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以藝術為本的幼兒園教師培訓課程及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
作者:陳鳳卿
作者(外文):CHEN, FENG-CHIN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郭丁熒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A/r/tographyA-R-T教師培訓幼兒園藝術為本專業發展美感教育A/R/Tographyaesthetic educationkindergartenarts-basedprofessional growthcollaborative action research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本研究旨在探討「以藝術為本的幼兒園教師培訓課程及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以藝術家、研究者、教師相互涉入、相互對話的研究取徑,經三學期的研究過程,獲得以下研究結論:一、「以藝術為本的幼兒園教師培訓課程」採用「過程導向」之課程模式,藉由多元藝術型態為媒介,走向共構美感活動為依歸。二、「以藝術為本的幼兒園教師培訓課程」之實施,由「藝術之旅啟航」涵養參與者的美感經驗,再進行「共構美感活動」。三、進行「以藝術為本的幼兒園教師培訓課程」可增進教師及研究者之專業成長,以及促進教師、研究者、藝術家之轉化與省思。
依據研究結論,本研究提出下列建議:一、幼兒園及課程領導人共組合作社群,以促進教師專業之發展。二、幼兒園教師參與不同型態的美感研習課程,進而發展多元的表達能力。三、藝術家進行藝術賞析課程,選擇教材時當考量學習者的生活及在地文化經驗,並以多元的藝術形式促進想像力的湧現。四、藉由藝術家、研究者、教師相互涉入的途徑,探索其它教育領域。
關鍵字:A-R-T、教師培訓、幼兒園、藝術為本、專業發展、美感教育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kindergarten teachers’ in-service training curriculum as well as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is research adopted a case study in which the research approach is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among artist, researcher and teacher (A-R-T). The duration of the study is three semesters, the results of the is study revealed that:
1. The art-based kindergarten teachers’ in-service training curriculum adapted the pattern of process-oriented approach, and take the multi-art-forms media to cultivate the participators' aesthetic senses.
2. To Implement the aforementioned curriculum, this study carried out the "Arts Journey" activities to cultivate participators’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then led participators to involve in the aesthetic co-construction activities.
3. The curriculum of this study successfully led researcher and teacher to enhance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reflection of participators.
Based on the results, this study offers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1. Kindergarten teachers and curriculum designers may apply the A-R-T approach to form a cooperative classroom community and promote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2. Preschool teachers should participate in different types of aesthetic coursework to further diversify their skills of artistic expression.
3. The artists who design art appreciation courses should consider learners’ culture experiences, and provide a variety of art forms to promote learners’ creativity.
4. It is recommended that researchers may apply the A-R-T approach to other educational domains.
Keywords:A-R-T, teachers' in-service training curriculum, kindergarten, art-bas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esthetic education
一、中文部分
YouTube(2018)。巧虎-洗手歌。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cLANHcgmfg
YouTube(2018)。合攏張開。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pixzo8ApPU
YouTube(2018)。兒歌-可愛的家庭。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psCBezYkGE
三澤一實(2017年10月)。以培養感性能力為目的之鑑賞活動。懂得美。美感教育國際論壇,國家教育研究院。
大紀元文化網(2015)。中國神話故-嫦娥奔月。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3/3/31/c11874.htm
