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焦躁的即興:外省二代的家史敘述
作者:胡蘊玉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un-YuHu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系
指導教授:鍾秀梅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即興外省第二代家史敘述記憶Improvisationthe Second Generation MainlandersFamily historyNarrativeMem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本論文的研究動機,是鑑於來台第一代外省人的離世、日漸凋零而使某些族群聲音銷匿,並且在日益注重本土論述的台灣社會,因刻意忽視這些異質而形成一種的扭曲面貌。本研究企圖透過台灣當代文學與影像作品的回顧,一一透過外省家庭的特殊位置與視角來認識這些文本中所呈現的面貌;並進行外省二代的家史訪談,理解敘述與記憶間的關係與態度。
首先,回顧文學史上的外省人身影與作品定位,也檢視過去至今,外省人的形象出現何種轉向?以及由第一代到第二代在身份上面臨的繼承與轉變會如何反映在作品內。接著回顧戰後至今的劇情片與紀錄片,當中外省家庭或外省人形象在特殊時空裡的被呈現或被隱匿的面向或意識形態。此外,本研究透過(19組22人)的滾雪球式訪談,蒐集各家家族故事、遷移歷史與生活記憶等,來建立一種主流書寫或建制式的傳統家史外的散居外省家庭史面貌。
其次,透過這些訪談家史,整理呈現出幾個特點:在與家族、友人相處時,會因大陸老家家人或親族的缺席顯落寞,或者特別融洽。在血緣、兄弟關係上,除了親兄弟外,還會替代式的自同袍、同鄉等關係來建立取代血緣的弟兄情。而對於鄉愁的想望,會透過記憶裡傳統菜式料理、食材或對節慶儀典的遵從,來試圖回味往日情懷。但在這些敘述語言裡,又有共同特點,就是對記憶的遲疑、反覆或誤記。在在顯示出這些迴避或誤記背後都有著深刻的即興演出。另外,整理二代口述出那些聽說來的家庭記憶,釐清來台家庭與大陸老家間的連結為何?若呈現斷裂、逐漸失聯現象,事出有因常是金錢因素的糾葛或者兩邊的生活、情感價值失去共同經歷的累積。是否也有不願脫離兩地家族脈絡,而試圖延續情感者?
最後,若第一代移民面對家史的態度是延續的態度,就會呈現試圖遵從族譜排序論輩的用字,對子代命名。或是試著重建、續寫族譜,透過寫日記、自傳等方式企圖再制。另外,則是第二代面對家史呈現的態度,至於家史未來的存與廢,則回應到要繼續追索續寫或者讓它就此退場淡出。本研究依照文學、影視與口述敘事所呈現的不同面貌,描繪出外省二代對家史的呈現態度普遍出現:焦躁的即興。
SUMMARY
The thesis aims to understand the identity of the mainlanders in Taiwan who suffered and escaped from the Chinese civil war in 1949. After immigrating to Taiwan, the mainlanders were excluded by the people who consider themselves as local Taiwanese who propagated Taiwanese Nationalism. This reflected heterogeneity and distorted the mainlanders as enemies or the others. The thesis also examines the mainlanders’ families in their particular position and vision through both modern Taiwanese literature and films, acknowledging how these texts represent them. In addition, by interviewing the second generation mainlanders that originated from the various provinces of China, the thesis seek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 memories and narratives.
Key words: Improvisation,the Second Generational Mainlanders,Family history, Narrative,Memory
參考文獻

一.英文書目
Paphael Samuel,(1994).Theatres of Memory , London:Verso.
David Cesarani,(2005). After Eichmann collective Memory and the Holocaust since 1961,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Jorn Rüsen(Ed.),(2006).Meaning & Representation in History,New York:BerghahnBooks .
Steve J. Stern,(2006).Battling for Hearts and Mind Memory Struggles in Pinochet’s, 1973-1988 Durham:Duck University Press.
Elizabeth Hallam and Tim Ingold(Ed.),(2007)Creativity and cultural improvisation
Oxford ; New York : Berg press.
Susanne Karstedt(Ed. ),(2009). Legal Institutions and Collective Memories,Oxford ; Portland, Or. : Hart publishing .


