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治時期台灣文化協會新劇運動系譜(1921-1936)
作者:白春燕
作者(外文):Pai, Chun-Yen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劉柳書琴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新劇文化劇社會網絡演劇系譜新文化運動台灣文化協會New DramaCultural DramaSocial NetworkTheatre GenealogyNew Cultural MovementTaiwan Cultural Associ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日治時期台灣在1920、1930年由知識階級參與演出的「新劇」或「文化劇」,受西方文明刺激產生的新文化運動影響而興起,其發展與台灣社會文化特質及歷史處境息息相關。自從台灣文化協會於1921年倡導新文化運動以來,台灣新劇運動開始發展,直到1937年進入皇民化戲劇時期之前為止。這段期間出現許多新劇社團,多數附屬於文化協會旗幟之下,少數是在最初受文化協會影響而成立,或主事者具文化協會會員身分,性質各異,但皆以戲劇改良及社會改革為目的,都屬於台灣新文化運動中的一環,共同建構台灣文化協會的演劇系譜。
過去相關的研究成果已大致確認台灣新劇運動與政治社會運動互為表裡的事實,本論文則進一步從個人與劇團、劇團與政治社會運動的社會網絡關係出發,辨識劇團的屬性及發展過程,試圖更完整、更細緻地釐清台灣新劇運動的全貌。
本論文指出,台灣文化協會演劇系譜起於1921年,結束於1936年。在這個系譜的發軔時期,首先在1922年至1923年有東京台灣青年會的學生戲劇嘗試,接著在1923年冬天出現具組織性的新劇結社,之後全台各地劇團陸續出現。各劇團的成員大多是具有公學校基礎教育的知識階級,具有地緣性、學緣性的關係,在相同的身分階級或政治社會理念下集結而成。劇團之間因成員的交流或派別的合作,使戲劇養分具有支援、傳遞的連續性質。
這個系譜裡的劇團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與政治社會運動團體有關的劇團,皆附屬於政治社會運動團體,受政治力的作用影響。愈左派的劇團,受政治壓制的力道愈強,消失得愈快;左傾程度較弱的劇團,則可以保持較久的戲劇活動。具體而言,新文協派的劇團大部分在1928年官方壓制下停止活動,而民眾黨派的劇團則晚至1931年民眾黨遭解散前後失去舞台。
第二類是與政治社會運動團體無關的劇團,其中再依母會附屬團體的有無分為兩類。附屬型劇團以公益募款、社區營造為目的,以戲劇表演為母會團體服務。此類的劇團,不論是附屬型或非附屬型,都不具有政治社會運動色彩,未受到1928年及1931年兩波官方壓制影響,能夠在1930年代持續保有演出能量,直到1936年因戰爭時局變化而自然退場,使台灣文化協會演劇系譜走到終點。
此時仍有一些志在演出的劇團,在1937年轉型為皇民化劇團,戲劇精神與台灣新文化運動背道而馳,已不能納入台灣文化協會演劇系譜之中。
從這個系譜可以看出台灣新劇運動是基於政治宣傳而誕生。亦即,台灣新劇運動是一批熱心政治的台灣青年受「新劇」這個新媒體所吸引,將西方現代戲劇的現實批判精神應用於現實中的政治社會運動,以達成思想宣傳的目的所發展出的戲劇運動。台灣文化劇、日本新派劇、中國文明戲的創始期都有這個相同的特點。
不過,相較於日本新派劇、中國文明戲經過創始期之後發展出獨自的戲劇形態而進入成熟期,台灣文化劇因殖民政府的取締壓制,戲劇藝術的發展受到干擾中斷,未能發展出完整的戲劇形態,沒有機會進入成熟期。然而,許多不具有政治色彩的劇團因未受打壓,在1930年代仍保有演出機會,使戲劇養分持續醞釀,甚至到了1940年代皇民化戲劇統制時期,短暫出現了一些出自台灣人之手、具有台灣民族主體意識的寫實主義戲劇。這些戲劇的出現,說明的是1921年以來的台灣新劇運動的道路雖然荊棘滿佈,但已播下足以開花結果的種子。
因此,我們從台灣文化協會演劇系譜看出台灣新劇運動的意義是:它以新的載體傳播思想現代性,同時也達到戲劇現代性的傳播作用。也就是,1920、1930年的「新劇」或「文化劇」,是台灣新文化運動除了演講、報紙之外另一項宣傳利器,在政治社會運動發展上升期,發揮了文化啟蒙作用;另一方面,它也達到戲劇現代性的傳播作用,使得因政治社會運動而興起的新劇,未隨著政治社會運動的衰退而中斷,在政治社會運動發展下降期的1930年代,仍然保有演出能量,使新劇觀念及舞台經驗得到累積與傳承,並且從台灣人的主體性出發,對於戲劇進行再生產,創造了日治時期台灣人獨有的戲劇風貌。
Taiwan New Drama or called Cultural Drama in 1920, 1930’s was led by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and occurred by New cultural movement that was stimulated by western civiliza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wa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social cultural traits and history condition. Since Taiwan Cultural Association promoted New cultural movement in 1921, Taiwan new drama movement began to develop until 1937. In this period, many drama groups established, and almost of them were the affiliated units of Taiwan cultural association. These drama groups had the same purpose to improvement drama and reform the social cultural. The drama practice performed by these drama groups established the theatre genealogy of Taiwan Cultural Associa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e fact that Taiwan new drama movement and political movement were interlinked. I further used the social network method to realize the property and developing process of each drama group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complete picture of Taiwan new drama movement.
