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治時期魏清德報刊文章書寫研究
作者:曾玉惠
作者(外文):Tseng, YU-HUI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余美玲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日治時期魏清德文明啟蒙記者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報刊文章Japanese colonial periodreporterTaiwan Daily NewsWei Qingdecivilization enlightenmentChinese Taiwan Daily NewsNewspaper articl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日治時期著名詩人魏清德,漢詩表現受時人推崇,其歷任臺灣第一大報記者、漢文部主任,擔任媒體重要職務逾三十年,生存年代橫跨三個政權,角色身份多元,不同面向的表現也給後人不同向度的研究空間。而細審現代學者對魏清德的研究成果,對其身為新聞記者的角色與價值的研究較為缺乏,故以其報刊文章為研究範疇,做全面性的整理耙梳,以此為開端,試圖對魏清德報刊文章進行初步考察。
所運用研究方法,在對日治時期臺灣大眾媒體發展分析上是用文獻分析法,搜羅並分析現代學者研究成果及日治時期留存的相關文獻,以此為創作背景的研究。在文本形式是運用敘事理論與文體分析。文本內容研究是參酌閱覽與整理、分類及詮釋,針對魏清德報紙文章,利用歸納法對不同的作品進行議題分類,共分為歷史記憶、人物敘寫及旅遊敘寫等三大主題。
首章為緒論,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第二節為前人研究成果分析,第三節為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第四節分析魏清德從教師到記者的自我實現追尋之路加以探討。第二章為對魏清德報刊文章的文本形式加以討論:第一節文體分析,第二節為敘事特性,第三節為敘事策略等。第三至五章為針對魏清德報刊文章不同主題加以探討,第三章為歷史記憶,包括異文化記憶、世變記憶及重塑臺灣島等。第四章為人物敘寫,探討不同族群,包括「士」族群、女性人物、戰士等。第五章為旅遊敘寫,從傳統遠遊到現代觀光休閒的演變、島內的旅遊、島外的旅遊等加以討論。
本文第六章統整前面數章之論述,歸納出四項結論:第一,魏清德報刊文章對傳統古文的繼承與新變,包括保留傳統古文之遺緒及現代新聞文體結構之產生。第二,魏清德文明啟蒙的內涵乃承繼傳統漢學而有所革新,傳遞西方新學而有所揀擇。第三,魏清德身為協力文人以詩文創作服務殖民政府,另一面則呈現以婉飾諷諫殖民政府的幽微心境。第四,魏清德為充滿理想性的日治時期文人記者,他的報刊文章以追求臺灣島現代化富庶繁榮為目標,表現出以殖民政權的合法性為依歸、倡導「自覺心」以盡義務效忠天皇等社會框架。最後並說明本主題的未來展望。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he famous poet Wei Qingde was respected by the people for his performance of Chinese poetry, and his careers were such as a reporter of the first Taiwan newspaper and a director of the Chinese department as important positions of media for more than three decades that his survival of the era had across three regimes, and his role of diversity showed the different oriented of performance to the future generations for research. The modern scholars look carefully for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Wei Qingde, but the research for the role and value of journalist is lacked. Therefore, his periodical articles are the research result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arrangement as the beginning for trying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Wei Qingde’s periodical articles.
The use of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Taiwan’s mass media development analysis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is to apply for literature analysis, collecting, analyzing the research result of modern scholars and the retention of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in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as a creative background of study. The format of text is to apply for narrative theory and stylistic analysis. The contents of research text are based on readings, finishing, classif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for Wei Qingde’s newspaper articles to use the induction method for the different works that classify topics into three categories such as historical memory, character narrative, and tourism narration.
Chapter One is introduction: the first section is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and problematic; the second section is the result analysis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 the third section is the scope of research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the fourth section is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Wei Qingde from a teacher to a journalist to the road of self-realization pursuit. Chapter Two is to discuss with the text format of Wei Qingde’s periodical articles: the first section is the stylistic analysis; the second section is the narrative characteristics; the third section is the narrative strategy etc. Chapter Three to Five is to discuss the different topics of Wei Qingde’s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Chapter Three is the historical memory, including the different cultural memory, the world narrative, and reshaping Taiwan Island etc. Chapter Four is the character narrativ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including “disabilities” ethnic groups, female figures, soldiers and so on. Chapter Five is tourism narration such as the evolution from traditional travel to the modern tourism and leisure, the island’s tourism, the outside island’s tourism etc. to be discussed.
