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職業訓練微觀效益
作者:王鴻裕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孫仲山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職業訓練微觀效益經濟社會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中 文 摘 要
本研究動機是想觀察政府推動職業教育訓練政策,並在學員受訓後透過研究,去深入評析其中學員受訓後所產出的效益,研究目的將進行職業訓練學員受訓後經濟結構層面的效益及社會結構層面的效益,以經濟及社會兩大效益為研究主題。研究發現,因為台南市此地緣的關係,很明顯降低了受訓學員的受訓成本,經訪談分析,發現幾個現象,在雜費支出的費用值不高,在受訓期間雜費總支出的成本負擔顯示值趨近於偏低,職訓受訓人員一般均為公司中、低階職員或基層幹部,職訓證書在短期內實質加薪的貢獻度不高。
從社會效益排名,第一名成就感、第二名自信心、第三名滿足感、第四名穩定度,並有三項顯著關係,第一、成就感對自信心有顯著的關係,第二、自信心對滿足感有顯著的關係、第三、滿足感對穩定度有顯著的關係。最後研究發現,學員期待的穩定度是工作的保障,有了工作保障就會帶來工作收入的穩定性,因為大環境不景氣,所以受訓學員訪談表示,公司只要有賦予工作職務上任務,以達成工作目標為優先考量,一定會全力以赴,所以工作時間的穩定性並非絕對考量因素。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典謨(1983)。職業訓練研究。台北:工商教育。
王瑞宏(2003),職業訓練機構辦理中高齡失業者再就業訓練方案
規劃與成效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行政院主計處(2010),99 年人力資源調查統計年報,
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1),辦理進修訓練補助辦法,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2),職業訓練法,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6),職業訓練機構設立及管理辦法,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9),產業人才投資方案總結報告,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部門處(2009),我國產業發展及政策,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台南職業訓練中心(2008)。台南職業訓練中心97 年度業務報告。
任青珊(2004)。職業訓練中心服務品質認知之探討。
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秉恩(1996)。企業教育訓練策略與訓練成效之研究-以組織學
習觀點分析。
吳劍雄(1998)。推動職業訓練的效益與措施─政府與企業的
雙管齊下。勞工行政,119,頁42-46。
余煥模、鎮天錫、張丕繼(1983)。人力政策的形成與實施。
聯經出版。
宋明賢(1996)。製造業勞資雙方對教育訓練成效之態度比較研究。
高雄工學院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淑娟(1992)。訓練移轉之研究。人事月刊,5(14),頁20-31。
李隆盛(2000)。克伯屈評鑑模式。人力培訓專刊,2,頁7-8。
李誠、辛炳隆(2005),強化我國職訓體系之研究,行政院經濟
建設委員會。
李德純(2011),職業訓練成效評估模式與指標,區域經濟
整合與職業訓練發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61-273,台中。
李季芳(2006),95 年度職業訓練單位評鑑工作計畫簡報,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辛炳隆(2002)。對當前台灣失業問題之因應對策。行政院研究
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頁5-15。

辛炳隆(2003),再訓練就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提昇職業能力,
確保勞工工作機會,主計月刊,567,36-43,台北,行政院
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辛炳隆(2008),「產業人才投資方案成效評估計畫」總結報告,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邱欣怡(2001)。我國職業訓練制度之研究—公共職訓委託民間辦理。
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佳慧(2003)。訓練成效評估之探討―以V 公司團隊建立課程為例。
第八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務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國立中央大學
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11 月27 日至11 月28 日。
林若慧(1999)。職業訓練師之教學效能與訓練成效關係之研究。
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集,14,頁43-52。
林麗惠(1997)。成人參與在職進修訓練的自評成效及其相關因素
之研究—以職訓局所屬職業訓練中心學員為例。國立中正大學
成人及繼續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建山(2006),人力資本開發與國家訓練品質保證體系,就業安全
,第2期,44-51,台北。
林素娟(2011),職業訓練資訊管理系統(TIMS)評估模式建構之