I pointed out that the theatre genealogy of Taiwan Cultural Association began in 1921, and ended in 1936. In the beginning of this theatre genealogy, overseas students’ theatre activities of Tokyo Taiwan Youth Association in the early 1920’s were the first attempt of Taiwan new drama movement. After the first organized drama group appeared in winter 1923, some drama groups established gradually. Most of the drama group members had elementary education background at least. They gathered under the same status class or political ideas. The interaction or cooperation between members or groups made the art nutrition to be transfer and supported.
The drama groups of the theatre genealogy of Taiwan Cultural Association can be divided to two types. The first type is the social movement organization related drama group, and the second is the social movement organization unrelated one.
The first type is the subsidiary drama group of the social movement organization, and particularly susceptible to attached to the political power. The drama group has more left-wing idea always received harder political repression. On the contrary, the drama group has less left-wing idea received weaker political repression. In fact, the drama groups belonged to New Taiwan Cultural Association received harder political repression, and stopped in 1928. The drama groups belonged to Taiwan People Party received weaker repression, and survival until 1931.
The second type, the social movement organization unrelated drama group, is divided to two subtypes: one is subsidiary drama group, and the other one is non- subsidiary drama group. Both of them didn’t receive political repression, and continued to engage in drama activities until 1936, the ending year of New drama movement genealogy of Taiwan Cultural Association.
Some drama groups became the Japanization drama groups in the Japanization movement in order to continue the drama activities. Their dramatic spirit performed by Japanization drama groups cannot be subordinated to New drama movement genealogy of Taiwan Cultural Association, because of the opposite-directed dramatic spirit.
This new drama movement genealogy showed us a character that Taiwan new drama movement was occurred by the ppolitical propaganda. In other word, some ppolitical enthusiasts were absorbed by the new drama style, and further applied the critical spirit of the western modern theatre to the social movement in Taiwan in order to complete their propaganda purpose. This character also can be seen in China crude stage plays (Wen Ming Xi) and Japan Shinpa plays.
After the initiation stage, China crude stage plays and Japan Shinpa plays completed the unique performance in the maturity stage. In other hand, Taiwan New Drama could not carry out its own performance because of the political repression, and had no chance to enter the maturity stage. But, some drama groups continued drama activities in 1930’s, and some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plays performed by Taiwanese in 1940’s. These plays showed us that the art nutrition cultivated since the year of 1921 was been transferred consecutively.