Chapter Six is to rearrange the previous chapters and classify into four conclusions: First, Wei Qingde’s newspaper articles on the inheritance and new changes of traditional ancient writings, including the preservation of traditional ancient literary heritage and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news style structure. Second, the connotation of Wei Qingde’s civilization enlightenment is inherited from traditional Sinology and innovation to transmit the Western new learning for selecting. Third, Wei Qingde as a co-writer to serve by poetry creation in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and the other side shows that persuades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with faint mood. Four, the social framework of Wei Qingde’s newspaper articles shows that the pursuit of prosperity of island's modernization is pursued by the legitimacy of the colonial regime, and the "self-conscious" to be loyal to the Japanese emperor and so on. Finally, the fifth section describes the future prospect of this topic.
一、古籍(依朝代先後排序)
﹝東漢﹞班固撰,《漢書‧藝文志》,臺北市 : 臺灣商務,1988。
﹝唐﹞王涇:《大唐郊祀錄》,續修四庫全書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宋﹞王溥:《唐會要》,臺北市 : 臺灣商務,1983。
﹝元﹞脫脫等,《宋史》,臺北:鼎文,1978。
[明]吳納,《文章辨體序說‧傳》,臺北市:長安出版社,1978。
[明]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傳》,臺北市:長安出版社,1978。
[清]姚鼐編纂,王文濡評校:《古文辭類纂評註》,臺北:中華書局,1967。
二、專書(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士林鎮誌編纂委員會:《士林鎮誌》,臺北市:士林鎮誌編纂委員會,1968。
大澤貞吉︰《皇太子殿下御降誕奉祝獻詠集》,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1934。
子安宣邦著,陳瑋芬譯:《東亞儒學:批判與方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
井口和起著、何源湖譯:《日俄戰爭的時代》,臺北市:玉山社出版,2012。
王覺新:《日本對華南進政策與臺灣黑幫籍民之研究(1895-1945)》,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09。
井口和起著、何源湖譯:《日俄戰爭的時代》,臺北市:玉山社出版,2012。
王天濱:《臺灣新聞傳播史》,臺北市:亞太圖書,2002。
布迪厄‧華康德著,李猛、李康譯:《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
朴贊勝:《韓國近代政治思想史研究—民族主義右派之實力養成論》,首爾:歷史批評社,1992。
江紹源:《中國古代旅行之研究》,臺北:新文豐,1980。
余 霞:《大眾傳媒與歷史記憶---新時期傳媒抗戰記憶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3。
李鵬程:《當代西方文化研究新詞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呂紹理:《展示殖民地:日本博覽會中臺灣的實像與鏡像》,《2003年度財團法人交流協會日台交流中心歷史研究者交流活動報告書》,2003。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壽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市:正中書局,1992。
林淑慧:《旅人心境:臺灣日治時期漢文旅遊敘寫》,臺北市:萬卷樓,2014。
施正鋒:《臺灣人的民族認同》,臺北:前衛出版,2000。
泉風浪︰《新聞人生或弎十有五年》,臺北:鈴木義敏,1937。
保羅‧康納頓著、納日碧力戈譯:《社會如何記憶》,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Yi-Fu Tuan (段義孚)著,潘成桂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98。
