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和諧美在國民小學校長行政溝通的實踐
作者:陳怡君
作者(外文):CHEN, YI-JIUN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教育經營與管理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黃宗顯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行政溝通和諧美國民小學校長Administrative CommunicationAesthetic HarmonyPrimary School Principal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雖然務實、理性的教育領導蔚為潮流,對於團聚組織向心力、提昇組織效能仍有力猶未逮之感,如能轉向美學領導,不僅可平衡科學管理的研究與實踐,也可尋得教育領導的新思維。而領導離不開溝通,溝通重視以和為貴,和諧就是美,藉由將和諧美運用於國民小學校長的行政溝通,期望藉此提昇行政溝通的品質與效能,進而提昇組織效能。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和諧美在國民小學校長行政溝通的實踐作為與成效,了解溝通能力獲肯定的個案校長在行政溝通運用和諧美的理念及實踐歷程,尋求理論與實務結合之啟示性建議。研究採用質性研究的個案訪談法,訪談了高雄市國小在和諧美行政溝通實踐成效良好的3位個案校長及其學校的教職同仁。根據研究結果,綜合歸納出以下幾點結論:
一、和諧美係指在美學範疇中的和諧現象,及和諧所呈現出來的特徵,其在發展過程中會呈現出協調一致、對立調和、完整諧和、規律有序、比例合度或均衡適當等其中之一或多個特徵,是一個動態歷程。
二、將和諧美應用於行政溝通,能以和諧美六大特徵的14項自我理念為核心,在人際和諧、人與社會和諧、人與環境和諧面向落實相關作為,進而實現個體之自我和諧。
三、國小校長認同將和諧美運用於行政溝通,有助提昇行政溝通效能,且易於營造出和 諧的組織文化,帶動正向循環,增進向心力與執行力。
四、將和諧美應用於行政溝通,部分具體行為會顯現出兩個以上的自我理念,且多數時候會連結「將心比心」的理念。
五、和諧美在學校行政溝通中的應用,多數是為預防或處理衝突、對立的狀況,它是一個衝突、協調、平衡、穩定,不斷循環變化的動態歷程,當其發展至融洽狀態時,學校會成為一個完整諧和的有機體。
六、在行政溝通的歷程中,經由自我開放、自我省思及採用融通型平等互尊的對話模式,易給人平易近人,且具同理心的感受,有助於深化和諧美在行政溝通的影響力。
七、善用通訊軟體,積極協助處理同仁需求,可提昇溝通效能,且高效率的組織效能,有助於營建和諧校園氛圍。
八、和諧美能在行政溝通予以實踐時,會讓人產生愉悅、幸福、快樂的感覺,且易於感動他人及獲得成就感,也能提昇行政團隊的留任行政職務的意願。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與發現提出建議,供教育行政機關、國小校長及行政人員和未來研究之參考。
Although pragmatic and rational educational leadership is in vogue, there is still shortness in building coherence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of organization. If we can turn to aesthetic leadership, we can not only balance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but also find new thought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There is always communication in leadership.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n communication is harmony, and harmony is beauty. By applying aesthetic harmony to the administrative communication of principals of elementary schools, we hop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administrative communication in organization.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practice and effectiveness of aesthetic harmony for administrative communication of principals of elementary schools, and to understand how to connect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cases which their communication ability are accepted. The study used a qualitative case interview method. To interview three principles and their colleagues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Kaohsiung city who performed well in harmoniously administrative commun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summarized:
1.Aesthetic harmony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of harmony in the aesthetic categor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presented by aesthetic harmony. It will show one or multipl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coordination, opposition reconcile, complete, orderly, regularity, well-proportioned, appropriate balance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esthetic harmony is a dynamic process.
2.14 self-concepts in the six traits of aesthetic harmony in administrative communication can be the cores which will carry out related actions in the aspects of interpersonal harmony, harmony between people and society and harmony between people and environment and then self-harmony eventually.
3.Principals in primary schools agree that aesthetic harmony in administrative communication will help elaborate the efficacy, build harmonious organizational culture, inspire positive feedbacks, and enhance coherence and executive power.
4.Parts of actions will reveal more than two self-concepts in the application of aesthetic harmony in the administrative communication and mostly be associated with empathy.
5.The application of aesthetic harmony in school administrative communication will mainly prevent or deal with conflicts, confrontation. It is a continuously dynamic cycle of conflicts, coordination, balance and stability. When it is under harmony, schools will become a completely harmonious organism.
6.In the process of administrative communication, eclectic, equal and mutual respect dialogue with self-opening and self-reflection and empathic feelings will deepen the influence of aesthetic harmony in the administrative communication.
7.Making good use of communication software and actively responding to faculty’s requirement will improve the communicative efficacy and be helpful in building harmonious atmosphere in schools.
8.The fulfillment of aesthetic harmoniously administrative communication will make people feel joyful, happy, and delighted, be easy to touch others, obtain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and strengthen the willingness to retain in the position as administrators.
At last,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findings will provide educationally administrative units, principals in primary schools for future study.
