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央化」的詮釋、實踐與挑戰: 以蔣中正對四川的處置為例(1927-1949)
作者:王宏松
作者(外文):WANG,HORNG-SONG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楊維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中央化蔣介石蔣中正四川劉湘地方實力派CentralizationChiang Kai-shekLiu XiangSichuan Provin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國府定都南京後,統治基礎並不穩固,常面臨地方實力派對中央的挑戰。這對國府領導人蔣中正而言,如何有效的進行「中央化」,加強中央集權,深化對地方的控制,這是其念茲在茲的嚴肅課題。從北伐結束到中原大戰期間,蔣對中央化的作為主要是以武力統一的方式來進行。在中原大戰之後,蔣體認到民心厭亂,對於中央化的進程已有不一樣的思考,蔣認為目前的重點應先促進政治的改革,藉由召開國民大會和制訂約法的形式,開啟民主政治的端倪,促進和平統一。
  蔣中正在推動四川「中央化」的相關作為,是有一轉變的過程。初期蔣對四川的態度是以「羈縻」為主,其維持四川的具體作為是二劉(劉湘、劉文輝)名義上分掌軍政大權。但二劉都不滿足於現狀,企圖獨佔四川,二人終究不免一戰。戰事初起,蔣對二劉採「積極勸和」的態度。不過在中央無力制止的情況之下,蔣只能對川戰保持「冷靜待變」。最後二劉之戰由劉湘取得勝利,劉文輝退往西康。四川暫時結束了各軍爭戰的局面,四川正式進入了劉湘主導的時代。
  劉湘雖主導川局,但其因剿共大敗,不得不同意國府派遣參謀團入川協助剿共。蔣中正更於1935年親自入川督察剿共並視察川政,在川停留期間,蔣的作為計有協調各軍剿共、規劃公路建設、要求各軍裁兵、整理四川財政、興辦峨嵋訓練團、建設四川為抗戰根據地等重要措施,為四川中央化奠下良好的基礎。但中央勢力入川後,和劉湘產生了許多的磨擦。兩廣事變、西安事變的發生,可見劉湘對抗中央的行動愈發明顯。蔣在幾經思考後決定以「政治」手段解決川局,由何應欽主持四川整軍工作。不過在會議召開期間,七七事變突然發生,何應欽匆匆結束會議返回南京,四川整軍工作並未落實。
  抗戰爆發,四川軍人積極支援中央抗日。1938年1月,劉湘病逝漢口。蔣為了徹底解決四川地方勢力,決意起用張羣繼任四川省政府主席,但張羣的人事命令發表後,卻招致四川軍人的反彈。蔣只能改弦易轍,調鄧錫侯出任川康綏靖主任,王纘緒出任省主席。1939年四川又爆發7師長反王(纘緒)風潮,蔣在協調不成的情況下,決定親兼四川省主席。之後在蔣的佈置規畫之下,四川各派軍人終能接受張羣接任省主席,這代表著四川的中央化更進一步。
  蔣在抗戰後期處置四川軍政以「懷柔」為方針,希望地方軍人感念中央的善意,心向中央。實際上川軍仍然派系分明,鄧錫侯、潘文華、劉文輝三人各據山頭,與國府保持時而合作、時而對抗的關係。國府在川八年的消極作為,已使四川的「中央化」陷入困局。抗戰結束之後,國府進行整軍工作並成立重慶行營,以張羣為行營主任,其工作統籌西南軍政為主,其次才是規劃西南的建設,但因國共內戰愈演愈烈,對四川的建設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1949年初,國共戰局逆轉,蔣中正不得不宣布下野,下野前蔣任命張羣為重慶綏靖公署主任。張羣剛上任,四川就傳出其與楊森、王陵基不和的傳言,加上劉文輝、鄧錫侯、潘文華正在串連反對省主席王陵基,四川局勢顯得詭譎多變。4月,共軍大舉渡江,國府成立西南軍政長官公署,以張羣為軍政長官,統籌西南的防務。之後蔣中正此時忙著處理與李宗仁的政爭和台灣軍政的各項準備,對於四川的政治亂象無暇顧及,只能坐視情況的惡化。在共軍即將進攻西南之時,蔣中正在1949年下半年兩度入川,其首要工作是調解川局內部糾紛,但蔣的柔性勸導收不到什麼效果,共軍只花了一個多月就「解放」四川。國府對四川實力派的內鬥束手無策,最後只能眼睜睜看著軍事的失敗,這代表四川「中央化」政策有許多值得檢討的地方。
  蔣中正在四川所進行的「中共化」是把重點放在軍隊的整頓上。中央對川軍的三次整編是交由各地方將領自行負責,中央僅作事後的查證,如此整軍的效果令人懷疑。蔣對川軍將領採取較為放任的態度,讓其有機會保存實力,這導致了部份四川軍人在國共內戰中倒向中共。對國府而言,川軍「中央化」最為成功的是王陵基、孫震與唐式遵等將領,他們的共通點為對日抗戰時奉派出川作戰,受到民族主義、國家觀念的直接洗禮,因此在國共內戰後多能效忠國府。由此可知,國家要能成功的推動軍事「中央化」,需將地方軍隊調離本省,使其脫離與舊有勢力的連結,如此中央化政策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After the Nation Government established a capital in Nanjing, its ruling was not stable and often faced the challenges from local warlords. Chiang Kai-shek, the leader of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was deeply concerned about the serious issues of how to effectively practice and strengthen the “centralization” and to enhance the control of the local governments. Between the end of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and the Central Plains War, Chiang tried to centralize mainly by military force. After the Central Plains War, Chiang, who had realized that people were tired of turmoil, had a different idea about the process of centralization. He thought that the priority was to promote the political reform, to start democracy, and to promote the peaceful unification through the holding of the National Assembly and the formulating of the Provisional Constitution.
