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幼兒園潛在課程之研究
作者:王海燕
作者(外文):WANG, HAI-YAN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指導教授:陳美如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潛在課程幼兒園幼兒園潛在課程Hidden curriculumKindergartenThe hidden curriculum of the kindergarte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摘要
潛在課程是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園潛在課程是在整個幼兒園範圍內,未被列入幼兒園正規課程計畫,以間接的、內隱的方式,通過幼兒園各種教育環境與情境,在幼兒無意識、不易覺察的狀態下,潛移默化的、有意或無意的,傳遞給幼兒非預期的,對幼兒認知、情感、意志、態度、動機、價值觀、行為等產生影響的教育元素。
本研究旨在探究幼兒園潛在課程之情形、幼兒園潛在課程之來源與影響機制,為幼兒園教師及相關工作人員覺知幼教場域中潛在課程存在之樣貌、可能之來源及這些潛在課程以何種機制對幼兒產生影響提供依據,從而使幼教工作人員在幼教現場更好的發揮潛在課程之正向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各方面積極發展。
本研究運用參與觀察、半結構訪談、開放式訪談及文件分析等質性研究方法,對幼兒園物質—空間類潛在課程、組織—制度類潛在課程、文化—心理類潛在課程進行探究。研究發現幼兒園物質—空間類潛在課程來源於幼兒園的公共環境、班級環境與微觀的物質錄影設備;組織—制度類潛在課程來源於幼兒園園長的領導風格、幼兒園管理制度、幼兒園一日作息;文化—心理類潛在課程來源於幼兒園的集體教學、每日餐點、師生互動、同伴互動、幼兒園男教師性別、幼兒園升旗儀式、國學教育活動與萬聖節活動。這些潛在課程通過感染、暗示、模仿、內化等心理學影響機制,對幼兒的各方面發展產生著影響。通過研究發現,研究者對幼兒園園長、幼兒園教師、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提出了相關之建議,同時從潛在課程實證研究維度,提出了未來研究之建議。
Abstract
Hidden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urriculum. The hidden curriculum of the kindergarten is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entire kindergarten. It is not included in the kindergarten formal curriculum plan. In an indirect and implicit way, through the various educational environments and situations in the kindergarten, the children are unconscious, Imperceptible, intentional or unintentional, educational elements that affect children's unintended, cognitive, emotional, willpower, attitude, motivation, values, behaviors, etc.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ituation of hidden curriculum in kindergartens, the sources and the influence mechanisms of hidden curriculum in kindergartens, and to inform teachers and related staff of kindergartens about the appearance, possible sources and potential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 The mechanism provides a basis for the impact of young children, so that th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staff can better play the positiv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 in th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site and promote the positive development of all aspects of the child.
This study uses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participation observation, semi-structure interview, open interview and document analysis to explore potential material-space hidden curriculum, organization-institutional hidden curriculum, and cultural-psychological hidden curriculum.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kindergarten material-space hidden curriculum comes from the kindergarten's public environment, class environment and microscopic material video equipment; the organization-institutional hidden curriculum comes from the kindergarten headmaster's leadership style, kindergarten management system, kindergarten day-to-day work; culture-psychological class hidden curriculum comes from kindergarten group teaching, daily meals,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peer interaction, kindergarten male teacher gender, kindergarten flag-raising ceremony,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and Halloween celebrations. The hidden curriculum have an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all aspects of young children through psychological influence mechanisms such as infection, suggestion, imit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Through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s provide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kindergarten directors, kindergarten teachers, and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s. Meanwhile, they also put forward have further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dden curriculum empirical study.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丁月玲(2015)。幼稚園課程遊戲化的推進策略。學前教育研究,252(12),64-66。
王乃正(2000)。幼兒園潛課程的作用及對幼兒認識活動的影響。內蒙古師大學報,4,89- 92。
王乃正(1998)。幼兒園潛課程概念及其特性初探。內蒙古師大學報,5,58-61。
王天白(1990)。努力提高潛在課程的正效應。江西教育科研,6,36-37。
王文科(2007)。課程與教學論。臺北市:五南。
王文科(2010)。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文鳳(2011)。國學啟蒙教育對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啟示。教育教學論壇,7,8-10。
王玉雲(2006)。高等醫學院校隱性課程建設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沙市,中南大 學。
王全興、蔡清田(2009)。從批判教育學論資訊教育的潛在課程。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 89,23-48。
王宏宇(2008)。中學地理隱性課程開發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春市,東北師範大學。
王秀鳳(2011)。馬來西亞華文獨中編班制度之潛在課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王妃(2016)。隱性教育視角下幼兒體育活動現狀與對策研究—以錦州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錦州市,渤海大學。
王軍強(2006)。潛在課程的文化品格及經營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金華市,浙江師範大學。
王桂林(2003)。潛在課程:一種不容忽視的教育資源。教育探索,6,27-29。
王海洲譯(2015)。儀式、政治與權力(原作者:David I. Kertzer)。南京市: 江蘇人民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89)