一、中文部分
丁學勤、沈容卉(2013)。部落格對學校的管理-內部溝通及教師認同感。教育學術彙刊,5(1),39-58。
于文書、段志國(2007)。關於和諧社會建設的美育思考。烟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73-77。
于偉(2016)。教育哲學。臺北市:五南。
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2000)。質的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7,29-50。
王文科、王智弘(2013)。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元驤(2010)。論美與人的生存。杭州:浙江大學。
王如哲、馮丰儀、李安明、郭秋勳、鍾任琴、楊振昇、湯堯、江芳盛、林志成、林明地、王麗雲、陳玉娟、陳錫珍、吳政達、林海清、孫志麟、林妮燕、高又淑(譯)(2004)。J. Murphy & K. S. Louis著。教育行政研究手冊(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 project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2nd ed.))。臺北市:心理。
王明居(2007)。美與和諧。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25),1-6。
王政彥(2012)。新式互動媒體在教育行政機關組織溝通之應用。教育行政研究,2(2),23-42。
王美娟(譯)(2017)。守屋智敬著。超領導心理學:從心開始,當一個99%部屬都愛戴的領導者(シンプルだけれど重要なリーダーの仕事)。臺北市:臺灣東販。
王洁雪(2014)。美在于和諧─論文學創作形式與內容的統一。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35(3),154-155。
王振輝(2013)。當代溝通的困境與教育中溝通理性之重建。靜宜人文社會學報,7(1),23-57。
王淑俐(1989)。成功校長的領導語言。師友,270,30-31。
王淑俐(2005)。溝通,其實不簡單:教育及學校行政溝通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五南。
王梅玲(2012)。關鍵事件法。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2018年5月12日,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9272/。
王登峰、黃希庭(2007)。自我和諧與社會和諧─構建和諧社會的心理學解讀。西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3(1),1-7。
王群(2006)。構建和諧,喜迎「世博」─談人際溝通言語素養。圖書館雜誌,25(11),81-88。
王曉雯(2014)。從先秦儒道「和」的理想談當代大學生的人格培育。正修通識教育學報,11,19-37。
王韻齡(2015)。行政主管荒,學校運作停擺。載於親子天下第70 期(2015/08),學習與教育。2019年03月10日,取自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1373。
方珊(2001)。美學的開端:走進古希臘羅馬美學。上海:上海人民。
文潔華(1993)。藝術自然與人文:中國美學的傳統與現代。臺北市:允晨文化。
白西喬(2006)。「和而不同」:古代和諧社會的深層理念。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1),39-43。
毛宣國(2002)。美學新探。長沙:岳麓書社。
朱立元(2001a)。西方美學名著提要(上)。臺北市:昭明。
朱立元(2001b)。西方美學名著提要(下)。臺北市:昭明。
朱立元(2009)。西方美學思想史。上海:上海人民。
朱光潛(1983)。西方美學家論美與美感。臺北市:丹青。
朱光潛(2018)。西方美學史(上)。臺北市:五南。
朱光潛(譯)(2018)。G. W. Hegel著。美學第一卷(Vorlesungen über die Ästhetik I)。臺北市:五南。
朱良志(2006)。中國美學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
朱志榮(2006)。中西美學之間。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朱志榮(2012)。中國藝術哲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朱志榮(2013)。中國審美理論。上海:上海人民。
成中英(2011)。美的深處:本體美學。杭州:浙江大學。
吉永生(2010)。從和諧美學到和諧社會:中西和諧文化傳統的形成與分析。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0(3),51-55。
江吟梓、蘇文賢(譯)(2010)。M. Lichtman著。教育質性研究:實用指南(Qualitative Research in Education: A User’s Guide)。臺北市:學富。
艾昌瑞、陳加屏(審閱)(2006)。McShane, S. L. & Glinow, M. A. V.著。組織行為:剖析職場新思維(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emerging realities for the workplace revolution (3rd ed.))。臺北市:麥格羅.希爾。
汝信(2005)(主編)。西方美學史(第一卷)古希臘羅馬至中世紀美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史修永(2006)。建構和諧社會的美學解讀。天府新論,2006(3),142-145。
任淑紅、夏德計、姜東海(2007)。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真、善、美的統一。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2(1),38-39。
宋一(2007)。和諧文化•和諧精神•和諧社會。平頂山學院學報,22(1),6-9。
李文虎、黃炬(2005)。團隊溝通與美學。遼寧行政學院學報,7(5),90-92。
李仕文(2005)。和諧、合力、活力與構建和諧社會的哲學思考。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8(6),56-60。
李志勇、廖軍和(2010)。和諧社會構建中的心理和諧問題探析。心理學探新,30(4),3-7。
李宗派(2009)。探討溝通概念與技巧「如何與老人和失智症患者保持和諧之關係」。臺灣老人保健學刊,5(1),1-16。
李佩璇(2014)。圖解美學。臺北市:易博士文化。
李美燕(2010)。「和」與「德」--柏拉圖與孔子的樂教思想之比較。藝術評論,20,123-146。
李根啟(2012)。簡析中國藝術審美之和諧美特徵。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33(10),210-212。
李敏(2007)。一位初任教導主任與校長行政溝通衝突之反省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李莉(2008)。有效溝通與領導能力的相互作用。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3(4),77-78。
李健夫(2001)。美學思想發展主流:反思與闡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李培顯(2008)。注重談話藝術,促進人際和諧。新聞愛好者,2008(8A),64-64。
李雯佩(2016)。一位女性校長領導觀點轉化歷程之敘事研究。美和學報,35(1),171-198。
李詩和、徐玖平(2017)。「忠恕之道」合理性的多維闡釋及其現實意義。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7(4),86-90。
李新鄉(2008)。組織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李聖賢(譯)(2000)。John P. Kotter著。領導與變革:企業變革中的領導新思維。
李錦旭(譯)(1987)。D. Blackledge & B. Hunt著。教育社會學理論。臺北市,桂冠。
李靜宜(譯)(2016)。橫山信弘著。氣氛力:氣氛對了,什麼都對了(「空気」で人を動か)。新北市:中國生產力。
李醒塵(1996)。西方美學史教程。臺北市:淑馨。
吳天方、郭美辰(2002)。溝通技巧在高職學校行政上的應用。學校行政,17,79-86。
吳志男(2003)。組織文化、組織氣候與組織公民行為。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吳秀光(2001)。政府談判之博奕理論分析。臺北市:時英。
