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學習落後學生與數學課室文化: 中年級教室的民族誌研究
作者:陳鴻文
作者(外文):HUNG-WEN CHEN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指導教授:林意雪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學習落後學生數學課室文化民族誌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本研究以一個中年級教室作為民族誌的研究田野,探究數學學習落後學生學習的困境與長處,以及分析個案教師所建構的數學課室文化與要教會學習落後學生所運用的教學策略;並探討教(師)與學(生)遭遇時所產生的文化符應與衝突;含前導研究研究者共進行了為期一年兩個月,合計166堂的教室觀察。
回顧了學習落後學生與數學教學的相關文獻之後,研究者說明了研究的歷程、研究者的角色,除了務求研究具有可信賴性,也欲體現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互為主體的研究關係。
經由田野資料的分析發現:首先,學習落後學生在操作量感的單元,並未高於學期平均。但是他們能掌握文字敘述較少的單元,以及在對應式的操作比較容易上手。不過學習落後學生比較難適應新的概念,因此在三年級才剛出現的除法、分數及小數等概念的學習表現都低於學期平均。其次,個案教師建構了嚴謹與工整的數學課室文化,並運用數學閱讀、實際操作、小組合作討論等策略,來提升學習落後學生的學習表現。此外,當教(師)與學(生)在遭遇時,在文化面向上會有符應與衝突等現象;而高成就的學生即使不符應教師所建構的數學課室文化,學習成就並不受影響;但是學習落後學生若無法符應,則無法提升學習成就。
只是文化符應並不適用於每個學習個體,衝突也是數學課室教與學的一部份。因此在學習落後學生的教學策略上,研究者建議:必須降低認知與操作負荷,以及改編複雜而又能到達能力區間的問題,使其更具成效。再者,教與學遭遇衝突時,可以嘗試與學習落後學生建立分享的協助性關係,以及重置的理解(學習落後)學生的限制。
參考文獻
一、中文
王文中(2000)。專文推薦:擴展多元智慧評量。載於郭俊賢、陳淑惠譯,落實多元智慧教學評量(頁 13-15)。臺北市:遠流。
方永泉(譯)(2002)。受壓迫者育學(原作者:Freire, P.)臺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1970)。
王文科(2000)。教室俗民誌。教育大辭書。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0
王瓊珠(2014a)低成就學生之心理特質與輔導。載於陳淑麗、宣崇慧主編,帶好每一個學生:有效的補救教學。(頁29-46)。臺北市:心理。
王瓊珠(2014b)教育沒有奇蹟。載於陳淑麗、宣崇慧主編,帶好每一個學生:有效的補救教學(頁iv-vii)。臺北市:心理。
宋文里(1995)「批判教育學」的問題陳顯。通識教育季刊,2(4),1-15。
宋文里(1999)負顯化:觀看借竅儀式的一種方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5,163-201。
宋文里(譯)(1999)。成為一個人(原作者:Roger, C. R.)。臺北市:桂冠(原著出版年:1961)。
宋文里(2000)。再現青少年。「青少年人格建構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0年6月15日修訂版。
宋文里(譯)(2001)。教育的文化(原作者:Bruner, J. S.)。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96)。
宋文里(2002)。敘事與意識:另一個對話的位置。應用心理研究,16,157-185。
吳沁婕(2012)。我的過動人生。臺北市:策馬入林。
吳金聰(2008)。精進國小教師的數學專業知能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吳康寧(譯)(1992)。非學校化社會(原作者:Illich, I.)。臺北市:桂冠(原著出版年:1970)。
吳清山、林天祐(1995)。教育名詞淺釋──教育優先區。教育資料與研究,5,49。
谷瑞勉(譯)(2001)。教室中的維高斯基:仲介的讀寫教學與評量(原編著: Dixon-Krauss, L.)。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96)。
李錦旭(譯)(1989)。資本主義美國的學校教育:教育改革與經濟生活的矛盾(原作者:Bowles, S. 與Gintis, H.)。臺北市:桂冠(原著出版年:1976)。
李苹綺(譯)(1998)。多元文化教育概述。(原著:Banks, J. A.)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94)
李長燦(2003)。發展對話與反省社群的國小數學教學模式之研究─ Vygotsky「可能發展區」概念的探討與實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李源順(1999)。數學教師在校內互動促進自我專業發展的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李源順、林福來(2000)。數學診斷教學能力的培育。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45(1),1-25。
李源順(2001)。0.9的診斷教學實驗。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25,31-48。
李源順(2014)。數學這樣教(二版)。臺北市:五南。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市:桂冠。
沈剛衛(2014)文化資本對馬來西亞獨立中學學生學業成就影響之研究:以馬來西亞柔佛州九所獨立中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縕琪、林喜慈(2006)。文化回應教學之實踐與省思:一個多族群班級的行動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2,33-66。
林和秀(2014)。應用替換式數學教學在國小五年級數學障礙學生學習「分數乘法解題」之成效探討。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林福來、黃敏晃、呂玉琴(1996)。分數啟蒙的學習與教學之發展性研究。科學教育學刊,4(2),161-196。
