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統御視野下的《三國演義》研究
作者:謝予騰
作者(外文):Yu-TengHseih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陳益源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三國演義》羅貫中統御術《三國志》想像Three KingdomsLuoGuanzhongDominationThe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三國志)Imagin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摘要
  《三國演義》歷來討論主要針對其忠義或人物形象進行討論,對於其中帶有法家思想的統御術的討論較少,本文企圖透過對比歷史以及不同時代的三國故事,找出不同之處,進一步看出小說作者對於三國故事中,上位者與下位者之間的關係、統御和應對的想像,也同時探討羅貫中透過對統術的想像,以及對於法家思想的接受,在《三國演義》的情節發展與人物關係間,所欲表達的自身那至於可能對於他身處時代的看法。
  本文第一章討論《三國演義》不同時代的版本,便探討前人相關的著作與研究現況,並說明本論文所育採用的研究方法、步驟與對小說內人物的分類概念;第二章則開始討論統御術的內容,對統御術進行較為細膩的分析與歸類,並且為不同的情況舉出代表性的範例。
  第三、四、五章則分別為帝王、諸侯和臣民,這三類不同人物對於統御術的運用、應對或兩者交相出現的情況,其中許多人物的出現雖在小說中相對而言是較不主要的人物,但也因此可以和歷史、其他時期的故事對比,看出羅貫中對這些人物的改寫或想像,從此得到本文所希望得到的差異性,並在每章後以小結的形式,為不同身份的人物。
  第六章則統整前述所探討的問題,對不同時期三國故事的統御術開始進行比較,討論羅貫中對統御術的想像,以及這些想像在寫作過程中對於人物形象的影響,並在最後討論學界對羅貫中部分存有爭論的問題進行的討論。
  最後第七章為集合各章小結之本文結論,企圖看出統御術的想像與法家思想的接受,對羅貫中創作《三國演義》所造成的影響。
本文之小說底本以嘉靖本為中心,在統御術上主要參考韓非為代表的中國法家思想家之著作,研究方法上,將借鏡採用了「衍繹法」的「敘事學」概念和理論,來討論《三國演義》與身為創作者的羅貫中的敘事者立場問題;進行步驟方面,本文將先探討《三國演義》中各個不同身份的人物的統御術或應對,接著回頭比較韓非思想以及《三國志》、《三國志平話》等先於《三國演義》的史料與作品,看小說對於這些史料、作品中人物統御方式的改變,最後推論出小說作者對於統御術的想法、理解、接受與想像。
  透過探討統御術,也就是源於法家「術」的概念,以及討論《三國通俗演義》的許多不同人物,在統御思想下運用統御術或應對統御術,進一步結合羅貫中在小說中的敘事者視角、身份,再回推到羅貫中對創作《三國志通俗演義》的想法,是本文企圖完成的論述。
  然而,羅貫中的生平尚無法確定,是目前本論文無法以某個時代為特定對象,來討論羅貫中是否將小說中的人物形式,對比或投射在一些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身上,但就《三國演義》這個故事系統的發展,也確定是影響了整個中華文化圈乃至於受到中華文化圈影響的國家和地區,許多的思想、觀念、信仰和生活;就此而言,羅貫中在小說情節與人物形象上,對於統御術、法家思想的想像,也深深地烙印在了後世受到《三國演義》故事系統影響了人們的心中,從羅貫中自身的解讀與想像,成為了被奉行的真實文化的一部分。
The Study of the Vision of Domination in the Three Kingdoms
Yu-Teng Hseih
Advisor: Professor Yi-Yuan Chen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College Liberal Arts
SUMMARY
The historical discussions in 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 have mainly focused on its loyalty or character image, and there has been less discussion on the dominance technique with Legalist thought.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find out the differences by comparing the history and the stories of the Three Kingdoms in different eras, and further to see the author's imag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domination and response between the superior and the inferior in the stories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explores LuoGuanzhong's imagination of the leaderships and his acceptance of legalist thought. Between the plot development of 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racters, the self he wants to express, and possible is what he might think about on his time.
INTRODUCTION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different editions of 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 then it explore the relevant works and research status of the predecessors, and explain the research methods, steps and concepts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The second chapter begins to discuss the content of domination. A more detailed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leaderships, and give typical examples for different situations.