  Chiang’s practice of “centralization” in Sichuan Province went through some adjustments. At first, Chiang treated Sichuan Province with the idea of the Jimi system. The concrete practice was to nominally allow Liu Xiang and Liu Wen-hui to control the military power separately. But neither of them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situation at that time. Both of them tried to dominate Sichuan Province alone, and the war between them was inevitabl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war, Chiang aggressively tried to negotiate peace between the two Liu’s. Bu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was not powerful enough to stop the war, and Chiang could just wait for the outcome. Finally, Liu Xiang won the victory, and Liu Wen-hui went back to Sikang. The war in Sichuan temporarily came to an end. Sichuan was officially dominated by Liu-Xiang.
  Although Liu Xiang dominated the situation in Sichuan, he suffered from major failure in the communist suppression. He couldn’t help but agree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to send a military staff committee to Sichuan to help the communist suppression. In 1935, Chiang even went to Sichuan in person to inspect the communist suppression and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Sichuan government. During Chiang’s stay in Sichuan, he coordinated the armies to suppress the communists, planned the road construction, asked the armies to downsize, whipped the finance into shape, held E-Mei Officers Training Regiment, and constructed Sichuan as the base for the war against Japan. These important measures set up good foundations for the centralization of Sichuan. But after the central power reached Sichuan, there was much friction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Liu Xiang. The Guangdong-Guangxi Incident and the Xian Incident made it clear that Liu Xiang was trying to fight agains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fter considering thoroughly, Chiang decided to resolve the problem in Sichuan with political measures and asked Ho Ying-chin to consolidate the armies in Sichuan. During the meeting, the Lugou Bridge Incident happened suddenly, and Ho Ying-Chin ended the meeting in a rush and went back to Nanjing. The reorganization of the armies in Sichuan was not put into effect.
  After the war against Japan erupted, the armies in Sichuan aggressively supporte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 fight against Japan. In January, 1938, Liu Xiang died of disease in Hankou. To thoroughly eradicate the local power in Sichuan, Chiang was determined to appoint Chang Chun to succeed the provincial chairman of Sichuan. However, the appointment led to the objection from the Sichuan armies. Chiang couldn’t help but change his decision. He appointed Deng Xi-hou as the pacification commissioner at Sichuan and Sikan and Wang Zuan-xu as the provincial chairman. In 1939, 7 divisional commanders stood out against Wang Zuan-xu in Sichuan. Chiang failed to coordinate and decided to be the provincial chairman of Sichuan himself. Afterwards, because of Chiang’s plan and arrangement, the armies in Sichuan finally accepted Chang Chun as the provincial chairman. This represented the advance of the centralization in Sichuan.
