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以隱喻抽取技術探討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應用於環境教育傳播取徑分析-以臺灣櫻花鉤吻鮭為例
作者:羅仁傑
作者(外文):LO, JEN-CHIEH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環境教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方偉達
汪靜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環境美學生態意象臺灣櫻花鉤吻鮭環境教育隱喻抽取技術environmental aestheticsecological imageryenvironmental educationTaiwan Salmon (Oncorhynchus formosanus)Zaltman Metaphor Elicitation Technique (ZME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臺灣櫻花鉤吻鮭為臺灣特有亞種,是冰河時期孑遺生物。因其稀有與瀕臨絕種,在生物多樣性、物種遺傳、生態系統、棲地生態,及其關連的人類文化、學術研究、自然歷史、生態保育與環境教育等領域,皆有極高的價值與意義,同時也帶出臺灣森林溪流生態系統議題,乃至全球氣候變遷的課題。
在政府積極保育、學者專家多方研究、發揮多元文化創意,以及傳播媒體大肆報導下,臺灣櫻花鉤吻鮭有了「國寶魚」的美名。在許多設計與繪圖表現中,都經常出現臺灣櫻花鉤吻鮭的身影,促使其成為臺灣的代表意象和生態文化的重要圖騰。在呈現臺灣不同區域的特色與面向時,對於不同的受眾與用途,相關美學意象的內涵會針對物種特徵、美感呈現、生態保育、棲地連結、環境教育,展現不同的表現形式及不同的美學意象。
本研究目的在於建立臺灣櫻花鉤吻鮭的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分析架構,以圖像傳播理論,分析臺灣櫻花鉤吻鮭在傳播過程中的環境美學形式與內涵,以及生態意象代表類型與概念,然後探討將臺灣櫻花鉤吻鮭的環境美學及生態意象應用於環境教育傳播取徑之具體作法。本研究以隱喻抽取技術(Zaltman Metaphor Elicitation Technique, ZMET)針對政府機關相關工作人員、環境教育及傳播學者與相關圖像傳播及繪製人員,進行深度訪談。透過受訪者篩選出的各種臺灣櫻花鉤吻鮭代表圖像與訪談內容,進一步從圖像的外在形式、內在意涵、特殊連結等進行分析,呈現受訪者內心對於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的完整看法,發掘隱藏的視覺訊息與情感,釐清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之間的關係。
研究結果發現,受訪者對於圖像美感的關心多於生態內涵的表現;圖像的美感追求有時與事實違背,圖像生態內涵的真實表現有時容易喪失美感的表現,生態自然現實與個人情感認知不盡相同。然而,圖像風格與圖像功能可以互相呼應,因應不同的圖像功能要選擇不同的表現形式,才能發揮適當的效果。整體來說,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會因受訪者對於環境及生態的覺知、知識、態度、信念、行為等面向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本研究的貢獻在於,過去的研究大多針對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個別分析,但是筆者基於長期對美學研究的基礎,特別將兩者同時納入分析架構,以敘明環境與生態是一體兩面,美學和意象兩者也不可分離,必須將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同時分析與探討,在進行環境教育時,才能就不同的傳播取徑來設計教材內容與實施方法,進而達成提升環境素養的目標。
Taiwan Salmon (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s) is a unique subspecies of salmon in Taiwan since the Ice Age. Due to its rarity and endangered status, in terms of biodiversity, species inheritance, ecosystem, habitat, and its related human culture, natural history, academic research,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t presents extremely high value and significance.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brings out the issues of Taiwan's forest-stream ecosystem and even the ecological issues of climate change.
With the government's years of efforts in conservation, the studies from scholars and experts, citizen’s creativity, and the reports from media, Taiwan Salmon has earned the name of “National Treasure Fish”. Taiwan Salmon appears in many creative works, becoming an important totem of Taiwan’s image and ecological culture. When presenting the characters and aspects in different places in Taiwan, relevant aesthetic imagery will be focused on species characteristics, aesthetic expression,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habitat connection, and environment education, showing distinct form and images.
Based on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communication theory,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and imagery connotation as well as the ecological imagery categories and concepts of Taiwan Salm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Such is then discussed for actual application of its aesthetics and imagery on communication channel of environment education.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cholars, staffs in national parks, communication scholar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are invited for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the approach of Zaltman Metaphor Elicitation Technique (ZMET). By screening various Taiwan Salmon’s specific images and the interview, the researcher analyzed the external form, internal connotation, and specific connections, presenting the complete idea of interviewees toward environment aesthetic and ecological imagery, discovering the hidden visual information and emotions, and clarifi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y are concerned more about the aesthetics of the image than that of the expression of ecological connotation. However, I have seen that the aesthetic pursuit for the image sometimes acts against the reality. The true expression of the ecological connotation in such image could easily lose their aesthetic expression. Therefore, the ideals are not the same as the reality of nature. Yet, artists can respond to various expressions for selecting their style of presentation based on different image functions. Overall, the environment aesthetic and ecological imagery could change due to different views, perceptions, knowledge, attitudes, beliefs and behaviors of the interviewees, resulting in influences on different levels.