二.中文書目
Ammer,Christine,貓頭鷹編譯小組譯(2001)。音樂辭典。台北市:貓頭鷹出版。
Astrid Erll編,馮亞琳編(2012)。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市:北京大學。
Benjamin.W.班雅明,林志明譯(1998)。說故事的人。台北市:臺灣攝影工作室。
Bal,Mieke米克‧巴爾,譚君強譯(2003)。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Catherine Kohler Riessman著,王勇智, 鄧明宇譯(2003)。述說分。台北市:五南。
David Bordwell,Kristin Thompson著,曾偉禎譯(2001)。電影藝術--形式與風。台北市: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台灣分公司。
D. Jean Clandinin, F. Michael Connelly著,蔡敏玲, 余曉雯譯(2003)。述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台北市:心理。
Edward W.Said著,彭懷棟譯(2000)。鄉關何。台北市:立緒。
Earl Babbie著李美華、孔祥明、李明寰、林嘉娟、王婷玉、李承宇和譯(200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下)台北市:湯姆生。
F.Vanoye,F.Frev,A.Leté著、劉俐譯(2002)。電影。台北市:中央圖書出版社。
Gerald Prince著、喬國強、李孝弟譯(2011)。敘述學辭典。上海市:上海譯文出版社。
Graeme Turner, 高紅岩譯(2010)。電影作為實踐。北京市:北京大學。
Halbwachs, M.著,畢然、郭金華譯(2002)。論集體記憶。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Harald Welzer編,季斌、王立君、白錫堃等譯(2007)。社會記憶:歷史、回憶、傳承。北京市:北京大學。
Howard S. Becker著、郭姿吟、呂錦媛譯(2009)。這才是做研究的王道。台北市:群學。
James Phelan Peter J. Rabinowitz主編,申丹等譯(2007)。當代敘事理論指南。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
Jane Ritchie,Jane Lewis 主編;藍毓仁譯(2008)。質性研究方法。台北市:巨流。
Kawin,B.F.著,李顯立等譯(2003)。解讀電影。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Mauthner,M﹑Birch等主編(2007)。質性研究的倫理。重慶市:重慶大學。
Mieke Bal著,譚君強譯(1995)。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Nigel Rapport、Joanna Overing著,鮑雯妍、張亞輝譯(2005)。社會文化人類學的關鍵概念。北京市:華夏。
Paul Thompson保羅.湯普遜著,覃方明,渠東,張旅平合譯(1999)。過去的聲音:口述歷史。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Raymond Williams著、劉建基譯(2003)。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台北市:巨流文化。
S.Kendrick P.Straw D.McCrone編(1997)。解釋過去/了解現在。台北市:麥田。
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市:群學。
Yi-Fu Tuan著,潘桂成譯(1998)。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林庭瑤報導(2011年09月23)。《最後島嶼》揭密被遺忘的國共最後決戰。中時電子報。 第1752期。
薛繼光等作,外省臺灣人協會策劃(2008)。鄉關處處,外省人返鄉探親照片故事書。台北市:印刻。
二空文史工作室(2010)。二空印象。台南市:金安出版。
中國時報編著(1995)。台灣:戰後五十年。台北市:時報出版。
中國圖出版社編(2007)。新編河南省公路里程地圖冊。北京市:中國地圖出版社。
中華民國無線電視年鑑編纂委員(1998)。中華民國無線電視年鑑。台北市:中華民國電視學會。
閻振興、高明總監修(1984)。當代國語大辭典。台北市:百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正方(2005)。我這人長得彆扭。台北市:高談文化。
王正方(2008)。我這人話多:導演講故事。台北市:九歌。
王正方(2014)。孤獨在一起,我記得那些可愛的人。台北市:九歌。
王明我(1987)。從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論我國電影事業。台北市:正中書局。
