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地方實力派與中原大戰
作者:陳進金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
指導教授:林能士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1
主題關鍵詞:地方實力派中原大戰擴大會議蔣中正閻錫山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7)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7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4
中國古代因幅員遼闊、山川阻隔,與交通不便等因素,中央政府的權力和影響力,很難有效地深入地方基層。但受傳統政治文化中「大一統」思想觀念的影響,秦漢以來的歷代政府,大都採取中央集權政策,防止地方勢力的發展。儘管如此,地方對抗中央的情形仍屢見不鮮,唐末的藩鎮之亂、清初的三藩之亂即為顯例。而1911年的辛亥革命,雖然是革命黨人長期活動的結果,但能把武昌之役的突發性、孤立性,轉化為穩定性、全國性的發展,係由於各省區地方勢力的紛紛響應。故辛亥革命,亦意涵著晚清以來地方利益和中央集權相衝突的結果。 民初袁世凱企圖恢復帝制,重建中央集權,遂引發贛寧之役和反帝制運動,也可以視為地方對抗中央的表現,及至1916年袁卒後,逐漸演變成地方軍閥割據的局面。
民初的軍閥,重要的派系先後有皖系、直系和奉系,皆以武力為後盾而操持國政,彼此爭戰不已;故軍隊不僅不能用於國防,反而成為軍人政客爭權奪利的工具,這是當時軍事上的一種特徵。 由於軍閥的窮兵黷武,使民國政局動盪不安,從而影響經濟和社會的正常發展;此外,帝國主義國家亦透過貸款和武器援助的方式,與某些派系軍閥建立關係,藉以在中國攫奪利權。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中國的民族主義運動,很快地由學生擴展到廣大的民眾; 民眾的最大願望是透過統一,來實現民族主義,而不是繼續分裂的地方主義。 國民革命和共產革命勢力的日益增高,與此背景有著密切關係。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目的在掃除軍閥,打倒帝國主義,以建立統一的政府,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中正在〈出師的意義〉一文中,即有詳細的說明。 但北伐之初國民革命軍共八個軍中,除第一軍由黨軍改編外,其餘各軍則分屬湘(第二、六、八軍)、滇(第三軍)、粵(第四、五軍)、桂(第七軍)軍系統,地方色彩頗為濃厚。 其後在北伐進行中,許多地方軍閥紛紛加入國民革命的行列,但仍保留其原有編制,也沒有更換重要將領,只是換一個新的番號而已。薛立敦(James E. Sheridan)認為:以這種方式收編的部隊,並非真心獻身於國民革命事業,而僅僅是為了保存自身的實力;他們雖然改變了身分,但仍是不折不扣舊軍閥的隊伍。是以,1928年12月東北雖易幟,中國雖然達成統一,但「殘餘的軍閥主義」(residual warlordism)依然存在,國民政府仍無法完全控制擁兵自重、割地自據的地方軍人。
有鑒於此,為了抑制地方軍人勢力的發展,使國家建設能步上軌道;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於1928年12月10日在中央黨部講〈北伐成功後最緊要的工作〉時,即特別指出:我們中國內部,尤其是本黨黨員個個要能夠明瞭主義,共同一致來擁護中央,服從中央的命令;個個武裝同志能犧牲個人的地位權力,奉還中央,完全由中央來統一財政、軍政。 尤其是蔣氏鑒於十餘年來民生凋弊,社會紛亂,國勢日蹙,皆由於兵額過多,軍費過鉅之故,乃決心裁減軍隊,實施國軍編遣。翌(1929)年元旦,國民政府成立國軍編遣委員會,召開國軍編遣會議,準備從事部隊縮編,乃引起地方軍人的猜疑,認為政府藉以削弱其軍權,遂有一連串反抗中央的行動。 使北伐後形式一統的局面,維持未及一年,內戰再起,郭廷以曾對上述情形評論云:「辛亥革命後的中國為軍閥的天下。北伐完成後,舊的既未盡去,新的繼之而來,意識如故,行為如故。不及一年,內戰再起,歷史有如重演,此伏彼起,為數之頻,規模之大,更是後來居上。居中央者說是求統一,在地方者說是反獨裁。」就在「中央求統一」、「地方反獨裁」的爭執中,1930年初掀起一場民國以來規模最大的內戰,史稱「中原大戰」。
中原大戰,係由閻錫山(國民革命軍第三集團軍)、馮玉祥(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李宗仁(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結合,與南京蔣中正(國民革命軍第一集團軍)相對抗的一場戰爭。大戰期間,閻錫山等聯合國民黨改組派汪兆銘、陳公博和西山會議派鄒魯、謝持等,在北平召開另立國民黨黨統的「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擴大會議」。該會議不僅通過宣言、起草約法,並且組織了國民政府,與南京國民政府相對峙。以往囿於黨統觀念,北平擴大會議未被國民黨史所承認 ,其所成立的國民政府也被視為「偽」政府 ,閻、汪等人甚至被指為「叛亂集團」 。然自民國肇建以來,不乏因內部動亂或外力介入,導致政權分裂,形成「一國兩府」或「多國多府」的局面。 若完全受正統觀念的制約,則自1917年起,孫中山在廣州相繼成立的中華民國軍政府、大元帥府、國民政府,與當時代表中華民國的北京政府並存,就應該被視為「偽」政府了。是以,本文即希望跳脫傳統正統觀的束縛,正視當時中國南北分裂的政治現實,給予擴大會議和中原大戰適切的論述。
本文以「地方實力派與中原大戰」為研究主題。所謂「地方實力派」,大陸學者謝本書、牛鴻賓認為有其特定涵義,係指:「抗日戰爭時期的大後方,控制著一定地盤,掌握著可觀軍隊,具有相當的實力,進行著反抗日本侵略勢力的鬥爭,而又不屬於蔣介石中央嫡系的地方軍事(或軍政)領袖及其派別。」 事實上,北伐後的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甚至是東北的張學良和西南的四川、雲南、貴州三省等地方軍事(或軍政)領袖們,也控制著一定地盤,掌握著可觀軍隊,具有相當實力,名義上雖隸屬中央,卻又不是蔣中正的嫡系,故亦可逕稱為「地方實力派」。因此,地方實力派並非專指抗戰時期,而林能士、楊維真已曾撰文探討抗戰前川、滇、黔三省地方實力派與國民政府的關係。至於本文不使用「軍閥」一詞,主要是考量「軍閥」常含有負面、輕蔑和非難的意思,為求客觀中立故不稱「軍閥」。其實軍閥政治並非1928年後即告結束,只是其權力關係和行動法則已有所不同。 如果以軍隊私有、與中央政府關係若即若離,以及控制著一定的地盤等來定義「軍閥」, 那麼北伐後的「地方實力派」,與民初的「軍閥」並無多大差別。
1928年後的中國,大致形成南京、廣州、武漢、開封、太原、瀋陽等六個軍權中心。 作為中央領袖,南京中心的蔣中正在建立政權的過程中,曾希望整合地方勢力,首先是讓具有地方權力基礎的菁英,以個人身分進入中央政府任職;例如任馮玉祥為行政院副院長兼軍政部長、閻錫山為內政部部長、李宗仁為軍事參議院院長、李濟琛為參謀總長。 此舉地方實力派人物認為藉以架空地方領導人的勢力,即傳統所謂的「削藩」。其次,蔣中正也試圖透過軍權和黨權的中央化,來重建中央集權,前者即為實施國軍編遣,後者則為召開國民黨三全大會。但無論是傳統的「削藩」,或軍權、黨權中央化,其收效均甚微,地方割據的基本政治格局,依然存在,也埋下日後政局動盪不安的因素。 尤其是國民黨三全大會,使黨內改組派、西山會議派被擯斥於外,國軍編遣又引發地方軍人的武力相向,形成所謂「地方以武力對中央,中央亦以武力對地方」的現象。以往學者每論及中原大戰,輒視之為地方軍人或舊軍閥的反動,較少討論南京中央的角色。故本文另一個目的,即在透過這一場戰爭來瞭解1928年後中央與地方的關係,並檢討以武力達成政權統合方式的利弊。
