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廚娘到廚師的想像:對某廚藝系女大學生之探討
作者:張玲珍
作者(外文):Ling-Chen Chang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
指導教授:林意雪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能動性廚藝系女學生廚師性別分工性別角色期待female chef studentcookgender divisiongender role expectationsagenc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本研究是以關懷私立技職院校廚藝系女學生在廚房裡的性別處境為出發點,
以民族誌的方式來觀看女性從家內到家外的性別位置,成為專業廚師的學習歷
程。本研究目的旨在了解現象而不是以推論結果為目的,研究目的有三:一、在
專業化的學習過程中,校園及職場的師徒關係對廚藝系女學生可能產生的影響。
二、檢視在性別隔離的廚房中,廚藝系女大學生對性別分工與社會性別角色期待
之自我角色形塑。三、女學生的身體勞動經驗又會建構出何種意義以及自身所開
展出的能動性。
本研究以女學生從「廚娘」成為「廚師」的想像為發展脈絡分為四節來進行
分析與討論;第一節是廚藝系女學生和家人心中對廚師行業都存有自己的想像,
但追究其背後的意涵多是受到性別意識的影響;第二節是呈現在廚藝專業學習的
過程,廚師圖像對照的是理想工人的男性身體,透過學校教育潛在課程的運作發
現女生可以當廚師的想像其實是性別平等的一個假象;第三節是看見廚房裡存在
著性別歧視的真相;不僅從縱軸的脈絡檢視女學生在學習廚藝之路的勞動經驗,
也從橫向中端看女學生在不同的時空場域遭遇到性別差異的對待;第四節是女學生
則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中找出適合自己繼續前進的能動性及生存之道。
研究發現:(一)三種類型的女性廚師圖像(二)女學生能動性的展現(三)
廚房裡性別意識薄弱(四)典範所提供的多元可能性(五)看見女性廚師的另類
優勢。
This is an ethnographic research describing and observing th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gender situation from within the family to the outside kitchen as being a
household cook to become a professional chef.
This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phenomenon rather than inference results.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are threefold: First, the possible impact to the
female students from the mentoring relationship in the specialized learning process of
campus and workplace. Second, examining gender-based division of labor and gender
roles of female students’ self-shaping in the kitchen of gender segregation. Third, he
female students may carry out their own agency to survive.
The results found that: (1) three types of female chef’s image, (2) the performance
of female students’ agency, (3) gender awareness is weak in the kitchen, (4) model
provides multiple possibilities, (5) discover the alternative advantages of female chef.
中文部份
中華民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簡介(2011)。技職教育現況,2013 年4 月, 取自
http://www.edu.tw/tv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4387。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13)。人力運用調查報告。2013 年4 月,取自
http://www.dgbas.gov.tw/np.asp?ctNode=2841 。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13)。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報告。2013 年4 月,取自
http://www.dgbas.gov.tw/np.asp?ctNode=2841 。
王大方(1996)。玻璃天花板:管理女性VS.女性領導。臺北市:時報文化。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俊奇(1997)。北宋京城女厨师。2015 年8 月,取自
http://wuxizazhi.cnki.net/Search/PTZS199706021.html。
王柔芳、杜怡展(2011)。高職餐飲管理科建教合作班學生職場性別歧視與工作
壓力之研究。2011 年餐旅教育創新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53-276)。
高雄市:國立高雄餐旅大學。
王瑞賢、王慧蘭、陳正昌(合譯)(2008)。R. Moore 著。教育社會學。臺北市:
學富文化。
四技二專日間部聯合登記分發委員會(2012)。100 學年度四技二專日間部聯合登
記分發各校系科組錄取高低分統計表(一般生)。2013 年4 月,取自
http://www.techadmi.edu.tw/four_year/comc03/stat100/statics_6.pdf。
交通部觀光局(2014)。旅館等級評鑑制度。2014 年2 月,取自
http://admin.taiwan.net.tw/public/public.aspx?no=224。
成令方(2002)。 性別、醫師專業和個人選擇:台灣與中國女醫師的教育與職業
選擇(1930-1950)。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4,1-43。
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2008)。A.G. Johnson 著。性別打結
─拆除父權違建。臺北市:群學。
朱柔若 (2010)。 職場中的性別主流化:從性別統計看就業平等政策之成效,城
市發展,專刊:8-25。
朱柔若(1998)。社會變遷中的勞工問題。臺北市:揚智文化。
朱柔若(譯)(2000)。W.L. Neuman 著。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臺
北市:揚智文化。
江振誠(2013)。初心。臺灣:平安文化。
艾晓明(译)(1999)。J. Clifford 着。论人类学的自我形成:康拉德与马林诺夫
斯基。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行政院主計處(2013)。99 年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統計結果摘要分析。2013 年4
月,取自http://www.dgbas.gov.tw/np.asp?ctNode=2841 。
行政院勞委會中部辦公室(2013)。丙級中餐烹調技術士。2013 年4 月,取自
http://www.104learn.com.tw/cfdocs/edu/certify/certify.cfm?
