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治時期臺灣防疫體制下的預防接種與人事變遷
作者:沈佳姍
作者(外文):Shen chia san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史研究所
指導教授:戴寶村
劉士永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臺製疫苗預防接種後藤新平傳染病研究所中央研究所細菌檢查Taiwan-made vaccineVaccinationGotou Shinpeithe Institute of Infectious Diseasesthe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Taiwan GovernorBacterioscop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本論文運用史學、統計與GIS繪圖法,自表至裏,自應用至體制,再至緣由,論述1895~1945年50年間臺灣預防接種史之開展、歷程與引發原因。論證臺灣人用疫苗發展歷史超過百年;日治時期臺灣住民已廣泛接種多量疫苗;臺灣諸免疫界變革不可忽視日本人事體制。
全文首先以法定之傳染病為例,論證疫苗在臺灣民間應用之普遍。首先論述最早在臺灣實施,作為全民接種開始,且採皮上切種之天花種痘,其官方制度演變、於民間推展方法、技術變革與臺日差距(少),以及從統計面所見之臺灣高接種率(社會高免疫力)、低天花感染率和死亡率,和1900年代一遇疫情風聲,即立刻實行臨時接種或擴大定期接種之防疫定制。其次論述血清型疾病預防注射。如1900年鼠疫接種,是臺灣最早由官方執行較大規模針式\侵入性皮下預防注射之始。但1904年後因花費金額高、人體副作用大而少在臺灣實施。再如霍亂,1902年臺灣已應用霍亂血清,1916年較大規模實施\實驗,1919~1920年國際霍亂大流行更極力推廣,兩年間,每年各有百餘萬人接種,是各地臺灣人普遍認識和接種預防注射針之始。1918~1920年流行性感冒,確切菌種和傳染原因等等均未知;但當第二波疫情較集中且嚴重時,官方已鼓勵配合副致死病因如肺炎球菌等,實施預防注射,與今日流感疫苗類似。其後,對霍亂或流感使用預防接種之防疫法,終日治結束均為常例。又如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自1917年臺灣出現購買疫苗案例後,該疫苗自1920年代起即大量應用,1930年代後之接種人數更屢以十萬或百萬為單位。而臺灣1935年前所謂流行性腦炎或腦炎,常是指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腦炎或腦炎預防接種,實際指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接種。以上各種疫苗大量應用,至約1920年代已形成官方一遇疫情即立刻接種地積極、強力防疫定制,亦影響臺灣該等傳染病感染率和患者死亡率,以及官民對上述傳染病恐懼態度轉變。
繼應用面,本文次論人事、體制之制度面發展。首先,臺灣在1902~1905年,先後出現在臺灣設置血清藥院聲音、鼓勵細菌血清學研究、設置牛疫血清作業所、起議在臺實施全新生兒種痘和創設中央科學研究所。1916年開始製販血清疫苗,擇製本島常見菌種、強調「賣捌」非「販賣」,此後製品種類陸續增加。臺製疫苗亦供應沖繩和中國等等臺灣以外地區。1922年起,臺灣不再製造牛疫血清,改由朝鮮提供防疫之常備用品;1939年士林廠房完工,臺灣開始製造乾燥和精緻血清疫苗。另就中央衛生部人事和業績比較,細菌血清類研究和專任人力常多居各研究單位之首,1920年代達高峰;1930年代研究比重雖看似降低,然其負責人員數量、製劑內容和販賣數量,卻更深刻且快速進展,故臺灣中央一直重視免疫醫學或細菌學研究。而使臺灣於各階段發生細菌學興起、開始製販血清疫苗、研製機構體制和製品製程改變原因,首先,使細菌學、免疫學和血清研製機構在臺展開,首須歸因後藤新平和高木友枝等臺灣首長個人意識,以及其背後穩固之內務省衛生局(行政)、傳染病研究所(技術)和眾議會(審議)等人事資源和總體意向,並因人際網絡使臺灣得參酌美國作法。1916年臺灣開始製販血清疫苗,源自1914年傳研移管;擇製某類型製劑且限定專賣,則為前期人事派系延續和檢定制度便宜之計。傳承人事脈絡與社會局勢,再配合新發地政治社會需求,使1920年代後期起中央研究所人事漸變化,來自地方者再回歸地方,中央日益學術、大學化。最極致表現是1936~1939年中央研究所成為臺北帝大附屬和東大傳研化。此外,臺灣與海外各血清疫苗單位有連絡互通;臺灣是日本諸外地中最早大量製販各種血清疫苗者;也是日本國境內,極少數可以帝大附屬研究所之姿製販血清疫苗者。
The dissertation aims to use historical data a long with GIS methods to explore the vaccination prevention to certain infectious diseases in colonial Taiwan (1895 – 1945).