林福來(2014)。數學感是數學物件心像與結構的整合。載於李源順著,數學這樣教(頁,i-ii)。臺北市:五南。
姜信章(2011)。高中學生文化資本之探究----以TEPS第一波資料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范信賢(2003)。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轉變:敘事探究的取向。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組博士論文,未出版。
紀惠英(2001)。山地國小數學教室裡的民族誌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胡惠純(2015)。計劃行為修正理論對國小高年級學生數學領域學習動機與行動 控制策略的預測力。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洪振耀(2011)。ZPD與阿是穴:Vygotsky學術思想之跨文化譯介個案研究。載於黃孟蘭主編第七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文化與外語教學(頁365-388)。
洪蘭(2012)。日本能,為什麼臺灣不能。載於黃郁倫、鐘啟泉譯,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頁,9-10)。臺北市:天下文化。
孫旻儀、蔡明學 (2007)。社經地位和學生學業成就關係之後設分析。國教學報, 19,199-221.
秘舒、凌旻華(譯)(2013)。學做工:工人階級子弟為何繼承父業(原著者:Wills, P.)。江蘇:譯林(原著出版年:1977)。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徐偉民(2011)。數學課程實施:一位國小資深教師的個案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9(2),101-122。
陸正威、王慧豐(2000)。同儕交互指導數學解題方案對國小學童數學解題表現、數學焦慮及後設認知影響之實驗研究。花蓮師院學報,10,278-293。
郭佩宜、王宏仁(2007)。導論:非關田野,非關技藝。載於郭佩宜、王宏仁主編,田野的技藝:自我、研究與知識建構(頁,i-xix)。臺北市:巨流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第一學習階段)暫行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1)。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100學年度實施)。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2)。教育部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102年度)。臺北市:教育部。
張君玫、劉鈐佑(譯)(1996)。社會學的想像(原作者:Mills, C. W.)。臺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1959)。
張芳全(2011)。家長教育程度、文化資本、自我抱負、學習興趣與數學成就之關係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5,29-56。
張芬芬(1991)。師範生教育實習中潛在課程之人種誌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張芬芬(1998)。換一副透鏡看世界。載於黃政傑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頁47-70)。新北市:漢文。
張芬芬(譯)(2005)。質性研究資料分析(原作者:Miles, M. B. & Huberman, A. M.)。臺北市:雙葉書廊(原著出版年:1994)。
張英傑、周菊美(譯)(2005)。中小學數學科教材教法(原作者:John A.Van De Walle)。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2004)。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淑怡(2006)。數學教室內之互動類型研究:一個國小四年級的班級個案。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張淑玲(2005)。合作成長小組促進國小教師數學教學知能與反思能力成長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張景媛、呂玉琴、何縕琪、吳青蓉、林奕宏(2002):多元思考教學策略對國小教師數學教學之影響暨教師專業成長模式之建構。教育心理學報,33(2),1-22。
梁惠珍、劉曼麗。(2005)。國小四年級小數診斷教學之研究。論文發表於臺東大學主辦「2005 年臺灣教育學術研討會」,臺東大學。2005年5月28-29日。
梁瓊惠(2011)。幼稚園的生活:田野工作、大人和小孩。臺北市:五南。
陳伯璋(1998)。意識型態與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佩正(譯)(2007)。教師生命自傳(原作者:Nieto, S.)。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2003)。
陳保朱(譯)(2002)。為什麼孩子要上學(原作者:大江健三郎)。臺北市:時報文化(原著出版年:2001)。
陳珊華(2004)。小學生文化資本之累積與作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 士論文,未出版。
陳奎熹(1990)。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添球(1989)國民小學教師教學自主性之研究:一所國民小學日常生活世界的探討。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添球(1998)。學校人種誌的案例與實務。載於黃政傑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頁133-158)。新北市:漢文。