cert_no=4009002005。
何定照(譯)(2006)。I.M. Young 著。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臺
北市:商周。
何春蕤(1994)。不同國女人:性/別、資本與文化。臺北市:自立晚報。
余彥娟(2003)。從母親角色爭議看第二波美國婦女運動中的種族歧視。新史學,
14(3),45-80。
余漢儀(1998)。社會研究的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
理(頁1-26)。臺北市:三民。
吳育偉(2002)。家長教育選擇權之研究─以花蓮縣為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
未出版碩士論文,花蓮縣。
吳武忠(1996)。國際觀光旅館之廚師對「廚師證照制度」認知之研究。第一屆
餐飲管理學術研討會輯(頁15-52)。臺北市: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
吳武忠、劉子伶(2013)。旅館品牌形象和星級評鑑對購買意願影響。第五屆亞
太餐旅教育聯盟暨第十三屆觀光休閒暨餐旅產業永續經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頁455-465)。高雄市:國立高雄餐旅大學。
吳鄭重(2009)。廚房之舞:身體與空間的日常生活地理學考察。臺北市:師大
地理系。
呂曉青(2005)。師徒關係認知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以國際觀光旅館廚師為
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市。
李怡君(2007)。後現代主義對於餐旅教育的啟示。餐旅暨家政學刊,4(2),
187-204。
李采蘋(2006)。教育研究倫理的探討。2014 年11 月,取自
http://sctnet.edu.tw/SCTNET_UPLOADFILES/BeaBChfdBd20061116204734116
3681254.doc。
李昭蓉(2012)。師徒怎麼配?論師徒功能、員工知識分享與創新行為關係中師
徒類型之調節角色。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2(4),81-105。
李惠茹、唐文慧(2004)。性別的多數、權力的少數:以台南市國中女教師的職
業選擇與晉遷為例。師大學報,49(1),29-52。
李碧芬(譯)(1998)。W. Floyd 著。成功有師為伴。臺北市:麥格羅希爾。
李福登(1994)。餐旅技職教育現況與展望。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23,10-13。
李福登(1998)。三明治教學在技職教育之驗證-國立高雄觀光餐旅專校實施案例。
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47,29-30。
杜章智(譯)(1990)。L. Althusser 著。列寧和哲學。臺北市:遠流。
周新富(2005)。布爾迪厄論學校教育與文化再製。臺北市:心理。
周德禎(2001a)。排灣族教育-民族誌之研究。臺北市:五南。
周德禎(2001b)。教育人類學導論:文化觀點。臺北市:五南。
性別平等工作法(2014)。2013 年4 月,取自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N0030014
林大森(1999)。台灣地區家庭背景對中等教育分流的影響:「高中/高職」與
「公立/私立」差異的探討。東吳社會學報,8,35-77。
林大森(2001)。家庭教育資源對教育分流、教育取得之影響。政大社會學報,
31,45-75。
林大森(2002)。高中/高職的公立/私立分流對地位取得之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
25,35-62。
林大森(2004)。主觀教育評估:以台灣的教育分流體制為例。市師社教學報,2,
73-113。
林大森(2012)。技職版頂尖大學-對「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的觀察與想像。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6),35-36。
林天佑(2005)。教育研究倫理準則。教育研究月刊,132,70-86。
林文瑛、王震武(1996)。分流教育的社會效果分析。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
會研究報告。
林保成(2011)。性別差異化與師徒制功能及其關聯影響性之研究:以台灣某技
術學院為例。南亞技術學院教師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林昱瑄(2007)。來自邊緣的聲音: 兩位青少女哪吒的性別認同形構。台灣教育