事實上,藉用武力方式來統合政權,無論成功與否,均難以達到真正的完全統一。而且由於長期內部的戰亂和分裂,容易召致外患的乘機入侵。以1929、30年為例,兩年內由於中國內部的戰爭和分裂,結果先後有中東路事件和「九一八」事變的發生。由於武力統合政權的方式弊多利少,甚至是有弊無利,和平統合常為多數國人所寄望;其中較重要的主張有聯省自治、分治合作,和召開國民會議等,而聯省自治曾一度試行於中國。 聯省自治,是模仿聯邦制的一種統治方式,亦是地方對抗中央集權的一種途徑;孫中山早年曾主張聯邦共和, 清末梁啟超亦曾於《清議報》上著文,鼓吹中國實行聯邦制。 到了1920年代初期,因南北軍閥混亂,此種主張再度引起討論;主張聯治的學者李劍農就認為:破壞中國統一的原因是中央集權之誤,謀求中國統一的最好方法,則是採用聯邦制。 自1920年起,湖南、浙江、四川、廣東等省相繼組織省憲起草委員會,起草省憲草案,積極推動聯省自治運動。 平情而論,廣土眾民的中國,欲打破軍閥割據的分裂局面,妥善解決地方與中央的衝突,實施聯省(邦)制,不失為一種可行辦法。但1920年代的聯省自治,只是一種遷就現實環境的不徹底改良,希望施行於缺乏民主法治素養的中國,無異緣木求魚; 更何況大多數的地方軍閥贊成聯省自治,其意在冒用聯省自治的招牌,以遂行「分省割據」、「聯督割據」的目的。 是以,民初試行的聯省自治運動,對於政權的統合,並無裨益。
過去有關中原大戰或擴大會議的研究論著,非常缺乏。 其與上述主題相關者多為回憶性的文章 ,但是這些當事人回憶性質的文章,仍有其錯漏或互相矛盾處,不可遽信。此外,大陸學者有關1930年中原大戰的論述,大都視為國民黨內派系鬥爭的一場戰爭。 例如張同新於《國民黨新軍閥混戰史略》一書中就曾云:中原大戰是一場軍閥、黨棍、官僚政客間的無意義戰爭,是國民黨反動集團內部的鬥爭。 韓信夫、劉健清等也認為:北平擴大會議是國民黨內派系鬥爭和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 由派系鬥爭的角度來探討中原大戰,雖亦能呈現部分史實,但偏重於意識形態的論述,和缺乏原始檔案的佐證,終究無法瞭解中原大戰的完整面。
至於台灣學界大都視中原大戰為地方軍人的反動或強調地方派系意識 ,甚至避而不談,例如閻伯川先生紀念會所編之《閻伯川先生錫山年譜長編初稿》一書中,就以「此事錯綜複雜,因果相尋,牽涉頗廣,根因亦深,以肇造民國、完成北伐之同志,見諸兵戎,確實不幸。」 幾語代替近十個月的年譜資料。而以中原大戰或擴大會議為專題研究者,首推沈雲龍〈擴大會議之由來及經過〉一文; 沈氏運用報章雜誌、當時人回憶錄,和部分函電等資料,全面探討閻、汪等北平擴大會議之醞釀、爭論、成立及影響的歷程。沈文雖為研究擴大會議的經典之作,但仍有其限制和不足以處,如受限於當時政治情勢,文中黃少谷、谷正綱皆以「黃××」、「谷××」替代。 此外,改組派和西山會議派的黨統之爭,東北軍等地方實力派的態度,均有待深入的分析。
再者,沈著〈擴大會議之由來及經過〉一文刊出距今已逾二十年,近幾年來相關人物的回憶錄、日記和各種史料文獻的整理出版,尤其是原始檔案的解密開放,已使1930年中原大戰的資料更為完備。筆者不以名家之論而敬謹從之,擬根據新材料,特別是國史館庋藏的《蔣中正總統檔案》(大溪檔案)、《閻錫山檔案》等,來探討中原大戰這個重要的課題。
以往對1930年中原大戰的描述是: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等聯合改組派汪兆銘、陳公博和西山會議派鄒魯、謝持等一致反蔣,後因張學良於9月18日發表〈巧電〉入關助蔣,使閻、馮等反蔣集團瓦解,中原大戰遂告落幕。這樣的理解不禁產生以下幾點疑問:一、何以閻錫山於1929年底仍然擁蔣討唐(生智),卻於1930年初即決定反蔣,其間的轉折如何?所謂閻、蔣間「電報戰」的情形又如何?有何意涵?二、何以原本勢如水火的國民黨改組派和西山會議派會合作反蔣?他們的「黨統」之爭如何化解?三、何以東北軍張學良由中立而決定入關?又為何是入關助蔣而不是助閻?晉閻、寧蔣雙方如何對奉張進行拉攏活動?四、川、滇、黔等地方實力派對中原大戰的態度為何?影響他們態度的因素又是什麼?五、閻、蔣如何籌措財政經費?有何困難?又如何解決?基於上述疑問,本文除緒論和結論外,各章節的重點如下:
第二章「閻馮李結合與中原大戰」,旨在說明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汪兆銘等與蔣中正對抗的過程。第一節「戰爭的序曲:閻蔣電報戰」,係針對1930年2、3月間,蔣、閻間雙方往來文電加以論述,是為南京中央和平解決的嘗試。第二節「馮玉祥與北方戰場」,將概略陳述中原大戰期間的北方戰場,並說明馮氏的態度及其在中原大戰所扮演的。 第三節「李宗仁與南方戰場」,則在說明桂系李宗仁在湖南戰役的經過。以上二節為雙方武力衝突時期。第四節「反蔣的大結合」,係論述閻錫山等在北平成立之擴大會議和國民政府的經過。本文將中原大戰視為地方聯合對抗中央的一場戰役,在對抗的過程中,閻錫山等人於北平成立之擴大會議和國民政府,可視為其與南京中央「爭黨統」、「爭正統」的措施。
第三章「張學良與東北軍入關」,本章將著重探討寧蔣、晉閻、奉張三方的關係,並說明東北軍在中原大戰所扮演的角色。第一節「寧蔣的爭取」,係敘述南京方面透過三種管道和四項具體方式對東北軍進行遊說的經過。第二節「晉閻的拉攏」,則在論述閻錫山、汪兆銘等爭取東北軍的情形。第三節「奉張的抉擇」,將分析東北軍內部對中原大戰態度的討論,以及奉張由中立而決定入關助蔣的因素。
第四章「西南地方實力派的態度」,本章則在敘述川、滇、黔三省地方軍人在中原大戰的意向及其影響。第一節「四川軍人的反覆」,將討論劉文輝、劉湘、鄧錫侯、田頌堯和李家鈺等五位四川軍人,助蔣抑助閻的態度,並分析影響其態度的因素。第二節「龍雲出兵助蔣」,則在說明龍雲出兵討桂的經過,並探討其與南京中央的關係。第三節「毛光翔依違兩端」,將分析毛光翔在中原大戰期間,既表示擁護寧蔣,也與晉閻親善的兩面策略。
第五章「另一個戰場:財政經費問題」,本章即欲探討中原大戰期間寧蔣與晉閻有關財政經費方面的問題。第一節「寧蔣經費的籌措與運用」,係針對南京中央財源的籌措及其運用情形加以敘述,並探討江浙財團所扮演的角色。第二節「晉閻財政的困境」,則在說明閻錫山方面的財政問題,對於閻錫山因財政困難而接收天津海關所引發的爭議,亦將一併討論。
本文「結論」,將綜合評述地方實力派與中原大戰的關係,並更進一步闡明影響中原大戰的因素;此外,亦將透過此一戰役來檢討民國以來中央與地方的關係,同時對以武力來解決中央與地方衝突的方式,提出批判。
徵 引 書 目
壹、中文資料
一、史 料
(一)檔 案
《蔣中正總統檔案》。臺北:國史館藏。
〈文物圖書〉,困勉記,民國18、19年。
〈文物圖書〉,事略稿本,民國18、19年。
〈文物圖書〉,省克記,民國18、19年。
〈文物圖書〉,游記,民國18、19年。
〈文物圖書〉,愛記,民國18、19年。
〈文物圖書〉,學記,民國18、19年。
〈革命文獻〉,統一時期,未編檔號。
〈特交文卷〉,交擬稿件,民國19年,未編檔號。
〈特交文卷〉,親批文件,民國19年,未編檔號。
〈特交文電〉,領袖事功(二),未編檔號。
〈特交檔案〉,一般資料,民國19年,未編檔號。
〈特交檔案〉,分類資料,民國19年,未編檔號。
〈蔣總統籌筆〉,統一時期, 檔號:2010.20/4450.01。
《閻錫山檔案》。臺北:國史館藏。
〈北伐附編遣實錄案〉,檔號:0372.42/1123.15。
〈北伐後之中央政局案〉,檔號:0372.42/1123.14。
〈各方民國18年往來電文原案〉,檔號:18.0372.42/2700。
〈各方民國19年往來電文原案〉,檔號:19.0372.42/2700。
〈處理西北軍事馮氏再變案〉,檔號:0372.42/2116.3。
〈處理西北軍事馮氏興戎案〉,檔號:0372.42/2116。
〈處理西北軍事斡旋和平案〉,檔號:0372.42/2116.2。
〈馮方民國19年1月至12月往來電文〉,檔號:19.0372.42/4400-1-12。
〈解決唐變處理善後案〉,檔號:0372.42/2735.4。
〈蔣方民國19年1月至12月往來電文〉,檔號:19.0372.42/4400-1-12。
〈雜派民國18年3月至12月往來電文〉,檔號:18.0372.42/0032-3-12。
〈雜派民國19年1月至12月往來電文〉,檔號:19.0372.42/0032-1-12。
《國民政府外交部檔案》。臺北:國史館藏。
〈辛博森Simpson奪取津海關〉,英檔第320類,檔號:0820/4480.01。
〈驅逐英人威爾Weale即辛博森〉,英檔第320類,檔號:0820/4480.01。
(二)史料彙編 、文件
千家駒,《舊中國公債史資料》。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1月,第1版。