中文基督教大典(2018)。聖經。取自:http://zh.christian.wikia.com/wiki/Bible:%E5%82%B3%E9%81%93%E6%9B%B8%E7%AC%AC%E4%B8%80%E7%AB%A0
中時電子報(2018)。台中彩虹村躍BBC96爺 一支畫筆救全村。取自: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53213531.html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2018)。論語。取自:https://ctext.org/analects/yang-huo/zh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2019)。大學。取自:https://ctext.org/liji/da-xue/zh
天下文化(2018)。上善若水,柔弱勝剛強。取自:https://bookzone.cwgv.com.tw/topic/details/1211
天使的憤怒的博客(2018)。保羅-克利作品:《遠古的聲音》。取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d7de4a0100fsl9.html
方志華、郭淑玲(2017)。心靈繪圖-教師美育社群的實踐敘說。載於李崗(主編),教育美學-靈性觀點的藝術與教學,23-61。臺北市:五南。
方志華、劉雅琪(2010)。艾斯納(E.W.Einser)《藝術與心智創造》一書述評。載於黃政傑(主編),教學藝術,195-229。臺北市:五南。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臺北市:心理。
王文科、王智弘(2010)。教育研究法(增訂第十四版)。臺北市:五南。
王佩蘭(2013)。A^2 Leadership -一位國小校長美學領導之敘說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王佩蘭(2013)。A2 Leadership-一位國小校長美學領導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臺北市。
王尚文(2017)。聽覺退化-從阿多諾觀點論音樂教學。載於李崗(主編),教育美學-靈性觀點的藝術與教學,275-292。臺北市:五南。
王恭志(1998)。美感教育的哲學理論之探析。教育資料與研究,25,62-67。
世界上的七個奇蹟(無日期)。學習電子報,261。取自http://ibook.idv.tw/enews/enews241-270/enews261.html
古典詩歌體制(2018)。詩的體制。取自:http://teacherweb.tnnua.edu.tw/chmiss/961114/mysite/06.htm
古詩畫博物館(2018)。洪瑞麟作品。取自:https://www.artguid.com/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17)。藝動舊城區。台北畫刊,597,78-83。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
任彥懷、李介至、李靜曄、阮震亞、蔡淑桂、陳鳳卿、宣崇慧著(2010)。感覺統合遊戲與兒童學習。臺中市:華格納。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5)。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31
名畫檔案(2018)。梵谷畫作:《星夜》。取自: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vangogh/vangogh.htm
名畫檔案(2018)。梵谷畫作:《食用馬鈴薯者》。取自:https://www.ss.net.tw/page.asp?id=VanGogh334
名畫檔案(2018)。畢卡索畫作:《淡紫色帽子的女子》。取自:https://www.ss.net.tw/list1.asp?PageTo=7&num=101
名畫檔案(2018)。畢卡索畫作:《夢》。取自:https://www.ss.net.tw/list1.asp?num=101
朱光潛(1990)。談美(修訂二版)。臺北市:國文天地。
朱光潛(2014)。談美(修訂二版)。新北市:新潮社。
朱銘美術館(2017)。太極系列。取自:http://www.juming.org.tw/opencms/juming/bookwork/study/threeD/threeD_0003.html
百度知道(2018)。統整是什麼意思。取自: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53213531.html
何子樂(2003)。想像比知識更重要:科教見思。臺北市:群學。
吳光庭編著(2014)。美感入門。取自http://140.116.76.42:5000/sharing/fbsharing-coiQqgB6
吳姵儀(2017)。以「ARTography」為本的性別意識教材研發(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臺北市。
呂美慧(2010)。MacIntyre實踐哲學與教學悖論之探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李雅婷(2003)。課程美學探究取向的理論與實踐之研究-以國小藝術統整課程之教育批評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李雅婷(2004)。課程美學探究取向之理論基礎探析。載於單文經(主編),課程與教學新論,29-64。臺北市:心理。
李澤厚(1996)。美學四講。臺北市:三民。
每日頭條(2018)。蒙德里安,格子畫系列賞析。取自:https://kknews.cc/home/ege623z.html
見學館(2017)。簡約風格總論。取自:http://www.housearch.net/to/read?id=569
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2018)。研究室簡介。取自http://apoae.naer.edu.tw/about-us/about.html
周怡君(2008)。教師即陌生人—一位教師探索課程第三空間的生命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周芝卉(2013)。道與藝:一位小學表演藝術教師追尋自我與專業之敘說探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周梅雀(2007)。教師即陌生人:當代的教育哲思。載於甄曉蘭(主編),課程經典導讀,345-360。臺北市:學富文化。
周淑卿(2005)。課程的美學探究範疇之建構-當前的問題與未來的方向。課程與教學季刊,8(2),1-14。
周淑卿(2006)。美學取向課程探究的範疇及其可行途徑之研究Ⅰ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 94-2413-H-152-007)。未出版。
周淑卿(2007)。美學取向課程探究的範疇及其可行途徑之研究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95-2413-H152-009)。未出版。