社會學研究,7(2),83-122。
林昱瑄(2008)。質性研究的倫理與政治課題:以一個幫派青少女研究為例。載
於周平、蔡宏政(編),日常生活的質性研究(頁137-160)。高雄市:復文。
林昱瑄(2009)。不平等的童年:階級、種族和家庭生活。載於張盈堃(主編),
童年的凝視:兒童的文化研究選集(頁305-346)。屏東縣:國立屏東教育大
學。
林美容(1989)。人類學與台灣。臺北縣:稻鄉。
林素卿(2009)。潛在課程取向及其對教育機會均等之啟示。彰化師大教育學報,
16,31-47。
林軒黛(2009)。從學生能力取向探討實習前「四技餐飲教育課程」之成效—以
國立高雄餐旅學院為例。高雄餐旅學院餐飲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高雄市。
林麗珊(2014)。女性主義與兩性關係(五版)。臺北市:五南。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市:桂冠。
邱瑞鑾(譯)(2013)。Simone de Beauvoir 著。第二性。臺北:貓頭鷹書房。
邱顯忠(2002)。多元文化課程發展決定歷程之研究--以一所國小活動課程為例。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
東森新聞網(2013)。窮小孩念書難翻身?頂尖國立大學「弱勢生」 僅0.4%。
2013 年4 月,取自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1118/297374.htm。
俞智敏、陳光敏、陳素梅、張君梅(譯)(1995)。P. Abbott &; C. Wallance 著。
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臺北市:巨流。
姜貞吟(2011)。性別化制度下女性勞動者慣習:以新店某跨國電子廠為例。國
家與社會,10,163-206。
姜添輝(2003)。教師是專業或是觀念簡單性的忠誠執行者?文化再製理論的檢
證。教育研究集刊,49(4),93-126。
施盈婷、劉忠博、張時健(譯)(2011)。M. Alvesson and K. Skoldberg 著。反身
性方法論:質性研究的新視野。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
洪久賢(2003),從美澳餐旅教育發展模式反思台灣餐旅教育之發展。師大學報,
48(2),125-150。
洪漢鼎(譯)(1993)。H. G. Gadamer 著。真理與方法。臺北市:時報文化。
夏惠汶(2002)。提升中餐廚師形象-讓廚師從尊重自己做起。中國飲食文化基
金會會訊,8(3),28-31。
孫志硯(2003)。不可承受之重?初探攝影記者的性別與勞動之關聯。台灣大學
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孫志硯(2007)。論述、權力與報業攝影記者職業性別隔離的維擊。新聞學研究,
91,125-170。
孫志硯(2008)。陽剛特質與媒體職場的性別化實踐:以報社攝影記者為例。中
華傳播學刊,13,75-115。
孫智绮譯(2002)。P. Bonnewitz 著。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臺北市:麥田文
化。
徐雨村(譯)(2005)。C.P. Kottak 著。文化人類學:文化多樣化的探索。臺北
縣:桂冠圖書。
徐苔玲、王志弘(譯)(2006)。L. McDowell 著。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
地理概說。臺北市:群學。
高丙中,康敏(译)(2008)。P. Rabinow 着。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北京市:商
务印书馆。
國立編譯館(主譯)(2008)。R.S. Kanter 著。公司男女。臺北市:群學。
張可婷(譯)(2010)。M. Angrosino 著。民族誌與觀察研究法。臺北縣:韋伯文
化國際。
張至璋(譯)(2005)。R. Nathan 著。當教授變成學生:一位大學教授重讀大一
的生活紀實。臺北縣:立緒文化。
張君玫(譯)(2003)。N.J. Chodorow 著。母職的再生產: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臺北市:群學。
張玲珍(2012)。廚房裡的性別隔離—以廚藝系女大學生為例。博雅教育學報,9,
79-4。
張盈堃、彭秉權、蔡宜剛、劉益誠(譯)(2004)。B. Kanpol 著。批判教育學導
論。臺北市:心理。
張晉芬(2002)。找回文化:勞動市場中制度與結構的性別化過程。台灣社會學
刊,29,97-125。
張晉芬(2011)。勞動社會學。臺北市:政大出版社。
