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由移民聚落到跨海宗族社會:一九四九年以前的金門珠山僑鄉
作者:袁興言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ShingyenYua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指導教授:夏鑄九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僑鄉華僑研究建築史僑刊金門qiaoxiang (overseas Chinese home village)Overseas Chinese StudyArchitecture HistoryQiaokan (overseas Chinese home place publication)Quemoy(Kinme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中國近代歷史中的華僑運動,除了以大量人口以及僑滙的跨海流動影響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甚至在政治上催生了一個世紀以前的民族主義以及革命運動。因此,做為當時僑民原鄉認同以及僑滙流向的主要目標,「僑鄉」具有特殊的研究意義。
由微型社會學及微觀史學的啟發,本研究選擇金門珠山村做為僑鄉空間歷史研究的對象。並以老/中/新的基本分層概念分析其《族譜》及僑刊《顯影》等家族史料。由早期地理歷史的變遷推論,逐步聚焦於僑鄉時期移民類型、僑滙經濟及空間營造的討論。
因此以「移民聚落」及「跨海宗族社會」的動態觀點補充傳統對於「農村」的靜態認識:薛氏族人的移民傳統,不僅表現在元末的開基金門,也展現在明代舊村時期的部份成員向外移出,更展現在清初遷界令之下的全族大遷徙。戰亂結束後,薛氏族人廢棄舊村,並應用與地區傳統完全相異的風水配置法則,遷至珠山村現址,提昇了農業及住宅的用地面積。其後,在華僑運動興起的年代,「僑」或稱「洋客」由於同時具備跨海移動以及在村內定居權力的族人,成為新的移民類型。並以贍家性僑匯以及私宅商品化市場的資金流動,支持原鄉的經濟及空間營造活動。此時的珠山村已經不僅是一個具有集體移動並且記憶先祖之地能力的聚落,而是薛氏跨海宗族社會的核心節點。
由於移民傳統、僑滙經濟、僑鄉建築及跨海家庭,都並非專屬珠山村的特殊歷史現象,而是僑鄉的共同歷史特徵。由金門珠山僑鄉的微觀歷史分析,華僑時期的人口與資本雙向流動應該被重新認識為一組不同於傳統鄉村及城市的跨海宗族社會組織現象。而僑鄉營造中的建築象徵則為其呈現本地傳統與跨界企業家精神共同作用的文化表現。
Overseas Chinese movement in the modern Chinese history had affected the coastal provinces with a large trans-oceanic population and remittances. Furthermore, it politically encouraged nationalism and revolutions a century ago. Thus, qiaoxiang (overseas Chinese home village), being the main objective area of home place identity and the flow of expatriate remittances from overseas Chinese, has special value in research.
With inspiration from micro-sociology and micro-history, this paper selected Zhushan Village on the island of Quemoy as the research site for investigating qiaoxiang history. Also, the concept of old / middle / new strata i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village’s genealogy and Qiaokan (overseas Chinese home place publication). Beginning with inference from the geographic history, this research progressively focuses on discussions of the migration type, remittance economy and building activities in the qiaoxiang era.
Therefore, the dynamic concepts of "migrant village" and "trans-oceanic lineage society" were introduced to supplement the traditional static understanding of a "rural village". The migration tradition of Xue’s clan was not only seen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n Quemoy in Yuan Dynasty, but also the partial emigration in the former village period in Ming Dynasty. Furthermore, when the newly established Qing Dynasty enforced the notorious Immigration Decree in 1664, the whole clan emigrated from its village. After the war period, the Xue’s clan abandoned the former village, and relocated to the area of today’s Zhushan Village. With a unique site typology which was totally different from the regional fengshui tradition, the lineage society expanded the housing and farming area. Then, in the time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Movement, the term qiao (overseas Chinese) or yanke (overseas guest) was used to call a new type of emigrants who had the trans-oceanic mobility and settlement rights at the same time. Economical and building activities of the home village were mainly supported by these emigrants’ remittances and cash flow in the private housing market. At that time, the Zhushan Village was not only a settlement with the collective mobility and memories of ancient ancestors, but a core node in Xue’s trans-oceanic lineage society.