  Toward the end of the war against Japan, Chiang implemented kid-gloves policy for Sichuan armies in the hope that the local armies would understood tha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was trying to be kind to them and then be loyal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 fact, the split was still evident in the line-up for Sichuan armies. Deng Xi-hou, Pan Wen-hua, and Liu Wen-hua had their own territory. Sometimes they cooperated with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and at other times they fight against it.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s passive act in Sichuan during the eight years put the “centralization” of Sichuan in a tight pot. After the war against Japan ende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reorganized the armies and set up the Field Headquarters in Chongqing. Chang Chun was appointed the commissioner, whose job was to coordinate the armies in Southwest China firstly and to plan the construction secondly. But The Chinese Civil War was getting more and more intensely. The construction in Sichuan was out of the government’s depth.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1949, the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ivil War was reversed, and Chiang was forced to resign. Before Chiang resigned, he appointed Chang Chun as the pacification commissioner at Chongqing. Shortly after Chang Chun was inaugurated, Rumor had it in Sichuan that he couldn’t get along with Yang Sen and Wang Ling-chi. Moreover, Liu Wen-hui, Deng Xi-hou, and Pan Wen-hua were linking up against provincial chairman Wang Ling-Chi. The situation in Sichuan seemed volatile. In April, massive communist troops crossed the Yanzi River,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set up the Southeast Military and Political Executive Office, which coordinated the defensive affairs in southwest China, and Chang Chun was appointed the executive officer. Afterwards, Chiang Kai-shek was busy dealing with the political struggle with Li Tsung-jen and preparing for Taiwan’s military affairs. Chiang was not able to stop the political chaos and could just sit by. Shortly before the Communist army attacked Southwest China, Chiang went to Sichuan twice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year 1949 with the priority of settling the disputes there. But Chiang’s flexible persuasion was in vain. The communist army “liberated” Sichuan in less than 2 months.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was at its wit’s end with the political infighting among the establishment figures in Sichuan and helplessly waited for the failure of the military action. This meant that the “centralization” policy in Sichuan needed revising.
  The “centralization” promoted by Chiang in Sichuan focused on consolidating the armies. The three-time consolidations were conducted by local military general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did nothing more than inspecting afterwards. The effect of it was dubious. Chiang gave more freedom to the generals in Sichuan, so they had the chance to keep their power. Therefore, some of the armies chose to stand on the communists’ side during the Chinese Civil War. To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the most “centralized” armies in Sichuan were the generals Wang Ling-chi, Sun Zhen, Tang Shizun, etc. All of them were assigned to fight in Sichuan during the war against Japan, and they were all convinced of nationalism. Therefore, they could be loyal to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in the Chinese Civil War. Judging from this, to achieve military “centralization” successfully in the nation, the local troops had to be moved to other provinces and their ties with the original local power should be cut. Only by doing so would the “centralization” policy work effectively.