As for the contribution of this study, most studies in the past mainly aim at separate analysis on environment aesthetic and ecological imagery, but the researcher have always integrated the both on the basis of great period spent on aesthetics, intending to explain that environment and ecology are two sides of the coin, which is inseparable. Both must be analyzed and considered at the same time for achieving the goal of enhancing environment quality by designing the materials and methods in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channels when conduct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參考文獻
一、中文
小林重順(1991)。造型構成心理。臺北市:藝風堂出版社。
中平作一(1991),譯者:許平、賈曉梅、趙秀俠。視覺藝術的社會心理。上海:上海人民美術社。
內森、卡伯特、黑爾(1988),譯者:沈揆一、胡知凡。藝術與自然中的抽象。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文傑華(1993)。藝術與自然人文。臺北市:允晨文化實業。
方偉達(2010)。生態旅遊。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方偉達(2017)。期刊論文寫作與發表。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王石番(1999)。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臺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王依婷(2009)。臺灣八景的轉變到「臺灣意象」票選活動意義之探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第四期電子期刊。
王林(1996)。美術形態學。臺北市:亞太圖書公司。
王桂沰(2005)。企業、品牌、識別、形象-符號思維與設計方法。臺北市:全華科技。
王順美(2004)。環境教育領域中的對話。環境教育研究1(2):頁47-69。
王勤田(1995)。生態文化。臺北市:揚智文化。
王鑫(1989)。自然資源與保育。環境教育季刊,1:18-28。
任永貞(2001)。「企業網站首頁之公共關係目標公眾、企業形象與功能分析研究-以國內前五百大企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托爾斯泰(1988),譯者:耿濟之。藝術論。臺北市:遠流。
朱光潛(1991)。西方美學的源頭。臺北市:金楓出版社。
朱光潛(1991)。談美。臺北市:金楓出版社。
江慧儀(2004)。「臺灣民間環保團體的環境教育現況與社會實踐-一個批判的環境教育觀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伯林特主編(2007),譯者:劉悅笛等。環境與藝術:環境美學的多維視角。重慶:重慶出版社。
余秋雨(1980)。藝術創造之程。臺北市:允晨文化出版社。
吳世全(1993)。藝術史上的自然環境。現代美術,49,頁51-58。
吳忠宏(2000)。21世紀的解說趨勢:解說自然與文化的15項指導原則。臺北市:品度股份有限公司。
李美蓉(1999)。希望、狂熱、環境藝術。現代美術,25,頁53-58。
李澤厚(1988)。美學四講。臺北市:人間出版社。
李澤厚(1991)。美的歷程。臺北市:金楓出版社。
李聰明(1987)。環境教育。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汪銘生(1991)。臺灣的環境事務與環境管理。中山社會科技學刊,第六卷,第四期,頁26-42。
汪靜明(1988)。社會教育機構推行環境教育之理念基礎。第二屆自然保育研習會論文集暨會議紀要,頁129-138。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主辦。
汪靜明(1990)。國內環境教育活動設計架構與特色之探討。環境教育季刊,5,頁58-66。
汪靜明(1995)。社會環境教育之推動與落實。教育資料季刊,20:213-235。
汪靜明(2000)。學校環境教育的理念與原理。環境教育季刊,(43):18-34。
汪靜明(2000a)。環境教育哲學的生態觀。跨世紀臺灣生態教育論文選集。臺北市:行政院農委會。
汪靜明(2003)。環境教育的生態理念與內涵。環境教育學刊,2:9-46。
汪靜明(2004)。雲豹--臺灣生態文化創意產業的聯想。中國時報A4版名家專論。
汪靜明(2006)。道法自然的生態工法教育理念。科學新天地,(13):53-58。
汪靜明(2009)。陽明山國家公園形象識別意象創意圖紋徵選活動之概念分析及其在環境教育推廣應用之初步規劃。臺北市: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汪靜明(2009a)。國家公園生態資訊整合暨環境教育平臺推廣理念與建置構思-以臺灣櫻花鉤吻鮭為例。陽明山國家公園建構解說新世代解說策略與願景研討會論文集,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主辦。
汪靜明(2010)。國寶魚書-台灣櫻花鉤吻鮭。苗栗縣: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汪靜明、曾文齡、徐健倫、程藍萱(2006)。教學媒體與永續發展教育策略--以《生態武陵》多媒體教材之環境教育與情境設計為例。2006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集。臺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主辦。
沈中仁(1976)。環境學。大中國圖書公司,臺北市,頁428。
亞倫‧森非斯特(1996),譯者:李美蓉。地景藝術。臺北市:遠流。
周浩中譯(1987)。藝術哲學。臺北市:水牛出版社。
周儒(1993)。「環境教育規劃與設計」。環境教育季刊,16期,17-25。
周儒(1995)。「民間團體與環境教育的推展」。臺灣教育月刊,562期,頁37-46。
周儒(1998)。「環境教育的神話與迷思」。現代教育論壇(三):環境教育國小階段之角色探討,18-21。臺北市: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立教育資料館。
周儒(2000)。「環境議題的探索」。張子超、王鑫編,大專「環境與永續發展教育」通識課程規劃與教學發展計畫課程模組,4~1-4~22頁。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
周儒(2002)。「環境教育的最佳服務資源—自然中心」。臺灣教育, 615期,2-14頁。
周儒(2011)。實踐環境教育:環境學習中心。臺北市:亞太圖書公司。
周儒、劉冠妙(2008)。「創造優質的環境學習服務—談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之發展」。臺灣林業,第34卷,第1期,16-43頁。
