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客語的轉移與流失現象研究
作者:蔡宏杰
作者(外文):Tsai, Hung-Chieh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姚榮松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客語語言轉移客家認同語言政策語言復振四海客家話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隨著客家族群來臺拓墾,客語在臺灣至今已有300多年的發展歷史,期間與臺灣其他不同的語言發生接觸、競爭。除了語言系統發生變化外,客語面對閩南語及華語的強勢競爭,也發生語言轉移(Languages shift)及流失的現象。本文以臺灣客語轉移現象為中心,討論影響臺灣客語轉移的社會因素。從族群人口結構、不同階段的語言政策、客家族群認同意識三個向度,觀察社會與心理因素對於客語轉移的影響,探討臺灣客語轉移的歷程。過去對於臺灣語言轉移流失問題的研究討論,普遍歸因於戰後國民黨政府推行的單一語言主義的語言政策所致,不過本文根據文獻紀錄及統計資料的觀察分析發現,客語轉移的現象在19世紀末已開始,而福佬客的現象更說明臺灣客家族群語言轉移流失並不能完全歸因於語言政策的壓迫,客家族群對於族群的認同意識和客語的態度是影響客語轉移最重要原因。此外,從臺灣客語方言島現象與不同年齡層客語能力的差異可以說明,即使面對擁有人口規模優勢的閩南語,及具有政治優勢的華語的競爭,仍有部分地區與群體能維持客語的使用,可見客語轉移的問題不應完全歸因於語言政策的壓迫。客家族群的族群認同意識及語言態度對於客語的轉移或維持具有主動性的重要意義。換言之,今日客語失去語言領域的轉移、流失現象,是客家族群長期的集體選擇的結果。因此,若無法凝聚客家人對族群身分和語言的認同意識,對於當代客語復振的工作將難以取得理想的成效,改變客語持續轉移與流失的困境
,這也是今日臺灣客語復振成效不佳重要因素。
除了客語向閩南語、華語轉移的現象外,臺灣客語內部弱勢的次方言也有向強勢的四縣、海陸客語轉移的現象。對於四縣、海陸、大埔、饒平、詔安及混合型的四海客家話彼此之間的競爭關係,客家人要如何看待,仍有待客家族群的集體選擇。
none
C.E.S. 2011《被遺誤的台灣:荷鄭台江決戰始末記》揆一荷文原著,甘爲霖(Rev.William Campbell)英譯,林野文漢譯 前衛出版社 初版第一刷 臺北市
David Crystal 2001《語言的死亡》周蔚譯 貓頭鷹出版社 臺北市 2000/2007《英語帝國(最新增訂版)》鄭佳美、林素朱譯 貓頭鷹出版社 臺北市
J. J. A. M. Kueper(柯博識) 2007〈荷蘭改革宗臺灣教會殖民背景下的宣教(1627-1662)〉查忻譯《臺灣文獻》58.1:1-54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南投市
Nandy Ashis 2004〈親內的敵人-—殖民主義下自我的迷失與重拾(導論)〉林藹雲譯 許寶強、羅永生選編《解殖與民族主義》60-71 中央編譯出版社 北京
Willy Abraham Ginsel 2000〈荷蘭改革宗教會在台灣的教育事工〉翁佳音譯註《台灣文獻》51.4:33-57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南投
Dixon R.M.W.(羅伯特.迪克森)2010 《語言興衰論》朱曉農等譯 北京大學出版社 北京
丁曰健 1987《治臺必告錄》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三輯 臺灣大通書局 臺北市
王必昌 1987《重修福建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二輯 臺灣大通書局 臺北市
王宏仁 2001〈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1:99-127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台北市
王甫昌 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一版1印 台北市
2019〈由文化、地域到族群:再論台灣當代客家族群意識的現代性〉李文良編《成為台灣客家人》231-294 初版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臺北市
王泰升 2013〈日本統治下臺灣人關於國籍的法律經驗:以臺灣與中國之間跨界的人口流動為中心〉《臺灣史研究》20.3:43-123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臺北市
王瑛曾 1962《重修鳳山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6種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北市
王順隆 1999〈日治時期臺灣人「漢文教育」的時代意義〉《臺灣風物》19.4:107-127
王曉波 1986《臺灣史與近代中國民族運動》帕米爾書店 臺北市
中村孝志 1956〈十七世紀西班牙人在臺灣的佈教〉賴永祥譯(1970) 賴永祥 編著《台灣史研究—初集》112-146 自刊
內政部統計處 2016《91年臺閩地區國民生活狀況調查》內政部 臺北市 https://srda.sinica.edu.tw/datasearch_detail.php?id=390
尹章義 1988《臺灣開發史研究》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臺北
2003《臺灣客家史研究》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臺北市
不著撰人 1966《清經世文編選錄》 臺灣文獻叢刊第229種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北
史敬一 1993〈台語,你的名字是方言——電視台節目的處境〉林進輝編《台灣語言問題論集》161-172 台灣文藝出版社 臺北市
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 1991《新个客家人》臺原出版社 第一版第一刷 臺北市
1993《台灣客家新論》臺原出版社 第一版第一刷 臺北市
江俊龍 2003《兩岸大埔客家話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媽祖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1-29 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董事會、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雲林、南投
2002《熱蘭遮城日誌(二)》譯註 臺南市政府 臺南市
2011《熱蘭遮城日誌(四)》譯註 臺南市政府 臺南市
行政院主計處 2002《中華民國89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行政院主計處編 臺北市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2004《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初版 臺北市
2003〈九十二年度台灣客家民眾客語使用狀況調查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編印 臺北市
2004〈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編印 臺北市
2004〈九十三年度臺灣客家民眾客語使用狀況調查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編印 臺北市
2005〈94年度臺灣客家民眾客語使用狀況調查〉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編印 臺北市
