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世界經濟與山城農業: 長時段中的台灣小農經濟
作者:葉守禮
作者(外文):Yeh, Shou-li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系
指導教授:高承恕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世界經濟地方社會小農經濟園藝農業商品鏈world-economylocal societiespeasant economyhorticultural farmingcommodity chai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不同的研究尺度,可能帶來不一樣的詮釋意義。本研究希望透過「世界經濟」與「地方社會」兩個重要的觀看尺度,重新詮釋「山城農業」的經濟特質與社會基礎,討論台灣農業1960年代以來「園藝農業轉向」與「園藝作物爆炸」的歷史意義,拓寬我們對於台灣小農經濟的理解。「山城」是一個台灣中部重要的高附加價值多樣化園藝作物產區,也是一個客家人的生活圈,橫跨東勢、石岡、新社、和平和卓蘭等五個鄉鎮。通過對於「地方農業經濟圈」的長時段歷史考察,我們可以瞭解世界經濟與地方社會的辯證運動,如何一次又一次帶動農業商品鏈的組織、斷裂與轉移,反覆重塑這個地區的農村地景與作物面貌。我們希望指出,由於農業流通與生產網絡中介機制的不同,小農經濟也可能展現出不一樣的社會經濟意義。
Different research scales may bring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meanings. By combining the two important scales of “the world-economy” and “local societies”, this research attempts to reinterpret the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and social foundations of Shan-Cheng Agricultures, with the purpose of arguing about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horticultural turn” and “horticultural boom” since the 1960s, thereby enrich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Taiwan's peasant economy. “Shan-Cheng (the town near mountain)” is both an important high-value-added diversified horticultural crops production area in central Taiwan, but also a Hakka life world, that across the five administrative regions of Dongshi, Shigang, Xinshe, Heping and Zhuolan. Through the long-term historical study of the “local agricultural economic circle”, we can understand how the dialectical movement of the world-economy and local societies has driven the organization, rupture and transfer of the agricultural commodity chain time and time again, and repeatedly reshaped the rural and crops landscape of this region. We would like to point out that due to the different intermediary mechanisms of agricultural circulation and production networks, the Taiwan’s peasant economy may also exhibit different socio-economic significance.
Araghi, Farshad, 2009, “The Invisible Hand and the Visible Foot: Peasants, Dispossession and Globalization.” In A. H. Akram-Lodhi and C. Kay(eds.), Peasants and Globalization, Political Economy, Rur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Agrarian Question. London: Routledge.
Arrighi, Giovanni, 1994, The Long Twentieth Century: Money Power and the Origins of Our Times. London: Verso.
Banaji, Jairu. 2010, Theory ad History: Essays on Modes of Production and Exploitation. Leiden: Brill.
Bernstein, Henry著,汪淳玉譯,2011,《農政變遷的階級動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Bloch, Marc著,余中先等譯,1997,《法國農村史》。北京:商務。
Boserup, Ester, 1965, The Conditions of Agricultural Growth: The Economic of Agrarian Change Under Population Pressure. Chicago: Aldine.
Braudel, Fernand著,1988,〈歷史學和社會科學:長時段〉。收錄自劉北成譯,《論歷史》。台北:五南圖書。
Braudel, Fernand著、施康強、顧良譯,2012,《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卷一)--日常生活的結構》。新北市:廣場出版。
Braudel, Fernand著、施康強、顧良譯,2018a,《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卷二)--形形色色的交換》。新北市:廣場出版。
Braudel, Fernand著、施康強、顧良譯,2018b,《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卷三)--世界的時間》。新北市:廣場出版。
Braudel, Fernand著、許惇純譯,2016,《文明史綱:人類文明的傳承與交流》。台北:廣場。
Chayanov, A. V., 1966, The Theory of Peasant Economy. D. Thorner, B Kerblay and R. E. F. Smith (eds.), Homewood, IL: Richard Irwin for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Chayanov, Alexander著,蕭正洪譯,1996,《農民經濟組織》。北京:中央編譯局。
Cheng, Ying & Aubert, Claude著,程瑩譯,2018,《滿倉:1980年一個臺灣農村的掠影》。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Darré, J. P. 1985, La parole et la technique: L’univers de Pensée des éleveurs du Ternois, Editions L’harmattan, Paris, Fance.
Elvin, Mark, 1973, 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Febvre, Lucien著,高福進等譯,2012,《大地與人類演進:地理學視野下的史學引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Frank, A. G. , 1967, Capitalism and Under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Friedmann, Harriet, 2004, “Feeding the Empire: the Pathologies of Globalized Agriculture”. In L. Panitch and C. Leys(eds.), The Socialist Register 2005. London: Merlin Press.
Gallin, Bernard著,蘇兆堂譯,1979,《小龍村:蛻變中的台灣農村》。台北:聯經出版社。
Geertz, Clifford, 1963. Agricultural Involution: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ereffi and M. Korzeniewicz (eds) (1994). Commodity Chains and Global Capitalism,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Gereffi, Gary, Miguel Korzeniewicz, and Roberto Korzeniewicz. 1994. “Introduction: Global Commodity Chains.” Pp. 1-14 in Commodity Chains and Global Capitalism, edited by Gary Gereffi and Miguel Korzeniewicz.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Granovetter, M., 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 (3): 481–510.