中國史學會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1981年5月,第4次印刷。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國國民黨第一、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史料》。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6年9月,初版。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第5輯。
四川省文史研究館編,《四川軍閥史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2月,第1版。
朱傳譽主編,《李石曾傳記資料》。臺北:天一出版社,民國68年11月,影印版。
朱漢國主編,《南京國民政府紀實》。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
江源恆編:《中國關稅史料》。臺北:文海出版社,出版年月不詳,影印版。
李希泌、曾業英、徐輝琪編,《護國軍動資料選編》。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7月,第1版。
李泰棻,《國民軍史稿》。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臺北:文海出版社,出版年月不詳,影印版。
周開慶,《民國川事紀要》。臺北:四川文獻研究社,民國63年12月,初版。
季嘯風、沈友益主編,《中華民國史史料外編—前日本末次研究所情報資料》。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7月,影印版。
居 正編,《清黨實錄》。載沈雲龍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三編》。臺北:文海出版社,影印版,出版年月不詳,第3輯。
查建瑜主編,《國民黨改組派資料選編》。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月,第1版。
孫 震,《八十年國事川事見聞錄》。臺北:四川文獻研究社,民國68年1月,初版。
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臺北:中國國民黨中 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70年9月,初版。
荐粹學社編,《民國以來四川動亂史料彙輯》。香港:大東圖書公司,1977年9月,第1版。
國民政府秘書處編,《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公報》。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61年9月,影印版。
陳訓正編,《國民革命軍戰史初稿》。臺北:出版者不詳,民國41年,再版。
章有義編,《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7年10月,第1 版,第3輯(1927~1937)。
經濟會議秘書處編,《全國經濟會議專刊(民國17年)》。臺北:文海出版社,出版年月不詳,影印版。
趙政民主編,《中原大戰內幕》。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
劉心皇輯註、王鐵漢校訂,《張學良進關秘錄》。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79年6月,初版。
廣西綏靖公署編,《第一方面軍護救國戰史》。臺北:廣西文獻社,民國86年6月,初版。
蔣中正,《自反錄》。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正圖書館藏,影印版。
蔣永敬編,《北伐期間的政治史料—1927年的中國》。臺北:正中書局,民國70年7月,初版。
遼寧省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奉系軍閥密電(第五、六冊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0月,第1版。
遼寧省檔案館編,《奉系軍閥密信選輯》。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遼寧省檔案館編,《奉系軍閥檔案史料彙編》。南京:江蘇古藉出版社、香港:地平線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
謝本書等編,《雲南辛亥革命資料》。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第1版。
黨史會編,《革命文獻第12輯—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史料》。臺北:黨史會,民國57年9月,影印版,合訂本。
黨史會編,《革命文獻第16輯—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史料》。臺北:黨史會,民國57年9月,影印版,合訂本。
黨史會編,《革命文獻第20輯—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史料》。臺北:黨史會,民國57年9月,影印版,合訂本。
黨史會編,《革命文獻第21輯—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史料》。臺北:黨史會,民國57年9月,影印版,合訂本。
黨史會編,《革命文獻第24輯—關於國軍編遣史料》。臺北:黨史會,民國57年9月,影印版,合訂本。
黨史會編,《革命文獻第79輯—中國國民黨歷屆中全會重要決議案彙編》。臺北:黨史會,民國57年9月,影印版,合訂本。
(日)田尻著,楊凡譯,〈四川動亂概觀〉,載荐粹學社編,《民國以來四川動亂史料彙輯》。香港:大東圖書公司,1977年9月。
〈中國國民黨為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宣言〉,民國15年7月4日,載黨史會編,《革命文獻第12輯—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史料》。臺北:黨史會,民國57年9月。
宋子文,〈對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財政報告〉,載黨史會編,《革命文獻第20輯—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史料》。臺北:黨史會,民國57年9月。
宋子文,〈確定軍費總額實行統一財政辦法提案〉,載黨史會編,《革命文獻第24輯—關於國軍編遣史料》。臺北:黨史會,民國57年9月。
李煜瀛,〈分治合作「專政集權」二者之分析與比較〉,載黨史會編,《李石曾先生文集》。臺北:黨史會,民國69年5月。
汪兆銘,〈中央黨部擴大會議之必要〉,載南華日報社編,《汪精衛先生最近言論集(民國19年)》。香港:南華日報社,民國19年8月。
汪兆銘,〈以人治軍?〉,載南華日報社編,《汪精衛先生最近言論集(民國19年)》。,香港:南華日報社,民國19年8月。
汪兆銘,〈關於黨治之談話〉,載南華日報社編輯部編,《汪精衛先生最近言論集》。香港:編者,民國19年8月。
汪兆銘等,〈關於最近黨務政治宣言〉,載查建瑜編,《國民黨改組派資料選編》。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月。
胡 適:〈我們走那條路?〉,載《新月》。東京:東豐書店,影印版,出版年月不詳,2卷10號。
孫中山,〈與宮崎寅藏之談話〉,民前15年7月,載國父全集編輯委員會編,《國父全集》。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78年11月。