陳淑娟(2008)。國小教師發展數學提問能力之合作行動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鴻文(2012)。從激進到基進:我做為小學老師的多元文化教育實踐歷程。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6,61-92。
陳鴻文(2014)。度量化的身體:學校體適能檢測的權力技術。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4(1),1-46。
曾凡慈、林文蘭(2007)。學校民族誌的擘手-威利思之《學做工》(Learning to
Labor)導讀。中等教育,58(4),146-159。
喻平(2002)。論數學解題教學的現代理論基礎。數學傳播,26(4),60-68。
黃光雄(1990)。教育概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幸美(2012)。數學教學轉化之探討:以一位有經驗教師之面積初步概念教學為例。教科書研究,5(3),99-129。
黃武雄(1999)札加克太太和她的影子。載於吳美真(譯),學童紀事(頁1-6)。臺北市:先覺。
黃武雄(2003)。學校在窗外。新北市:左岸文化。
黃郁倫、鐘啟泉(譯)(2012)。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原作者:佐藤學)。臺北市:親子天下(原著出版年:2006)。
黃德華、羅家健(2009)。數學學習障礙與數學輔導教學。臺灣數學教師電子期刊,18,3-17。
黃應貴(2005)。人類學家與被研究者的關係。載於黃瑞祺、羅曉南主編,人文社會科學的邏輯(頁,297-311)。臺北市:慧松文化。
游美惠(2001a)。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基礎。載於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編著,多元文化教育(頁,33-56)。新北市:空大。
游美惠(2001b)。階級與多元文化教育。載於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編著,多元文化教育(頁,85-111)。新北市:空大
楊招謨(2008)。數學低成就學生除法解題錯誤類型分析及補救教學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博士論文,未出版。
詹慕如(譯)(2010)。雷夫老師的莎士比亞課:第56號教室的奇蹟(原作者:Rafe, E & Mel, S.)。臺北市:親子天下(原著出版年:2009)。
楊茂秀(2006)。好老師是自己找的。臺北市:遠流。
楊國賜(1990)。教育專業。載於黃光雄主編,教育概論(頁415~444)。臺北市:師大書苑。
廖千惠(2009)。遭遇、理解、增能實踐:弱勢幼兒的生命處境、生存策略與多元文化教育工作者的行動探究。國立東華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蔡文標(2002)。影響國小數學低成就學生數學成就的相關因素及直接教學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蔡坤憲(譯)(2006)。怎樣解題(原作者:Polya, G.)。臺北市:天下文化(原著出版年:1945)。
蔡敏玲(1994)。教育民族誌中研究者的角色。「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檢討與前瞻」第二次科技研討會,質化研究、次級分析與綜合方法,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4年1月12-14日。
蔡敏玲、陳正乾(譯)(1997)。社會中的心智:高層次心理過程的發展(原作者:Cole, M.等主編)。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78)。
蔡敏玲(1998)。詮釋性研究的一個可能方式:我如何建構婷婷和穎的故事。載於黃政傑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頁71-114)。新北市:漢文。
蔡敏玲、彭海燕(譯)(1998)。教室言談:教與學的語言。(原作者:Cazden, C. B.)。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88)。
蔡敏玲(2001)。教育質性研究報告的書寫:我在紀實與虛構之間的認真與想像。國立臺北師院學報,14,233-260。
蔡敏玲(2002)。教育質性研究歷程的展現:尋找教室團體互動的節奏與變奏。臺北市:心理。
蔡敏玲(2004)。我看教育質性研究創塑意義的問題與難題:經歷、剖析與再脈絡化。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7(1),493-519。
鄭英豪(2000)。學生教師數學教學概念的學習:以「概念啟蒙例」的教學概念 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歐用生(2012)。打開潘朵拉的盒子。載於黃郁倫、鐘啟泉譯,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頁,16-20)。臺北市:天下文化。
潘宗億(2001)。近代西方史學發展的趨勢:伊格斯(Iggers, G. G.) 訪談錄。當代,163,100-113。
劉美慧(2001)。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概念與歷史發展。載於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編著,多元文化教育(頁,1-31)。新北市:空大。
劉美慧(2006)。從臺灣的多元文化發展兼論公共圖書館的多元文化服務。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24(1),52-65。
劉美慧(2009)。多元文化教育的抉擇:族群、性別與階級的五種取向。載於劉美慧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名著導讀(頁,51-75)。臺北市:學富。
劉慈惠(2000)。社經地位與教養相關文獻的評析與再思。新竹師院學報,13,359-374。
劉錫麒(1991)。合作反省思考的數學解題教學模式及其實徵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劉錫麒(1992)。合作反省思考的數學解題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報,3,1-18。
