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當代新儒家的主體觀 ─ 以牟宗三為主之探討
作者:劉夏泱
作者(外文):Liu, Hsia-Yang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
指導教授:何信全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主體性內在道德性超驗物自身詩性主體情境心美善合一文化生命藝術精神主體心靈境界興的精神現象學敘事性主體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本論文要研究的是當代新儒家的主體觀,並以牟宗三為主要代表。當代新儒 家如何論述道德主體性,以及如何建立道德形上學?這種主體觀有何限制?其學 理背後的預設為何?如何因應當代多元文化的挑戰?我將在本論文中討論這些 問題。
自受到西方文化和哲學的影響以後,儒學在闡釋其義理的過程中,吸收進西 方哲學的概念是理所當然的;而在此過程中,這些概念在儒家詮釋工作上也可能 產生新的意義。例如,牟宗三基於其對康德與中國哲學的疏解,論證儒家能把握 人的「主體性」及「內在道德性」,指出儒學之有進於康德者乃在於其能充盡主 體性的義薀。康德論述的主體性是一種以人所具有的理性及其願為自己立法之意 志為實踐基礎,超越特定歷史脈絡之普遍而超驗的 (transcendental) 主體性。 但相較而言,黑格爾卻認為這樣的主體性是抽象且空洞的而認為主體的自由,必 須在具體的歷史進程下才能完成。
依循儒家傳統的當代新儒家之詮釋下,自我似乎主要被視為是以可獨立於歷 史與社會脈絡的一種道德主體。然而,我在本論文中更關注的問題是:當代新儒 家的自我觀是否只能是一種先驗式,或無限心的道德主體觀?或者是在某些情況 下,這種主體觀有必要容納不同詮釋觀點所產生的主體觀,作為它的一種補充? 本論文前三章,主要在界定、釐清以及辯護以牟宗三為主之新儒家以道德性為核 心的主體觀。接下來,我論證了補充和修正這種的主體觀的必要性,我稱之為「詩 性主體」。此一詩性主體,並不同於作為單純的藝術性或美感經驗的主體,而是 一種同時涵攝了感性、知性和理性之多層次,故以「詩性」之體悟和經驗去統稱 的主體。儘管我對這種主體觀的多數構想,仍來自牟宗三等新儒家學者的哲學思 維,惟迄今此一詩性主體觀並未被完整地呈現,而這正是本論文在第四章之後的 幾章中主要進行的工作。
幾個重要的線索是:首先,由於康德同時作為牟宗三哲學系統,以及西方現 代哲學的重要參照點。因此,一方面牟宗三最重要的哲學成就,相當程度上也可 被視為是對康德「物自身」難題和道德形上學的超克。另一方面,在西方康德以 後的德國哲學家,如席勒、賀德林和晚期海德格等人,也未嘗不以此為各自的重 要目標。其中,他們所致力的哲學工作,我從「詩性主體」的進路加以勾勒,以 論證這種進路可作為突顯有限心(情境心)和所謂儒家「詩性主體」的對比。這 是本論文在第四章的工作。
其次,牟宗三對康德美學的闡釋,真善美的分別說與合一說的區分,有助於 讓我們注意到:如果只將儒家的主體觀詮釋為道德性的面向將有所偏頗。由於牟 宗三的「合一」說,並不是康德所說的「以美學判斷溝通自由與自然之兩界合而 為一諧和統一之完整系統」之合一,而是「於同一事也而即真即美即善之合一。」 因此,從牟宗三自己所指引出關於「合一」的見解,不同於康德,美並不足以促 成「合一」之境界,以含有創造意義的「詩性」概念來促成「合一」,似乎更恰 當。在第五章中,我除了論證從牟宗三對「美善合一」和「文化生命」之外,也 指出徐復觀對「藝術精神主體」和唐君毅對「美感價值與心靈境界」,均有助於 印證詩性主體的合理性。
為了進一步探索「詩性主體」的內涵,我特別關注所謂「情境心」的理論, 即重視「在當下的展現並非先驗、無限的,而是在「生活世界」的概念為何?或 是「存在於生活世界的社會實踐之主體」,以及「知性、想像及感觸直覺」等說 法。我論證了蔣年豐在幾篇論文裡,非常透徹地闡釋了詩教與所謂的「興的精神 現象學」之間的密切關係,可印證新儒家在闡述道德形上學以及建構道德主體方 面的工作時,所涵蓋在「詩性」- 即精神和語言方面所展現的想像力和創造性, 以及它們所能產生的作用,沒有受到充分關注的一個面向。其中,我同意他對《詩 經》、《周易》、《春秋》之間的互通,以及它們同樣以「志的興發」來彰顯個別的 義理;在討論《孟子》中的情況時,標誌出從經典詮釋所捻出「仁心詩興」的原 理,以及蔣教授所提出的「志意-形氣-軀體」之結構。這是本論文在第五章的工 作。
在第六章,我在此採取了一種哲學方法上的類比,從羅姆巴赫之結構論,來 替代氣論的思路被收納進主體內的可能性,因為蔣年豐所謂「志意-形氣-軀體」 的架構,與羅姆巴赫發展的結構現象學頗有可相契合之處。至於在敘事性主體與 道德創造性的討論中,我則根據呂格爾的敘事性理論,以及學者對呂格爾的「意 志的詩性」所提出的「詩性的道德自我」,進一步豐富儒家的詩性主體觀。本論 文最後,我則意圖呈現個體生命與詩性自我的關係,所以分別嘗試定義三位新儒 家學者所謂「存在的感受」,並從他們自述中所提及之儒家文化生命的「重大召 喚」,來為儒家詩性主體的探討作一結尾。
This thesis is to study the conception of subject in contemporary neo-Confucianism and make an exploration based mainly on Mou Zongsan who as its principal representative. I will discuss these issues: How does contemporary neo-Confucianism discuss moral subjectivity and how does it construct the thery of moral metaphysics? What is the restriction of this subjectivity? What is the theoretical presupposition? Can it respond to the challenge on contemporary multiculturalism?
