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由「頭手」視角看北管子弟團的戲曲運作與表演實踐
作者:翁瑋鴻
作者(外文):WENG, WEI-HONG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戲劇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邱坤良
鍾明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北管子弟團頭手鼓介pak-kuántsú-tē thuânthâu-tshiúkóo-kà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目前以北管或亂彈為主題的相關研究論文及專書甚多,並多數是集中於團體(子弟團)或個人(藝人)的文化性與藝術性作論述。文化性方面多以人類學的角度,觀察北管子弟團在外部顯見的地方關係,不過子弟團的隱性功能並不顯著,性質上雖屬開放性團體,但對內部資料如曲譜、抄本、帳冊等則視為封閉性的資料,非局內人實在不得而知,也少有從內部視角作出發的研究論述。藝術性方面則多偏向戲曲音樂與唱腔、曲調分析,而鑼鼓為傳統戲曲前後場的核心關鍵,但礙於演奏手法與手勢難以採譜或文字描述,因此其重要性反而不如戲曲舞台上被注意,目前也並無較多且深入的相關研究。
因此,本論文以自身參與子弟團並擔任頭手的實務經驗作研究基礎,從參與者的內部視角論述北管子弟團戲曲運作與表演實踐兩部分。前者是對子弟團的內部資料解讀,藉以瞭解子弟團對內如何整合,以及對外如何以戲曲與社會互動的交陪方式。後者則以北管「頭手」的表演實踐為中心,頭手是貫穿所有表演的主要人物,必須熟知各種「鼓介」的組成與表演特色,在起始、轉接與終結之處,也需在力度、速度上做適切的掌控來營造氛圍,並因應整體演出情緒與現場情形。鼓介(或鼓嘴、鼓啐)係指北管各種不同鑼鼓組合的總稱,用以搭配曲牌或戲曲演出時的擊樂伴奏,而作為鼓介開頭的「介頭」,則是由頭手以不同聲響獨奏或以各種手勢的動作,進而引領其他器樂合奏的提示符號,本文即分析頭手所掌握的鼓介與其運用方式。
There are quite a few related thesis and researches based on the topic of Beiguan, which mainly focus on the artistry or cultural meaning of an individual (artist) or a group of people (ensemble). When discussing about artistry, their discussions are more on the tune or the analysis of scripts. And when talking about culture, most writers start from an anthropological aspect, discus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Beiguan Tsú-Tē-Thuân (北管子弟團) and society. To a Beiguan tsú-tē thuân, the playing of gong and drums (bú-tiûnn武場) are important, but it is difficult to record or describe the hand gestures, therefore there are few researchers in this field. In light of this,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the writer’s own experience as being a Thâu-Tshiú (頭手) in a Beiguan Tsú-Tē-Thuân, to describe the management of drama and how it put performance into prac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 emic; moreover, to probe and examine the development of a Beiguan Tsú-Tē-Thuân in a constant changing society.
This thesis is written based on the emic perspective of a participant in a Beiguan Tsú-Tē-Thuân, mainly separated into two parts: The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of a drama by the Tsú-Tē-Thuân. In the part of drama management, the writer focuses on various Kóo-Kài (鼓介) controlled by the Thâu-Tshiú. Kóo-Kài (鼓介) is the name indicates to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Chinese gong and drums, is a percussion accompaniment in a performance, led by the Thâu-Tshiú, the chief conductor in Beiguan music. Except of knowing well the features of each kóo-kài, thâu-tshiú also gives signals by different beats and hand gestures in the beginning, variation and end of the music, which correspond to the changing atmosphere in the performance. Thâu-tshiú alone uses different hand gestures and beatings as the hint of the following kóo-kài, which is called kài-thâu (介頭). Kài-thâu is for stabilizing the tempo and giving hints to the ensemble by other instruments, it is essential in an ensemble or drama.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thesis, the practicing of performances, it examin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 Beiguan tsú-tē thuân and the society from an emic’s perspective; a tsú-tē thuân is a non-profit orchestra or troupe, its obligation is the same as a temple or a god worshipping community, but a tsú-tē thuân interacts with the society by performing pak-kuán drama.
