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樂齡人士參與電影課程 對其生命意義學習成效之研究
作者:劉文端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成人及繼續教育系高齡者教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魏惠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樂齡人士電影課程生命意義反應層次學習層次行為層次senior citizensfilm coursethe meaning of liferesponse levellearning levelbehavior level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摘 要
本研究為探討樂齡人士參與電影課程,對其生命意義學習成效,包括反應層次、學習層次與行為層次,採半結構深度訪談,研究對象選取是以 21 位具有學習成效之對象,平均年齡 71.7 歲。
針對本研究結果,提出以下結論: 樂齡人士參與電影課程,對其生命意義學習在反應層次的成效包含:滿意透過電影教導生命意義課程能創造新的學習刺激,更進一步分享參與課程的因素;滿意授課講師對於生命意義相關電影的安排,並透過適當表達方式透過幽默和親切的方式呈現課程;滿意生命意義透過課前導讀,更清楚電影呈現的內容,提出具主題性、連續性的課程,產生持續學習的吸引力。參與電影課程,對其生命意義在學習層次的成效包含:透過電影情境學習生命意義,能回想起印象最深刻的情節,並能清楚描述故事內容,展現知識性的學習效果;透過回溯參與生命意義課程前的模樣,覺察自己的情緒和對於生活上的發現,展現自己所學;透過生命意義課程,
增強對於學習的正向態度,並提升學習信心;學習生命意義課程後對於生活的改變,提高自己對於未來生活的準備度並願意承諾提出方案。
參與電影課程,對其生命意義學習,在行為層次的成效包含:對於從生命意義課程中學習後的意義,在生活中創造自己想要實現的人生價值;透過學習後的改變,感受在生活中的美好體會,在人際關係和家庭互動中,都能感受到價值;對於生命終極的意義和個人價值等問題,在面對無法改變的狀況時,產生不同態度的人生意義。
依據上述結論,分別對樂齡學習機構、電影教學授課教師、參與電影課程的樂齡學習者與未來研究等四個面向提出建議。壹、參與電影課程的樂齡學習者:以學習的心態,參與電影課程;投入電影情境,學習成效特佳;將課程所學,在生活中應用;課後與人分享,推己及人成;立電影自主學習團體,學習能量擴大。貳、樂齡學習機構:鼓勵開設電影課程;佈置一個類比電影院的場地;給予足夠的課程時間。針對未來研究提出的建議:電影教學研究主題範圍,可以做為中高齡
者退休準備;電影課程參與對象建議以不同年齡層開課;電影課程之內容,可做為未來研究,以了解各種影片與中高齡者的關聯。
關鍵字:樂齡人士、電影課程、生命意義、反應層次、學習層次、行
為層次
Abstract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film course on their life significance, including response level,learning level,and behavior level. The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is adopted to solve the research problems. The the average age of 21 participants is 71.7 years old.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presented. Firs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ir life significance learning of participants in the film course at the response level includes: satisfying on the creating of new learning stimuli and further sharing their participating factors; satisfying on the instructor's arrangements for the relevant movie; satisfying on the meaning of life through the guiding before the lecture. Seco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ir life meaning at the learning level includes: learning the meaning of life through the movie context can recall the most impressive plot, and can clearly describe the content of the story, show the learning effect of knowledge; be aware of your emotions and discoveries about your life and show what you have learned; enhance your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learning through life-meaning courses, and improve your confidence of learning; improve your life and increase the readiness for future life, and be willing to commit to proposing solutions. Third, the effect of behavior level includes: creating the value of life you want to achieve in your life; through the learning experiencing the good things in your life and feeling the value in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family interaction; for the ultimate meaning of life and personal value issues,when you face the situation can not be changed, creating the meaning of life in different attitudes. Based on the above conclusions, some suggestions are presented for the senior learning institutions, film teaching teachers, senior learners who participate in film courses and future research. Firstly, for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film course: participate in the film course with learning attitude, engage in the film situation will have positive effects of learning, learn and apply in the life, share with other people, and establish Learning Group to expand the learning energy.Secondly, for Senior Learning Institutions, encourage the creation of film courses, set up a venue for simulating cinemas, and give enough time for the course. Finally,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study the subject area of film teaching, offer different film cours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ges, and study film course research methods.