吳金香(2000)。學校組織行為與管理。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2014)。學校行政(七版)。臺北市:心理。
吳清山(2015)。教師讓社會更美好。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2016)。教育的正向力量。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國松,2018)。12年國教新課綱共備觀議課問題與課程領導之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9),104-107。
吳硯文(2014)。周哈里窗/有效人際溝通兩大因素:自我揭露與他人回饋。2018年8月5日取自http://www.cna.com.tw/magazine/14/201410060006-1.aspx。
吳愛紅(2009)。和諧美─先秦兩漢與古希臘羅馬美學的會合點。語文學刊,2009(1),141-142。
吳學剛(2009)。凝聚力─培養企業員工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權威指南。北京:中國致公。
余明助(2006)。組織變革不確定感與員工工作態度關係之研究-以組織溝通和員工信任為中介變數。人力資源管理學報,6(2),89-110。
余政達(2013)。分布式領導、溝通行為、教師工作滿意度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余朝權(2005)。組織行為學。臺北市:五南。
宋長春(2006)。和諧社會與人的全面發展。江蘇高教,2006(1),111-112。
肖紅偉、高應東(2006)。論和諧之美學意蘊。宜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8(1),76-90。
肖飛(2007)。楊振寧科學美界想研究之「和諧美」。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4(12),74-76。
汪信硯(1994)。科學美學。臺北市:淑馨。
呂姿瑩(2007)。現代美學。新北市:新文京。
何華國(2003)。人際溝通。臺北市:五南。
邢煦寰(2000)。通俗美學。北京:中國青年。
沈重宗(2016)。公立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經由影響教師感恩進而提升教師接任或續任行政工作意願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沈煌寶(2002)。國小教師社會態度、人格特質與衝突因應方式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林士奇(2008)。談判技巧對處世與人格發展之研究。商業現代化學刊,4(3),121-131。
林明地(1997)。平衡邏輯與藝術的教育領導。載於歐用生(主編),新世紀的教育發展(頁461-478)。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明地(2002)。學校領導:理念與校長專業生涯。臺北市:高等教育。
林明淵、陳翠娟、廖明正、潘志忠、翁雅屏、魏士欽、趙振國、蘇漢彬(2012)。提升教師兼任行政工作意願。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主編,校園經營實務案例分析(頁21-34)。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林來利(2005)。中小學有效能校長領導行為特徵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念荷(2011)。華人文化價值觀對團隊成員分配決策選擇之影響。元智大學領導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林秀琴(2006)。高雄市國民中小學校長溝通行為與教師工作滿意度及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宛蓉、賴香菊、邱國展(2010)。表情符號對線上採購談判和諧關係建立之影響—結合質化與量化分析。資訊管理學報,17(4),171-196。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
質的研究方法(頁239-262)。高雄市:麗文。
林思伶(2009)。校園經營的領導美學─僕人/服務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88,91-99。
林祐菖(2005)。弔詭論述及其在學校行政上之蘊義。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柏豪(2017)。組織裡的場面話之探索研究:定義、前因與後果。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林振中(2006)。哈伯瑪斯之溝通行動理論在營造和諧校園的應用探討。中等教育,57(3),62-77。
林逢祺(2008)(譯)。D. Townsend著。美學概論(An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臺北市:學富文化。
林梅琴(2007)。學校組織變革:組織、領導人和成員的需求平衡與轉變。臺北市:五南。
林逸青(2013)。學校行政溝通。載於吳清基(主編),教育政策與學校行政(頁179-195)。臺北市:五南。
林裕欽(譯)(2015)。T. K. Gamble & M. W. Gamble著。人際溝通與技巧(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building connections together)。臺北市:雙葉。
林煥民(2007)。組織溝通在學校行政之應用-以××國小為例。學校行政,48,1-18。
林義男、張德銳、黃昆輝(2000)。角色衝突。載於教育大辭書。2018年8月9日取自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5952/。
季水河(2012)。美學理論綱要。長沙:湖南人民。
武文瑛、王世哲、王長華、江澈、吳若己、李瑞娥、郭倩琳、郭祥益、曾琳雲、鄭淑芬、謝文豐(譯)(2003)。S. L. Tubbs & S. Moss著。人際溝通(Human Communication: Principles and Context(9th ed.))。臺北市:麥格羅希爾。
青年日報(2019)。中小學鬧行政荒,教育部爭取調整組長加給。2019年11月28日取自https://www.ydn.com.tw/News/345547。
周芬伶(2016)。美學課。臺北市:九歌。
周來祥(2003)。辯證和諧美學與審醜教育。文藝研究,2003(4),26-29。
周來祥(2007)。從和諧美學看和諧社會。文藝研究,2007(2),39-42。
周來祥(2016)。周來祥美學思想:和諧美學的總體風貌。2018年7月26日取自https://read01.com/MGenya.html#.W1kf5dUzaUk。
周來祥、周紀文(2002)。美學概論。臺北市:文津。
邱明正、朱立元(2007)。美學小辭典。上海:上海辭書。
邱紫華(2003)。東方美學史(下卷)。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邱憲義(2015)。教師組織溝通、組織氣氛對工作滿意度的影響:以HLM分析。明新學報,41(2),133-152。
紀有田(2002)。組織溝通個案的探討。師友月刊,423,78-80。
胡帆、陳宇宙(2007)。和諧思維及其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創新,1(6),21-25。
洪美姈(2005)。我國溝通研究博碩士論文內容分析之研究。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洪嘉文(2001)。溝通管理在學校體育之策略應用。中華體育季刊,15(3),128-136。
茍彩煥、張翡月、廖婉君(2013)。美學與藝術生活。臺北市:新文京。
柯漢琳(1995)。美的形態學。廣州:中山大學。
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7(2),25-35。
馬志明(2002)。信任關係對策略彈性的影響研究―以經濟部資訊業體系電子化B計畫為例。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徐如宜(2018,5月9日)。校長不好做,兩人不懼異樣眼光回任教師。聯合報,2018年7月10日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11322/3133513。
徐岱(2001)。美學新概念:21世紀的人文思考。上海:學林。
徐林祥(2001)。中國美學初步。佛山市:廣東人民。