The migration tradition, remittances economy, qiaoxiang building and trans-oceanic families were not exclusive historical phenomena to Zhushan Village, but common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qiaoxiang in general. According to the micro-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is village, the two-way flow of population and capital should be re-recognized as a set of trans-oceanic lineage social organizations phenomena. The architectural symbols of qiaoxiang building activities, on the other hand, can be seen as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which express the joint effect of local tradition and cross-border entrepreneurship.
外文論著
Fan Wei(1992)Village Fengshui Principles, Chinese Landscapes: The Village as Place Honolulu: Univ. of Hawaii Press。
Faure , David(1986)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Rural Society: Lineage and Village in the Eastern New Territories ,Hong Kong.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aure , David(1992)The Written and the Unwritten: The Political
Freedman, Maurice (1958) 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 London : The Athlone Press , 1958;劉曉春中譯,《中國東南的宗族組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Freedman, Maurice (1966) 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 Fukien and Kwangtung, London : The Athlone Press , 1966.
Ginzburg, Carlo (1966). Microhistory: Two or three things that I know about it. John and Anne Tedeschi (trans.), Critical Inquiry, Vol. 20:1, 10-26.
Ginzburg, Carlo (1979). Clues: roots of a scientific paradigm. Theory and Society, 7.3, 273-288.
Ginzburg, Carlo(1966) I benandanti:stregoneria e culti agrari tra cinquecento e seicento. John and Anne Tedeschi (trans.), The night battles: Witchcraft and agrarian cults in the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ies.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 Press. 《夜間的戰鬥 : 16,17世紀的巫朮和農業崇拜》 (朱歌姝中譯)。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第1版。
Ginzburg, Carlo(1976)The cheese and the worms: The cosmology of a sixteenth century miller John and Anne Tedeschi (trans.).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 Press.
Grenier , Jean - Yves(2004)韋遨宇、端木美審中譯(2004)〈史書編撰與1980 年以來的變革〉。《浙江學刊》,2004 年第6 期,49-59。
Levi, Giovanni(1991) Microhistory. Peter Burke (Eds.), New perspectives in historical writing, 93-133. PA: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ac Donald, John Stuart(1992) Chain Migration Reconsidered, BOLLETTINO DI DEMOGRAFIA STORICA, N. 16 - 1992, 35-45, Udine: Società Italiana di Demografia Storica(S.I.De.S.).
Pred , Allan(1983)Structuration and Place: On the Becoming of Sense of place and Structure of Feeling,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r, Vol.13. No1.p P.45-68.
Pred , Allan(1984)Place as Historically Contingent Process: Structuration and the Time- Geography of Becoming Places,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Vol. 74, No. 2, p. 279-297.
Skinner, G. William(1958) Leadership and power in the Chinese community of Thailand. N.Y.: Published for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b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Skinner, G. William(1965)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Reprinted from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24, no. 1-3, 1964-65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Skinner, G. William(1974) Regional urbanization in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 In G W Skinner (Ed.),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P, 1977. 餘葦青中譯(1988)〈十九世紀中國的區域城市化〉。編者,《國外中國學研究譯叢》,1-58。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
