(9/10):28-40。
李如南
1966,〈修訂本省國民住宅技術基準的幾點意見〉,《台灣的國民住宅》,頁23-34。
李青來
1958,〈中華婦女月刊概況〉,《婦聯八年》,頁。
李萼
1980,〈偉大的號召〉,《婦聯三十年》,頁719 。
李敖
1963,〈山額夫人和節育運動〉,《文星》,66:3-10。
李棟明
1995,《台灣地區早期家庭計畫發展誌詳》,台中:台灣省家庭計劃研究所出版。
吳文星
1992,《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硏究》,台北:正中出版社。
吳坤霖
1998,《陽明山山仔后美軍眷區住居空間變遷之研究—一個跨文化社群的生活空間》,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吳新榮
1989,《震瀛回憶錄》,台北:前衛。
吳豐山
1991,《吳三連回憶錄》,台北:自立晚報。
狄縱橫
1980,《亞洲人》創刊號,頁80-8。
沈澤民
1925,〈愛倫凯的「戀愛與道德」〉,《婦女雜誌》,11(1):29。
林勝忠
2007,《高玉樹回憶錄》,台北:前衛出版社。
林丙炎
2004,《保衛大台灣的美援》,台北:林丙炎出版。
林純秀
2008,《冷戰現代性的國族/性別政治:《今日世界》分析》,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貴芬,
2003,《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出版社。
易家鉞,羅敦偉
1955,《中國家庭問題》,台北:水牛出版社。
金長銘
1954,〈民主、極權與建築〉,《今日建築》,1:4-11。
姚人多
2008,〈政權轉移之治理性:戰後國民黨政權對日治時代保甲制度的承襲與轉化〉,《台灣社會學》第15期,頁47-108。
范碧玲
1990,《解析台灣婦女體制:現階段婦女運動的性格之研究》,國立清華大學社人類所碩士論文。
封德屏
2006,〈遷台初期文學女性的聲音-以武月卿主編《中央日報‧婦女與家庭週刊》為研究場域〉,《永恒的温柔:琦君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李瑞騰主編,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琦君研究中心。
洪國智
2003,《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在台慰勞工作之研究(1950-1958)》,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建築與計劃
1969,〈台北市的集合住宅研究〉,《建築與計劃》,2:16-35。
郭文華
1997,《一九五○至七○年代台灣家庭計劃:醫療政策與女性史的探討》,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哲凡
1995,《光復後台灣集合住宅發展過程之研究》,國立成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淑雅
1990,〈美國對臺政策轉變的考察(1950年12月-1951年5月)〉,《中研院近史所集刊》第19期。
張文彬
1953,〈井水的消毒〉,《衛生雜誌》5(10):49。
張景森
1991,《台灣現代城市規劃:一個政治經濟史的考察(1895-1986)》,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秦孝儀主編
2003,《蔣夫人宋美齡女士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集》,臺北市 : 中正文教基金會。
徐孟芳
2010,《談情說愛的現代化進程:日治時期台灣「自由戀愛」話語形成、轉折及其文化意義》,國立台灣大學台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靜倫
1999,《顛簸躓仆來時路-論戰後台灣的女人、婦運與國家》,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鑄九、林樂昕
2006,〈對殖民現代性的反身書寫——冷戰時期台北山仔后美軍宿舍與台灣的現代建築移植〉,2007 年文化研究會議,《城流鄉動》,文化研究學會與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主辦。
張欣
1970,〈國民住宅客廳的佈置法〉,《住宅與家庭》,2(1/2/3):44-47。
游鑑明
1999,〈明明月照來時路:台灣婦運的歷史觀察〉,《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再現》,台北:心理出版社,頁199-226。
陳光興
2006,《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台北:行人出版。
陳果夫
1947,《衛生之道》四版,上海:正中書局。
陳淑芬
2000,《戰後之疫──台灣的公共衛生問題與建制 91945-1954》,台北:稻香出版社。
陳君愷
1993,〈光復之疫:台灣光復初期衛生與文化問題的鉅視性觀察〉,《思與言》31(1):111-138。
陳肇男、孫得雄、李棟明
2003,《台灣的人口奇蹟》,台北:聯經。
陳紹馨
1979,《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
陳鵬仁
2006,〈強烈愛國的高玉樹〉,《中外雜誌》,79:4=470 [民95.04],頁110-112。
陳啟明
1982,《國宅之發展與居住型態演變之探討》,國立成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靜瑜
2009,《「新家庭」的想像的型塑:《台灣日日新報家庭欄》的分析與討論》,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坤榮
1988,〈台北邊緣地區住宅市場之社會學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2,3):149-210。
許慧琦