Key words: senior citizens, film course, the meaning of life, response level, learning level, behavior level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Wong, P、陳芳玲(2002)。 老年死亡態度與心理諮商。載於生命教育 中心靈成長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5-15-5-21)。彰化:國立彰化師 範大學。 方永泉(2003)。 E 世代教師應具備的電影素養。載於林志忠、楊洲 松、簡成熙、方永泉、崔光宙、洪雯柔(合著),E 世代教師的 科技媒體素養(頁 155-185)。臺 北:高等教育。 王志成(1993)。臺灣電影與社會變遷。臺灣電影精選,1-40。臺北: 萬象。 王政彥(2004)。高齡社會中老人教育的倫理問題與對策。高齡社會 與高齡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王聖元(2014)。 社區健康促進活動引入旋轉功之個案研究──以花 蓮縣溪口社區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碩士 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王純姬(2016)。 高齡者健康科學學習方案對成功老化的效益評估。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市。 王錦玲(2007)。 多媒體學習材料的呈現型態與速度控制方式對高齡 者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編(1995)。死亡教育。成人教育辭典。臺北: 編者。 內政部「長青學苑」推動情形簡報(2012)。 2017 年 9 月 29 日取自 http://moe.senioredu.moe.gov.tw。 田其虎(2011)。 高齡教育資源整合與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台中地區為 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嘉義縣。 朱芬郁(2011)。 高齡教育:概念、方案與趨勢。臺北:五南書局。 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 中華民國人口推計(103 至 150 年) 。 臺北市:國發會。 江蘭貞(2014)。 生命意義的自覺與實踐。第十屆生命教育學術研討 會─人的培育:以生命教育翻轉教育,127-146。
吳君平(1981)。外語電影教學之理論與實踐。視聽教育雙月刊,22 (6), 27-28。 吳碧霞(2001)。電影教學之我見。南投文教,15,53-55。 吳淑芳(2008)。 臺北縣松年大學學員參與動機及學習困難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學位在職專班碩士 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婉如(1992)。 台灣地區長青學苑教師教學型態與學員學習滿意度 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北市。 吳文麗(2016)。 女性高齡者參與生命故事敘說課程學習歷程之研究。 國立暨南大學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士學位學程碩士在職 專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吳麗芬(2007)。周全性老人評估與護理。護理雜誌,54(6):61-66。 李森珪(2002)。 生命盡頭的駐足回首─從社會建構過程探討台灣當. 代老年之生命意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嘉義縣。 李碧玉(2008)。 高齡學習者之健康學習經驗、健康識讀、自我照顧 能力和健康狀況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 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宗派(2004)。老化理論與高齡者保健(二)。身心障礙研究,2(2), 77-93。 李芳齡譯(2002)。 績效躍進-才能評估法的極致運用(Job Competence Assessment)原著 Dubois, D. D.。臺北:商周。 李佩陵(2009)。 多媒體教學設計對於高齡者學習成效之影響。佛光 大學學習與數位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李婉伶(2008)。 護理之家老年人之生命意義。中國醫藥大學護理學 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余嬪( 1999)。休閒活動的選擇與規劃。休閒輔導雙月刊,60,20-31。 邱天助(1991)。 高齡者的學習行為表現。老人教育,教育部社會教 育司主編。臺北市;師大書苑。 邱天助(2007)。 社會老年學。高雄:復文出版社。 邱瀅儒(2016)。 高齡科技志工之服務學習與生命意義之探究—以樂 齡大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高齡者教育研究 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周怜利譯(2000)。 Erikson 老年研究報告:人生八大階段。臺北市: 張老師。 林茂安(2016)。 從高齡教育與社會福利觀點探討長青學苑組織定位、 經營問題及轉型可行性。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研究 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淑玲(2006)。 家庭教育電影討論會。臺北:教育部。 林麗惠(2006)。台灣高齡學習者成功老化之研究。人口學刊,33, 133-170。 林麗惠(2007)。從高齡教育機構開設的課程類別評析高齡學習內容 之發展趨勢。課程與教學季刊,1,83-96。 林秉毅(2008)。 高齡學習方案規劃人員培訓成效評估之研究。國立 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縣。 林案倱(2009)。 邁向高齡社會,落實高齡教育實施模式與運作機制 之探討。國立台南生活美學館演講稿。 林秋樺(2010)。 屏東縣高齡者同儕互動、教師教學型態與學習適應 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雄市。 林雅綺(2010)。 高齡華語讀寫教學研究—以高雄市長春協會初級華 語班為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雄市。 林勤敏(2002)。高齡學習者的障礙與困難。成人教育雙月刊,65, 44-50。 林淑敏(2004)。 我國老人教育實施途徑之調查研究。國立中正大學 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姜如珮(2004)。 臺灣與加拿大媒體教育之比較。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臺北市。 姜德珍(2000)。 當個快樂的老人。臺北:正中。 胡夢鯨(1996)。 成人教育現代化與專業化:一個成人教育學理論模 型的分析。臺北市:師大書苑。 胡夢鯨(1998)。諾爾斯成人教育學模型在國中補校教學上的適用性以公民科為例。成人教育學刊,2,27-69。 胡夢鯨(2009)。 樂齡精神。樂齡教育輔導團培訓講義。教育部委託 專案,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高齡教育中心。未出版。
