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諸葛亮民間造型之研究
作者:張谷良
作者(外文):Cuu-liang Chang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曾永義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智慧與忠貞羅貫中孔明戲孔明詩《三國演義》傳說諸葛亮類型化典型《三國志平話 》《三國志》陳壽民間造型Wisdom and loyalty“San Kuo Yen Yi”The image in folkChuke Lia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9
  三國名相諸葛亮,是個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歷史人物。其聲名遠播的程度,恐怕就連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孟子等,這些被標舉為儒家「聖人」之儔者,都要望塵莫及,尤其是就廣大的庶民百姓而言,他的知名度與形象更是深刻地烙印在民間,而廣泛流傳、難以抹滅。歷史人物之能夠深入民間,造成廣大影響者,除同時期的關羽外,恐怕就再也難能尋得他人,可與之相抗衡。關羽以其「勇冠三軍」、「義薄雲天」,而威震八荒;諸葛亮則因「智絕千古」、「忠烈星空」,而名垂宇宙。一文一武,一智一勇,咸得民心,各臻其趣,率皆為不同類型的典範性代表人物,而萬古流芳,亙世永存。然而,當今世人心目中普遍所知所想的諸葛亮形象,卻絕難等同於歷史人物中諸葛亮的客觀真實面貌,而多半是經過一番渲染、創造、重塑等歷程後,「再現」出來的藝術形象。
  本文乃是以諸葛亮整體的民間造型,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其主旨將側重於爬梳「正史」之外,諸葛亮生平事蹟的形象,及其經由各種文藝體類所表現出來的人物造型方法與意涵。所謂的「正史」之外,包括了傳說、詩歌、小說、戲曲等,各方面以諸葛亮為題材的作品。其創造者,包含了文人雅士與庶民百姓;其流傳與影響的層面,更是「全民」的,遠超過史書對於諸葛亮這個人物的刻劃與評價。正因為「諸葛亮」是我國「民族故事」中,極具代表性的主題人物,而且,又是一個相當豐富的「文化現象」,所以,任何層面的考察,都只能得其一端,必須以整體的觀念來作統合,方能凸顯出「諸葛亮」在民間的深刻意涵。
  文中經過質性與量化分析,雙管齊下的研究方法,除已將諸葛亮藝術形象的淵源、形成、發展、演變與流播的情形,給客觀地概述出來之外;同時,也把各文藝體類中諸葛亮的外在形貌特徵與性情品格及其精神內蘊的呈顯,都全盤地托陳點出來;並且,更揭露出了其藝術表現的造型方法與內涵意義。相信藉此論述,當能對諸葛亮民間造型之研究,有一個完整性的認識與了解,並提供學界若干參考之用。
 Chuke Liang, a famous prime minister of San Kuo, is a well-known historical personage His reputation is known better than Yao, Shun, Yu, Tang, Wen, Wuu, Chou Kung, Confucious, Mencius and so on, who are honored by the sign for the companions of Confucianist "the sage". Particularly for the common people, Chuke Liang’s notability and the image are profoundly marked in the folk and widely spread.
 It’s difficult for the historical personages who can influence the folk widely to compare with Chuke Liang, except Kuan Yu in the same period. Kuan Yu is known for his “Yung Kuai San Chun” and “Yi Po Yun Tien” ; Chuke Liang is known for his “Chih Chueh Chien Ku” and “Chung Lieh Hsing Kung”.
 They are different types of representative personages. One is for article and wisdom; another is for military and braveness, but they both leave an eternal reputation in the world. However, now the general image of Chuke Liang in the common people’s mind isn’t equal to Chuke Liang's objective real image in the historical personage. The general image is actually a “reappearance” artistic image which is recreated by exaggerating and remodeling.
 This thesis focuses on Chuke Liang’s folk image. The research purport is to elaborate Chuke Liang’s life and the method and meaning which are expressed through different literary genres, except the "histories in form of biographies". These genres all take Chuke Liang as the theme, including fable, poetry, novel, drama and so on,
 The creators include refined scholars and common people. The range of spread and influence surpasses the evaluation of history. It’s because Chuke Liang" is representative character of our country’s "the national story"; moreover, this is a rich "cultural phenomenon" as well. Therefore, we only can achieve a little information from inspections of every level. We have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survey; then, by this way, the significance of Chuke Liang in the folk can be distinct..
 This thesis employs two methods simultaneously to elaborate objectively the origin, forms,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Chuke Liang artistic image. Besides, it also develops Chuke Liang Liang's external appearance, character and spirit of different literary genres completely. Furthermore, the ways of literary performance and internal meaning are disclosed. This thesis can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scholars. Also, with this elaboration, people can have a complete understanding to the folk image of Chuke Liang.
參考書目

(以編著者首字筆劃為序)


【文獻資料】

(一)、「工具辭書」類

中國大百科全書編委會:《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北京:中國大百科出版社,1983)。
中國戲曲劇種大辭典編委會:《中國戲曲劇種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5年)。
沈伯俊:《三國演義辭典》(成都:巴蜀書社,1989年)。
洪業、聶崇岐等:《三國志及裴注綜合引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曾白融:《京劇劇目辭典》(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年)。
辭海編委會:《辭海》1989年版(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年)。

(二)、「年譜方志」類

方鵬程:《三國兩晉人物小傳年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古 直:《諸葛忠武侯年譜》(一卷)(北京:中華書局,1919年仿宋聚珍版)。
袁本清:《隆中志》(襄樊:襄樊市隆中風景區管理處,1989年)。
張鵬翮:《三國蜀諸葛忠武侯亮年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羅景星:《臥龍岡志》(台北:廣文書局,1976年)。

(三)、「傳說故事」類

王 凱:《諸葛亮的故事》(襄樊:襄樊市隆中管理處)。
王登雲:《三國傳說趣譚》(台北:旺文社,1995年)。
史 簡:《劉關張傳奇》(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1998年)。
姚讓利:《諸葛亮的傳說》(通遼:內蒙古少年兒童出版社,1999年)。
袁本清編寫、丁寶齋審訂:《隆中軼事》(襄樊:襄樊市隆中管理處,1997年)。
陳文道:《智慧之星:諸葛亮》(台北:漢欣文化,1993年)。
陳文道:《諸葛亮傳奇》(北京:人民中國出版,1992年)。
彭建中:《蜀漢英雄傳奇》(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程景林、李秀春:《諸葛亮的傳說》(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6年)。
董曉萍:《《三國演義》的傳說》(北京:南海出版社,1990年)。
劉 玄:《諸葛亮狂想曲》(台北:騰雲出版社,1970年)。
鍾敬文、許鈺:《《三國演義》的傳說》(台北:林鬱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四)、「詩文選集」類