周鴻、劉韻涵(1994)。環境美學。臺北市:地景出版社。
宗白華(1984)。美學的散步。臺北市:洪範。
房龍(1999),譯者:依成信。人類的藝術。臺北市:知書房。
於幼華(1998)。環境與人。臺北市:遠流。
林磐聳(1987)。《現代插畫》。臺北市:藝風堂出版社。
林磐聳(2004)。地方產業視覺形象設計計劃。東港黑鮪魚品牌塑造結案報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邱子容(2003)。「藝術作品中的環境概念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席汝輯(2003)。社會與行為科學研究方法。臺北市:五南。
徐瑞婷(2009)。「從環境傳播探討政府、民眾與媒體角色─以環境影響評估制度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深度報導碩士論文。
張子超(2000)。國民中小學實施環境教育之理念與實務。北縣教育,(32):頁31-34。
張子超(2002)。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環境價值之內容分析。環境教育學刊,創刊號,頁83-92。
張子超(2006)。「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通識課程。通識在線〈7〉:頁56~58。
張子超(2007)。「政府部門環境教育指標研究」。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環境教育研究V(5),No. 1。
教育部(199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許世璋(2001)。環境議題與行動導向的環境教育。九十年度環境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彙編,頁51-58,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郭世謀、林加雯(1997)。論圖像語彙的選擇對視覺傳達效果之影響。頁63。設計學會學術研究成果論文集,設計學會學術委員會主辦。
陳王琨(1997)。環境教育原理與實務。臺北市:淑馨。
陳慶坤(1999)。從自然美學探討中國山水畫的現代意義。臺北市:育達學院學報第十九期,頁78-100。
陳玉峰(1997)。臺灣生態史話。臺北市:前衛。
馮久玲(2002)。《文化是好生意:Culture is good business》。臺北市:臉譜出版社。
黃光男(1983)。宋代繪畫美學析論。臺北市: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吉偉(1993)。審美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黃俊英(1994)。綠色管理:企業因應環保壓力的對策。中國行政,第五十五期,頁1-16。
黃建昭、王濟昌(1994)。由認知取向探討解說原則之研究。1(3):69-78。規劃設計學報,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研究所,臺中市:145頁。
愛德華•威爾森著(2017),譯者:蕭寶森。人類存在的意義:一個生物學家的思索。臺北市:如果出版。
楊孝榮(1989)。內容分析法,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臺北市:東華書局。
楊忠斌(2015)。評析自然美學的爭論及其在美育上的意涵。臺北市:當代教育研究季刊第十三卷,頁116-125。
楊冠政(1991)。環境課程發展模式與程序。環境教育季刊,第九期,3-19頁。
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臺北市:明文書局。
楊冠政(1997)。邁向永續發展的環境教育。環境科學技術教育專刊,第十二期,1-10頁。
楊瑞彬(1991)。藝術的社會考察。現代美術,37,84-94。
葉俊榮(1999)。全球環境議題─臺灣觀點。臺北市:巨流。
葉品妤(2004)。「環境教育推廣者運用自然生態影像之現況研究-以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為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朗主編(1996)。現代美學體系。臺北市:書林出版公司。
葉航(1992)。美的探索。臺北市:志文出版社。
漢寶德(2004)。漢寶德談美。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
趙天儀(1972)。美學與語言。臺北市:三民書局有限公司。
劉千美(1990)。藝術與美感。臺北市:臺灣書店。
劉中玉(2004)。「我國國民小學階段環境素養內涵之初探」。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立行、沈文英(2001)。《視覺傳播》。臺北市:空中大學。
滕守堯(1997)。藝術社會學描述。臺北市:生智。
蔡慧敏(2004)。島嶼生態旅遊及環境教育評估研究。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內政部營建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
蔣勳(1995)。《藝術概論》。臺北市:東華書局。
蔣曉梅(2000)。都市意象之研究-以臺南市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博士論文。
鄧天德(1992)。社會科學的環境教育角色。臺灣省第一屆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25~42頁。
鄭先佑(1994)。人類生態與社會文明。臺北市:幼獅文化。
鄭自隆;洪雅慧;許安琪(2005)。文化行銷。臺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鄭麗玉(1993)。認知心理學。臺北市:五南書局。
蕭新煌(1987)。我們只有一個臺灣。臺北市:圓神。
賴玉釵(2013)。《圖像敘事與美感傳播:從虛構繪本到紀實照片》。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賴慶三(2001)。推展「環境教育」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的理論與實務。國民教育,41:(4),頁15-25。
閻沁恆(1972)。大眾傳播學研究方法。臺北市:臺北新聞記者公會。
薛華泰(2004)。「臺灣企業環保策略與環保績效之相關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仁傑(1998)。「生命意象-羅仁傑膠彩創作理念與風格」,私立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文清(2010)。《從文化創意產業架構探尋商業包裝設計之價值》。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
Berger,John(1993),譯者:戴行。《藝術觀賞之道》。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David C. Engleson Dennis H. Yockers(1995),譯者:周儒、張子超、黃淑芬。環境教育課程規劃。臺北市:五南。