周淑卿(2012)。課程美學研究在臺灣:議題與問題。教育學報,40(1-2),31-44。
周淑卿(2014)。教師敘事與當代教師專業的開展。教育資料集刊,28,407-420。
周淑卿(2014)。藝術為本的研究方法-ART。載於林逢祺、洪仁進(主編),教育哲學方法篇,183-199。臺北市:學富文化。
岩田陽子(1987)。蒙台梭利教育理論與實踐-感覺教育。(吳旭昌、吳如玉主編)。臺北市:新民幼教圖書。
岩田陽子、南昌子、石井昭子(1988)。蒙台梭利教育理論與實踐-日常生活練習。(吳旭昌、吳如玉主編)。臺北市:新民幼教圖書。
幸曼玲(2014)。邁向幼兒教育的新里程。載於幸曼玲(主編),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的實踐,003-016。臺北市:心理。
幸曼玲(2017)。「幼兒園教保活動與課程大綱」的發展與理念。取自:https://slidesplayer.com/slide/11236427/#.W0SswULW-9s.gmail
幸曼玲、楊金寶、丘家慧、柯華葳、蔡敏玲、金瑞芝、郭李宗文、簡淑真、林玫君(2017)。新課綱想說的事(第二版)。臺北市:心理。
林小玉(2016)。聲音、音樂與美感教育。載於張中煖、林小玉、容淑華、王筑筠(編著),美感的共鳴:身體與聲音的交響,37-49。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林小玉、容淑華、王筑筠、張中煖(2017)。聲音與身體教學中之律動美感。載於林小玉、容淑華、王筑筠、張中煖(編著),美的律動:身體與聲音教學練習曲,1-4。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林玫君(2015)。幼兒園美感教育。臺北市:心理。
林玫君(2017年3月)。教育部105學年幼兒園美感及藝術教育扎根計畫。林玫君(主持人)。幼兒園美感及藝術教育扎根計畫。臺北市美感初階觀摩工作坊,臺北市立士林幼兒園。
林迎曦(2011)。女性身體意象於數位藝術創作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臺北市。
林俊劭(2012)。《少年Pi》奇蹟解密。商業週刊,1309,130-164。臺北市:商業週刊。
林素卿(2009)。美感經驗對課程美學建構之啟示。東海教育評論,3,43-70。
林逢祺(1998)。美感創造與教育藝術。教育研究集刊,40,51-72。
林逢祺(2011)。釋放教育想像的「部分∕整體」觀。載於陳伯璋(主編),課程美學,103-121。臺北市:五南。
邱紹雯、賓靜蓀(2017)。美感教育從「我在乎」態度開始!。親子天下,90,78-83。臺北市:天下雜誌。
施宜煌、賴郁璿(2010)。「教師即陌生人」隱喻對教師教學的啟示。《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8(1),111-14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洪詠善(2004)。美學探究在本土課程研究應用之初探。中等教育,55(3),112-123。
洪詠善(2008)。美感經驗觀點的教學再概念化(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洪詠善(2010)。教學藝術之意蘊與陶養。載於黃正傑(主編),教學藝術,481-505。臺北市:五南。
洪詠善(2012)。另類學校課程美學建構與實踐:道禾實驗學校課程美學建構與實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100-2410-H-656-003)。未出版。
洪詠善(2013)。藝術為本的教師專業發展。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洪詠善(2016a)。自發、互動、共好的教師哲學。載於洪詠善、郭淑玲(主編),教師的哲學∞-心靈繪圖與書寫,3-9。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洪詠善(2016b)。尾聲/看見「聲音與身體美感教育課程實驗」影響力:藝游誌觀點。載於張中煖、林小玉、容淑華、王筑筠(編著),美感的共鳴:身體與聲音的交響,189-204。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洪詠善(2017)。美感的播種與耕耘。載於林小玉、容淑華、王筑筠、張中煖(編著),美的律動:身體與聲音教學練習曲,1-2。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洪詠善(2017年10月)。擴展美感教育影響力-我們的機會與挑戰。懂得美。美感教育國際論壇,國家教育研究院。
洪詠善(2019年2月1日)。美感教育圖像、趨勢發展與實踐探析。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取自:https://epaper.naer.edu.tw/
洪詠善、范信賢(2016)。序/「身‧音」美感方案的深意及邀請。載於張中煖、林小玉、容淑華、王筑筠(編著),美感的共鳴:身體與聲音的交響,1-2。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洪詠善、范信賢、阮凱利、邱鈺婷(2016)。美感教育視點的國際視野:美國實踐案例之探析。載於范信賢、洪詠善、阮凱利、黃祺惠(編著),這樣,美嗎?:美感教育在臺灣,487-507。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范信賢(2003)。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轉變:敘事探究的取向(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范信賢(2011)。慈心華德福學校課程的美學探究:E.Eisner觀點的映照。載於陳伯璋(主編),課程美學,257-280。臺北市:五南。
范信賢、洪詠善、阮凱利、黃祺惠、陳伯璋(2016)。美感教育的圖像與發展。載於范信賢、洪詠善、阮凱利、黃祺惠(編著),這樣,美嗎?:美感教育在臺灣,001-024。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范信賢、洪詠善、阮凱利、黃祺惠編著(2016)。這樣,美嗎?:美感教育在臺灣。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容淑華(2016)。我的身體即世界的中心。載於張中煖、林小玉、容淑華、王筑筠(編著),美感的共鳴:身體與聲音的交響,51-65。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財團法人立青文教基金會(2014)。常玉。取自:http://www.artofsanyu.org/biography.php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2018)。兒童的泛靈觀。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6120/