成都市武侯祠博物館:《諸葛亮文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85年)。
成都諸葛亮研究會:《成都武侯祠匾額對聯注釋》(成都:成都武侯祠博物館)。
李光義、陳文道、吳新兵:《襄樊名勝楹聯》(北京:華夏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年)。
李伯勛:《詠諸葛亮詩歌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房立中:《諸葛亮全書》(北京:學苑出版社,1996年)。
晉宏忠:《詩歌百首詠襄陽》(襄樊:書院吟壇出版,2001年)。
袁鐘仁:《諸葛亮文》(台中:暢談國際文化,2003年)。
張世昌:《歷代詩人詠公安》(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張澍輯、萬家常譯注:《諸葛亮文集全釋》(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
梁玉文、李兆成、吳天畏:《諸葛亮文譯註》(成都:巴蜀書社,1988年)。
梁兆天:《諸葛亮文譯註》(台南:大行出版社,1990年)。
賀 游:《蜀漢英雄詠贊詩選》(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楊代欣:《武侯祠碑刻與匾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劉開揚:《詩詞若干首──唐宋明朝詩人詠四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
諸葛亮:《諸葛亮集》(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諸葛羲、諸葛倬:《諸葛孔明全集》(北京:中國書店,1996年)。
鍾生友、胡立華:《歷代詠諸葛亮詩選》(谷城:谷城報社,1993年)。
譚良嘯:《歷代詠贊諸葛亮詩選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五)、「評話小說」類

(足本大字)《三國志平話》(台北:文化圖書公司,1997年)。
《三國志平話》(元刻本:日本東京內閣文庫所藏)。
朱春榮:《三國本義》(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2年)。
吳友如:《三國志演義全圖》(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1年)。
吳兆基:《圖像三國志》(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1年)。
周大荒:《反三國演義》(廣州:廣州出版社,2002年)。
邵 紅:《龍爭虎鬥──三國演義》(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1年)。
唐耿良、辜彬彬:《三國群英會》(北京:中國曲藝出版社,1988年)。
許盤清、周文業:《《三國演義》《三國志》對照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劉世德、陳慶浩、石昌渝:《古本小說叢刊.三分事略》(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劉世德、陳慶浩、石昌渝:《古本小說叢刊.花關索傳》(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羅貫中:《三國演義》(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年)。
羅貫中:《三國演義》(長沙:岳麓書社,2002年)。
羅貫中原著,吳小林校注:《三國演義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94年)。


(六)、「劇本曲選」類

王秋桂:《大明春》(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
古本戲曲叢刊編委會《古本戲曲叢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全元曲編委會:《全元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沈 泰:《盛明雜劇》(台北:文光出版社,1963年)。
林侑蒔:《全明傳奇》(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清教坊:《鼎峙春秋》(台北:天一出版社,1986年)。
陳萬鼐:《全明雜劇》(台北:鼎文書局,1979年)。
楊家駱:《全元雜劇》(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
臧懋循:《元曲選》(台北:藝文印書館,1957年)。
趙元度:《孤本元明雜劇》(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8年)。
趙景深:《元人雜劇鉤沈》(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6年)。

(七)、「資料彙編」類

王瑞功:《諸葛亮研究集成》(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朱一玄、劉毓忱:《三國演義資料匯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
朱傳譽:《諸葛亮傳記資料》(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韓非本:《諸葛亮》(《中國古典小說研究資料彙編》)(出版地、出版者、時間,均不詳)。


【古  籍】

(一)、「文學藝術」類

丁福保:《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台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王嗣奭:《杜臆》(台北:中華書局,1970年)。
王驥德:《曲律》(台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李 昉:《太平廣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李 漁:《閒情偶寄》(台北:長安出版社,1990年)。
沈 復:《浮生六記》(台北:黎明文化,1985年)。
沈德潛:《古詩源》(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姚 燮:《今樂考證》(台北:中國學典館復館籌備處,1974年)。
胡 仔:《苕溪漁隱叢話》(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年)。
孫光憲:《北夢瑣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張 華:《博物志》(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8年)。
郭茂倩:《樂府詩集》(台北:世界書局,1986年)。
黃文暘:《重訂曲海總目》(台北:中國學典館復館籌備處,1974年)。
蘇 軾:《東坡志林》(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二)、「史籍傳注」類

司馬光:《新校標點資治通鑑》(台北:宏業書局,1973年)。
司馬遷等:《二十四史》(全二十冊)(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李百藥:《北齊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習鑿齒、黃惠賢校補:《校補襄陽耆舊記》(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習鑿齒:《漢晉春秋》(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陳 壽:《三國志》(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陳 壽:《三國志》(台北:宏業書局,1993年)。
劉知幾:《史通》(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鄭 賢:《古今人物論》(台北:廣文書局,1974年)。
酈道元:《水經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三)、「類書」類

李 昉:《太平御覽》(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高 承:《事物紀原》(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歐陽詢:《藝文類聚》(上海:中華書局,1959年)。


【專  書】(以出版年為序)

(一)、「文學藝術」類

(1)、戲曲史、曲目
中國戲曲研究院:《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王大錯:《戲考》(台北:里仁書局,1980年)。
王國維:《曲錄》(台北:藝文印書館,1957年)。
吳國欽:《中國戲曲史漫話》(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周貽白:《中國戲劇發展史》(台北:僶勉出版社,1978年)。
青木正兒:《中國近世戲曲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胡菊人:《戲考大全》(台北:宏業書局,1974年)。
張次溪:《清代燕都梨園史料》(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1年)。
張庚、郭漢城:《中國戲曲通史》(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5年)。
教育部國劇劇目本事稿編撰委員會:《國劇劇目本事稿》(台北:教育部社教司,1990年)。
莊一拂:《古典戲曲存目彙考》(台北:木鐸出版社,1986年)。
陶君起:《平劇劇目初探》(台北:明文書局,1982年)。
傅惜華:《元代雜劇全目》(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
傅惜華:《明代傳奇全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
傅惜華:《明代雜劇全目》(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
傅惜華:《清代雜劇全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
董鼎銘:《歷史劇本事考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羅錦堂:《中國戲曲總目彙編》(香港:萬有圖書公司,1966年)。
羅錦堂:《元雜劇本事考》(台北:順先出版公司,1976年)。
羅錦堂:《現存元人雜劇本事考》(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60年)。
蘇 移:《京劇二百年概觀》(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