2000,《「娜拉」在中國-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演變(1900-1930)》,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梁惠錦
2003,〈婚姻自由權的爭取及其問題(1920-1930)〉,《近代中國的婦女與國家》,呂芳上主編,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康綠島
1993,《李國鼎回憶錄》,台北:卓越文化。
郭文華
1997,《一九五○至七○年代台灣家庭計劃:醫療政策與女性史的探討》,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8,〈美援下的衛生政策:一九六○年代臺灣家庭計畫的探討〉,《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2:39-82。

1956,〈軍眷側聞〉,《中華婦女》,6(10):10
陸陵
19530701,〈美國婦女在台北〉,《中華婦女》,頁9。
陸陵
1953,〈美國婦女在台北〉,《中華婦女》,3(11):9。
莫奕之
1970a,〈為住者有其屋乾杯(上)〉,《住宅與家庭》,2(1,2,3):53-56。
1970b,〈為住者有其屋乾杯(下)〉,《住宅與家庭》,2(4):38-40。
許芳庭
1996,《戰後台灣婦女運動與女性論述之研究(1945-1972)》,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朝琴
1989,《我的回憶》,台北:龍文。
葉龍彥
1991,〈台灣光復初期的衛生保健工作〉,《台灣文獻》42(3/4):101-116。
曾旭正
1994,《戰後台北的都市過程與都市意識形構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5,《台灣之工業論集 卷四》,台北市:臺灣銀行。
經利彬、張文彬
1972,《衛生學》十一版,台北:正中書局。
雷祥麟
2004,〈衛生爲何不是保衛生命-民國時期另類的衛生、自我、與疾病〉,《台灣社會研季刊》,54:17-59。
愛倫凯
1920,〈愛情與結婚〉,四珍譯,《婦女雜誌》,6(3):5。
1922,〈婦人道德」〉,董香白譯,《婦女雜誌》,8(7):16。
楊雅琄
2009,《「五四女作家」小說之愛情書寫研究(1918-1936)》,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楊翠
1993,《日據時期台灣婦女解放運動-以台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台北:時報出版社。
楊晶晶
2003,《反共抗俄聲中的女性身影-以《中華婦女》為考察對象》,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皇志
1990,《當代台灣建築師執業角色的矛盾與衝突》,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熊丸壯
2007,〈歷史大家談:黨外元老高玉樹眼中的蔣介石〉,《中外雜誌》,82:2=486,[民96.08],頁115-118。
趙育農
2004,《一個女性經驗的家庭計畫-臺灣家庭計畫早期的發展(1954-1964)》,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濟昌
1985,《美援的應用》,台北:聯經。
趙琦娜
2001,〈美國政府在台灣的教育與文化交流活動(一九五一至一九七○年)〉,《歐美研究》, 31(1):79-127。

1954,〈介紹幾種新式烹飪器具〉,《中華婦女》,5(2):26-27。
1955,〈餐桌佈置術〉,《中華婦女》,5(11):26-27。
媛珊
1954,〈基本傢俱的選購與佈置〉,《中華婦女》,5(1):22-23。

1956,〈紙的妙用〉,《中華婦女》,6(10):28-29。
編輯室
1969,〈台北市的集合住宅研究〉,《建築與計劃》第2期,16-35頁。
潘國正
1997,《竹籬笆的長影:眷村爸爸媽媽口述歷史》,新竹:竹市文化,頁347。
蔡世鏗
1998,《台灣光復後建築技術發展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瑞恒
1950,〈都市衛生問題〉,《衛生雜誌》3(1) : 4-5。
劉仲冬
1995,〈國家政策之下的女性身體〉,《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女性學學會著,劉毓秀主編,台北:時報文化出版。
劉珊如
2009,《蔣宋美齡與五○年代《中華婦女》的婦女論述》,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進慶
2001,《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聯經。
鄧倩如
2009,《雙面翻譯-論《玫瑰玫瑰我愛你》的跨文化與跨語際交換》,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卓升
1969,《成人家政教育十年來的生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系。
蔡羾雲
1980,〈蔣夫人籌建軍眷住宅紀實〉,《婦聯三十年》,頁713。
蔣雅君
2006,《移植現代性,建築論述與設計實踐:王大閎與中國建築現代化論戰,1950-1970》,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蕭惠文
1986,《臺北市都市集合住宅空間形式轉化硏究》,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文豐
2005,《我國「建築技術規則」涵構之歷史演化-以「建築設計施工篇」為例》,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逸人
1993,《辛酸六十年》,台北:前衛。
顏春輝
1950,〈五年來的台灣衛生〉,《衛生雜誌》1(12):10-12。
鎮天錫,尹建中
1983,《人口政策的形成與檢討》,台北:聯經出版社。
羅森棟
1972,《傳播媒介塑造映像之實例研究》,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研究論文5。