張婉菁(2005)。霧裡見花:以複雜科學觀點探討職場女性地位發展。國立中央
大學人力資源管理所,未出版博士論文,臺北市。
張婷婷、吳冠瑩、曾楘棕、施怡年(2014)。觀光旅館業內場廚師之社會網絡關
係研究。2014 旅遊與健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34-246)。臺北市:國立
臺北護理健康大學旅遊健康研究所。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12)。大專校院概況表。2013 年4 月,取自
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731&;Page=5314&;Index=4&;WID=
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教育部技職司(2003)。技職教育的現況、問題與發展策略。技術及職業教育雙
月刊,73,2-9。
教育部電子報(2010)。法國廚藝學校漸領風潮 ,2010 年5 月20 日,取自
http://epaper.edu.tw/windows.aspx?windows_sn=5681
畢恆達(1995)。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4,224-259。
畢恆達(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
研究倫理(頁31-91)。臺北市:三民。
畢恆達(2003)。男性性別意識之形成。應用心理研究, 17,51-84。
畢恆達(2004)。女性性別意識形成歷程。通識教育季刊,11(1/2),111-138。
莊祖宜(2009)。廚房裡的人類學家。臺北市:大塊文化。
莊瑞琳 (1998)。民意⁄新聞媒體中象徵權力的正當性操作:以「治亂世用重典」
為例。中華傳播學會1998 年年會論文(頁1-21)。
許嘉猷(1986)。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臺北市:三民。許夢芸(譯)(2008)。A. Gray 著。文化研究:民族誌方法與生活文化。台北縣:
韋伯文化國際。
郭欣易、鄭佳欣、江佩洵(2008)。大專院校餐旅技職體系學生實習前階段之心
態研究。觀光休閒暨餐旅產業永續經營學術研討會第八集(頁34-47)。高雄
市:國立高雄餐旅大學。
陳小小(2001)。不進廚房?2013 年4 月,取自http://a2z.fhl.net/marry/marry30.html。
陳伯璋(1985)。潛在課程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怡靖(2001)。臺灣地區高中⁄技職分流與教育機會不均等性之變遷。教育研究
集刊,47,253-282。
陳枝烈、陳美瑩、莊啟文、王派仁、陳薇如(譯)(2008)。J. A. Banks &; C.M. Banks
(主編)。多元文化教育:議題與觀點。臺北市:心理。
陳建志(2000)。臺灣地區科系、職業性別隔離與收入性別差異之變遷。教育與
心理研究,23(2),285-312。
陳建龍、許碧芬、張明旭(2006)。以文化差異觀點探討烘焙業的師徒功能。餐
旅暨家政學刊,3(4),553-568。
陳郁翔(2004)。從票房到廚房-一位女廚師的創業故事。餐旅暨家政學刊,1(2),
143-162。
陳婉琪、許雅琳(2011)。重探高等教育科系性別隔離的影響因素:技職與學術
取向教育之對比。臺灣社會學刊,48,151-199。
陳梅英(2013)。中餐烹調技術士將增辦甲級檢定。2013 年4 月,取自
http://tw.news.yahoo.com/%E4%B8%AD%E9%A4%90%E7%83%B9%E8%AA
%BF%E6%8A%80%E8%A1%93%E5%A3%AB%E5%B0%87%E5%A2%9E%E
8%BE%A6%E7%94%B2%E7%B4%9A%E6%AA%A2%E5%AE%9A-22142569
8.html。
陳嵐舒(2014)。亞洲最佳女廚師 陳嵐舒:喜歡,就證明給大家看。2015 年3 月,
取自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6441&;page=2。
陳貴凰、洪文發(2011)。不同世代台灣廚師職涯發展之研究。餐旅暨觀光,8(3),
167-189。
陳貴凰、洪文發、吳菊(2012)。廚藝戲曲定期展演-文本中臺灣廚師奮鬥故事解讀。島嶼觀光研究 ,4(4),74-108。
陳詩茹(2011)。「影」食之樂─飲食店影中的傳統延續與性別呈現。國立高雄
餐旅大學台灣飲食文化產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市。
陳錦芬(2002)。民族誌與參與觀察,取自
http://s16.ntue.edu.tw/flame/teachers/fen/courses.htm#Thesis Writing。