王海燕、蔡慧多(2017)。淺談幼兒園潛在課程的美育功能。教學實踐與教學研究,9,67-71。
王華偉(2015)。大學生創業人格培養下的隱性課程開發對策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徐州市,中國礦業大學。
王淑淩(2008)。國小班級閱讀教學之潛在課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王逸慧(2007)。大學甄選入學制度之潛在課程探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7(2),40-81。
王瑞蓮(2011)。潛課程在繪畫領域中的應用。學週刊,11,183。
王福建(2007)。積極心理學對中學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的啟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濟南市,山東師範大學
王嵐(2010)。幼稚園體育活動全課程。北京市:農村讀物出版社。
王鳳豔(2010)。潛課程在幼兒園教學中的實驗與研究。教育教學論壇, 22, 102-102。
王穎(2012)。隱性課程視野下大學圖書館教育功能的實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濟南市,山東大學。
王樹龍(1992)。隱性課程對幼兒德育的影響與設計。幼兒教育,4,21-24。
王濤(2003)。潛課程與學前兒童社會性的發展。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179-160。
王濤(2007)。甘肅省普通高校體育潛在課程開發現狀的調查與對策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天津市,天津師範大學。
王聰慧(2014)。班級中潛在課程研究—以邯鄲市某縣城中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西安市,陝西師範大學。
王麗菲、顏芳英(2006)。開發隱性課程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18-19。
王麗雲譯(2002)。意識型態與課程(原作者:M. W. Apple)。臺北市:桂冠。(原著出版年:1979)
王豔秋(2007)。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論(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武漢市,華中師範大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牛欣欣(2014)。論隱性課程的育人功能—基於校園文化建設的視角。教育理論與實踐,17,30-32。
牛長海(2011)。隱性課程視閾下「連帶學習」「軟技能」「場」效應問題研究。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187-191。
毛樂、曾彬(2017)。我國幼兒園潛在課程的研究綜述。幼兒教育:教育科學,1,82-84
方思恩(2012)。國小特殊教育師資培育教育實習潛在課程之研究(未發表之碩士論文)。臺中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石志華(2011)。幼兒園隱性課程研究和啟示—以保定市 X 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保定市,河北大學。
石筠弢(1999)。學前教育課程論。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石曉燕(2004)。試論語文潛在課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
石麗(2008)。班級文化的生成機制研究:潛在課程的視角(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天津市,天津師範大學。
田慧生(1988)。當今課程理論研究的新課題(上)—潛在課程研究評介。課程•教材•教法,2,34-38。
丘愛鈴(2003)。綜合活動教科書之潛在課程分析。課程與教學季刊,6(4),37-59。
田慧生(1988)。當今課程理論研究的新課題(下)—潛在課程研究評介。課程•教材•教法,2,33-36。
史曉紅(2003)。潛析課堂中的隱性課程。教育探索,3,28-30。
安冉(2016)。小學品德課隱性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研究—以濟南市 XX 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濟南市,山東師範大學。
延立軍(2010)。高校隱性課程評價理論與實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蘭州市,蘭州大學。
伍向東(2014)。初中物理隱性課程資源開發的實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成都市,四川師範大學。
任希文、汪志雄、朱紀洪等(2010)。醫學教育中之潛在課程。醫學教育,14(3),222 – 228。
任建紅(2012)。潛在課程視角下,強化幼兒園保育員角色定位。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10,214-216。
任清兵(2014)。幼兒園生活活動中的師幼互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鞍山市,鞍山師範學院。
邢夏婕、董文雪(2017)。「幼兒園環境設計與佈置」課程分析。教育教學論壇,20,242-243。
邢鐵志(2014)。論隱性課程的育人功能(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瀋陽市,瀋陽師範大學。
朱家雄(2001)。幼兒園課程論。北京市: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成喬明、李雲濤(2012)。潛性教育論。北京市:光明日報出版社。
曲韻融(2016)。英語教科書潛在課程之研究:以性別刻板印象、種族多樣化以及兒童角色之角度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市,國立嘉儀大學。
江麗(2016)。隱性課程理念下的中學語文教學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海口市,海南師 範大學。
阮素蓮(2014)。優化德育潛在課程提高幼兒品德教育實效性。長春教育學院學報,7,63-63。
李子丹(2016)。隱性課程對中學音樂教學的影響與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海口市,海南師範大學。
李川皓(1994)。淺議學前教育中的潛課程。學前教育研究,6,17-19。
李文紅(2001)。潛在課程與課堂教學。廣西教育學院學報,3,31-34。
李玉明(2008)。童話教學之潛在課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李玉燕(2009)。國民小學公民教育潛在課程研究-以桃園縣一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桃園縣,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
李生蘭(2013)。我國幼教工作者對美國幼稚園公共環境的評價研究。外國中小學教育,1,36-47。
李西順(2014)。隱性課程建設應處理好三對基本關係。教育科學研究,2,29-32。
李江玲(2015)。幼兒園隱性課程之男性幼兒教師的重要性分析。教育實踐,3,15。
李志楠(2012)。思想政治隱性課程資源開發與應用探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沈陽市,瀋陽師範大學。
李岩(2010)。隱性課程對幼兒人格的影響。安徽文學:下半月,12,203。
李岩(2010)。隱性課程對幼兒人格的影響。安徽文學,12,37-39。
李俐(2008)。幼稚園班級環境建設。學前教育研究,8,49-51。
李佩師(2006)。師資生感受潛在課程及參與非正式課程與教育信念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縣,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
李季眉譯(2014)。幼稚園真諦(原作者:倉橋物三)。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李季湄、馮曉霞(2013)。<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娜(2015)。基於教材分析的高中數學隱性課程資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石家莊市,河北師範大學。
李映文(2005)。潛在課程中的道德教育。公民訓育學報,17,121-143。
李祐忻(2014)。探究國中校園裡同志教育潛在課程的樣貌(未發表之碩士論文)。高雄市,高雄醫學大學。
李國君(1996)。潛在課程與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101-103
李章瑋(1995)。國民小學自然科學潛在課程之研究:以自然科教師及教學中的科學圖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
李詠天(1997)。論潛在課程。現代教育,8(3),117-132。
李瑤(2013)。幼兒園潛在課程的內涵與開發。早期教育:教科研版,7,3-5。
李駱遜(2000)。四歲幼兒利社會行為之研究:以一個幼稚園小班為例。國教學報,12,307-337。
李複新(1998)。20世紀隱蔽課程研究的歷史回顧與評析(上)。課程∙教材∙教法,10,55-59。
李複新(1998)。20世紀隱蔽課程研究的歷史回顧與評析(下)。課程∙教材∙教法,10,52-55。
李複新(1990)。隱蔽課程的教育人類學基礎。教育研究,7,79-81。
李澤超(2011)。少數民族雙語教育中的潛在課程研究—青海玉樹第一民族中學的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烏魯木齊市,新疆師範大學。
李曉潔(2006)。高校網路德育的潛課程問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天津市,天津師範大學。
吳也顯(1987)。潛在課程初探。教育研究,11,48-51。
吳也顯(1991)。學校課程和文化傳播。課程∙教材∙教法,3,10-15。
吳永軍(1995)。教學過程中潛在課程若干因素的分析。上海教育科研,10,1-5.