The chapter of three, four, and five are for the emperor, princes, and subjects. These three types of characters use the dominance technique, the response, or the situation where the two intersect. Although many of these characters are relatively minor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they can also be compared with stories in history and other periods. This shows that LuoGuanzhong's rewriting or imagination of these characters. From here it get the differences that hope to get in this article, then in the form of a summary after each chapter for a personage of different identities.
The chapter of six unify the issues discussed the preceding statement. It discusses LuoGuanzhong's imagination of domination, and the impact these imaginations have on the character in the writing process. Finally, the academic circles discuss some of the controversial issues in LuoGuanzhong.
lastly, the seven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of the summary of the collection chapters. An attempt was made to see the influence of the imagination of domination and the acceptance of the Legalist thought on LuoGuanzhong's creation of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 bottom story of this article is centered on Edition of Jiajing. On the dominance technique, it main reference to Han Fei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chinese legal thinker's works. In the research method, it will be borrowed the concept of narratology and the deductive method to discuss the position of the narrator in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d the creator of LuoGuanzhong’s narrator's position. In terms of steps, this article will first explore the dominance technique or response of various characters in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Then it compared Han Fei's thoughts, and compare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works before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such as the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d the popular stories of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See the change of the novel's way of governing the characters in these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works, and finally deduced the novel author's thoughts, understanding, acceptance and imagination of dominance technique.
RESULTS AND DISCUSSION
By exploring the dominance technique, that is, from the concept of the legalist method and discussing many different characters in the popular stories of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d the characters use or response under dominance technique. Further combining LuoGuanzhong's narrator perspective and identity in the novel, and pushing back to his idea of creative the popular stories of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is the exposition that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complete.