孫中山,〈興中會宣言〉,民前17年1月24日,載國父全集編輯委員會編,《國父全集》。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78年11月。
梁啟超,〈盧梭學案〉,載《清議報》。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9月,影印版。
陳獨秀,〈聯省自治與中國政象〉,載《嚮導》。第1期(1922年9月13日)。
廣東省檔案館,〈1919~1921年中外交涉關餘及接管海關史料(上)〉,《歷史檔案》。1987年第1期。
蔣中正,〈出師的意義〉,載黨史會編,《革命文獻第12輯—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史料》。臺北:黨史會,民國57年9月。
蔣中正,〈北伐成功後最緊要的工作〉載黨史會編,《革命文獻第21輯—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史料》。臺北:黨史會,民國57年9月。
蕭 瑜,〈李石曾力助總蔣公完成統一—石老傳記之十一〉,引自朱傳譽主編,《李石曾傳記資料》。臺北:天一出版社,民國68年11月,第1冊。
蔡 鍔,〈滇省光復始末記〉,載中國史學會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
羅隆基:〈我們要什麼樣的政治制度〉,載《新月》。2卷12號。
(三)日記、年譜、文集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杜春和、耿來金整理,《白堅武日記》。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2月,第1版。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蔣介石年譜初稿》。北京:檔案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
周開慶,《民國劉甫澄湘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0年11月,初版。
南華日報社編,《汪精衛先生最近言論集(民國19年)》。香港:南華日報社,民國19年8月,初版。
姚崧齡編著,《張公權先生年譜初稿》。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71年1月,初版。
徐永昌,《徐永昌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0年12月,初版。
秦孝儀總編纂,《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臺北:未對外刊外,民國67年10月。
國父全集編輯委員會編,《國父全集》。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78年11月,初版。
張友坤、錢進主編,《張學良年譜》。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畢萬聞主編,《張學良文集》。北京:新華出版社,1992年2月,第1版。
馮玉祥,《馮玉祥日記》。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1月,第1版。
萬耀煌,《萬耀煌將軍日記》。臺北:湖北文獻社,民國67年7月,初版。
劉大鵬遺著,喬志強標注,《退想齋日記》。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0年6月,第1版。
劉鳳翰編著,《孫連仲先生年譜長篇》。臺北:國史館,民國82年7月,初版。
錢友坤、錢進主編,《張學良年譜》。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閻伯川先生紀念會所編,《閻伯川先生錫山年譜長編初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7年9月,初版。
蘇墱基編著,《張學良生平年表―東北少帥榮枯浮沈實錄》。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2月,初版。
黨史會編,《李石曾先生文集》。臺北:黨史會,民國69年5月,初版。
(四)回憶錄、口述歷史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編,《辛亥革命回憶錄》。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62年9月,第1版。
白崇禧口述,賈廷詩等訪問紀錄,《白崇禧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3年5月,初版。
吳鐵城,《吳鐵城回憶錄》。臺北:三民書局,民國70年1月3版。
李宗仁口述,唐德剛撰寫,《李宗仁回憶錄》。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第1版。
沈亦雲,《亦雲回憶》。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60年2月,2版。
周佛海:《周佛海回憶錄》。張玉法、張瑞德主編,《中國現代自傳叢書》。臺北:龍文出版社,民國82年3月,初版。
徐永昌:《求己齋回憶錄》。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78年7月,初版。
張國燾,《我的回憶》。香港:明報月刊出版社,1974年,第2版。
郭廷以校閱,沈雲龍訪問,賈廷詩等記錄,《萬耀煌先生訪問記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2年5月,初版。
陳公博著,汪瑞炯、李鍔、趙令揚編注,《苦笑錄,陳公博回憶( 1925~1936)》。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1980年2月,第1版。
陶菊隱:《記者生活三十年》。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1月,第1版。
馮玉祥,《我的生活》。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3月,第1版。
黃紹竑,《五十年回憶》。載張玉法、張瑞德主編,《中國現代自傳叢書》。臺北:龍文出版社,民國78年6月,初版。
鄒 魯,《回顧錄》。臺北:三民書局,民國63年7年,初版。
劉航琛口述,章君穀筆錄,《戎幕半生》。載沈雲龍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臺北:文海出版社,出版年月不詳。
羅敦偉,《五十年回憶錄》。臺北:羅敬典發行,民國41年4月,初版。
顧維鈞,《顧維鈞回憶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5月,第1版,第1分冊。
于學忠,〈東北軍第四次入關經過〉,載趙政民主編,《中原大戰內幕》。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于學忠:〈東北軍入關和擴大會議的解體〉,載方正等編:《張學良和東北軍(1901~1936)》。
尹承綱,〈李宗仁起家經過〉,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廣西文史資料選輯》。第7輯(1978年12月)。
孔 庚,〈到山西聯絡閻錫山的經過〉,載蔣永敬編,《北伐期間的政治史料—1927年的中國》。臺北:正中書局,民國70年7月。
王家烈,〈桐梓系統治貴州的回憶〉,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貴州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貴州文史資料選輯》。第2輯(1963年12月)。
田象奎,〈國民黨擴大會議始末〉,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山西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山西文史資料》。第58輯(1988年7月)。