吳永軍(1999)。課程社會學。南京市: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吳百祿譯(2007)。幼托機構經營與管理 (原作者:Phyllis Click)。臺北:華騰文化。 (原著出版年:2000)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珍梅(2012)。幼兒園親師衝突中的權力建構與性別經驗之探究。幼兒教保研究期刊,8,97-114。
吳清山(1999)。臺北市國民中小學實施「公辦民營」之可行性分析。教育政策論壇,2,157-178。
吳清山、林天佑(2001)。潛在課程。教育研究月刊,86,111。
吳榮先譯(2002)。領導學:理論與實踐(原作者:Peter G.Northouse)。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
吳嫻蘭(2000)。關於中國潛在課程研究的反思。現代教育論從,6,11-17。
吳麗萍(1996)。潛在課程的「場」效應。教學與管理,3,6-7。
吳麗(2008)。試析幼兒園隱性藝術課程。教育導刊:幼兒教育,12,14-16。
宋孔慨(2012)。高雄市基層員警知覺員警主管人格特質、領導風格與其組織承諾及組織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屏東市,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
宋彩琴(2015)。對幼兒園隱性課程建設研究。當代教研論叢,3,133-134。
宋微(2012)。「環境課程」簡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武漢市,華中師範大學。
何世同(2008)。成功領導者的人格特質—以古代中國人物為例。國立嘉義大學通識學報,6,181-205。
何雲峰(2010)。隱性課程的理論探討。教育理論與實踐,2,50-52。
何愛霞,李如密(1997)。潛在課程理論研究述評。江西教育科研,5,61-63。
何曉溪(2016)。農村幼兒園隱性課程資源開發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延安市:延安大學。
何靜(2012)。隱性課程視角下的師生關係對中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西安市,西安外國語大學。
呂翠夏譯(1984)。兒童的社會化發展-策略與活動(原作者:Charles A. Smith)。臺北:桂冠。
杜霞(2012)。國學經典教育的尺度與分寸。教育學報,8,13-18。
范伊婧(2017)。高中化學教學中隱性知識教學現狀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武漢市,華中師範大學。
林玉惠(2010)。讀者劇場教學之潛在課程探析(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林英春(2007)。幼稚園園長領導風格與組織氣氛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東市,國立台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林怡伶(1995)。幼兒園師生問答歷程之描述—以大班的小組活動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市,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林佳瑩(2010)。高中體育班的潛在課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
林威志(2000)。潛在課程之個案探討—以暨南大學因應九二一震災為例。教育研究資訊,8(6),109-131。
林素卿(2009)。潛在課程取向及其對教育機會均等之啟示。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6,34-47。
林素卿(2009a)。潛在課程之研究:以一所公辦民營學校為例。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4(1),179-208。
林淑華(2014)。國小校務評比活動中潛在課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臺北市立大學。
林淑華、張芬芬(2014)。國小校務評比活動中潛在課程之個案研究。課程與教學,17(3),147-176。
林翠蓮、王秋文(2015)。校園中生命教育的潛在課程-動物學伴。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2),123-126。
尚華(2015)。生態視域下大學英語隱性課程實踐價值研究—以陝西省三所高校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上海市,上海外國語大學。
孟斯文(2015)。激發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方法研究—隱性課程視角(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哈爾濱市,哈爾濱師範大學。
周丹丹、吳玲(2017)。潛在課程視野下的幼園常規教育。教育視界,4,57-50。
周怡伶、段慧瑩(2009)。許幼兒一個美好的環境-幼稚園仲介空間初探。幼兒教保研究期刊,3,75-90。
周躍飛(2000)。幼兒園隱性識字課的設計和實施策略。基礎教育研究,6,41-42。
周麗蓉(2014)。幼兒園隱性課程實施情況調查研究—以曲靖市X幼兒園為例。曲靖師範學院學報,1,83-85。
周麗娜(2007)。素質教育條件下的隱性德育課程開發(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廣州市,廣州大學。
周濤(2005)。從消極走向積極—當代美國積極心理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沙市,湖南師範大學。
胡幼慧(2002)。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胡萍萍(2016)。大學英語教師隱性課程與教學策略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上海市,上海外國語大學。
柯俊生(2011)。藝能社團之潛在課程研究-以新北市文林國小管樂團與直笛團為例(未發表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南國農、李運林(2005)。教育傳播學。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洪福財(1998)。從潛在課程省思幼教教學的幾個議題。國教學報,10,37-63。
洪福財(1998)。潛在課程之意涵分析。國民教育,39(2),71-78。
洪耕燦(1995)。幼稚園園長經營理念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
施良方(1994)。學習心理學的理論與原理。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
施靈美(2016)。小學語文教材中隱性課程分析研究—以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鎮江市,江蘇大學。
袁小平(2005)。和諧管理思想觀照下的幼兒園管理創新。學前教育研究,7,88-90。
袁曦(2014)。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實習中的潛在課程建設。教育現代化,2,87-90。
馬小燕(2014)。關於高校隱性課程的建設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哈爾濱市,黑龍江大學。
馬文勝(2005)。試論語文隱性課程及其開發利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濟南市,山東師範大學。
馬麗(2015)。高校英語隱性課程開發研究—以陝西X師範學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銀川市,寧夏大學。
秦晴、吳海龍(2017)。師幼互動中幼兒教師消極情緒的管理策略。教育導刊:下半月刊,10,51-54。
徐改聰(2014)。中等職業學校隱性德育課程開發研究—以重慶市X中等職業學校為個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重慶市,西南大學。
徐京京(2016)。中學地理隱性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武漢市,華中師範大學。
徐媛媛(2015)。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隱性課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濟南市,山東大學。
徐韶峰(2010)。隱性課程視野中的高校後勤工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沙市,中南大學。
徐曉燕、武芳(2018)。幼兒德育潛在課程開發的問題和對策。教育理論與實踐,11,41-43。
高育(1990)。一個幼兒園班級內「團體討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系。