國學自學網(2018)。道德經。取自:http://www.zxuew.cn/daodejing/
崔光宙(1988)。樂記篇源出考及美育觀。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30,87-111。
張中煖(2016)。有感而發:教師新體驗。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張中煖、林小玉、容淑華、王筑筠編著(2016)。美感的共鳴:身體與聲音的交響。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張育慈(2017年5月)。美力大安 感動時時。臺北市106年度教保研習。幼兒園美感教育扎根~美感種子園推動美感教育分享,臺北市立大安幼兒園。
張春興(主編)(2000)。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盈堃(2012)。另類學校課程美學建構與實踐:全人中學的個案研究 (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報告編號 NSC 101-2410-H-004-172)。未出版。
張素貞(2016)。以協作敘事取徑促進幼教師專業發展歷程之探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張淑敏(2016)。藝術對話課程提升老人幸福感之研究:以臺北市文山區○○老人安養護中心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張紹盈、呂亦璿(2017年4月)。幼兒探索田園中的美感經驗。臺北市106年度教保研習。幼兒園美感教育扎根~美感種子園推動美感教育分享,臺北市立內湖幼兒園。
張雅萍(2017)。視覺藝術課程參與社會實踐之行動研究一以尼泊爾LLES服務學習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臺北市。
張繼文(2006)。視覺文化時代的美育新方向。屏縣教育,28,5-10。
張繼文(2015)。從當代視覺文化現象探討幼兒園美感教育。載於黃文樹(編著),幼兒園美感教育,125-146。臺北市:獨立作家。
教育部(1979)。國民教育法。載於教育部國教司(民79編),國民教育法彙編,11-14。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3)。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4)。國家教育研究院正式成立「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第87期。2017年01月05日 取自: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網。http://epaper.naer.edu.tw/
教育部(2017)。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整合平台(2018)。教師專業發展的定義。取自:http://teachernet.moe.edu.tw/MAIN/Article/ArticleDetail.aspx?proid=A-1&aid=18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18)。詩詞。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o=dcbdic&searchid=Z00000127262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18)。歌謠。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o=dcbdic&searchid=Z00000068011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編)(1987)。幼稚園課程標準。臺北縣:正中書局。
梁福鎮(2001)。審美教育學-審美教育起源、演變與內涵的探究。臺北市:五南。
郭 慧(2018)。美感可以教嗎?。La Vie,166,96-97。臺北市:城邦文化。
郭淑玲(2011)。創作之心一點與線的謳歌。臺北市:紅葉文化。
郭淑玲(2017)。「藝術轉化」的過程與實踐一以繪畫、詩歌的創作教學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臺北市。
陳玉婷(2007)。美感教育在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上之運用:一位音樂老師之個案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2),113-136。
陳伯璋(1985)。潛在課程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伯璋(1987)。課程研究與教育革新。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伯璋(1988)。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臺北市:南宏圖書。
陳伯璋(2005)。課程研究典範建構的新取向:論課程美學探究的必要性及其限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94-2413-H032-011)。未出版。
陳伯璋(主編)(2012)。課程美學。臺北市:五南。
陳伯璋、洪詠善(2013)。另類學校的課程美學建構與實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 100-2410-H-024-027-MY2)。未出版。
陳伯璋、張盈堃(2007)。來自日常生活的教育學院:社區、課程與美學的探究。教育與社會研究,12,41-72。
陳伯璋、盧美貴(1990)。開放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伯璋、盧美貴(2009)。「慢」與「美」共舞的課程—幼兒園新課綱「美感」內涵領域探源。兒童與教育研究,5,1-22。
陳伯璋、盧美貴(2014)。特色學校課程美學實踐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報告編號 NSC 102-2410-H-024-014)。未出版。
陳伯璋、盧美貴(2015)。特色學校課程美學實踐之研究(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報告編號 MOST 103-2410-H-024-004)。未出版。
陳伯璋、盧美貴、陳玉芳、陳鳳卿、董泓志(2016)。特色學校課程美學理論建構與實踐之初探。載於范信賢、洪詠善、阮凱利、黃祺惠(編著),這樣,美嗎?:美感教育在臺灣,087-114。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陳育瑩(2017年10月)。教育部105學年幼兒園美感及藝術教育扎根計畫。林玫君(主持人),幼兒園美感及藝術教育扎根計畫。臺北市美感進階觀摩工作坊,臺北市立濱江國小。