However, the lifetime of LuoGuanzhong is not yet able to determine, the present thesis cannot take a certain era as a specific object, to discuss whether LuoGuanzhong in the novel's character form, contrast or project on some real historical figures, b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ory system of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it determined to have affected the entire Chinese cultural circle and the countries or area in this circle which be affected, Including many thoughts, ideas, beliefs and lives. In this regard, LuoGuanzhong's plot in the novel and the form of characters, and imagination of dominance technique and Legalist thought, it is deeply imprinted in the later generations. The story system of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has affected people's hearts. From LuoGuanzhong's own interpretation and imagination, it became part of the real culture being pursued.
古籍
春秋.管 仲著,清.戴望校正:《管子校正》(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1月)。
戰國.慎 到著,清.嚴萬里:《商君書新校正》(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1月)。
戰國.慎 到著,清.錢熙祚校:《諸子集成.慎子》(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戰國.慎 到著,許富宏集注:《慎子集校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5月)。
戰國.荀 況著,熊公哲譯注:《荀子今註今釋》(臺北:臺灣商務,1985年11月)。
戰國.韓 非著,清.王先慎集解:《韓非子集解》(臺北:藝文,1983年6月)。
戰國.韓 非著,邵增樺譯注:《韓非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1990年6月)。
西漢.司馬遷:《史記》(臺北,臺灣商務,1982年1月)。
東漢.許 慎著,清.段玉裁注,陳滿銘附:《圈點段注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2005年10月)。
曹魏.劉 邵著,陳喬楚譯注:《人物志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1996年12月)。
西晉.陳 壽:《三國志》(臺北:臺灣商務,2011年3月)。
東晉.干 寶:《搜神記》(臺北:里仁,1981年12月)。
東晉.劉義慶著,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7年8月)。
南朝宋.范 瞱:《後漢書》(臺北:臺灣商務,2010年11月)。
唐.房玄齡:《晉書》(臺北:臺灣商務,2010年6月)。
唐.顏師古:《漢書》(臺北:臺灣商務,2010年7月)。
北宋.李 昉:《太平廣記》(北京:國家圖書館,2009年6月)。
北宋.唐 庚:《眉山唐先生文集》(上海:上海書店,1986年1月)。
南宋.朱 熹:《四書集註》(臺南:大孚,1991年1月)。
元.脫 脫:《金史》(臺北:臺灣商務,1988年1月)。
元.佚名:《新全相三國志平話》(上海:上海古籍,1994年11月)。
元.王實甫等:《孤本元明雜劇》(臺北:臺灣商務,1987年5月)。
明.徐 顯:《稗史集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98年6月)。
明.羅貫中:《三國志通俗演義》(上海:上海古籍,1994年11月)。
明.羅貫中著,吳小林校注:《三國演義校注》(臺北:里仁,2012年8月)。
明.王 圻:《稗史彙編》(臺北:新興,1973年)。
清.王船山:《讀通鑑論》(臺北:中華書局,1981年)。
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2月)。
專書
Andrew Christopher West(魏安):《三國演義版本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
David Lodge(大衛.洛吉)著,李維拉譯:《小說的五十堂課》(臺北:木馬文化,2006年12月)
方詩銘:《論三國人物》(北京:北京出版社,2016年7月)。
王 平:《中國古代小說敘事研究》(石家莊:河北人民,2001年)。