研究,第九屆(2011)產業管理創新研討會論文集,80-85,台中。
孫仲山、李德純(2007)。職業訓練學員學習成效的影響因素—學員
屬性的周密化分析。高雄師大學報,23,頁29-50。
孫仲山、李德純、方妙玲、蘇峰慶(2009),中長期失業者職業
訓練成效之影響因素與評估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泰山職業訓練中心。
康自立(1987)。企業內之職業訓練。就業與訓練,5(1),頁5-11。
許宏明(1995)。高科技產業的教育訓練制度與組織績效之相關性研究。
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蒼林及趙珮如(2011),我國民間職訓機構辦理「產業人才投資方案」
行銷策略之研究-以中彰投地區為例,區域經濟整合與職業訓練發展
國際研討會論文集,116-125,台中。
陳志斌(2006)。職業訓練績效評鑑及指標檢討改進之研發推廣,台北縣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泰山職業訓練中心。
陳品憲(2008)。職業訓練服務品質之探討—以桃園職業訓練中心為例。
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所碩士論文。
陳姿妤(1996)。員工教育訓練成效評估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
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順宇(1998)。多變量分析。台北:華泰書局。

陳榮彬(2004)。參與職業訓練學員對成人學習原則應用之知覺與
練成效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聰勝等著(1997)。各國職業訓練制度。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陳鴻文(2005)。建立結訓學員就業績效指標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
勞工委員會職訓局泰山職訓中心。
黃佑安(1992)。學習動機取向、自重感及個人變因與教育訓練自評
成效之相關性研究—以企管顧問公司學員為例。淡江大學管理科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坤祥、游皓瑋(2006)。高屏澎東地區原住民參與職業訓練就業
輔導行為意向之探討。公共行政學報,21,頁1-37.
黃英忠(1993)。產業訓練論。台北:三民。
黃晶瑩(1995)。影響訓練成效的因素探討。農林學報,頁63-72。
黃佳純、王湧泉、謝慧賢(2007),訓練成效評估新典範-ROI
評估模式的核心概念與作法,T&;D 飛訊,台北。
黃臺生、任可怡(1995)。中央政府機關訓練績效評估之調查分析。
考試院期刊,3,頁227-252。
張丕繼、嚴天秩(1989)。加強推展職業進修教育有效發展人力資源。
台北:行政院經建會人力規劃處。

張漢昌(1994)。個人因素、組織因素與訓練成效之相關性研究—
以中國生產力中心所辦之流通業管理師班、流通業顧問師班受訓
學員為對象。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財安(1991)。企業人力發展實務。台北:管拓文化。
莊淑芬(2008)。高高屏地區中高齡者參與職業訓練與職涯發展關係
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文教事業經營在職
專班碩士論文。
傅肅良(1988)。員工訓練學。台北市:三民。
褚秀敏(1997),成功關鍵因素與績效制度關聯性,國立臺灣大學
會計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錫鍇(2008)。職業訓練教育評估之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
訓練局泰山職業訓練中心。
鄭錫鍇及廖洲棚(2009),公共職訓委外績效評估指標之研究:
以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為例,公共行政學報,第三十期,33-62,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台北。
鄭錫鎧及吳秀光(2006),職業訓練績效評鑑及指標檢討改進之
研發推廣,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泰山職業訓練中心。
盧昆宏、洪純福(2005)。國內人才培訓之現狀與發展策略之
探討(2006-2010)。年國家職訓中程策略規劃研討會,頁69-88。
戴幼農(1994)。訓練評核的原則與方法。就業與訓練,12(4),
頁16-22。
戴淑媛(2001)。中高齡者職業訓練成效評估之研究。高雄市國立
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文英、沈翠蓮(2007)。2007 職訓課程發展研討會論文集。勞委
會委託專案報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職教育研究所。
鍾凱雯(2004)。失業者職業訓練狀況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銘傳
大學風險管理與統計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世霖(2003)。訓練方式與訓練講師對訓練成效影響之研究—以
製造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科學系碩士論文。
饒志靜(2008)。英國反就業歧視制度及實踐研究。河北法學,11,
頁61-69。
嚴祥鸞(2001)。論政府就業輔導與職業訓練政策的失調問題。
當前失業問題研討會。台北市。






二、英文部分
Brinkerhoff, R.O.(1988).An integrated evaluation model for HRD. Journal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42(2), 66-88.
