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東林學派思想研究:以顧憲成、高攀龍、錢一本、孫慎行為論述中心
作者:鄭志健
作者(外文):Zhi-Jian Zheng
校院名稱:國立中央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楊祖漢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東林顧憲成高攀龍錢一本孫慎行無善無惡氣質之性中和慎獨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本論文主要研究晚明東林學派四位學者—顧憲成、高攀龍、錢一本、孫慎行的思想。過往針對東林學派的論述大多集中在顧憲成、高攀龍兩人的思想上,對於東林其他學者則較少提及。即便有,通常也只針對黃宗羲《明儒學案》所擷取的資料做重點式的分析。本文將研究範圍擴大到錢一本與孫慎行兩人的思想上,希望透過此四位學者思想的深入分析,可以對東林學派的思想特色做出更細緻的描繪。
論文的架構除了緒論與結論之外,主要分為四個部分:首先對東林學派的範圍與定義做簡要的界定,接著論述東林書院成立的宗旨,並探討東林四位學者與王學的關係,以呈顯出東林學者的思想在朱子學與陽明學之間的取捨,以及他們矯正晚明王學流弊的企圖心。
第二部分論述的焦點則集中在四位學者的人性論上,在探討他們如何反對「無善無惡」說之後,接著闡述他們對「性善」的看法,最後則分析他們對「氣質之性」的類似見解與差異性。第三部分在分析他們的理氣論與天道論之後,緊接著將討論的重點轉向四位學者對「心」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之上,並指出他們對「心」不同的認知,某種程度也是他們理氣論差異的延伸。在此基礎上,本文進一步分析他們的「中和」觀點,除了呈顯出他們思想在程朱學與陽明學游移不定的特性,也為本論文第四部份—工夫論的探討建立一理論基礎。在工夫論的討論中,除了指出他們對於本體與工夫、修與悟並重的為學態度,主要重點則置於他們對於「慎獨」這一概念的看法之上,除了更進一步闡明他們對於本體與工夫的見解,也藉此帶出他們各自的思想特色。
This thesis focuses mainly on the thoughts of four scholars from Donglin School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Gu Xiancheng, Gao Panlong, Qian Yiben, and Sun Shenxing. Rather than other scholars from the Donglin School, previous research put most attention on the thoughts of Gu Xiancheng and Gao Panlong. Sometimes, the texts extracted in the Ming ru xue an by Huang Zongxi are selectively studied, if any. This thesis expands the research scope to include the thoughts of Qian Yiben and Sun Shenxing. Through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four scholars, this thesis presents the features of the thoughts of Donglin School in a more comprehensive way.
In addi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and the Conclusion, this thesis can be generally divided into four main sections. In the first section, the scope and definition of “Donglin School” are determined. The goals of establishing the Donglin Academy are then delineated. What is mor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our Donglin scholars and Wang xue are explored. Thus the choices made by the Donglin scholars between Zhu zi xue and Yang ming xue are demonstrated; the scholars’ attempts at correcting the flaws of the Wang xue in late Ming Dynasty are also presented.
The second section focuses on the four scholars’ discourses on human nature, starting by exploring how they rejected the theory of Wu shan wu e , elaborating their opinions on Xin shan , and then analyzing the similarities as well as differences in the views they took about Qi zhi zhi sing . In the third section, the four scholars’ Li-qi theories and way-of heaven theories are analyzed, followed by a discussion on their varied understanding of Xin 心, which is considered to be a certain demonstration of the differences existing in their Li-qi theorie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above, this thesis further analyzes the four scholars’ views about Zhong he , presenting how they have been unsettled between Cheng zhu xue and Yang ming xue and also providing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fourth section of this thesis— the ways to practice. The main topic of the fourth section is the four scholars’ opinions on the concept of Shen du , aside from their attitude toward learning, which emphasizes equally Ben ti and Gong fu as well as cultivation and enlightenment. In the fourth section, there is an elaboration of the scholars’ views on Ben ti and Gong fu, which reflects the features of their thoughts.