吳光駿,〈二劉之戰戰前各軍駐地表〉,載《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7輯(1980年,第2次印刷)。
李俊龍:〈張學良在中原大暫時的地位〉,載方正等編《張學良和東北軍》。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
周 玳,〈閻錫山發動中原大戰概述〉,載趙政民主編,《中原大戰內幕》。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周素園(培藝),〈貴州民眾痛史〉,載中國史學會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
南桂馨,〈1920年以前閻錫山的經濟措施〉,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山西省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山西文史資料》。第5輯(1963年11月)。
胡 俊,〈近二十年來雲南地方軍隊概述〉,載中國政治協商會議雲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雲南文史資料選輯》。第6輯(1986年12月)。
孫連仲,〈我在馮軍經過及對馮玉祥的認識〉,載簡又文,《馮玉祥傳》。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71年6月,附錄3。
徐士瑚,〈我所知道的徐一清先生〉,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山西省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山西文史資料》。第63輯(1989年5月)。
馬宣偉,〈二劉之戰〉,載《重慶文史資料》。第32輯(1984年7月)。
張仲雷,〈清末民初四川的軍事學堂及川軍派系〉,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編,《辛亥革命回憶錄》。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62年9月。
張彭年,〈辛亥以來四十年間貴州政局的演變(續一)〉,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全國文史資料選輯》。第2輯(1963年12月)。
曹善群,〈上東戰役—川戰中的一個小插曲〉,載《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5輯(1979年,第2次印刷)。
陳 雄,〈新桂系軍閥形成時期親歷憶述〉,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廣西文史資料選輯》。第12輯(1982年3月)。
陳 雄等,〈新桂系的崛起〉,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廣西文史資料選輯》。第1輯(1961年7月)。
陳弦秋,〈辛亥以後二十五年間貴州軍政概述〉,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全國文史資料選輯》。第15輯(1961年6月)。
程海鷗,〈閻錫山接管津海關始末〉,載趙政民主編,《中原大戰內幕》。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黃應乾,〈四川二劉之戰始末記〉,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四川省志編纂委員會編,《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5輯(1979年,第2次印刷)。
劉 驥,〈蔣馮閻關係和中原大戰〉,載趙政民主編,《中原大戰內幕》。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鄧漢祥,〈劉湘擁蔣〉,載趙政民主編,《中原大戰內幕》。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冀貢泉,〈閻錫山與擴大會議〉,載趙政民主編,《中原大戰內幕》。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薛篤弼,〈出使東北與大戰結束〉,載趙政民主編,《中原大戰內幕》。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五)年鑑、報紙、期刊
《(上海)民國日報》。民國17~19年。
《(上海)申報》。民國17~19年。
《(天津)大公報》。民國17~19年。
《中央黨務月刊》。南京:民國18~19年。
《中國國民黨年鑑(民國18年)》。南京:民國18年。
《東方雜誌》。上海:民國18~19年。
《國聞週報》。天津:民國18~19年。
《新月》。東京:東豐書店,影印版,民國18~19年。
沈雷春編,《中國金融年鑑(民國28年)》。臺北:文海出版社,出版年月不詳,影印版。
實業部中國經濟年鑑編纂委員會編,《中國經濟年鑑》。台北:宗青圖書公司,民國69年1月,影印版。
二、工具書
《辭海》編輯委員會編,《辭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
田子渝、劉德軍主編,《中國近代軍閥史辭典》。北京:檔案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
李盛平主編,《中國近現代人名大辭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
李雲漢主編,林養志、宋正儀編輯,《中國國民黨一百週年大事年表》。臺北:黨史會,民國83年11月,初版。
李雲漢主編,劉維開編輯,《中國國民黨職名錄》。臺北:黨史會,民國83年11月,初版。
徐友春主編,《民國人物大辭典》。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初版。
秦孝儀主編,《中國現代史辭典—人物部分》。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74年6月,初版。
許師慎編,《國民政府建制職名錄》。臺北:國史館,民國73年1月,初版。
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3年4月,初版。
劉壽林等編,《民國職官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8月,第1版。
羅元錚總主編,《中華民國實錄》。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2卷。
三、專 書
《近代中國工商經濟叢書》編委會,《陳光甫與上海銀行》。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
丁張弓良,《中國軍用鈔票史略》。臺北:丁介文發行,民國71年5月,初版。
山西省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閻錫山統治山西史實》。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3月,第1版。
中共中央黨校編寫組,《閻錫山評傳》。張家口: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主編,中國人民銀行山西省分行山西財經學院金融史編寫組,《閻錫山和山西省銀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0年1月,第1版。
文公直,《最近三十年中國軍事史》。上海:太平洋書店,民國19年2月,初版。
方 正等編,《張學良和東北軍(1901~1936)》。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