2006〈95年度臺灣客家民眾客語使用狀況調查〉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編印 臺北市
2007〈96年度臺灣客家民眾客語使用狀況調查〉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編印 臺北市
2008《97年度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編印 臺北市
2010《98至99年度臺灣客家民眾客語使用狀況調查研究報告》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編印 臺北市
2011《99年至100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編印 臺北市
伊能嘉矩1999《臺灣番政志(二)》溫吉編譯 臺灣叢書譯文本第四種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南投
李文良 2011《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1680 ~ 1790)》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初版再刷 臺北市
2018〈番語與手印:新港⽂書的清代歷史學研究〉《師大台灣史學報》11:1-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臺北
李壬癸 1999《臺灣原住民史:語言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南投市
2001〈巴賽語的地位〉《語言暨語言學》2.2:155-171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臺北
2004〈台灣北部平埔族的種類及其互動關係〉《臺灣南島語言論文選集(第二冊)》853-890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台北
2004〈台灣南島語的分布和民族的遷移〉《臺灣南島語言論文選集(第二冊)》1017-1032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台北
2004〈新發現十五件新港文書的初步解讀〉《臺灣南島語言論文選集(第二冊)》1343-1411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台北
2010a《珍惜台灣南島語言》前衛出版社 初版1刷 台北市
2010《新港文書研究》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臺北
2011《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增訂新版〕》前衛出版社 增訂新版1刷 台北市
李台元 2019〈同化政策:國民黨政府對族語聖經翻譯的壓制〉《原住民族文獻》38:42-49 原住民族委員會 新北市
李金明 1990《明代海外貿易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北京
李祖基 2004〈大陸移民渡台的原因與類型〉《臺灣研究集刊》3:49-58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 廈門
李 喬 1988《台灣人的醜陋面》前衛出版社 台北
李厚忠 2003《臺灣永定客話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碩士論文 臺北市
李筱峰 2004〈「外省人」不必背蔣家政權的黑鍋〉《南方快報》http://www.jimlee.org.tw/article_detail.php?SN=8806
李惠敏 1999《國族主義影響下的語言政策及華語教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北市
李國銘 1995〈屏東平埔族群分類再議〉《平埔研究論文集》365-37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臺北
李雄揮 2004〈台灣歷史各時期語言政策之分析比較〉台東大學語言人權與語言復振學術研討會
李慧珍、吳孟真、周佑芷、許壬馨、李毓中合譯 2003〈哈辛托.艾斯奇維(Jacinto Esquivel)神父1632年所寫「福爾摩莎島情況相關事務的報告」〉《臺灣文獻》54.4:283-305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南投
吳中杰 1995〈客語次方言與客語教學〉曹逢甫、蔡美慧編《臺灣客家語論文集》289-306 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台北市
1999《台灣福佬客分佈及其語言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北市
2006〈義民信仰與北臺灣客語分佈格局的形成〉賴澤涵、傅寶玉編《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229-245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台北市
吳正龍 2012〈明鄭時期陳永華興學設教事蹟初探〉《教育資料與研究》104:125-148 國家教育研究院 新北市
吳文星 1983《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臺北市
1987a〈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推廣日語運動初探(上)〉《臺灣風物》37.1:1-31 臺灣風物雜誌社 臺北市
吳文星 1987b〈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推廣日語運動初探(下)〉《臺灣風物》37.4:53-86 臺灣風物雜誌社 臺北市
吳守禮 1955《近五十年來台語研究之總成績》大安出版社
吳國聖 2013《清代開墾臺灣的重要客家人物:廣東省大埔縣張達京家族族譜之研究》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結案報告 新北市
吳學明 2000《金廣福墾隘研究》新竹縣文化局 新竹
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一八三四—一八九五)》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14)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 台北市
1994〈清代頭前溪中上游地區的土地開墾(下)〉《臺北文獻》臺北直字第109期:19-67 臺北市立文獻館 臺北市
何來美 2017《台灣客家政治風雲錄》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臺北
呂嵩雁 1995〈桃園永定客家話語音的特點〉曹逢甫、蔡美慧編《臺灣客家語論文集》55-77 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台北市
2007(臺灣四海客語的音韻擴散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社會科學類》38.1:45-70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臺北市
呂亭慧 2008《新竹縣新埔鎮的客語轉移現象:三代家庭的個案研究》中原大學應用外語研究所碩士論文 桃園
沈葆楨 1987《福建臺灣奏摺》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九輯 臺灣大通書局 臺北市
何萬順 2009〈語言語族群認同:從台灣外省族群的母語與台灣華語談起〉《語言暨語言學》10.2:375-419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臺北