Bushnell, D.S. (1990). Input, process, output: a model for evaluation training.Journal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44(3), 41-43.
Christian, A.C. (1982).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Andragogical-pedagogicalOrientation of Military and Civilian Personnel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Conti, G.J. (1979). Principles of Adult Learning Scale. (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79713).
Davidson, B.A. (1997). Application of Adult Learning Principles for Employee Training in Small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Walden University.120
Elliott Leck, B.R. (2000).Teaching and Evaluating Effectively : Adult Education Strategies that Motivate Learners and Promote Achievement. Unpublished master’sthesis, Saint Francis Xavier University.
Fitzpatrick, R.J. (1996). A Case Study of the Outplacement Process: The Potential Use of Adult Education Principles and Learning Theori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Gasskov, V.(2000). Managing Vocational Training Systems: A Handbook for Senior Administrators. Geneva: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Goldstein, I. L (1986). Training in organizations: Needs assessment, development,and evaluation (2 ed.). Monterey, CA: Brooks/Cole.
Goldstein, I. L. ( 1993 ). Training in organizations: Needs assessment,development, evaluation (3rd Ed.).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Guba, E. G. and Lincoln, Y. S.(1989)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
Hadley, H.N. (1975). Develop of an instrument to determine adult educators orientations: Andragogy or pedagogical.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Boston University.
Hodgkinson, V.A.(1989). Key Challenges Facing the Nonprofit Sector, In Hodgkinson,V.A., &; Lyman,R.W.,(eds.) The futur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challenges and policy consider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Publishers.
Hoyle, A. R. (1984). Evaluation of training.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 4, 275-282.
Kaplan, R.S. & Norton, D.P. (1992). The Balanced Scorecard- 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Feb., 71~79.
Kaplan, R.S. & Norton, D.P.(1993a). 〝Putt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o Work,〞Harvard Business Review.
Kaplan, R.S. & Norton, D.P.(1993b). Us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s a Strategic Management System,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
Kaplan, R.S.& Norton, D.P(. 1996). Us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s a Strategic Management System.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Feb., 75~85.121
Kaplan, R.S. & Norton, D.P. ( 2000 ) .The strategy focused organizati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57.
Kerwin, M.A. (1980).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the teaching behavior of adult education. (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83743 )
Kirkpatrick, D.L. (1959). Techniques for evaluation Program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Training Directors (Training &; Development), 13(11),3-9.
Kirkpatrick, D.L. (1960). Techniques for evaluation programs.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14(1), 13-18.
Kirkpatrick, D. L. (1975a). Evaluation, in Robert L. Craig (ed.). (1996). The ASTD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Handbook, 294-312. New York: McGraw Hill.
Kirkpatrick, D. L. (1975b). Evaluating training programs. Madison, Wisconsin: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Kirkpatrick, D. L. (1994). Evaluating training programs: The four levels. San Francisco, CA: Berrett-Koehler.
McDermott, A.G. (1987).A model of training effectiveness:Individu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fluencing training outcom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Houston.
McEwan, B.E. (2000). Employee perceptions of adult learning principles in employee training.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Walden University.
Parry. S.B. (1997).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training: a collection of tools and techniques. 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 Development.
Savas, E.S. (1992) "Privatization", Encyclopedia of Government and Politics,vol.2, 821-836, New York: Routledge.
Stufflebeam, D.L. (1966). The study of the evaluation requirement. Theory into Practice, 5(June), 121-134.
Stufflebeam, D.L. (1983). The CIPP model for program evaluation. In G.F. Madaus, M. S. Scriven, &; Stufflebeam, D. L. (Eds.), Evaluation models:122 Viewpoints on educational and human services evaluation. Boston:Kluwer-Nijhoff.
Stufflebeam, D.L. &; Shinkfield, A.J. (1985). Systematic evaluation. Boston:Kluwer-Nijhoff.
Suanmali, C.(1981). The core concepts of andragog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Higher and Adult Education, 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