We can find out the meaning of Taiwan new drama movement from the theatre genealogy of Taiwan cultural association. Taiwan new drama movement spread not only the modernity of thinking and ideas but also the modernity of drama. In other words, Taiwan New Drama or called Cultural Drama in 1920, 1930’s is the effective propaganda tool beside the speeches and newspapers, and also spread the modernity of drama in 1920’, the rising period of the social movement, . The drama activities was continued to be performed in 1930’s, the falling period of the social movement, and kept the drama ideas and experience can be accumulated and transferred, and conducted the arts reproduction to show the Taiwanese identity.
一、基本史料
《大稻埕第一公學校卒業兒童學籍簿》、《台北文物》、《台南新報》、《台灣》、《台灣大眾時報》(《新台灣大眾時報》)、《台灣文藝》、《台灣公論》、《台灣日日新報》、《台灣民報》、《台灣青年》、《台灣風物》、《台灣時報》、《台灣島內情報》、《台灣新文學》、《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台灣總督府外國旅券下付及返納表》、《台灣藝術》、《台灣藝術新報》、《台灣警察時報》、《申報》、《明日》、《風月報南方詩集》、《南洋商報》、《南瀛佛教會會報》、《詩報》、《新高新報》、《漢文台灣日日新報》、《彰化高女卒業生學籍簿》、《黎華報》《東瀛黎華新報》)、《曉鐘》。

二、研究專書、單行本
(一)中文部分
丁敏,《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漢譯大小乘佛典中神通故事的敘事研究(第2年)研究成果報告(完整版)》(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系,2009)。
三澤真美惠,《「帝國」與「祖國」的夾縫間:日治時期台灣電影人的交涉與跨境》(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
王乃信譯,《台灣社會運動史》(台北:海峽學術,2006)。
王白淵著,陳少崑譯,《王白淵・荊棘的道路》(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
王雪齊等編,《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附設實驗國民小學創校百週年特刊》(台南:國立台南師院實小,1997)。
王詩琅,《台灣文學重建的問題》王詩琅全集卷9(高雄:德馨室,1979)。
王詩琅譯注,張炎憲、翁佳音編,《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中卷)台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台北:稻鄉出版社,1988)。
王詩琅著,張炎憲、翁佳音編,《陋巷清士——王詩琅選集》(台北:稻鄉,2000)。
王曉波編,《蔣渭水全集 增訂版 下冊》(台北:海峽學術,2005)。
台灣新生報社編,《台灣年鑒》(台北:台灣新生報社,1947)。
台灣新民報社編,《台灣人士鑑》(台北:台灣新民報社,1937)。
台灣總督府醫學校編,《台灣總督府醫學校一覽》(出版地不詳:台灣總督府醫學校,1924)。
米爾包(Octave Mirbeau)著,岳煐譯,《工女馬得蘭》(上海:開明書店,1928)。
安特列夫著,張聞天譯,《狗的跳舞》(the waltz of the Dogs)(上海:商務印書館,1923)。
朱昭陽口述、吳君瑩紀錄、林忠勝撰述,《朱昭陽回憶錄:風雨延平出清流》(台北:前衛,2009)。
舟山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編,《一支我黨領導的隱蔽武裝 “保二”中隊鬥爭史實集》(舟山市史志辦公室,1996)。
邱坤良,《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研究(1895-1949)》(台北:自立晚報,1992)。
邱坤良,《飄浪舞台:台灣大眾劇場年代》(台北:遠流,2008)。
邱坤良,《劇場與道場,觀眾與信眾:台灣戲劇與儀式論集》(台北:遠流,2013)。
呂訴上,《台灣電影戲劇史》(台北:銀華,1961)。
呂美慧總編輯,《彰化縣鹿港國民小學創校壹佰貳拾週年沿革誌》(鹿港:呂美慧發行,2017)。
吳三連口述,吳豐山撰述,《吳三連回憶錄》(台北:自立晚報,1991)。
李中林等編,《李維修文集》(香港:香港國際學術文化資訊出版公司,2010)。
李昭容,《鹿港丁家大宅》(台中:晨星,2010)。
李昭容,《文化的先行者——嘉義文協青年的運動與實踐》(台南:台灣文學館,2020)。
李筱峰,《台灣革命僧林秋梧》(台北:自立晚報,1991)。
李筱峰,《林茂生.陳炘和他們的時代》(台北:玉山社,1996)。
近藤正己著,林詩庭譯,《總力戰與台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上)、(下)》(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4)。
吳三連、蔡培火、葉榮鐘等人,《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1990)。
吳江 主編,《中國京劇藝術百科全書 上卷》(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
吳新榮著,張良澤總編輯,《吳新榮日記全集一(1933-1937)》(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7)。
吳漫沙,《追昔集》(台北:台北縣政府文化局,2000)。