參考文獻
(一)專書
Jeremy Seabrook著作,譚天翻譯。1986。《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臺北:三民書局。
山根勇藏。1930。《台灣民族性百談》。台北:杉田書店。
王振義。1982。《台灣的北管》。台北:百科文化。
王嵩山。1997。《扮仙與作戲》:板橋:稻鄉出版社。
王櫻芬。2008。《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潮與戰時台灣音樂調查(1943)》。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
台灣省文獻會。1997。《台北縣鄉土史料》。台北:台灣省文獻會。
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65。《台灣光復廿年》。台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台灣總督府文教局。1928。《台灣に於ける支那演劇及台灣演劇調》。台北:台灣總督府。
白慈飄、林聰仁。1999。《北管春秋─藝師王金鳳訪談錄》。台中:台中市立文化中心
石光生。2013。《台灣傳統戲曲劇場文化:儀式‧演變‧創新》。台北:五南出版社。
吳昆財。2006。《一九五○年代的台灣》。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吳瀛濤。1977。《台灣民俗》。台北:眾文圖書公司。
呂訴上。1961。《台灣電影戲劇史》。台北:銀華出版社。
呂錘寬。1996。《台灣傳統音樂》。台北:東華書局。
_____。2000。《北管音樂概論》。彰化:彰化縣文化局。
_____。2005。《北管藝師葉美景、王宋來、林水金生命史》。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_____。2005。《台灣傳統音樂概論:歌樂篇》。台北:五南。
李國俊、徐亞湘。1998。《桃園縣四平戲調查研究》。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
周宗賢。1995。《台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社會、經濟與墾拓論文集》。台北:淡江大學歷史系。
林水金。1991。《台灣北管滄桑史》。自印(未刊)。
_____。2001。《北管全集》。台中:大里萬安軒。
林美容。1997。《彰化縣曲館與武館》。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林茂賢。1999。《宜蘭的北管戲曲音樂》。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林黃河。1999。《子弟戲民俗》。台北:兩岸文經協會。
林經甫、劉還月。1993。《變遷中的台閩戲曲與文化》。台北:台原出版社。
林鋒雄。1995。《中國戲劇史論稿》。台北:國家出版社。
林鶴宜。2015。《台灣戲劇史》。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邱坤良。1979。《民間戲曲散記》。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_____。1980。《野台高歌》。台北:皇冠出版社。
_____。1983。《現代社會的民俗曲藝》。台北:遠流出版。
_____。1991。《台灣地區北管戲曲資料蒐集整理計畫期末報告》(未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計畫。
_____。1992。《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研究》。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_____。1996。《台灣戲劇現場》。台北:玉山出版社。
_____。1997。《台灣劇場與文化變遷─歷史記憶與民眾觀點》。台北:台原出版社。
林呈蓉主編。2001。《台北縣史料彙編》。宜蘭 :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編譯出版中心出版。
阿諾爾德・豪澤爾(Arnold Hauser)。2015。《藝術社會史》。台北:商務印書館。
范揚坤。1998。《內行與子弟:林阿春與賴木松的北管亂彈藝術世界》。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徐亞湘。2001。《台灣日日新報與台南新報戲曲資料選編》。台北:宇宙出版社。
_____。2006。《日治時期台灣戲曲史論—現代化作用下的劇種與劇場》。台北:南天書局。
_____。2006。《史實與詮釋—日治時期台灣報刊戲曲資料選讀》。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_____。2015。《台灣劇史沉思》。台北:國家出版社。
許常惠、呂錘寬等。1989。《台中縣音樂發展史》。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許常惠。1991。《台灣音樂史初稿》。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
許常惠總編纂。1997。《彰化縣音樂發展史.田野日誌》。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許常惠總編纂。1997。《彰化縣音樂發展史.論述稿》。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陳正之。1990。《民樂瑰寶:台灣的北管與南管》。台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陳秀芳。1980。《台灣所見的北管手抄本》。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健銘。1989。《野台鑼鼓》。台北:稻香出版社。
陳藍谷。2002。《台北市北管藝術發展史:田野記錄》。台北:台北市文化局。
。2002。《台北市北管藝術發展史:論述稿》。台北:台北市文化局。
焦桐。1991。《戰後的本土劇運》。台北:台原出版社。
黃素貞主編。1996。《鑼鼓喧天話北管-亂彈傳奇》。基隆:基隆市政府。 
劉美枝。2000。《話日治時期北管音樂風華》。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_____。2012。《台灣亂彈戲之腔調研究》。台北:國家出版社。
蔡欣欣。2011。《台灣戲曲景觀》。台北:國家出版社。
鄭榮興。2000。《苗栗縣客家戲曲發展史》。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
簡秀珍。2005。《環境、表演與審美–蘭陽地區清代到 1960 年代的表演活動》 。台北:稻鄉出版社。
_____。2015。《開枝散葉根猶在:宜蘭總蘭社的繁華與衰微》。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蘇玲瑤。1998。《竹塹憨子弟——新竹市北管子弟的紀錄》。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_____。1998。《聲震竹塹城─新竹市北管子弟團振樂軒專輯》。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蘇桂枝。2003。《國家政策下京劇歌仔戲之發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二)期刊論文
王一剛。1959。〈西皮福祿之爭〉。《台灣風物》17(1)。