Watson, James(1975)Emigration αnd the Chinese Lineαge: The Mans in Hong Kong and
Weber, Max(1920)Die protestantische Ethik und der Geist des Kapitalismus《Gesammelte Aufsätze zur Religionssoziologie》v.1.《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于曉、陳維綱等中譯,台北:谷風,1988。
Weber, Max(1922)Die nichtlegitime Herrscharft (Typologie der Städte)《Wirtschaft und Gesellschaft》v.2, ch.9-7, Tübingen : J.C.B. Mohr (P. Siebeck).《非正當性的支配—城市的類型學》,康樂、簡惠美中譯,台北:遠流,1993。
Weber, Max(1923)《Wirtschaftsgeschichte》(General Economic History)康樂中譯,《經濟與歷史-韋伯選集(IV) 》,1990。
Williams , Raymond (1977) Structure of Feeling,Marxism and Literatur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Y. Tuan(1977)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Twin Cities: Univ. of Minnesota。
王賡武(1994)《China and the Chinese overseas》,Singapore : Times Academic Press;中譯:天津編譯社,《中國與海外華人》,臺北 : 臺灣商務, 1994,初版。
多賀秋五郎(1960)《宗譜の研究》。東京:東洋出版社。
多賀秋五郎(1981)《中國宗譜の硏究》。東京:日本學術振興會。
瀨川昌久(1996) 《族譜:華南漢族の宗族.風水.移住》。東京:風響社;錢杭中譯(1999)《族譜:華南漢族的宗族.風水.移居》,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鹿又光雄,島居敬造(1938)《南支調查資料:福建省金門島概況》。臺北:南洋協會臺灣支部。

中文論著
丁毓玲(2006)〈福建傳統僑鄉民間組織的角色轉變〉。陳志明,丁毓玲,王連茂編,《跨國網絡與華南僑鄉:文化、認同和社會變遷》,345-364。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亢亮,亢羽(1999)〈風水與建築〉,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王加豐(2004)〈批判與轉向—讀《史學編撰與1980 年以來的變革》〉。《浙江學刊》,2004 年第6 期,59-61。
王銘銘(1997)〈小地方與大社會:中國社會人類學的社區方法論〉。《村落視野中的文化與權力:閩台三村五論》,367-407。北京:三聯書局。
王銘銘(1999)《逝去的繁榮:一座老城的歷史人類學考察》。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王銘銘(2005)《西學中國化的歷史困境》。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王銘銘(2006)〈居與遊:僑鄉研究對「鄉土中國」 人類學的挑戰〉。陳志明,丁毓玲,王連茂編,《跨國網絡與華南僑鄉:文化、認同和社會變遷》,15-54。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北京清華大學建築學院(1992)《楠溪江中游鄉土建築--壹.人文篇》。台北市 : 漢聲雜誌社,vol.46。
全漢昇(1993)〈略論新航路發現後的中國海外貿易〉。張彬村,劉石吉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五輯》,1-16。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多賀秋五郎(1981)「中國宗譜の硏究」,東京:日本學術振興會。
艾定增(1999)《風水鉤沈—中國建築人類學發源》。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江柏煒(1994)《宗族移民聚落空間變遷的社會歷史分析:金門瓊林與澎湖興仁的比較研究》,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柏煒(1998)〈建築物的繼承與分配:金門珠山薛永南洋樓《鬮書》的研究〉,《城市與設計學報》第五、六期,105-128。
江柏煒(2000)《"洋樓" : 閩粵僑鄉的社會變遷與空間營造(1840s-1960s)》,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江柏煒(2003a)〈晚清時期的華僑家族及僑資聚落:福建金門山後王氏中堡之案例研究〉,《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十五卷第一期,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所,頁1-57。
江柏煒(2003b)《金門建築史研究論文集(I)》。金門:金門縣立文化中心。
江柏煒(2004)《閩粵僑鄉的社會與文化變遷》。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國科會計畫編號:92-2415-H-507-001-)。
江柏煒(2005)〈僑刊史料中的金門(1920s-40s):珠山《顯影》(Shining)之考察〉。《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7:1,159-216。(國科會計畫編號:92-2415-H-507-001)。
江柏煒(2010)《星洲浯民:新加坡金門人的宗鄉會館》。 金門:金門縣文化局。
江桂珍(1992)〈試論金門地區歷史考古之意義〉。《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第23期, 99-116。
米復國主持(1990)《金門地區觀光資源調查與整體發展計畫》。交通部觀光局委託。臺北:淡江大學建築系。
米復國主持(1995)《金門與澎湖傳統聚落及民宅之調查研究》。交通部觀光局委託。臺北:淡江大學建築系。
余光弘,魏捷茲編(1994)《金門暑期人類學田野工作教室論文集》。臺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何炳棣(1957)《明初以降人口及相關問題1368-1953》,葛劍雄譯。北京:三聯書店,2000。