The smallpox vaccination was the earliest vaccination has been practiced in Taiwan. The change of polices and influstructure in cowpox manufacture revealed how the vaccination adminstration transformed and shaped local society. With the cowpox vaccine popularized, the immunity was gained as well as the low infection and mortality rate after 1910s implied its effectiveness. Secondly, the plague vaccination in 1900~1904 was the first big-scale preventive injection by the Taiwan official, but rarely injected after 1904 due to the high cost and side effects. following that, the cholera serum was often used in scale in 1916 which 3 million people received injecttion during 1919~1920, a period of cholera pandemic. One effective that cholera imunizationleft was that Taiwanese strated to accept needle injection a way of vaccinated prevention. The pandemic influenza invaded Taiwan in 1918~1921but the etiology was unknown currently. As the second wave of the epidemic occurred, the authorities began to pay attention and encouraged people to take injection from indirect causes of death such as pneumococcal. This injection strategy was applied in the whole Japanese ruled era. The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since its vaccination reported in 1917, was larger implemented in the 1920s, then greatly practiced after the 1930s. Furthermore, the epidemic encephalitis or encephalitis named after Taiwan before 1935 usually referred to the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Therefore, the epidemic encephalitis or encephalitis vaccination actually meant the meningococcal meningitis vaccination. In general, most implementation of vaccination appeared around 1916 progressed in 1920s and prevalently practiced after the 1930s. The police of vaccination brought down the infection and mortality rate in Taiwan a long withthe attitude of acceptance to immunization injection among people.
Furthermore, Taiwan set up a professional animal serum factory and established the Central Science Institute of Taiwan Governor in 1903. In 1916, Taiwan started to make and sell serums and vaccines to the public which indicated the vaccination were already prevalent among Taiwanese. The govenemnt monopolized the sale of vaccines and the products could however offer to China and other places. In 1939, Taiwan went a step further to manufacture the dried vaccine, toxoid, and anatoxin.
The phenomenon above implied various meanings. First, the promotion of bacteriology, immunology and serum in Taiwan were based on personal commitment by Gotou Shinpei (1857-1929) and Takagi Tomoe (1858-1943). With their connection to the Bureau of Sanit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Interior, the Institut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Kitazato Shibasaburou, 1853-1931), and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their works might link to the Rockefeller Institute which brought strong trust to the developing of bacteriology. In 1916 the attempt to produce and sell vaccine was a side-effect deriving from the domentic friction of the Institut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1914. It caused by the struggle of the administrative and resources, the dispute of practical and academic, and maturates of the bacteriology; lead to the essentially open to the serums and vaccines market in Japan and its foreign lands, included Taiwan. Taiwan closed to the faction of Kitazato. Soon after, the great spread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1918-1921 bright the emergency to apply and manufacture of biologics in 1920s in Japan and all of its territories. Taken the impact, the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Taiwan Governor changed its infrastructure and products in the 1930s.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Taiwan Governor and the Taiwan Medical Specialized School became branches of the (Taipei and Tokyo) Imperial University in 1936-1939, for the necessity of dried vaccine, toxoid, and anatoxin.
徵引文獻

一、檔案及復刻史料
大蔵省印刷局編,《官報》,東京:大蔵省印刷局。
北里大學北里柴三郎紀念室史料。
国立公文書館檔案(公文書館資料)。
許錫慶編譯,《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衛生史料彙編(明治二十九年至明治二十九年十二月)》,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
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會,《臺灣史料稿本》(出版地不詳: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會)。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數位化檔案(公文類纂)」1895~1945。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府(官)報」1986~1942,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數位化檔案」1897~1945。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臺灣總督府統計書》1~46,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new window
臺灣總督府高等法院,《臺法月報》,1905~1943。

二、日記、人士鑑、職名錄(含網站)、回憶錄
吳新榮,《震瀛回憶錄》,臺北:前衛出版社,1989。
林獻堂,《灌園先生日記》(六),臺北市: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近代史研究所,2003。
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編纂解讀,《水竹居主人日記》(一)(四)(五)(九),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臺中縣文化局,2000、2001、2002、2013。
黃旺成,許雪姬主編,《黃旺成先生日記》(二)(十),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8、2012。
漢珍資訊系統公司,「臺灣人物誌資料庫」,1895~1945。
臺灣新民報社,《臺灣人士鑑》,臺北:作者,1937。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臺灣總督府職員錄》,1896~1945,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資料庫。
簡吉作,簡敬等譯,《簡吉獄中日記》,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5。

三、報紙(含網站)
神戸大学附属図書館 デジタルアーカイブ新聞記事文庫。
朝日新聞社,《朝日新聞》「聞藏II資料庫」1879~。
臺衞新報社,《臺衛新報》,臺衞新報社,1929~1936。
臺灣日日報社,《臺灣日日報》(含前身)1896~1944,臺北:臺灣日日報社。
臺灣民報社,《臺灣民報》,「臺灣民報系列資料庫資料庫」,1920~1935。
読売新聞社,《読売新聞》「ヨミダス歴史館」1874~。

四、專著(含官方報告)
(一)中文
內政部審定,《臺北市志 卷三政制志 衛生篇》,臺北:臺北市政府,1987。
朱仲西主修,《基隆市志 衛生》,基隆:基隆市政府,1957。
行政院衛生署編,《臺灣地區公共衛生發展史(一)》,臺北:行政院衛生署,1995。
李騰嶽,《臺灣省通志 政事志 衛生》,臺中:臺灣省政府,1972。
范燕秋,《宜蘭縣醫療衛生史》,宜蘭:宜蘭縣政府,2004。
席文(美)著,任安波译,《科学史方法论讲演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動物基因轉殖與疫苗發展技術教學資源中心主編,《疫苗發展技術與實驗》,臺北:教育部顧問室,2003。
曹永和總纂,《日據前期臺灣北部施政紀實 衛生篇》,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6。
費德廉作,羅效德譯,《看見十九世紀臺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者》,臺北:如果,2006。
黃秀政等,《臺灣史志論叢》,臺北市:五南,1999。new window
楊碧川,《臺灣歷史年表》,臺北市:自立晚報,1988。
福士由紀,〈战时上海的霍乱预防运动〉,余新忠編,《清以来的疾病、医疗、卫生》,北京:三联书店,2009。
劉士永,《武士刀與柳葉刀:日本西洋醫學之形成與擴散》,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new window
劉士永主編,《臺灣醫療400年》,臺北:經典雜誌,2006。
韓德森(D. A. Henderson)著,林基興譯,《天花之死:根除全球殺手之內幕》,臺北:臺灣商務,2011。
羅芙芸(Ruth Rogaski)著、向磊譯,《衛生的現代性:中国通商口岸衛生与疾病的含義》,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二)西文
Anthony Bourdain. Typhoid Mary: An Urban Historical, Bloomsbury Publishing USA, 2010.