高洪影(2015)。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隱性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以望奎一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哈爾濱市,哈爾濱師範大學。
高夀岩、石筠弢(1995)。要重視學前教育中的潛課程研究。學前教育研究,5,13-15。
班華(1989)。隱性課程與個性品德形成。教育研究,12,19-24。
郭生玉(2002)。心理與教育研究法。新北市:精華書局。
郭純瑢(2007)。公辦民營學校潛在課程之研究—以善意國小為例(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郭淑珍(2010)。正向心理學的意涵與學習上的應用。銘傳教育電子期刊,2,56-71。
郭峰(2003)。論潛在課程的德育功能與班集體的教育設計。教育探索,2,94-96。
郭麗(2004)。建構主義理論對幼稚園環境創設的啟示.教育導刊,教育導刊:下半月刊,5,2-3。
索嬌蓮(2016)。小學國學教育隱性課程開發的問題與對策研究—基於河北省石家莊、保定、唐山三市的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保定市,河北大學。
師麗碧(2016)。新北市國民小學學生參與運動性社團涉入程度與對潛在課程認知之研究(未發表之碩士論文)。新北市,輔仁大學。
唐曉傑(1998)。西方隱蔽課程研究的探析。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38-41。
唐鈺瀅、劉文靜(2016)。日本幼兒園的潛在課程及其啟示。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48-52。
陳子江、康經彪、蘇文寬、劉思遠(2006)。「潛在課程」對軍校人格發展之影響理論與實踐初探-以國防中正理工學院為例。中正嶺學報,34(1),15-39。
陳元新(2009)。小學課堂潛在課程資源管理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天津市,天津師範大學。
陳向明(2000)。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學出版社。
陳伯璋(1983)。課程研究的「第三勢力」:美國「再概念化」學派課程理論的評介。教育研究集刊,6(25),179-226。
陳伯璋(1984)。潛在課程研究的理論基礎。師大學報,29,53-91。
陳伯璋(1984)。「潛在課程」研究之評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伯璋(1985)。潛在課程之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伯璋(1987)。課程研究與教育革新。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伯璋(1993)。意識形態與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樸豐(2003)。中學潛在德育課程的開發(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金華市,浙江師範大學。
陳名潔(2015)。教育優先區中小學營隊活動實施歷程與潛在課程之探究(未發表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攸婷(2015)。生命教育潛在課程—以法鼓山境教為例(未發表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陳旭遠(1990)。潛在課程理論的產生和發展。現代中小學教育,5,1-6。
陳怡君(2007)。校園空間的視覺偏好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桃園縣,中原大學。
陳美如(1998)。多元文化學校的知識革命與教師重構-從「潛在課程」談起。教育研究集刊,41,171-192。
陳美如(2007)。課程理解—教師取向之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淑靜(1993)。潛在課程在國父思想教學之應用(未發表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弦希(2003)。電玩世界中的潛在課程探究—權力。課程與教學季刊,6(4),61-84。
陳佩琪(2007)。Foucault 規訓權力觀在潛在課程與教育議題上的闡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陳莎莉(2002)。帶孩子走進傳統文化的高遠意境:關於幼兒園牆飾的幾點思考。教育導刊,6,8-9。
陳悠婷(2014)。生命教育潛在課程—以法鼓山境教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陳紅軍、賈連芝、宋書通(2004)。試論潛在課程對學生影響的心理機制。教育探索,4,21-22。
陳聰儀(2011)。高等教育中性別潛在課程:兩位女性教師之研究(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
陳曦(2016)。升旗儀式是表達兒童樸素情感的載體。教學與管理,12,6-8。
陳蘭莎(2011)。幼兒園班級場域中的隱性控制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沙市,湖南師範大學。
陳鎰明(1992)。體育教學的潛在課程。中華體育季刊,6(3),34-38。
陳豔娜(2012)。大學新建校區隱性課程建設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
莊懷親(2012)。男男自語-一位幼教男教師的自我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孫玉環(2011)。高中資訊技術課程隱性知識資源設計與製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成都市,四川師範大學。
孫婧(2014)。農村幼兒園的隱性課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臨汾市,山西師範大學。
孫曉軻(2015)。基於利益相關者分析框架的幼兒園制度治理。教育理論與實踐:中小學教育教學版,10,18-20。
孫志麟(1992)。潛在課程對國民教育的影響。師友月刊,295,30-33。
華愛華(1998)。幼兒遊戲理論。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
許玉齡( 2000)。影響幼兒園園長領導措施的情境與理念。國科會專案研究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9-2413-H-134-005)。
許志庭(2008)。結構功能學派的「潛在課程」研究觀。昆山科技大學學報,5,95-104 。
常軍勝(1992)。潛在課程與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92-99。
常懷生(2000)。環境心理學與室內設計。北京市: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梁金都(2010)。一個國小校長女兒教室生活經驗的潛在課程之研究。台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4(2),23-45。
崔瑞婧(2015)。高中地理教學中隱性課程開發的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西寧市,青海師範大學。
淩豔(2010)。隱性課程視野下的高校師生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合肥市,安徽農業大學。
曾端真、曾玲瑉譯(2002)。班級經營與兒童輔導(原著者:Rudolf Dreikurs;Bernice Bronia Grunwald;Floy C.Pepper)。臺北市:天馬文化。
曾曉東、劉莉(2016)。不同所有制幼稚園服務行為分析及其政策啟示。學前教育研究,8,14-23。
馮曉霞(2013)。幼稚園課程。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文翼(2012)。高校教師人格魅力的潛在課程功能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重慶市,西南大學。
張可婷(譯)(2010)。民族誌與觀察研究法(原作者:Michael Angrosino)。臺北市:韋伯文化。(原著出版年:2010)
張如慧(2006)。學校服裝儀容規定中之性別差異─潛在課程的觀點。課程與教學,9(4),35-9。
張如慧(2001)。原住民女學生學校生活經驗中之潛在課程研究:以山海中學原住民藝能班為例(未發表之博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芬芬(1991)。師範生教育實習中潛在課程之人種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芬芬(1993)。師範生實習潛在課程分析。教育研究資訊,1(2),14-33。
張芬芬(1994)。教育實習中潛在課程的來源探討。初等教育學刊,3,139-164。
張芬芬(1997a)。多元化師資培育中的潛在課程。教育資料集刊,22,235-254。