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出版,1999。
倪炎元:《再現的政治—臺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臺北縣: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3。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敘局,1993。
海登‧懷特著、陳永國、張萬娟譯:《後現代歷史敘事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特瑞.伊格爾頓著,方杰譯:《文化的觀念》,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敘局,1993年3月)
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出版社,2003。
莫里斯‧哈布瓦赫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陳培豐︰《想像和界限---臺灣語言文體的混生》,臺北市:群學,2013。
陳明珠:《身體傳播:一個女性身體論述的研究實踐》,臺中市:五南文化事業公司,2006。
孫歌︰《竹內好的悖論》,北京:北京大學,2005。
陳瑋芬:《近代日本漢學的「關鍵詞」研究:儒學及相關概念的嬗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章尚正:《旅游文學》,中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設,2000。
孫歌:《亞洲意味著什麼》,臺北:巨流出版社,2001。
翁聖峰:《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臺北:五南出版社,2007。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華東師範大學出版設,1995。
郭水潭:《郭水潭集》,臺南市:文化局,1994。
斯圖爾特‧霍爾著、徐亮、陸興華譯:《表徵: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臺北市:商務印書館,2003。
黃美娥主編:《魏清德全集》,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
黃美娥:《古典台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臺北:國立編譯館,2007。
黃東蘭主編:《身體‧心性‧權力》,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黃美娥:《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重層現代化鏡像》,臺北市:麥田出版,2004。
黃美玲:《連雅堂文學研究》,臺北:文津,2000。
舒國治等著:《縱橫天下:長榮環宇文學獎》,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
福澤諭吉著,北京編譯社譯:《文明論概略》,上務印書館,1998。
楊治良、郭力平等:《記憶心理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趙白生:《傳記文學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鄭明娳:《現代散文現象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
蕭阿勤:《回歸現實:臺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8。
羅智成:《南方以方,沙中之沙》,臺北:天下文化,2002。
蘇碩斌:《旅行的視線---近代中國與臺灣的觀光文化》,臺北市: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2012。
顧詰剛:《史林雜識初編》,中華書局,1963。
龔鵬程:《游的文化精神史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三、期刊論文
又吉盛清著、潘淑慧譯:〈臺灣教育會雜誌---再版記及內容介紹(下)〉,《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第3卷第3期,1997.3。
王輝:〈探究日俄戰爭(1904-1905)對東北地區的影響〉,《黑龍江史志》,第5期,2014.3。
王品涵︰〈由練習到熟習:論魏清德的偵探小說創作〉,《竹塹文獻雜誌》,第55期(2013年),頁57~71。
王學新:〈南進政策下的籍民教育(1895-1937)〉,《國史館學術集刊》,第14期,2007.12。
王斌︰〈浅析《芙蓉女兒誄》的文體特徵〉,《文學新論》, 2011.6。
王錦雀:〈日本治台時期教育政策與公民教育內容〉,《公民訓育學報》,第16期,2004.6。
王錦雀:〈日本治台時期教育政策與公民教育內容〉,《公民訓育學報》,第16期,2004.6。
王明珂:〈歷史事實、歷史記憶與歷史心性〉,《歷史研究》,第5期,2001。
王汎森:〈清末的歷史記憶與國家建構---以章太炎為例〉,《思與言》,第34卷第3期,1996。