(2)、戲曲論著
ㄠ書儀:《元人雜劇與元代社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王元富:《國劇鑑賞與批評》(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5年)。
王季烈:《孤本元明雜劇提要》(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江巨榮:《古代戲曲思想藝術論》(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年)。
汪景壽:《中國曲藝藝術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屈江吟:《戲曲美學散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
青木正兒:《元人雜劇序說》(台北:長安出版社,1981年)。
俞大綱:《戲劇縱橫談》(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9年)。
俞為民:《宋元南戲考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馬 森:《腳色式的人物》(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
高宜三:《國劇藝苑》(彰化:陽光出版社,1964年)。
許逸生:《戲劇雜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曾永義:《中國古典戲劇的認識與欣賞》(台北:正中書局,1994年)。new window
黃克保:《戲曲表演研究》(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2年)。
趙景深:《中國古典小說戲曲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齊如山:《國劇藝術彙考》(台北:文化圖書公司,1962年)。
劉靖之:《關漢卿三國故事雜劇研究》(香港:三聯書店,1987年)。
譚達先:《中國民間戲劇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譚達先:《講唱文學.元雜劇.民間文學》(台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
龔德柏:《戲劇與歷史》(台北:撰者,1962年)。

(3)、小說史
王汝梅、張羽:《中國小說理論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
李獻芳:《中國小說簡史》(古代部分)(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年)。
孟昭連、寧宗一:《中國小說藝術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
陳 洪:《中國小說理論史》(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2年)。
陳美林、馮保善、李忠明:《章回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黃霖等:《中國小說研究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
齊裕焜:《中國古代小說演變史》(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2002年)。
歐陽健:《歷史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
魯德才:《古代白話小說形態發展史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年)。
蕭欣橋、劉福元:《話本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
蕭相愷:《宋元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4)、小說論著
木鐸出版社編輯部:《中國古典小說戲劇賞析》(台北:木鐸出版社,1986年)。
王 昕:《話本小說的歷史與敘事》(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王旭川:《中國小說續書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年)。
王增斌、田同旭:《中國古代小說通論綜解》(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9年)。
王學泰、李斯宇:《《水滸傳》與《三國演義》批判──為中國文學經典解毒》(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
丘振聲:《三國演義縱橫談》(台北:曉園出版社,1991年)。
吳士余:《小說形象新論》(上海:學林出版社,1988年)。
吳士余:《中國小說美學論稿》(上海:三聯書店,1991年)。
宋儉等:《奇書四評》(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
李辰冬:《三國水滸與西遊》(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
李保均:《明清小說比較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
李厚基、林驊:《三國演義簡說》(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年)。
李殿元、李紹先:《三國演義懸案之三:木牛流馬之謎》(台北:翌耕圖書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李福清:《三國演義與民間文學傳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李福清:《李福清論中國古典小說》(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周中明:《中國的小說藝術》(台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
周兆新:《三國演義叢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岳麓書社編輯部:《中國古典小說戲劇欣賞》(長沙:岳麓書社,1984年)。
柯慶明、林明德:《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小說之部」(三)(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77年)。
段啟明:《羅貫中與三國演義》(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
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唐風、冬梅:《胡適、魯迅等解讀《三國志演義》》(瀋陽:遼寧出版社,2002年)。
夏志清:《中國古典小說導論》(合肥:安徽文藝社,1988年)。
徐君慧:《古典小說漫話》(成都:巴蜀書社,1988年)。
高玉海:《明清小說續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涂秀虹:《元明小說戲曲關係研究》(上海:三聯書店,2004年)。
張振軍:《傳統小說與中國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陳瑞秀:《三國夢會紅樓》(台北:淑馨出版社,1996年)。
陶君起:《三國演義研究》(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閔寬東:《中國古典小說在韓國之傳播》(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年)。
董志新:《毛澤東讀《三國演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董每戡:《三國演義試論》(增改本)(長沙:岳麓書社,1994年)。
賈文昭、徐召勛:《中國古典小說藝術欣賞》(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
寧宗一:《中國小說學通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廖瓊媛:《三國演義的美學世界》(台北:里仁書局,2000年)。
趙衛東、趙慶元:《演義成敗說三國》(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1年)。
劉向軍:《《三國演義》的哲學藝術》(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年)。
劉逸生:《真假三國縱橫談》(台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
劉敬圻:《明清小說補論》(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
歐陽健:《古小說研究論》(成都:巴蜀書社,1997年)。
蔣祖怡:《小說纂要》(台北:正中書局,1969年)。
鄭振鐸:《三國志演義的演化》(台北:天一出版社,1991年)。
鄭鐵生:《三國演義敘事藝術》(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年)。
鄭鐵生:《三國演義詩詞鑑賞》(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年)。
魯 迅:《魯迅全集》第三卷《中國小說史略》(台北:里仁書局,1989年)。
魯小俊、陳文新:《三國演義英雄人生》(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
錢曉雲:《三國志與三國演義人物形象塑造的比較研究:以劉備、曹操、諸葛亮、關羽、張飛五位中心人物為對象》(台北:成龍出版社,1994年)。
霍雨佳:《三國演義美學價值》(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羅小東:《話本小說敘事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
譚洛非:《《三國演義》與中國文化》(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
譚洛非:《《三國演義》謀略.領導藝術》(成都:巴蜀書社,1991年)。
關四平:《三國演義源流新論》(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

(5)、論文集
中國《三國演義》學會:《三國演義學刊》(一)(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5年)。
中國《三國演義》學會:《三國演義學刊》(二)(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年)。
李福清:《古典小說與傳說》(李福清漢學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張敬、曾永義:《中國古典戲劇論集》(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5年)。
曾永義:《中國古典戲劇的認識與欣賞》(台北:正中書局,1991年)。new window
曾永義:《中國古典戲劇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5年)。
曾永義:《參軍戲與元雜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年)。
曾永義:《詩歌與戲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
曾永義:《說俗文學》(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
曾永義:《論說戲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new window
辜美高、黃霖:《明代小說面面觀──明代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年)。
劉 輝:《小說戲曲論集》(台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
劉嗣先生紀念文集整理委員會:《劉嗣論國劇》(台北:劉嗣先生紀念文集整理委員會,1986年)。

(6)、其他
王強、李維世、宋煥起:《造型藝術鑒賞》(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王菊生:《造型藝術原理》(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0年)。
冉欲達、李承烈:《文藝學概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4年)。
李宜涯:《晚唐詠史詩與平話演義之關係》(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new window
李欣復:《形象思維史稿》(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胡 適:《胡適文存》(台北:遠東圖書公司,1990年)。
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三國圖錄》(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許 鋼:《詠史詩與中國泛歷史主義》(台北:水牛出版社,1997年)。
陳翔華:《諸葛亮形象史研究》(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
曾永義:《俗文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new window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增訂本)(台北:華正書局,1975年)。
劉介民:《比較文學方法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0年)。
劉守華:《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研究》(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劉海燕:《從民間到經典──關羽形象與關羽崇拜的生成演變史論》(上海:三聯書店,2004年)。
劉開揚:《唐詩通論》(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鄭振鐸:《中國俗文學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譚達先:《中國民間文學概論》(台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
譚達先:《中國描敘性傳說概論》(台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
譚達先:《中國傳說概述》(台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