Jan Golinski. Making Natural Knowledge: constructivism and the history of science.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98.
John R. Shepherd. Smallpox and the Pattern of Mortality in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Taiwan. in: Tsui-jung Liu et al. (eds.) Asian Population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Mike S.Y. Liu. Prescribing Colonization: the Role of Medical Practice and Policy in Japan-Ruled Taiwan 1895-1945. Ann Arbor, Michigan: AAS, 2009.

(三)日文(含史料)
カルロ・M.チポラ著,日野秀逸訳,《ペストと都市国家:ルネサンスの公衆衛生と医師》,東京:平凡社,1988。
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十周年紀念誌》,上海: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1942。
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編,《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彙報》 1~14卷,上海: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1936~1940。new window
丸山芳登,《日本領時代に遺した臺灣の医事衛生業績 疾病衛生編》,橫濱:丸山芳登,1957。
丸山芳登、洪蘭,〈大正十四年臺北ニ發生セル「コレラ菌株ニ就テ〉,《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衛生部報告》,臺北: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衛生部,1925。
大日本私立衛生会,《大日本私立衛生会一覧》,東京:大日本私立衛生会,1895。
小林英夫,《滿鐵:「知の集團」の誕生と死》,東京:吉川弘文館,1966。
小島三郎,《豫防接種講本》,東京:協同醫書,1949。
小高健,《日本近代医学史》,新潟:株式会社考古堂書店,2011。
小高健,《伝染病研究所―近代医学開拓の道のり》,東京:著学会出版センター,1992。
山口県警察部編,《山口県虎列剌流行誌.大正元年》,山口県:山口県警察部,1914。
川村純一,《病いの克服―日本痘瘡史》,京都市:思文閣,1999。
內務省衛生局,《流行性感冒》,東京:內務省衛生局,1922。
内務省衛生局編,《衛生局年報》1870~1940,東京:内務省衛生局。
內務省衛生局,《細菌檢查所に關する調查》,東京:內務省衛生局,1924.9。
内務省衛生局防疫課編,《虎列剌病流行誌. 大正5・6年》,東京:内務省衛生局防疫課,1919。
内閣官報局,《法令全書》,東京:内閣官報局,1912。
日本疫学会編集,《疫学-基礎から学ぶために》,東京:南江堂,1996。
日新医学社編,《北里研究所補修講演録》,東京:日新医学社,1915。
片岡巖,《臺灣風俗誌》,臺北市:臺灣日日新報社,1921。
北里研究所,《北里研究所一覽》,東京:北里研究所,1916。
北里研究所,《北里研究所五十年誌》,東京都:北里研究所,1966。
北里研究所北里柴三郎記念室企画・編集,《北里柴三郎:生誕150年記念》,東京:北里研究所北里柴三郎記念室,2003。
北里研究所編,《ひとのワクチン》,東京:養賢堂,1974。
北里研究所編,《血清ワクチン化学療法指針》,東京:細菌学雑誌社,1916。
古玉太郎,〈大正八年ノ虎列拉流行時臺灣ニ於テ施行セル豫防接種ニ就テ〉,《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衛生部業績 第22》,臺北: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衛生部,1924。
外務省文化事業部,《最近ニ於ケル文化事業ノ概況》,東京:外務省文化事業部,1928。
永岡正己、沈潔監修,近現代資料刊行会企画編集,《中国占領地の社会調査,医療・衛生 6》,東京:近現代資料刊行会,2010。
永岡正己、沈潔監修,近現代資料刊行会企画編集,《中国占領地の社会調査,医療・衛生 8》,東京:近現代資料刊行会,2010。
田山宗堯,《防疫之栞》,東京:警眼社,1912。
矢追秀武,《種痘》,東京:南條安通,1947。
吉田寅太郎,《續財界人の橫顏》,臺北市:經濟春秋社,1933。
同仁会編,《同仁会三十年史》,東京:同仁会,1932。
竹内松次郎,《近世細菌学及免疫学実習》,金原商店,1921。
佐々木英光,《医事法令全集》,中央法律学館,1909。
作者不詳,《臺灣總督府獸疫血清製造所要覽》,臺北:出版者不詳,1938。