吳毓琪,《台灣南社研究》(台南:台南文化中心,1999)。
呂興忠編,《繪聲的世界——吳慶堂作品集》》(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79)。
邱坤良,《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研究(1895-1945)》(台北:自立晚報,1992)。
林柏維,《台灣文化協會滄桑》(台北:台原出版,1993)。
林忠勝撰述,《陳逸松回憶錄(日據時代篇):太陽旗下風滿台》(台北:前衛,2015)。
林莊生,《懷樹又懷人》(台北:玉山社,2017)。
林宣鰲編,《反普特刊:打倒一切的迷信絶對地反對普度》(台南:赤崁勞動青年會,1930)。
林進發編,《台灣官紳年鑑》(台北:民眾公論社,1934)。
阿英編,《晩清文學叢鈔:小說戲曲研究卷》(北京:中華書局,1960)。
固園文存編輯會編,《固園文存其二》(台北:福元印刷,1984)。
柳絮,《弱小民族的革命方略》(上海:中山書店,1929)。
侯曜,《復活的玫瑰》(上海:商務印書館,1924)。
洪卜仁主編,《廈門舊報尋蹤》(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
施懿琳編,《楊守愚作品選集 上冊 小說、民間文學、戲劇、隨筆》(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
施懿琳編,《林荊南作品集 雜文・詩歌卷》(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8)。
施懿琳、楊翠,《彰化縣文學發展史(下)》(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7)。
國立中興大學編纂,《台中市人物志》(台中:台中市政府,2008)。
陳文松,《殖民統治與「青年」》(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5)。
陳少斌編,《陳嘉庚研究文集》(廈門:廈門市集美陳嘉庚研究會,2012)。
陳芳明等主編,《里程碑——又名黑色的太陽(上)、(下)》張深切全集卷1、2(台北:文經社,1998)。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 上・下》(台北:聯經出版,2011)。
陳恆聰、洪碧伶、許俊雄等編,《草屯國小百週年校慶紀念特輯》(南投:草屯國小創校百週年校慶籌備委員會,2000)。
陳逸雄編,《陳虛谷選集》(台北︰自立晚報,1985)。
陳翠蓮,《百年追求:台灣民主運動的故事 卷一 自治的夢想》(台北:衛城出版,2013)。
陳慈玉,《台北傳統家族調查總結報告》(委託單位: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執行單位:中央研究院,2012)。
陳滌慮,《我的心肝肉兒》(廈門:倍文印書館,1924)。
徐亞湘,《史實與詮釋:日治時期台灣報刊戲曲資料選讀》(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6)。
連溫卿,《台灣政治運動史》(台北:稻鄕,2003)。
袁國興,《中國話劇的孕育與生成》(台北:文津出版,1993)。
袁國興主編,《清末明初新潮演劇研究》(廣州:廣州人民出版社,2011)。
財團法人鄭順娘文教公益基金會編,《第二屆「綠川」個人史文學獎入選作品集》(台中:財團法人鄭順娘文教公益基金會,2001)。
莊永明,《台灣紀事》(台北:時報文化,1991)。
張守真訪問,臧紫騏記錄,《口述歷史:葉石濤先生訪問記錄》(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2002)。
張炎憲、李筱峰、莊永明編,《台灣近代名人誌 第五冊》(台北:自立晚報,1990)。
張漢裕主編,《蔡培火全集(一)家世生平與交友》(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0)。
張偉,《紙韻悠長:人與書的往事》(台北:秀威資訊,2009)。
許仙財等編,《台南市立人國民小學慶祝創校一百週年特刊》(台南:台南市立人國民小學,1998)。
許雪姬,《霧峰林家相關人物訪問紀錄(下厝篇)(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8)。
許俊雅編,《楊守愚作品選集(補遺)》(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8)。
許俊雅、楊洽人編,《楊守愚日記》(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8)。
許俊雅編選,《楊守愚》(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6)。
曹正文,《俠客行:縱談中國武俠》(台北:雲龍出版,1998)。
傅謹、袁國興主編,《新潮演劇與新劇的發生》(北京:學苑出版社,2015)。
曾郁珺、徐亞湘,《城市‧蛻變‧歌仔味:台北市歌仔戲發展史》(台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12)。
曾顯章,《張維賢》(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03)。
黃信彰,《工運歌聲反殖民:盧丙丁與林氏好的年代》(台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10)。
黃曉滄編,《菲律賓岷里拉中華商會三十周年紀念刊》(馬尼拉:中華商會,1936)。
彭秋齡編,《台南市安平區石門國民小學創校百週年特刊》(台南:台南市安平區石門國民小學,2000)。
楊逵著,彭小妍校訂,《楊逵全集 第9卷、第14卷》,(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
楊渡,《日據時期台灣新劇運動(1923-1936)》(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4)。
福建省檔案館、廈門市檔案館編,《閩台關係檔案資料》(廈門:鷺江出版社,1993)。
葉榮鐘,《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下)》(台中:晨星,2000)。
葉龍彥,《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台北:玉山社,1998)。
董健 主編,《中國現代戲劇總目提要》(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
集美學校編,《福建私立集美學校十周年紀念刊》(廈門:集美學校,1923)。
