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沈從文作品中的人性探討—以「希臘小廟」為考察對象
作者:張麗琴
作者(外文):CHANG, LI-CHIN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蔡芳定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沈從文湘西希臘小廟人性Shen CongwenXiangxi,Greek templehuman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縱觀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沈從文絕對稱得上是個極具特色的文學家,雖然小說一度遭禁,然而其作品仍然在浩瀚無垠的文學領域中脫穎而出,主要原因在於其作品具有文學價值及人性反思的雙重特質。
具體而言,在生活歷程中,他能適度取材並加以裁剪,同時在文學創作中保持獨特的個性及人性價值。這種獨特的個性及人性價值觀,藉由他對人性的崇仰,總能給予讀者一種特殊且悠遠的審美感受,同時更可賦予讀者一種嚮往人性溫情的憧憬及動力。
沈從文作品所彰顯的湘西世界,承載著故鄉人美好而簡單、樸實的人性特色,進而,彰顯受到壓迫而默默承受的不自覺人性。他巧妙讓讀者感受到對神巫無限崇拜的人性呈現;同時,更揭露人受過城市氣息後,所浸染而出的人性黑暗面。
文學是人學,沈從文以優美而流暢筆法將讀者導向他所建築的真、善、美人性希臘小廟。其追求的人性希臘小廟不需任何華麗、虛偽、誇飾、激進,只要平淡而樸實、簡單而實在的呈現那自然醇厚的人性,旨在揭示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藉以喚醒沈睡已久中國人的人性觀,以開創美好的未來。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20th century, Shen Congwen is definitely a very famous writer. Although the novel was once banned, his works still stand out in the vast field of literature.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his works are merged by the dual qualities of literary value and human reflection.
Specifically, in the course of his life, he can appropriately take materials and tailor them, while maintaining his unique personality and human value in literary creation. This unique personality and humanity value, through his admiration for human nature, always give the reader a specific and far-reaching aesthetic feeling. At the same time his article further provides the reader ambition and motivation to yearn for humanity.
The Xiangxi world, which is embodied in Shen Congwen's works, carries the beautiful, simple and plain huma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metown, and then shows the unconscious humanity that is oppressed and silently endured. He skillfully guides the reader to feel the humanity of the infinite worship on the gods and witches. It simultaneously reveals the humanistic dark side of the urban people who were exposed to the atmosphere of the city.
Literature is human science. Shen Congwen leads the readers to the Greek temple of true, kind and beautiful humanity in a wonderful and smooth brushwork. The pursuit of humanity Greek temple does not need any gorgeousness, hypocrisy, exaggeration and radicalness; on the contrary, only need the plain, simple and realistic presentation of the natural and mellow humanity. The aim is to reveal one kind of exquisite, the health, natural and not disobey the human nature life form. It is used to awaken the human view of the Chinese who have been sleeping for a long time to create a better future.
參 考 書 目

一、凡例參考書目分為「專書」、「期刊論文」、「學位論文」、「參考網路」類目。
二、「專書」類,再分為「古籍」、「今著」;「今著」再細分為「沈從文著作」、「沈從文研究專書」、
「其他」三類目。
三、先後按編著者姓氏筆畫排列,再按出版年份排列,國外人士列最後排序。

一、專書

(一)古籍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經》。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三國.王弼注。樓宇烈校釋。《《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3年。
唐.唐太宗御撰。何超音義。《乾隆御覽摛藻堂本二十四史.晉書》。瀋陽:遼海出版社,2000年。
宋.志磬大師。《佛祖統紀》卷三十五。大正藏49冊,1269年。
宋.朱熹。《四書集注》。臺北:學海出版社,1989年。
清.段汝霖。《楚南苗志》卷四。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刻本。
清.黃應培修。《鳳凰廳志》卷四。鳳凰廳署刻本,道光四年(1824年)。
清.《永緩直隸廳志》卷六。同治七年(1868年)綏陽書院刻本。
清.《乾州廳志》卷四。光緒三年(1877年)校刻同治十一年(1872年)本。
清.陳鴻作/易燮堯著。《黔陽縣志》卷二十二。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刻本。
清.孫詒讓著。《墨子閒詁》。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3年。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7
年。

(二) 今著

1.沈從文著作:
沈從文。《不死日記》。上海:人間書店,1928年。
沈從文。《沈從文雜感選集》。香港:滙通書局,1970年。
沈從文。《沈從文全集》。廣州:花城出版社,1983年。
沈從文。《湘行散記》。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沈從文。《泥塗》。臺北:卓越文化事業公司,1989年。
沈從文。《來客》。臺北:卓越文化事業公司,1989年。
沈從文。《從文自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
沈從文/張兆和。《沈從文家書—1930-1966從文、兆和書信選》。臺北:臺灣商務公司,1998年。
沈從文著。凌宇編。《沈從文作品新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
沈從文。《沈從文全集》。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2年。