王安祈。1999。〈戲曲票友─休閒自娛與專業精研之間〉。《民俗曲藝》121:151-166。
王振義。1981。〈北管音樂的總綱與記譜〉。《民俗曲藝》6:52-53
江志宏。1998。〈論子弟團的社會意義〉。《台灣歷史學會通訊》7:14-20。
吳亞梅。1987。〈靈安社一一八年記〉。《民俗曲藝》47:16-35。
。1987。〈靈安社的子弟們〉。《民俗曲藝》47:36-68。
。1987。〈靈安社的朋友們〉。《民俗曲藝》47:69-79。
吳春暉。1960。〈艋舺業餘樂團概況〉。《台北文物》8(4)。
呂訴上。1954。〈台灣的戲劇〉。《台灣文化論文集》。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冊三。
呂訴上。1954。〈光復後的台灣劇運,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台北文物》3:3:74-89。
呂錘寬。1995。〈論南北管的藝術及其社會化〉。《民俗藝術傳承研討會論文集》。149-176。
_____。1997。〈論台灣的古典音樂「北管」─從社會及藝術層面之分析〉。《86年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傳統藝術心中心。
李疾。1981。〈發糕伯仔—記一位獻身北管劇團的老藝人〉。《民俗曲藝》6:88-96。
李國俊。1987。〈北管音樂與靈安社曲譜〉。《民俗曲藝》47:81-90。
李孟勳,〈南北交加・東西交響:日治時期北港音樂子弟團的分類與發展〉,《民俗曲藝》第 198期,2017年12月,127–64。
林玉茹。1999。〈地方知識與社會變遷─戰後台灣方志的發展〉。《台灣文獻》50:235-289。
林美容。1992。〈彰化媽祖信仰圈內的曲館與武館之社會史意義〉。《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5(1):57-86。
_____。1994。〈彰化媽祖信仰圈內的曲館與武館〉。《台灣文獻》45(2)。
林茂賢。1998。〈台灣扮仙戲的象徵意義〉。《傳統文學的現代詮釋》。
_____。2001。〈從漢陽歌劇團看台灣北管戲曲的興衰〉。《傳統藝術》11。
林鋒雄。1974。〈台灣亂彈子弟的一個實例─彰化梨春園所藏目錄初輯〉,《書評書目》10。
_____。1987。〈台灣地方戲曲與語言傳播〉。《文訊》32:7-14。
林衡道。1980。〈淡水的北管結社〉。《台灣文獻》31(1)。
林鶴宜。2001。〈潘玉嬌生命史〉,《傳統藝術》5。
邱坤良。1970。〈台灣碩果僅存的亂彈班─新美園〉。《民俗曲藝》1:9-19。
_____。1974。〈台灣子弟團〉。《台灣風物》24(2):82-86。
_____。1991。〈台灣近代亂彈班初探〉,《民俗曲藝》71。
_____。1981。〈談民間的戲曲活動〉。《民俗曲藝》9:29-36。
柯孟潔。2004。〈台中新樂軒與何厝關係之研究〉。《民俗曲藝》第152期。
徐亞湘。2001。〈台灣四平戲的發展與變遷─一個消失劇種的歷史回顧〉。收於《兩岸客家表演藝術研討會論文集》。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曹甲乙。1982。〈前台北之子弟團〉。《台灣風物》32(4):14-16。
黃美英。1982。〈開鑼啦!記北管演出前奏〉《民俗曲藝》20:38-40。台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
簡秀珍。1995。〈羅東福蘭社與震安宮--日治時期北管戲曲社團與寺廟間的互動關係〉。《宜蘭文獻雜誌》16:88-102。
_____。2011。〈北管婚變戲《三官(關)堂》抄本的口語傳統套式運用與敘事結構〉。《戲劇研究》7:65-106。

(三) 學位論文
王振義。1977。《台灣北管音樂研究》。文化學院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美鸞。1995。《光復後台灣地方戲劇演出倩形與社會轉型關係初探1945~1970》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素珠。1999。《北管扮仙戲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
林清涼。1978。《台灣子弟戲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
林曉英。2010。《台灣亂彈戲劇本研究五題》。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顯源。1998。《傳統戲曲在台灣現代化之過程探討》。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戲劇組碩士論文。
邱昭文。2001。《台灣戰後初期的亂彈班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慧玲。2007。《國家政策下的外台歌仔戲班─以1990年代後期迄今之創作演出為觀察重心》。國立台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亞湘。1992。《台灣地區戲神-田都元帥與西秦王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
高振宏。2005。《大橋頭「復興社」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祖慈。2005。《文化政策下的台灣歌仔戲--1982~2002》。。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莊曙綺。2005。《從報紙戲院廣告看戰後四年(1945~1949)台灣商業劇場的演劇生態》。國立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孝慈。2000。《北管館閣梨春園研究》。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秀蓉。1997。《戰後台灣寺廟管理政策之變遷》。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玲玲。1987《八仙在元明雜劇和台灣扮仙戲中的狀況》。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
陳穎慧。1998。《地方劇團的變遷--以基隆暖暖地區靈義郡為例》。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
黃琬茹。2000。《台灣鼓吹陣頭的音樂研究》。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
葉振富。1989。《台灣光復初期的戲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秀紜。2000。《藝師蘇登旺的北管戲曲研究》。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汝端。1998。《北管嗩吶的音樂及其技藝研究》。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碧峰。2010。〈神明會與台灣民俗文化傳承關係研究——以北港朝天宮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
謝珊珊。2003。《新竹市亂彈子弟與皮黃票房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秀珍。1992。《台灣民間社區劇場羅東福蘭社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