徐恒醇(1987)(譯)。J. C. F. Schiller著。美育書簡(O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Man in a Series of Letters)。臺北市:丹青圖書。
徐振邦、梁文蓁、吳曉青、陳儒晰(譯)(2006)。L. Cohen, L. Manion & K. Marrison著。最新教育研究法(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臺北縣:韋伯。
翁敏芳、賴志峰(2014)。台中市國民小學兼任行政教師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相關之研究。學校行政,93,210-232。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2018,7月2日)。燕巢國中校長轉任爭議,教育局強調學生受教權為重,呼籲以理性、平和消弭爭議。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2018年7月10日取自http://www.kh.edu.tw/publicInfo/bureauReport/20180143。
高偉華(2017)。中西方和諧理論辨源及對話。2018年7月1日,取自https://www.sinoss.net/uploadfile/2017/0620/20170620024212984.pdf。
高燦榮(2006)。環境藝術: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臺北市:南天。
秦夢群(2007)。教育行政-理論部分。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2013)。教育領導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2017)。教育行政理論與模式。臺北市:五南。
孫喜艷(2014)。《周易》美學的生命精神。新北市:花木蘭文化。
孫義雄(2007)。深度訪談法與犯罪成因之探索。警學叢刊,38(3),37-55。
袁濟喜(1994)。中西和諧之美的比較。載於馬奇(主編),中西美學思想比較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袁濟喜(2009)。和:審美理想之維。南昌市:百花洲文藝。
凌繼堯(2007)。美學的十五堂課。臺北市:五南。
張公善(2006)。批判與求贖:從存在美論到生活詩學。合肥:安徽人民。
張世英(2012)。美在自由─中歐美學思想比較研究。北京:人民。
張玉能(2008)(主編)。美學教程。武漢:華中師範大學。
張法(1998)。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臺北市:淑馨。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35,87-120。
張春興(2013)。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臺北市:東華。
張家齊(譯)(2005)。涉谷昌三著。領導心理學:掌握人心、激發工作動力的領導學。臺北縣:博誌文化。
張國慶(2009)。中和之美:普遍藝術和諧觀與特定藝術風格論。北京:中央編譯。
張國慶(2010)。中國古代美學要題新論。北京:中央編譯。
張國慶(2018)。和諧論概述。2018年5月17日,取自blog.sciencenet.cn/home.php?
mod=attachment&id=26726。
張景媛(2000)。完形心理學。載於教育大辭書,2018年8月2日取自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5580/。
張睿蕾(2006)。淺析中國傳統和諧思想。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5(2),4-6接82。
張德聰、曾端真、王淑俐(2006)。人際溝通的藝術。臺北縣:空大。
張慶勳(2001)。學校組織行為。臺北市:五南。
張慶勳(2011)。校長領導與優質學校組織文化之形塑。教育研究月刊,202,14-22。
張體勤、劉軍(2005)。基於和諧思想的管理美學初探。山東社會科學,122,135-137。
陳文進、楊麗玲(2005)。教育行政溝通。中華技術學院學報,33,139-155。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臺北市:洪葉。
陳向明(2005)。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全黎(2005)。和諧社會與和諧美學。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6(4),58-61。
陳宜宣(2005)。國中女校長溝通行為之個案研究。中等教育,56(6),28-45。
陳忠豪(2010)。台中市國民小學教師職務編配品質與學校行政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與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思宇(2016)。虛性和諧態度的形成原因與其對職場關係的影響。元智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陳衍宏(2012)。組織變革中的領導力:當代力學與美學觀點初探。玄奘管理學報,8(2),55-74。
陳紅兵(2006)。生態美學的視域融合與當代美學發展趨勢。貴州社會科學,199,56-60。
陳奎喜(2000)。學校的社會體系。載於教育大辭書。2018年9月10日取自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學校的社會體系。
陳美現、王建畯(2004)。學校體育行政組織溝通之探討。大專體育,71,82-88。
陳高生(2015)。美學經濟效果與馬斯洛需求階層理論之關係-以CHANEL品牌為例。美容科技學刊,12(2),35-54。
陳啟榮(2011)。行政溝通的藝術與技巧。人事月刊,52(3),1-15。
陳雪麗(2012)。情感教育:儒佛情緒觀的現代應用。臺北市:五南。
陳斐(2009)。深度訪談的障礙及其引導原則、對策。新聞愛好者,2009(2B),82-83。
陳義明(2005)。學校經營管理與領導。臺北市:心理。
鈕文英(2007)。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
教育百科(2018)。和諧溝通理論。2018年8月25日取自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
Detail/?title=%E5%92%8C%E8%AB%A7%E6%BA%9D%E9%80%9A%E7%90%86%E8%AB%96。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2019年3月11日取自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7944,c639-1.php?Lang=zh-tw。
陸洛(2003)。人我關係之界定-「折衷自我」的現身。本土心理學研究,20,139-207。
郭思妤、蔡卓芬(編譯)(2012)。S. P. Robbins, & T. A. Judge著。組織行為(Organizational behavior(14th ed.))。新北市:普林斯頓。
郭廣賢(2014)。藝術與美學導論。新北市:全華。
梁振南(2010)。和諧美的理論價值探究。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6(2),87-90。
梁福鎮(2013)。教育行政學: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梁錦鋆(2011)(譯)。H. Read著。藝術的意義:美學思考的關鍵課題(The Meaning of Art)。臺北市:遠流。
莊雅州(2003)。美學的會通─論和諧。載於國立歷史博物館(主編),第四屆東方美學學術研究會(頁10-22)。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莊福泰(2017)。缺乏互信校園,讓教師不願兼任行政。2019年11月28日,取自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3756。
戚樹誠(2016)。組織行為:台灣經驗與全球視野。臺北市:雙葉書廊。
黃乃熒(2000)。後現代教育行政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仕綸(2015)。大學生自我和諧、正向情緒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光雄(譯)(2001)。R. C. Bogdan & S. K. Biklen著。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3rd ed.)。嘉義市:濤石。