王 翔主編,《閻錫山與晉系》。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王玉貴,《西北馬家軍》。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王業鍵,《中國近代貨幣與銀行的演進(1644~1937)》。臺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民國70年4月,初版。
王樹森,《閻錫山這個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王鐵漢,《東北軍史略》。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71年3月,修訂版。
司馬桑敦,《張學良評傳》。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78年7月,初版。
申曉雲、李靜之,《李宗仁的一生》。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
匡珊吉、楊光彥,《四川軍閥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
存萃學社編集,《1927-1934年的反蔣戰爭》。香港:大東圖書公司,1978年7月,第1版。
吳振漢,《國民政府時期的地方派系意識》。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81年12月,初版。new window
吳國光,《論中央—地方關係—中國制度轉型中的一個軸心問題》。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1版。
吳景平,《宋子文政治生涯編年》。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吳景平,《宋子文評傳》。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
李仕德,《英國與外國的外交關係(1929-1937)》。臺北:國史館,民國88年12月,初版。new window
李思涵,《北伐前後的「革命外交」(1925-1931)》。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2年8月,初版。
李茂盛等著,《閻錫山全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
李國祁,《民國史論集》。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民國79年2月,初版。
李雲漢,《中國國民黨史述》。臺北:黨史會,民國83年11月,初版。
李雲漢,《從容共到清黨》。臺北:著者,民國76年8月,影印2版。
李達嘉,《民國初年的聯省自治運動》。臺北:弘文館出版社,民國75年5月,初版。
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1年8月,臺16版。
沈雲龍,《民國史事與人物論叢》。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70年9月,初版。
周春元、何長鳳、張祥元主編,《貴州近代史》。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
林能士,《經費問題與護法運動(1917~1923)》。臺北:大學搖籃出版社,民國84年3月,初版。
侯樹彤,《東三省金融概論》。上海:太平洋國際學會,民國20年4月,初版。
姚崧齡,《中國銀行二十四年發展史—張公權先生建立近代金融組織基礎之成就》。臺北:傳記文學社,民國65年8月,初版。
姚崧齡:《陳光甫的一生》。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73年10月,初版。
相從智主編,《中外學者論張學良楊虎城和閻錫山》。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第1版。
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義與聯省自治》。臺北:正中書局,民國72年6月,初版。
唐孝剛,《非常時期之財政》。上海:中華書局,民國26年4月,初版。
唐純良主編,《中共與國民黨地方實力派關係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2月,第1版。
翁之鏞,《民國財政檢論》。臺北:華國出版社,民國41年9月,初版。
高興亞,《馮玉祥將軍》。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年10月,第1版。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臺北:東華書局,民國71年10月,5版。
張玉法,《中國現代政治史論》。臺北:東華書局,民國77年9月,初版。new window
張玉法,《中華民國史稿》。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87年6 月,初版。
張玉法、張瑞德主編:《中國現代自傳叢書》。臺北:龍文出版社,民國78年6月,初版。
張同新,《國民黨新軍閥混戰史略》。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11月,第1版。
張家昀,《模範軍閥馮玉祥》。臺北: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7月,初版。
張連紅,《整合與互動,民國時期中央與地方財政關係研究(1927~1937)》。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張魁堂,《張學良傳》。北京:東方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張靜如、劉志強主編,《北洋軍閥統治時期中國社會之變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
莫濟杰、陳福霖主編,《新桂系史》。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2次印刷。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0年,2版。
郭恆鈺,《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第一次國共合作」)》。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80年4月,再版。
郭緒印主編,《國民黨派系鬥爭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
陳志讓,《軍紳政權—近代中國的軍閥時期》。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3年9月,第1版。
陳茹玄,《中國憲法史》。臺北:文海出版社,民國66年7月,影印版。
陳進金,《抗戰前教育政策之研究(民國17年至26年)》。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86年12月,初版。
陳詩啟,《中國近代海關史—民國部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陶菊隱,《督軍團傳》。臺北:文海出版社,影印版,出版年月不詳,第3輯。
曾華壁,《民初時期的閻錫山(民國元年至16年)》。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民國70年6月,初版。
貴州軍閥史研究會、貴州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貴州軍閥史》。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第1版。