吳文藻(1981)〈北方社會學發展雜憶〉。《社會》,1981年00期,54-55。
呂淑梅(1999)〈台灣早期海港與陸島網絡的初步形成〉。《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9年第二期,50-58。
李仕德(2004)《十七世紀的海上金門》。金門:金門縣文化局。
李伯重(1996)〈“最低生存水準”與“人口壓力”質疑—對明清社會經濟史研究中兩個基本概念的再思考〉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6年第1期,31-37。
李尚仁(2005)〈如何書寫被排除者的歷史--金士伯格論傅柯的瘋狂史研究〉。《科技、醫療與社會》,2005.09,175-227。
李金生(1998)《雞奄山頂談珠山歷史》。金門:金門縣政府。
李長傅(1937)《中國殖民史》。商務印書館。
李盈慧(1997)《華僑政策與海外民族主義(一九一二-一九四九)》,臺北:國史館。
李乾朗(1975)〈浯洲建築紀遺〉。《境與象》,1975.04,20-27。
李乾朗(1983)《金門民居建築》。台北:雄獅圖書。
李啟宇(2006)〈“南陳北薛”四種版本〉。原刊於《廈門晚報》,引自「海峽網」。[Online].Available: http://x.ddd123.cn/xwzx/xmyw/wytyxw/200609/t20060929_26055.htm/ (2007.09)
李晧(2005)《金門戰地政務下的民防自衛體系》。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善峰(2004)〈二十世紀中國村落研究:一個以著作為線索的討論〉。《民俗研究》,2004年第3期,25-38。
李錫祥(1997)《金門地區血緣聚落的社會空間組織》。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李瓊芳(2008)《戰地政務時期的金門學校教育》。國立金門技術學院閩南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大鳴(2004)〈鳳凰村的追蹤研究〉。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1月號,33-38。
周大鳴(2006)《鳳凰村的變遷--「華南的鄉村生活」追踪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周兵(2005)〈當代意大利微觀史學派〉。《學術研究》,2005年第3期,93-148。
周建新(2006)〈歷史人類學在中國的論爭與實踐—以華南研究為例〉。《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7:3,83-86。呼和浩特:內蒙古社會科學院。
林文炳(1994)《金門民居形式及意義變遷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明毅(1991)《金門傳統建築保存之研究》。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家勁等(1999)《近代廣東僑匯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林會承(1983)《清末鹿港街鎮結構》。境與象出版社,1991,三版。
金以蕾(1994)《金門開放觀光的社會變遷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添福(1987)《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佈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市 : 國立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范可(1999)〈『海外關係』與閩南僑鄉的民間傳統復興〉,《改革開放與福建華僑華人》
重耀建築師事務所(2001)《金門傳統建築整修工程--珠山村一六八地號古洋樓整修工程工作報告書》,金門: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夏誠華(1992)《近代廣東省僑匯研究(1862―1949)》。新加坡:新加坡南洋學會。
夏鑄九(1972)〈由金門的一些老房屋想起〉。《境與象》,1972.02,38-43。
孫大章(2004)《中國民居研究》。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孫謙(1999)《清代華僑與閩粵社會變遷》。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徐定水(2003)〈歷代福建遷溫人口姓氏述略〉。《溫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二十四卷第三期,111-116。
徐泓(1981)〈明洪武年間的人口移徙〉。《第一屆歷史與中國社會變遷(中國社會史)研討會-上冊》,235-293,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徐曉望主編(2006)《福建通史第二卷隋唐五代》。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高承恕(1981)〈從馬斯.韋伯(MAX WEBER)再詮釋談社會史研究與社會學的關聯〉。《第一屆歷史與中國社會變遷(中國社會史)研討會論文集-上冊》,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2,25-41。
堀込憲二(2009)〈以傳統建築座落方位來探討高雄半屏山對周遭聚落的風水關聯之研究〉。《第一屆國際風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25-156,2009.9.27,台灣大學。
莊為璣等(1958)〈福建晉江專區華僑史調查報告〉。《廈門大學學報》1958 年第1 期。
許志傑(2002)《金門珠山薛姓血緣聚落時空間變遷的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許雪姬(1988)〈澎湖的人口遷移:以白沙鄉瓦硐村為例〉。《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3 輯,61-93。
許維民(2001)《新紀元戰地社區的浮現:金門縣後浦社區的歷史空間實踐》。銘傳大學 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許蓉生、林成西(2004)〈河東薛氏研究——兩晉南北朝時期地方豪強的發展道路〉。《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vo.25 no.11,300-306。
陳支平(1996)《福建族譜》。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陳志華(2000)《老房子. 浙江民居》。南京 : 江蘇美術。
陳其南(1987)《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出版社,1987。
陳其南(1990)《家族與社會》,臺北: 聯經,1990.