王子寬、齊裕焜:《中國古代小說研究》(福州:福建人民,2005年6月)。
王文進:《裴松之《三國志注》——三國史的解構與重建》(臺北:新文豐,2017年9月)
王麗娟:《三國故事演變中的文人敘事與民間敘事》(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9月)。
王讚源:《中國法家哲學》(臺北:東大圖書,1989年2月)。
田余慶、周一良:《三國兩晉史》(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2012年1月)。
丘振聲:《三國演義縱橫談》(臺北:曉園,1991年4月)。
石昌渝:《中國小說源流》(北京:三聯,1994年2月)。
吳士余:《中國古典小說的文學敘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7月)。
李 喬:《小說入門》(臺北:大安,2011年8月)。
李宗吾:《厚黑學》(臺北:傳文,1994年9月)。
李炳彥、孫競著:《說三國‧話權謀》(臺北:遠流,1994年11月)。
李純蛟:《三國志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9月)。
李恭蔚:《諸葛亮研究》(高雄:春暉,2010年3月)。
沈伯俊:《三國演義新探》(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
    《三國漫談》(臺北:遠流,2003年1月)。
《賞味三國》(臺北:遠流,2006年8月)
《羅貫中與三國演義》(臺北:遠流,2007年11月)。
周兆新:《鐵馬金戈話三國》(鄭州:大象,1997年4月)。
周建渝:《多重視野中的《三國志通俗演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9年7月)。
岳曉東:《三國人物的心理分析》(香港:商務印書,2010年7月)。
武樹臣、李力:《法家思想與法家精神》(北京:中國廣播電視,1998年3月)。
金文京著,林美琪譯:《三國志的世界:東漢與三國時代》(臺北:臺灣商務,2018年10月)。
胡亞敏:《敘事學》(臺北:若水堂,2014年2月)。
孫宜康、宇文所安主編:《劍橋中國文學史(卷下):1375年之後》(臺北:聯經,2017年9月)。
孫振聲:《強者的統御術——韓非子》(臺北:星光,1984年7月)。
徐志平:《明清小說敘事研究》(臺北,新文豐,2014年9月)。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下冊)》(臺北:五南,2007年9月)。
馬植杰:《三國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高行健:《論創作》(香港:明報月刊,2009年9月)。
高柏園:《人性管理的終結者》(臺北:漢藝色研,1993年3月)。
    《韓非哲學研究》(臺北:文津,1994年9月)。
夏志清:《中國古典小說導論》(合肥:安徽文藝,1994年5月)。
許靖華(Kenneth J.Hsu)著,甘錫安譯:《氣候創造歷史》(臺北:聯經,2012年7月)。
張月中,王 鋼主編:《全元曲》(鄭州:中州古籍,1996年9月)。
張素貞:《韓非子——國家的秩序》(臺北:時報文化,2012年9月)。
張麗珠:《中國哲學史三十講》(臺北:里仁,2012年9月)。
符麗平:《從三國史到《三國演義》》(成都:四川科學技術,2016年3月)。
郭繼興、李世俊:《三國演義與經營謀略》(臺北:曉園,1991年5月)。
陳翔華:《三國志演義縱論》(臺北:文津,2006年9月)。
黃信彰:《專制君王的德行論——《韓非子》君德思想研究》(臺北:秀威,2006年3月)。
楊曉婷:《韓非子統御術》(臺北:絲路,1994年11月)。
葛楚英:《《三國演義》與人才學》(臺北:遠流,1993年1月)。
劉海燕:《從民間到經典——關羽形象與關羽崇拜的生成演變史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4年9月)。
劉博倉:《《三國演義》藝術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1月)。
劉雲春:《明清小說與歷史敘事》(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7年8月)。
鄭之聲、江 濤編著:《韓非子》(北京:北京燕山,1995年4月)。
魯 迅:《中國小說史略》(臺北:五南,2009年3月)。
魯小俊:《《三國演義》的現代誤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15年3月)。
盧曉衡主編:《關羽、關公和關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2年1月)。
蔡英文:《韓非的法治思想及其歷史意義》(臺北:文史哲,1986年2月)。
蔡榮桐:《韓非子思想管窺》(臺北:臺灣書店,1988年6月)。
顏清洋:《從關羽到關帝》(臺北:遠流,2006年5月)。
霍雨佳:《三國人才學》(臺北:遠流,2002年5月)。
羅道遠、師尼羅:《英雄之歌——羅貫中與《三國演義》》(臺北:萬卷樓,1999年9月)
關四平:《三國演義源流研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2001年)。
《三國演義源流研究《上編:成書研究》》(臺北:龍視界,2014年10月)。
《三國演義源流研究《下編:傳播研究》》(臺北:龍視界,2014年12月)。
《三國演義源流研究《中篇:文本研究》》(臺北:龍視界,2014年11月)。
蘇子敬主編:《第四屆中國小說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里仁,2013年3月)。
期刊論文
丁建宏:〈曹操一生所作官職考〉,《殷都學刊》第一期,2011年9月,頁43-47。
于洪江:〈試論《三國演義》對曹操異姓將領的塑造〉,《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1993年第1期,頁40-44。