After influenced by Western culture and philosophy, it is a matter of course that Confucian absorb many the concepts of Western philosophy into their theoretical interpreting works. The new meanings of these concepts were also inspired in this process. For example, Mou Zongsan, based on his understanding of Kant and Chinese philosophy, argues that Confucianism can illuminate the "subjectivity" and "inner morality" of a person, and indicates that Confucianism can even contribute to Kant's philosophy for adequately clarifying the meaning of subjectivity. Kantian discourse on subjectivity is a kind of transcendental subjectivity that is based on the rationality of man and his will to legislate for its own moral practice, beyond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context. But, in contrast, Hegel argues that such subjectivity is hollow and buncombe, whereas subject's liberty must be achieved in a concrete historical proces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Neo-Confucianism, which follows the Confucian tradition, the Self seems mainly regarded as a moral subject that can be independent of history and society. However, what I am concerned about is: whether the contemporary Neo-Confucianism can only be a moral subjectivity of transcendental, or “infinite heart”? Or in some cases, it is necessary to accommodate th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subjective as its supplement? My work in first three chapters is mainly to define, clarify and defend the Confucianism’s, especially Mou Zongsan’s conception of subject. Next, I argue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supplement and revise this subjective with what I call "poetic subject". This poetic subject is different from the subject of mere artistic or aesthetic experience, but a subject that simultaneously mingle the sensibility, understanding and reason, so that it can be the subject of "poetic" contemplative understanding and living experience. Although most of the ideas of this kind of subjectivity are still inspired by the thoughts of Mou Zongsan and other neo-Confucian scholars, but it was not been expounded completely before. This will be discussed after the fourth chapter.
The several important clues of poetic subject are: Firstly, since Kantian philosophy is a significant reference both for Mou Zongsan's philosophy system and Western modern philosophy. Thus, on the one hand, Mou Zongsan’s the most important achievement can be regarded as a solving the problem of “thing-in-itself” and “metaphysics of morals” left by Kant. On the other hand, the philosophers such as Schiller, Hőderlin and Late Heidegger, after the Kant, were also tackling Kant’s problems as their respective goals. I try to sort out their works with the "poetic subject" approach, and to argue that this approach can to a contrast to the “sentimental heart” and so-called Confucian "poetic subject". This is the work of Chapter 4.