劉錫麒(1993)。數學思考教學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錢清泓(1996)。在熟悉與陌生之間的一堂課:國小本土語言教學課之分析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錢清泓(2005)。師生互動情緒/議題的重讀與改寫:一群國小教師網路書寫教學日誌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組博士論文,未出版。
蕭昭君(2000)。誰需要多元文化教育?一位師資培育者的反省與告解。載於國立花蓮師範學院(主編),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99-335),花蓮縣:花蓮師範學院。
謝佳叡(2011)。中學數學實習教師之數學教學概念心像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謝國雄(2007)。四位一體的田野工作。載於謝國雄主編,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頁37-90)。新北市:群學。
魏宗明(2008)。建構式數學課程改革論述分析。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 論文,未出版。
譚光鼎(1998)。社會與文化再製理論之評析。教育研究集刊,1(40),23-50。
羅珮華(2004)。「從第三次國際科學與數學教育成就研究後續調查 (TIMSS1999)」結果探討國中學生學習成就與學生特質的關係:七個國家之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蘇意雯(2004)。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面向:數學史融入數學教學之實作與
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鐘啟泉(譯)(2010)。學校的挑戰:創建學習共同體(原作者:佐藤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原著出版年:2006)。
鐘啟泉、陳靜靜(譯)(2012)。教師的挑戰:寧靜的課堂革命(原作者:佐藤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原著出版年:2003)。
顧瑜君、吳明鴻、石佳儀(2014)。社會受苦學童的接應:談文化與補救教學的手藝。載於陳淑麗、宣崇慧主編,帶好每一個學生:有效的補救教學(頁285-308)。臺北市:心理。













二、英文
Adler, J. (2012). Discourse and Equity: The Simultaneous Challenge of Epistemological and Social Access. In B. Herbel-Eisenmann, J. Choppin, D. Wagner, D. Pimm(Eds.), Equity in Discourse for athematics Education. (pp.v-vii). London: Springer.
Asad, T. (1975). Two European’s Images of Non-European Rule. In T. Asad (Ed.), Anthropology and the Colonial Encounter (pp. 41-69). London: Ithaca Press.
Bell, A.W. (1993). Diagnostic teaching. Selected Lectures from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Mathematical Education, 19-34..
Birch, H. G. & Gussow, J. D. (1970). Low Achievement Children: Health, Nutrition and School Failur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World.
Bruner, J. S. & Haste, H. (1990). Introduction. In J. Bruner & H. Haste (Eds.), Making sense: the child’s construction of the world. New York: Routledge.
Clifford, J. (1986). Introduction: Partial Truths. In J. Clifford and George E. Marcus (Eds.), Writing Culture (pp. 1-26).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ondry, S. (1983). History and background of preschool intervention programs and the Consortium for Longitudinal studies. In The Consortium for Longitudinal Studies (Eds.), As the twig is bent--Lasting effects of preschool programs (pp. 1-31). Hillsdale, NJ: Erlbaum.
Coleman, J. S., Campbell, E. Q., Hobson, C. J., McPartland, J., Mood, A. M., Weinfeld, F. D., & York, R. L. (1966).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Washington, D. 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Collinson, V. & Cook, T. (2000). “I don’t have enough time” Teachers’ interpretations of time as a key to learning and school chang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39(3), 266-281.