趙迎新主編,《中國攝影大師》(北京:中國攝影,2017)。
鄭瑞明、陳炎正,《新修霧峰鄉志 人物篇》(台中:霧峰區公所,2008)。
蔡石山,《滄桑十年:簡吉與台灣農民運動1924-1934》(台北:遠流,2012)。
蔡石山,《台灣農民運動與土地改革(1924-1951)》(台北:聯經,2017)。
蔣渭水文化基金會編,《台灣文化協會會報 第四號》(台北:蔣渭水文化基金會,2011)。
蔣朝根,《蔣渭水留真集》(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2006)。
蔡麗華等編,《台北市大同區太平國小一百週年校慶特刊》,(台北:太平國小百週年校慶籌備會,1997)。
編輯者不明,《廈門通俗教育社年鑑》(出版地不明:出版者不明,1927)。
蕭永盛,《影心.直情.張才》(台北:雄獅美術,2001)。
蕭滌非 等著,《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
韓石泉先生逝世三週年紀念專輯委員會編,《韓石泉先生逝世三週年紀念專輯》(台南:韓石泉先生逝世三週年紀念專輯委員會,1966)。
戴榮輝,《開南會員名簿》(台北:開南同窗會,1939)。
謝仁芳,《霧峰林家開拓史》(台北:林祖密將軍紀念協進會,2010)。
謝東漢、吳餘德,《徘徊在兩個祖國(上)、(下)》(台北:謝東漢、吳餘德,2016)。
藍博洲,《宋非我》(台北:台北藝術大學,2006)。
瀨戶宏著,陳凌虹譯,《中國話劇成立史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5年)。
籌建福民校友堂委員會編,《福民校友堂落成紀念刊》(出版地不明:籌建福民校友堂委員會,1937)。

(二)外文部分
トルストイ(托爾斯泰)著,有馬祐政譯,《藝術論》(東京:博文館,1906)。
ビロー等著,《近代劇全集 第38卷中歐篇》(東京:第一書房,1927)。
オクタヴ・ミルボオ (Octave Mirbeau)著,石川三四郎譯,《悪指導者》(東京:金星堂,1930)。
大笹吉雄等人編輯,《日本戲曲大辭典》(東京:白水社,2017)。
三澤真美惠,《「帝國」と「祖國」のはざま : 植民地期台灣映畫人の交涉と越境》(東京:岩波書店,2010)。
山田敬三編,《境外の文化——環太平洋圏の華人文学》(東京:汲古書院,2004)。
山脇和泉,《和泉流狂言大成 第3巻》(東京:わんや江島伊兵衛,1918-1919)。
内田魯庵,《おもひ出す人々》(東京:筑摩書房,1948)。
中島利郎、河原功、下村作次郎編著,《台湾近現代文学史》(東京:研文出版,2014)。
石澤秀二,《新劇の誕生》(東京:紀伊国屋,1963)。
札幌大學圖書館,《松本克平スクラップブックリスト》(札幌:札幌大学図書館,2015)。
寺尾實,《無政府主義讀本》(東京:無政府主義協會,1932)。
尾崎紅葉 作、小栗風葉 增補及編劇,《金色夜叉:脚本》(東京:東陽堂,1917)。
松本克平,《日本社會主義演劇史-明治大正篇-》(東京:茿摩書房,1975)。
松村明編,《大辭林》桌上式第二版(東京:三省堂,1995)。
松尾匡,《新しい左翼入門:相克の運動史は超えられるか》(東京:講談社,2012)。
河原功,《台灣新文学運動の展開——日本文学との接点》(東京:研文出版,1997)。
河原功,《台灣渡航記:霧社事件調查から台湾文学研究へ》(東京:村里社,2016)。
河原功編,《台湾総督府第六十回帝国議会説明資料 第二冊、第三冊》(東京:不二出版,2019)。
茂山宗彦、茂山逸平,《茂山宗彦 茂山逸平と狂言へ行こう》(東京:旬報社,2001)。
秋山清,《アナキズム文学史》(東京:筑摩書房,1975)。
秋庭太郎,《日本新劇史(下卷)》(東京:理想社,1971)。
相沢尚夫,《日本無政府共産党》(東京:海燕書房,1974)。
皇民奉公會中央本部,《第二年に於ける皇民奉公運動の実績》(台北:皇民奉公會中央本部,1943)。
泉風浪,《中部台灣を語る》(台中:南瀛新報社出版部,1930)。
宮川次郎,《台灣の政治運動》(台北:台灣實業界社,1931)。
能島武文,《劇作理論與實務》(東京:新潮社,1926)。
逸見吉三,《墓標なきアナキスト像》(東京:三一書房,1976)。
清水留吉編,《台灣總職員錄》(台北:台灣實業新報社,1933)。
間ふさ子,《中國南方話劇運動研究(1889-1949)》(福岡:九州大學出版會,2010.12)。
菊地明子編,《黒耀会 日本前衛美術のあけぼの:弾圧に抗した芸術家たち 日本美術史の空白を埋める》(埼玉:時の美術社,2011)。
飯塚容等著,《文明戯研究の現在——春柳社百年記念国際シンポジウム論文集》(東京:東方書局,2009)。
黑岩淚香,《噫無情》(東京:扶桑堂,1906)。
道又力編著,《芝居を愛した作家たち 文士劇の百二十年》(東京:文芸春秋,2013)。
新日本出版社編集部編,《日本プロレタリア文学評論集 4巻》(東京:新日本,1990)。
銀行問題研究会編,《金動員計画の全貌:金売却取扱手続解説》(大阪:銀行問題研究会,1939)。
興南新聞社編印,《台灣人士鑑》(台北:興南新聞社,1943)。
謝春木,《台灣人は斯く觀る・台灣人の要求・日本主義的沒落》(東京:龍溪書舍,1974)。


三、單篇、期刊論文
(一)中文部分
王釗芬,〈林述三與“天籟吟社”活動之初探〉,《北台灣科技學院通識學報》,4,2008.6,頁141-174。
王詩琅,〈老鼠欲入之孔變成圓穹門〉,《聯合報》,1983.9.11,第8版。
不著撰人,〈北京佛化新青年會會員兼閩南方面宣傳委員陳得祿先生肖像(照片)〉,《佛化新青年》,2-3,1924,頁1。
石婉舜,〈「黑暗時期」顯影:「皇民化運動」下的台灣戲劇(1936.9~1940.11」〉,《民俗曲藝》,159,2008.3,頁7-81。
石婉舜,〈展演民俗、重塑主體與新劇本土化——1943年《閹雞》舞台演出分析〉,《台灣文學研究學報》,22,2016,頁79-131。
石嘉,〈日華學會與留日教育(1918-1945)〉,《北京社會科學》,2018年第5期,2018.5,頁57-66。
白春燕,〈從1929年戲劇論爭看葉榮鐘的文藝觀〉,《台灣文學學報》,34,2019.6,頁99-131。
何大欣,〈充滿傳奇色彩的台中人何非光:我的父親和他的抗戰電影〉,《海峽評論》,343,2019.7,頁59-62。
朱真一,〈最早期醫學校畢業生與馬偕的關聯(2)〉,《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57-3,2013,頁81-85。
沈雁冰、鄭振鐸,〈現代世界文學者略傳(三)〉,《小說月報》,15-3,1924,頁117-118。
邱坤良,〈飄浪舞台:台灣職業新劇團變遷〉,《台灣史蹟》,36,2000.6,頁226-241。
邱坤良,〈理念、假設與詮釋:台灣現代戲劇的日治篇〉,《戲劇學刊》,13,2011,頁7-34。
邱坤良,〈林獻堂看戲:《灌園先生日記》的劇場史觀察〉,《戲劇學刊》,16,2012.7,頁7-35。