志賀潔,《伝染病論:臨床細菌学.前》,南山堂,1908。
志賀潔,《免疫学. 応用編 血清療法並予防接種法》,東京:佐藤喜六,1906。
谷口英三郎,《樺太殖民政策》,拓殖新報社,1914。
宗田一,《図說・日本医療文化史》,京都市:思文閣出版,1993。
定榮七,《チブスの知識と豫防》,臺北:臺灣通信社,1942。
岡田晴恵,《図解歴史をつくった7大伝染病 知られざる世界の裏面史》,東京:PHP研究所,2008。
東京帝國大學,《東京帝國大學學術大觀:醫學部傳染病硏究所農學部》,東京:東京帝國大學,1942。
松下禎二,《免疫学及伝染病論》,松下禎二,1909。
南満洲鉄道株式会社地方部庶務課編,《地方経営統計年報》昭和12年度,大連:南満洲鉄道地方部庶務課,1938。
南満洲鉄道株式会社地方部庶務課編,《地方経営統計年報》昭和元年度,大連:南満洲鉄道地方部庶務課,1933。
南満洲鉄道株式会社地方部編,《地方経営梗概. 昭和6年度》,大連:南満洲鉄道地方部庶務課,1933。
南満洲鉄道株式会社地方部衛生課編,《南満洲鉄道附属地衛生概況. 昭和3年度》,大連:南満洲鉄道,1930。
南満洲鉄道株式会社奉天獣疫研究所編,《南満洲鉄道株式会社奉天獣疫研究所研究報告》第1次、第2次,奉天:南満洲鉄道奉天獣疫研究所,1932。
南満医学堂編,《南満医学堂論鈔. 第4巻》,南満医学堂,1924。
厚生省醫務局,《医制百年史》記述編,東京:ぎょうせい,1976.9。
後藤薰,〈腸窒扶斯菌煮準免疫元ノ人體應用ニ關スル研究〉,《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衛生部業績67》,臺北: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1937。
故時重獣医学博士記念会編,《時重獣医学博士論文集》,千駄ケ谷町(東京府):故時重獣医学博士記念会,1918。
是川漣造編,《悪疫予防接種及血清療法要論》,東京:吐鳳堂,1900。
倉岡彥助,《臺灣二於ケルぺストノ流行學的研究》,臺北:臺灣醫學會,1920。
原精一郎,《毒の話:日常衛生》,東京:広文堂,1904。
宮島幹之助,《北里柴三郎傳》,東京:北里研究所,1932。
柴山五郎作,《細菌及伝染病纂録》上巻,東京:南江堂,1911。
柴山五郎,《細菌及伝染病纂録》下巻,東京:南江堂,1911。
神奈川縣警察部,《大正七、八、九年流行性感冒流行誌》,橫濱:神奈川縣警察部,1920。
高松豊吉等編,《化学工業全書 第17冊 石炭瓦斯》,東京:南江堂書店,1916。
高雄州內務部教育課,《學校衛生》,高雄州:高雄州內務部教育課,1928。
高雄州警務部衛生課,《高雄州衛生要覽》昭和9~12年,高雄州:警務部衛生課,1936~1938。
高澤壽,《臺灣牛疫史》,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25。
常石敬一,《戦場の疫学》,東京:海鳴社,2005。
添川正夫,《日本痘苗史序說》,東京:近代出版,1987。
清水藤太郎,《日本藥學史》,東京:南山堂,1971。
現代之獣医社編,《獣医畜産年鑑》,東京:現代之獣医社,1936。
細謹舎編,《衛生法律規則》,岡山:細謹舎,1891。
鳥潟隆三,《煮沸沈澱元:診断治療之一指針》,大阪:鳥潟隆三,1916。
鹿又光雄編輯,《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誌》,臺北:臺灣博覽會誌,1939。
勝山吉作編,《臺灣紹介最新寫真集》,臺北:勝山寫真館,1931。
朝鮮総督府編,《虎列刺病防疫誌》,京城:朝鮮総督府,1920。
朝鮮総督府編,《最近朝鮮事情要覧 大正8年》,京城:朝鮮総督府,1922。
傳染病研究所,《傳染病研究所一覽》,東京:傳染病研究所,1897。
嘉義廳衛生展覽會,《衛生關係案內》,嘉義市:嘉義廳衛生展覽會,1915。
福士由紀,《近代上海と公衆衛生―防疫の都市社会史》,東京:御茶の水書房,2010。
福見秀雄,《ある防疫作戦》,東京:岩波書店,1965。
窪田一夫,〈臺灣ニ於ケル「コレラ」ノ疫學之觀察〉,《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衛生部業績284》,臺北: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1935。
臺北市役所,《臺北市統計書》1924~1941,臺北:臺北市役所。
臺北州編輯,《昭和三、四、五年中ニ於ケル基隆市ノ「チフス」流行ト其ノ防遏ノ概況》,臺北:臺北州,1932。
臺北州,《昭和四年中ニ於ケル臺北市ノ「チフス」流行ト其ノ防遏ノ概況》,臺北市:臺北州,1932。
臺北帝國大學,《臺北帝国大学一覧》昭和14年,臺北:臺北帝國大學,1939。
臺北帝國大學,《臺北帝國大學一覽 昭和17年》,臺北:臺北帝國大學,1943。
臺灣博覽會事務局編,《始政40周年紀念 臺灣博覽會寫真帖》,大阪:臺灣博覽會事務局,1936。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編,《臺灣省五十一年統計提要》,臺北:古亭書屋,1946。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衛生部,《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衛生部年報》1~6,臺北: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衛生部,1931~1936。new window
