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南北交加.東西交響:日治時期北港音樂子弟團的分類與發展
書刊名:民俗曲藝
作者:李孟勳
作者(外文):Li, Meng-hsun
出版日期:2017
卷期:198
頁次:頁127-164
主題關鍵詞:南管北管西樂子弟團北港Lâm-kuánPak-kuánWestern musicTsú-tē troupesBeiga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91
  • 點閱點閱:43
北港地區在十七世紀即形成繁榮的港口市鎮,加上媽祖廟的香火鼎盛,子弟團的活動興盛,其樂種相當多元,包括南管、北管、十三腔、京戲、九甲戲、歌仔戲、西樂等。本文討論北港的音樂子弟團在日治時期的分類和發展。日治時期北港子弟團的樂種和組織均增加,傳統和現代交會。在每年朝天宮聖母遶境行列中,子弟團以「南的」、「北的」、「西的」為群組排列,形成地方社會的秩序。日治末期的皇民化運動,子弟團的活動暫時受到壓抑,但並未消失。
Beigang had been a busy port town since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popularity of the Mazu Temple and active amateur musical troupes (tsú-tē troupes) both added to the prosperity of the town. Musical troupes in Beigang include lâm-kuán, pak-kuán, sip-sam-khiang, Beijing Opera, káu-kah-á-hì, kua-á-hì, and western music. In this paper, I discuss the class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mateur musical troupes in the Japanese Colonial Era.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Era, the types and number of tsú-tē troupes both increased, integrating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In the annual Mazu procession of Chaotian Temple, the tsú-tē troupes fell into "South," "North," and "West"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respective styles and positions in the social order. Activities of the tsú-tē troupes, though temporarily curbed by the Kominka movement of late Colonial Japanese Era, had never died down.
期刊論文
1.邱坤良(19740600)。臺灣子弟團。臺灣風物,24(2),82-8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純真、劉美枝(1994)。新式音樂團體和其他音樂活動。音樂研究學報,3,174-1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研二音樂學組(1994)。師大音研所82 年度「田野採集」--北港鎮、嘉義市之調查報告。音樂研究學報,3,133-1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葉樹涵(2008)。日治時代的臺灣管樂發展概況。樂覽,111,46-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蕭雅玲(1994)。北港鎮之南管。音樂研究學報,3,146-1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蘇育代(1994)。北港鎮之北管。音樂研究學報,3,135-1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顏娟英(20070300)。日治時期寺廟建築的新舊衝突--1917年彰化南瑤宮改築事件。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22,191-266+27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美容(19921100)。彰化媽祖信仰圈內的曲館與武館之社會史意義。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5(1),57-8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徐亞湘(20101200)。從外江到國劇:論臺灣民間京劇傳統的形成與失落。民俗曲藝,170,143-1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蔡碧峰(2010)。神明會與台灣民俗文化傳承關係研究--以北港朝天宮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杜潔明(2003)。台南孔廟樂局:以成書院之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呂錘寬(2011)。北管音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美容(1997)。彰化縣曲館與武館。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天祿、曾郁雯(1991)。戲夢人生--李天祿回憶錄。臺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常惠(1996)。臺灣音樂史初稿。臺北:全音樂譜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倪贊元(1993)。雲林縣采訪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邱坤良(1992)。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1895-1945)。臺北市:自立晚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呂錘寬(2005)。台灣傳統音樂概論.歌樂篇。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山根勇藏(1930)。臺灣民族性百談。臺北:杉田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余文儀(2007)。續修臺灣府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丁招弟(2002)。從笨港到北港:北港鎮。斗六:雲林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進發(1933)。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民眾公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宮澤真一(2009)。波うちぎわのSatsuma奇譚。鹿兒島:高城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炎憲(1995)。嘉雲平野二二八。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曾萬本(2004)。北港香火。斗六:雲林縣政府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管樂研究會(1941)。日本吹奏樂年鑑。東京:管樂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曾永義(19880000)。臺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林永村、林志浩(1995)。笨港--一個古老港口的歷史與文化。笨港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儀深(2009)。濁水溪畔二二八:口述歷史訪談錄。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吳濁流(1993)。無花果:臺灣七十年的回想。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鄭志明、孔建中(1998)。北港朝天宮的神明會。南華管理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相良吉哉(1933)。臺南州祠廟名鑑。臺南:臺灣日日新報社臺南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周婉窈(20030000)。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周鍾瑄、詹雅能、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2005)。諸羅縣志。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蔡相煇,許士能(1994)。笨港文史座談會紀錄,北港:笨港媽祖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石婉舜(2015)。尋歡作樂者的淚滴--戲院、歌仔戲與殖民地的觀眾。「帝國」在臺灣:殖民地臺灣的時空、知識與情感。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呈蓉(2014)。從所謂「皇民化」的觀點解讀葛智超(George H. Kerr)眼中的臺灣社會。從當代問題探討臺灣主體性的確立。臺北:臺灣教授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麗紅、廖秀容(2014)。交加小生。歌仔戲實錄。臺北:稻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廖財聰、紀雅博(1998)。北港鎮分組座談紀錄。耆老口述歷史(十八)雲林縣鄉土史料。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福田滋(2013)。日本の吹奏楽と軍楽隊の変遷--黎明期から戦後まで。日本の吹奏楽史(1869-2000)。東京:青弓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石婉舜(2009)。「黑暗時期」顯影:「皇民化運動」下的臺灣戲劇(1936.9-1940.11)。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臺灣文化狀況。臺北:新自然主義。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