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全球化與全球在地化: 新北市區級地方治理分析
作者:于保雲
作者(外文):Yu,Pao-Yun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博士班
指導教授:龐建國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全球在地化地方治理區級地方治理Glocaliz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在「全球思維,在地行動」的互動影響下,區級地方治理面對21世紀全球化衝擊與全球治理機制的向下延伸,及在地需求的向上回應,治理模式必然有所調整。本文以創新觀點認為,區公所應結合公、私及第三部門為治理平台,推動治理運作,實施課責檢討,形成架構、運作及課責的「三位一體」區政治理體系,型塑永續成長的治理循環圈。
administrative systems. Limited by constraints on administrative, financial and personnel power authorities, the district offices of municipal government were short in governance chips, creating impacts on their original governance operation mode and leading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local governance at the district level. Based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district-level local governance in New Taipei Cit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ifferences before and after the restructuring, with the result serving as a basis for predicting future trends.
壹、中文書目
一、專書
王漢國,2009。《地方治理發展策略》。臺北:韋伯文化。
內政部,2006。《地方治理專題輯要》。臺北:內政部。
丘昌泰,2000。《公共管理─理論與實務手冊》。臺北:元照出版公司。
江岷欽、劉坤憶,1999。《企業型政府-理念‧實務‧省思》。臺北:智勝文化公司。
江大樹,2006。《邁向地方治理─議題、理論與實務》。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朱浤源主編,2003。《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
任德厚,2006。《政治學》。臺北:三民書局。
李允傑、丘昌泰,2003。《政策執行與評估》。臺北:元照出版公司。
李翠萍,2003。《社會福利政策執行網絡探析》。臺北:秀威資訊公司。
研考會,2006。《政府改造》。臺北:行政院研考會。
吳 定,1993。《臺北都會區行政區定為之研究》臺北:臺北市政府。
吳 定,2006。《公共政策辭典》。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呂育誠,2001。《直轄市區公所角色與地位調整芻議》。臺北:中國地方自治。
呂育誠,2001。《地方政府治理概念與落實途徑之研究》。臺北:元照出版公司。
易君博,2003。《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臺北:三民書局。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孫本初,2001。《公共管理》。臺北:智勝文化。
涂明君,2017。《通往善治之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陳欽春,2004。《統治危機與民主治理》。臺北:銘傳大學。
曹俊漢,2009。《全球化與全球治理─理論發展的建構與詮釋》。臺北:韋伯文化。
許立一,2002。《行政組織再造之探討》。臺北:國政研究報告。
許芳菊、蕭錦綿,1997。《參與的年代》。臺北:天下雜誌。
彭懷恩,2009。《卓越地方治理》。臺北:風雲論壇。
詹中原,2002。《政府再造的新思維》。臺北:國家政策論壇。
趙永茂、劉明德,2016。《地方治理與跨域治理:兼論兩岸地方治理之比較》。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劉社建,2002。《經濟學》。香港:中華書局。
廖忠俊,2000。《台灣地方派系及其主要領導人》。臺北:允晨文化。
廖忠俊,1997。《台灣地方派系的形成發展與質變》。臺北:允晨文化。
樊中原、席代麟,2003。《臺北市基層組織功能之研究》。臺北:臺北市政府。
蕭全政,2006。《政治與經濟的整合》。臺北:桂冠出版社。
薛理桂,1994。《比較圖書館學導論》。臺北:台灣學生書局。
二、期刊
新北市政府,〈新北市高風險家庭整合型安全網服務計畫執行成效評估研究〉,新北市政府社會局研究報告》,2012年,頁30。
王光旭,2005/5/4。〈政策網絡研究在公共行政領域中的核心地位與方法錯位〉,《政治研究學報》,第五期,頁61-102。
王業立,2006/12。〈地方派系與地方治理專題〉,《內政部地方治理專題輯要》,頁23。
田弘茂,2007/5。〈面對全球化的挑戰與效應〉,《時報文教基金會:面對全球化下的發展與分配研討會》,頁14。
朱愛群,2014/2。〈我國地方治理發展的新趨勢〉,《研習論壇》,第158期,頁33-48。
呂育誠,2005。〈地方治理意涵及其制度建立策略之研究:兼論我國縣市推動地方治理的問題與前景〉,《公共行政學報》,第14期,頁1-38。
林水波,2013/12。〈執行分析與政策續階─以幸福保衛戰計畫為例〉,《國會月刊》,第41卷第12期,頁24。
林玉華,2002/6。〈政策網絡的治理模式:以英國與歐盟為例〉,《行政暨政策學報》,第34期,頁35-55。
席代麟、紀俊臣、陳朝建,2009。〈我國行政區劃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案》,頁1-5。
黃之棟,2011/12。〈環境種族主義學化的隱憂:以美國聯邦法院涉及種族歧視的判決為例〉,《國家發展研究》,第11卷第1期,頁131-133。
黃一峯,2016/3。〈地方協力治理模式之研究:以新北市為例─以「幸福保衛戰」為例〉,《地方治理研究成果》,第139期,
陳朝建,2011/12。〈改制直轄市後區公所功能業務調整及其治理能力提升策略〉,《研考雙月刊》,第286期,頁74。
陳建仁,2012/7。〈全球化時代的分權型地方治理機制初探〉,《研習論壇》,第139期,頁46-53。
陳銘泰,2010/9/1。〈政策網絡探討〉,《客家學院電子報半月刊》,
蔡允棟,2002/3。〈新治理與治理工具的選擇:政策設計的層次分析〉,《中國行政評論》,第11卷第2期,頁54。
張正衡,2017/3/28。〈政策參與與政府再造-談政策網絡的概念與類型〉,《巷仔口社會學》,
趙永茂,2016/8/26。〈台灣地方治理的發展前景與問題〉,《彰化縣議會105年度地方治理論壇》,頁1。
臺北縣政府,2010/11/22。〈型塑創新地方治理模式〉,《地方政府治理新秩序公共論壇》,頁1。
葉明勳、劉坤憶,2012/4。〈「五都」新制下區公所法制定位與治理職能之研析〉,《文官制度季刊》,第四卷第二期,頁93-126。
廖俊松,2000/7。〈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概念探討〉,《地方研考電子簡訊》,第10期,頁3。
劉宜君,2007/2/8。〈政策參與與政府再造-談政策網絡的概念與類型〉,《國政研究報告》,〈http://www.npf.org.tw/2/925〉。
劉坤億,2003/10。〈地方治理與地方政府角色職能的轉變〉,《空大行政學報》,第 13 期,頁242-246。
劉坤億,2007/12。〈全球化在地化:政府治理角色的轉變〉,《研考雙月刊》,第31卷第5期,頁67-68。
劉坤億,2003/12。〈全球治理的理想與現實〉,《中國行政評論》,第13卷第1期,頁41-42。
蕭揚機,2010/5。〈探索社區服務學習行動計畫:以《公民治理》教學為例〉,《大葉大學通識教育學報》,第5期,頁1-10。〈http://cd.dyu.edu.tw/html/publication/files/JoGE05/03.pdf〉
鍾京佑,2003/6。〈全球治理與公民社會:台灣非政府組織參予國際社會的觀點〉,《臺大:政治科學論叢》,第18期,頁31-35。
龐建國,1997。〈「國家」在東亞經濟轉化中的角色〉,羅金義、王章偉合編,《奇蹟背後─解構東亞現代化》,頁25-55。
龐建國,2010/6。〈從比較公共行政觀點探討兩岸產業合作機制:以「搭橋專案」為例〉,《中國行政評論》,第18卷第1期,頁12-25。
龐建國,2010/10。〈國家發展研究主導概念之變化及其政策意涵〉,《社會科學論叢》,第4卷第2期,頁123。
龐建國,2010/12。〈ECFA後兩岸產業合作展望〉,《國家發展研究》,第11卷第1期,頁59。
三、報紙與網路資源
新北市政府,2012。《新北市政府組織自治條例》。臺北:新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新北市政府,2012。《新北市各區公所組織規程》。臺北:新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新北市政府,2012。《人口概況》。臺北:新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2015/10/16。《小社區到大轄區─汐止區通過國際安全社區再認證》。新北市:新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全球資訊網》,
新北市政府,2012。《主計處統計資料庫》。新北市:新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新北市政府,2010/11/22。《地方政府治理新秩序公共論壇》。新北市:新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新北市板橋區公所,2012。《捐贈與分享》。新北市:新北市政府。《新北市板橋區公所全球資訊網》,