臺灣總督府研究所,《大正二年臺灣總督府研究所一覽》,臺北:臺灣總督府研究所,1913。
臺灣總督府研究所,《大正五年臺灣總督府研究所一覽》,臺北:臺灣總督府研究所,1916。
臺灣總督府研究所,《臺灣總督府研究所一覽》,臺北:臺灣總督府研究所,1916。
臺灣總督府研究所編集,《臺灣總督府研究所報告 第一回》,東京市:臺灣總督府研究所,1912。
臺灣總督府研究所,《臺灣總督府研究所報告第六回》,臺北:灣總督府研究所,1918。
臺灣總督府製藥所,《臺灣總督府製藥所年報》1~5,臺北:同作者,1898~1902。
臺灣總督府編,《第三期初等科修身卷一》,臺北:臺灣總督府,1943。
臺灣總督府獸疫血清製造所,《臺灣總督府獸疫血清製造所要覽》,臺北:同作者,1938。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大正八九年コレラ病流行誌》,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22。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鐵道部年報》5~26,臺北:同作者,1905~。
警眼社編輯部編,《防疫之栞》,東京:警眼社,1912。
横田陽子,《技術からみた日本衛生行政史》,東京:晃洋書房,2011。
満鉄調査部編,《産業調査資料. 第16編 營口軍政誌抄》,大連:南満洲鉄道,1939。
陸軍軍醫學校軍政防疫學教室,《[復刻版]陸軍軍醫學校防疫研究報告》1、2,出版地不詳:不二出版,2004.5-2005.12。new window
陸軍衛生事蹟編纂委員会編,《明治二十七八年役陸軍衛生事蹟.第3》,陸軍省医務局,1907。

五、期刊論文
(一)中文
加康(Nathalie Garcon)、高德曼(Michel Goldman)撰,林雅玲譯,〈佐劑,讓疫苗更夠力〉,《科學人雜誌》93(2009.11),頁5。
沈佳姍,〈日治時期以預防注射為核心之防疫現象初探〉,《臺灣史料研究》36(2010.12),頁2-43。new window
沈佳姍,〈日治臺灣種痘規則之形成與演變─兼論殖民地國家行政〉,《臺灣史料研究》38(2011.12),頁48-82。new window
范燕秋,〈鼠疫與臺灣之公共衛生1896-1917〉,《臺灣分館館刊》1:3(1995),頁59-84。new window
張文元,〈急性傳染病與風寒感冒病之一般的鑑別法〉,《臺灣皇漢醫報》7:6(1933.5.8),頁7-8。
張淑卿,〈孩子的黃卡:對臺灣小兒預防接種的一些觀察〉,《科學發展》382(2004),頁81。
陳瑞麟,〈科學的戰爭與和平----「科學如何運作」的建構論與實在論之爭〉,《歐美研究》25:1(2005.3),頁141-223。new window
劉士永,〈「清潔」、「衛生」與「保健」:日治時期臺灣社會公共衛生觀念之轉變〉,《臺灣史研究》8:1(2001.10),頁41-87。new window
鄭俊彬,〈臺灣光復前後基隆港檢疫業務實施之問題〉,《臺北文獻直字》144(2003.6),頁105-106。
鍾淑敏,〈臺灣總督府的「南支南洋」政策—以事業補助為中心〉,《臺大歷史學報》34(2004 .12),頁159。new window
蘇錦全,〈生理衛生學講義〉,《東西醫藥報》,7:3(1935.5),頁37。
(二)西文
Frederick F. Russell. “Anti-Typhoid Vaccination in the American Army.” JAm Public Health Assoc. 1:7 (July. 1911), pp.473-479.new window
Hawgood BJ. “Alexandre Yersin (1863-1943): discoverer of the plague bacillus, explorer and agronomist.” J Med Biogr, 16:3 (Aug. 2008), pp.167-72.
Hillman, M. R. “Vaccines in historic evolution and perspective: a narrative of vaccine discoveries.” Vaccine, 18 (2000), pp.1436-1447.
John M. Last. “ Public Health &; Prevention Medicine.” Appleton &; Lange; 13th/Rev edition (1996), p.12.
Michael Worobey. “Phylogenetic Evidence against Evolutionary Stasis and Natural Abiotic Reservoirs of Influenza A Virus.” Journal of Virology - 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logy, 82 (April 2008).