Secondly, Mou Zongsan's interpretation of Kant's aesthetic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divisional view” and the “syncretic view” on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can help us to notice that it is biased if Confucian interpretation of subjectivity only toward to moral aspect. According to Mou Zongsan's “syncretic view”, “the unity of true, goodness and beauty” is not what Kant says "beauty as the transition from nature to freedom and it become a complete system" but is “true, goodness and unity are the same and the one. " Therefore, from Mou Zongshe's own thought on the "unity", different from Kant, beauty is not enough to unite truth and goodness. In my opinion, it is more appropriate to promote “unity” with the “poetic” concept which containning significance of creativity. In the fifth chapter, I also expound that Mou Zongsan’s discourse on "cultural life", and that Hsu Fukuan’s on the "subject of artistic spirit ", and Tang Junyi’s "aesthetic value and spiritual realm", to prove the justifiability of poetic subject.
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the connotations of "poetic subject", I pay attention to the so-called "sentimental heart" theory, that is, the emphasis on "what is present at this moment, and the concept of "living world" Or "the subject of social practice that exists in the living world", as well as "intellectual, imaginative and intuitive". I also argue that Jiang Nianfeng's profound explanation for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ic bildung and so-called "spiritual phenomenology of will inspiring" can also prove that what Neo-Confucianism lack of in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of spiritual and linguistic aspects when they interpreting the moral metaphysics and morla subject. I agree with Jiang’s elucidation on coherence among "Book of Songs", "Book of Change", "Spring and Autumn"; in the discussion of "Mencius", he marked the principle of “kind heartness exalt poetic mood” from the classic interpretation, as well as his proposed the structure of "will - shape - body". This is the work of Chapter 5.
In chapter 6, I have adopted a broad philosophical analogy. I suggest that when discussing the inner possibility of Confucian subject, we can replace the idea of “theory of chi” with Rumbach's “theory of structure”. As for the discussion of narrative subject and moral creativity, I further enrich the Confucian poetic self with Recoeur’s narrative theory. At the end of this thesis, I attempt to pres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life and poetic self, so try to define the so-called "feelings of existence" of the three neo-Confucian scholars, and the "great summons" of the Confucian cultural life mentioned in their self-narrative works.
一、中文文獻
文 哲:〈康德美學:概要與新進文獻〉(上)。上網日期2017年5月1日。檢自:http://mepopedia.com/forum/read.php?122,2981
方克立:《現代新儒學與中國現代化》。長春:長春出版社,2008年。
方朝暉:《「中學」與「西學」:重新解讀現代中國學術史》。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
王鈞林:〈從孔子到孟子的儒家「脩己」思想 – 兼論曾子承先啟後的中介作用〉。收入張秋升、王洪軍主編:《中國儒學史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王開府:〈初期佛教之「我」論〉。《中華佛學學報》,第16期:(民國92年),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頁1-22。
王興國:〈熊十力與牟宗三〉。上網日期2017年5月1日。檢自:http://bbs.gsr.org.tw/cgi-bin/topic.cgi?forum=27&topic=113&show=630
王 錕:〈熊十力與懷特海本體論之比較〉。上網日期2017年5月1日。檢自:https://tieba.baidu.com/p/1009473624
史偉民:〈道德感情與動機:康德、席勒與牟宗三〉。《清華學報》新45卷4期 (民國104年12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3冊)。台北:正中書局,1968年。
───:《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9年。
───:《生命的學問》。台北:三民書局,1970年。
───:《道德的理想主義》。台北:三民書局,1970年。