2010〈論台灣華語的在地化〉《澳門語言學刊》35.1:19-29
林上祚 2017〈客語快滅絕了!客家基本法強制客家庄公務人員通過客語認證〉https://www.storm.mg/article/283496
林文龍 1999《台灣的書院與科舉》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市
2012《彰化書院與科舉》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台中市
林文凱 2014〈晚清臺灣開山撫番事業新探——兼論十九世紀臺灣史的延續與轉
型〉《漢學研究》32.2:139-174 國家圖書館 臺北
林正慧 2006〈從客家族群之形塑看清代臺灣史志中之「客」─「客」之書寫與「客家」關係之探究〉《國史館學術集刊》10:1-61 國史館 新店
2010《19世紀西人眼中的臺灣Hakka》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臺北市
2015《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清代至戰後的追索》國立臺灣大學出版
中心 臺北市
林吉洋 2007《敘事與行動:台灣客家認同的形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新竹
林昌華 1995〈殖民背景下的宣教──十七世紀荷蘭改革宗教會的宣教師與西拉雅族〉潘英海、詹素娟編《平埔研究論文集》333-364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臺北
2013〈殖民脈絡下的荷蘭改革宗教會(1624–1664):福爾摩沙與新尼德蘭經驗的比較研究〉陳翠蓮、川島真、星名宏修編《跨域青年學者臺灣史研究(第五集)》3-82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臺北
林宗源 2008《林宗源集》林宗源撰,方耀乾編 國立台灣文學館 台南市
林品桐 1999〈日據初期之「國語」(日語)教育政策及設施〉《臺灣文獻》50.2:117-145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南投
林桶法 2018〈戰後初期到1950 年代臺灣人口移出與移入〉《臺灣學通訊》103:4-7 國立臺灣圖書館 新北市
林偉盛譯 1997〈荷據時期教會工作史料選譯〉《臺灣文獻》48.1:221-242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南投
1999〈荷據時期教會工作史料選譯(三)〉《臺灣文獻》50.3:43-73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南投
2001a〈荷據時期教會工作史料選譯(四)〉《臺灣文獻》52.3:301-340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南投
2001b〈荷據時期教會工作史料選譯(五)〉《臺灣文獻》52.4:177-218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南投
林瑞明編 1994《賴和漢詩初編》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彰化市
2000《賴和手稿集 漢詩卷(上)》財團法人賴和文教基金會、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彰化市
林衡道 1963a〈員林附近的「福佬客」村落〉《臺灣文獻》14.1:153-158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南投
1963b〈員林張姓克寧公派下的系譜〉《臺灣風物》13.3:7-16 臺灣風物雜誌社 板橋
林樹梅 2007《嘯雲山人文抄》收入《全臺文8》文听閣圖書 臺中
邱玉香 2016《屏東縣國民小學中年級客語沉浸教學之歷程語成效》國立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碩士論文 屏東
邱英哲 2008《語言流失與復振:以高中村Hla'alua人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東
邱彥貴 1998〈試掘舊嘉義縣(1723–1887)下平原客蹤〉《客家文化研究通訊》
創刊號91-97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籌備處 桃園
2003〈試論福佬客:臺灣經驗的歸納〉周錦宏總編《2003亞太客家文化節—客家.族群.多元文化研討會論文集》132-146苗栗縣文化局 苗栗
2005〈福佬客的屬性與界定〉彰化縣文化局主編《彰化縣客家族群調查》15-34 彰化縣文化局 彰化
邱彥貴、吳中杰 2001《臺灣客家地圖》城邦集團貓頭鷹出版事業部 臺北市
邱湘雲 2006《海陸客家話和閩南語構詞對比研究》國立高學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高雄市
邱馨慧 2013〈從近代初期季風亞洲的荷蘭語學習看臺灣荷蘭時代的殖民地語言現象與遺緒〉《臺灣史研究》20.1:1-46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南港
卓若媚 2014《宜蘭澤敖利泰雅語的語言轉移 -以金岳村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花蓮
周美香 2007《荷日時代臺灣語文教育規劃和語文教學法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臺中市
周婉窈 1994〈從比較的觀點看台灣與韓國的皇民化運動(一九三七~一九四五)〉《新史學》5.2:117-158新史學雜誌社 臺北市
1995〈臺灣人第一次的「國語」經驗──析論日治末期的日語運動及其問題〉《新史學》6.2:113-161新史學雜誌社 臺北市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北市
周 璽 1962《彰化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56種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北市
施正鋒 2002《各國語言政策——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前衛出版社 台北市
2004/2006《臺灣客家族群政治與政策》財團法人新新台灣文化教育基 金會 2刷 台中市
2006《臺灣族群政治與政策》財團法人新新台灣文化教育基金會 2刷 台中市
2007〈台灣政治史的重新建構〉《台灣政治史》財團法人新新台灣文化教育基金會 台中市
施正鋒、張學謙 2002《語言政策及制定『語言公平法』之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台北市
施 琅 1983《靖海紀事》王鐸全校注 福建人民出版社 福州
施添福 1987《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國立臺灣師大地理學系 臺北市
2001〈日治時代臺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以民雄地方為例〉《臺灣史研究》8.1:1-39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臺北市
施縈潔 2014《清代彰化永靖、埔心、員林地區閩客族群空間分佈及其特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臺北市
柯裕棻 2012〈台灣電視事業發展初期的社會條件與消費狀況〉《中華傳播學刊》22:3-18 中華傳播學會 台北市
韋煙灶 2013a〈彰化縣閩客交界地帶族群分布所顯示的地理與語言意涵〉臺灣語言文化分佈與族群遷徙工作坊(2013)臺中教大場 臺中市