王甫昌(2006)。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市:群學。
王岳川(1999)。後殖民主義與新歷史主義文論。濟南市:山東教育出版社。
王宣一(2016)。國宴與家宴。台北市:新經典文化。
王偉忠(2007)。歡迎大家收看:王偉忠的※◎*♯……。台北市:天下遠見。
王健壯(2011)。我叫他,爺爺。台北市:九歌。
王鼎鈞(2009)。文學江湖—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之四。台北市:爾雅出版社。
包亞民主編,包亞民譯(1997)。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布爾迪厄訪談錄。上海市:人民出版社。
田中實加(陳宣儒)(2014)。灣生回家。台北市:遠流。
丘延亮(1995)。後現代政治。台北市:唐山。
吉兒‧佛瑞德門、金恩‧康姆斯(2000),易之新譯。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台北市:張老師。
成湯口述、成英姝編輯整理(2009)。我曾是流亡學生。台北市:聯合文學。
朱天心(2000)。漫遊者。台北市:聯合文學。
行政專修班第一屆二年制教育行政科全體同學合著(2010)。大時代的血淚與歡笑。台北市:台北大學校友會。
余為彥主講(1997)。《月光少年》的背後:年輕導演的悲與喜。台北市:社會大學文教基金會。
余為政主編(2007)。影像筆記。台南縣官田鄉:台南藝術大學。
吳天泰主編(2006)。族群與社會。台北市:五南圖書。
吳錦勛採訪、撰述(2009)。台灣,請聽我說。台北市:天下。
李文吉攝影/撰文(1985年12月)。我的朋友范澤開。人間雜誌,第2期,頁94-107。
李文吉攝影/撰文(1987年11月)。老范的新居。人間雜誌,第25期,頁17。
李有成(2013)。離散。台北市:允晨。
李泳泉(1998)。台灣電影閱覽。台北市:玉山社。
李晨(2014)。光影時代:當代台灣記錄片史論。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道明、張昌彥計畫主持(2000)。紀錄台灣:台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上下冊。台北市:文建會。
李道明(2013)。紀錄片:歷史、美學、製作、倫理。台北市:三民書局。
李維菁(2008年7月11日)。竹籬笆創作不只是懷舊…。中國時報文化版A22。
李廣均(2004年12月20日)。客家人的名字與命名:以桃園縣新屋鄉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家學研究計畫。
李廣均(2004)。文化適與象徵鬥爭:「名字/命名」的社會學分析。台北市:學富文化。
李廣均(2015年9月)。台灣『眷村』的歷史形成與社會差異:列管眷村與自力眷村的比較,台灣社會學刊,第五十七期。
李黎(2011)。昨日之河。台北市:印刻。
(1993年7月15日)「假台灣人」專輯說明與書目,島嶼邊緣。第八期。檢索自http://intermargins.net/intermargins/IsleMargin/alter_native/index.htm
但漢章(1974)。陳耀圻其人其片。影響。9:20。
但漢章、李道明(訪問)(1974)。陳耀圻訪問錄。影響。9:15-19。
許碩舜(訪問)(1993)。陳耀圻─走到生活裡找主題。電影欣賞。65:16-19。
那維風(2014)。微風往事--那維風的兩岸心情故事。台中市:白象文化。
阮秀莉(1996年10月)。敘述和記憶/遺忘:從D.M.Thomas的《白色旅館》論書寫猶太人的問題。中外文學,第二十五卷第五期總293。
季季(2006)。行走的樹。台北市:印刻。
林照真(1995)。中國人的悲哀。台北市:希代。
林蔭庭(1991-05-15)。鋼索上的平衡--李郝體制。遠見雜誌,59期。取自遠見雜誌知識庫。
林寶山(2006)。離散‧家國‧敘述:當代台灣小說論述。台北市:前衛。
林寶安(2017)。澎湖713事件與山東流亡學生口述歷史。澎湖縣馬公市:澎縣文化局。
哈杜默德‧布斯曼(2003)。語言學辭典。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姜思章(2008)。鄉愁—一個「外省人」的流離、記憶與哀傷。台北市:問津堂。
姜思章等(2006)。流離記憶。台北市:印刻。
姜貴(1999)。旋風。台北市:九歌。
施正鋒(2013年12月)。民進黨執政八年族群政策回顧與展望。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14期,頁85-120。
施懿琳等(2003)。台灣文學百年顯影。台北市:玉山社。
胡正光(2007年6月)。從柏格森到阿布瓦希:論集體記憶的本質。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21期,頁147-201。
(1989年5月)「文學的電影‧電影的文學」專輯座談會實況記錄,聯合文學,第五卷第七期,55期。頁9-63。
胡蘊玉(2015):不能說的佛地魔:七〇年代戰爭劇情片的日本情結(1973-1979)。收錄於徐秀慧、胡衍南主編。前衛的理想主義—施淑教授七秩晉五壽慶論文集,台北市:學生書局。頁215-242。
苦苓(1988)。外省故鄉。台北市:希代。