陳炳容(1999)《番薯金門四百年:88年金門文化節番薯田野調查》。金門:金門縣政府。
陳炳容(2004)〈金門族譜有關清初遷界史料初探〉。《金門宗族文化》,Vol.1,15-22。
陳國偉(2005)《公司流變—十九世紀檳城華人「公司」體制的空間再現》。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達(1938)《南洋華僑與閩粵社會》。上海:商務印書館。
曾玉雪(2003)《金門南洋華僑之社會衝擊》。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北:銘傳大學。
曾玲(2001)〈“虛擬”先人與十九世紀新加坡華人社會——兼論海外華人的“親屬” 概念〉。《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01年04期。
湯文昊(1991)《金門地景空間變遷之歷史社會變遷》。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建軍、孔尚朴(1994)《風水與建築》。台北:淑馨出版社。
華國榮(1997)〈六朝墓文字磚的歸類分析〉。《南方文物》,70期, 73-77。
費孝通(1936)《江村經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08再版。
費孝通(1943)《祿村農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08再版。
費孝通(1945)〈《雲南三村》英文版的"導言"與"結論"〉。《鄉土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08再版。
費孝通(1946.7)《內地的農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08再版。
費孝通(1947.9)《生育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08再版。
費孝通(1948.4)《鄉土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08再版。
費孝通(1987)〈《雲南三村》序〉。《鄉土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08再版。
費孝通(1996)〈重讀《江村經濟》序言〉,《鄉土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08再版。
黃宗智(1987)《華北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台北:谷風。
黃宗智(1991)〈略論農村社會經濟史研究方法:以長江三角洲和華北平原為例〉。《中國經濟史研究》 1991年 03期,89-94。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黃宗智(2006)〈中國歷史上的典權〉。《清華法律評論》1卷1期,1-22。北京: 清華大學法學院 。
楊天厚(2002)《金門城隍信仰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國立中山大學。
楊吾揚 梁進社(1997)《高等經濟地理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楊唯羚(2007)《華僑對原鄉捐資興學之研究—以金門縣珠山小學為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鄉土文化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花蓮: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楊國楨,陳支平(1993)《明清時代福建的土堡》,臺北: 聯經 ,1993。
楊國楨,鄭甫弘,孫謙(1997)《明清中國沿海社會與海外移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楊肅獻(2004)〈金門史的研究與寫作:評《金門史稿》〉。《台大歷史學報》,第34期,425-434。
楊慶堃(C. K. Yang)《中國社會中的宗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董鑒泓主編(2004)《中國城市建設發展史》。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第三版。
漢寶德(1972)〈金門傳統建築一瞥〉。《境與象》,1972.04,24-31。
趙世瑜(2005)〈明清史與近代史:一個社會史視角的反思〉。《學術月刊》,2005/12,101-108。上海:學術月刊社。