黃光雄、簡茂發(主編)(199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成權(2010)。美學與杜威的美學。桃園縣:育晟。
黃妙玲(2007)。國小校園和諧組織溝通之分析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黃宗顯(1999)。學校行政對話研究:組織中影響力行為的微觀探討。臺北市:五南。
黃宗顯(2006a)。學校行政人員「潛溝通」行為探討。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集刊,2,33-49。
黃宗顯(2006b)。教育行政溝通。載於謝文全等(合著),教育行政學:理論與案例(頁327-362)。臺北市:五南。
黃宗顯(2007)。校長權力運用的美學轉化。教育研究月刊,162,5-12。
黃宗顯(2012)。美的定義、功能及其在學校領導的應用。教育行政研究,2(1),137-159。
黃宗顯(2013)。領導美學關鍵能力:校長提升領導品質與境界必要的修煉。載於黃宗顯、謝傳崇、吳明清、鄭新輝、張慶勳、林思伶(合著),校長卓越領導的素養與實踐(頁1-18)。臺北市:高等教育。
黃宗顯、陳怡君(2013)。《莊子》美學思想在學校領導之應用。發表於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系主辦之「2013教育高階論壇國際學術研討會:數位時代之教育議題與發展」,臺南市:國立臺南大學。
黃念然(2010)。中國古典文藝美學論稿。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黃怡雯(2007)。組織溝通在校長領導之應用。學校行政,51,19-34。
黃昆輝(1996)。教育行政學。臺北市:東華。
黃政傑主編(1998)。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臺北市:漢文。
黃偉、秦振澤(2005)。關於「和諧社會」的哲學思考。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6,61-62。
黃國彥(2000)。文件分析法。載於教育大辭典。2019年3月4日取自國家教育研究雙語詞彙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3274/。
黃囇莉(2006)。人際和諧與衝突:本土化的理論與研究。臺北市:揚智文化。
黃囇莉、鄭琬蓉、黃光國(2008)。邁向發聲之路:上下關係中「忍」的歷程與自我之轉化。本土心理學研究,29,3-76。
項征(2010)。從美的關係看美的本質-對美的本質的認識。語文學刊,2010(3A),129-131。
曾志平、陳怡靖、鄭燿男(2015)。國民小學職務分配類型、職務選擇、教師分配公平知覺及工作效能之關係。學校行政,100,262-276。
曾昭旭(1992)。儒家美學。載於姜一涵、邱燮友、曾昭旭、楊惠南、陳清春、張清治(編)中國美學(頁19-69)。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曾啟芝(2015)。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臺北市:五南。
曾耀衣、肖乃濤(2006)。組織傳播的審美特徵。遼東學院學報,8(2),60-67。
傅秋濤、劉愛平(2008)。試論王陽明的存在論自然美思想。載於范明華、張賢根(主編)美學與藝術研究-第一輯(頁75-84)。武漢:武漢大學。
馮朝霖(2000)。化混沌之情、原天地之美─ 從情意教育到教育美學。載於崔光宙、林逢祺(主編)教育美學(頁1-31)。臺北市:五南。
馮朝霖(2008)。空間領導、氣氛營造與美學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74,49-60。
馮慧(2011)。美學的100個故事。臺北市:宇河文化。
馮廣藝(2007)。語言和諧論。北京:人民。
彭明福、朱云才(2015)(主編)。實用美學與審美鑑賞。重慶:重慶大學。
彭修銀(2008)。東方美學。北京:人民。
彭修銀、鄭博超(2004)。美在當代的回歸與超越。中州學刊,142,106-111。
彭盛(2005)(譯)。B. Bosanque著。美學史。臺北縣:華立文化。
彭淮棟(2006)(譯)。U. Eco著。美的歷史(History of Beauty)。臺北市:聯經。
彭鋒(1999)。美學的意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游淑芳,(2010)。大學生雙元自主發展、因應策略與心理健康之關係。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游梓翔、劉文英、廖婉如(2003)(譯)。J. T. Wood著。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everyday encounters)。臺北市:雙葉書廊。
游清鑫、鄭夙芬、陳陸輝(2001)。面訪實務。臺北市:五南。
陽澤、張向葵(2007)。現代中國人心理健康和諧觀的理論構念。心理科學,30(3),629-631。
童學敏(2007)。基於領導藝術的人際溝通能力分析研究。商場現代化,502,128-129。
董君武(2010)。學校變革與教育領導。北京:北京大學。
詹正信(2006)。教育是真善美的志業。載於林文律(主編)中小學校長談校務經營(頁719-736)。臺北市:心理。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17-23。
萬志全(2010)。中國古代審美理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萬望平(2016)。推薦序二。載於李靜宜(譯),氣氛力:氣氛對了,什麼都對了。新北市:中國生產力。
萬新知(1998)。國民小學校長行政溝通行為、組織溝通氣氛與校長領導效能之關係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萬新知(2001)。國民小學溝通氣氛之調查研究。臺東師院學報,12(下),145-169。
葉至誠(1997)。社會學。臺北市:揚智。
葉知秋(2004)。無美之學─西方美的本質學說批判。北京:人民。
葉重新(2017)。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葉朗(1993)。現代美學體系。臺北市:書林。
葉朗(2014)。美學原理。臺北市:信實文化行銷。
楊平(2006)(譯)。A. Carlson著。環境美學:自然、藝術與建築的鍳賞(Aesthetics and the environment : the appreciation of nature, art, and architecture)。成都市:四川人民。
楊志明、章建剛(1996)。藝術的起源。昆明:雲南大學。
楊孟麗、謝水南(2013)(譯)。J. R. Fraenkel, N.E. Wallen & H. H. Hyun著。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How to design and evaluate research in education.)。新北市:心理。
楊泰和、蘇惠君、魏子涵(2009)。以深度訪談法探究金融購併環境下影響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變數。2018年5月11日,取自http://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
4763/1/%E6%A5%8A%E6%B3%B0%E5%92%8C%E5%9C%8B%E5%A4%96%E7%
A0%94%E8%A8%8E%E6%9C%83%E7%99%BC%E8%A1%A8%E8%AB%96%E6%96%87.pdf。
楊瑞霞(2009)。高雄縣國民小學行政人員潛溝通行為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學校經營與管理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楊憲章、侯世光(2017)。國中校長應用溝通理論探究校園衝突管理策略--來自七位校長的經驗。科技與人力教育季刊,3(4),41-64。
楊龍立(2013)。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鄒華(2003)。20世紀中國美學研究。上海:復旦大學。
趙容嬋(2011)。從「忍氣吞聲」到「輕安自在」:自我與人際拿捏困境者之諮商經驗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趙國乾(2004)。論先秦時期和諧美學思想的邏輯傾向。中州學刊,143,75-77。
趙雅博(2006)。談美:從自然美到藝術美。臺北縣:輔仁大學士林哲學研究中心。
趙憲章(2000)。美學精論。北京:中國青年。
廖金春(2010)。教育美學:教育因設計而美好。臺北市:泰電電業。