方孝謙:〈「內涵化」與日據芝山岩精神的論述---符號學概念的試用與評估〉,《臺灣史研究》,第1卷第1期,1996.6。
方毅華︰〈新聞敘事與文學敘事的三大界限〉,《新聞與寫作》,第5期,2010.5。
孔新人:〈「遊記」的歷史分類〉,《中國文學研究》,第3期,2007.9。
白謙慎︰〈從傅山和戴廷栻的交往論及中國書法中的應酬和修辭問題(上)〉,《故宮學術季刊》,第16卷第4期,1999年夏。
石萬壽:〈祀典武廟建置沿革研究〉,《臺灣文獻》,第4卷第38期,1987。
江寶釵、謝崇耀:〈從瀛社活動場所觀察日治時期台灣詩社區的形成與時代意義〉,《中國學術年刊》,第32期(春季號),2010.3。
呂宣玲:〈淺談中國近現代國家觀念形成及職能的合法來源〉,《參花(下)》第12期(2013年),頁153。
余美玲:〈日治時期傳統文人魏清德的書畫活動與南宗風尚之探析〉,《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4集,2010.12。
吳佰祿:〈館藏匾額文化歷史內涵探析〉,《臺灣博物》,第26 卷1 期(總號93),2007.3。
巫仁恕:〈晚明的旅遊活動與消費文化-以江南為討論中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 41 期,2003.9。
沈松僑:〈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8期,1997。
宋美璍:〈自我主體、階級認同與國族建構──論狄福、菲爾定和包士威爾的旅行書〉,《中外文學》,第26卷第4期,1997.9。
林滿紅:〈「大中華經濟圈」概念之一省思---日治時期台商之島外經貿經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9期,1998.6。
林以衡:〈日治時期臺灣文人魏清德東北亞紀行的文明之旅與漢文體驗〉,《漢學研究》,第30卷第4期,2012.12。
林淑慧:〈儒學社群遊記的地景意象—以《臺灣文藝叢誌》與《詩報》為例〉,《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7期,2013.10。
林正三︰〈瀛社的沿革與未來之藍圖〉,《臺北文獻》,直字第166期,2008。
林明德,〈僞滿洲國與反滿抗日運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7期,1988.12。
孟建煌:〈論離臺內渡臺灣進士施士潔與日本文人〉,《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2期(總106期),2010.2。
柯慶明︰〈「傳」「狀」作為文學類型之美感特質〉,《清華中文學報》,第7期,2012 .6。
施炳華:〈從事跡與相關文本談廖添丁傳說的演化〉,《民俗曲藝》,第165期,2009.9。
范宜如:〈華夏邊緣的觀察視域:王士性《廣志繹》的異文化敘述與地理想像〉,《國文學報》,第42期,2007.12。
胡家瑜:〈博覽會與臺灣原住民:殖民時期的展示政治與「他者」意象〉,《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62期,臺北,2004.6。
胡錦媛:《繞著地球跑(下)----當代臺灣旅行文學》,《幼獅文藝》,第83 卷 12 期,1996.12。
徐東林:〈嘲諷世情切中時弊——錢鐘書《吃飯》中的人情百態〉,《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拳社台科學版)》,第26卷第5期(總109期),2007.10。
孫宗美:〈試論儒道思想對中國古代悼亡詩的影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2。
陳瑛珣:〈開化意識下的日治時期臺灣女子教育政策---以彰化高女為例〉,《藝術與文化論衡》,第4期, 2014.12。
陳清泉:〈大東亞共榮圈的地緣政治密碼析論〉,《東亞論壇季刊》,第471期,2011.3。
陳室如:〈誰的風景?---《漢文台灣日日新報》旅行書寫研究〉,《國文學報‧高師大》,10期,2009.6。
陳培豐︰〈日治時期臺灣漢文脈的漂游與想像: 帝國漢文、殖民地漢文、中國白話文、臺灣話文〉,《臺灣史研究》,第15卷第4期,2008.12。
陳鸞鳳:〈日治時期台灣的神社之空間分布、環境觀和方位觀念〉,《國立新竹師 範 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社會科教育學報」,第7期,2004。
許雪姬:〈是勤王還是叛國---「滿洲國」外交部總長謝介石的一生及其認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第57期,2007.10。
許雪姬:〈在「滿洲國」的臺灣人高等官: 以大同學院的畢業生為例〉,《臺灣史研究》,第19卷第3期,2012.9。
張遠東:〈匾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載體〉,《學術交流》,四川樂山東山師範學院教務處,2013.8月。
黃美娥:〈尋找歷史的軌跡:臺灣新、舊文學的承接與過渡(1895~1924)〉,《臺灣史研究》,第11卷第2期,2004.12。
黃美娥:〈「文體」與「國體」--日本文學在日治時期臺灣漢語文言小說中的跨界行旅、文化翻譯與書寫錯置〉,《漢學研究》,第28卷第2期,2010 .6。
黃美娥、陳盈達︰〈百年吟聲,風雅柢柱:瀛社百年活動簡史〉,《臺北文獻》,直字第166期,2008.12。