夏志清(1985)。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市:傳記文學。
徐立功、井迎瑞、黃建業總編輯(1996)。電影辭典。台北市:國家電影資料館。
徐揚杰(2012)。中國家族制度史。武漢市:武漢大學。
桑品載(2013)。老小孩一張面孔。台北市:爾雅。
桑品載(2001)。岸與岸。台北市:爾雅。
秦嗣林(2012)。二十九張當票:典當不到的人生啟發。台北市:麥田。
秦嗣林(2013)。二十九張當票2:當鋪裡特有的人生風景。台北市:麥田。
秦嗣林(2014)。二十九張當票:門簾外的人生鑑定。台北市:麥田。
秦嗣林(2016)。那個年代,這些惦記:我和他們的相遇與交會,還有留下的故事。台北市:麥田。
郝譽翔(2000)。逆旅。台北市:聯合文學。
馬一波、鍾華(2006)。敘事心理學。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
高格孚(2004)。風和日暖:台灣外省人與國家認同轉變。台北市:允晨。
高格孚(2011)。中華鄰國:台灣的閾境性。台北市:允晨。
鈕文英(2012)。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雙葉書廊。
張大春(1988)。四喜憂國。台北市:遠流。
張大春(2003)。聆聽父親。台北市:時報。
鄭凱中(2009)。蚊子的悲哀—一個「另類」外省二代的心路歷程。收錄於張茂桂主編。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的觀點。台北市:群學。頁75-110。
張愛玲(1991)。秧歌。台北市:皇冠。
張愛玲(1991)。赤地之戀。台北市:皇冠。
張輝誠(2005)。離別賦。台北市:時報。
張嬙(2010)。寶島眷村。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
許廣秀(2010)。家的牽連與斷裂--隨國民政府來台老兵的生活經驗與照護需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
郭力昕(2014)。再寫攝影。台北市:田園城市。
郭力昕(2014)。真實的叩問:紀錄片的政治與去政治。台北市:麥田。
陳少聰(2010)。永遠的外鄉人。台北市:印刻。
陳怡真編(1986)。將軍碑—第九屆「時報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
陳芳明(2011)。台灣新文學史。台北市:聯經。
陳芸娟(1997)。山東流亡學生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陳建華(2010)。中國家譜「書法」初探。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一期)頁92-97。
陳紀瀅(1985)。荻村傳。台北市:皇冠。
陳斐雯撰文(1986年11月)。等天一亮,太陽依舊會照耀在大同農場上,人間雜誌第13期,頁78-93。
陸傳傑撰文、蔡明德攝影(1988年6月)。被囚閉六年兒童,人間雜誌第32期,頁44-56。
彭小妍(2010)。再現的危機:歷史、虛構與解嚴後眷村作家。收錄於王德威、許子東、陳思和主編。一九四九以後。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頁324-353。
彭瑞金(1991)。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市: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曾淑美撰文、蔡雅琴攝影(1988年3月)。王金瑞和陳寶美的愛情故事,人間雜誌第29期,頁114-123。
曾淑美撰文(1986年5月)。讓我牽著你的手。人間雜誌第7期,頁10-18。
焦雄屏(1988)。台灣新電影。台北市:時報。
焦雄屏等譯(1992)。認識電影。台北市:遠流。
策劃人廖金鳳(2008)。台灣紀錄片美學系列:紀實影像、家庭電影到紀錄片。台中市:國立台灣美術館。
費正清主編(1992)。劍橋中華民國史(第二部)。上海市:上海人民文史出版社。
費孝通(1948)。鄉土中國。上海市:觀察社。
黃仁、王唯(2004)。台灣電影百年史話。台北市:中華影評人寫協會。
黃仁編著(2003)。白克導演紀念文集暨遺作選輯。台北市:亞太圖書。
黃詩凱(2003 / 01 / 01)。九○年代台灣電影映演市場分析:産業集中度的觀點。傳播與管理研究;2卷2期,頁157 – 174。
楊明(2010)。鄉愁美學:1949大陸遷台作家的懷鄉文學。台北市:秀威。
楊長鎮、莊豐嘉主編(2006)。認識台灣眷村。台北市:民主進步黨。
楊照(2010)。霧與畫:戰後台灣文學史散論。台北市:麥田出版。
楊澤主編(1999)。狂飆八〇:記錄一個集體發生的年代。台北市:時報文化。
葉永勝(2009)。家族敘事流變研究—中國文學古今演變個案考察。合肥市:安徽人民出版社。
詹正德(2014)。看電影的人。台北市:一人出版。
廖雲章主編(2006)。人生,從那岸到這岸外省媽媽書寫誌。台北市:印刻。