廖婉如(2011)(譯)。P. Ferrucci著。美,靈魂的禮物(Beauty and the Soul: the extraordinary power of everyday beauty to heal your life)。臺北市:心靈工坊。
漢寶德(2008)。談美感。臺北市:聯經。
劉千美(2000)。藝術與美感。臺北市:臺灣書店。
劉文潭(2001)(譯)。W. Tatarkiewicz著。西洋古代美學(Historia estetyki)。臺北巿:聯經。
劉玉玲(2005)。組織行為。臺北縣:新文京開發。
劉向信(2010)。「和諧」六論。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6(1),24-27。
劉昌元(2017)。西方美學導論。臺北市:聯經。
劉忠英(2006)。試論人的和諧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人美境界。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8(3),60-64。
劉香伶(2014)。國小教師職務編配現況與改進原則。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11),66-68。
劉得鵬(2004)。華人組織中的關係衝突與任務衝突:衝突層次與和諧性格的角色。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雲杉(2000)。學校生活社會學。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劉華錦(2017)。大學課堂文化:困境中的反思與重構。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7(11),225-229。
潘小慧(2010)。從「君子和而不同」談和諧的多元整全意涵--以先秦儒家典籍為主軸。哲學與文化,37(7),165-178。
潘玉愛(2006)。王心齋與中晚明儒學的轉折─兼論道德自我與社會人倫的衝突與和諧。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潘慧玲(主編)(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魯文忠(2000)。中國美學之旅。武漢:長江文藝。
蔡文英(2013)。桃園縣國小教師職務分配的現況與期望之調查研究。國教新知,60(3),116-127。
蔡文輝(2014)。社會學理論。臺北市:三民。
蔡世弘、黃文三、沈碩彬(2010)。國小校長溝通行為與行政人員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教育學術彙刊,3(1),1-21。
蔡金田、董德佑(2017)。行動即時通訊軟體應用於學校行政溝通之探討-以南投縣國民小學為例。教育行政論壇,9(1),49-72。
蔡培村、武文瑛(2013)。領導學:理論、實務與研究。高雄市:麗文。
蔡惠淑(2017)。國民小學校長道德領導行為、學校創新、組織溝通與學校效能徑路模式之建構與驗證。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漢賢(2012)。社區和諧重在溝通,民主法治要在協調─運用議事法規來達成眾志成城。社區發展季刊,138,12-20。
蔡鴻濱、郭曜棻、陳銘源(2012)。團體溝通的理論與實務。新北市:揚智文化。
鄭宏財(2002)。良好的學校行政溝通--從哈柏瑪斯[J. Habermas]的溝通行動理論[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ve]談起。教育資料與研究,45,88-96。
鄭佩芬(2014)。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新北市:揚智文化。
鄭崇趁(2006)。教育的著力點。臺北市:心理。
鄭彩鳳(2008)。學校行政研究:理論與實務。高雄市:麗文。
鄭進丁(1990)。國民小學校長運用權力策略、行政溝通行為與學校組織氣氛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樊美筠(1997)。中國傳統美學的當代闡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蔣梅、彭中禮(2005)。正義:自然秩序的內部和諧-柏拉圖正義觀探析。法令月刊,56(2),84-93。
鄧曉芒(2010)(譯)。I. Kant著。判斷力批判:康德三大批判之三(Kritik der Uiteilskraft)。臺北市:聯經。
鄧曉芒(2012)。西方美學史講演錄。長沙:湖南教育。
鄧聯慶(2007)。心理和諧與和諧社會的構建。理論觀察,47,28-29。
歐陽周、顧建華、宋凡聖(1993)。美學新編。杭州:浙江大學。
駱秉容(譯)(2004)。R. E. Lefton, & V. R. Buzzotta著。從心領導人際關係技巧篇(Leadership through people skills)。臺北市:麥格羅‧希爾。
蕭佳純(2011)。學校創新氣氛、教師內在動機與教師創意教學表現關連之研究:多層次調節式中介效果之探討。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9(4),85-125。
賴岳聰(2015)。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兼任行政工作之初探。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4(5),109-111。
賴祥蔚(2009)。領導溝通。載於吳奇為、鈕則勳、林萃芬、張惠蓉、莊伯仲、賴祥蔚(合著),人際溝通的理論與應用(頁191-216)。臺北市:五南。
賴樂山、高尚仁、許馨尹(2005)。華人傳統人格與心理健康表現之相關:以「中國人個性測量表」為工具。應用心理研究,27,81-110。
駱錦芳、李健夫(2012)。美學原理教程。北京:北京大學。
謝文全(2006)。教育行政導論。載於謝文全、黃乃熒、吳清山、陳麗珠、王麗雲、王如哲、秦夢群、張德銳、張明輝、林新發、黃宗顯、張鈿富、林明地、湯志民、潘慧玲(合著),教育行政學:理論與案例(頁1-32)。臺北市:五南。
謝文全(2016)。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金青(2014)。領導學:文化視野之詮釋分析。臺北市:黃金學堂。
謝馥蔓、張善智(譯)(2000)。J. Greenberg著。組織行為(Managing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臺北市:學富。
鍾尚融(2012)。成員和諧價值觀對團隊效能之影響-以團隊溝通為中介變項。元智大學經營管理碩士班(領導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瞿立鶴(1992)。教育行政。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聶振斌(2013)。中國藝術精神的現代轉化。北京:北京大學。
簡吟如(2009)。台灣大學生的憂鬱、焦慮與人際問題解決的理與情。東吳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簡晉龍(2003)。自我建構與主觀幸福感:自尊與相融和諧的角色。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簡晉龍、李美枝、黃囇莉(2009)。幸福之路:雙重自我建構的分流與匯合。中華心理學刊,51(4),453-470。
顏斯華(譯)(1993)。M. Peel著。圓融的溝通。臺北縣:允晨。
嚴珮瑜(2010)。華人組織中的人際壓力源:構念與測量。元智大學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羅利建(2014)。情感美學:論美和美感。北京:中國經濟。
羅清水(2000)。學校組織的溝通藝術。2018年6月17日,取自https://pulse.naer.edu.tw/
Uploads/Files/History/%E6%95%99%E8%82%B2%E4%BA%BA%E5%8A%9B%E8%88%87%E5%B0%88%E6%A5%AD%E7%99%BC%E5%B1%95/2000/001/%E7%AC%AC17%E5%8D%B7%E7%AC%AC1%E6%9C%9F01_2000%E5%B9%B4.pdf。
羅敦信、劉秀丹(2013)。幸福的說話習慣─習慣領域與溝通理論的對話。習慣領域期刊,5(1),19-30。
蘇景進(2011)。高職校長知識領導及溝通行為對學校優質化執行成效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二、西文部分
Anderson, K. E. (1971). Persuasion theory and practic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ainbridge, W. S. (1989). Survey Research: A computer-assistant introduction. Belmont, CA: Wadsworth.