陶东风(译)(2006)。D. Swartz 着。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陶鐵柱(譯)(1999)。Simone de Beauvoir 著。第二性。臺北市:貓頭鷹。
陸偉明(2011)。性別教育與生活。臺北市:雙葉書廊。
黄育馥(译)(2009)。W.F. Whyte 着。街角社会。北京市:商务印书馆。
黃明堂(2015)。切1000 公斤紅蘿蔔苦練,國2 女半年變廚神,自由時報,104
年05 月27 日,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330754/print。
彭麗惠、熊瑞梅(2011)。性別信仰對科系與職業選擇之影響:以台灣為例,社
會科學論叢,5(1),85-168。
曾凡慈、林文蘭(2007)。學校民族誌的擘手-威利思之《學做工》導讀,中等
教育,58(4),146-159。
游昇俯(2015)。社經地位差多上私校揹貸款,台灣醒報,2015 年6 月30 日報導,
取自
https://tw.news.yahoo.com/%E7%A4%BE%E7%B6%93%E5%9C%B0%E4%BD
%8D%E5%B7%AE-%E5%A4%9A%E4%B8%8A%E7%A7%81%E6%A0%A1%
E6%8F%B9%E8%B2%B8%E6%AC%BE-111251979.html 。
游美惠(2013)。能動性,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3,92-94。
游美惠、易言嬡(2004)。親職教育與性別平等教育-檢視親職教育通俗書籍的
性別平等意識,高雄師大學報,16,1-18。
联合国(1993)。1970-1990 年世界妇女状况—趋势和统计数字,取自
http://search.un.org/?query=1993%E4%B8%96%E7%95%8C%E5%A9%A6%E5
%A5%B3%E7%8B%80%E6%B3%81%E5%A0%B1%E5%91%8A&;searchTrigg
er=%E6%90%9C%E7%B4%A2&;tpl=un&;lang=zh-cn。
黃幸美(1995)。數理與科學教育的性別差異之探討。婦女與兩性學刊,6,95-135。黃明堂(2015)。切1000 公斤紅蘿蔔苦練,國二女半年變廚神。104 年5 月27 日,
取自http://m.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330754。
黃松浪(2007)。家庭背景、教育成就與文化複製理論之探討-以台灣之技職教
育體系為例。嘉南學報,33,412-428。
黃威嵐(2009)。女性廚師玻璃天花板與師徒關係認知對生涯發展影響之研究─以
國際觀光旅館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中
市。
黃哲(2004)。教育民族誌的介紹。教育趨勢導報,10,47-56。
黃淑玲、游美惠(主編)(2012)。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第二版)。新北市:
巨流。
黃嘉莉(2009)。 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載於劉美慧(主編),多元文化
教育名著導讀(頁99-121)。臺北市:學富文化。
黃榮村(2003)。如何調整技職地位與促進產學合作。立法院第五屆第二會期教
育及文化委員會專案報告。
黃韶顏(1996)。中餐廚師與餐飲科學學生工作知識之探討。技術及職業教育月
刊,31,35-39。
黃毅志(2002)。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主觀意識:台灣地不公平的社會階層體
系之延續。臺北市:巨流。
黃鴻文、王心怡(2010)。教育分流與性別再製─二班高中女生學生文化之民族
誌研究。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0(1),127-174。
楊昭景、邱文彬(2006)。技術課程教師對大學生學習型態與職業刻板印象的影
響,教育心理學報,38(2),131-150。
楊昭景、趙憶蒙(2001)。提升中餐廚師工作效能之研究。第一屆觀光休閒暨餐
旅產業永續經營研討會(頁193-201)。高雄:國立高雄餐旅學院。
楊洲松(2012)。台灣高等教育市場化趨向的問題。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31-32。
楊德睿(譯)(2007)。C. Geertz 著。「從土著的觀點來看」:論人類學理解的
性質。載於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頁83-103)。臺北市:麥田。
楊瑩、楊國賜、劉秀曦、黃家凱 (2012)。 台灣高等教育擴張後教育公平現況
之檢黃明堂(2015)。切1000 公斤紅蘿蔔苦練,國二女半年變廚神。104 年5 月27 日,