張芬芬(1997b)。國小新生班級常規學習中的潛在課程及其省思-由 Philp W. Jackson 的觀點談起。初等教育學刊,6,112-114。
張佳琳(2003)。教育改革的潛在課程分析-政治社會學觀點論述。課程與教學 ,6(4),19-35。
張昌強(2010)。「連帶學習」與隱性課程「場」效應的相關性研究。出國與就業:就業教育,12,102-103。
張青(2017)。如何破解活動區材料高結構化的困局。教育導刊:下半月刊,8,86-87。
張莉(2016)。幼兒園生活活動中的潛在課程研究―以哈爾濱市Q園和Z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哈爾濱市,哈爾濱師範大學。
張海燕(2016)。高中生物教科書隱性課程資源分析及利用研究一以人教版必修1<分子與細胞>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
張東嬌(1991)。潛在課程設計與個體社會化。教育研究,8,47-51。
張惠晴(2013)。懲罰與潛在課程 — 一個國中班級的個案研究(未發表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韶緋、盧勃(2015)隱性課程場源的建構途徑—以香港中文大學書院為例 。現代教育論叢,3,76-80。
張燕(1997)。幼兒園管理。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舜棠(1999)。國小六年級社會科的潛在課程:一個班級之個案研究(未發表之碩士論文)。臺中市,臺中師範學院。
張頔(2015)。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隱性課程的開發與應用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烏魯木齊市,新疆師範大學。
張瓊雲(2000)。托兒所所長領導型式、托兒所組織氣氛、保育人員組織承諾與服務機構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
張麗芬(1998)。兒童打鬧遊戲行為之探討。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學報,11,367-384。
張懿華、張慧如(2018)。談學童生命教育中的潛在課程-以「述美國小」環境教育為例。台灣教育評論月刊,7(6),179-183。
項宗萍、廖貽(1995)。六省市幼教機構教育評價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學出版社。
彭兆榮(2007)。人類學儀式的理論與實踐。北京市:民族出版社。
彭詩文(2006)。台灣潛在課程研究之分析。臺灣教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論文研討會論文輯,309-327。
彭秉權(2018)重新發現教科「書」的歷程:從物質文化看教科書的潛在課程。教育研究集刊,64(1),1-31。
黃文結(2001)。論影響學校德育教育的潛在課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沙市,湖南師範大學。
黃光雄(1992)。潛在課程的概念。南投文教,3,39-51。
黃光雄(1996)。課程與教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光雄、楊龍立(2002)。課程設計:理念與實作。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沖、李克建(2011)。幼稚園園長領導風格研究。幼兒教育,12,24-27。
黃柏叡(2003)。潛在課程研究與批判意識的實踐。初等教育學報,16,143-160。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政傑(1986a)。潛在課程的概念。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28,7-9。
黃政傑(1986b)。潛在課程概念評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8,163-182。
黃政傑(1990b)。以潛在課程落實民主教育。師友,6,16-18。
黃政傑(1990c)。課程教學之變革。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2015)。課程設計。臺北市:東華書局。
黃政傑(1992)。中小學的潛在課程。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各國中小學課程比較研究(頁17-33)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4)。課程教學之變革。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2003)。入學考試的潛在課程分析。課程與教學季刊,6(4),1-18。
黃英培(2011)。M. Foucault真理政權觀對潛在課程之啟示(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黃希庭(2004)。簡明心理學辭典。合肥市:安徽人民出版社。
黃聖文(2014)。初任幼教師對潛在課程的覺知:男性幼教師的個案研究(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屏東市,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黃澤全(1997)。傳統節慶。北京市:當代世界出版社。
黃寶園、周莎涵、陳淑觀、張起梅、吳水仙、陳秋蓮(2008)。臺中市幼兒園所教師知覺園所長領導風格與教師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2(1),51-74。
黃濤(2009)。高校學生社團組織的潛在課程功能研究—以西南大學學生社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重慶市,西南大學。
董素芳(2007)。結構遊戲材料投放方式對兒童結構遊戲行為影響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
葉乃毓(2010)。英語閱讀教學之潛在課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縣,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葉平枝等(2011)。幼兒教師日常教學非言語評價行為的現狀與問題。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3,19-21。
葛玲霞、張偉平( 2008)。隱性課程的「場」效應。教育理論與實踐,28(6),18-19。
傅建明(2000)。隱性課程辨析。課程•教材•教法,8,12-14。
傅建明(2000)。「隱性課程」辨析。課程•教材•教法,8,55-59。
鄒妍、赫豔(2013)。淺析幼兒園隱性課程的開發與利用。中國校外教育,10,8-9。
馮海倫、李虹龍(2007)。隱性課程發揮作用的心理學管道。教育探索,1,112-113。
馮鈺(2007)。小學隱性德育課程的設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天津市,天津師範大學。
馮麗娟(2008)。 中學隱性課程的德育功能及優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濟南市,山東師範大學。
湯志民(1987)。課程研究的新領域「潛在課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55, 207-242。
湯志民(2001)。幼兒學習環境的建構和設計原則。初等教育學刊,9,135-170。
湯志民(2004)。幼兒學習環境設計。臺北市:五南。
景賽男(2016)。我國幼稚園男教師缺乏現狀及其影響分析—幼兒性度發展的視角。現代教育科學,11,117-122。
靳玉樂(1993)。潛在課程簡論。課程∙教材∙教法,6,48-51。
靳玉樂(1996)。潛在課程論。南昌市:江西教育出版社。
蒙雋瑤(2015)。中美高校隱性課程比較研究—以北京大學和哈佛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
楊丹(2010)。隱性課程視角下漢代儒師形象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沙市,中南大學。
楊定勝(2006)。隱性課程視角下的生活化語文教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昆明市,雲南師範大學。
楊雨龍(2008)。吉林省普通高校武術教學中隱性課程的現狀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春市,東北師範大學。
楊玲、田曉雨、尚芳 (2012)。早期教育中潛在課程的教育作用。科教導刊,2,3-6。虞美禎(2017)。國中客語文教育潛在課程之個案研究:以新竹縣華山國中為分析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
虞永平(2008)。從物質環境中感知幼兒園課程文化。教育導刊:幼兒園教育,7,4-6。
路雅婧(2017)。隱性課程中課堂環境因素在泰國漢語課堂中的設計與實施研究一以泰國光中公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寧市,廣西大學。