Wan-shuan Lin. “Transforming Public Health Discourses in Relation to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Ideas of Selfhood.”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of NHCUE 2:2 (2009.7).pp.148-201。
(三)日文(含史料)
〈「ペスト」血清及同豫防液製造ノ盛況〉,《臺灣醫學雜誌》(1911),頁465。
〈コレラ豫防と臺北州〉、〈大阪のコレラ〉,《臺灣公眾醫事雜誌》2:9(1929.9),頁55-56。
〈チフス豫防注射に關する考察〉,《臺衛新報》50(1935.11.1),頁5。new window
〈チフス豫防注射厲行(雜報)〉,《臺灣醫學雜誌》21:221(1922),頁158。
〈ヘスト防遏功勞者敘勳〉,《臺灣警察協會雜誌》38(1920.7),頁51。
〈同窓會懇親會出席會員左ノシ〉,《細菌學雜誌》163(1909),頁404。
〈血清及細菌學之豫防治療品割引價格〉,《臺灣醫學雜誌》28:290(1929),頁530。
〈虎疫豫防の宣傳ビラ:臺北州衛生課で〉,《臺灣公眾醫事雜誌》2:9(1929.9),頁55-56。
〈政治芻言 觀警察衛生展覽會所感〉,《實業之臺灣》17:12(1925.12.16),頁80。
〈高雄州便り:高雄州のベスト豫防〉,《臺灣公眾醫事雜誌》4:8(1931),頁22。
〈第二拾四囘北里研究所同窓會記事〉,《細菌學雜誌》332(1923),頁366。
〈第二拾囘北里研究所同窓會〉,《細菌學雜誌》283(1919),頁282。
〈第二拾囘北里研究所同窓會記事〉,《細菌學雜誌》284(1919),頁345。
〈第十六囘北里研究所同窓會開會に關する幹事の會合〉,《細菌學雜誌》233(1915)。
〈創立80周年記念特別市民講演会〉,《大阪医科大学学報》75(2008.2),頁2。
〈臺灣總督府研究所ノ豫防液類竝ニ血清類發賣〉,《臺灣醫學雜誌》,15:170(1916),頁1036。
〈臺灣醫學會創立之顛末〉,《臺灣醫學會雜誌》創刊號(1902.9),頁3。
〈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新築工事概要〉,《臺灣建築會誌》11:3(1939.8),頁71-72。
〈學苑 練習所だより〉,《臺灣警察協會雜誌》113(1926.11),頁118
〈築山揆一氏の任命〉,《細菌學雜誌》28(1898),頁67。
〈醫術開業試驗委員〉,《細菌學雜誌》29(1898),頁54。
〈雜事〉,《細菌學雜誌》248(1916.4),頁759。
〈蘭陽地方に細菌檢查所設置〉,《臺衛新報》73(1934.10),頁2。
八耳俊文,〈中国で最初に牛痘種痘をおこなったAlexander Pearsonのこと〉,《或問》2(2001),頁91-92。
三村靜、未次常太郎,〈大正八年基隆ニ於ケルコレラ豫防注射實施成績〉,頁646-650。
下村八五郎,〈昭和八年中新竹州下に於ける膓チフス流行及患者發見狀況〉,《臺灣警察時報》(1936.5),頁25-40。
丸山芳登,〈三、流行性感冐豫防注射竝に病後免疫に關する一二の統計〉,《臺灣醫學雜誌》19:210(1920),頁539-541。
丸山芳登,〈臺灣ニテ施行シタル流行性感冒豫防注射綜合的成績竝ニ病後免疫ニ關スル一二ノ統計〉,《臺灣醫學雜誌》19:211(1920),頁653-656。
丸山芳登、洪蘭,〈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保菌者檢索ニ就テ〉,《臺灣醫學雜誌》(1923.9.30),頁403-404。
丸山博,〈日本衛生学史〉,《産業医学》5:3(1963.3),頁78-80。
久保田源助,〈虎軍討伐記〉,《臺灣警察時報》202(1932.9.1),頁81。new window
久藤實,〈ワクチン接種死ノ研究(前篇)〉,《臺灣醫學雜誌》28:295(1929.10),頁68-92。
千本信次,〈今夏臺中州下ニ流行ノ「コレラ菌株ニ據ル加熱ワクチン及煮沸免疫元ノ豫防接種ニ就テ〉,《臺灣醫學雜誌》31:330(1932),頁1081-1084。
小林英一,〈今夏臺北ニ於テ分離セル流行性腦炎ノ病毒ニ就テ〉,《臺灣醫學雜誌》(1938.12.28)。
山口謹爾,〈追加〉,《臺灣醫學雜誌》19:210(1920),頁540-541。
山島正二,〈實務「コレラ」防遏應援雜記〉,《臺灣警察協會雜誌》113(1926.11),頁 123-124
山根幸夫,〈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について-対華文化事業の一考察-〉,《東京女子大学紀要論集》30:1(1979.9),頁1-38。new window
山内一也,〈牛疫根絶への歩みと日本の寄与〉,《日本獣医師会雑誌》63:9(2010.9),頁649-654。
不着撰人,〈流行性腦炎とその關係諸法規〉,《臺衞新報》85(1935.10.8),頁15。
友貞,〈大正十二年度本島腦炎防遏の回顧〉,《臺灣醫學雜誌》(1924.5.30)。
片山徹吉,〈臺湾苗栗産石油の化學的研究〉,《工業化学雑誌》16:12(1913)
加藤重喜,〈本島衛生警察の回顧〉,《臺灣警察時報》259(1937.6),頁79-89。
北博正,〈名誉会員 田宮猛雄先生を悼む〉,《産業医学》5:8(1963),頁41-42。