E. H. Gombrich(2008),譯者:雨雲。《藝術的故事》。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
Henri Focillon(2001),譯者:吳玉成。《造形的生命》。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Matthew Frederick著(2009),譯者:吳莉君。《建築的法則》。臺北市:原點出版社。
二、英文
Babbie, E.,(2001).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9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Bal, Mieke and Norman Bryson,(1991). "Semiotics and Art History," The Art Bulletin Vol. 73, No. 2, June,pp. 174-298.
Berleant(Ed.). Environment and the arts: Perspectives on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pp. 61-74). Burlington, VT: Ashgate.
Brady, E.(2003). Aesthetics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uscaloosa, AL: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Carlson & A. Berleant (Eds.). The aesthetics of natural environments (pp. 12-42). Peterborough, ON: Broadview Press.
Carlson, A.(2002a). Aesthetics and environment: The appreciation of nature, art and architecture. London, England: Routledge.
Carlson, A.(2009). Nature and landscape: An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Chawla, L.(1999). Life paths into effective environmental ac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31(1): 15-26
Coulter, R. H. and Zaltman, G., (1994). “Using The Zaltman Metaphor Elicitation Technique to Understand Brand Image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Vol. 21, , pp. 501-507Friedman,Terry and Andy Goldsworthy(1993). Hand to Earth: Andy Goldsworthy Sculpture. California.
Hungerford,H. R.,& Volk,T. L.(1990). Changing learner behavior throug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21(3):8-21.
Hungerford,H. R.,Peyton,R. B.,& Wilke,R. J.(1980). Goals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11(3):42-47.
Kerlinger, F., (1986).Foundations of behavior research (3rd ed.). New York
Linstone, H.A., M. Turoff.(2002). The Delphi Method: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Addison-Wesley Pub, Massachusetts.
Meadows, D. H., Meadows, D. H., Randers, J., & Behrens III, W. W. (1972). The limits to growth: a report to the club of Rome. New York: Universe Books.
Milligan, M. J. (1998). Interactional past and potential: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lace attachment. Symbolic Interaction 21(1) : 1-33.
Norman C. Dalkey,(1969). “The Delphi Method: .9n Experimental Study of Group Opinion”, The Rand Corporation, RM-5888-PR.
Robert L. Herbert(1998). Impressionism.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Roth, C. E.,(1992). Environmental Literacy Its Roots, Evolution and Directions in the 1990s.Columbus,Ohio:ERIC/CSMEE.
Stanley H. Anderson Ronald E. Beiswenger P. Walton Purdom(1993). Environmental Science. New York
Winsemius, P. and U. Guntram(1990). "Responding to the environmental challenge," Business Horizons, 35(2), pp.12-20.
Wood, Harold W. (1985). "The United Nations World Charter for Nature: The Developing Nations' Initiative to Establish Protections for the Environment." Ecology Law Quarterly 12.4: 977-996.
Zaltman, G., and Coulter, R. A., (1995). “Seeing the Voice of the Consumer: Metaphor-based advertising research,”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Vol. 35, No. 4, , pp. 35-51.
Zube, E. H.,Sell,J. G. L. and Taylow,J,G,(1982). "Landscape perception:research application and theory," Landscape Planning, 9: pp.1-3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