陳美君(2017年5月)。臺北市立信義幼兒園美感種子園分享課程實施與歷程。臺北市106年度教保研習。幼兒園美感教育扎根~美感種子園推動美感教育分享,臺北市立信義幼兒園。
陳梅生(1979)。教育研究法。臺北市:臺灣省國民教師研習會。
陳景聰(2010)。巴冷公主(魯凱族)。臺南市:世一。
陳鳳卿(1991)。談兒童的基本學習能力。科學啟蒙學報,80,99-102。
陳鳳卿(2009)。用對方法教孩子。臺北市:蒙特梭利文化。
陳鳳卿(2012)。教養密碼-優秀孩子是這樣教出來的。臺北市:書泉。
陳錦惠(2005)。美感經驗中的美感特質探討-杜威美學的觀點。課程與教學季刊,8(2),15-24。
陸雅青(2008)。藝術治療第三版(三刷)。臺北市:心理。
喻肇青(主編)(2016)。看見美的故事。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壹 讀(2018)。看了那麼多世界名畫,有沒有想過把它們穿在身上?取自:https://read01.com/zPoD0DD.html#.W--63TgzbIU
華人百科(2018)。以銅為鏡。取自:https://www.itsfun.com.tw/%E4%BB%A5%E9%8A%85%E7%82%BA%E9%8F%A1/wiki-4854876
馮朝霖(2016)。尋「美」於自由-馮朝霖教授訪談錄。載於范信賢、洪詠善、阮凱利、黃祺惠(編著),這樣,美嗎?:美感教育在臺灣,033-039。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黃文樹(編著)(2015)。幼兒園美感教育。臺北市:獨立作家。
黃月美(2010)。幼教課程之美學探究--重構另一種課程理論之可能性(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 98-2410-H-434-002)。未出版。
黃阡穗(2016)。視覺藝術教學方案行動研究:藝術家教師的反思實踐(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黃坤錦(2014)。教師在職進修與教師專業發。教育資料集刊,28,241-258。
新竹縣蕭如松藝術園區(2014)。認識蕭如松。取自:http://hsiao.hchcc.gov.tw/
楊忠斌(2009)。美感經驗理論對教師的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88,49-68。
楊忠斌、林素卿、林筱玲(2011)。美感經驗的理論與實踐-以國中公民科為例。載於陳伯璋(主編),課程美學,281-302。臺北市:五南。
楊深坑(1989)。學校美感教育的研討。國教研究雙月刊,6,19-27。
楊深坑(2009)。美育在後現代社會中的人格陶冶功能。教育資料與研究,88,1-16。
葉 朗(2014)。美學原理。臺北市:信實文化。
詩的邀請(2018)。保羅-克利作品:《花開》。取自:http://blog.udn.com/wallace1960/2348343
漢語網(2018)。「純粹」詞語解釋。取自:http://www.chinesewords.org/dict/239619-233.html
漢語辭典(2017)民國106年1月5日,取自: https://tw.18dao.net/%E6%BC%A2%E8%AA%9E%E8%A9%9E%E5%85%B8/%E4%BB%81
漢寶德(2004)。漢寶德談美。臺北市:聯經。
漢寶德(2007)。談美感。臺北市:聯經。
漢寶德(2010)。如何培養美感。臺北市:聯經。
福音站(2018)。已故趙無極的作品。取自:https://www.jgospel.net/c/2/14263/376/3986/%E5%B7%B2%E6%95%85%E8%B6%99%E7%84%A1%E6%A5%B5%E7%9A%84%E4%BD%9C%E5%93%81.aspx
綠蟲網(2018)。[拉鍊包]台中彩虹眷村。取自:http://www.bidwipershare.com/more/article-300866182.html
維基百科(2014)。高行建。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B%98%E8%A1%8C%E5%81%A5
維基百科(2014)。膠彩畫。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tw/%E8%86%A0%E5%BD%A9%E7%95%AB
維基百科(2015)。三星堆遺址。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6%98%9F%E5%A0%86%E9%81%97%E5%9D%80
維基百科(2015)。史詩。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8F%B2%E8%AF%97
維基百科(2017)。中華民國科技部。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8%8F%AF%E6%B0%91%E5%9C%8B%E7%A7%91%E6%8A%80%E9%83%A8
維基百科(2018)。Jacques Lecoq。取自:https://en.wikipedia.org/wiki/Jacques_Lecoq
維基百科(2018)。Peter Brook。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BD%BC%E5%BE%97%C2%B7%E5%B8%83%E9%AD%AF%E5%85%8B
維基百科(2018)。Robert Lepage。取自:https://en.wikipedia.org/wiki/Robert_Lepage
維基百科(2018)。人體大奇航。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BA%E9%AB%94%E5%A4%A7%E5%A5%87%E8%88%AA
維基百科(2018)。太陽花學運。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A4%AA%E9%99%BD%E8%8A%B1%E5%AD%B8%E9%81%8B
維基百科(2018)。伊利亞德。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C%8A%E5%88%A9%E4%BA%9A%E7%89%B9
維基百科(2018)。胡桃鉗。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83%A1%E6%A1%83%E5%A4%B9%E5%AD%90
維基百科(2018)。格列佛遊記。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BA%E9%AB%94%E5%A4%A7%E5%A5%87%E8%88%AA
維基百科(2018)。奧德賽。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5%A5%E5%BE%B7%E8%B5%9B