Denzin, N. & Lincoln, Y. S. (1994). Introduction: Entering the filed of qualitative inquiry. In N. Denzin & Y.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Eisner, E. (1994). Educational imahination (3rd. ed.). New York: Macmillan.
Erickson, F. (1984). What makes school ethnography “ethnographic” ? Anthropology & Education Quarterly, 15: 51-66.
Erickson, F. (1986). Qualitative methods in research on teaching. In M. C. Wittrock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3rd ed.). New York: Macmillam
Ernest, P. (1998). A postmodern perspective on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A.Sierpinska & J. Kilpatrick (Eds.), Mathematics education as a research domain: A search for identify (pp. 71-85). Dordrecht,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Forster, P. (1975). A Review of the New Left Critique of Social Anthropology. In T. Asad (Ed.), Anthropology and the Colonial Encounter (pp. 23-38). London: Ithaca Press.
Foucault, M. (1978).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New York: Random House.
Foucault, M. (1984). Foucault Reader. In P. Rabinow (Ed.).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Foucault, M. (1995).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2nd ed.). New York: Vintage Book.
Gay , G. (2000).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Gagne, R. M. (1985). The conditions of learning and theory of instruc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niston, Inc.
Giroux, H. A. (1997). Pedagogy and the Politics of Hope: Theory, Culture and Schooling. Clo: Westview .
Glaser, R. (1984). Education and thinking: The role of knowledge. American Psychologist, 39, 93-104.
Hargreaves, A. (2000). Mixed Emotions: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Student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6, 811-826.
hooks, b. (1994). Teaching to transgress: Education as the practice of freedom. London: Routledge.
Jackson, P. W. (1990). Life in classrooms (2nd ed.).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Press.
Lloyd, G. M. (2008). Curriculum use while learning to teach: One student teacher’s
appropriation of mathematics curriculum materials.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39(1), 63-94.
May, M. F. (1980). Doing Ethics: The Bearing of Ethical Theories on Fieldwork. Social Problem, 27(3): 358-370.
NCTM (1980). An agenda for action. VA: Reston.
NCTM (2000).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VA: Reston.
Oakes, J. (1983). Tracking and ability grouping in American schools: Some constitutional questions.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84(4): 801-819.
Remillard, J. T. (1999). Curriculum material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reform: A framework for examining teacher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urriculum Inquiry, 29(3), 315-342.
Roman, L. G. & Apple, M. (1990). Is naturalism a move away from positivism? In E. W. Eisner & A. Peshkin (Eds.), Qualitative inquiry in education: the continuing debat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Sleeter, C. E., & Grant C. A. (1994). Making choices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Five approaches to race, class, and gender (2nd ed.). New York: Merrill
Spindler, G. & Spindler, L. (1987). Teaching and learning how to do the ethnography of education In G. Spindler & L. Spindler (Eds.), Interpretive ethnography of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New Jersey: Hillsdale.
Swartz, E. (1993).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Disrupting patterns of supremacy in school curricula, practice, and pedagogy. Journal of Negro Education, 64(4):493-506.
Tversky, A. & Kahneman, D. (1974). 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 Science, 185, 1124-1131.
Wagner, D. Herbel-Eisenmann, B. & Choppin, J. (2012). Inherent Connections Between Discourseand Equity in Mathematics Classrooms. In B. Herbel-Eisenmann, J. Choppin, D. Wagner, D. Pimm(Eds.), Equity in Discourse for athematics Education. (pp.1-13). London: Springer.
Wandersee, J. H., Mintzes, J. J. & Novak, J. D. (1994). Research on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in science. In D. L. Gabel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New York: Macmillan.
White, K. R. (1982). The relation between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1(3): 461-481.
Willis, P. (2000). The Ethnographic Imagination. Cambridge: Polity.
Willoughby, S. S. (2000). Perspectives on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M. J. Burke & F. R. Curcio (Eds.), Learning mathematics for a new century (pp. 1-15). VA: Reston.
Wolcott, H. F. (1987). On ethnographic intent. In G. & L. Spindler (Eds.), Interpretive ethnography of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pp. 37-57). New York: Hillsdale.
Wood, D. J.﹐ Bruner﹐J. S. & Ross﹐G. (1976). The role of tutoring in problem solving.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17: 89-10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