徵引書目
一、中文部份
(一)檔案
《蔣中正總統文物》。臺北:國史館藏。
    〈革命文獻〉,北伐時期、統一時期、抗戰時期、戡亂時期。
〈特交文卷〉,親批文件、交擬稿件。
〈特交文電〉,領袖事功、日寇侵略、共匪禍國、俄帝陰謀。
〈特交檔案〉,一般資料、分類資料。
 〈籌筆〉,北伐時期、統一時期、抗戰時期、戡亂時期。
《陳誠副總統文物》。臺北:國史館藏。
   〈軍事國防〉。
   〈邊政資料〉。
《閻錫山史料》。臺北:國史館藏。
〈雜派往來電文錄存〉。
〈四川各部往來電文錄存〉。
《國民政府檔案》。臺北:國史館藏。
〈四川劉文輝劉湘二軍戰爭案〉。
〈四川省政府官員任免〉。
〈四川省軍政情報〉。
〈軍事整理〉。
〈行營組織法令案〉。
〈國民大會各省區域代表選舉案〉。
〈國民政府人事〉。
《資源委員會》。臺北:國史館藏。
〈資源委員會及國內附屬機構〉。

(二)史料彙編、文件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年)。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德國總顧問法肯豪森關於中國抗日戰備之兩份建議書〉,《民國檔案》,1991年第2期。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編,《革命文獻》(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53-1986年)。
王正華等編註,《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1-82,民國十六年至三十八年十二月》(臺北:國史館,2003-2013年)。
方慶秋、萬仁元編,《蔣介石年譜初稿》(北京:檔案出版社,1992年)。
四川省文史研究館編,《四川軍閥史料》1-5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1988年)。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陝西省社會科學院編,《川陝革命根據地史料選輯》(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朱文原編,《西安事變史料》(臺北:國史館,1993年)。
存萃學社編,《民國以來四川動亂史料彙輯》(香港:大東圖書公司,1977年)。
呂芳上主編,《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第一至九冊(臺北:國史館、中正紀念堂、中正文教基金會共同發行,2014-2015年)。
何智霖編輯,《陳誠先生書信集:與友人書》(臺北:國史館,2009年)。
季嘯風、沈友益主編,《中華民國史史料外編-前日本末次研究所情報資料》第三十四、三十五、三十七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周康燮主編,《「蔣總統言論彙編」外錄(第二集)》(香港:大東圖書公司印行,1978年)。
 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營編,《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營政治工作報告》(臺北:文海出版社,1987年)。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年)。
秦孝儀總編纂,《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臺北:未對外刊行,1978年)
國聞週報社輯,《論評選輯》。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五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
陳紅民輯註,《胡漢民未刊往來函電稿》(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黃自進、潘光哲編,《蔣中正總統五記》(臺北:國史館,2011年)。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廣州市社會科學院、中山大學圖書館編,《黃埔軍校史料彙編》第一輯第12、13冊(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年)。
劉昌福、葉緒惠編,《川陝蘇區報刊資料選編》(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7年)

(三)專書
中國青年軍人社編著,《反蔣運動史》(臺北:李敖出版社,1991年)。
王奇生,《革命與反革命:社會文化視野下的民國政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
方勇,《蔣介石與戰時經濟研究(1931-1945)》(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年)。
匡珊吉、楊光彥主編,《四川軍閥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
李達嘉,《民國初年的聯省自治運動》(臺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年)。
李國忠,《民國時期中央與地方的關係》(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辛向陽,《百年博弈-中國中央與地方關係100年》(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
宓汝成編,《中華民國鐵路史資料(1912-1949)》(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周振鶴,《中國歷代行政區劃的變遷》(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年)。
周美華,《中國抗日政策的形成-從九一八至七七》(臺北:國史館,2000年)。
周開慶,《民國四川史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周開慶,《民國四川史事續集》(臺北:四川文獻雜誌社,1976年)。
周開慶,《四川與對日抗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義與聯省自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增訂版)。
胡漢生,《四川近代史事三考》(重慶:重慶出版社,1988年)。
 施家順,《陳濟棠與廣東軍政(1928~1936)》(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2年)。
郝柏村著,《郝柏村解讀蔣公八年抗戰日記:一九三七~一九四五(下)》(臺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13年)。
陳紅民,《函電裡的人際關係與政治》(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
陳進金,《地方實力派與中原大戰》(臺北:國史館,2002年)。
陳進金,《機變巧詐-兩湖事變前後軍系互動的分析》(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7年)。
陳靜熔,《一種好政制:《獨立評論》的設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年)。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
陶涵(Jay Taylor)著,林添貴譯,《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孫隆基,《歷史學家的經線》(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黃仁宇,《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臺北:時報文化,1994年)。