Granovetter著,羅家德譯,2015,《鑲嵌:社會網與經濟行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Hamilton, Gary G, and Cheng-shu Kao, 2010, “Taiwan’s Industrialization: The Rise of a Demand-Responsive Economy”, in Yin-wah Chu (ed.) Chinese Capitalism: Historical Emergence and Political Implications. London: Palgrave. Reprinted from Social Transformations in Chinese Societies. Volume 3
Hamilton, Gary G, and Cheng-shu Kao, 2017, Making Money: How Taiwanese Industrialists Embraced the Global Economy.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amilton, Gary G. and Gary Gereffi. 2009. “Global Commodity Chains, Market Makers, and Rise of Demand-Responsive Economies.” Pp. 136-161 in Frontiers of Commodity Chain Research, edited by Jennifer Bair.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amilton, Gary G., & Cheng-shu Kao. 1987 “Max Weber and the Analysis of East Asian Industrialization.”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2(3),289-300。
Hamilton, Gary G., & Cheng-shu Kao. 1990. “Th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Chinese Business: The Family Firm in Taiwan.” Comparative Social Research 12: 95-112.
Hardt, M. and Negri, A. 2000, Empir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
Hopkins, T. and Wallerstein, I. (1977)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world-system, Review
Hopkins, T. and Wallerstein, I. (1977)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world-system, Review
Hopkins, T. and Wallerstein, I. (1986) Commodity chains in the world economy prior to 1800,
Hopkins, T. and Wallerstein, I. (1986) Commodity chains in the world economy prior to 1800,
Hopkins, T. and Wallerstein, I. (1986) Commodity chains in the world economy prior to 1800,
Hopkins, T. and Wallerstein, I. 1994. “Commodity Chains: Construct and Research.” Pp. 17-20 in Commodity Chains and Global Capitalism, edited by Gary Gereffi and Miguel Korzeniewicz.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Kinsellam J. Bogue, P., Mannion, J. and Wilson, S. 2002, “Cost reduction of small-scale dairy farm in County Clare” in J. D. van der Ploeg, A. Long and J. Banks (eds) Living Countryside, Rural Development Processes in Europe – The State of Art, Elsebier, Doetinchem, The Netherlands.
Lacroix, a. 1981, Transformations du proces de agricole, incidences de l’industrialisation sur les conditions de travail paysannes, INRA, Grenoble, France.
Lenin, V. I. 1956,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in Russia. Moscow: Foreign Languages Publishing House.
Marx, Karl and Engels, Friedrich著,中共中央編譯局譯,2014,《共產黨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
Marx, Karl, 1967, Capital. 3 vols.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Marx, Karl著,中央編譯局譯,2015,《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北京:人民出版社。
Mendras, H. 1970, The Vanishing Peasant: Innovation and Change in French Agricul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K.
Mills, C. Wright著,洪世民譯,2020,《社會學的想像》。台北:商業週刊。
Myers, Ramon H., Peattie, Mark R., 1984, The Japanese colonial empire, 1895-1945. 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aige, J. 1975, Agrarian Revolution: Social Movements and Export Agriculture in the Underdeveloped World, The Free Press, New York, NY.
Polanyi, Karl, 1957,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 of our Time. Boston: Beacon Press.
Popkin, Samuel L., 1979, The Rational Peasan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ural Society in Vietnam.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Review, 10(1), pp. 157–170.
Review, 10(1), pp. 157–170.
Review, 10(1), pp. 157–170.
Schultz, Theodore W. 2009, 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Schwartz, Herman M., 2000, States Versus Markets: The Emergence of A Global Economy. Houndmills, Basingstoke: Palgrave.
Scoot, James C. 1976, 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Peasant: Rebellion and Subsistence in Southeast Asia.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Scott, J. C. 1985, Weapons of the Weak: Everyday Forms of Peasant Resistance,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 and London.
Scott, James C.著,王曉毅譯,2004,《國家的視角:那些試圖改善人類狀況的項目是如何失敗的》。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Scott, James C.著,程立顯、劉建譯,2003,《農民的道義經濟學:東南亞的反叛與生存》。南京:譯林出版社。
Scott, James C.著,鄭廣懷等譯,2011,《弱者的武器》。南京:譯林出版社。
Shanin, T. 1972, The Awkward Class: Political Sociology of Peasantry in a Developing Society: Russia 1910-1925, Clarendon Press, Oxford, UK.