(二)、「史學思想」類

(1)、人物評傳
方詩銘:《三國人物散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冉雲飛、李奎:《一代名相:諸葛亮》(台北:驛站文化出版社,2002年)。
任 遠:《制勝必鑒──諸葛亮的成敗得失》(寶雞:西北大學出版社,1997年)。
吉林大學歷史系:《諸葛亮》(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76年)。
朱大渭:《鞠躬盡瘁一忠臣:諸葛亮》(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00年)。
余明俠:《諸葛亮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余振邦:《三國人物叢譚》(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宋郁文:《三國雜談》(台北:文星書店,1965年)。
李 唐:《三國》(台北:國家出版社,1982年)。
李兆成:《一代賢相諸葛亮》(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李恭尉:《諸葛亮研究》(高雄:春暉出版社,2001年)。
周殿富:《諸葛孔明》(台北:沛來出版社,1999年)。
林田慎之助:《諸葛孔明:泣ゆサ馬謖メ斬ペ》(東京:集英社,1987年)。
林田慎之助:《諸葛亮:三顧茅廬、舌戰群儒》(台北:一橋,2001年)。
姚季農:《諸葛亮》(本書不著出版年及出版者)。
狩野直禎:《諸葛孔明:中國英雄傳》(東京:新人物往來社,1982年)。
紀明仁:《諸葛孔明》(台北:常春樹出版社,1979年)。
郁新偉:《諸葛亮》(台北:暖流出版社,1986年)。
倪世槐:《三國人物與故事》(台北:三民書局,1986年)。
宮川尚志:《諸葛孔明──「三國志」シガソ時代》(東京:桃源,1978年)。
徐亮之:《張良與諸葛亮》(台北:華世出版社,1975年)。
徐富昌:《諸葛亮:忠貞與智慧的典型》(台北:幼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8年)。
晉宏忠:《臥龍深處話孔明──關於諸葛亮的新評說》(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89年)。
祝秀俠:《三國人物新論》(台北:中外文學,1982年)。
祝秀俠:《諸葛亮》(台北:勝利出版社,1954年)。
將門文物出版社編輯部:《諸葛亮》(台北:將門文物,出版年不詳)。
張大可:《三國人物評傳》(台北:水牛出版社,1992年)。
張崇琛:《武侯鼎蜀:諸葛亮世家》(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曹余章:《一代名相諸葛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陳秋帆:《諸葛亮》(台北:東方出版社,1961年)。
章映閣:《諸葛亮》(台北:知書房出版社,1995年)。
植村清二:《諸葛亮》(彰化:專心企業有限公司,1973年)。
劉 杰:《中國十大名相》(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
禚夢庵:《三國人物論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譚良嘯、張大可:《三國人物評傳》(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
譚良嘯:《訪古話孔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
譚良嘯:《諸葛亮治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顧念先:《三國人物述評》(台北:台灣書店,1962年)。
龔 弘:《古人今談》(台北:九歌出版社,1983年)。

(2)、民俗文物
《文史知識》編輯部:《道教與傳統文化》(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丁寶齋:《諸葛亮躬耕何處──有關史料和考證》(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年)。
甘露、梅錚錚:《神遊三國──蜀漢遺蹟導遊》(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1年)。
成都市群眾藝術館《成都掌故》編委會:《成都掌故》(成都:成都出版社,1996年)。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蜀漢勝蹟》(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成都武侯祠館物館:《武侯祠大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吳天畏、劉京華:《武侯祠》(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
李兆成:《武侯祠史話》(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汪大寶:《古隆中》(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
徐日輝:《街亭叢考》(甘肅: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
晉宏忠:《溯古話襄樊》(香港:新世紀出版社,1993年)。
烏丙安:《中國民間信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張宗榮:《成都武侯祠的古建築與園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郭清華、侯素柏:《諸葛亮與中國武侯祠》(西安:陝西旅遊出版社,1999年)。
章映閣、譚良嘯、梁玉文:《諸葛亮與武侯祠》(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
章映閣:《成都武候祠》(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
湖北人民出版社:《古隆中》(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
賀 游:《蜀漢遺蹟尋蹤》(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馮金平、馮曉光:《旅遊名城.赤壁》(蒲圻:赤壁文學院,2001年)。
馮金平:《赤壁佳話》(蒲圻:蒲圻市民間文藝家協會,1996年)。
馮金平:《周郎赤壁論》(千島湖:古戰場赤壁保護、開發、建設研究會,2000年)。
黃惠賢、《諸葛亮與武侯祠》編寫組:《諸葛亮與武侯祠》(北京:文物出版社,1977年)。
黃惠賢:《三國古戰場》(蒲圻:蒲圻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1987年)。
楊代欣:《武侯祠碑刻與匾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楊曉寧、潘民中、楊尚德:《少年諸葛亮與平山武侯祠》(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1996年)。
歐德祿:《諸葛亮與武侯墓》(寶雞:西北大學出版社,1990年)。
襄樊隆中管理處:《古隆中楹聯注釋》(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1992年)。
顏炳耀:《孔明燈》(台北:華園,1992年)。
譚良嘯、張宗榮:《武侯祠》(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年)。
譚良嘯:《訪古話孔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

(3)、軍事謀略
伊 力:《諸葛亮智謀全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
李炳彥:《說三國話權謀》(北京:解放軍出版社出版,1986年)。
周葆峰:《諸葛亮的才能與謀略》(北京:學苑出版社,1993年)。
倪振金:《諸葛亮聯吳制魏戰略之研究》(台北:撰者,1985年)。
殷 雄:《諸葛亮心書探微》(長春:長春出版社,1999年)。
袁宙宗:《諸葛武侯的素養與戰略》(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袁樞原著、柏楊編譯:《諸葛亮北代挫敗》(柏楊版通鑑紀事本末第9冊)(台北:遠流出版社,1999年)。
國豐文化出版社編輯部:《孔明兵法》(台北:國豐文化出版社,1987年)。
張南編著、盧光陽繪圖:《圖說兵法:諸葛亮謀略說》(北京:金城出版社,2004年)。
陳 鈺:《諸葛亮掠陣:孔明妙計46典古法今用》(台北:星定石文化,2002年)。
普穎華:《諸葛亮兵法:中國智慧之神》(台北:昭文社,1995年)。
劉倩萍:《諸葛亮與經營智慧》(台北:漢湘文化出版社,1994年)。
劉漢華:《孔明兵法》(台北:滿庭芳出版社,1992年)。
諸葛亮:《孔明兵法》(台北:東門,1990年)。
鄭文金:《空城計:諸葛亮逗司馬懿》(台北:實學社,2000年)。
羅吉甫:《諸葛亮領導兵法:《將苑》菁華錄》(台北:遠流出版社,1997年)。
韜 隱:《諸葛亮兵法》(台北:國家出版社,1980年)。