2013b〈彰化永靖及埔心地區閩客族群裔的空間分布特色之研究〉《地理研究》59:1-2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臺北市
徐正光 1991 〈序—塑造臺灣社會新秩序〉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4-9 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市
徐正光、彭欽清、范振乾、賴旭真、鄭力軒2002《臺灣客家族群史 社會篇》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初版 南投
徐正光、蕭新煌 1995〈客家族群的「語言問題」——台北地區的調查分析〉《中研院民族所資料彙編》10:1-40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臺北市
徐慧玉 2015《六堆地區語言類客語薪傳師政策之研究》國立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碩士論文 屏東
郁永河 1935《採硫日記》 叢書集成初編 商務印書館 上海
洪羽蓁 2011《花蓮地區阿美族語語言之調查:維持與轉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雄
洪惟仁 1992/2006《台灣語言危機》前衛出版社 修訂版第三刷 台北市
1994《台灣方言之旅》前衛出版社 修訂版第一刷 台北市
1997〈1997台灣公共場合所使用語言調查〉董忠司主編《臺灣語言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9-45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新竹
2002〈臺灣的語言政策何去何從〉施正鋒編《各國語言政策: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501-542 前衛出版社 台北
2004〈世紀初桃園語言社會學調查報告〉《臺灣語文研究》2:99–124 台灣語文學會 桃園
2009〈小川尚義對漢語研究的貢獻〉《臺灣語文研究》4:33-69 台灣語文學會 桃園
2013〈台灣的語種分布與分區〉《語言暨語言學》14.2:315-369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臺北
洪麗完 1990〈清代臺中地方福客關係初探——兼以清水平原三山國王廟之興衰為例〉《臺灣文獻》41.2:63-94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南投市
姚 隼 1946〈人與人之間及其他〉《臺灣月刊》2:55-66 臺灣月刊社 臺北市
客家委員會 2014《103年度臺閩地區客家人口推估及客家認同委託研究成果》客家委員會 臺北市
2017《105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客家委員會 臺北市
高拱乾等 1985《臺灣府志》收入《臺灣府志三種》中華書局 北京
徐富珍、陳信木 2004〈蕃薯+芋頭=臺灣土豆?——臺灣當前族群認同狀況比較分析〉臺灣人口學會2004年年會暨「人口、家庭與國民健康政策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 國立台灣大學 2004.4.23-24 臺北市
翁佳音 1986《台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一八九五-一九○二)》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臺北市
1999〈十七世紀的福佬海商〉湯熙勇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七輯(上)》59-92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臺北
翁聖峰 2007《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市
財團法人臺灣教育會 1939《台灣教育沿革誌》 財團法人臺灣教育會 臺北市
倪贊元 1959《雲林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 37 種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北市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道光朝軍機處檔案摺件》
張世賢 2008〈臺灣客家運動的起伏與隱憂〉張維安、徐正光、羅烈師主編《多元族群與客家 台灣客家運動20年》299-334 台灣客家研究學會 新竹
張光宇 1996《閩客方言史稿》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台北市
張光裕 2005《臺語音外來語辭典》雙語出版社 台中市
張屏生 2004〈台灣四海話音韻和詞彙變化〉第二屆「漢語方言」小型研討會論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臺北市
2007《屏東縣南州鄉客家方言語的語言使用調查—以大埔社區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臺北市
張 望 1946〈我們都是中國人〉《新生報》1946.06.26 第六版
張博宇 1974《臺灣地區國語運動史料》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臺北市
1987《慶祝臺灣光復四十週年臺灣地區國語推行資料彙編(上)》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臺中
張瑞成 1990《光復臺灣之籌劃與受降接收》中國現代史史料叢編第四集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臺北市
張瑞菊 2018〈國小四年級客語沉浸教學對學童客語聽說能力的影響〉《全球客家研究》10:59-90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新竹
張維安、林修澈、戴寶村2007 《大學校院客家學院(系所)現況調查研究》編號:9663303-1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張維安、謝世忠 2004《經濟轉化與傳統再造:竹苗台三線客家鄉鎮文化產業》臺灣文獻館 南投
張學謙 2004〈弱勢語言的地位規劃與語言復振:從語言歧視主義到語言公平〉張學謙、楊允言、謝昌運編輯《語言人權與語言復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61-76臺東大學語文教育學系 臺東市
2007〈邁向多元文化的台灣國家言政策——從語言歧視到語言人權〉鄭錦全等編輯《語言政策的多元思考》177-197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臺北市
2009〈運用語言行銷法推廣客語之理念與實務分析〉《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1:1-30 國家教育研究院 新北市
2010〈弱勢語言的復振規劃--語言行銷的方法〉《台灣原住民研究季刊》3.3:43-47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花蓮
2011《語言復振的理念與實務——家庭、社區與學校的協作》財團法人新新臺灣文化教育基金會 初版 台中市
張耀宗 2004《臺灣原住民教育史研究(1624-1895)——從外來者的殖民教化談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臺北市。
張耀宗 2005〈本土化vs.荷蘭化──荷蘭時期臺灣教會的語言使用〉《教育研究集刊》51.3:83-99