2.沈從文研究專書:
王繼志/陳龍。《沈從文的文學世界》。臺北:三民書局公司,1999年。
邵華強編。《沈從文研究資料》。香港:香港三聯書店與廣州:花城出版社聯合出版,1991年出版。
吳立昌。《人性的治療者—沈從文傳》。臺北:業強出版社,1994年。
吳世勇編。《沈從文年譜》。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年。
周仁政。《巫覡人文—沈從文與巫楚文化》。長沙:岳麓書社,2005年。
杜素娟。《沈從文研究資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
杜素娟。《孤獨的詩性—論沈從文與中國傳統文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凌宇。《從邊城走向世界》。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5年。
凌宇。《沈從文著作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公司,1998年。
凌宇。《沈從文傳》。北京:東方出版社,2009年。
符家欽。《沈從文故事》。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3年。
張新穎。《沈從文的後半生》。臺北:城邦文化事業公司,2005年。
張新穎。《沈從文的前半生》。上海:三聯書店,2018年。
彭小妍編。《沈從文小說文選》。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5年。
解志熙。《欲望的文學風旗—沈從文與張愛玲文學行為考論》。臺北:人間出版社,2012年。
劉西渭。《沈從文研究資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
劉洪濤。《沈從文小說與現代主義》。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09年。
〔美〕金介甫著。虞建華/邵華強譯。《沈從文筆下的中國社會與文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4 年。
〔美〕金介甫。《沈從文史詩》。臺北:幼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美〕金介甫著。符家欽譯。《鳳凰之子沈從文傳》。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1年。

3.其他
王叔岷著。《莊子校詮》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8年。
王岳川。《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中央編譯局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朱新開 /倪進。《湘西1949》。臺北: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
沈謙。《修辭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1年,頁291。
周作人。《周作人文類編》第八冊。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8年。
林徽因著。梁從誡編選。《林徽因文集》。臺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2000年。
周振甫選注。《李商隱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姜穆著。《三十年代作家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 年。
姚一葦。《欣賞與批評》。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
范文祥。《讀點神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友聯出版社,1979年。
陳炳良編。《中國現代文學新貌》。臺北:學生出版社,1990 年。
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 年。
浦安迪。《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1996 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4年。
費孝通。《鄉土中國》。北京:三聯書店,1985年。
張健。《文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8年。
張建業/許在金主編。《李贄研究》。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年。
張純一。《墨子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張紹勳。《研究方法》。臺中:滄海書局,2000年。
張春榮。《實用修辭寫作學》。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8年。
張春榮著。《現代修辭學》。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5年。
張春興。《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臺北:東華書局,2009年。
復興書局編輯部編。《全唐詩》。臺北:復興書局,1977年。
黃坤/劉永翔編。《中華古文觀止》下冊。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年。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公司,2010年。
童慶炳。《現代心理美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2014年。
楊義。《中國現代小說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楊義。《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與文化》。臺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
楊春霖/劉帆主編。《漢語修辭藝術大辭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趙伯軍。《大清會典事例》卷四百四十五禮部群祀。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黎運漢/張維耿編。《現代漢語修辭學》。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91年。
鄧魁英/聶石樵選注。《杜甫選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年 。
劉洪濤。《湖南鄉土文學與湘楚文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魏聰著。《修辭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5年。
羅爾綱。《湘軍新志》。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年。
嚴家炎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卷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嚴家炎。《中國現代小說流派史》。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9年。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全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
〔古希臘〕亞里斯多德。《詩學》。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2001年。
〔德〕恩斯特.卡西爾著。甘陽譯。《人論》。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年。
〔德〕伽達默爾著。余紀元譯。《伽達默爾論柏拉圖.柏拉圖與詩人》。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2
年。
〔英〕馬林諾夫斯基著。李安宅譯。《巫術科學宗教與神話》,北京:中國民間文學出版社,1986年。
〔美〕馬斯洛。《人格與動機》。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年。
〔美〕Wiffred L.Guerin, Earle C. Labor/Lee Morgan, John R. Willingham編。徐進夫譯。《文
學欣賞與批評》,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
〔美〕金介甫著。虞建華/邵華強譯。《沈從文筆下的中國社會與文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4 年。
〔美〕大衛.史都(David Stoop)著。柯里斯/林為正譯。《父愛不缺席:心理醫師剖析父親的十二種模
式》。臺北:智庫出版社,1995 年。
〔美〕 Duane Schultz/Sydney Ellen Schultz 著。丁興祥校閱。陳正文等譯。《人論》 臺北:揚智
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澳〕Jill Freedman/Gene Combs 著。易之新譯。《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臺北:張老
師出版,2000年。
〔澳〕Alice Morgan 著。陳阿月譯。《從故事到療癒:敘事治療入門》。臺北:心靈工坊文化出版,
2008年。
〔澳〕D. J. Clandinin / F. M. Connelly編。張園譯。《敘事探究:質的研究中的經驗和故事》。北
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法〕Michael White/David Epston 著。廖世德譯。《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臺北:心
靈工坊文化出版,2001 年。
〔法〕Gerald Corey原著。修慧蘭校訂。鄭玄藏等合譯。《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臺北:雙葉書廊
有限公司,2006年。