雲南近代史編寫組,《雲南近代史》。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
雲南省歷史學會、雲南省中國近代史研究會編,《雲南辛亥革命史》。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
黃仁宇,《從大歷史角度讀蔣介石日記》。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1月,初版。
楊汝梅,《民國財政論》。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17年6月,再版。
楊維真,《唐繼堯與西南政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83年1月,初版。
楊維真,《從合作至決裂—論龍雲與中央的關係(1927~1949)》。臺北:國史館,民國89年2月,初版。new window
楊蔭溥,《民國財政史》。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5年,第1版。
賈士毅,《民國財政史(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1年2月,臺1版。
賈士毅,《民國財政史(續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1年2月,臺1版。
雷嘯岑,,《三十年動亂中國》。香港:亞洲出版社,出版年月不詳。
隗瀛濤主編,《四川近代史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4月,第1版。
劉健清,《中國國民黨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1月,第1版。
劉維開,《編遣會議的實施與影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8年3月,初版。
蔣永敬,《百年老店國民黨滄桑史》。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82年5月,初版。
蔣順興、李良玉主編,《山西王閻錫山》。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
蕭 波、馬宣偉,《四川軍閥混戰(1927~1934)》。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1984年10月,第1版。
閻沁恒,《轉變中的中英關係》。臺北:稻香出版社,民國88年3月,初版。
謝本書,《龍雲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
謝本書、牛鴻賓,《蔣介石與西南地方實力派》。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次印刷。
謝本書、馮祖貽主編,《西南軍閥史》。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
鍾卓安,《陳濟棠》。廣州:廣東省地圖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簡又文,《馮玉祥傳》。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71年6月,初版。
(日)波多野善大著,林明德譯著,《中國近代軍閥之研究》。臺北:金禾出版社,民國83年6月,初版。
(日)高柳松一郎著,李達譯:《中國關稅制度論》。臺北:文海出版社,出版年月不詳,影印版。
(法)白吉爾著,張富強、許世芬譯,《中國資產階級的黃金時代(1911~193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
(美)F. F. Liu(劉馥)著,梅寅生譯,《中國現代軍事史》(A Military History of Modern China:1924-1949)。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75年4月,初版。
(美)John K. Fairbank and Albert Feuerwerker eds.,章建剛等譯,《劍橋中華民國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13,Republican China 1912-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
(美)Parks M. Coble Jr著,楊希孟譯,《上海資本家與國民政府(1927~1937)》(The Shanghai Capitalists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1927-1937)。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
(美)Y. C. Wang(汪一駒)著,梅寅生譯,《中國知識份子與西方》(Chinese Intellectuals the West,1872-1949.)。臺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8月,初版。
著者不詳,越裔譯:《近百年來上海政治經濟史》。臺北:文海出版社,出版年月不詳,影印版。
四、論 文
千家駒,〈舊中國發行公債史的研究〉,載千家駒,《舊中國公債史資料》。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1月。
王文裕,〈北伐前後的桂系與國民政府〉,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1年6月。
王正華,〈南京時期國民政府的中央政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6年6月。new window
王正華,〈蔣中正與東北易幟〉,中華民國史專題第五屆討論會秘書處編,《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五屆討論會》。臺北:國史館,民國89年12月。
呂芳上,〈廣東革命政府的關餘交涉(1918~1924)〉,載中華民國歷史與文化討論集編輯委員會編,《中華民國歷史與文化討論集》。臺北:中華民國歷史與文化討論集編輯委員會,民國73年6月。new window
李國祁,〈宋子文對廣東財政的革新(民13~15年)〉,載李國祁,《民國史論集》。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民國79年2月。new window
李國祁,〈孫中山與蔣中正先生用人風格的比較探討〉,載國父建黨革命一百周年學術討論集編輯委員會編,《國父革命建黨一百周年學術討論集》。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84年3月,第4冊。
沈雲龍,〈擴大會議之由來及經過〉,載沈雲龍,《民國史事與人物論叢》。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70年9月。new window
易正義,〈中國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7年6月。
林能士、陳進金,〈1930年天津海關事件〉,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辦,「第二屆近代中國與世界國際學術討論會」,2000年9月11日至16日,單印本。
林能士、楊維真,〈抗戰前國民政府與地方實力派之關係—以川滇黔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編,《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5期(民國87年5月)。new window