一、古籍資料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6月)。
(宋)朱熹:《朱子文集》,台北:(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年)。
(明)顧憲成:《顧端文公遺書》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943》)。
(明)高攀龍:《高子遺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420》)。
(明)錢一本:《黽記》(台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9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4》)。
(明)孫慎行:《玄晏齋集五種‧困思抄》(台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2月初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62》)。
(明)孫慎行:《玄晏齋集五種•困思抄》(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23》)。
(明)孫慎行:《玄晏齋集五種•止躬齋慎獨義》(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23》)。
(明)孫慎行:《玄晏齋集五種•文鈔》(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23》)。
(明)劉宗周:《劉宗周全集》(台北:中央研究院1996年6月)。
(明)黃宗羲:《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2月)。
(明)黃宗羲:《宋元學案》(台北:華世出版社,1987年9月)。
(明)黃宗羲:《明儒學案(上)》(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2月)。
(明)黃宗羲:《明儒學案(下)》(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2月)。
(明)黃宗羲:《明儒學案》(台北:華世出版社,1987年2月)。
(明)黃宗羲:《明儒學案》(台北:世界書局,1992年5月)。

二、近人相關著作
于化民:《明中晚理學的對峙與合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2月)。
王國良:《明清時期儒學核心價值的轉換》(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2月)。
古清美:《顧涇陽、高景逸思想之比較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7月)。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7年10月)。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9年9月)。
牟宗三:《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3月)。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7年7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台北:正中書局,1999年8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二)》(台北:正中書局,2002年10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三)》(台北:正中書局,2001年3月)。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年5月)。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年9月)。
吳震:《聶豹、羅洪先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4月)。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上)》(北京:新華書店,2004年8月)。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下)》(北京:新華書店,2004年8月)。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7月)。
朱漢民:《宋明理學通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
步近智、張安奇:《顧憲成、高攀龍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 。
李紀祥:《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12月)。
李明輝:《當代儒學的自我轉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7月)。
李明輝主編:《中國經典點詮釋傳統(二)》(台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年6月)。
李明輝:《孟子重探》(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6月)。
李明輝:《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4年)。
李明輝主編:《孟子思想的哲學探討》(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5月)。
岑溢成:《大學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1991年8月。)
杜維明:《儒家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出版社,1997年11月)。
杜維明:《人性與自我修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6月)。
杜保瑞:《北宋儒學》(台北:商務印書館,2005年4月)。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社,2005 年)。
林聰舜:《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0年10月)。
林安悟:《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9月)。
何俊:《西學與晚明思想的裂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
岡田武彥:《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
侯外廬:《中國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
侯外廬:《中國思想史綱(下)》(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1年10月)。
侯外廬:《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2年9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商務出版社,1994年4月)。
容肇祖:《明代理學史》(台北:台灣開明書局,1969年11月)。
高柏園:《中庸形上思想》(台北:東大書局,1988年)。
袁保新:《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2月)。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錄集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年,12月)。
陳來:《朱熹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0年12月)。
陳福濱:《晚明理學思想通論》(台北:環球書局,1983年9月)。
陳立驤:宋明儒學新論(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5年)。
陳暢:《自然與政教—劉宗周慎獨哲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11月)。
苗潤田:《中國儒學史(明清卷)》(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
徐儒宗:《江右王學通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
麥仲貴:《王門諸子致良知學之發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3年12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2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0年9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6月)。
唐君毅:《哲學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2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一)》(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3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二)》(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2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三)》(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年9月)。