維基百科(2018)。禮樂制度。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A4%BC%E4%B9%90%E5%88%B6%E5%BA%A6
劉育中(2009)。後結構主義與當代教育學探索:回到世界性真實(修訂版)。臺北市:巨流。
劉育忠(2011)。邁向一種德勒茲式的課程美學觀:創造性地重構生命與經驗。載於陳伯璋(主編),課程美學,29-50。臺北市:五南。
劉昌元(1995)。西方美學導論。臺北市:聯經。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2006)。課程理論與實踐。臺北市:學富文化。
歐用生(2010)。課程研究新視野。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2011)。教師是故事的創造者。載於陳伯璋(主編),課程美學,123-143。臺北市:五南。
歐用生(2012)。教師的課程理論化:從詩性智慧到A/r/t。教育學報,40(1-2),15-30。
歐用生、陳伯璋、周淑卿、范信賢(2009)。美學取向課程與教學之理論建構與應用研究報告。(編號:NAER-98-12-H-2-02-00-2-02)。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歐用生、陳伯璋、周淑卿、范信賢、洪詠善(2012)。教學中美感經驗的探索與課程建構研究報告。(報告編號:NAER-99-25-A-2-02-00-2-10)。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
歐陽教(2002)。教育哲學導論(十四版)。臺北市:文景。
潘文忠、陳瓊花、范信賢、洪詠善、丘永福、阮凱利(2013)。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研究報告(未出版)。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潘美慧(2017年3月)。教育部105學年幼兒園美感及藝術教育扎根計畫。林玫君(主持人),幼兒園美感及藝術教育扎根計畫。臺北市美感初階觀摩工作坊,臺北市立士林幼兒園。
蔣 勳(2005)。天地有大美。臺北市:遠流。
蔣 勳(2006)。美的覺醒。臺北市:遠流。
蔣 勳(2009)。感覺十書:蔣勳談美。臺北市:聯經。
鄧又甄(2013)。Artography信念之高中美術教師專業發展個案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臺北市。
鄭如雯(2013)。Maxine Greene課程美學及其對幼教課程實踐的啟示(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組,高雄市。
蕭湄羲(2004)。誰是第一名。臺北市:信誼。
聯合新聞網(2017)。一間1-99歲都想轉學過去的學校-雜學校。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6885/2743068?from=udn-catelistnews_ch2
鍾綺文(2012)。「藝術與性別」課程發展與評鑑之研究:從創作意識、理念到實踐之歷程建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臺北市。
鍾鴻銘(2011)。美學知識論與課程研究。載於陳伯璋(主編),課程美學,77-101。臺北市:五南。
魏柔宜(2010)。寧靜致遠(陳伯璋審訂)。臺北市:寶瓶文化。
嚴名宏(2017)。創造能啟發感受與探索的空間。親子天下,90,90-91。
蘇雅慧(2008)。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美育?一美感教育與藝術教育的相對。美育,165,58-68。
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讀古詩詞網(2018)。唐詩、宋詞、元曲。取自:https://fanti.dugushici.com/
Brook, P. (2008)。空的空間。(耿一偉譯)。臺北市: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原著出版年:)
Charest, R. (2007)。羅伯.勒帕吉創作之翼。(林乃文譯)。臺北市: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原著出版年:)
Collingwood, R. G .(1987)。藝術原理。(王至元、陳華中譯)。臺北市:五洲。(原著出版年:)。
Campbell, J. & Moyers, B.(1988)。神話。(朱侃如譯)。新北市:立緒文化。(原著出版年:1988)。
Craig, Grace J. & Dunn, Wendy L.(2015)。綜觀人類發展-從出生到殞落(Understanding Human Development, 2/e)(蘇秀枝譯者兼審定)。臺北市:學富。(原著出版年:2010)。
Eisner, E. W .(2008)。教育想像力-學校課程、教學的設計與評鑑。(郭禎祥、陳碧珠譯)。臺北市:洪葉文化。(原著出版年:2005)。
Herber, R.(2007)。透過藝術的教育。(呂廷和譯)。臺北市:藝術家。(原著改訂版出版年:1956)。
Lillard, Paula Polk (1987)。蒙特梭利新探。(許興仁、邱埱雅譯)。臺南市:光華女中。(原著出版年:1973)
Montessori, M. (1989)。幼兒的心智-吸收性心智。(許惠珠譯)。臺南市:光華女中。(原著出版年:1949)
Montessori, M. (1990)。發現兒童。(許惠珠、邱琡雅譯)。臺南:光華女中。(原著出版年:1948)
Montessori, M. (1993)。幼兒之秘。(王愉文、李玄媛、李淑容、邱琡雅、許興仁、陳昂宜譯)。臺南市:光華女中。(原著出版年:1938)
Palmer, Richard E.(2008)。海德格〈藝術作品的本源〉(1936)一文之閱讀:藝術,作品與真理。(何佳瑞譯)。哲學與文化,35-2,69-84。
Sam, McBratney.(2000)。猜猜我有多愛你。(陳淑惠譯)。臺北市:上誼文化。(原著出版年:1994)
Molly, Bang.(2000)。菲菲生氣了。(李坤珊譯)。臺北市:三之三文化。(原著出版年:1999)
土田伸子(2014)。口袋洋裝。(盧本文譯)。臺北市:小魯文化。(原著出版年:2005)
Schiller, Friedrich(1987)。美育書簡。(徐恆醇譯)臺北市:丹青圖書。
Shaffer, D. R.(2002)。發展心理學。(林翠湄譯)。臺北市:學富文化。(原著出版年:1999)
Tatarkiewicz, W .(2001)。西洋六大美學理念史。(劉文潭譯)。臺北市:聯經。(原著出版年:1980)。
Tyler, Ralph W.(1981)。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黃炳煌譯)。臺北市 : 桂冠(原著出版年:1950)。
Wooding Media, B(製作者)(民95)。希臘神話故事-波西芬尼【DVD 影片】。臺北市:百禾文化資訊

二、西文部分
Apple, M. W.(1986). Teachers and texts. New York: Routledge.