新北市汐止秀峰安全社區推動委員會,2011。《2011汐止秀峰社區國際安全社區認證申請書》。新北市:汐止區秀峰社區。《新北市汐止區秀峰社區資訊網》,4c32b5085016.pdf>。
呂育誠,2005/1。〈地方治理意涵及其制度建立策略之研究:兼論我國縣市推動地方治理的問題與前景〉,《公共政策學報》,第14期,2005年3月,頁6。
胡朝進,2011/10/16。〈社區工作成果〉。新北市:新北市政府。《新北市汐止區秀峰社區網站》,
do?method=doRead&type=1&resultId=29037>。
陳朝建,2011/5/19。〈五都改制後的區公所業務調整問題〉,《陳誠法政專業教學網》,
陳朝建,2017/5/22。〈邁向地方治理的策略—兼述全球治理、府際治理與地方政府再造的問題〉,《台灣法律網》,ate=article_content&area=free_browse&parent_path=,1,784,&job_id=58844&ar
ticle_category_id=1169&article_id=28480>。
陳朝建,2016/10/8。〈地方制度法專題:新北市「區」的行政區劃調整設計方案〉,《台灣法律網》,上網日期:2016年10月8日,網址:ee_browse&parent_path=,1,2189,&job_id=182326&article_category_id=1475&article_id=104815>。
范雅鈞,2017/5/1。〈金山安全社區認證 全方位守護區民安全〉,《新北市金山區公所》,
403661196 /?type=3&theater>。
黃錦堂,2011/2/2。〈新四都權力業務下放〉,《中國時報》,