(4)、人生哲學
丁學彬:《說三國話人生》(北京:長虹出版公司,2002年)。
毛宗崗:《三國演義的政治與謀略觀》(台北:老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5年)。
王雲五:《兩漢三國政治思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王意如:《三國智謀與情商》(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年)。
東方智:《諸葛亮的十堂哲學課》(台北:台灣先智,2004年)。
曹海東:《諸葛亮的人生哲學:智聖人生》(台北:揚智文化,1994年)。
陳文德:《諸葛亮的經營智慧》(台北:社會大學出版部,1995年)。
焦韜隱:《諸葛亮的智慧》(台北:國家出版社,1999年)。
劉倩萍:《諸葛亮與經營智慧》(台北:漢湘出版社,1994年)。
劉峨基:《應權通變──諸葛亮的管理藝術》(台北:建宏出版社,1995年)。
劉偉航:《三國倫理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5)、論文集
《古戰場蒲圻赤壁研討會論文集》編委會:《古戰場蒲圻赤壁論文集》(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諸葛亮與三國》編輯組:《諸葛亮與三國》(第二輯)(成都:《諸葛亮與三國》編輯組,1984年)。
《諸葛亮與三國》編輯組:《諸葛亮與三國》(第三輯)(漢中:《諸葛亮與三國》編輯組,1985年)。
丁寶齋:《諸葛亮成才之路》(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
王汝濤、于聯凱、王瑞功:《諸葛亮研究三編》(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88年)。
王汝濤、薛寧東、陳玉霞、李遵剛:《金秋陽都論諸葛》(濟南:軍事科學出版社,1995年)。
包瑞田:《十論武侯在蘭溪》(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1998年)。
包瑞田:《諸葛亮及其後裔研究》(浙江:新華出版社,1994年)。
甘永福、左峰、徐日輝、鄒軒:《羲皇故里論孔明》(甘肅:甘肅文化出版社,1997年)。
成都市武侯區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武侯文史集萃》(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
成都市諸葛亮研究會:《諸葛亮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85年)。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成都市諸葛亮研究會:《諸葛亮與三國文化》(一)(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
江忠興:《蒲圻三國赤壁文化論文集》(蒲圻:《蒲圻三國赤壁文化論文集》編委會,1997年)。
吳孝貴:《古戰場蒲圻赤壁論文集》(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李兆鈞:《草廬對研究新編》(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5年)。
李兆鈞:《諸葛亮躬耕地新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年)。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三國演義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晉宏忠、劉克勤、王界敏:《論諸葛亮文化》(香港:香港新世紀出版社,2003年)。
高士楚、龔強華、丁寶齋、劉克勤:《諸葛亮躬耕地望論文集》(北京:東方出版社,1991年)。
張長榮:《三國文化與梓潼──《三國演義》探索之三》(梓潼:梓潼縣三國演義學會)。
黃惠賢、《諸葛亮與三國》編輯組:《諸葛亮與三國》(第一輯)(湖北:《諸葛亮與三國》編輯組,1983年)。
黃惠賢、丁寶齋:《諸葛亮研究新編》(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雷金聲、李敦義:《三國文化與梓潼──《三國演義》探索續集》(梓潼:梓潼縣三國演義學會,1992年)。
漢中地區文教局:《諸葛亮研究文集》(漢中:漢中地區文教局,1985年)。
盧曉衡:《關羽、關公和關聖──中國歷史文化中的關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譚良嘯:《八陣圖與木牛流馬──諸葛亮與三國研究文集》(成都:巴蜀書社,1996年)。
譚良嘯:《諸葛亮與三國文化》(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年)。


(6)、其他
丁寶齋:《諸葛亮成才之路》(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
丁寶齋:《諸葛亮躬耕何處──有關史料和考證》(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年)。
余鵬飛:《諸葛亮在襄陽》(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
李兆鈞:《諸葛亮躬耕地新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1992年)。
李殿元:《諸葛亮之謎100題》(重慶:重慶出版社,1992年)。
宗樹敏:《諸葛亮治蜀之研究》(台北:台灣書店,1994年)。
晉宏忠、丁寶齋:《諸葛亮之謎》(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年)。
馬植杰:《三國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高顯齊:《三國文化研究》(綿陽:綿陽市《三國演義》學會)。
張大可:《三國史研究》(北京:華文出版社,2003年)。
張大可:《三國史研究》(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8年)。
譚良嘯:《臥龍輔霸:諸葛亮成功之謎》(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學位論文】

王佳煌:《諸葛亮的戰略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王忠孝:《諸葛亮政治戰略之研究》(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岑寶嬋:《三國演義與民間武裝起義的關係》(香港:浸會學院,1983年)。
李廷植:《中國戲曲人物造型藝術之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李添瑞:《巫及其與先秦文化之關係》(台北: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9年)。
林素吟:《傳統小說中軍師類型之研究:以《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為代表》(台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林逢源:《三國故事劇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2年)。new window
林黛琿:《中國古典戲曲之末腳與外腳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8年)。
洪淑苓:《關公民間造型之研究──以關公傳說為重心的考察》(台北:台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4年)。new window
夏 旻:《論《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作戰指揮藝術》(湖北:華中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張谷良:《諸葛亮戲曲造型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張清文:《諸葛亮傳說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梁美意:《三國故事戲曲之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陳玉倩:《曹操民間造型之研究》(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楊萬昌:《諸葛武侯及其論著》(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年)。
薛玉冰:《諸葛亮的軍事心理學思想研究》(河北:河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0年)。