張耀宗 2013〈晚清時期臺灣「番秀才」形成與功能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 35:91-104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高雄
張耀宗 2013〈晚清時期劉銘傳與台灣番學堂〉《台灣原住民研究季刊》6.1:113-134 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花蓮
許世融 2013〈臺灣最早的漢人祖籍別與族群分布:1901年「關於本島發達之沿革調查」統計資料的圖像化〉《地理研究》59:91-12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臺北市
許雪姬 1991〈台灣光復初期的語文問題〉《思與言》29.4:155-184 思與言雜誌社 臺北市
許慧如 2019〈後國語運動的語言態度──台灣年輕人對五種華語口音的態度調查〉《臺灣語文研究》14.2:217-248台灣語文學會 臺北市
教育部秘書室 1993《教育部公報》221教育部秘書室 臺北市
2003《教育部公報》339教育部 臺北市
曹永和 1979《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臺北市
曹如秀 2003〈初探清代閩粵械鬥及其空間分布演變—以道光朝李通事件為例〉《竹塹文獻雜誌》27:48-59 新竹市政府文化局 新竹
曹逢甫 1993《應用語言學的探索》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臺北市
1994〈社會變遷中的語言調適問題〉黃沛榮主編《當代語文問題論集》27–52 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 臺北
1995〈維護本土語言文化的芻議:一個社會語言學的觀點〉《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159–176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 臺北
1996〈臺灣的國語教育與母語教育〉游社媛等編《一九九七與香港中國語文研討會論文集》15–31 香港中國語文學會 香港
1997《族群語言政策 : 海峽兩岸的比較》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初版 台北市
1998〈雙言、雙語與臺灣的語言教育〉董忠司主編《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163–180臺灣語言文化中心 新竹
1999〈臺灣語言的歷史及其目前的狀態與地位〉《漢學研究》17.2:313-343 國家圖書館 臺北
2013〈台灣閩南語共同腔的浮現〉《語言暨語言學》14.2:457-484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臺北
曹逢甫、曾鈺娟、余承勳 2009〈新埔鎮四海話趨向:聲韻調、詞彙及小稱詞〉莊英章、簡美玲主編《客家的形成與變遷(上)》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新竹
曹逢甫、連金發、鄭縈、王本瑛
1996 《新竹地區語言分布與語言互動的調查》,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新竹
2002 〈新竹閩南語正在進行中的四個趨同變化〉丁邦新、張雙編《閩語言研究及其與周邊方言的關係》221-231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香港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 2002《臺灣史》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市
黃英哲 2005〈魏建功與戰後台灣「國語」運動(1946-1968)〉《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79-107 國立台灣文學館 臺南
黃俊傑 2000《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正中書局 台北市
黃宣範 1995《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新版二刷 台北市
黃淑莉 2009〈戲劇性大和解/史艷文、藏鏡人是親兄弟〉《自由時報》2009.07.09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317450
黃雯君 2005《台灣四縣海陸客家話比較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新竹
黃菊芳、蔡素娟、鄭錦全 2012〈台灣雲林縣崙背鄉客家話分布微觀〉鄭錦全編輯《語言時空變異微觀》95-123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台北市
黃菊芳、陳秀琪、江敏華、鄭錦全 2013〈台灣南庄海陸客家話舌葉音的變異與消失〉《客家研究》6.2:29-66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桃園、新竹
黃靖嵐 2008《東部客家?花蓮玉里二個客家社區的族群關係和族群認同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桃園
黃榮洛 1993(客人福佬尾?──大家來救客家話〉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編《台灣客家人新論》200-208 臺原藝術文化基金會、臺原出版社 台北市
戚如高 1989〈抗戰勝利前國民黨政府接收臺灣準備工作檔案史料選〉《民國檔案》1989.3:20-42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南京市
陳炎正 2007《臺中開發先驅:張達京》臺中縣文教協會 臺中
陳秀琪 2006〈語言接觸下的方言變遷——以台灣的詔安客家話為例〉《語言暨語言學》7.2:417-434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臺北
陳美如 1997〈台灣戰後語言課程與教學演變趨勢之研究〉《國家科學委員會就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7.2:198-219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臺北市
2009《台灣語言教育之回顧與展望》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第二版 高雄
陳彥君 2011《臺灣永靖閩南方言音韻研究--兼論特殊韻讀-eŋ/-ek韻的來源與發展》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北
陳南君 2018〈進入山地,請說國語──概述1950年代臺灣原住民族國語政策〉《原住民族文獻》36:2-12 原住民族委員會 新北市
陳建忠 2004《書寫台灣.臺灣書寫:賴和的文學與思想研究》春暉出版社 高雄市
陳 第 1959(東番記〉沈有容編《閩海贈言》24-27臺灣文獻叢刊第56種臺灣行經濟研究室 臺北市
陳雅玲 2014〈從客與沉浸教學經驗談幼兒園的本土與復振〉陳麗君主編《第十屆台灣語言即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1-1-9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 臺南
陳雅鈴、陳仁富 2011《客語復振從屏東出發:屏東縣幼兒園客語沉浸教學》屏東縣政府 屏東
陳雍模 2009《清代彰化永靖地區的社會發展》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臺中市
陳翠蓮 2002〈去殖民與再殖民的對抗:以一九四六年「臺人奴化」論戰為焦點〉《臺灣史研究》9.2:145-20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臺北市