胡淑慧(2009)。 成人學生對邁向成功老化的認知、準備程度及學習 需求之研究-以台北市某技術學院進修專校成人學生為例。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市。 洪美璇(1985)。電影電視與全民教育。新竹師專學報,12,9~18。 洪琦婷(2004)。 社區大學教師教學初體驗—從電影關懷多元文化。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北市。 洪櫻純(2012)。老人靈性健康的阻力與助力分析:成功老化觀點。 生命教育研究,4(1), 87-112。 范麗娟(2004)。 深度訪談。載於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81-126。 台北:心理。 高辰吉(2010)。 高齡教育教師核心能力指標之建構。國立中正大學 高齡者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高冬玲(2013)。 台北市社區獨居老人老化態度、生命意義與幸福感 之研究。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北市。 侯冬芬(2004)。 雲嘉地區資深榮民生命意義、死亡態度與生活品質 之相關性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縣。 孫效智(2014)。 生命教育核心素養的建構與十二年國教課綱的發展。 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 徐苔玲(2002)。影音再現與文化教學:好萊塢電影分析研究。國立 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徐千惠(2010)。 高齡學習需求與參與情況分析之研究:以苗栗縣六 所樂齡學習資源中心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高齡者教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徐建平(2010)。 高齡教育工作者對方案規劃核心能力認知與評估之 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高齡者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縣。 唐存敏(2004)。 高齡者參與教育活動與生命意義感關係之研究。國 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許駿煒(2000)。 高科技產業員工教育訓練成效評估之個案研究。臺 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月素(2006)。 高雄市立空中大學高龄者學習經驗之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立言(2004)。生命教育在台灣之發展概況。哲學與文化,30,9, 21-46。 陳向明(2007)。 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明昌(2005)。 社區大學課程規劃之探討—以中和社區大學為例。 國立中正大學高齡者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佑淵(2013)。樂齡教育專業師資培訓學習成效評估之研究。 「2013CAEE 成人及高齡教育國際研討會 專業人才培育的創新 與實踐」發表之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院倬章國際會議廳。 陳依蘋(2007)。 高齡教育教師教學專業能力之研究。玄奘大學教育 人力資源與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陳昱如(2013)。 社區老人參與藝術治療團體進行生命回顧並探索生 命意義之研究。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建榮(2006)。 電影融入教學於國小生命教育課程教學模式之設計 與應用。2010 年 8 月 20 日,取自 http://web.arte.gov.tw/socool_movie/2006_socool/ppt1.pdf。 陳佩君。(2011)。高齡者參與代間教學活動之研究-以幼稚園鄉土教學 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北市。 陳秋萍譯(2012)。 生命永不落:一個心理醫師追尋老化,意義的旅 程。遠流出版社。 陳俊熲(2013)。 高齡者參與志願服務及其生命意義之探討-以臺南市 港東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高齡者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清美(2002)。 全球化成人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陳淑珍(2008)。 高齡教育學術研究趨向之探討:1990-2007 國內碩 博士論文分析。國立中正大學高齡者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嘉義縣。 陳淑敏(2010)。 台南縣樂齡族群運動休閒參與動機與課程滿意度之 研究。長榮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市。 陳筱苓(2008)。 運用社區高齡者進行鄉土教學發展歷程之研究─以台
中市何厝國小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臺中市。 陳蓓芝(1991)。 八 0 年代台灣新電影現象之社會歷史分析。輔仁大 學大傳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珍德(1995)。 癌症病人生命意義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陳嘉棋(2004)。 教育訓練績效間相關性研究-以國內某家人壽保險公 司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市。 陳燕禎(2007)。 高齡者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臺北:雙葉 書廊。 教育部(2002)。 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4)。 我國老人教育政策專案研究計畫。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6)。 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教育 部。 教育部(2009)。 樂齡教育輔導團第一年成果報告。2015 年 4 月 7 日, 取自 http://moe.senioredu.moe.gov.tw/front/bin/home.phtml。 教育部(2018)。 樂齡學習、遍布全國:教育部公布 368 所樂齡學習 中心名單。2018 年 3 月 29 日,取自教育部樂齡學習網/教育部 最新消息 https://moe.senioredu.moe.gov.tw/Home/Morenews2 張玉佩(1996)。 台灣電影再現的社會規範與價值觀:以戲劇五因分 析金馬獎最佳劇情片。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臺北市。 張良鏗(2007)。 美國老人寄宿所學習機制在我國實施可行性之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昌彥(2017)。《楢山節考》電影導聆。台灣南方影像學會主辦。 張春興(2009)。 現代心理學。臺北:台灣東華書局。 張淑美(1996)。 死亡學與死亡教育。高雄:復文出版社。 張鐸嚴(2000)。高齡化社會中高齡者的終身學習策略與規劃。國立 空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8,1-23。 郭芳坤(2013)。 樂齡學習者休閒運動課程休閒涉入、休閒效益與幸 福感之研究。康寧大學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市。 梁珍玲(2015)。 銀髮族正向情緒與生命意義感之相關研究。樹德科