取自http://m.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330754。
黃松浪(2007)。家庭背景、教育成就與文化複製理論之探討-以台灣之技職教
育體系為例。嘉南學報,33,412-428。
黃威嵐(2009)。女性廚師玻璃天花板與師徒關係認知對生涯發展影響之研究─以
國際觀光旅館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中
市。
黃哲(2004)。教育民族誌的介紹。教育趨勢導報,10,47-56。
黃淑玲、游美惠(主編)(2012)。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第二版)。新北市:
巨流。
黃嘉莉(2009)。 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載於劉美慧(主編),多元文化
教育名著導讀(頁99-121)。臺北市:學富文化。
黃榮村(2003)。如何調整技職地位與促進產學合作。立法院第五屆第二會期教
育及文化委員會專案報告。
黃韶顏(1996)。中餐廚師與餐飲科學學生工作知識之探討。技術及職業教育月
刊,31,35-39。
黃毅志(2002)。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主觀意識:台灣地不公平的社會階層體
系之延續。臺北市:巨流。
黃鴻文、王心怡(2010)。教育分流與性別再製─二班高中女生學生文化之民族
誌研究。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0(1),127-174。
楊昭景、邱文彬(2006)。技術課程教師對大學生學習型態與職業刻板印象的影
響,教育心理學報,38(2),131-150。
楊昭景、趙憶蒙(2001)。提升中餐廚師工作效能之研究。第一屆觀光休閒暨餐
旅產業永續經營研討會(頁193-201)。高雄:國立高雄餐旅學院。
楊洲松(2012)。台灣高等教育市場化趨向的問題。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31-32。
楊德睿(譯)(2007)。C. Geertz 著。「從土著的觀點來看」:論人類學理解的
性質。載於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頁83-103)。臺北市:麥田。
楊瑩、楊國賜、劉秀曦、黃家凱 (2012)。 台灣高等教育擴張後教育公平現況
之檢視。高等教育,7,1-35。葉盈蘭(2001)。婦運團體挑戰國家機器與市場的例證—以婦女新知推動「兩性
工作平等法」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
廖年淼(2005)。分流職業教育的哲學思潮探究。技術及職業教育,85,47-51。
熊瑞梅、周顏玲(2000)。性別化的組織:工廠員工工作聘僱、安排與陞遷。論
文發表於新世紀、新社會、科技、勞動與福利研討會。臺北市:台北大學及
台灣社會學會合辦。
甄曉蘭(2000)。批判俗民誌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論文發表於教育學門研
究生『質的研究方法』研討會。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
翟本瑞(2002)。 家庭文化資本對學校教育影響之研究:以農業縣山區小學為例。
教育與社會研究,4,181-195。
翟本瑞(2008)。百姓日用而不知:生活世界的反省研究。載於周平、蔡宏政(編),
日常生活的質性研究(頁1-26)。高雄市:復文。
劉北成、楊遠嬰(譯)(1998)。M. Foucault 著。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臺
北市:桂冠。
劉正、陳建州(2007)。臺灣高等教育學習領域之性別區隔與變遷:1972-2003。
教育與心理研究,30(4),1-25。
劉玉玲(2006)。教育人類學。 臺北市:揚智。
劉仲冬(1996)。民族誌研究法及實例。載於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
研究實例(頁173-193)。臺北市:巨流。
劉秀娟、林明寬(譯)(1996)。S.A. Basow 著。兩性關係:性別刻版化與角色。
臺北市:揚智。
劉泗翰(譯)(2011)。R. Connell 著。性別的世界觀。臺北市:叢林。
劉美慧(2010)。多元文化教育環境之營造。載於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慧(編),
多元文化教育(頁353-375)。臺北市:高等教育。
劉美慧(主編)(2009)。多元文化教育名著導讀。臺北市:學富文化。
劉梅君(1999)。性別與勞動。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