唐君毅:《哲學概論‧上》(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9月)。
唐君毅:《哲學概論‧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9月)。
衷爾钜:《蕺山學派哲學思想》(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商務印書館,2002年8月)。
張豈之:《中國思想學說史》(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10月》。
張立文:《 中國學術通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張立文:《朱熹與退溪思想比較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3月)。
張學智:《明代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80年2月)。
勞思光:《大學中庸譯註》(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
溝口雄三:《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台北:國立編譯館,1994年12月)。
楊祖漢:《中庸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1990年3月)。
楊祖漢:《儒學與康德的道德哲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3月)。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6月)。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6月)。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圖書出版社,1990年7月)。
傅偉勳:《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台北:東大圖書出版社,1991年8月)。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10月)。
黃公偉:《宋明清理學體系論史》(台北:幼獅文化出版社,1971年9月)。
黃敏浩:《劉宗周及其慎獨哲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1年二月)。
黃忠天:《周易程傳註評》(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0年9月)。
黃振華:《論康德哲學》(台北:時英出版社,2005年5月)。
彭國翔:《良知學的開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3年6月)。
楊儒賓:《儒家的身體觀》(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3年1月)。
楊儒賓主編:《朱子學的開展-東亞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6月)。
楊國榮《王學通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9月)。
楊祖漢:《中庸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1980年3月)。
鄭宗義:《明清儒學轉型析探》(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
樊樹志:《晚明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10月)。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2年2月)。
劉述先主編:《當代儒學論集:傳統與創新》(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5月)。
劉述先:《儒家思想意涵之現代闡述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4年12月)。
劉述先:《現代新儒學之省察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4年5月)。
盧雪昆:《儒家的心性學與道德形上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8月)。
蕭萐父,許蘇民:《明清啟蒙學術流變》(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
錢明:《王陽明及其學派論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台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96年7月)。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二)》(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0年11月)。
錢穆:《朱子新學案(二)》(台北:三民書局,1971年10月)。
鍾彩鈞:《明代程朱理學的演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8 年)。
魏思齊編:《華裔學志中譯論文精選:文化交流和中國基督宗教史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9年4月)。
羅宗強:《明代後期士人心態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

三、期刊論文
李雄飛:〈東林黨人錢一本表字辨證〉《北京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1996年)。
林麗月:〈明末東林學派的幾個政治觀念〉《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1期,1983年6月)。
侯潔之:〈馮少墟學說論晚明關學的轉折〉《國立臺北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國文學報》(第43期,2008年6月)。
陳佳銘:《從朱子對《太極圖說》及《通書》的詮釋》(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18期,2011年12月)。
蔡仁厚:〈王門天泉「四無」宗旨之論辯--周海門「九諦九解之辯」的疏解(上)〉《鵝湖月刊》(第4期,1975年10月)。
蔡仁厚〈王門天泉「四無」宗旨之論辯--周海門「九諦九解之辯」的疏解(下)〉《鵝湖月刊》(第5期,1975年11月)。
鄭澤綿:〈從王陽明的戒慎恐懼工夫看良知學的形成〉《人文論叢》(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2017年12月)。
劉軍:〈東林黨與東林學派辨析—關於東林是否為黨的另外一種思路〉《新疆石河子大學學報》(第24卷第3期,2010年6月)。
劉述先:〈朱熹的思想究竟是一元論或是二元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期,1991年3月)。
五、 碩博士論文
林麗月:《明末東林運動新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4年7月)。
朱湘鈺:《高攀龍心性論研究》(國立暨南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金奮飛:《明末東林書院多維透視》(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2006年)。
吳孟謙:《融貫與批判:晚明三教論者管東溟的思想及其時代》(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4年)。
呂銘崴:《顧憲成、高攀龍的思想型態:從二子對陽明學與朱子學的詮釋與反省說起 》(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20年)。
唐伯瑜:《晚明顧憲成由王返朱的思想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曾光正:《東林學派的性善論與工夫論》(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班,1986年)。
陳民裕:《顧涇陽及其理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76年)。
陳美吟:《高攀龍理學思想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陳慈惠:《高景逸實學思想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陳百興:《顧憲成之思想與講學》(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專班碩士論文,2008年)。
羅傳樵:《論顧憲成之本體工夫論及其對朱王之評論》(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詹芷幸:《高攀龍的論語說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07年)。
蔡龍九:《高攀龍易學思想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蕭敏如:《東林學派與晚明經世思潮》(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3年1月)。
鄭志健:《晚明東林學派孫慎行思想研究》(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戴秉泓:《氣質、理義、慎獨:孫慎行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