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梁新華(1991)。 新電影之死。臺北:唐山。 莊曉君(2007)。 英語卡通影片教學對國小學童英語學習成就、學習 動機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 未出版,臺南。 國家教育研究院(2000)。 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2000 年 12 月 29 日,取自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7023/ 黃惠秋(2002)。「認識自我」生命教育課程對國中生自我概念及生命 意感之影響。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黃富順(1995)。 成功的老化。臺北:成人教育學會。 黃富順(1999)。 終生學習的意義、源起與實施。中華民國成人教育 學會主編,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1-32。臺北:師大書苑 黃富順(2004)。 高齡學習,臺北:五南出版社。 黃富順(2007)。 台灣地區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的內容、特色與期許。 終身教育,5,33-37。 黃富順(2008)。 高齡教育學。臺北:五南。 黃源協(2013)。 社會工作管理。臺北:雙葉書廊。 黃錦山(2004) 。從成人教育學到高齡教育學的發展。成人教育,78, 10-16。 曾雲鳳(2014)。 中高齡糖尿病患者圖像衛教課程成效之研究。國立 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縣。 黃郁涵(2008)。 人權教育電影課程對國小學童批判思考影響之研究。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曾瓊瑤(2009)。 高齡教育教師專業知能與培訓需求關係之研究-以中 部五縣市樂齡學習資源中心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曾彌七重(2004)。 日本高齡者教育實施之研究。高齡社會與高齡教 育,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主編,205-239。臺北市:師 大書苑。 傅偉勳(1993)。 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臺北:正中。 葉至誠(2010)。 社區工作與社區發展。臺北:秀威資訊。 歐用生(1991)。 內容分析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
法,229-254,臺北:師大書苑。 歐陽教(1999)。 哲學與教育的關係。教育哲學第一章。高雄市:麗 文。 楊千霈(2012)。 樂齡大學課程規劃者對於活躍老化學習課題的認識 與規劃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高齡者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嘉義縣。 楊雅婷譯(2003)。 Buckingham, David 著。童年之死-在電子媒體下長 大的孩童。臺北:巨流。 楊國賜(1997)。現代教師如何建立專業知能和地位。師友月刊,241, 1-2。 楊國德(1995)。我國成人教師專業培訓模式之建立—以成人基本教 育教師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學報,6(1), 57-81。 楊國德(2006)。發展社區學習組織邁向終生學習社會。台灣教育, 535,47-54。 楊開煌(1988)。中共研究中的內容分析法及其爭議與反省。東亞季 刊,20(2),27-44。 廖秋宛(2012)。 高齡教育教師教學專業知能指標建構之研究 -以樂 齡學習中心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嘉義縣。 鄭羽琄(2010)。 臺灣樂齡學習資源中心課程類型、學習需求及滿意 度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嘉義縣。 鄭美珠(1975)。 電影教學 -下。教育資料科學月刊,8(5),39-47。 鄭惟謙(2007)。 從影片欣賞論生命教育的實施-以「十月的天空」為 例。教師之友,48(2),93 -100。 鄭慧玲(2012)。 高齡者交通安全教學實施歷程與成效之研究:Knowles 成人教育學模型的應用。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鄭納無譯(2002)。 意義的呼喚,Viktor E. Frankl 著。臺北市:心靈工 坊出版社。 鄭樹森(2005)。 電影類型與類型電影。臺北:洪範。 潘麗玉(2009)。 高齡者參與休閒教育共學方案影響之研究。高雄師 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廖金鳳(2001)。 電影指南。臺北:遠流。
劉森堯(1990)。 電影生活。臺北:志文。 劉淑芬(2007)。 企業教育訓練評鑑方法應用之研究/Kirkpatrick 四層 次模式理論分析的觀點。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研究 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劉淑娟(1999)。罹患慢性病老人生命態度及生活滿意度之探討。護 理研究,7 (4),294-306 劉慧俐(2007)。人口老化的趨勢與對策。高醫醫訊月刊,26(11), 5。 臺灣電影學術研究網站(2016)。 2016 年 9 月 29 日取自 http://twcinema.tnua.edu.tw/ct/。 趙安娜(2002)。 社區老年人生命意義、健康狀況與生活品質及其相 關因素之探討。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北市。 蔡宗和(2006)。以劇情片做為教學工具之意涵。視聽教育雙月刊, 48,2,30-38 蔡坤良(2004)。 小琉球漁村老人生命意義、死亡態度與幸福感之研 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蔡欣恩(2013)。 銀髮族休閒運動參與、生活品質與自我認同之研究 -以臺北市樂齡學習中心學員為例。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未出版,臺北市。 蔡惠芬(2014)。 高齡者參與服務學習及其生命意義之研究-以某樂齡 學習示範中心高齡志工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 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樊明德(2004)。 以電影開啟生命智慧:e 化電影式生命教育之理論與 實踐。臺北:學富文化。 樓毓梅(1994)。 高齡者休閒活動之理論與功能。載於銀髮族之休閒 活動,11-26。臺北:教育部。 衛生福利部(2018)。 老人福利服務成果-文康中心及長青學苑。2017 年 5 月 7 日,取自衛生福利部統計處/社會福利統計/福利服務/ 老人服務 https://dep.mohw.gov.tw/DOS/lp-2977-113.html 賴銹慧(1990)。 我國高齡者學習需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蕭玉芬(2012)。 Kirkpatrick 模式在中高齡者退休準備教育方案成效 評估的應用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研究所博