黃道炫,陳鐵健著,《蔣介石:一個力行者的思想資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
黃道炫,《張力與限界:中央蘇區的革命》(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
戚厚杰、劉順發、王楠編著,《國民革命軍沿革實錄》(石家莊市: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張玉法,《中國現代政治史論》(臺北:東華書局,1988年)。
喬誠、楊續雲,《劉湘》(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年)。
楊維真,《從合作到決裂:論龍雲與中央的關係(1927-1949)》(臺北:國史館,2000年)。
劉大禹,《蔣介石與中國集權政治研究(1931-1937)》(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
劉維開,《國難期間應變圖存問題之研究-從九一八到七七》(臺北:國史館,1995年)。
劉維開,《編遣會議的實施與影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年)。
劉維開,《蔣中正的一九四九-從下野到復行視事》(臺北:時英出版社,2009年)。
劉錦著、蔡登山主編,《1949,國共最後一戰》(臺北:獨立作家出版社,2015年)。
廢止內戰大同盟會編,《四川內戰詳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聞黎明,《第三種力量與抗戰時期的中國政治》(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
蔣永敬,《百年老店國民黨滄桑史》(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3年)。
蔣永敬,《國民黨興衰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
蕭波、馬宣偉,《四川軍閥混戰(1927-1934)》(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年)。
謝本書、牛鴻賓,《蔣介石與西南地方實力派》(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謝本書、馮祖貽主編,《西南軍閥史》(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四)日記、文集、自傳、回憶錄、口述歷史、大事記
川陝革命根據地歷史長編編寫組,《川陝革命根據地歷史長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王子壯,《王子壯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
王世杰,《王世杰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
王廷科,〈參謀團入川紀實〉,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重慶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重慶文史資料選輯》第25輯(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78年)。
王秉文,〈成都分校與李明灝、陳又新〉,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19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64年)。
王陵基,〈四川解放前夕情況的回憶〉,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四川文史資料集粹》第2卷-政治軍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王家烈,〈阻截中央紅軍長征過黔的回憶〉,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第62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劉航琛先生訪問記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賀國光先生訪問記錄〉,《口述歷史》七(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圍追堵截紅軍親歷記》編審組編,《圍追堵截紅軍長征親歷記-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1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文史資料存稿選編》軍政人物(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2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州市委員會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南天歲月-陳濟棠主粵時期見聞實錄》(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年)。
四川省鄲縣志編纂委員會編纂,《鄲縣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田一平,〈以劉湘為中心的反蔣秘密組織-武德勵進會〉,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33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米慶雲,〈張羣先生主川見聞〉,中國人民政協會議四川省成都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成都文史資料》第18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李宗仁口述、唐德剛撰寫,《李宗仁回憶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李芳,〈李仲公其人其事〉,載貴陽文史研究館編,《貴州文史叢刊》2009年第1期,(貴陽,2009年3月)。
李參化,〈劉湘任剿總和王陵基唐式遵部進攻紅四方面軍始末〉,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成都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成都文史資料選輯》第13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李璜,《學鈍室回憶錄》(香港:明報月刊社,1979年)。
吳晉航,〈一九三五年參謀團入川前後〉,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第2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
何智霖編輯,《陳誠先生回憶錄:北伐平亂》(臺北:國史館,2005年)。
冷薰南,〈四川軍閥在北伐易幟後的混戰局面〉,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5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
沈雲龍、張朋園、劉鳳翰訪問,張朋園、劉鳳翰記錄,《劉航琛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
周少稷,〈西安事變前後劉湘的反蔣謀劃〉,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成都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成都文史資料選輯》第15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周開慶,《劉湘先生年譜》(臺北:四川文獻社,1988年)。