毛忠賢:〈論袁紹袁術〉,《宜春師專學報》1995年4期,頁16-209。
王 蘭:〈歷史悲劇中的性格悲劇——禰衡、許攸、楊修悲劇探源〉,《棗莊師專學報》1995年第3期,頁30、34-35。
王小蓉:〈論馬超的政治抱負〉,《四川教育學院學報》第21卷第4期,2005年4月,頁68-69。
王太軍:〈三國謀士荀彧的形象演變——以《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為中心〉,廣西民族師範學院學報第35卷第2期,2018年4月,頁101-119。
王北固:〈涼州兵團在三國史上的特殊地位——從馬超助劉備取蜀說起〉,《開封大學學報》第14卷第3期,2000年9月,頁17-23。
    〈劉備與劉璋家族的詭譎複雜關係〉,《歷史學刊》第235期,2007年8月,頁59-63。
王永平:〈論諸葛恪〉,《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第21卷第3期,2004年9月,頁44-54。
    〈論曹操家族門風及其影響〉,《學術月刊》2005年第10期,頁70-78。
    〈孫皓時期皇權的強化及其與儒學朝臣沖突的加劇——孫吳後期政治史研究之二〉,《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4期,2005年12月,頁9-16。
〈張昭政治地位之變遷及其與孫權沖突之原因考論〉,《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6年第一期,頁16-24。
    〈孫亮、孫休時期宗室與權專權及其鬥爭——孫吳後期政治史研究之一〉,《許昌學院學報》第25卷第1期,2006年,頁17-21。
    〈略論魏明帝曹睿之奢淫及其危害——兼論曹睿與儒學朝臣之間政治思想的分歧〉,《江漢論壇》2007年7期,頁92-97。
〈孫吳統治者之文化特征及其與儒學士大夫之政治關係〉,《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2期,2011年3月,頁21-32。
王永剛:〈張魯政教合一政權研究的若干問題透視〉,《文史新義》2015年第8期,頁146-148。
王成勝:〈漢靈帝私斂考述〉,《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3期,2009年5月,頁360-362。
王明霞:〈魏延的性格悲劇及啟示〉,《領導科學》2015年27期,頁47-48。
王炳慶:〈鄧艾滅蜀評述〉,《泉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19卷第3期,2001年5月,頁47-50。
王植槐、鄒 敏:〈蜀漢劉禪的治國舉措及其成因〉,《文教資料》2017年第7期,頁94-95。
王曉毅:〈鍾會研究〉,《書目季刊》第30卷第2期,1996年9月,頁71-82。
王麗娜:〈三國演義在國外〉,收錄於《三國演義研究》(臺北:木鐸,1983年9月),頁169-207。
白 亮:〈東漢末年馬騰、韓遂軍事集團述論〉,《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1卷第6期,2013年11月,頁160-164。
石 玲:〈從聖裔名士到道德說客——《三國演義》對孔融形象的塑造〉,《明清小說研究》第122期,2016年第4期,頁49-62。
朱子彥:〈蜀漢失荊州再認識〉,《探索與爭鳴》2012年12期,頁95-100。
朱時宇:〈論東漢靈帝時期的宦官〉,《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第37卷第5期,2017年9月,頁5-11。
江寶才:〈中原花神劉阿斗:大智若愚,明智之君——為後主劉禪正名〉,《衡水學院學報》第12卷第5期,2010年10月,頁48-54。
吳依凡:〈真實與虛構:「諸葛亮南征南中」由《三國志》到《三國演義》承衍研究〉,《輔大中研所學刊》第21期,2009年4月,頁67-88。
吳秉勳:〈《三國演義》魯肅的形象與角色定位〉,《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17期,2014年7月,頁25-51。
呂珍玉:〈三國演義人物評議——論陳宮〉,《中國文化月刊》,第159期,1992年12月,頁75-84。
宋菲菲:〈從美人計看《三國演義》的女性觀〉,《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 年第5 期,頁109。
李 永:〈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中的張飛形象分析〉,《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1期,頁18-20。
李 研:〈從劉備集團的繼嗣之爭看劉封之死〉,《貴州文史叢刊》2014年第3期,頁67-70。
李 碩:〈司馬懿人物形象及典型意義探析〉,《劍南文學》2013年8期,頁63-64。
李宏哲:〈從姜維藝術形象的塑造看《三國演義》的悲劇性〉,《齊齊哈爾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年第2期,頁37-39。
李會轉:〈女性的自斂:以「婦德」為尚——《三國志通俗演義》女性形象例談〉,《語文學刊》2008年第9期,頁78-81。
杜松柏:〈《李笠翁批閱三國志》李評的價值淺探——從與毛批的差異談起〉,《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6期,頁81-84。
汪 洋:〈從權謀文化看楊修之死的必然——《楊修之死》解讀〉,《中學語文》2016年31期,頁48-50。
沈 忱:〈黃忠的「老」〉,《文史天地》2015年12期,頁39-40。
沈伯俊:〈《三國演義》版本研究的新發展〉,《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叢刊》2004年,頁59-71。
     〈《三國演義》劉蜀後期人物三論〉,《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3卷第5期,2006年9月,頁58-62。