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鍾淑萍(2010)。 高齡者「反向抵押貸款」教育方案實施成效之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高齡者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鍾佩君(2017)。初探新版柯氏學習評估模式。評鑑雙月刊,5,34-38。 謝秀慧(2013)。 心智圖法教學方案對高齡者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北市。 蕭輔山(2008)。 中高齡者退休前教育需求、參與意願及參與偏好之 研究。玄奘大學教育人力資源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新竹市。 瞿永麗(2004)。 成人教育師資培訓方案成效評估-以家庭教育講師 團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嘉義縣。 戴淑媛(2001)。 中高齡者職業訓練成效評估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 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簡建忠(1994)。 訓練評鑑。臺北:五南。 魏秋雯(2003)。 高雄市長青學苑高齡者參與休閒教育動機之研究‧ 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未出 版,嘉義縣。 魏惠娟(2000)。成人教育方案規劃的要素與困境分析。成人教育學 刊,4,249-271。 魏惠娟(2001)。成人教育方案發展知能內涵重要性與實際應用之評 定。成人教育學刊,5,275-292。 魏惠娟(2007)。 「方案規劃」的創意教學設計與實施之行動研究。 課程與教學季刊,10(4),63-83。 魏惠娟(2008)。高齡教育工作者方案規劃核心能力指標建構及其對 落實老人教育政策的啟示,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11,1-42。 魏惠娟(2010)。 45 歲~高齡教育最佳時機。師友月刊,518,9-15。 魏惠娟(2012)。【 樂齡學習總輔導團計畫】,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 高齡教育中心。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魏惠娟(2012)。 臺灣樂齡學習。臺北:五南。 魏惠娟(2014)。樂齡名詞釋義:緣起、特色與意涵。樂齡會訊,6, 90-96。 魏惠娟(2015)。 樂齡生涯學習。新北市:空大出版社。
魏惠娟(2010-2013)。 成功老化取向的高齡教育方案模式之建構與應 用:規範性需求的觀點。國科會計畫編號(I,II, III)( NSC 99-2410-H-034-SS3),計畫主持人。 羅智容(2013)。 高齡生命繪本方案對高齡學習者的生命意義感影響 之準實驗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嘉義縣。 譚司提反(2007)。老當益壯: 長者生命成長路。臺北市:浸信會出 版社。 覺元宏(2010)。 高齡學習需求與參與情況分析之研究:以嘉義市長 青學苑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嘉義縣。 蘇家德(2003)。 國小學童在網路專題學習環境中溝通網絡及討論問 題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南市。 籃慧蓮(2006)。 電影教學在國小生命教育課程上的應用。視聽教育 雙月刊,48(1),21-34。 王仁潔、李湘雄譯( 2001)。 老化與心理健康,原著 Michael A. Smyer, Sarah H. Qualls。臺北:弘智。 方永泉、崔光宙(1991)。 教育影評集。高雄:麗文文化。 李雅慧、葉俊廷(2014)。高齡學習者持續參與學習的動機之歷程。 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10(2),51-63。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 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桂冠。 吳翠珍、鄭如雯(2002)。 別小看我媒體教育互動教學手冊。臺北: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姜如珮、陳奕宏(2008)。 媒體教育的第一堂課。臺北:正中。 洪瑄曼、陳桂敏(2008)。關懷老年失智患者的疼痛。長期照護雜誌 12(3),326-335。 梅陳玉蟬、楊培珊(2005)。 台灣高齡者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台 北市:雙葉書廊。 張景媛、胡敏華(2015)。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務。教育脈動,3。 曾愉芳、杜明勳(2007)。老年人的靈性照護。長期照護雜誌,11(2), 109-115。 劉文端、葉俊廷(2016)。高齡學習者學習動機及學習意義之初探:以 電影賞析課程為例。社會發展研究學刊,17,1-23。
蔡明昌、顏蒨榕(2005)。 老人生死教育教學之研究。生死學研究,2, 129-174。 謝高橋、陳信木(1994)。 邁向二十一世紀社會福利之規劃與整合: 老人福利需求初步評估報告。臺北:內政部。 顏童文、蔡榮貴(2012)。 臺灣高齡者活躍老化教育策略之探討。嘉 南藥理科技大學教師教學研究成果研討會。 藍雲、陳世佳譯(2009)。 教學的勇氣-探索教師生命的內在視界, 原著 Parker J. Palmer。臺北:心理。 魏惠娟、高文彬(2011)。【 老人交通安全教育教材推廣計畫】,嘉義 縣:國立中正大學高齡教育中心。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魏惠娟、黃錦山(2007)。 我國人口結構變遷與教育政策之研究-子計 畫八:高齡者教育發展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 魏惠娟、施宇澤(2009)。高齡教育工作者課程規劃能力評估之研究: 以樂齡學習資源中心為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13,1-40。 魏惠娟、蔡旼璇(2008)。高齡教育需求評估之次級資料分析。論文 發表於玄奘大學教育人力資源與發展學系舉辦之「落實高齡社會 老人教育政策願景」研討會,新竹市,5 月。 魏惠娟、梁明皓(2017)。高齡教學策略評估量表發展之研究:成人 教育學觀點。弘光學報,80。 魏希聖、鄭怡世譯(2005)。 方案評估:原理與實務。臺北:洪葉。 李彩鳳、吳麗芬、蘇惠珍(2013)。以靈性懷舊探討老年人生命意義的 經驗。台灣高齡服務管理學刊,2(1),83-112。 吳明烈、陳雯萍、楊國德(2008)。我國高齡教育的實施與發展。台 灣教育,649,2-10。 胡夢鯨、魏惠娟、黃錦山(2011)。【 抽訪中部、南部樂齡學習中心及 樂齡講師培訓計畫】,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高齡教育中心。未 出版之原始資料。 林文政、陳必碩、江琬瑜(2003)。以所羅門四組準實驗設計評估團 隊建立訓練的成效-某大型壽險公司個案分析。管理學報,20(5), 899-928。 莊世杰、楊仁壽、黃俊祥(2002)。 社教機構短期研習班教師教學行 為與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 未出版,臺北市。 莊雅婷、魏惠娟、黃錦山(2008)。台灣地區高齡教育的現況分析。