黃美娥、陳盈達︰〈百年吟聲,風雅柢柱:瀛社百年活動簡史〉,《臺北文獻》,直字第166期,2008。
黃美娥:〈奮飛在二十世紀的新世界:魏清德的現代性文化想像與文學實踐〉(下),《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第18卷1期(總174期) (2008年1月),頁49。
黃美娥:〈尋找歷史的軌跡:臺灣新、舊文學的承接與過渡(1895~1924)〉,《臺灣史研究》,第11卷第2期,2004.12。
黃美娥:〈日治時期台灣新舊論戰中傳統文人的典律反省及文化思維〉,《台灣文學學報》,第4期,2003.8。
黃克武:〈「文化想像與族國建構」專號序〉,《思與言》,第34卷第3期,1996。
黃琪惠:〈臺灣書畫收藏展與傳統文化再詮釋〉,《史物論壇》,第5期 ,2007.2。
黃蕙娟:〈從「敘事學」到「新聞敘事」觀點論述體育新聞之適用性〉,《中華體育季刊》,第21卷第3期,2007.9。
曾素秋:〈日治時期台灣國家認同教育政策之發展〉,《朝陽學報》,第11期,2006.9。
張紅燕、易立斯,〈對權力話語的思考〉,《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6。
景軍:〈社會記憶理論與中國問題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學刊》(香港),1995。
楊保軍︰〈新聞文本的個性特徵〉,《當代傳播》,第2期,2004.7。
廖振富、張明權:〈明治時期《臺灣教育會雜誌‧漢文報》日台漢文交流的多重意涵〉,《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9期,2014.10。
趙楠,〈淺談新聞寫作的技巧和方法〉,《河北民族師範學院學報》,第32卷第3期,2012.8。
趙逵夫︰〈祭文的源流與抒情特徵〉,《西北民族大學學報》,第1期,2008。
趙逵夫:〈祭文的源流與抒情特徵〉,《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08。
鄭雅如:〈齊梁士人的交遊──以任昉的社交網絡為中心的考察〉,《臺大歷史學報》,第44期,2009.12。
鄭又嘉:〈魏清德書畫舊藏‧史博館首次露面〉,《典藏古美術》,第184期,2008.1。
蔡錦堂:〈日治時期日本神道教在臺灣的傳播與局限〉,《東疆學刊》,第21卷第4期,2004.10。
蔡錦堂:〈臺灣的忠烈祠與日本的護國神社.靖國神社之比較研究〉,《師大臺灣史學報》,第3期,2010.3月。
蔡龍保:〈日治時期臺灣鐵路與觀光事業的發展〉,《臺北文獻直字》,第142期,2002.12。
蔡琰、臧國仁:〈新聞敘事結構:再現故事的理論分析〉,《新聞學研究》,第58期,1999.1。
劉慧娟:〈論中國近代國家觀念的形成〉,《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20卷第1期,2003.3。
劉克明:〈東行所感〉,《臺灣教育會雜誌》,第148號,1914.8。
劉方玲:〈國家祀典與民間信仰:祭厲及其社會意義〉,《內蒙古科社會科學(漢文版)》,第28卷第2期,2007.3。
劉樹勝、艾洪濤、張國清︰〈紀曉嵐墓碑文研究〉,《滄州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22卷第3期,2006.9。
賴維菁:〈不列顛之外的粉紅色世界--試讀安東尼.崔珞普的「澳洲行」〉,《中外文學》,第27卷第5期(總317期),1998.10。
賴貞儀:〈臺灣的桂冠詩人─魏清德先生二三事〉,《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第15卷第12期(總149期),2005.12月。
蕭建春:《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總第187期,2007.3。
薛建蓉:〈烽火下的理想家國造象---從謝雪漁戰爭小說看東亞論下理想家國形塑及其認同問題探討〉,《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4期(2012年4月)
薛龍春:〈應酬與表演:有關王鐸創作情境的一項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29期,2010.9。
謝世英:〈從追逐現代化到反思文化現代性:日治文人魏清德的文化認同與對臺灣美術的期許〉,《藝術學研究》,第8期,2011.5。
謝世英:〈由魏清德《臺灣日日新報》〈忙中賞心錄〉談中日臺書畫交流〉,《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第39期,2009.5。
謝世英:〈魏清德書畫舊藏‧歷史鉤沉〉,《典藏古美術》,第5期,2007。
謝世英:〈魏清德的雙料生涯——專業記者與書畫嗜好〉,《歷史文物》,第17卷12期﹙總173期﹚,2007.12。
鍾怡雯:〈旅行中的敘寫:一個次文類的成立〉,《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4期,2008.3。
魏如琳口述、黃美娥採訪、王品涵、江林信整理:〈我的祖父魏清德先生(下)〉《臺北文獻》,直字第167期,2009.3。
魏如琳口述、黃美娥採訪、王品涵、江林信整理:〈我的祖父魏清德先生(上)〉,《臺北文獻》,直字第166期,2008.12。
顏杏如:〈日治時期在臺日人的植櫻與櫻花意象:「內地」風景的發現、移植與櫻花論述〉,《臺灣史研究》,第14卷第3期,2007.9。
羅曉翔:〈城市生活的空間結構與城市認同---以明代南京士紳社會為中心〉,《浙江社會學刊》,第7期,2010.7。