周學禹:〈為三國魏延一辯〉,《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3期,頁45-50、88。
尚志邁:〈馬謖之死考辨〉,《張家口師專學報》第16卷第3期,2000年9月,頁1-4。
房 奕:〈遼東公孫政權與東亞諸族的關係〉,《學術月刊》第39卷第9期,2007年9月,頁124-130。
林 琳:〈淺析《三國演義》中孫尚番的形象〉,《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12期,2014年12月,頁166-167。
林盈翔:〈毛本《三國志演義》回目研究〉,《有鳳初鳴年刊》第5期,2009年10月,頁129-146。
    〈曲筆書弒,以史傳真——《三國志》曹髦被弒之《春秋》書法〉,《成大中文學報》第53期,2016年6月,頁1-32。
林禎祥:〈評析《三國志平話》內容上之若干問題〉,《有鳳初鳴年刊》第4期,2009年9月,頁81-92。
林榕杰:〈龐統考論〉,《內江師範學院學報》第27卷第3期,頁67-70。
    〈論袁術戰略選擇之失誤〉,《許昌學院學報》第27卷第3期,2008年,頁29-31。
〈袁紹與兗州之戰〉,《上饒師範學院學報》第30卷第5期,2010年10月,頁55-58、85。
竺洪波:〈《三國演義》:效法孔子作《春秋》——羅貫中「有志圖王者」新說〉,《中華文化論壇》2003年03期,頁114-118。
邱士波:〈劉表托孤考述〉,《雞西大學學報》第12卷第12期,2012年12月,頁129-130。
姚大勇:〈滄海橫流顯忠義——《三國演義》中張遼形象初探〉,《伊犁師範學院學報》1992年第2期,頁23-28。
施彩雲:〈從于吉、左慈的形象看《三國演義》的多重意義〉,《牡丹江教育學報》2014年第5期,頁5-6。
洪素貞:〈《三國演義》中姜維的悲劇形象探討〉,《有鳳初鳴》第9期,2013年7月,頁192-211。
胡小偉:〈《周倉考》補正〉,《明清小說研究》2003年第2期,頁91-104。
胡蓮玉:〈建國以來孫權形象研究述論〉,《明清小說研究》2013年第4期,頁39-53。
秦進才:〈從梟雄到蜀漢皇帝——劉備的人生歷程〉,《邢台學院學報》第23卷第1期,2008年3月,頁51-54。
    〈黃巾起義領袖張角〉,《邢台學院學報》第18卷第2期,2003年6月,頁41-45。
耿亞鵬:〈《三國演義》對曹丕歷史形象的改造〉,《文化學刊》2017年1月第1期,頁217-219。
桑耀華:〈論古代滇文化的民族屬性〉,《雲南社會科學》2006年第2期,頁85-89。
高 飛:〈漢獻帝算昏君嗎〉,《德州學院學報》第27卷,2011年7月,頁40-43。
高永濤:〈孫吳社會保障措施探析〉,《許昌學院學報》第32卷第6期,2013年,頁24-29。
高齡芬:〈史家與小說家筆下的魯肅形象之比較 以《三國志》與《三國演義》為主要參照〉,《北臺灣科技學院通識學報》第5期,2009年7月,頁1-21。
    〈論《三國演義》中關於周瑜形象的創意書寫〉,《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第2期,2013年4月,頁59-72。
〈試論《三國演義》中人物品評所揭櫫之文化意義〉,《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第三期,2014年4月,頁71-85。
崔建華:〈白馬將軍公孫瓚〉,《文史天地》2011年第7期,頁31-36。
張 東:〈謀勇干練魏名將 血灑軍山千秋傳〉,《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6期,頁49-51。
張仁鏡:〈試談張魯政權〉,《漢中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1期,頁69-94。
張作耀:〈《三國演義》是怎樣塑造劉備形象的〉,《社會科學戰線》2004年第4期,頁150-163。
張承宗:〈孫堅的崛起與戰死考〉,《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4期,2008年8月,8-11。
張紅波:〈敘事視角與文化觀照下的龐統形象〉,《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3卷第3期,2011年6月,頁356-361。
張竟成:〈試論孫權的用人之道〉,《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1990年第1期,頁72-79。
曹文柱:〈陳壽評價呂布有失公允說〉,《中州學刊》第143期,2004年9月,頁136-138。
梁玉文:〈咸承諸葛成規的蔣琬、費禕〉,《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3期,頁66-67。
梁現利:〈周瑜形象接受研究〉,《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5期,頁338-339、354。
盛瑞裕:〈《三國》鍾批優贄批說〉,《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4期,頁72-76。
陳 麗:〈論劉表的用人旨趣與為政得失〉,《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128期,2004年6月,頁43-48。
陳周昌:〈孫堅孫策論〉,《明清小說研究》1986年第1期,頁61-73。
菊韻香:〈廖化:消隱在歷史的誤讀中〉,《龍門陣》2010年第1期,頁98-100。
覃宏勇:〈走向超越——論《三國演義》中的司馬徽〉,《河池師專學報(文科版)》1993年第1期,頁42-50。
黃 芮:〈孫權形象的演變及其文化意蘊〉,《湖北文理學院學報》,第35卷第6期,2014年6月,頁10-14。
黃 強:〈《李笠翁批評三國志》質疑〉,《晉陽學刊》1993年第5期,頁100-104。