載於魏惠娟主編,高齡教育:政策與實踐,121-178。台北:五 南。 黃獻樑、陳晶瑩、陳慶餘(2007)。老人運動處方之實務探討。臺灣 家庭醫學研究,5,1,1-16。 黃富順、林麗惠、粱芷瑄(2008)。 我國屆齡退休及高齡者參與學習 需求意向調查研究報告。教育部。 魏惠娟、李雅慧、陳毓璟( 2014)。【 編修及印刷『樂齡學習系列教材』】, 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高齡教育中心。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魏惠娟、胡夢鯨、李雅慧(2012)。【 老人交通安全教育:路老師培訓 計畫】,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高齡教育中心。未出版之原始資 料。 魏惠娟、胡夢鯨、陳冠良(2010)。台灣樂齡學習中心課程之分析: McClusky 需求幅度理論的應用。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15, 115-150。 魏惠娟、陳冠良、李雅慧(2014)。活躍老化高齡教育課程架構與評 析:規範性需求的觀點。中正教育研究,13(1),45-87。 魏惠娟、胡夢鯨、李藹慈(2011)。【 樂齡學習示範中心試辦計畫】, 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高齡教育中心。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蘇惠珍、劉雅惠、陳瑛治(2010)。中年期心血管疾病患者生命意義 之初探。弘光人文社會學報,12,101-130。 胡夢鯨、魏惠娟、陳毓璟、王維旎(2009)。【 研編建構樂齡學習體系 十年發展計畫】,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高齡教育中心。未出版 之原始資料。 魏惠娟、胡夢鯨、陳玉樹、林秉毅(2010)。高齡教育工作者方案規 劃能力培訓之成效評估:Kirkpatrick 模式的應用。成人及終身教 育學刊,14,1-32。 魏惠娟、李藹慈、陳雪珠、尤貞懿(2014)。【 教育部委託樂齡學習總 輔導團計畫書】,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高齡教育中心。未出版 之原始資料。 魏惠娟、胡夢鯨、葉俊廷、陳巧倫、劉汶琪 (2012)。台灣樂齡學習中 心辦理樂齡學習模式與策略之分析: 經營者的觀點。教育政策論 壇,15(2),1-37。 魏惠娟、胡夢鯨、蔡秀美、李雅慧、高文彬(2010)。【 老人交通安全教 育教材研編及推廣計畫】,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高齡教育中心。
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魏惠娟、李藹慈、陳雪珠、胡夢鯨、蕭玉芬、尤貞懿(2014)。【 103 年活躍樂齡 核心課程暨樂齡學習規劃師培訓計畫-培訓講義】, 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高齡教育中心。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英文文獻: Agronin, M. E. (2011). How we age: A doctor’s journey into the heart of growing old. Boston: Da Capo. Alliger, G., & Janak, E. (1989). Kirkpatrick’s level of training criteria: thirty years later. Personnel Psychology, 42(2), 331-343. Anonymous. (2007). The Long View. 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61(8),60-61. Ardelt, M.(2000). Intellectual versus wisdom-related knowledge: The case for a different kind of learning in the later years of life.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26, 771–789.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Psychological Review, 84(2), 191-215. Bandura, A. (1993). 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8(2), 117-148. Bano, B., & Benbow, S. (2010). Positive approaches to the fourth age. Quality in Ageing and Older Adults, 11, 29–34. Bates, R. (2004). A critical analysis of evaluation practice: the Kirkpatrick model and the principle of beneficence. 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 27(3), 341-347. Baldwin, T. T., & Ford, J. K. (1988). Transfer of Training: A Review and Direc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Personnel Psychology, 41(1), 63-105. Baumeister, R. F. (1991). Meanings of life. New York, NY:The Guilford Press. Berelson, B. (1952).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Free Press. Cavanaugh, J. C., & Blanchard fields. ( 2002). Adult development and aging (4ed.).Belmont, CA: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Curry, D., Dobbins, G., & Ladd, R. (1994). Transfer of training and adult learning(TOTAL). Journal of Continuing Social Work Education, 6(1), 8-14. Charles, Z., & Karen, K. (2007). Understanding human behavior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7th ed.). CA: Thomson Higher Educations. Cohen, G. D. (2005). The malure mind: The positiνe power of Ihe aging brain. New York: Basic Books. Crumbaugh, J. C. (1973). Everything to gain : a guide to self-fulfillment through logoanalysis. Chicago: Nelson-Hall Company. Crumbaugh, J. C., & Maholick, L. T. (1964).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existentialism: The psychometric approach to Frankl’s concept of noogenic neurosi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 200–201. Dench, S., & Regan, J. (2000). Learning in later life: Motivation and impact. Nottingham, UK: DfEE. Driscoll, M.P. (1994). Psychology of learning for instruction. MA: Allyn & Bacon. Emmons, R. A. (2003). Personal goals, life meaning, and virtue: Wellsprings of a positive life. In C.L.M. Keyes (Ed.), Flourishing: The positive person and the good life ,105-128.