二、期刊論文

王廣文。〈在這個明淨的角落裡-試析沈從文筆下翠翠、夭夭的形象塑造〉。《集寧師專學報》第28卷
第2期,2006年6月,頁31-39。
王愛英。〈變遷之神:白帝天王信仰流變與湘西社會〉。《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7卷
第5期,2007年9月,頁71-74。
皮英。〈神身上的「人性」魅力—解讀古希臘神話對西方文化影響之源〉。《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31卷
第7期,2011年7月,頁67-68。
吳投文。〈論缺失性體驗對沈從文早期創作的影響〉。《青導大學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4 期,
2006年12月,頁15-26。
吳澤瓊/鄧潤生。〈希臘神與儒道—索福克勒斯與關漢卿的信仰抉擇〉。《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8卷
第4期,2009年8月,頁83-84。
車文博/張勇。〈歐洲人性論史辨析〉。《南京師大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8年1月第1期,頁85-92。
何縕琪。〈《敘事探究:質的研究中的經驗和故事》導讀與評論〉。《課程研究》。 第3卷2期,2008年,
頁112-119。
易瑛。〈巫風浸潤下中國現當代小說的抒情性〉。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1期,2010年1月,
頁70-76。
金晶。〈族群認同傳說流布的邊界性—以湘西土家族八部大王傳說為例〉第3期。《民俗研究》,
2017年3月,頁125-131。
姚建斌。〈烏托邦小說:作為研究存在的藝術〉。《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年第2 期,
頁101-108。
姚慧/呂華明。〈湘西天王廟考探〉。《遵義師範學院學報》第15卷第2期,2013年4月,頁52-56。
施鋭。〈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摹仿說」的比較研究〉。《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24卷第1期,
2006年1月,頁50-56。
陸群。〈試論湘西苗族信仰的宗教意識特徵〉。《湖北民族學院學報》第19卷第1期,2001年1月,
頁46-56。。
陳娜。〈湘西本土神話與古希臘神話價值觀比較研究〉。《科教文滙》第364期,2016年10月,
頁157-162。
游美惠。〈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第8期,2000年8月1日,
頁35-42。
張艷梅。〈中國現代抒情性鄉土小說的生態倫理敘事〉。《臨沂師範學院學報》。第27卷第一期,
2005年2月,頁16-25。
彭楚舒。〈論沈從文小說世界的神話形態〉。《湖南師大社會科學學報》。1993年第4期,85-92。
楊經建。〈從存在的焦慮到生存的憂患-20世紀中國存在主義文學「本土化」論之二〉。浙江學刊,
2009年第5期,頁105-112。
趙岩社/胡燦/王晉勇。〈淺論精神分析學說對沈從文創作的影響〉。雲南:《無錫商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第7卷第2期,2007年4月,頁37-45。
趙陽。〈佩科拉的悲劇與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9月,頁86-93。
蔡敏玲。〈教育質性研究報告的書寫: 我在紀實與虛構之間的認真與想像〉。《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
第14期,2001年9月,頁233-261。
蔡英俊。〈「敘述」界義—兼論敘述、敘事與描寫〉。《清華中文學報》第五期,2011年6月,頁3-44
劉半農。〈詩與小說精神上之革新〉。《新青年》第3卷第5期,1917年7月,頁16-21。
劉光輝。〈漫談斯德哥爾摩綜合症〉。《養生大世界B刊》。2005年10月,頁42-46。
〔美〕金介甫。〈沈從文與中國現代文學的地域色彩〉。《聯合文學,沈從文專號》。臺北:聯合文學,
1987年1月,頁32-38。

三、學位論文

(一) 博士學位論文

李權洪。〈沈從文小說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年。
賴玲華。〈沈從文小說藝術析論〉。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
鍾蘊晴。〈《大公報》的《文藝副刊》和《文藝》 (1933 年-1949 )年〉。嶺南大學哲學博士論文,2008年。