周開慶,《民國劉甫澄先生湘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周開慶,《民國川事紀要》(臺北:四川文獻月刊社,1972-1974年)。
秋宗鼎,〈抗戰初期蔣介石侍從室對四川軍閥的調查材料〉,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第33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發行,2000年)。
郭造勛,〈潘文華走向起義的曲折道路〉,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存稿選編》全面內戰(下)(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2年)。
徐中行、昌榮威,〈西安事變時劉對蔣在蓉軍校部隊的接收準備〉,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成都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成都文史資料選輯》第15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徐向前,《歷史的回顧》(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7年)。
徐永昌,《徐永昌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1991年)。
馮玉祥,《馮玉祥日記》(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晏道剛,〈蔣介石追堵長征紅軍的部署及其失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第62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孫震,《八十年國事川事見聞錄》(臺北:四川文獻雜誌社,1979年)。
陳布雷,《陳布雷回憶錄》(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67年)。
陳布雷,《陳布雷先生從政日記稿樣-民國二十四年三月一日起》(束南印務出版社承印,國史館藏)
陳光藻、黃有光,〈四川軍閥的最後一場大混戰〉,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5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
陳仕俊,〈鄧錫侯出川抗戰和安定後方的點滴見聞〉,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都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成都文史資料選輯》第10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陳誠著,林秋敏、葉惠芬、蘇聖雄校訂,《陳誠先生日記》(臺北:國史館,2015年)。
黃旭初,《黃旭初回憶錄:李宗仁、白崇禧與蔣介石的離合》(臺北:獨立作家出版社,2015年)。
黃紹竑著,《五十回憶》(長沙:岳麓書社,1999年)。
黃應乾,〈劉湘死後川局波瀾記略〉,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第12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
陸大鋮,〈抗戰前的四川公路建設〉,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重慶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重慶文史資料選輯》第33輯(重慶市: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78年)。
康澤,《康澤自述及其下場》(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8年)。
賀國光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營參謀團大事記》(北京:軍事科學院軍事圖書館,1996年)。
曾俊臣,〈經營特業五年紀略〉,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7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
曾擴情,〈蔣介石兩次派我入川及對劉湘任四川剿匪總司令的內幕〉,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第33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
傅淵希,〈四川內戰年表〉,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37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喬誠,〈劉湘出川抗戰前後〉,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四川文史資料集粹》第2卷-政治軍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劉文輝,〈走到人民陣營的歷史道路〉,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第33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發行,2000年)。
劉航琛口述、章君榖筆記,《戎幕半生》(臺北:川康渝文物館,1983年)。
劉斐,〈兩廣六一事變〉,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廣州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廣州文史資料選輯》第3輯(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年)。
鄧漢祥,〈四川省政府及重慶行營成立的經過〉,《文史資料選輯》第33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發行,2000年)。
鄧漢祥,〈一九三七年重慶整軍會議〉,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13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64年)。
鄧漢祥,〈蔣介石派張羣圖川的經過〉,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第5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0年)。
鄧錫侯,〈我在川西起義的經過〉,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四川文史資料集粹》第2卷-政治軍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楊學端著,〈峨山軍官訓練團第一期回憶〉,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13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64年)。
熊式輝著,《海桑集:熊式輝回憶錄(1907-1949)》(香港:明鏡出版社,2008年)。
謝藻生,〈苦憶四川煙禍〉,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10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64年)。