林能士、楊維真,〈抗戰前國民政府與地方實力派之關係—以川滇黔為中心〉,載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編,《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5期(民國87年5月)。new window
胡春惠、楊維真,〈勝利前後龍雲與中共的關係〉,載國父建黨革命一百週年學術討論集編輯委員會編,《國父建黨革命一百週年學術討論集》。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84年3月。
韋慕庭,〈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載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編輯委員會編,《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臺北:編著,民國70年10月。
張鴻銘,〈張學良的《西安事變反省錄》〉,載《國史館館刊》。復刊第26期(民國88年6月)。
郭衛民,〈略論閻錫山與張學良、楊虎城關係之演變〉,載相從智主編,《中外學者論張學良楊虎城和閻錫山》。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
陳存恭,〈評《李宗仁回憶錄》—兼論新桂系與中央的關係〉,載《國史館館刊》。復刊第1期(民國76年1月)。
陳存恭,〈閻錫山的異動與中原大戰〉,載教育部主編,《中華民國建國史》。臺北:國立編譯館,民國78年1月,第3篇。
陳存恭,〈閻錫山與晉軍的興衰〉,載中華民國史專題第二屆討論會秘書處編,《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二屆討論會》。臺北:國史館,民國82年12月。
陳進金,〈《蔣中正總統檔案》的史料價值及其運用—以民國19年中原大戰為例〉,載中華民國史專題第四屆討論會秘書處編,《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臺北:國史館,民國87年12月,第2冊。
陳進金,〈另一個中央,1930年的擴大會議〉,載中華民國史專題第五屆討論會秘書處編,《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五屆討論會》。臺北:國史館,民國89年12月,第2冊。
陳進金,〈蔣中正總統檔案中之事略稿本介述—以民國19年為例〉,載中央研究近代史研究所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編輯委員會編,《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30期(民國89年9月)。
彭宗誠,〈劉湘及其與國民政府之關係〉,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6月。
蔣永敬,〈國民政府實施訓政的背景及挫折—軍權、黨權、民權的較量〉,載蔣永敬,《百年老店國民黨滄桑史》。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82年5月。
蔣永敬,〈從護法到北伐〉,載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歷史研究所編,《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期(民國73年3月)。new window
蔣永敬、陳進金,〈民國以來政權統合的方式與主張(1912~1949)〉,載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編,《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民國84年9月。
韓信夫,〈閻錫山與北平擴大會議〉,載相從智主編,《中外學者論張學良楊虎城和閻錫山》。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
五、網路資料
光明圖書網,〈歷史原生態的展露—一個英國人眼裡的義和團和八國聯軍〉,網址:http://www.gmdaily.com.cn/2_pindao/gmsp/2000/2000080/gb/2000^188^0^22.htm. 2000年8月25日。
貳、外文資料
一、日 文
土田哲夫,〈南京政府國家統合—張學良東北政權(1928–1931)關係例〉,載中國現代史研究會編,《中國國民政府史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86年11月,初版。
山田辰雄,《中國國民黨左派研究》。東京:慶應通信,1980年6月,初版。
水野明,《東北軍閥政權研究―張作霖.張學良對外抵抗對內統一軌跡》。東京:圖書刊行會,平成6年8月,初版。
西村成雄,《張學良—日中霸權「滿洲」》。東京:岩波書店,1996年5月,第1刷。
陳來幸,《虞洽卿》。京都,株式會社同朋舍,1983年12月,第1版。
二、英 文
Public Record Office, State Papers and Department Records, Archive Groups of Foreign Office(microfilm).F.O.405:Confidential Printing. vol. 261-266,1928-1937.
Ch’I, Hsi–Sheng, Warlord Politics in China,1916-1928,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Eastman, Lioyd E.,The Abortive Revolution:China nder Nationlist Rule,1927-1937,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1974.
Gillin, Donald G.Warlord : Yen Hsi-shan in Shansi Province,1911-1949,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7.
Hall, J. C. S. The Yunnan Provincial Faction,1927-1937,Canberra,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1976.
Kane, H. E., Sir Miles Lampson at the Pekiing Legation, 1926-1933,University of London:Thesis of Ph. D.,1975.
Kapp, Robert A., Szechwan and the Chinese Republic: Provincial Militarism and Central Power, 1911-1938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3.
Lary,Daina Region and Nation: The Kwangsi Clique in Chinese Politics, 1925-1937,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nsity Press, 1974.
Sheridan, James E., Chinese Warlord:The Career of Feng Yu-hsiang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6.
Young ,Arthur N. ,China’s Nation-Building Effort,1927-1937:The Financial and Ecomonic Record,Stanford:Hoover Institution Press,197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