趙岡(2006)《中國傳統農村的地權分配》。北京:新星出版社。
趙岡,陳仲毅(2006)《中國土地制度史》。北京:新星出版社。
劉敦楨(2004)《中國住宅概說》。北京:百花文藝出版社。
劉繼宣,束世澂(1935)《中華民族拓殖南洋史》。南京:國立編譯館。
蔡顯恭(2005)《金門傳統民居再利用之研究-以瓊林聚落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台南:國立成功大學。
餘光弘(1998)《清代的班兵與移民:澎湖的個案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
賴國棟(2005)〈法國史學轉型的歷程-評《多元歷史:法國對過去的建構》〉。《臺大歷史學報》,第36期,443-44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謝重光(2000)〈南方少數民族漢化的典型模式 —“石壁現象”和“固始現象”透視〉。《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0 年第9 期。
謝重光,楊彥傑,汪毅夫(1999)《金門史稿》。廈門:鷺江出版社。
韓明謨(1997)〈中國社會學調查研究方法和方法論發展的三個里程碑〉。《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4期,6-16&159。
顏立水(2006)〈猶有當年龍種人--同安與金門的趙姓〉。《同安文史資料》,第二十四輯,32-38。
羅香林(1971)《中國族譜硏究》。香港:中國學社。
蘇信宇(2004)《華僑匯款與中國國際收支(1912─1945)》。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南投:暨南國際大學。

史料
[明]洪受(1589)《滄海紀遺》。金門:金門文獻委員會,1970。
[明]洪受(1589)吳島校釋(2002)《滄海紀遺校釋》。臺北:台灣古籍。
[清] 周學曾,尤遜恭纂,吴之鋘修(1829)《晉江縣志》。上海 : 上海書店,2000年重印。
[清]林焜熿(1836)《金門志》。臺北市:臺灣銀行,1960年重印。
[清]周凱(1839)《廈門志》。臺北市:臺灣銀行,1961年重印。
[清]徐松輯《宋會要》。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重印。
[清]張懋建(1750)《長泰縣志》。臺北市:成文,1975年重印。
[清]黃任,郭賡武纂,懷蔭布修(1763)《乾隆泉州府志》。上海 : 上海書店,2000年重印。
[清]趙泰甡增修(1695)《浙江省金華縣志》。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83年重印。
[清]薛起鳳(1766)《鷺江志》。北京市 : 九州出版社,2004重印。
[清]薛紹芳(1866)《薛氏族譜》。手抄本未出版。
1928~1937,《顯影》第一卷至十五卷;
1946~1949,《顯影》第十六卷至二十一卷,金門:國立金門技術學院,金門縣薛氏宗親會,1996重印版。
王世慶主編(1977)《臺灣公私藏古文書影本第八輯》。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王世慶主編(1977)《臺灣公私藏古文書影本第五輯》。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王德毅編(1978)《宋會要輯稿人名索引》。臺北:新文豐書局。
同安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2000)《同安縣志》。北京市:中華書局。
同安縣地名志編纂委員會編(1998)《同安縣地名志》。廈門:內部使用。
江柏煒(2002.04)《金門縣歷史建築第一期清查計畫》。委託:金門縣立文化中心,金門:國立高雄應用大學金門分部。
江柏煒主持(2006.12)《金門縣洋樓普查第一期計畫-金城鎮洋樓》。委託:金門縣文化局,金門:國立金門技術學院。
沈定均(1877)《漳州府志》。臺南:登文印刷局,1965影印。
林麗寬,楊天厚等編採(1997)《1997珠山社區總體營造人文采微成果專輯》。金門:金門縣政府。
金門珠山小學校友會(1931)《薛氏族譜》。影印本未出版。
金門縣文獻委員會編(1979)《金門縣志》。金門:金門縣政府。
金門縣政府(1959)《新金門志》。金門:金門縣政府,。
長溪廉村薛氏宗親會(1993) 《長溪薛氏族譜》。福建省福安市:長溪廉村薛氏宗親會。
珠山文獻會(1991)《金門薛氏族譜》。影印本未出版。
珠山閱書報社
梅原郁編(1995)《宋會要輯稿編年索引》。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篎究所附屬東洋學文獻ヤンタ。
盛清沂編(1972)《台灣省開闢資料彙編》。臺中:臺灣文獻委員會。