顧祝同,《墨三九十自述》(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1年)。

(五)論文
王正華,〈1928年蔣馮關係再探〉,《國史館學術集刊》,第11期(2007年3月)。
王宏松,〈「兩廣事變」中蔣中正對兩廣的和戰態度〉,《國史館館刊》,第27期(2011年3月)。
王超然,〈抗戰時期中央控制地方之再思:以蔣中正對楊全宇、吳肇章囤積案的處理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89期(2015年9月)。
池炫叡,〈貴州中央化(1926-1935)〉(臺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呂芳上,〈抗戰前的中央與地方:以蔣介石先生與廣東陳濟棠關係為例(1929-1936)〉,載自呂芳上主編,《蔣中正與民國政治Ⅰ》(臺北:中正紀念堂,2013年)。
何智霖,〈張羣入川主政經緯〉,《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二屆討論會》(臺北:國史館,1993)。
周美華,〈汪張交惡事件再探討〉,《國史館學術集刊》,第3期(2003年9月)。
林信宏,〈北伐期間地方社會的革命政治化〉,《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36期(2011年11月)。
孫隆基,〈清季民族主義與黃帝崇拜之發明〉,載氏著《歷史學家的經線》(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陳紅民,〈胡漢民‧西南政權與地方實力派(1932-1936)〉《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1期(2007年1月)。
陳紅民,〈在野與在朝:1931-1936年胡漢民與蔣介石關係之研究〉,載氏著《函電裡的人際關係與政治》(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
陳紅民、羅樹麗,〈抗戰時期蔣介石兼任四川省政府主席述論〉,《抗日戰爭研究》(2013年第4期)。
陳進金,〈蔣介石的國家觀念與實踐(1928-1937)〉,(南京:第六次中華民國史學術討論會,2010年)。
陳進金,〈「兩湖事變」中蔣介石態度之探討(1929)〉,《國史館學術集刊》,第8期(2006年6月)。
高遠,〈抗日戰爭時期四川匪患治理研究〉,《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2期(2008年3月)。
陳惠芬,〈北伐時期的政治分會-中央與地方的權力糾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24期(1996年6月)。
張瑞德,〈化干戈為玉帛:溝通型幕僚與民國政治〉,《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40期(2008年12月)。
張瑞德,〈一九三七年的國軍〉,收入黃自進主編,《蔣中正與近代中日關係》上冊(臺北:稻鄉出版社,2006年)。
張嘉皜,《建國與備戰-劉峙在河南的治理》(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張順良,〈論國民黨改組派與中原大戰〉,《正修通識教育學報》,第8期(2011年6月)。
張慧瑩,〈黨權與軍權之間:胡漢民與蔣中正關係的討論(1923-1936)〉(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黃天華,〈國民參政會川康建設期成會述論〉,《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2期(2007年3月)。
黃自進,〈訴諸國際公論:國際聯盟對「九一八事變」的討論(1931-1933)〉,《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0期(2010年12月)。
戚厚杰,〈中共代表參加了國民政府召開的國防會議嗎〉,《抗日戰爭研究》,2009年第2期。
許秀孟,〈抗戰時期省級民意機構的建立:以四川省臨時參議會為例的討論(1939-194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1年)
許秀孟,〈國家、社會與糧食:抗戰時期四川省臨時參議會有關糧食政策的討論〉,《國史館館刊》第三十一期(2012年3月)
彭宗誠,〈劉湘及其與國民政府之關係〉(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1999年)。
馮啟宏,〈抗戰時期中國國民黨的幹部訓練:以中央訓練團為中心的探討(1938~1945)〉(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楊維真,〈剿共與統一-論1935年中央改組貴州省政府事件〉,(臺北:辛亥革命九十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2001年)。
楊維真,〈1938年四川省政府改組風潮始末〉,《國史館學術集刊》,第4期(2004年9月)。
楊維真,〈經營新天地-論一九三五年蔣介石的西南行〉,載邵銘煌等著,呂芳上主編,《蔣介石的日常生活》(臺北:政大出版社,2012年)。
劉志梅,〈1933年中美棉麥借款研究〉(大連:遼寧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劉維開,〈國防最高委員會的組織與運作〉,《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1期,(2004年5月)。
謝文孫,〈軍閥的經濟解釋〉,載於張玉法主編,《中國現代史論集第5輯-軍閥政治》(臺北:聯經,1987年)。
蔣永敬,〈國民黨實施訓政的背景及挫折〉,氏著《百年老店國民黨滄桑史》(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3年)。
韓靜蘭,〈抗戰前後中央政府與四川的軍政關係(1935-1949)〉(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93年)。
蘇聖雄,〈抗戰末期的反攻(1945)〉,《國史館館刊》第五十一期(2017年3月)。

(六)報刊
《大公報》(天津、漢口、重慶),1934年、1938年、1939年。
《申報》,1928,1934-1940年,1946-1947年。
《獨立評論》,1932年到1937年。

(七)網路資料
大公報社評頭條,〈贛川剿匪之比較〉,1934年5月17日社評,收錄於http://202.55.1.83/history/history_news.asp?news_id=177318(2017年9月10日點閱)
陳默,〈抗戰前的國民黨軍隊的整軍計劃〉,收錄於https://read01.com/4dBg7a.html(2017年5月9日點閱)。
榪槎的相關資料,收錄於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154158.htm(2017年9月10日點閱)。

二、外文部份
Kapp, Robert A., Szechwan and Chinese Republic: Provincial Militarism and Central Power, 1911-1938(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3)
Lary, Diana, Region and Nation: The Kwangsi Clique in Chinese Politics,1925-1937(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4)
Sheridan, James E., Chinese Warload: The Career of Feng Yu-Hsiang (Stanford,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6)
林幸司,〈1930年代重慶における銀行設立ブームと「銀行業界」の形成〉,《中國經濟研究》,第6卷第1號(2009年3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