Beardsley, M. C. (1970). Aesthetic theory and educational theory. In R. A. Snuth (Ed.). Aesthetic concepts and education, 3-20.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Beardsley, M. C. (1991) “Aesthetic Experience.” In Ralph A. Smith & Alan Simpson (Eds.). Aesthetics and Arts Education, 72-84. Urbana and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Bresler, L. (2010). Aesthetic education research. In C. Kridel (Ed.).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Studies, 12‐16. Los Angeles, CA: SAGE.
Bronfenbrenner, U. (1970). Two worlds of childhood: U.S. and U.S.S.R. New York, NY: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Bronfenbrenner, U. (1979).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onfenbrenner, U. (2005). The bioecological theory of human development. In U. Bronfenbrenner, (Ed.). Making human beings human: Bioec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human development, 3-15.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Broudy, H. S. (1972). Enlightened cherishing: An essay on aesthetic education.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Chase, S.E. (2005). Narrative inquiry: Multiple lenses, approaches, voices.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 651-679. London, New Delhi: Sage.
Corey, S. (1953). Action research to improve school practices. Columbia: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Dewey, J. (1934). Art as Experience. New York, NY: Minton, Balch.
Dewey, J. (1980). Art as experience. New York, NY: Perigee Book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34)
Dewey, J. (1989/1933). Essays and How We Think , revised edition. In Jo Ann Boydston (ed.). The Later Works,1925-1953, 12. Carbondale and Edwardsville, AL: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LW8]
Diffey, T.J. (1986). The idea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In M. H. Mitias (Ed.). Possibility of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3-12. Dordrecht, Netherlands: Martinuus Nijhoff.
Doll, M. A. (2000). Like letters in running water-A mythopoetic of curriculum.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Eisner, E. W. (2002). The arts and the creation of mind. Yale college, CT: Philip Hamilton Mcmillan.
FLIGHT CLUB.(2018)。DUNK LOW PRO SBPIET MONDRIAN。取自: https://www.flightclub.com/nike-dunk-low-pro-sb-zest-black-080407
Fthenakis, W. E. (2007)。早期教育的趨勢與展望:從國際化視角重新權想早期教育。載於朱家雄(主編),國際視野下的學前教育,23-38。中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Gardner, H. (2004). Changing mind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Genishi, C., Ryan, S., Ochsner, M., & Yarnall, M. M. (2001). Teaching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Understanding practices through research and theory. In Richardson, V: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Ed.)(4th.), 1175-1210. Washington, DC :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Green, M. (1978). Landscspes of learning.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Green, M.(1973). Teacher as stranger: Educational philosophy for the modern age. Belmont, CA: Wadsworth.
Greene, M. (1988). The dialectic of freedom.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Greene, M. (1991). Forward. In C. Witherell & N. Noddings (Eds.). Stories lives tell: Narrative and dialogue in education, ix-xi.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Greene, M. (1995). Releasing the imagination: essays on education, the arts, and social change.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ublishers.
Greene, M. (2001). Variations on a Blue Guitar: The Lincoln Center Lectures on Aesthetic Education.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Grumet, M. (1990). Retrospective-autobiraphy and the analysis of educational experience.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20(3).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Giroux, M. (1988). Teachers as lntellectuals: 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 Westport, Connectticut: Bergin & Garvey.
Huebner, D. (1975). Curriculum language and classroom meanings. In W. pinar (ed.). Curriculum theorizing-The reconceptualist. Berkeley, CA: McCutchan.
Irwin, R. L., & de Cosson, Alex (Eds.). (2004). ART: Rendering self through arts based living inquiry. Vancouver, BC: Pacific Educational Press.