陳淑容 2004《一九三○年代鄉土文學╱臺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臺南市立圖書館 臺南
陳淑娟 2002《桃園大牛欄台閩語、客語接觸之語音變化與語言轉移》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臺北
陳淑嬌 2007〈台灣語言活力研究〉鄭錦全等編輯《語言政策的多元思考》19-39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臺北市
陳紹馨 1979《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臺北市
陳運棟 1991〈義民乎?不義之民乎?——重探林爽文事件與「義民」之舉〉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編《新个客家人》102-116 臺原出版社 第一版第一刷 臺北市
1994《台灣的客家人》臺原出版社 第一版第六刷
陳慧先 2007〈半斤八兩?─清代臺灣度量衡之探討〉《臺灣文獻》58.4:203-236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南投
陳慕真 2012〈客家話「白話字」文學〉《台灣文學館通訊》34:100-103 國立臺灣文學館 臺南
2015《白話字的起源與在台灣的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博士論文
陳鳴鍾、陳興唐主編 1989《臺灣光復和光復後五年省情》南京出版社 南京
梅祖麟、楊秀芳 1995〈幾個閩南語語法成分的時間層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6.1:1-21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台北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11《臺灣地區國民中小學本土語言教學現況之整合型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 新北市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台北
郭 輝譯 1970/1989《巴達維亞城日記》村上直次郎原譯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北市
連 橫 2005《臺灣通史》廣西人民出版社 南寧市
單文經 2000《鹿港鎮志•教育篇》鹿港鎮公所 彰化
賀安娟 1998/2017〈荷蘭統治下的臺灣教會語言學──荷蘭語言政策與原住民認字能力的引進(1624-1662)〉《原住民族文獻》35:6-38 原住民委員會 新北市
彭文正 2009《客家傳播理論與實證》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市
彭芊琪 2005《外省客家人的本土化:以廣東陸豐莊氏宗親會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桃園縣
葉高華 2017〈臺灣民眾的家庭語言選擇〉《臺灣社會學刊》62:59-111 臺灣社會學會 台北市
2018〈外省人的人數、來源與分布〉《臺灣學通訊》103:15-17 國立臺灣圖書館 新北市
葉德聖 2013《您不能不知道的臺灣客家運動!》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市
葉憲峻 2004〈清代臺灣的社學與義學〉《臺中師院學報》18.2:45-69 國立臺中師範學院 臺中
曾鈺娟 2011《台灣桃竹地區四海話演變趨向》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新竹
楊允言、張學謙、呂美親 2008《台語文運動訪談暨史料彙編》國史館 臺北市
楊永彬 1996《臺灣紳商與早期日本殖民政權的關係:1895年—1905年》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長鎮 1991 〈社會運動與客家人文化身分意識之甦醒〉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184-197 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市
楊時逢 1957《臺灣桃園客家方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臺北市
楊碧川 1988《日據時代台灣人反抗史》 稻鄉出版社 臺北縣
楊鏡汀 1995〈從母語教學的回顧談解嚴後的海陸客語教學〉曹逢甫、蔡美慧編《臺灣客家語論文集》341-366 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台北市
温振華 2009(日治時期的原住民教育〉《臺灣學通訊》26:10-11 國立臺灣圖書館 新北市
董忠司 1995〈東勢客家語音系略述及其音標方案〉曹逢甫、蔡美慧編《臺灣客家語論文集》113-126 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台北市
管仁健 2018〈戒嚴時代的軍人「限婚令」初探〉《文史台灣學報》12:131-165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 臺北市
臺灣省戶口普查處 1959《中華民國戶口普查報告書(1956):第二卷第一冊戶口總表及人口籍別》臺灣省戶口普查處 臺北市
臺灣省日僑管理委員會 1947《臺灣省日僑遣送紀實》臺灣省日僑管理委員會 臺北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 1946《陳長官治臺一年來言論集》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臺北
臺灣經世新報社 1925《臺灣大年表》臺灣經世新報社 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87《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七輯 臺灣大通書局 臺北市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 1899《臺灣總督府第一統計書》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 臺北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學務部學務課 1905《臺灣總督府學事第二年報》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學務部學務課 臺北
1906《臺灣總督府學事第三年報》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學務部學務課 臺北
臺灣總督府官房文書課 1900《臺灣總督府第四統計書》臺灣總督府官房文書課臺北
1905《臺灣總督府第七統計書》臺灣總督府官房文書課臺北
1905《臺灣總督府第八統計書》臺灣總督府官房文書課臺北
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 1936《臺灣總督府第三十八統計書》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 臺北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編 1908《臺灣臨時戶口調查結果表》臺灣總督臨時戶口調查部 臺北
臺灣總督府總務局 1944《臺灣常住戶口統計》臺灣總督府總務局 臺北市
劉序楓 1999〈明末清初的中日貿易與日本華僑社會〉《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9:435-473 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臺北市