───:《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4年。
───:《歷史哲學》。台北:三民書局,1976年。
───:《才性與玄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8年。
───:《現象與物自身》。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5年。
───:《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9年。
───:《中國哲學十九講 ─ 中國哲學之簡述暨其所蘊涵的問題》。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年。
───:《圓善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年。
───:《政道與治道》。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7年。
───:《五十自述》。台北:鵝湖出版社,1989年。
───:《認識心之批判》。台北:鵝湖出版社,1990年。
───:《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5年。
───:《時代與感受》。台北:三民書局,1995年。
牟宗三、唐君毅、徐復觀、張君勱:〈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刊於《民主評論》,第9卷第1期(1958年1月5日)。
牟宗三等:《中國文化論文集》。台北:幼獅文化,1979年。
牟宗三等:《當代新儒學論文集・總論篇》。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余英時:《錢穆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4年。
何信全:〈牟宗三哲學中的道德主體:一種康德式的自我觀?〉。收入《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3年)。
───:〈儒家政治哲學的前景: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論爭脈絡的考察〉。收入黃俊傑編:《傳統中華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激盪與調融(一)》(台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年)。
吳冠宏:〈仁心詩興的進路 – 從馬浮的經學思想到蔣年豐的經學解釋學〉。《臺大文史哲學報》(第七十三期,台北:臺灣大學文學院,2010.11),頁37-62。
吳豐維:〈何謂主體性?一個實踐哲學的考察〉。台哲會《思想》季刊 2006年。
宋 灝:〈意義、時間與自我 — 從哲學詮釋學的角度看唐代華嚴宗思想〉。《東吳哲學學報》第十九期 (2009. 2),頁1-27。
李明輝:〈當前儒家之實踐問題〉。《臺灣社會研究》第2卷第2期(1989年夏季號)。
───:〈歷史與目的 – 評陳忠信先生的〈新儒家「民主開出論」的檢討〉。《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三卷第一期,1990年春季號)。
───:《儒家與康德》。台北:聯經出版社,1990年。
───:《儒學與現代意識》。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牟宗三哲學中的「物自身」概念〉。《中國文哲所研究集刊.第三期》(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3年)。
───:《當代儒學的自我轉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康德的「道德情感」理論與席勒對康德倫理學的批判〉。《揭諦》第七期2004年7月,頁37-76。
李淳玲:〈審美判斷先驗原則的再商榷 - 「主觀合目的性」失意指嗎?〉。收入《當代新儒學與人文精神重建》(台北:鵝湖雜誌社,2002年)。
李維武:《徐復觀學術思想評傳》。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1年。
李澤厚,劉綱紀:《先秦美學史・上冊》。台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7月初版。
杜振吉:〈先秦儒家理想人格模式述論〉。收入張秋升、王洪軍主編:《中國儒學史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杜維明:《儒家思想新論 – 創造性轉換的自我》。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
周振群等:《當代新儒學論文集・內聖篇》。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林同華:《中國美學史論集》。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5月再版。
林安梧:〈牟宗三的康德學及中國哲學之前瞻 - 格義、融通、轉化與創造〉。《鵝湖學誌》(31:2,2005. 5),頁12-24。
───:〈後新儒學的思考:「存有三態論」與廿一世紀的中國哲學之可能發展—環繞當代新儒學所做的一個思考〉。收入《第12屆國際中國哲學大會論文》(北京,2001.7.21-24)。
───:〈當代儒佛論爭的一些問題 - 與李向平商榷〉。《二十一世紀雙月刊》(1998年年8月號總第四十八期)。
林毓生:《熱烈與冷靜》。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年。
法 帥:《現代新儒家歷史哲學研究 – 以徐復觀、牟宗三、唐君毅為中心》(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年)。
段吉福:〈心之本體:道德自我的形上根源 — 唐君毅道德形上學思想研究〉。收入餘仕麟、段吉福、吳映平著:《生命心靈的超越》第三章。(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5月版)。
胡治洪:〈從心之本體到心靈九境 — 唐君毅哲學思想述論〉。《浙東學術》,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年7月版。  
韋政通:《儒家與現代中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4年。
───:《儒家與現代化》。台北:水牛出版社,1989年。
韋政通主編:《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台北:水牛出版社,1989年。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台北:正中書局,1974年。
───:《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台北:學生書局,1975年。
───:《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2冊。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7年。
───:《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1年。
───:《人生之體驗》。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年。
───:《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年校訂版。
───:《道德自我之建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年校訂版。
───:《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年校訂版。