趙一錦、周燕(2015)。幼兒園組織文化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教育評論,8,127-129。
趙正銘(2000)。潛在課程論析。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81,42-145。
趙新宇(2015)。論小學生道德發展中潛在課程的影響及其優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瀋陽市,瀋陽師範大學。
趙瑞紅(2015)。生活化小學語文隱性課程開發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銀川市,寧夏大學。
蔡小婷(2007)。大學通識教育的潛在課程分析:以兩所大學的兩門通識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蔡幸玟(2011)。特教教師知覺潛在課程與教師信念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台中市,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蔡培村(1987)。學校行政與教學。高雄市:復文。
蔡惠多(2018)。幼兒園潛在課程資源開發研究—以瀋陽市x園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瀋陽市,瀋陽大學。
蔡珊珊(2014)。生命教育潛在課程—以華梵大學境教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蔣潔(2010)。教育場域中的潛在課程—論布林迪厄的文化資本課程觀。當代教育論壇:綜合版,7,96-97
裴玉(2008)。會計學專業潛在課程分析與設計。中國鄉鎮企業會計,7,165-166。
廖素嫻(2008)。醫學系服務-學習的潛在課程:以兩所大學醫學系的服務-學習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縣,淡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
廖莉(2015)。幼兒園生活活動指導。福州市:福建教育出版社。
鄭三元、朱希彥(2012)。幼兒園教學材料中的隱性知識—對三例教學材料的分析。教育導刊:下半月,9,37-40。
鄭三元(2016)。三種場景中幼兒教師指導行為的意義解讀—關於幼兒園潛在課程的研究。教育導刊:下半月,1,5-8。
鄭玉卿(1999)。學校制度中的潛在課程—反學校教育思潮的觀點。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0,193-208。
鄭金洲(1989)。隱蔽課程:一些理論上的思考。比較教育研究,1,46-50。
鄭金洲(1994)。文化傳播與教育。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4,55-57。
鄭金洲(2005)。教育文化學。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
鄭秀敏(2013)。危機與良機—教學偶然事件的潛在課程資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鄭富興(2004)。論學校教育的計劃性與不確定性。教育研究與實驗,4,8-14。
鄧安容(2004)。中學化學潛在課程審美化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重慶市,西南師範大學。
鄧莉萍(2008)。湖南省普通高校體育隱性課程的現狀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沙市,湖南師範大學。
穀瑞勉(1990)。幼兒園班級經營之探討。幼教信息,121,20-23。
歐用生(1979a)。「潛在課程」概念之檢討。師友月刊,141,15-21。
歐用生(1979b)。潛在課程及其對學習的影響。師友月刊,144,5-6。
歐用生(1990)。我國國民小學社會科「潛在課程」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歐用生(2005)。九年一貫課程之「潛在課程」評析。北縣教育,53,30-36。
範立恒(2006)。國外教師期望研究綜述。心理科學,3,646-648。
劉乃峰(2008)。中學班級管理中的潛在教育探析。當代教育論壇,5,32-33
劉占蘭(2013)。促進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理論與實踐策略。北京市:教育科學出版社。
劉玉玲(2003)。教育人類學。臺北市:揚智。
劉亭亭(2005)。小學隱性道德教育課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上海市,上海師範大學。
劉明光(1988)。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之潛在課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市,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劉明華(2011)。潛在課程對幼兒美術心理的影響。安徽文學:下半月,1,209-230。
劉根平、黃松鶴(1992)。潛課程論。瀋陽市:遼寧教育出版社。
劉純如(2009)。特殊教育學校男性教師教學經驗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醫學大學,臺北市。
劉照金、周宏室(2002)。體育潛在課程的社會文化特徵分析—體育教學情境中幾種典型潛在課程模式之反思。國立體育學院論壇,13(1),13-30。
劉曉東(2011)。學前教育學。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
劉曉紅(2015)。師幼互動方法與實踐。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劉電芝、疏德明(2009)。基於班杜拉觀察學習理論的隱性課程開發。教育探索,3,36-37。
劉朝陽(2003)。隱性課程個案研究—現行初中英語教材中的隱性課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海南師範大學。
劉曉紅(2015)。師幼互動方法與實踐。武漢市:武漢大學出版社。
劉俊(2007)。重視隱性課程促進幼兒園環境創設。科教文匯,11,72-74。
劉哲玲(2008)。人文教育視野下的隱性課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銀川市,寧夏大學。
劉翠霞(2015)。淺析幼兒園隱性課程對幼兒心理安全教育的意義。課程教學,6,38-40。
劉德永(2015)。美國隱性課程理論對我國中職德育的適用性研究。新疆職業教育研究,2,73-85
劉康盛(2004)。學校潛在課程之民族志研究-資本的差異與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花蓮縣,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 劉衛衛(2010)。生態文化視野下語文隱性課程的幵發(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濟南市,
山東師範大學。
劉麗薇(2006)。早期教育的文化:來自香港幼兒園的觀察研究。幼兒教育•教育科學,1,23-28。
薛曉華(譯)(2004)。高等教育中之潛在課程(原作者:Eric Margolis)。臺北市:高等教育。(原著出版年:2001)
蕭瑀玫(2015)。環境媒體應用於十二年國教重大議題潛在課程創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盧亭如(2006)。國小英語教科書潛在課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市,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
錢祝英(2009)。如何制定和完善幼兒園課程管理制度。文教資料,23,163-164。
鮑世青(2013)。潛在課程的「潛在」在哪裡?。中等教育,64(l),168-178。
薑豔秋(2013)。多元文化背景下幼稚園中外傳統節日活動實施的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春市:東北師範大學。
戴真美(2016)。環境:不可忽視的幼兒園隱性課程。基礎教育研究,6,80-81。
戴薇(2010)。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化學教材中隱性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呼和浩特市,內蒙古師範大學。
嶽芬(2017)。西方環境美學中的中國生態思想影響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蘇州市,蘇州大學。
謝美慧譯(2001)。幼兒的人際關係(原作者:Patricia G.Ramsey)。臺北市:桂冠。
謝金霞(2010)。初中班級英語隱性課程現狀的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春市,東北師範大學。
謝高橋(2004)。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繆學超(2016)。幼稚園公共儀式的教育人類學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長沙市,湖南師範大學。