邱坤良,〈從文化劇到台語片——張深切的戲劇人生〉,《邱罔舎(第一部)・(第二部)》張深切全集卷7(台北:文經社,1998),頁2-32。
邱坤良,〈星光與鐘聲〉,《表演藝術》,89,2000.5,頁99-101。
邱坤良,〈從星光到鐘聲:張維賢新劇生涯及其困境〉,《戲劇研究》,20,2017.7,頁39-64。
邱坤良,〈張淵福及其台灣新劇劇本創作的通俗之路〉,《戲劇學刊》,27,2018,頁7-29。
呂興忠,〈吳慶堂戰後初期的五首新詩遺稿初探〉,《台灣新文學》,4,1996.4,頁241-260。
呂興忠,〈台灣苦旅:日據時期的台灣無政府主義群像〉,《彰中學報》,23,2001.4,頁226-230。
呂興昌,〈引黑潮之洪濤環流全球〉,《台灣文藝》,新生版第3期,1994.6.20,頁114-121。
沈國明,〈身份之禍?——1941年”台灣戲”日籍台僑劇員在馬來亞被捕事件始末〉,《圖南鵬翼:青年學者東南亞文史會議論文集》(台北:教育部新南向計畫、台大東南亞跨國人文走廊、科技部「南向華語與文化傳釋計畫」計畫聯合主辦,2020.11.7-8),頁79-93。
李道明,〈驀然回首——台灣電影一百年〉,《歷史月刊》,158,2001.3,頁41-42。
李毓嵐,〈林獻堂與婦女教育——以霧峰一新會為例〉,《台灣學研究》,13,2012.6,頁93-126。
李毓嵐,〈美台團的電影啟蒙活動:以日記與報紙資料為主的考察〉,《第八屆日記研討會:日記中的歷史事件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主辦,2020.11.27),頁1-19。
吳叡人,〈反政治的政治:《黑色青年》無政府主義思想的研究筆記〉,《東亞世界中的日本政治社會特徵》(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2008),頁109-138。
吳叡人,〈日治台灣新劇運動者的黑色思想〉,《台灣文學館通訊》,64,2019.9,頁9-14。
林江台、陳泳惠,〈超越台灣而愛台灣:日治時期稻垣藤兵衛的社會改革與救助行動〉,《史地學術暨錢穆思想研討會》(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主辦,2012.11.30),頁1-30。
林怡芳,〈日治時代蒜頭製糖所職住型聚落的生活方式〉,《地理研究》,46,2007.5,頁1-22。
柯喬文,〈漢文知識的建置:台南州內的書局發展〉,《人文研究學報》,42-1,2008,頁67-88。
重三,〈奉天學生籌賑遊藝會的感言〉,《瀋陽高等師範週刊》,23,1920,頁5-7。
洪子偉,〈台灣哲學盜火者——洪耀勳的本土哲學建構與戰後貢獻〉,《台大文史哲學報》,81,頁113-147。
胡星亮,〈論“五四”社會問題劇〉,《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科版》,1999年第4期,頁54-62。
吳舒潔,〈“新劇過台灣”的現代性悖論——以廈門通俗教育社為線索〉,《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3期,2019.3,頁99-108。
吳雪痕、林純仁,〈回憶“時光社”〉,《廈門文史資料》(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福建省廈門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8,1985,頁52-55。
貝葉,〈廈門的佛經流通處〉,《廈門文史資料》(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福建省廈門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3,1988,頁103-105。
范揚坤,〈1925,往「文明歌劇」道途上的出發〉,《彰化文獻》,7,2006.8,頁81-104。
陳偉智,〈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軌跡:黃天海與《明日》雜誌〉,《台灣文學研究集刊》,17,2015.2,頁73-104。
袁國興,〈異名劇作《鳴不平》與《黃金塔》〉,《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0年第4期,2000.12,頁109、122。
徐振華,〈解放前的廈門印刷業〉,《廈門工商集萃》(民建廈門市委員會,廈門市工商業聯合會編),1,1984,頁39-42。
徐振華,〈近代廈門印刷業概況〉,《廈門文史資料選輯》(廈門市政協文史和學習宣傳委員會,郭文貴,江菱菱主編),23,2002,頁153-158。
張守慧,〈東西文學的流離與放逐:以流亡於中國的歐洲猶太文學為例〉,《中外文學》,32-11,2004.1,頁81-96。
張良澤,〈「稻垣藤兵衛」是誰?〉,《台灣文學評論》,9-2,2009.4,頁50-52。
張舍我,〈愛情與黃金之輿論:觀“愛情與黃金”後之感想〉,《明星特刊》,20,1927,頁4-5。
張秀強,〈從異文化交流角度看《金色夜叉》在東亞的傳播〉,《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13年02期,2013.3,頁72-75。
張維賢,〈懷雅堂書局〉,《傳記文學》,30-4,1977,頁24-24。
許俊雅,〈《洪水報》、《赤道》對中國文學作品的轉載——兼論創造社在日治台灣文壇〉,《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4,2012.4,頁169-218。
許雪姬,〈1937-1947年在上海的台灣人〉,《台灣學研究》,13,2012.6,頁1-32。
許雪姬主訪,李思儀、薛宏甫、李鎧揚記錄,〈憶述活躍的(社會)運動家高兩貴——高何謙、高銘堂兄弟訪談記錄〉,《台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刊》,10,2019.12,頁63-131。
許雪姬,〈霧峰一新會的成立及其意義〉,《中台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文建會主辦,台中市政府文化局承辦,2000.9.14-15),頁9-16。
彭瑞金,〈文學跟著社會走?社會跟著文學走?讀張深切《黑色的太陽》有感〉,《文學台灣》,115,2020.7,頁258-284。
焦欣波,〈論“化裝講演”及其“式微”〉,《文學評論》,2019年第1期,2019.1,頁119-127。
黃天橫,〈文獻導師莊松林與我〉,《文史薈刊》,復刊8,2006.12,頁45-46。
楊新宇,〈朱穰丞、袁牧之與辛酉劇社〉,《新文學史料》,2012年01期,2012.1,頁29-44。