───:《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上)》。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年校訂版。
徐復觀:《徐復覲文錄選粹》。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0年。
───:《中國文學論集續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1 年。
───:《徐復觀雜文續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1年。
───:《徐復觀傳記資料》(一)。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
───:《徐復觀集》,黃克劍主編。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年。
───:《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 年。
───:《中國藝術精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年。
───:《徐復觀文集》第2卷,李維武編。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兩漢思想史》3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15年。
高凌霞:《馬里旦論存有直觀》。台北:台灣商務,2008年。
章學誠:《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台北:里仁書局,1983年。
梅貽寶:〈哲學與時代〉《中國人的心靈》方東美等人著。台中:東海大學出版社,1984年。
郭齊勇:《熊十力思想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
陳忠信:〈新儒家「民主開出論」的檢討 – 認識論層次的批判〉。《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卷4期,1988. 12. 01),頁101-138。
陳清春:〈牟宗三「智的直覺」理論的內在矛盾與出路〉。《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四十期(民國九十九年十月),頁1-28。
張亨:〈論語論詩〉。《文學評論》第六卷,1980年五月號。
傅偉勳:《「文化中國」與中國文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
───:《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9年。
喬春霞:《查爾斯.泰勒的哲學人類學思想》。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4年。
彭文本:〈唐君毅論「個體自我」〉。《哲學與文化》(423期,2009. 8)。
彭國翔:〈儒學︰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之間 〉。收入《中國圖書商報‧書評周刊》(2002年4月4日)。
景海峰:〈論柏格森對現代新儒學思潮的影響〉。收入《現代哲學》(2005年,第3期)。
馮耀明:《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台北:允晨文化,1987年。
───:《超越內在的迷思》。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3年。
───:〈當代新儒家的「超越內在」說〉。收入《新儒家評論》(一),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4年版。
黃俊傑編:《中華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激盪與調融(一)》。台北:喜馬拉雅基金會, 2002年。
黃慧英:〈道德創造之意義 – 牟宗三先生對儒學的闡釋〉。《儒家倫理:體與用》。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5年。
楊祖漢:〈牟宗三先生的哲學思想〉。收入《漢學研究之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究會論文集》,(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 2006年),頁1-18。
楊儒賓:〈人性、歷史契機與社會實踐 – 從有限的人性論看牟宗三的社會哲學〉。《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一卷第四期(台北:1988年冬季號)。
熊十力:《乾坤衍》。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7年。
───:《尊聞錄》。《熊十力全集》(第1卷),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新唯識論》。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新唯識論》(語體文本)。台北:里仁書局,1993年。
───:《體用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年。
趙毅衡:《符號學》。台北:新銳文創,2012.07。
趙沛霖:《興的起源 - 歷史積淀與詩歌藝術》。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87年。
劉 巍:〈章學誠「六經皆史」說的本源與意蘊〉。《歷史研究》(2007年第4期)。
劉俊哲:〈以形上哲學視角透視唐君毅的心通九境論〉。《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4期)。
劉述先:〈哲學與時代〉。收入牟宗三等人著:《中國文化論文集・二》,(台中:東海大學出版社,1980年)。
───:〈儒家哲學的現代意義〉。收入牟宗三等人著:《中國文化論文集》,(台北:幼獅文化,1979年)。
───:《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2年初版。
───:《儒家哲學研究–問題、方法及未來開展》。上海:上海古籍,2010年。
劉述先等:《當代新儒學論文集・外王篇》。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劉滄龍:〈跨文化思考中的主體與工夫 – 從「內在多元的主體」解讀王船山氣的思想〉。收入潘朝陽主編:《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下)》(台北:國立師範大學,2012年)。
蔣 慶:〈良知只可呈現而不可坎陷─王陽明與牟宗三良知學說之比較及「新外王」評議〉。《中國文化》,(1996. 2)。
蔣年豐:《文本與實踐(一):儒家思想的當代詮釋》。台北:桂冠圖書,2000年。
鄭家棟:《斷裂中的傳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04年。
───:〈「超越」與「內在超越」 - 牟宗三與康德之間〉。《中國社會科學》(京) 2001年04期。
賴賢宗:〈牟宗三的道德的形上學與康德哲學、德意志觀念論:當代新儒家的道德的形上學之重檢〉。《鵝湖學誌》,24期(2000. 6. 1)。
謝大寧:〈牟宗三先生哲學系統基本架構之商榷〉。收入李明輝主編:《當代新儒家人物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顏炳罡:《當代新儒學引論》。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