蘇碩斌
2002,《台北近代都市空間之出現-清代至日治時期權力運作模式的變遷》,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Benjamin, Walter
2005, “Paris, the Capital of Nineteenth Century”, 〈巴黎, 19世紀的都城〉, 《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 王才勇譯, 江蘇人民出版社。
Cowan, Ruth Schwartz
2004,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Home: Household Technology and Social Change in the 20th Century”, 〈家庭中的工業革命:20世紀的家戶科技與社會變遷〉, 楊佳羚譯, 《科技渴望性別》, 吳嘉苓, 傅大為, 雷祥麟(主編), 台北:群學出版社。
Foucault, Michel
1992, “Nietzsche, Genealogy, History”, 〈尼采, 系譜學, 歷史〉,李宗榮譯,《島嶼邊緣》第5/6期。
2010, 《安全,領土與人口:法蘭西學院演講系列,1977-1978》,錢翰,陳曉徑(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Glosser, Susan L.
2003, Chinese Visions of Family and State, 1915-1953, Berkeley, Los Angele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iles, Judy
2004, The Parlour and the Suburb: domestic identities, class, femininity and modernity, Oxford, New York: Berg.
Grosz, Elizabeth
1994, ‘The Body as Inscriptive Surface’, in Volatile Bodies: Toward A Corporeal Feminism,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Hayden, Dolores
1981, The Grand Domestic Revolution: A History of Feminist Designs for American Homes, Neighborhoods, and Citie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The MIT Press.
Heynen , Hilde
2005, “Modernity and domesticity: Tensions and contradictions”, in Negotiating Domesticity: Spatial productions of gender in modern architecture, Heynen, Hilde, & Baydar, Gulsum, (ed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Hayden, Dolores
1981, The Grand Domestic Revolution: A History of Feminist Designs for American Homes, Neighborhoods, and Citie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The MIT Press.
Liu , Lydia H.(劉禾)
1999,《語際書寫:現代思想史寫作批評綱要》,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2008,《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Translingual practice : literature, national culture, and trnslated modernity--China, 1900-1937)1995;宋偉杰等譯,第二版,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Raper, Arthur F.,
1954,《台灣之城市與工業》,全漢昇,陳紹馨(同編),台北:美國國外業務總署駐華共同安全分署,台灣大學。
Rogaski, Ruth(羅芙芸)
2007,《衛生現代性:中國通商口岸衛生與疾病的含義》(Modern Hygienic: Meanings of Health and Disease in Treaty-Port China)2004;向磊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Thornton, A., Chang, J. S., Lin, H. S.,
1994, “From Arranged Marriage toward Love Match” in Thornton, Arland & Lin, Hui-Sheng (eds.), 1994, Social Change & the Family in Taiwan, 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olff , Janet
1990, Feminine sentences : essays on women and culture, Cambridge, UK : Polity Press.
Young, Louise B.,
1971,《人口問題透視》,麥留芳譯,台北:國立編譯館出版。
Young, Robert,
1981, Untying the Text, Boston, London and Henley: Routledge & Kegan Pau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