顏曉程(2016)。隱性課程文化傳播機制分析。當代教育科學,7,7-10。
聶懿(2010)。幼兒園小班生活活動中的師幼互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保定市,河北大學。
蘇文森(2010)。小學語言教學中隱性課程的開發(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武漢市,湖北大學。
羅俊(2011)。普通高校國防教育隱性課程的建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京市,東南大學。
龐麗娟(2003)。教師與兒童發展。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鐘啟泉(1988)。課程的概念。外國教育資料,4,43-46。
鐘啟泉(2005)。現代課程論。臺北市:高等教育。
龔先進(2016)。初中思想品德隱性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沙市,湖南師範大學。

貳、英文部分
Apple, M. W. (1976). Curriculum as ideological selecti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10, 209-215.
Apple, M. W. (1978). Ideology and form in curriculum evaluation. In G. Willis (ed.), Qualitative Evaluation, 2,492-522.
Apple, M. W. (1979a).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New York:Routledge.
Apple, M. W. (1979b). What correspondence theories of hidden curriculum miss. The Review of Education,5, 101-102.
Apple,M.W.(1990).Ideology and curriculum.New York : Routledge.
Apple, M. W. (1976).Making curriculum problematic, The Review of Education, 2(1), 52-68.
Apple, M. W. (1982).Education and Power. Bost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Alpert, B. (1991). Students' resistance in the classroom.Anthropology& Education Quarterly, 22,350-366.
Acker, S.(1995).Gender and teachers’work,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Washington, D.C.: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21,78-82.
Anthony Pellegrini(2002). Bullying victimization and sexual harassment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 middle school.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37(3),39-47.
Beynon, J. (2001). Masculinities and Culture.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Bigler, R. S.(1995).The role of classification skill in moderating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children's gender stereotyping: A study of the functional use of gender in the classroom. Child Development,6,76-83.
Bloom, B. S. (1972). Innocence in education. School Review. 80, 333-352.
Bloom, B. (1981).All our children learning.New York: McGraw Hill.Colette Gray, & Helen Leith(2004). Perpetuating gender stereotypes in the classroom: a teacher perspective. Educational Studies,30,35-42.
Borg, W. R., & Gall M. D.(1996). Educational research:An introduction (6th ed.).(Chapter 9).New York: Addison Wesley Longman.
Dreeben, R. (1967).On What is Learned in School. London: Addison-Wesley.
Dreeben, R. (1968). On what is learned in schools.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Durkheim, E. (1956). Education and society. Glencoe, IL: The Free Press.
Durkheim, E. (1961). Moral educa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Dreeben, R. (1976). The unwritten curriculum and its relation to values.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8, 111-124.
Eva Pomerantz, Ellen Altermatt, & Jill Saxon(2002). Making the grade but feeling distressed: gender differences in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internal distress.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94(2),72-79.
Eva Gannerud(2001). A Gender Perspective on the Work and Lives of Women Primary School Teachers.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5(1),21-28.
Fulya,Damla.Kentli(2009). Comparison of hidden curriculum theories.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1(2),83-88.
Gergen, M. M. & Gergen, K. J. (2000). Qualitative inquiry: Tensions and transformations. In K. D.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ed.) (pp.1025-1046). London: Sage.
Giddens, A. (1977). Studies in Social and Political Theory. London: Hutchinson.
Giroux, H. A. & A. N. Penna & W. Pinar (1981).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Alternatives in education. Berkeley, CA : McCutchan Pub. Corp.
Giroux,H.A.(1988a). Social Education in the classroom: The dynamics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 In H. A. Giroux (Ed.), Teachers as intellectuals: 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 (pp.21-42). Granby, MA: Bergin & Garvey Publishers, Inc.
Giroux, H.A. (1988b). Toward a new sociology of curriculum. In H. A. Giroux (Ed.), Teachers as intellectuals: 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 (pp.11-20). Granby, MA: Bergin & Garvey Publishers, Inc.