劉良璧 1987《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二輯 臺灣大通書局 臺北市
蔣為文 2009〈蔡培火kap臺灣文化協會ê羅馬字運動 〉《台灣風物》59.2:41-65 臺灣風物雜誌社 臺北市
蔣毓英 1985《臺灣府志》收入《臺灣府志三種》中華書局 北京
劉秋雲 2003《台灣地區原住民母語教育政策之探討:以布農族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北
劉銘傳 1987《劉壯肅公奏議》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九輯 臺灣大通書局 臺北市
劉還月 2000《台灣的客家人》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版第一刷
潘繼道 2009〈漫談東臺灣客家移民史〉《台灣學通訊》17:2-3國立臺灣圖書館 新北市
蔡宏杰 2009《楊梅客家話語音變化和語言轉移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臺北
蔡明賢 2009《戰後臺灣的語言政策(1945-2008)-從國語運動到母語運動》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臺中
蔡盛琦 2011〈戰後初期學國語熱潮與國語讀本〉《國家圖書館館刊》100.2:60-98 國家圖書館 臺北市
蔡淑鈴 1988〈社會地位取得:山地、閩客及外省之比較〉楊國樞、瞿海源主編《變遷中的臺灣社會(上冊):第一次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的分析》1-44中央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臺北
鄭安晞 2012〈日治時期隘勇線推進與蕃界之內涵轉變〉《中央大學人文學報》50:131-208 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 桃園
鄭良偉 1989《走向標準化的台灣語文》自立晚報文化出版社 臺北市
1990《演變中的臺灣社會語文——多語社會及雙語教育》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臺北市
鄭良偉、黃宣範 1988《現代台灣話研究論文集》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臺北
鄭樑生 1992〈明朝海禁與日本的關係〉《漢學研究》1.1:133-162 國家圖書館 臺北
鄭瑞明 2008〈從海洋發展的角度看台灣的早期移民〉陳坤宏主編《台灣文化研究所「台灣文化理論與方法論」系列演講專輯》103-132 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臺南市
鄧盛有 2000《臺灣四海話的研究》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新竹
2002〈台灣頭份「四海話」研究〉《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4:19-35 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新竹
2003a〈從新竹縣的「四海話」探究客語的語言接觸現象〉《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5:1-25 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新竹
2003b〈臺灣四縣客語與海陸客語的比較研究〉《客家文化研究通訊》5:
30-61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籌備處 桃園
2005〈混合型客語方言研究:臺灣楊梅的「四海話」〉《客家文化研究通訊》7:58-79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籌備處 桃園
2005〈語言接觸後的語言演變情形——以桃園縣「四海話」為例〉《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6:235-253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新竹
2015〈台東關山四海話研究〉《聯大學報》12.1:135-157 國立聯合大學 苗栗
歐陽泰 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鄭維中譯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 版1刷 臺北市
賴文英 2012a〈論語言接觸與語音演變的層次問題--以臺灣客語四海話的形成為例〉《聲韻論叢》17:153-182 臺灣學生書局 臺北
2012b《語言變體與區域方言-臺灣新屋客語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 臺北市
2013〈四海話與優選制約〉陳秀琪、吳中杰、賴文英主編《天何言哉-客家.語言.研究》287-307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初版1刷 臺北市
賴欣宜 2011《日治時期臺灣語教科書之研究—以《臺灣語教科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北
賴莉芳 2011《蘭嶼的語言接觸與語言變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漢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北
錢鴻鈞 1998《台灣文學兩鍾書》草根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臺北市
謝英從 1991《永靖—一個彰化平原的鄉鎮社區發展史》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臺北市
鍾肇政 1991a〈新个客家人〉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編《新个客家人》16-18 協和藝術文化基金會、臺 原出版社 台北市
1991b〈邁向光明的未來〉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編《新个客家人》
19-21協和藝術文化基金會、臺 原出版社 台北市
1991c〈客家話與客家精神──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成立講詞〉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編《新个客家人》80-83 協和藝術文化基金會、臺 原出版社 台北市
鍾榮富 2001《福爾摩沙的烙印-臺灣客家話導論(上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臺北市
2006〈四海客家話形成的規律與方向〉《語言暨語言學》7.2:523-544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臺北
2014〈台灣客家話在地化現象之考察〉《臺灣語文研究》9.1:29-53台灣語文學會 臺北市
顏朱吟 2009〈臺灣社會跨國婚姻女性之歷史映照:「流離尋岸」的另一面鏡子〉《高雄師大學報》27:67-82 高雄市
聯合報 2001〈母語的傳承與流失〉http://udn.com/survey/020310/020310a.shtml
韓家寶 2000〈荷蘭東印度公司與中國人在大員一帶的經濟關係(1625-1640)〉《漢學研究》18.1:129-152國家圖書館 臺北