【期刊論文】

(一)、「史傳事蹟」類

(1)、史書方面
李純蛟:〈《三國志》的歷史地位〉,《四川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南充),1996.1.71-76,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6.6-53-58。
李純蛟:〈《三國志》書法略論〉,《四川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南充),2001.6.16-21,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2002.5-32-37。
李穎科:〈論裴松之的史學思想〉,《人文雜志》(西安),1996.1.91-9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6.4-62-66。
唐天佑:〈「漢末」──《三國志》中一個獨具涵義的詞〉,《臨沂師專學報》(社科版)(魯),1990.1.32-3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0.8-107-114。
馬植杰:〈論陳壽《三國志》〉,《蘭州大學學報》(社科版),1991.3.108-11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1.9-77-84。
崔曙庭:〈《三國志》本文確實多於裴注〉,《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武漢),1990.2.122-126,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0.5-64-68。
張孟倫:〈評劉知幾對《三國志》的評論〉,《中華文史論叢》,1980年第3輯55-60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複印報刊資料,1980.10-51-54。
黃仕忠:〈《三國志》戲文考〉,《中山大學學報》(社科版)(廣州),1997.5.124-130,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7.12-178-184。
欒繼生:〈對陳壽及《三國志》所遭非議的辨正〉,《北方論叢》(哈爾濱),1995.6.25-2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5.4-48-52。

(2)、史事方面
方詩銘:〈《隆中對》「跨有荊益」的策劃為何破滅──論劉備和關羽對喪失荊州的責任〉,《學術月刊》(滬),1997.2.53-60,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7.3-25-32。
王延武:〈《隆中對》新考〉,《中南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武漢),1994.1.81-86,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4.4-63-68。
王學東:〈《出師表》研究中幾個有爭議的問題〉,《語文導報》(杭州大學中文系),1987.11.34-37,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88.1-49-52。
田餘慶:〈《隆中對》再認識〉,《歷史研究》(京),1989.5.45-60,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89.12-3-18。
白萬獻、張曉剛:〈南陽人才在三國各政權中的地位與作用〉,《南都學壇》(南陽師專學報)(哲社版),1993.3.83-87,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3.9-16-20。
朱子彥:〈論三國時期的荊襄之戰〉,《上海大學學報》(社科版),1993.1.57-63,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3.4-22-28。
朱紹侯:〈吳蜀荊州之爭與三國鼎立的形成〉,《史學月刊》(開封),1991.1.14-24,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1.4-3-13。
吳潔生:〈《隆中對》與三國前期戰略戰爭〉,《社會科學》(蘭州),1985.4.68-76,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複印報刊資料,1985.9-3-11。
柯友根:〈夷陵之戰決定三國分立局面〉,《光明日報》,1983年6月15日第4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複印報刊資料,1983.6-99-100。
張大可:〈三國鼎立形成的歷史原因〉,《青海社會科學》(西寧),1988.3.65-73,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88.7-27-34。
張清河:〈三國的移位〉,《貴陽師專學報》(社科版),1993.1.46-48,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3.5-70-72。
馮道信:〈「斜趨漢津」與赤壁大戰〉,《武漢大學學報》(社科版),1988.6.85-91,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89.3-3-9。
楊德炳:〈《隆中對》「跨有荊益」得失再評說〉,《武漢大學學報》(哲社版),1996.2.56-62,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6.5-19-25。
楊德炳:〈從《隆中對》的形成看信息在漢末魏晉政治軍事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武漢大學學報》(社科版),1987.6.24-28,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88.1-4-8。
萬繩楠:〈赤壁之戰拾遺〉,《安徽師大學報》(哲社版)(蕪湖),1991.2.208-212,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1.7-15-19。
葉哲明:〈「三顧茅廬」和劉備諸葛亮合作崛起荊州之研究──兼評劉備和諸葛亮的政治卓識和才能〉,《台州師專學報》,1983年第1期59-71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複印報刊資料,1983.8-93-104。
葉哲明:〈三國鼎立和江南人才崛起及其盛衰之評析〉,《台州師專學報》(臨海),1996.4.43-49,67,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6.1-9-15。
雷近芳:〈試論蜀漢統治集團的地域構成及其矛盾〉,《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1992.4.84-8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3.4-29-34。
趙國華:〈三國時期的吳蜀關係〉,《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武漢),1997.1.113-11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7.3-5-10。
黎 虎:〈蜀漢「南中」政策二三事〉,《歷史研究》(京),1984年第4期153-166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複印報刊資料,1984.11-19-32。
霍雨佳:〈三國智愚及其轉化論〉,《海南師院學報》(人文版)(海口),1994.4.90-93,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4.3-184-187。
簡修煒、陳長琦:〈赤壁之戰新論〉,《江漢論壇》(武漢),1988.7.60-64,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88.9-10-14。

(3)、史蹟方面
〈孔明八陣圖遺跡今在諸葛村〉,《新聞出版報》(京),1993年6月5日第1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頁282。
王琳祥:〈赤壁戰地辨析──與萬繩楠先生商榷〉,《安徽師大學報》(哲社版)(蕪湖),1992.4.446-454,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2.1-3-11。
白萬獻、張曉剛:〈從諸葛玄的葬地看諸葛茅廬之所在〉,《史學月刊》(開封),1991.3.19-20,18,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1.9-18-20。
吳淑梅、長虹:〈今日隆中〉,《人民日報》(海外版)(京),1993年2月5日第8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頁224。
南 峰:〈漢中武侯墓〉,《人民日報》(海外版),1991年3月1日第8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頁228。
張志群:〈新野三國勝蹟多〉,《人民日報》(海外版),1991年2月22日第8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5-263。
黃惠賢:〈襄陽「冠蓋里」考釋〉,《襄陽學院學報》,第21卷第6期2000年11月,襄樊:襄樊學院,頁79-81。
楚 玉:〈赤壁史話〉,《湖北日報》,1978年9月24日第4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複印報刊資料,1978.9.17-18。
黎 虎:〈論諸葛亮「躬耕」地在南陽鄧縣隆中〉,《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90.4.19-26,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0.12-3-10。

(二)、「人物形象」類

(1)、總論
毛丹武:〈《三國演義》的價值譜系和人物形象〉,《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福州),1998.4.57-62,66,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9.1-244-250。
陳偉軍:〈《三國演義》人物形象的群體結構〉,《泰安師專學報》,1991.3.61-64,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1.2-265-268。
傅繼馥:〈《三國》人物是類型化典型的光輝範本〉,《社會科學戰線》,1983年第4期275-285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複印報刊資料,1983.12-136-146。
單長江:〈民族文化對《三國志通俗演義》人物形象塑造的影響〉,《喀什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1993.2.55-6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3.12-213-223。
盧開萬:〈略論漢末三國代表性歷史人物對各派思想的兼容並包〉,《武漢大學歷史系學報》,武漢:武漢大學歷史系,頁167-172。