Giroux, H. A. (1997). Pedagogy and the Politics Of Hope. Colorado: Westview.
Giroux,H.A.(2001).Theory and resistance in education: Toward a pedagogy of opposition.Westport, CT: Bergin & Garvey.
Gold,Raymond L. (1969) “Roles in Sociolocial Field Observations.” in George McCall and J. L. Simmons, J. L. (eds.), Issues in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pp.30-39). Menlo Park, California :Addison-Wesley.
Gorden L. (1984). Paul Willis Education,Cultural 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5, 105-115.
Gordon,David(1982).The concept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16(2),78-85.
Gordon, David. (1982). The image of science, technologic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hidden curriculum. Curriculum Inquiry,4,367-400.
Gordon,David(1983).Rule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17(2),16-22.
Henry, J. (1955). Docility or giving the teacher what she want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1, 41-53.
Hirsch, E. D. (1987). Cultural literacy.Boston: Houghton Mifflin.
Hargreaves, D. H.(1998). Social relations in a secondary school.(2nd ed.).London:Routledge.
Ian Thomson, Jan Bebbington(2004).It doesn’t matter what you teach?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15,4-5.
Illich, I. (1971). The breakdown of schools: a problem or a symptom? Interchange, 2, 1-10.
Jackson, P. W. (1968). Life in classroom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James A. Doyle, Michele A. Paludi(1997).Sex and Gender: The Human Experience. New York: The McGraw-Hirl Companies, Inc.
Kerling(1973) Kerling, F. N. (1973). Foundations of behavioral research (2nd ed.). New York: Holt , Rinchart & Winston.
Kharem, H. (2000). The hidden curriculum: The pedagogy of white supremacy and maintenance in America.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King, Nancy Rae(1976). The hidden curriculum and the socialization of kindergarten children. Thesis (Ph. D.)-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Kraybill, D. (1991). Passing on the faith: The study of a Mennonite school. Intercourse, PA: Good Books.
Kam-Cheng Wong, Y. Raymod Lam & Lai-Ming Ho.(2002).The Effect of Schooling on Gender Differences. British Educationa1 Research Journal,28(6),29-35.
Kay Bussey(1999) Albert Bandur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gender development and differenti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4,102-106.
Lynch, K. (1989). The hidden curriculum: A reappraisal of reproduction theories. In The hidden curriculum: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a reappraisal (pp.1-35). New York: Falmer.
Lewy, A. (1991).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New York: Pergamon Press.
Lynch, K. (1989). The Hidden Curriculum: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A Reappraisal. London: The Flamer Press.
Margolis, E., Soldatenko, M., Acker, A., & Gair, M (2001). Peekaboo: Hiding and outing the curriculum. In E. Margolis (Ed.), The hidden curriculum in higher education (pp.1-20). New York: Routledge.
Marcela Batistic Zorec & Anita Jug Došler(2016).Rethinking the Hidden Curriculum:Daily Routine in Slovene Preschools. Europea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search Journal, 24(1), 103-114 .
Margolis,Eric(2001).The hidden curriculum in higher educ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Martin, J. R. (1983). What should we do with a hidden curriculum when we find one? In H. Giroux & D. Purpel (Eds), The Hidden Curriculum and Moral Education(122-140). California: McCutchan.
Martin, J. R. (1976).What should we do with a hidden curriculum when we find one? Curriculum Inquiry, 6(2), 135-151.
MacDonald,F.(1975).The Hidden Curriculum Studies-Its Impact on Learning. Canadions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2,15-19.
McLaren, P. (1989). Life in schools: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 New York: Longman, Inc.
Merriam, S. B. (2002a).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Merriam, S. B. (Ed.),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Practice (pp.3-17).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Oconno.S. (1988). A comparison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 in three elementary reading series assigned according to reading ability group.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Ottewill,R., McKenizie, G., & Leah, J. (2005). Integration and the hidden curriculum in business education. Education&Training,47(3),89-97.
Owens, R. (1987).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 (3rd ed.).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Portelli, J. P. (1993). Exposing the hidden curriculum.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25(4), 343-357.
Philips, A.(1998).Feminism and Poli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aul Costa, Antonio Terracciano & Robert McCrae(2001). Gender differences in personality traits across cultures: robust and surprising finding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1(2),34-38.
Resnick, J. (2002). Change and tradition: Gender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adolescent girl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Rice T. W. & Coates D. L.(1995).Gender role attitudes in the southen United States. Gender & Society,9,10-16.
Seaton, A. (2002). Reforming the hidden curriculum: The key abilities model and four curricular forms. Curriculum Perspective,22(1), 9-15.
Snyder, B.R.(1970)The hidden curriculum.New York: Knopt.
Scanlon, E.(2000).How gender influences learners working collaboratively with science simulations.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10,8-10.
Schmidt, L. J. (1992).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control ideology and the quality of school life.Journal of invit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2,103-110.
Spradley, J. P., & McCurdy D. W. (1988). The cultural experience:Ethnography in complex society. Chicago : Science Research Associates.
Strauss, A. (1987).Qualitative Analysis for Social Scientist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iedemann,J.(2000).Gender-related beliefs of teachers in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41,9-15.
Vallance, E. (1973). Hiding the hidden curriculum: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language of justification in nineteenth century education reform. Curriculum Theory Network,4,5-21.
Vallance, E. (1980). The hidden curriculum and qualitative inquiry as state of mind. Journal of Education, 162(1), 138-151.
Wren, D. (1993). A comparison of the theories of adolescent moral development of Lawrence Kohlberg and Carol Gilligan: Alternative views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high University.
Wren, D. (1999). School culture: Exploring the hidden curriculum. Adolescence,34(135), 593-596.
Young, M. F. D. (1998). The curriculum and the new sociology of education.London: Falmer.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