薛化元、楊秀菁 2003〈戰後臺灣新聞自由的歷史考察(1945-1988)〉(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1-2411-H-004-027)
薛雲峰 2000《電視傳播與族群語言的傳承—以公共電視的客家節目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北市
2008《快讀台灣客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台北市
戴華萱 2016《成長的迹線:台灣五○年代小說家的成長書寫(1950-1969)》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北市
藍清水 2011《被遺忘的外省客家人─ 戰後河婆客的集體記憶與認同之分析》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桃園縣
藍鼎元 1958a《平臺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14種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北市
1958b《東征集》臺灣文獻叢刊第12種 經濟研究室 臺北市
藍博洲 1993《日據時期台灣學生運動 一九一三〜一九四五年》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台北市
羅美珍、鄧曉華 1995《客家方言》福建教育出版社 福州
羅烈師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國立清華大學人類研究所博士論文 新竹
羅肇錦 1990《語言與文化》國文天地雜誌社 台北市
1991〈客家的語言——台灣客家話的本質和變異〉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4-9 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市
2000a《台灣客家族群史 語言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初版 南投市
2000b〈台灣「漳州客」的失落與「四海話」的重構〉徐正光編《宗教、語言與音樂: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267-284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臺北市
2006〈客語源起南方的語言論證〉《語言暨語言學》7.2:545-568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臺北
2007〈臺灣客家研究概論‧語言文化篇〉徐正光編《臺灣客家研究概論》
237-263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研究學會 臺北市
2008〈以「祭國父文」反襯中山先生與客家運動的破與立〉張維安、徐正光、羅烈師主編《多元族群與客家 台灣客家運動20年》11-34台灣客家研究學會 新竹
蘇凰蘭 2019〈在語言保存或流失的十字路口徘徊︰台灣國中、小學生台語語言態度調查〉《臺灣語文研究》14.1:81-119 台灣語文學會 臺北市
蘇 蘅 1993〈語言(國/方)政策型態〉鄭瑞城等《解構廣電媒體:建立廣電新秩序》217-278 澄社 台北市
蕭阿勤 2012《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聯津出版事業公司 臺北市
蕭素英 2007a〈閩客雜居地區居民的語言傳承:以新竹縣新豐鄉為例〉《語言暨語言學》8.3:667-710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臺北
2007b〈Holo話與客家話的活力——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語言活力與瀕危度的評估準則談起〉鄭錦全等編輯《語言政策的多元思考》55-71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臺北市
蕭新煌、黃世明 2001《台灣客家族群史 政治篇(上)》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初版 南投市
總統府第一局 1959《總統府公報》1083 總統府第三局公報室 臺北市
總統府第二局 2019《總統府公報》7405 總統府第三局公報室 臺北市
臺灣省政府秘書處 1955《臺灣省政府公報》44.冬.16臺灣省政府秘書處 臺北市
1958《臺灣省政府公報》47.春.18 臺灣省政府秘書處 南投
1970《臺灣省政府公報》59.秋.17 臺灣省政府秘書處 南投
Chan, Hui-chen(詹惠珍) 1994. Language shift in Taiwan: Social and political determinants. Ph.D.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Georgetown.
Chen, Su-chiao(陳淑嬌) 2010 Multilingualism in Taiw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205:79-104.
Cheng, Robert L.(鄭良偉)1985. A comparison of Taiwanese, Taiwan Mandarin, and Peking Mandarin. Language 61.2: 352-377.
Gardner, R. C. & Lambert, W. E. 1972.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Rowley, Mass: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Holmes, Janet 1992.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London:Longman
Jackson, R. A. 1988. Language Planning Using a Marketing Model. Arlington University of Texts at Arlington.
Jerry, Norman & Tsu-lin Mei 1976. The Austroasiatic In Ancient South China:Some Lexical Evidence. Monumenta Serica 32:274-301.
MacKay G. L. / Macdonald, J. A. (EDT) 1895. From Far Formosa: The Island, Its People and Missions. New York:F.H. Revell Company
Yang, Ming-nuan(楊名暖) 1995. Language shift among the Hakka in Janghua and Yuenlin 曹逢甫、蔡美慧編《臺灣客家語論文集》153-204 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台北市
Young, Russell(楊永仕) 1989. Language Maintenance and Language Shift among the Chinese on Taiwan.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Co. Ltd
Van den Berg, Marinus E. 1986. Language Planning and Language Use in Taiwan: A Study of Language Choice Behavior in Public Setting.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Co. Ltd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