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Erikson, E. H. (1982). The life cycle completed: A review. New York: Norton. Fabry, J. (1980). Use of the transpersonal in logotherapy. In S. Boorstein (Ed.), ranspersonal Psychology. Plao Alto, CA: Science and Behavior Books. Firmin, M. W., & Craycraft, A. (2009). Life meanings for past and present: Case studies of four retired faculty. Education Research Quarterly, 32(4), 17-35. Gadamer, Hans Georg (1990). The hermeneutical problem. In Gayle Ormiston & Alan Schrift (Eds.), The hermeneutic tradition: From Ast to Ricouer , 273-297.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Hedlund, D.(1977). Personal meaning: The problem of educating for wisdom.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55(10), 602-604. Holsti, O. R. (1969). “Content Analysis,” in The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Vol. 2, eds. G. Lindzey and E. Aronson, Reading, Mass.: Addison-Wealey. Kathleen, M. D. (2004). Social work with elders: a biopsychosocial approach to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2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Kaufman, T.C. (198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unctional complexity and the molecular organization of the Antennapedia locus of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Genetics 114: 919--942. Kirkpatrick, Donald L. (1979). Techniques for evaluating training programs. Training & Development Journal, 33(6), 78-93.. Madison, Wis. :ASTD. Kirkpatrick, Donald L. (1994). Evaluation Training Programs: The Four Levels. San Francisco: Berrett- Koehler. Kirkpatrick, Donald L. (1996). Great ideas revisited-revisiting
Kirkpatrick's four-level model, Training & Development, 50(1), 54-59. Kirkpatrick, D. L. & Kirkpatrick, J. D. (2006). Evaluating Training Programs :The Four Levels. San Francisco, CA : Berrett- Koehler Knowles, M.S. (1970). 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 : Andragogy versus pedagogy. New York : Association Press. Knowles, M.S. (1980).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 From Pedagogy to andragogy. Chicago: Follett Publishing. Knowles, M.S. (1990).The adult learner: A neglected species. Houston: Gulf Publishing Company. Kirkpatrick, D & Kirkpatrick (2005). Transferring learning to behavior: using the four levels to improve performance. San Francisco. CA: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 Kane, M. K., Crooks, T., & Cohen, A. (1999). Validating Measures of Performance.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18(2), 5-17. Legge, J. (1982). The Ch'un Ts'ew, with the Tso chuen.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Lindeman, E. C. (1926). The meaning of adult education. New York: New Republic. Longino, C. F., & Kart, C. S. (1982). Explicating activity theory: A formal replication. Journal of Gerontology, 37, 713-722. Mackenzie E. R., Rajagopal D.E., Meibohm M., Lavizzo-Mourey R. (2000). Spiritu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lder adults' perceptions of the religion and health connection. Altern Ther Health Med. 6(6):37-45. Mattingly, S. J.(1989). A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over age 65.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May, R.(1953). Man’s search for himself. New York: Ronald. McClusky, H. Y. (1971).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issues. Washington, DC: White House Conference on Aging. McClusky, H. Y. (1978). The Community of Generations : A Goal and a Context for the Education of Persons in the Later Years. In R. H. Sherron (ed.). 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New York : Hemisphere. Messick, S. (1994). The interplay of evidence and consequences in the validation of performance assessments. Educational Researched, 23(2), 13-23.