(2)、諸葛亮
于朝貴、曹音:〈名士、賢相-道士、神仙-忠臣、賢相──諸葛亮人格的演變和諸葛亮形象的塑造〉,《黑龍江財專學報》(哈爾濱),1989.3.99-10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89.12-209-219。
王枝忠:〈諸葛亮:傳統文化心理的產物〉,《寧夏社會科學》(銀川),1989.5.58-64,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89.12-220-226。
丘振聲、劉名濤:〈萬古雲霄一羽毛──諸葛亮藝術形象的生命力〉,《文學評論》,1985.1.123-131,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複印報刊資料,1985.4-43-51。
任守春、馮振廣:〈論諸葛亮草廬決策的科學性〉,《史學月刊》(開封),1999.5.35-3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2000.1-41-45。
余明俠:〈諸葛亮的法制觀及《蜀科》的制訂〉,《淮海文匯》(徐州),1994.6.26-29,7,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4.6-74-78。
余明俠:〈關於諸葛亮「好為《梁父吟》」一事的辨析〉,《徐州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1991.2.52-57,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1.2-100-105。
李之勤:〈諸葛亮北出五丈原取道城固小河口說質疑〉,《西北大學學報》(哲社版)(西安),1985.3.108-112,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複印報刊資料,1985.11-3-7。
李伯勛:〈陳壽編《諸葛亮集》二三考──兼談整理諸葛亮著作的一些做法〉,《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1995.3.43-46,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6.6-49-52。
李 泮:〈以諸葛亮治蜀為鏡〉,《海南大學學報》(社科版)(海口),1991.2.1-6,1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1.8-44-49。
房日晰:〈諸葛亮與魏延的悲劇──《三國演義》談片〉,《陽山學刊》(社科版)(包頭),1993.1.10-14,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3.8-209-213。
邱錫昉:〈諸葛亮搖的應是「毛扇」〉,《人民日報》(海外版)(京),1990年10月16日第8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頁256。
張大可:〈論諸葛亮出師〉,《西北史地》(蘭州),1984.4.59-68,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複印報刊資料,1985.1-3-12。
張嘯虎:〈論諸葛亮散文的文學史地位〉,《中州學刊》,1983年第2期102-107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複印報刊資料,1983.6-67-72。
陳洪、馬宇輝:〈論《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範型及其文化意蘊〉,《南開學報》(津),1998.2.34-3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8.6-175-180。
寧 超:〈諸葛亮「南征」的若干問題〉,《雲南社會科學》,1981年第2期64-71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複印報刊資料,1981.17-69-76。
漆澤邦:〈論諸葛亮〉,《西南師範學院學報》,1980年第2期75-84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複印報刊資料,1980.17-25-34。
趙天瑞:〈略論諸葛亮的戰略失誤〉,《遼寧教育學院學報》(瀋陽),1997.2.87-91,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7.5-13-17。
趙慶元:〈試談諸葛亮形象的意義〉,《安徽師大學報》(哲社),1978年第4期61-65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複印報刊資料,1978.12-139-143。
羅秉英:〈諸葛亮行法的歷史地位〉,《思想戰線》,1981年第2期17-22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複印報刊資料,1981.9-59-64。
羅榮泉:〈諸葛亮「五月渡瀘,深入不毛」辨──兼論對孟獲七擒七縱之不可信及傳說失實之原因〉,《貴州文史叢刊》(貴陽),1988.1.46-54,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88.8-31-38。


(三)、「文學藝術」類

(1)、主題思想方面
王志武:〈試論《三國演義》的主要思想意義──與小說前言作者何磊同志商榷〉,《西北大學學報》,1980年第3期42-46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複印報刊資料,1980.24-9-13。
吳光正:〈《三國演義》中的文士心態初探〉,《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1994.2.52-57,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4.12-165-170。
宋克夫:〈論《三國演義》仁政思想的悲劇實質〉,《湖北大學學報》(哲社版)(武漢),1995.2.68-70,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5.8-188-190。
李景白:〈《三國演義》中「擁劉反曹」思想的面面觀〉,《河北師院學報》,1985.3.58-67,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複印報刊資料,1985.20-20-30。
李錫洪:〈從三國故事傳說的演化看《三國演義》「尊劉貶曹」傾向的形成〉,《河北師院學報》(哲社版)(石家莊),1987.2.107-116,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87.9-193-202。
竺洪波:〈再評《三國演義》中的「英雄史觀」〉,《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96.4.104-10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6.3-182-187。
徐中偉:〈鐵與火中的道德沈思──《三國演義》與傳統倫理觀念〉,《山東大學學報》(哲社版)(濟南),1990.4.39-46,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0.5-264-271。
秦玉明:〈天道循環:《三國演義》的思想核心──《三國演義》主題新探〉,《攀枝花大學學報》(綜合版),1996.1.27-32,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6.7-146-151。
崔積寶:〈論《三國演義》的人才觀〉,《求是學刊》(哈爾濱),1994.5.73-76,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4.12-181-184。
張國光:〈《三國演義》──文學與歷史的辯證統一〉,《湖北大學學報》(哲社版)(武漢),1997.2.16-21,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7.6-152-157。
張靖龍:〈亂世情懷:縱橫風尚與《三國志通俗演義》〉,《文學評論》(京),1999.6.61-6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2000.3-102-107。
張錦池:〈論《三國演義》的「三本」思想──說羅貫中的創作本旨〉,《中國古典小說心解》「1978-1998中國學術前沿性論題文存」(龍江學人卷),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頁47-98。
傅承洲:〈論倫理小說《三國演義》〉,《煙台大學學報》(哲社版),1992.1.13-17,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2.3-164-168。
曾 良:〈論《三國演義》對婦女描寫的矛盾心態──兼評葉晝、毛宗崗的婦女觀〉,《海南大學學報》(社科版)(海口),1992.3.52-57,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2.1-204-209。
曾 鳴:〈怎樣評價《三國演義》的思想內容〉,《思想戰線》(《雲南大學學報》,1984年第4期71-77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複印報刊資料,1984.18-36-42。
楊 林:〈《三國志演義》:二元化的歷史觀〉,《文學理論研究》(京),1994.3.25-36,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4.1-33-44。
葉胥、冒炘:〈談《三國演義》的主題思想〉,《南京大學學報》,1981年第2期20-24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複印報刊資料,1981.14-89-93。
劉孝嚴:〈《三國演義》的天命觀〉,《社會科學戰線》(長春),1995.3.188-193,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5.9-204-209。
劉孝嚴:〈《三國演義》的成敗論〉,《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長春),1995.3.69-72,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5.7-241-244。
劉孝嚴:〈正統觀與《三國演義》〉,《長白論叢》(長春),1995.2.81-84,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5.9-210-213。
劍 鋒:〈《三國演義》主題思想的人民性〉,《海南師專學報》,1982年第1期15-20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複印報刊資料,1982.16-49-54。
潘承玉:〈飛辯騁辭客,說破三國夢──《三國演義》與傳統重說文化〉,《湖北大學學報》(哲社版)(武漢),1994.2.17-22,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4.5-211-216。
潘承玉:〈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三國演義》主題再探〉,《晉陽學刊》(太原),1994.1.85-8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4.4-179-183。
關四平:〈以俗融雅,以心馭史──《三國志平話》的文化透視〉,《北方論叢》(哈爾濱),2000.1.108-117,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2000.8-110-119。
霽 晨:〈《三國演義》與中國文化〉,《社會科學輯刊》(瀋陽),1991.3.144-14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1.8-210-211。