Barnard, C. I. (1968). The functions of the executive (18th ed.).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athurst, R., Jackson, B., & Statler, M. (2010). Leading aesthetically in uncertain times. Leadership, 6(3),311-330.
Bogdan, R. C., & Biklen, S. K. (2007).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and methods (5th ed.). Boston: Pearson Education.
Bolman, L. G., & Deal, T. E. (2013). Reframing organizations: Artistry, choice, and leadership (5th ed.). CA: Jossey-Bass.
Burgess, R. G. (1984). In the Field: An introduction to field research. London: Allen and Unwin.
Carlson, J. A. (2010). Avoiding traps in member checking. The Qualitative Report, 15(5), 1102-1111.
Champoux, J. E. (2010).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tegrating individuals, groups, and organizations. Milton Park: Taylor & Francis.
Cohen, L., Manion, L., & Morrison, K. (2000).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 London : Routledge Falmer.
Cooil, B., Aksoy, L., Keiningham, T. L., & Maryott, K. M. (2009). The relationship of employee per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climate to business-unit outcomes: An MPLS approach. 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 11(3), 277-294.
Cooper, D. R., & Schindler, P. S. (2003). Business research methods (8th ed.). Boston: McGraw-Hill.
Crossley, M. L. (2000). Introducing narrative psychology: Self, traum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Buckinghamshire: Open University Press.
Daft, R. L., & Lengel, R. H. (1984). Information richness: A new approach to managerial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al design. In: Cummings, L.L. & Staw, B. M. (Eds.),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6, (pp. 191-233). Homewood, IL: JAI Press.
Daft, R. L., & Lengel, R. H. (1986). 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media richness and structural design. Management Science, 32, 554-571.
Dahnke, G. L., & Clatterbuck, G. W. (Eds.) (1990). Human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Belmont, CA: Wadsworth.
Davis, K. (1967). Human Relations at Work: The dynamic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3r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Deal, T. E., & Peterson, K. D. (2000). The leadership paradox: Balancing logic and artistry in schools.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Denzin, N. (1997). Triangulatio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Keeves, J. (Ed),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measurement: A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pp. 318-322). Oxford: Elsevier Science.
DiFonzo, N., & Bordia, P. (1998). A tale of two corporations: Managing uncertainty during organizational chang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Volume, 37(3/4), 295-304.
Dunbar, N., & Mejia, R. (2013).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power-based entrainment and interactional synchrony in couple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3), 391-405.
Durcan, E. H. (1966). Rules and exception in ethics and aesthetics. Philosophical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27(2), 267-273.
Edvardsson, B. (1992). Service breakdowns: A study of critical incident in an airli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 3(4), 17-29.
English, F. W. (2008). The art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Balancing performance and accountability. London: Sage.
Erlandson, D. A., Harris, E. L., Skipper, B. L., & Allen, S. D. (1993). Doing naturalistic inquiry: A guide to methods. Newbury Park, CA: Sage.
Festinger, L. (1957). 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Festinger, L. (1963).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dissonance. In E. P. Hollander, & R. G. Hunt (Eds.). Current perspectives in social psychology (pp. 351-361).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isher, R. E., Ury, W., & Patton, B. (1991). Getting to Yes: Negotiating an agreement without giving in (2nd ed.). New York: Penguin Books.
Flanagan, J. C. (1954). The critical incident techniqu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51(4), 327-358.
Gall, M. D., Borg, W. R., & Gall, J. P. (1996). Education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6th ed.). New York: Longman Publishers.
Garnett, J., & Kouzmin, A. (2000). Strategic change in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Emerging trends for wealth formation in the new millenium. Strategic Change, 9(1), 555-565.
Gay, L. R., Milles, G. E., & Airasian, P. (2009). Educational research: 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Upper Saddle River, NJ : Merrill/Pearson.
George, J. M., & Jones, G. R. (2012).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6th ed.). Boston : Prentice Hall.
Gibson, J. L., Ivancevich, J. M., Donnelly, J. H., & Konopaske, R. (2012). Organizations: behavior, structure, processes. Boston: McGraw-Hill.
Greenberg, J. (2012). Managing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 (6th ed.). Boston: Prentice Hall, Pearson.
Gremler, D. D. (2004). The critical incident technique in service research. 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 7, 65-89.
Griffiths, D. E., Hart, A. W., & Blair, B. G. (1991). Still another approach to administration: Chaos theory.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7(3), 430-451.
Heider, F. (1958).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Wiley.
Hoy, W. K., & Miskel, C. G. (2008).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8th ed.). Boston : McGraw-Hill.