(二) 碩士學位論文

王華生。〈沈從文小說的象徵藝術〉。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王洋洋。〈沈從文1937-1947年湘西小說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
李洪杰。〈美麗與哀愁—論沈從文人性燭光下的女性形象〉。青島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2012年。
李金堂。〈沈從文的人性觀與〈邊城〉〉。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邱慶玲。〈鬱與癒——李渝小說中的人物塑造與物質書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2015年。
罕麗姝。〈詩與物的抒情史:論沈從文後期的文學與物質文化史書寫〉。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2018年。
陳艷平。〈沈從文作品中的人性啟蒙理想〉。四川師範大學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陳暉。〈意象自然 神性自然 人性自然—沈從文作品中自然的顯現方式及蘊意解讀〉。
福建師範大學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徐鳳春。〈沈從文唐代服飾研究對詩歌解讀之貢獻〉。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翁麗淑。〈沈從文小說中的鄉土性研究:〈三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為例〉。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系
碩士論文,2014年。
葉錦霞。〈沈從文小說人物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曾令蘭。〈沈從文散文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曾國瑞。〈金融科技之網路借貸平台創新商業模式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程
國際金融組碩士論文,2016年。
黃詒芳。〈沈從文的詩意追問〉。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馮玉婷。〈沈從文小說的城鄉衝突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董淑玲。〈沈從文小說中鄉土意識之分析〉。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4年。
楊雅君。〈沈從文與侯孝賢風格之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鄭家建。〈意象自然 神性自然 人性自然—沈從文作品中自然的顯現方式及蘊意解讀〉。
福建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鄭昀。〈沈從文 1940 年代文學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劉和純。〈沈從文作品之河流書寫研究—-以湘西題材為論例〉。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劉爽。〈論沈從文的人性論文學觀〉。山東師範大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錢佩霞。〈沈從文小說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1994年。
賴誠斌。〈鄉下人的戰爭:沈從文的生命故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1994年。
賴盈伶。〈沈從文情慾書寫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系碩士論文,2006年。
盧文惠。〈從〈邊城〉重評沈從文的文學史地位〉。私立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簡貴英。〈《莊子》逍遙人生哲學析探〉。華梵大學東方所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羅琪承。〈沈從文小說創作與民間元素之運用〉。立東華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嚴麗卿。〈沈從文湘西小說-牧歌情調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四、網路資源

1.網路來源:檢索日期107年1月9日,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希臘化文明
2.網路來源:檢索日期107年1月9日,取自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3865574/answer/434144169知乎
3.網路來源:檢索日期107年1月9日,取自
http://www1.people.com.cn/BIG5/paper85/9749/897494.html人民論壇
4.楊共樂 /鄭雪蕾。〈談談「希臘化」文化〉。 網路來源:檢索日期107年1月9日
,取自 http://www1.people.com.cn/BIG5/paper85/9749/897494.html人民論壇
5.網路來源: 檢索日期107年2月3日,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81584/
6.網路來源:檢索日期107年2月3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cn/內容分析法
7.網路來源:林美珠。〈敘事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網路來源:檢索日期為107年3月8日,取自
http://narrativeresearch.ndhu.edu.tw/rhd/super_pages.php?ID=rhd9&Sn=31
8. 網路來源:檢索日期為107年3月20日,取自https://kknews.cc/zh-tw/psychology/4q26kq.html
病理性焦慮
9.陳俊欽。〈無端的恐懼——談存在性焦慮〉。網路聯結:檢索日期107年3月20日,取自
https://www.reangel.com/05-Read.php?LI=135
10.網路聯結: 檢索日期108年5月9曰,取自https://wiki.mbalib.com/zh-tw/馬斯洛
11.〈沅陵白圓寺—懷化—湖南寺院〉,網路來源:檢索日期2019年5月31日,取自
http://www.fjdh.cn/ffzt/fjhy/ahsy2013/07/112129266755.html
12.網路來源:檢索日期108年6月3日,取自https://kknews.cc/culture/en3lp3y.html貞潔觀
13.〈宗性法師:佛教人性觀的三個層面〉,網路來源:檢索日期2019年5月31日,取自
https://read01.com/oJKmEz.html
14. 〈佛教是主張人性本善論的嗎?〉,網路來源:檢索日期2019年5月31日,
取自 http://www.ucchusma.idv.tw/basic/co53.htm
15. 孫陸辰。〈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模仿說」的異同〉。網路來源:檢索日期
108年7月10日,取自https://read01.com/Bok2LN.html 108071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