廈門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廈門市文化局編(2003)《廈門文物志》。北京:文物出版社。
廈門湖里薛氏宗祠〈廈門湖里薛氏宗祠網頁〉。[Online].Available: http://www.zongci.com.cn/12t5inm35ogze345cioe1045/net/main/index.aspx?Menu=0&userid=5/(2007.9.25)
楊國楨主編(1990)《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增刊:閩南契約文書綜錄》。廈門: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編輯部。
廖慶章等編(1971)《薛氏族譜》 [微縮資料]。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微縮捲號(登錄號) 1130370 (20-1)據莊吳圖藏鉛印本縮製。
劉敬(1921)《金門縣志》。上海:上海書局,2000年重印。
鄭東(2002)〈福建廈門古墓葬考古綜述〉。《文物春秋》,2002.03期,29-37。
鄭振滿(1989)《明清福建家族組織與社會變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再版。
薛承爵編(1931)《薛氏家譜》[微縮資料]。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微縮捲號(登錄號) 1418954 (36-14)據薛光正藏民國間影印本縮製。
薛承爵編(1973)《薛氏族譜》[微縮資料]。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微縮捲號(登錄號) 1418954 (36-21)據薛光正藏民國間影印本縮製。
薛芳千(1998)〈薛氏祖墓之發掘與修建〉,《1998珠山社區總體營造成果專輯》。金門:金門縣文化局,50-55。
薛庭眾編(1983)《薛氏家譜》[微縮資料]。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微縮捲號(登錄號) 1391544 (40-21)據趙振績藏民國間影印本縮製。
薛振江編(2003)《黃帝世家薛氏家族志》。黃帝世家薛氏文化研究會主編。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
薛清財等編(1989)《薛氏族譜:開臺始祖薛公玉進裔系》。高雄縣茄萣鄉:財團法人高雄縣茄萣鄉薛氏宗祠文教基金會。
薛德成(2004)《珠山奠安誌》。金門:金門縣薛氏宗祠奠安委員會。
權奎山(1992)〈中國南方隋唐墓的分區分期〉。《考古學報》,1992.02期,147-184。
【金門學叢刊】
楊樹清總編輯,臺北:稻田出版社
第一輯,1996年出版:
no1《金門風獅爺》(陳炳容)、no2《金門島地采風》(李錫隆)、no3《金門人文探索》(張榮強)、no4《金門俗諺採擷》(楊天厚, 林麗寬)、no5《金門聚落風情》(吳培暉)、no6《金門古今戰史》(張火木)、no7《金門歲時節慶》(楊天厚, 林麗寬)、no8《金門祖厝之旅》(陸炳文)、no9《金門民間傳說》(唐蕙韻)、no10《金門族群發展》(楊樹清)
第二輯,1997~1998年出版:
no11《金門地質地貌》(吳啟騰,林英生)、no12《金門寺廟巡禮》(楊天厚, 林麗寬)、no13《金門社會觀察》(楊樹清)、no14《金門影像紀事》(楊樹清)、no15《金門與同安》(顏立水)、no16《金門澎湖聚落》(吳培暉)、no17《金門洋樓建築》(徐志仁)、no18《金門話考釋》(洪乾祐)、no19《金門辟邪物》(葉鈞培)、no20《金門島地漫步》(李錫隆)
第三輯舊編,1997~1998年出版:
no21《金門殯殮儀典》(楊天厚, 林麗寬)、no22《金門婚嫁禮俗》(楊天厚, 林麗寬)、no23《金門寺廟楹聯碑文》(楊天厚, 林麗寬)、
第三輯新編,2001年出版:
no21《金門古井風情》(黃振良)、no22《金門青嶼社》(張榮強)、no23《金門教育史話》(楊清國)、no24《金門島居聲音》(洪春柳)、no25《金門高粱酒鄉》(楊天厚, 林麗寬)、no26《金門民間戲曲》(楊天厚, 林麗寬)、no27《金門族譜探源》(葉鈞培, 黃奕展)、no28《金門田野檔案》(楊樹清)、no29《金門島嶼邊緣》(楊樹清)、no30《金門解嚴前後》(陳水在)。

地圖
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 數位化及圖資管理
00235_鹽田,00234_福安縣,00195_同安城,00196_集美,35087_金門島,00165_蓮河,【內政部典藏地圖數位化影像製作專案計劃】,
(http://webgis.sinica.edu.tw/map_moi/)南港:中央研究院。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