Johnson, J. M. (2002). In-depth Interviewing. In F. G. Jaber & A. H. James (Eds.), Handbook of interview research: Context and method (pp-103-119).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Kearley, B. (2015). Team players: Collaboration and productivity. Veterinary Team Brief, 2015, 61.
Kotter, J. P. (1999). John P. Kotter on what leaders really do. Boston: Client Distribution Services.
Kumar, R. K. (2009). Teamwork in pediatric heart care. Annals of Pediatric Cardiology, 2(2), 140-145.
Ladkin, D. (2006). The enchantment of the charismatic leader: Charisma reconsidered as aesthetic encounter. Leadership, 2(2), 165-179. DOI: 10.1177/1742715006062933.
Newcomb, T. M. (1953). 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on arts. Psychology Review, 60, 393-404.
Li, M., Toat, L. P., & Wade-Benzoni, K. (2007). The dynamic interaction of context and negotiator effec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 18(3), 222 -259.
Libham, J., & Hoeh, J. A. (1974). The principalship: Foundations and functions. New York: Harper & Row.
Lincoln, Y. S., & Guba, E.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Luft, J. & Ingham, H. (1955). The Johari window, a graphic model of interpersonal awareness.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unenburg, F.C., & Ornstein, A.C. (2011).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concepts and practices (6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Manning, M. L., & Bucher, K. T. (2001). Revisiting Ginott's congruent communication after thirty years. Clearing House, 74(4), 215-218.
Maxwell, J. A. (2005).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McEwan, K. E. (2003). Tra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rincipals. Thousand Oaks, CA: Crowin Press.
McMillan, J. H., & Schumacher, S. (2010). Research in education: Evidence-based inquiry (7th Ed.). Boston, MA: Pearson.
Mcniff, J., & Whitehead, J. (2010). You and your action research project (3th ed.). London: Routledge.
McShane, S. L., & Von Glinow, M. A. (2015).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7th ed.). New York, NY: McGraw-Hill Education.
Merriam, S. B. (1994). Fallstudien som forskningsmetod. Lund: Studentlitteratur.
Merriam, S. B. (2009) . Qualitative research: A guide to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Moore, D. A., Kurtzberg, T. R., Thompson, L. L., & Morris, M. W. (1999). Long and Short Routes to Success in Electronically Mediated Negotiations: Group Affiliations and Good Vibration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77(1), 22-43.
Moore, S. F., Shaffer, L. S., Pollak, E. L., & Taylor-Lemcke, P. (1987). The effects of interpersonal trust and prior common problem experience on common management.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27, 19-29.
Northouse, P. G. (2013). Leade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6th ed). CA: SAGE Publications.
Öksüz, B., & Ker-Dinçer, M. (2012). Putting heart and aoul in education: spiritually intelligent servant-leaders i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Gaziantep University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11(4), 1009-1022.
Parsons, T. (1951). The Social System. New York: Free Press.
Parsons, T., & Shils, E. A. (1951).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Taiwan: Rainbow-Bridge Book.
Pashiardis, P. (2004). Democracy and leadership in the educational system Cypru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42(6), 656-668.
Patton, M. Q. (2002). Qualitative research & evaluation methods (3r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olat, S., & Öztoprak-Kavak, Z. (2011). Aesthetic leadership (AL):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esthetic leadership scale (ALS) of the school directors.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Reviews, 6(1), 50-61.
Qubein, N. (1996). How to be a great communicator? NY: John Wiley & Sons Inc.
Quinn, R. E. (1988). Beyond rational management: Mastering the paradoxes and competing demands of high performance.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Jossey-Bass.
Rogers, C. R. (1959). A tentative s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process in psychotherapy. In E. A. Rubinstein & M. B. Parloff (Eds.), Research in psychotherapy (pp. 96-107). Washington, DC, US: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Romano, S. J. (2002). Communication survival skills for managers. FBI Law Enforcement Bulletin, 71(9), 14-16.
Samier, E. A. (2006). The aesthetics of charisma: Architectural, theatrical, and literary dimensions. In E. A. Samier & R. J. Bates (Eds.), Aesthetic dimensions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leadership (pp. 161-174). New York: Routledge.
Schutz, W. (1966). The interpersonal underworld. Palo Alto, Calif.: Science and Behavior Books.
Scott, W. G., & Mitchell, T. R. (1976). Organizational theory: A structural and behavioral analysis. Homewood, IL: Richard D. Irwin.
Sharma, N., & Patterson, P. G. (1999). The impact of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and service quality on relationship commitment in consumer, professional services. The Journal of Services Marketing, 13(2), 151-170.
Stake, R. E. (1994). Case studies.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236-247). Thousand Oaks, CA: Sage.
Stake, R. E. (1995). The art of case study research. Beverly Hills, CA: Sage.
Stake, R. E. (2005). Qualitative case studies. In N. K. Denzin and Y. S. Lincoln (eds.),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3th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Stake, R. E. (2008). Qualitative case studies. In N. K. Denzin, & Lincoln, Y. S. (Eds.), Strategies of qualitative inquiry (pp. 119-149). Los Angeles: Sage.
Sullivan, J. J. (1988). Three roles of language in motivation theory.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3(1), 104-115.
Takemura, K., Uchida, Y., & Yoshikawa, S. (2014). Roles of Extension Officers to Promote Social Capital in Japanese Agricultural Communities. PLoS ONE, 9(3), 1-9.
Thomas D. R. (2000).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Using a general inductive approach. New Zealand: Health Research Methods Advisory Service, Department of Community Health University of Auckland.
Thompson, L. (2005). The mind and the heart of the negotiator (2nd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Thompson, L., & Nadler, J. (2002). Negotiating v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ory and application.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8(1), 109-124.
Tickle-Degnen, L., & Rosenthal, R. (1990). The nature of rapport and its nonverbal correlates. Psychological Inquiry, 1(4), 285-293.
Wimmer, R. D., & Dominick, J. R. (2000).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Yin, R. K. (2009).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4th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Yin, R. K. (2012). Applications of case study research (3rd ed.). Washington DC: SAGE Publication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