楊智景,〈日據時期新聞小說《金色夜叉》在台灣的傳播與接受〉,《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1,2017年第4期,2017.7,頁20-28。
楊津濤,〈張學良初掌東北 從繼承父業到東北易幟〉,《國家人文歷史》,2018年17期,2018.9,頁108-113。
楊聯芬,〈五四離婚思潮與歐陽予倩《回家以後》“本事”考論〉,《新文學史料》,2010年第1期,2010.1,頁79-85。
葉榮鐘,〈台灣的文化戰士莊遂性〉,《民主評論》,13-24,1962.12.20,頁658-661。
蔡毓智,〈社會網絡:社會學研究的新取向〉,《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46-1,2008.3,頁1-33。
劉子凌,〈上海戲劇協社成立考〉,《現代中文學刊》,2014年第1期(總第28期),2014.2.18,頁104-109。
劉峰松,〈「人類的使徒」稻垣藤兵衛:兼述松丘傷感有趣的自白〉,《台灣文學評論》,9-2,2009.4,頁53-70。
劉柳書琴(柳書琴),〈《台灣新民報》向右轉:賴慶與新民報日刊初期摩登化的文藝欄〉,《台灣文學研究集刊》,12,2012.8,頁1-39。
劉柳書琴(柳書琴),〈1925年三大農運與作家賴和的誕生〉,《山東社會科學》,總第257期,2017,頁57-67。
劉柳書琴,〈幾萬人的關係者,生路將被斷絕:一九二五年三大農運與作家賴和的誕生〉,陳相因主編,《左翼文藝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跨文化實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20),頁303-354。
編輯部,〈大甲、大安、外埔三街庄庄民爭取興建大安漁港〉,《台灣史料研究》,20,2003.3,無頁碼(封面內頁)。
獨 譯,〈劇本:喜劇:黃金塔腳本〉,《娛閑錄:四川公報增刊》,16,1915,頁46-56。
盧啟明,〈發芛上青(Hoat-ín Siöng-chhin):日治到戰後的TKC前史〉,《新使者》,168,2019.3,頁50-59。
儒,〈重整旗鼓之“奉天籌賑協會學生遊藝會”的進行記事〉,《瀋陽高等師範週刊》,23,1920,頁2-4。
鐘欣志、蔡祝青,〈百年回顧:春柳社《茶花女》新考〉,《戲劇學刊》,8,2008,頁257-281。
鍾淑敏,〈二戰時期台灣人印度集中營拘留記〉,《台灣史研究》,24-3,2017.9,頁89-140。
蘇碩斌,〈活字印刷與台灣意識:日治時期台灣民族主義想像的社會機制〉,《新聞學研究》,109,2011.10,頁1-41。

(二)外文部分
あおき,〈高田農商銀行襲撃事件〉,《豊島区郷土資料館だより かたりべ》,62,2001.5.31,頁4-4。
小川利康 編,〈周作人・松枝茂夫往来書簡戦前篇(1)〉,《文化論集》,30,2007.3,頁181-211。
三浦,〈張維賢〉,《リベルテール》,89,1977.6.15,頁10。
水沼浩,〈一波万波〉,《リベルテール》,89,1977.6.15,頁10。
井上理恵,〈川上音二郎の「金色夜叉」初演と海外巡業〉,《演劇学論集》日本演劇学会紀要,通号45,2007,頁95-111。
中村忠行,〈「春柳社」逸史稿(一):欧陽予倩先生に捧ぐ〉,《天理大学学報》,8-2,通號22,1956.12.23,頁21-24。
中村忠行,〈「春柳社」逸史稿(二):欧陽予倩先生に捧ぐ〉,《天理大學學報》,8-3,通號23,1957.3.23,頁23-46。
石井至,〈観光のリスク要因としてのテロリズム─北海道の場合─〉,《危険と管理》,48,2017.5,頁84-103。
白春燕,〈1929年戯曲論争にみる台湾文学者の新文学受容—張淑子、江肖梅、葉栄鐘を中心に―〉,《天理台灣學報》,29,2020.7,頁135-154。
向井孝,〈江西一三とその時代(3-完)〉,《イオム》,6,1974.9,頁41-42。
伊東喜一郎 編,〈鬮罪人〉,《滑稽諧謔能間狂言全書》(東京:大日本教育書院,1918),頁480-486。
吳念聖,〈第三世代中国人アナーキストの日本留学組——沈仲九を中心に〉,《プロジェクト研究》,5,2009,頁1-15。
芳賀矢一 校,〈瓜盗人〉,《狂言二十番》(東京:富山房,1903),頁102-111。
秋吉久紀夫,〈台湾の孤魂の詩人楊華:一九三〇年代の中国文学の一齣〉,《文学論輯》,30,1984,頁137-170。
宮本義信,〈"同志社人"稲垣藤兵衛の基督教社会事業をどうとらえるか:日本統治時期台湾の稲江義塾を中心に〉,《 総合文化研究所紀要》,27,2010,頁101-124。
島田新一郎,〈明治憲法下における行政執行法の諸問題〉,《通信教育部論集》,15,2012.8,頁110-131。
陳文松,〈洪元煌の抗日思想——ある〈台湾青年〉の活動と漢詩〉,《日本台湾学会報》,9,2007,頁67-92。
間ふさ子,〈新劇台湾第一人:張維賢の演劇活動〉,《境外の文化―環太平洋圏の華人文学》山田敬三編(東京:汲古書院,2004),頁546-569。
清水賢一郎,〈1924年自由学園を訪れた中国視察団——外務省東方文化事業との関わりを中心に〉,《生活大學研究》,4,2019,頁17-18。
渡辺祐子〈もうひとつの中国人留学生史:中国人日本留学史における中華留日基督教青年会の位置〉,《明治学院大学教養教育センター紀要》,5-1,2011,頁11-24。
潘吉玲,〈「特選留学生」学費補給制度(1924-1940 年)に関する研究〉,《次世代論集》,3,2017,頁31-54。
横路啓子,〈藤原泉三郎とその台湾時代——文学活動を中心に〉,《天理台湾学報》,20,2011.7,頁27-40。
橫路啓子,〈研究資料 「高砂寮」(戦後の「清華寮」)関連記事―台湾日日新報より―〉,《跨境:日本語文学研究》(高麗大学校日本研究センター),2016,頁168-179。

四、學位論文
(一)中文部分
王昭文,《日治時期台灣基督徒知識分子與社會運動(1920-1930 年代)》(台南: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9)。
王姿雅,《從影像巡映到台灣文化人的電影體驗——以中日戰爭前為範疇》(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王姝媛,《后里張圻招家族之研究(1755–1990)》(台中:台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9)。
石婉舜,《一九四三年台灣「厚生演劇研究會」研究》(台北: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石婉舜,《搬演「台灣」:日治時期台灣的劇場、現代化與主體型構(1895-1945)》(台北: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博士論文,2010)。