Merriam, Sharan B. (2002).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practice : examples for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Miles, M. B., & Huberman, A. M. (1994).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n expanded sourcebook (2 ed.).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Moore, S. L., Metcalf, B., & Schow, E. (2000). Aging and meaning in life: Examining the concept. Geriatric Nursing, 21(1), 27-29. Mullan, P. (2000). The imaginary time bomb: Why an Ageing population is not a social problem. London: I. B. Touris. Peterson, D. A. (1985). A History of Education for Older Learners, in D. B. Lumsden(Ed.), The Older Adult As Learner: Aspect of Educational Gerontology,(1-23). New York: Hemisphere. Peter Warr, Catriona Allan, Kamal Birdi. (1999). Predicting three levels of training outcome.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72(3_,351-375. Reker, G. T., & Wong, P. T. P. (1988). Aging as an individual process: Toward a theory of personal meaning. In J. E. Birren & V. L. Bengston (Eds.), Emergent theories of aging , 214–246. New York, NY: Springer Richard, H.W., & Claudine, G. W. (2007). Lives through the years: styles of life and successful aging. New Brunswick, NJ: Aldine Transaction. Ryff , C. D., & Singer, B. (1998). The role of purpose in life and personal growth in positive human health. In P. T. P. Wong & P. S. Fry (Eds.), The human quest for meaning: A handbook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237–259. Mahwah, NJ: Erlbaum. Santrock, J. W. (2004). Life-span development (9th ed.). Boston: McGraw-Hill. Sheffield, B. (1964). The orientations of adult continuing learners. In Solomon, D.(Ed), The continuing learner. Chicago, IL: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iberal Education for Adults. Sherron, R. H., Lumsden, D.B.(eds.)(1990). 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London: Hemisphere Publishing Corporation. Siegenthaler, K. L. & Vaughan, J. (1998). Older women in retirement communities: perceptions of recreation and leisure. Leisure Sciences, 20, 53-66. Steger, M. F. (2009). Meaning in life. In S. J. Lopez & C. R. Snyder (Eds.), Oxford library of psychology. Oxford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 679-687. New York, NY, U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teger, M. F., Frazier, P., Oishi, S., & Kaler, M. (2006). The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 Assessing the presence of and search for meaning in lif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3, 80-93. Steger, M. F., Kashdan, T. B., Sullivan, B. A., & Lorentz, D. (2008). Understanding the search for meaning in life: Personality, cognitive style, and the dynamic between seeking and experiencing mean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6, 199-228. Takkinen, S., Suutama, T., & Ruoppila, I. (2001). More meaning by exercising? Physical activity as a predictor of a sense of meaning in life and of self-rated health and functioning in old age. Journal of Ag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9, 128-141. Teddlie, C., & Yu, F. (2007). Mixed methods sampling: A typology with examples. Journal of Mixed Methods Research, 1(1), 77-100. Whitbourne, S. K. (1996). The aging individual: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Springer. WHO (2002). Active Ageing: A Policy Framework. Madrid, Spain: Ageing and Life Course Program, Second United Nations World Assembly on Ageing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