蘇碩斌:〈觀光/被觀光:日治臺灣旅遊活動的社會學考察〉,《臺灣社會學刊》,第36期,2006.6。
四、學位論文

王俐茹:〈臺灣文人的記者初體驗及其創作實踐——以李逸濤為例的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王品涵︰〈跨國文本脈絡下的臺灣漢文犯罪小說研究 (1895-1945)〉,臺北: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李婉甄:〈藝術潮流的衝擊與交會:日治時期魏清德的論述與收藏〉,臺北市: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李敏忠︰〈日治初期殖民現代性研究 ─ 以《臺灣日日新報》漢文報衛生論述(1898-1906)為主〉,臺南市: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林以衡︰〈東、西文化交錯下的小說生成: 日治時期臺灣漢文通俗小說對東亞/西洋小說的接受、移植與再造〉,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
徐郁縈:〈日治前期臺灣漢文印刷報業研究(1895~1912)-以《臺灣日日新報》為觀察重點〉,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張瑜庭︰〈日本與台灣漢學連結:明治時期《臺灣教育會雜誌》漢文報(1903-1911)研究〉,臺北:台灣師範大學國際漢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五、會議論文
王品涵:〈綠玉失竊,復得還珠─魏清德〈還珠記〉初探〉,《第二屆臺大、清大臺灣文學研究所研究生學術交流會論文集》,新竹,2008.4。
王璦玲:〈「實踐的過去」──論清初劇作中之末世書寫與遺民情結〉,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舉辦行旅、戰亂、貶謫與明清文學學術研討會,2009.12。
李承機:〈 殖民地臺灣媒體使用語言的重層構造-「民族主義」與「近代性」的分裂〉,收於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的交錯》,臺北市:播種者文化出版,2004。
林以衡︰〈典範、通俗與皇國教化──以「赤穗四十七人眾」為例論日治臺灣對「武士道」思想的接受〉,《第八屆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1.9。
柳書琴:〈《風月報》中的同文論述:殖民主義附身的悲劇〉,《文學傳媒與文化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國科會人文研究中心,2003.11。
柯榮三:〈迷信兇賊の靈─論廖添丁死後傳說的原始樣貌〉,《第二屆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 ,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5。
翁聖峰:〈日據時期(1920~1932)臺灣的儒學與儒教─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大中文系,1999。
黃美娥:〈從詩歌到小說-日治初期臺灣文學知識新秩序的生成〉,《跨領域的臺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6.3。
楊永彬︰〈日本領臺初期日臺官紳詩文唱和〉,文見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臺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臺北:播種者文化,2000。
蔡栢傑︰〈維繫傳統?殖民共謀?試論「殖民地儒學」的時代表徵─以魏清德的文言小說為例〉,《第九屆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凝望海洋與島嶼》,臺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8。
六、報刊
木鐸:〈論臺人宜急讀報〉,《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0年7月8日,第2版。
李逸濤,〈臺政偶談自序〉,《臺灣新報》,1898年2月27日,第4版。
周維金:〈涵養國民性之論說〉,《臺灣日日新報》,1918年9月21日。
林馨蘭:〈入社之辭〉,《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8年9月9日,2版。
林希張:〈東遊日誌〉,《臺灣日日新報》,1899年10月24日,6版。
逸園主人:〈春秋與報紙〉,《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1年7月13日,4版。
謝雪漁〈記者論〉,《漢文臺灣日日新報》, 1908年2月2日,第4版。
謝雪漁:〈入報社誌感〉,《臺灣日日新報》, 1905年3月7日,第3版。
〈廈門東亞書院章程〉,《台灣日日新報》488號,1899年12月16日,3版。
七、網頁資料
余傑:〈大東亞之夢〉, http://www.epochtimes.com/b5/4/9/6/n652343.htm,2010年9年12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