社會、建構(頁253-303)。臺北市:心理。
劉鎔毓(2007)。高等技職校院進修部成人學生持續學習歷程之研究-以台北市都會區某技職校院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未出版博士
論文,臺北市。
潘英海(1992)。教育人類學。載於莊英章(主編),文化人類學(頁295-318)。
臺北市:空大。
蒋志丹、许惠铭(2014)。主管与下属性别配对的师徒功能与其影响效果研究。
学术问题研究,1,86-90。
蔡秀美(1999)。性別與教育:論性別意識之再製與轉化教育。載於王雅各(主
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頁225-251)。臺北市:心理。
蔡淑鈴(2004)。高等教育機會的擴展對教育分配的影響。台灣社會學,7,47-88。
蔡惠鈞(2009)。勞動過程之研究:新聞記者的勞動控制和展現主體。台灣勞動
評論,1,89-113。
蔡瑞明、林大森(2000)。教育與勞動市場的連結:以台灣教育分流為例。載於
劉兆佳(等編),市場、階級與政治:變遷中的華人社會(頁143-190)。香
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
蔡錦昌(1999)。民族誌與田野工作。2013 年4 月,取自
http://mail.scu.edu.tw/~reschoi3/choi/fieldwork.DOC 。
蔡麗玲、張瑛姿(2007)。女性參與科學的重要性之一:問不同的問題。物理雙
月刊,29(2),533-539。
鄧德佑(2012)。臺菜餐廳廚房中的空間與地方形成:以宜蘭渡小月為例。國立
高雄餐旅大學台灣飲食文化產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市。
鄭玉菁(譯)(2008)。P. Abbott, C. Wallace &; M. Tyler 著。工作與組織。載於女
性主義社會學(頁241-281)。臺北市:巨流。
蕭昭君、陳巨擘(譯)(2003)。P. McLaren 著。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
臺北市:巨流。
賴文福(譯)(2003)。P. Kutsche 著。田野民族誌:人類學指導手冊。臺北市:
華泰文化。
盧智芳(2014)。亞洲最佳女廚師 陳嵐舒:喜歡,就證明給大家看。2015 年3 月,
取自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6441&;page=5。
薛承泰(1996)。影響國初中後教育分流的實證分析:性別、省籍、與家底背景的差異。臺灣社會學刊,20,49-84。
謝小芩(1995)。教育:從父權的複製到女性的解放。載於劉毓秀(主編),台
灣婦女處境白皮書(頁182-218)。臺北市:時報文化。
謝小芩(1996)。兩性與教育機會-以兩所北市國中為例。載於謝臥龍(主編),
兩性、文化與社會(頁179-245)。臺北市:心理。
謝小芩、陳佩英、林大森(2007)。性別科系跨界? 綜合大學學生性別與科系選
擇。臺北市:臺灣社會學年會。
謝小芩、陳佩英、林大森(2009)。科系性別區隔-綜合大學與技職校院學生的
比較。收錄於張雪梅、彭森明(主編),台灣大學生的學習歷程與表現(頁
27-48)。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謝明珊(譯)(2010)。J.P. Saul 著。性騷擾。載於女性主義:議題與論證(頁
45-68)。臺北市:巨流。
謝玫汝(2009)。宜蘭社區辦桌與地方形塑:以謝總舖師承辦的同樂村社區辦桌
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臺灣文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
羅梅英(2015)。26 歲最年輕西點副主廚。2015 年3 月,取自
http://news.sina.com.tw/magazine/article/14880-1.html。
鍾怡雯(2000)。聽說。臺北市:九歌。
嚴祥鸞(1998)。女性主義的倫理和政治。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
研究倫理(頁93-137)。臺北市:三民。
嚴祥鸞(2009)。性別與工作:社會建構的觀點。臺北市:巨流。
蘇靖淑、洪久賢(2009)。米其林餐廳指南研究之回顧與近期發展,休閒暨觀光
產業研究,4(1),116-128。
顧燕翎(主編)(1996)。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市:女書文化。
外文部分
Acker, J. (1992). Gendering organizational theory. In A.J. Mills and P. Tancred (Eds.).