楊 洸:〈論《三國演義》中袁紹的人物形象〉,《石家莊鐵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2卷第1期,2018年3月,頁52-57。
楊 衛、楊 德:〈韓遂論略〉,《青海師專學報》2006年第6期,頁80-84。
楊曉東:〈司馬懿崛起之路試析〉,《理論月刊》2009年第2期,頁60-62。
    〈再論曹魏政治中的「浮華」問題〉,《湖北社會科學》2009年第5期,頁120。
鄒紀萬:〈曹操的統御術〉,《輔仁歷史學報》第9期,1998年6月,頁55-108。
雷 勇:〈劉封悲劇的文化解讀〉,《中華文化論壇》2003年第2期,頁108-110。
雷福平:〈何進與宦官的鬥爭對東漢政局的影響〉,《學理論》2011年第9期,頁86-87。
廖志豪、秦 華、張石莉、浦伯良:〈略論孫權及其法家路線〉,《江蘇師院學報》1975年第2期,頁58-71。
廖燦輝:〈京劇檢場人素寫〉,《戲曲學報》2008年第4期,頁207-231。
趙永源:〈說呂蒙〉,《鎮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4期,頁51-55。
     〈三國演義陸遜形象論略〉,《吳中學刊》第11卷第4期,1997年,頁20-24。
趙宣淳:〈《三國志演義》中劉備「知人」原則探析——以龐統出任「耒陽令」為線索〉,《有鳳初鳴年刊》第八期,2012年7月,頁545-564。
齊學東:〈成都身死日 漢將有餘哀——姜維、蔣琬、費禕論〉,《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76期,2006年10月,頁47-50。
劉 崑:〈知人善任勝利之本——論孫策的用人之道〉,《海南大學學報》1988年第3期,頁81-84。
劉 戰:〈曹休墓與曹休之死〉,《中原文物》2014年第6期,頁96-99。
劉天振:〈論王圻《稗史匯編》之編纂及其「史稗一體」觀〉,《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4期,頁126-134。
劉方旭:〈民俗文化與民間記憶——重讀孟獲〉,《興義民族師範學院學報》第5期,2013年第5期,頁36-39。
劉林智:〈漢末至三國初期三輔地區的社會變遷〉,《中國史研究》2015年第1期,頁113-134。
潘 逸:〈蜀主劉備的帝王之道〉,《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第20卷第3期,2014年3月,頁93-95。
蔡美云:〈多重文化視域中的孫堅形象〉,《襄樊學院學報》第31卷第9期,2010年9月,頁11-15。
魯錦寰:〈漢末荊州學派與三國政治〉,《中州學刊》1982年第4期,頁105-110。
黎 侖,竟 成:〈黃巾起義及其歷史作用〉,《北京師範學院(社會科學版)》1975年1期,頁37-41。
賴家安:〈淺析蜀漢的滅亡〉,《北市教大社教學報》第10期,2011年12月,頁29-44。
謝偉傑:〈孫吳「彈性外交」述論〉,《漢學研究》第22卷第1期,2004年6月,頁21-46。
韓偉表:〈《三國演義》與講史平話淵源關係研究述評〉《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第24卷第1期,2007年3月,頁14-18。
羅 勇:〈《三國志平話》敘事結構的搭建〉,《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25卷第3期,2015年6月,頁45-48。
羅開玉、謝輝:〈三國蜀後主劉禪新論〉,《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年第6期,頁1-8。
羅開玉:〈諸葛亮、李嚴權爭研究〉,《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卷6期,2006年12月,頁9-10。
譚同學:〈從歷史敘事反觀敘事者及其社會——以一個「湘南暴動者」的故事為例〉,《歷史人類學學刊》第12卷第2期,2014年10月,頁111-131。
關四平:〈論《三國志》與《三國志演義》文化意蘊的傳承性〉,《北方論叢》2003年第5期,頁92-97。
學位論文
林佳茹:《《三國演義》中的周瑜與司馬懿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3年6月。
林慶寶:《《三國演義》君臣主從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年8月。
洪至璋:《《三國演義》謀士研究》,明道大學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6月,頁91。
韋運韜:《魏文帝曹丕研究》,陜西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論文,2013年5月。
張 博:《多元文化衝突與《三國演義》傳統觀》,南開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14年5月。
張應二:《諸葛亮軍事活動研究》,吉林大學中國古代史博士論文,2006年4月。
郭素媛:《《三國演義》詮釋史論》,山東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9年5月。
麥語芹:《從《三國志》到《三國演義》周瑜形象之演變》,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6月。
劉淑華:《三國志平話與毛評本三國演義之情節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6月。
蔡佩真:《東吳前期輔臣形象研究——以三國志與三國演義為範圍》,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12月。
羅握權:《三國的人才理論與實際——以《人物志》為中心之證說》,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7年1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