古玉太郎,〈虎列剌豫防注射ニ就テ(抄)〉,《臺灣醫學雜誌》19:206、207(1920),頁78。
末次常太郎,〈虎列剌豫防注射ニ就テ(抄)(追加)〉,《臺灣醫學雜誌》19:206(1920),頁79。
永井吉郎、川島四郎、佐伯潔,〈精製破傷風明礬「トキヅイド」ニ就テ〉,《実験医学雑誌》26:9 (1942),頁 773-781。
田尻英二,〈流行性腦脊膜炎の豫防撲滅に就いて〉,《臺灣警察時報》(1939.11),頁88
安倍貞次,〈昭和九年蘭陽地方ニ於ケル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狀況ニ就テ〉,《臺灣醫學雜誌》36:10(1937.10),頁1-2。
安藝基雄,〈大正三年の所謂「伝研移管問題」について 其の一〉,《日本医史学雜誌》13:3(1967),頁1-25。
安藝基雄,〈大正三年の所謂「伝研移管問題」について 其の二〉,《日本医史学雜誌》13:4(1968),頁19-40。
安藝基雄,〈大正三年の所謂「伝研移管問題」について 其の三〉,《日本医史学雜誌》14:2(1968),頁140-189。
早川政太郎,〈臺灣北投温泉に於ける沈澱性礦物の放射能做的成分に就て〉,《東京化學會誌》34:5(1913),頁471-483。
西山勝夫,〈「15年戦争と日本の医学医療研究会」10年史〉,《15年戦争と日本の医学医療研究会会誌》11:1(2010.10),頁32new window
村田榮,〈高雄州下のコレラ猖獗と防疫〉,《臺灣警察時報》334(1943.9.20),頁58-61。
里見三男,〈「ペスト」豫防接種實施概況報告〉,《臺灣醫學雜誌》(1918),頁 769-770。
和氣巖,〈昭和 13 年夏期臺北市ニ發生セル流行性腦炎ノ四剖檢例〉,《臺灣醫學雜誌》(1938.10.28),頁130-132
和氣巖,〈流行性腦炎ノ病理 特ニ其ノ疾病經過各時期ニ於ケル中樞神經組織內炎性變化ノ質的竝二量的消長二就テ〉,《日新醫學》23:1、2、3(1933.9、10、11),頁3-4new window
和氣巌、松隈數馬,〈臺灣ニ於ケル流行性腦炎ノ病理學之研究〉,《臺灣醫學雜誌》(1938.12.28),頁121-123。
坪井二郎,〈インフルエンザ肺炎ワクチン注射後ニ發生セル虹彩毛様體炎ノ一例〉,《臺灣醫學雜誌》(1920.4),頁724-727。
東自助,〈昨年初夏ノ頃ヨリ東京市内ニ流行セリト云フ所謂流行性腦脊髓膜炎ニ就テ〉,《醫學中央雜誌》1:12(1904.2)。new window
邱雲福,〈流行性腦炎ノ臨床的竝ニ病理組織的檢索〉,《臺灣醫學會雜誌》36:2(1937.2),頁261。
長野泰一、四宮定吉,〈水牛痘苗ノ研究〉,《東京醫事新誌》3186(1937),頁1101。
門馬健也,〈虎列剌豫防注射ニ就テ(抄)(追加)〉,《臺灣醫學雜誌》19:206(1920),頁78-79。
宮川富士松,〈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菌ニ關スル研究生物學的性狀ニ就テ〉,《臺灣醫學雜誌》33(1934.10.28),頁1573。
宮原誠,〈内務省東京衛生試験所第5代所長後藤新平の時代 衛生制度の誕生〉,《国立医薬品食品研究所小史》5(2012),頁1-8。
桐林茂等人,〈昭和十五年春臺中州下ニ於テ發生セル流行性腦脊髓膜炎ニ就イテ〉,《臺灣醫學雜誌》(1941.1.28)new window
泰佐八郎,〈大阪神戸ニ於ケルペすと血清ヲ以テセル豫防注射〉,《臺灣醫學雜誌》5:47(1906),頁857。
秦佐八郎,〈和歌山縣湯淺町ニ於テ行ヘル「ペスト」豫防接種ニ就テ〉,《臺灣醫學雜誌》6:57(1907),頁290-291。
高山喜全,〈広東語の研究 コレラ豫防注射〉,《臺灣警察時報》321(1942.8.20),頁23-26。
野田兵三、杉田慶介,〈臺灣ニ於ケル流行性腦脊髓膜炎ノ疫學之調查成績ニ就イテ〉,《臺灣醫學雜誌》(1941.1.28),頁176-177。new window
園田釋雄、清水正策,〈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菌の研究(第Ⅰ報)〉,《熱帶醫學研究》1:3-4(1943.7),頁458。new window
鈴木近志,〈流行性感冒を經過しにる人血清ごプァイフェル氏菌ごの免疫反應に就て〈附〉豫防注射と免疫の程度〉,《臺灣醫學雜誌》19:210(1920.4),頁538-539。
福島,〈日本海軍ニ於ケル最近ノ「インフレエンザ流行及ビ豫防接種〉,《臺灣醫學會雜誌》(1923.11)。
增山正信,〈虎列拉血清治療成績(東京醫事新誌1296號)〉,《臺灣醫學雜誌》2:8(1903),頁34-35。
築山揆一,〈明治三十七年臺南市ニ於ケル百斯篤豫防接種成績〉,《臺灣醫學雜誌》4:34(1905),頁466-484。
築山揆一,〈肺壞疽病原ノ探究〉,《細菌學雜誌》24(1895),頁725-730。
築山揆一,〈臺南縣百斯篤預防接種成績 第一報〉,《臺灣醫事雜誌》3:6(1901.8),頁。
築山揆一、宮地威鮫,〈明治三十七年臺南廳立傳染病院ニ於ケル百斯篤血清療法成蹟報告〉,《臺灣醫學雜誌》4:32(1905),頁358-375
警務局衛生課,〈教習資料 臺灣に於ける事變防疫衛生(下)〉,《臺灣警察時報》267(1938.2.5),頁105-106。
鶴卷弘藏,〈流行性腦脊髓膜炎ノ所見ニ就テ〉,《臺灣醫學雜誌》21(1904.5.28)
横田陽子,〈日本近代における細菌学の制度化―衛生行政と大学アカデミズム〉,《科学史研究》48(2009),頁65-76。