Irwin, R. L., & Springgay, S. (2008). ART as practice-based research. In S. Springgay, Irwin, R. L., Leggo, C., & Gouzouasis, P. (Eds.), Being with ART, xin-xxxiii. Rotterdam, the Netherlands: Sense.
Irwin, R., Beer, R., Springgay, S., Grauer, K., Xiong, G & Bickel, B. (2008). The rhizomatic relations of ART. In Springgay, S., Irwin, R., Leggo, C., & Gouzouasis, P. (Eds.). Being with ART, 205-218. Rotterdam, The Netherlands: Sense Publishers.
Irwin, R. L. (2012). Becoming Pedagogical through A/R/Tograpgy. 53-64. Paper presented at Conference of Explor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A/R/T Based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Taipei, Taiwan.
Kincheloe, J. L. (1998). Pinar’s currere and identity in hyperreality: Grounding the post-formal notion of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In W. F. Pinar (Ed.). Curriculum: Toward new identities,129-142. New York, NY: Garland Publishing.
Kostelnik, M. J., Soderman, A. K., & Whiren, A. P. (2004).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curriculum: Best practice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3rd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Langer, S.K. (1971). The cultural importance of the arts. In R.A. Smithesthertics and problems of education, 86-96. Urbaana,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Lewin, K. (1948). Resolving social conflicts. New York, NY: Harper & Brothers.
Macdonald, J. B. (1967). An example of disciplined curriculum think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6(4), 166-171.
Maslow, A. H. (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NY: Harper & Brothers.
Maslow, A. H. (1979). The journals of A. H. Maslow (Lowry, R. J., & Maslow, B. G. Eds.). Monterey, CA: Brooks/Cole.
Maslow, A. H. (1982).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2nd ed). New York, NY: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McNiff, J., Lomax, P., & Whitehead, J. (1996). You and your action research project. New York, NY: Routledge.
Montessori, M. (1964)The Montessorin Method. New York, NY: Schocken Books.
Noffke, S. (1992). The work and workplace of teachers in action research.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8(1), 15-29.
Perkins, D. N. (1994). The intelligent eye: learning to think by looking at art. Santa Monica, CA: J. Paul Getty Center for Education in the Arts Trust.
Piaget, J. (1950). The psychology of intelligence. New York, NY: Harcourt Brace.
Piaget, J.(1970). Piaget’s theory. In P. H. Mussen (Ed.). Carmichael’s manual of child psychology: 1. (3rd ed), 703-732. New York, NY: Wiley.
Pinar, W. (1999). Foreword, in J. G. Henderson, K. R. Kesson (Eds.). Understanding democratic curriculum leadership, vii-xvi.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inar, W. F. (1975). Currere-Toward reconceptualization. In Pinar, W.F. (Ed.). Curriculum theorizing- The reconceptualists, 396-414. Califonia, CA: McCutchan Publishing Corporation.
Pinar, W. F. (1998). Introduction. In W.F. Pinar (Ed.). Curriculum : Toward new identities, ix-xxxiv. New York, NY: Garland Publishing.
Pinar, W. F. (2004a). What is curriculum theory?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inar, W. F. (2004b). Foreword. In Irwin, R. L., & de Cosson, Alex (Eds.)., ART: Rendering self through arts based living inquiry, 9-25. Vancouver, BC: Pacific Educational Press.
Pinar, W., Reynolds, W., Slattery, P., & Taubman, P. (1995).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New York, NY: Peter Lang.
Pinar, W.F. & Grumet, M. R. (1976). Toward a poor curriculum. Debuque, IA: Kendall/ Hunt.
Reynoldds, W. M., J. A. Webber (2004). Introduction: Curriculum theory-dis/position. In Reynolds, W. M., J. A. Webber (Eds.). Expending curriculum theory-Dis/position and lines of flight, 1-18. New Jersey,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Schwab, J. J. (1969). The practical: A language for curriculum. School Review, 78, 1-23.
Slattery, P. (1995).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the postmodern era. New York, NY: Garland.
Slattery, P. (2006).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the Postmodern Era. New York, NY: Routledge.
Springgay, S., Irwin, R.L., & Kind, S.(2008). A/R/Tographers and Living Inquiry. In J.G. Knowles & A.L.Cole (Eds), Handbook of the ART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83-92. London, New Delhi: Sage.
Vallance, E. (1988). Aesthetic inquiry: Art criticism. In E. Short (Ed.). Forms of curriculum inquiry, 155-172.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Vallance, E. (1991). Aesthetic inquiry: Art criticism. In E. C. Short (ed.). Forms of curriculum inquiry , 155-172.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Cole, M., John-Steiner, V., Scribner, S., & Souberman, E. (Ed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35)
Witherell, C. & Noddings, N. (1991). Prologue: An invitation to our readers. In C. Witherell & N. Noddings (Eds.). Stories lives tell: Narrative and dialogue in education, 1-12.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