趙一凡等主編(2006)。西方文論:關鍵詞。北京市: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趙傑夫總編輯(1997)。跨越歷史的鴻溝 : 兩岸交流十年的回顧與前瞻。台北市: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趙慶華主編(2010)。混搭:我們的故事—跨族群、跨地域、跨世代的女性生命書寫。台北市:印刻出版。
齊邦媛(1993)。二度漂流的文學,收錄於柯青主編。評論十家。台北市:爾雅。
劉永皓(2015)。在場影像。台北市:赤道。
潘人木(1985)。蓮漪表妹。台北市:純文學。
編輯委員會編(1986)。電影藝術辭典。北京市,中國電影出版社。
蔣曉雲(2011)。代序都是因為王偉忠,桃花井。台北市:印刻。
鄭美里主編(2008)。遇合外省/女性書寫誌。台北市:印刻。
盧非易(1998)。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台北市:遠流。
蕭菊貞(2001)。銀簪子。台北市:時報。
駱以軍(2000)。月球姓氏。台北市:印刻。
駱以軍(2003)。遠方。台北市:印刻。
龍應台(2007)。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台北市:天下文化。
應鳳凰編選(2013)。姜貴。台南市:台灣文學館。
薛繼光等(2008)。鄉關處處。台北市:印刻。
謝仁昌訪問校訂、吳越昌整理(2005年4月)。挑擔者劉必稼:胡台麗談《石頭夢》,電影欣賞,23:2=122 。頁49-56。
鍾秀梅(2011)。發展、進步與日常—以賈樟柯《三峽好人》為例,收入於發展主義批判。高雄市:春暉出版社。頁209-229。
鍾欣攝影、何文德口述、林小含撰文(1988年3月)。好複雜的心情—何文德返鄉探親去來,人間雜誌。第29期,頁10-15。
鍾肇政(2000)。台灣文學十講。台北市:前衛。
韓震主編(2008)。歷史觀念大學讀本。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
鴻鴻(2012)。阿瓜日記:八〇年代文青記事。台北市:釀出版。
蘇偉貞(1990)。離開同方。台北市:聯經。
蘇偉貞(2002)。魔術時刻。台北市:印刻。
蘇偉貞(2006)。時光隊伍。台北市:印刻。

劇情片
白克(1962)。《龍山寺之戀》。
李行(1962)。《兩相好》。
李行(1963)。《街頭巷尾》。
劉家昌(1978)。《黃埔軍魂》。
虞戡平(1983)。《搭錯車》。
李祐寧(1984)。《老莫的第二個春天》。
侯孝賢(1985)。《童年往事》。
李祐寧(1985)。《竹籬笆外的春天》。
翁大成(1985)。《背影》。
陳坤厚(1986)。《小畢的故事》。
李祐寧(1988)。《老科的最後一個秋天》。
李建緯(1988)。《大盜李師科》。
虞戡平(1988)。《海峽兩岸》。
王童(1989)。《香蕉天堂》。
王正方(1989)。《第一次約會》。
余為彥(1989)。《童黨萬歲》。
楊德昌(1991)。《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蔡揚名(1992)。《阿呆》。
余為彥(1993)。《月光少年》。
李祐寧(2011)。《麵引子》。
鈕承澤(2014)。《軍中樂園》。
王童(2015)。《風中家族》。

紀錄片
陳耀圻(1966)。《劉必稼》。
綠色錄影小組(1987)。「自由返鄉運動系列」。
吳乙峰(1989)。《范澤開》(人間燈火系列紀錄片)。
吳乙峰(1996)。《陳才根的鄰居們》。
蕭菊貞(2000)。《銀簪子》。
胡台麗(2004)。《石頭夢。
王偉忠(2007)。《偉忠媽媽的眷村》。
湯湘竹(2009)。《山有多高》。
鳳凰衛視(2008)。《一九四九大遷徙》。
鳳凰衛視(2012)。《最後的島嶼:台灣防衛戰1950-1955》。
鳳凰衛視(2013)。《最後的部隊:越南國軍餘部遷台紀事》。
李念修(2016)。《河北台北》。
*林雅行(2016)。《老兵挽歌》。東京。(林雅行為日籍導演,2017年尚未見發行,待尋中)
台灣文學館,台灣作家作品目錄http://www3.nmtl.gov.tw/writer2/writer_detail.php?id=1584。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http://www.th.gov.tw/new_index/pages/e/e_05.php
台灣外省人生命與敘事故事計畫資料庫數位典藏計畫:不凡的年代,我們的故事
http://ndweb.iis.sinica.edu.tw/TWM/Public/content/story/hometown/gohome.html
外省人生命記憶與敘事資料庫。「一條漫長回家的路—老兵返鄉探親運動」。
http://ndweb.iis.sinica.edu.tw/TWM/Public/index.html
青島啤酒:「一週七天」系列之〈星期天篇〉廣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fG_dqCkbjE
台北市大安區戶政事務所:檔案管理知識網/戶政檔案-國民身分證沿革
http://files.dahr.taipei/ct.asp?xItem=971761&ctNode=21683&mp=100044
(106年12月29日擷取)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