黃旭昇,2012/2/26。〈擬調行政區 新北:強化競爭力〉,《中央社》,

臺灣社區安全推廣中心,2019/4/30。〈安全社區概念〉,《臺灣安全社區全球資訊網》,〈http://www.safecommunities.org.tw〉。
劉宜君,2007/2。〈政策參與與政府再造─談政策網絡的概念與類型〉,《國政研究報告》,〈http://www.npf.org.tw/post/2/925〉。
聯合國公民組織論壇,2018/5。〈公民組織定義〉,《公民組織論壇全球資訊網站》,

蕭揚機,2010/5。〈探索社區服務學習行動計畫:以(公民治理)教學為例〉,《大葉大學通識教育學報第5期》,

四、學位論文
王鳳生,2005。《治理、地方分權與區域經濟發展》。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周蕙蘋,2005。《臺灣地方政府組織再造之評析--以英國地方治理經驗之觀點》。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胡至沛,2006。《管制治理模式之研究:歐美運作經驗對我國的啟示》。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
郭情茜,2009。《我國政府人事行政變革之研究(2000~2008):治理的觀點》。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曾德宜,2003。《電子化政府對行政治理的影響: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個案研究》。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坤憶,2001。《英國政府治理模式變革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
貳、譯著書目
March James G. and Olsen Johan P. 著,何俊志、任軍峰與朱德米譯,2007。《新制度主義政治學譯文精選》(The new institution),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Habermas Jurgen著,劉北成譯, 1994。《合法化危機》(Legitimation Crisis),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Jan-Eric Lane and Ersson Svante著,何景榮譯,2002。《新制度主義政治學》( The new institutional politics : performance and outcomes),臺北:韋伯文化。
Guy Peters, B.著, 薛曉源、陳家剛譯,2004。《制度主義:新與舊,全球化與新制度主義》(Institutionalism Old and New, in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北京:社科文獻。
參、英文書目
Benner, T. Reinicke, W. H. & Whitte, J.M., 2005. Global Goveranace and Public accountability.M.A.: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Daly,G.&Davis, H., 2002. Partnerships for local Goverance:Citizens,Communities
and Accountability. Bristol: The Policy Press.
Davies, J.S., 2002. “The Goverance of Urban Regeneration: A Critique of the
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 Thesis ” , Public Administration, Vol.
80, No.2, pp.301-322.
Evans, Peter B., 1985.Dietrich Rueschemeyer and Theda Skocpol(eds.),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rederickson, H.G., 1997.The Spiri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SanFrancissco.C.A.:
Jossey-Bass Publishers.
Keohane, Robert O. and Joseph S.Nye Jr., 2000.“Introduction:Governance
in a Globalizing World. ”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Kettl, D., 2002.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ance:Public Administration
for Twenty-First Century.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March, James G. & Olsen Johan P., 1984/9.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 ,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78, No. 3, pp. 734-749.
Osborne, David and Gaebler, Tec,1992.Reinventing Government: How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Is Transforming the Public Sector. New York:
Addison-Wesley.
Pierre, Jon and Peters, B.Guy, 2000.Governace, Politics and the State.
Houndmills.Hampshire: Macmillan Press LTD.
Rhodes, R.A.W., 1996/9. ”The New Governance: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
Political Studies, Vol. 44, Issue 4, pages 652–667.
Rhodes, R.A,W., 2000. Governance and Public Adminstration. London:
Macmillan Press.
Rosenau, James N., 1995. “Governanc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
Global Governance, Vol. 1, pages 13–43.
UN, 2004. “We the People: Civil Scciety, the United Nations and Global Governance”,
.
World Bank, 2006. “World Bank Annual Report of 2006”,
.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