六、學位論文、研討會論文(中文)
施文堯,〈日治時期臺灣醫療設施體系發展歷程之研究——以臺北地區為主〉,桃園:私立中原大學建系碩士論文,2002。
范秋燕,〈日據前期臺灣之公共衛生 以防疫為中心之研究 1895-1920〉,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4。
孫偉恩,〈日治前期臺灣主要防疫策略之統治意涵〉,臺南: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
徐聖凱,〈日治時期臺北高等學校之研究〉,臺北:國立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張純芳,〈「內地人之恥辱」-日治時期臺灣傷寒之討論與防治〉,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彭慧媛,〈日治前期「殖民臺灣」之再現與擴張-以臺灣共進會1916為中心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
程佳惠,〈1935年臺灣博覽會之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葉碧苓,〈臺北帝國大學與日本南進政策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new window
董惠文,〈行政監控與醫療規訓:談日治初期傳染病之防治〉,嘉義: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劉碧蓉,〈日本殖民體制下星製藥會社之政商關係〉,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new window
歐怡涵,〈日治時期臺灣之藥業網絡-以藥業從業人員與藥品使用者為主之討論〉,南投: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8。
賴郁雯,〈日治時期臺灣之衛生研究-以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衛生部為例〉,中壢: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8。
日宏煜,〈日治時期種痘與B型肝炎於太魯閣族之流行〉,中研院民族所工作坊2011.6.17-18。

七、其他網路資料庫、網頁
デジタル版 日本人名大辞典/日本大百科全書(小学館)/国語辞書大辞泉,Yahoo Japan網路字典。
中研院地理資訊科學GIS研究中心、漢珍圖書公司,臺灣百年寫真GIS資料庫。
臺灣大學典藏數位化計畫網站。
臺灣文獻叢刊續編資料庫。
〈天花〉,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傳染病介紹,goo.gl/gRqHwl。
〈永井潛〉〈杉山四五郎〉〈近衞文麿〉〈南満州鉄道株式会社〉〈樺太廳警察部〉,日本維基百科,goo.gl.VMj2I4。
〈狂犬病疫苗及人類免疫球蛋白〉,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goo.gl.gStqw1。
〈防禦作用〉,竹南高中生物學講義,goo.gl/TFKmnZ。
〈沿革・歴代所長〉,東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www.ims.u-tokyo.ac.jp/imsut/jp/about/history。
〈城井尚義〉,国立国会図書館典拠データ検索・提供サービス,goo.gl.b5Gfmx。
〈星製薬のあゆみ〉,星製藥株式會社官網,www.hoshi-ph.com/about_us
〈財団誕生秘話〉〈微研の歴史〉,大阪大學微生物病研究所,museum.biken.osaka-u.ac.jp/birth.html‎。
〈常見醫護名詞〉,國家網路醫院-醫護百科辭典,goo.gl/3hnTjq。
〈傷寒與副傷寒〉,嘉義市政府衛生局,www.cichb.gov.tw/disease/dise1-3.htm。
〈種珠〉,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goo.gl.Hly4mF。
〈樺太廳中央試驗所彙報〉,日本論文搜尋引擎,goo.gl.yRuDMY。
〈会社概要〉,朝日新聞官網,goo.gl/14HXco。
〈読売新聞小史〉,讀賣新聞官網,goo.gl/CyPV2G。
吳明勇,〈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臺灣大百科全書,goo.gl/G33L6r。
吳密察,〈小林躋造〉,臺灣大百科全書網頁,goo.gl.RaihUK。
張子文,〈中川健藏〉〈平塚廣義〉〈田健治郎〉〈安東貞美〉〈長谷川清〉〈賀來佐賀太郎〉,臺灣記憶網站
游欣璇,〈石塚英藏〉〈明石元二郎〉,臺灣大百科全書網頁,goo.gl.RbRz8D。
劉士永,〈高木友枝〉,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網頁,goo.gl/qnPUWL。
鍾淑敏,〈下村宏〉〈太田政弘〉,臺灣大百科全書網頁,goo.gl.xODNDZ。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