(2)、創作方法方面
何滿子:〈歷史小說在事實與虛構之間的擺動──《三國演義》成書過程片論〉,《光明日報》,1984年3月20日第3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複印報刊資料,1984.8-65-67。
別廷峰:〈談《三國演義》裡的童謠〉,《承德民族師專學報》,1994.3.29-32,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4.9-232-235。
吳宗海:〈略論《三國演義》中的術數〉,《鎮江師專學報》(社科版),1994.4.1-6,34,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4.4-250-256。
李孝堂:〈七擒七縱與伏波顯聖──《三國演義》戰例分析之一〉,《齊齊哈爾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1991.6.63-68,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1.3-186-191。
李厚基:〈論《三國志通俗演義》中的主角──《三國演義》創作方法辨析之一〉,《天津師院學報》,1980年第4期31-39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複印報刊資料,1980.26-63-72。
李炳欽:〈《三國演義》的史詩品格〉,《湖北大學學報》(哲社版)(武漢),1995.4.73-77,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5.12-316-320。
周偉民:〈毛宗崗論《三國演義》的結構和情節〉,《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武漢),1987.2.76-83,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報刊資料選匯,1987.5-189-196。
流 火:〈漫話《三國演義》的布局藝術〉,《鄭州大學學報》(哲社版),1993.4.53-56,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3.12-224-227。
秦曉鍾:〈由「赤壁之戰」看《三國演義》中的智謀描寫〉,《淮北煤師院學報》(社科版),1991.2.109-114,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1.9-215-220。
張清河:〈《三國演義》中官渡、赤壁兩戰描寫之比較〉,《貴陽師專學報》(社科版),1991.4.46-52,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2.3-169-175。
張錦池:〈論《三國志通俗演義》的選材標準與結構藝術〉,《北方論叢》(哈爾濱),1993.1.69-76,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3.6-235-242。
陳文新:〈論《三國演義》文體之集大成〉,《武漢大學學報》(哲社版),1995.5.85-92,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5.12-147-154。
曾益謙:〈試談《三國演義》「赤壁之戰」提煉情節的手段〉,《湖南教育學院學報》(社科版)(長沙),1988.1.25-30,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88.8-191-196。
馮文樓:〈倫理架構與批判立場──《三國演義》敘事話語的辨識與闡釋〉,《陜西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西安),1999.3.128-13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9.12-154-161。
楊子堅:〈《三國演義》描寫戰爭的藝術〉,《南京大學學報》,1983年第2期42-48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複印報刊資料,1983.7-169-176。
劉志軍:〈論神秘色彩在《三國演義》中的藝術價值〉,《湖北大學學報》(哲社版)(武漢),1996.2.84-86,8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6.7-152-155。
蔣文欽:〈《三國演義》和《水滸》中英雄形象的演化〉,《溫州師專學報》(社科版)(浙),1984.2.66-76,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複印報刊資料,1985.6-87-97。
鄭鐵生:〈《三國演義》詩詞的功能、意蘊和價值〉,《河北大學學報》(哲社版)(保定),1997.1.49-54,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7.6-158-163。
鍾 揚:〈「七實三虛」,還是「三實七虛」──《三國演義》創作方法新證〉,《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1991.3.77-82,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1.1-195-200。
關四平:〈論《三國演義》的「多層展現」人物性格表現法〉,《求是學刊》(哈爾濱),1991.4.65-6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1.10-199-203。
饒道慶:〈略論《三國演義》的敘事模式與中國文化思維的關係〉,《明清小說研究》(南京),1998.1.68-77,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8.7-122-129。


(四)、「研究概況」類

〈近年來關於《三國演義》的研究〉,《大學文科園地》(鄭州),1985.2.4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複印報刊資料,1985.12-11。
〈近兩年有關《三國演義》研究情況〉,《文薈》(福州),1984年第5期12-13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複印報刊資料,1984.20-32。
王永福:〈《三國演義》研究狀況綜述〉,《語文輔導》,1990.3/4.52-5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0.4-198-201。
田 榮:〈《三國演義》第四次全國學術討論會綜述〉,《寶雞師範學報》(哲社版)(陜),1988.2.101-102,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88.9-201-202。
沈伯俊、胡邦煒:〈《三國演義》研究中若干問題討論綜述〉,《文史知識》(京),1984年第7期123-127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複印報刊資料,1984.16-47-51。
沈伯俊、胡邦煒:〈近兩年《三國演義》研究情況述評〉,《光明日報》,1984年3月13日第3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複印報刊資料,1984.8-47-48。
沈伯俊:〈《三國演義》討論近況〉,《文藝學習》(京),1987.6.57-58,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88.1-173-174。
沈伯俊:〈《三國演義》討論近況〉,《作品與爭鳴》(京),1988.2.77-78,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88.4-189-190。
沈伯俊:〈一九九七年《三國演義》研究綜述〉,《天府新論》(成都),1998.3.71-74,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8.8-205-208。
沈伯俊:〈近五年《三國演義》研究再述〉,《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1987.1.47-51,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報刊資料選匯,1987.4-191-194。
沈伯俊:〈近五年《三國演義》研究再述〉,《成都大學學報》,1987.1.47-51,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報刊資料選匯,1987.4-190-194。
汪遠平:〈在不斷探索中獲取新的發現──《三國》《水滸》《西遊》和《紅樓》研究近況綜述〉,《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長沙),1989.2.113-118,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89.10-230-235。
孟 杰:〈第三屆《三國演義》學術討論會綜述〉,《社會科學研究》(成都),1986.1.118-11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報刊資料選匯,1986.12-199-200。
孟 彥:〈《三國演義》與中國文化學術討論會概述〉,《文學遺產》(京),1991.1.135-137,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1.7-176-178。
孟 彥:〈《三國演義》與中國文化學術討論會綜述〉,《海南大學學報》(社科版)(海口),1991.1.83-86,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1991.8-204-207。
孟 彥:〈《三國演義》與中國文化學術討論概述〉,《四川社聯通訊》(成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