林佳怡,《拱樂社歌仔戲劇本之語言研究:以《金銀天狗》為例》(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林純芬,《張深切及其劇本研究》(台中:靜宜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3)。
段金龍,《災荒與演劇研究》(山西:山西師範大學戲劇與影視學系博士論文,2017)。
陳美伶,《林茂生文教活動之研究(1887-1947)》(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1994)。
張家綸,《草屯社會發展與地方菁英(1751-1945)》(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黃頌顯,《台灣文化協會的思想與運動(1921-1931)》(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
鄒易儒,《無政府主義與日治時期台灣新文學——王詩琅之思想前景與文藝活動關係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解佳蓉,《一九二、三〇年代台灣知識分子新劇與中國戲劇的關係探討》(台北:台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鄭如珊,《劇場的權與力:以星光劇團及其分支之活動為論述核心》(台北: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2006)。
蔣濶宇,《殖民地時期台灣勞工運動抗爭史》(台北: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劉庭彰,《跨越時代的府城文人——羅秀惠研究》(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8)。
賴品蓉,《日治時期台南市戲院的出現及其文化意義》(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賴珮娟,《太平洋戰爭前後台灣皇民影劇下被想像的「大眾」》(台北: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盧壽亨,《中韓“安那其主義”運動比較研究》(南京:南京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博士論文,2012)。


(二)外文部分
李宛儒,《日本統治下における台湾近代劇の生成と発展:植民地知識人の演劇活動の系譜を中心に》(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博士論文,2012)。


五、資料庫、網路資料、影音資料
(一)中文部分
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網站(http://www.tpkch.org.tw/)
民報(https://www.peoplenews.tw)
台灣日記知識庫(http://taco.ith.sinica.edu.tw/)
台灣史檔案資源系統(http://tais.ith.sinica.edu.tw/sinicafrsFront/index.jsp)
台灣白話字文獻館(http://pojbh.lib.ntnu.edu.tw/script/index.htm)
台灣民主自治聯盟網站(http://www.taimeng.org.cn)
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http://huzhuhui.org.tw)
台灣宗教百景網站(https://www.taiwangods.com/)
台灣音樂群像資料庫(http://musiciantw.ncfta.gov.tw/)
台灣記憶資料庫(https://tm.ncl.edu.tw/)
台灣學電子資源整合查詢系統(http://1pc216.ntl.edu.tw/ntlhyint/home.jsp)
台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http://who.ith.sinica.edu.tw/)
台灣轉型正義資料庫(https://twtjcdb.tjc.gov.tw/)
台灣瀛社詩學會(https://www.tpps.org.tw/forum/)
百年老校(http://school.naer.edu.tw)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網站(http://www.twcenter.org.tw/)
教育成語典網站(http://dict.idioms.moe.edu.tw/)
葉榮鐘全集、文書及文庫數位資料館(http://archives.lib.nthu.edu.tw/jcyeh/)
隨意窩Xuite日誌(https://blog.xuite.net/)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
韓國革命先輩柳樹人在中國的抗日生活(http://liu-shuren.blogspot.com/)
露天拍賣史料文獻館(https://goods.ruten.com.tw/)

(二)外文部分
Anarchy in Nippon網站(https://www.ne.jp/asahi/anarchy/anarchy/)
Cinemas Plus網站(https://cinema.ne.jp/)
Goo部落格(https://blog.goo.ne.jp/)
Weblio辭書(https://www.weblio.jp/)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
お豆腐狂言 茂山千五郎家官網(https://kyotokyogen.com/)
日本大百科全書(ニッポニカ)(https://japanknowledge.com/)
日治法院檔案資料庫(http://tccra.lib.ntu.edu.tw/)
文部科學省官網(https://www.mext.go.jp/)
早稲田大学文化資源データベース(https://archive.waseda.jp/)
狂言師十世三宅藤九郎官網(http://www.tokuro.com)
直木賞のすべて 余聞と余分部落格(https://naokiaward.cocolog-nifty.com/)
現代美術用語辞典ver.2.0 アートスケープ(https://artscape.jp/)
野村又三郎家官網(http://kyogen.net/kyogen.php)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