Gendering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pp.248-260).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Adams, D. K. (1988). Extending the educational planning discourse: Conceptual andparadigmatic explorations.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32, 400-415.
Anyon, J. (1980). Social class and the hidden curriculum of work. Journal of Education,
162, 67-92.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1986). Outline of a Theory ofPrac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1990). The logic of practice. Stand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Cockburn, C. (1981). The material of male power. Feminist Review, 9, 41-58.
Connell, R. W. (1987). Gender and Power: Society, the Person and Sexual Politic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ay, G. (1990). Achieving educational equality through curriculum desegregation. The
Phi Delta Kappa, 72 (1), 56-62.
Geertz, C. (1983). From the native’s point of view: On the nature of anthropological
understanding. Local knowledge (pp.55-70). New York: Basic Books.
Giroux, H. A. (1988). Schooling, popular culture and a pedagogy of possibility. Journal
of Education, 170 (1), 9-26.
Glick, P., &; Fiske, S.T. (2011). Ambivalent Sexism Revisited. Psychol Women Q.,
35(3), 530-535.
Hallinan, M. T., &; Sorenson, A. B. (1987). Ability grouping and sex differences in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0, 63-72.
Hartmann, H. (1979). The Unhappy Marriage of Marxism and Feminism: Toward a
More Progressive Union. Capital &; Class, 3(2), 1-33
Kram, K. E. (1983). Phases of mentor relationship.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6(4), 608-625.
Margolis, E., &; Romero, M. (1998). “The Department Is Very Male, Very White, Very
Old, and Very Conservative”: The Functioning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 in
Graduate Sociology Departments.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68(1), 1-33.
Nieto, S. (2007). The color of innovative and sustainable leadership: Learning from
teacher leader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hange, 8(4), 299-309.
Nora, A., &; Crisp, G. (2007). Mentoring students: Conceptualizing and validating the
multi- dimensions of a support system.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Retention, 9(3):337-356.
Oakley, A. (1974). Woman’s Work: The Housewife, Past and Present. New York:
Vintage Books.
Phillips, A., &; Taylor, B. (1980). Sex and skill in the capitalist labor process. Feminist
Review, 6, 79-88.
Scandura, T. A., &; Ragins, B. R. (1993). The effects of sex and gender role orientation
on mentorship in male-dominated occupation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43, 251-265.
Sosik, J. J., &; Godshalk, V. M. (2000). Leadership styles, mentoring functions received,
and job-related stress: A conceptual model and preliminary study.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1(4), 365-390.
Van Maanen, J. (1988). Tales of the field:On writing ethnograph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ilcox, C. (1997). Radical and gender consciousness among African-American
women: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Women and Politics, 17(1), 73-94.
Willis, P. (1977). Learning to labor: 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olcott, F. (1997). Ethnography research in education. In R.M. Jaeger (Ed.),
Complementary method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 (pp.333-349). Washington,
DC:AERA.
Young, I. (1981). Beyond the unhappy marriage: A critique of the dual systems theory.
In L. Sargent (Ed.), Women &; revolution: A discussion of the unhappy marriage of
Marxism &; feminism (pp. 43-70). Boston: South End.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