Skinner, G. William著,史建云、徐秀麗譯,1998,《中國農村的市場和社會結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Skinner, G. William著,史建云、徐秀麗譯,1998,《中國農村的市場和社會結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Swedberg, Richard著,羅教講、張永宏等譯,2009,〈總論〉。取自Smelser, Neil J.與 Swedberg, Richard主編,《經濟社會學手冊(第二版)》。北京:華夏。
Van der Ploeg, J. D. 2000, “Revitalizing Agriculture: Farming Economically as Starting Ground for Rural Development”, Sociologia Ruralis, vol 40, no 4. Pp. 497-511.
van der Ploeg, Jan Douwe著,潘璐、葉敬忠等翻譯,2013,《新小農階級:帝國和全球化時代為了自主性和可持續性的鬥爭》。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Wallerstein, Immanuel, 1979, The Capitalist World-Econom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eber, Max著, 甘陽編選,1997, 《民族國家與經濟政策:修訂譯本》。北京:三聯書店。
Weber, Max著,康樂、簡惠美譯,2007,《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台北:遠流。
Wolf, Eric, 1969, Peasant Wa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Harper and Row, New York NY.
Wolf, Eric著,趙丙祥等譯,2003,《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Yeh, Shou-li, 2016, “Transformation and Tradition in Taiwan’s Peasant Economy, 1960–2015: A Case Study of the Dongshi Fruit Economy”. Rural China, 13(2): 306 – 343.
Yeh, Shou-li, 2018, “Birth of the Annual Grafting Pear: Peasant Household Economy an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Dongshi, Taiwan”. Rural China, 15(2):327-352.
丁文郁、胡忠一著,2012,《台灣農會史(上冊)日治時期溯源》。台北市:農訓協會。
川野重任著,林英彥翻譯,1969,《日據時代台灣米穀經濟論》,台北:台灣銀行。
川野重任著,林英彥翻譯,1969,《日據時代台灣米穀經濟論》,台北:台灣銀行。
文崇一,1977,〈岩村的社會關係和權力結構:一個農村的工業化與社區生活研究之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2:41-71。
王世慶,1994,《清代臺灣社會經濟》。台北:聯經。
王振勳,2012,〈台灣日治時期霧峰地區的香蕉產銷研究〉。《朝陽人文社會學刊 》10(1):1-27。
王驥懋,2020,〈台灣與全球農業生產網絡:一個社會學的觀點〉。收錄於郭華仁等著,《食農X實農:屬於台灣人的食與農》。台北:開學文化。
古関喜之,2017,〈台灣香蕉外銷自由化之後的銷日香蕉生產、外銷和日本市場〉。《地理研究》66:111-127。
台灣農村陣線,2012,《巡田水,誌農鄉:2011夏耘草根訪調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台灣農村陣線共同出版。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2002,《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海峽學術出版。
朱燕華、張維安編,2001,《經濟與社會:兩岸三地社會文化的分析》。台北:生智。
江俊龍,2011,《山.城.人:臺灣臺中山城客家100年來百業人物誌》。台中市:文學街。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編,1972,《台灣省東西橫貫公路開發紀念集》。台北巿: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吳田泉,1993,《台灣農業史》。台北:自立晚報。
吳音寧,2007,《江湖在哪裡?台灣農業觀察》。台北:印刻。
吳濁流,1995,《台灣連翹》。台北:草根出版;吳氏總經銷。
吳鎮坤、吳國城、陳炎正、呂玲惠,1989,《台中縣客家風物專輯》。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宋澤萊,1992,《宋澤萊集》。台北:前衛出版社。
李力庸,2004,《日治時期台中地區的農會與米作》。台北:稻鄉。
李宗榮、林宗弘主編,2017,《未竟的奇蹟:轉型中的台灣經濟與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所。
李登輝,1980,《台灣農業發展的經濟分析》。台北:聯經。
李登輝,1984,〈台灣農業政策與鄉村建設〉。見黃俊傑編,《面對歷史的挑戰:沈宗瀚與我國農業現代化的歷程》。台北:幼獅。
李登輝,1992,〈李登輝先生訪問記錄〉。取自黃俊傑,《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口述歷史訪問記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李瑞宗,2012,《 天命行腳:中橫半世紀》。台北:南天。
沈宗瀚,1984a,〈中國農業現代化的開始〉。取自黃俊傑編,《面對歷史的挑戰:沈宗瀚與我國農業現代化的歷程》。台北:幼獅文化。
沈宗瀚,1984b,〈台灣農業發展政策之蛻變〉。收錄於黃俊傑編,《面對歷史的挑戰:沈宗瀚與我國農業現代化的歷程》。台北:幼獅文化。
周飛舟,2006,〈從汲取型政權到「懸浮型」政權——稅費改革對我家與農民關係之影響〉。《社會學研究》3:1-38。
周憲文,1980,《台灣經濟史》。台北:台灣開明書店。
東嘉生著,周憲文譯,2000,《台灣經濟史概說》。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林月金,2005,〈台中縣東勢鎮寄接梨產銷班第三班診斷輔導報告〉。《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特刊》77:19-24。
林玉茹,1998,〈清代竹塹地區的商人團體:類型、成員及功能的討論〉。《台灣史研究》5(1):47-89。
林俊全、 鄭宏祺、鄭遠昌、任家弘,2010,〈台灣中部梨山土地利用變遷之研究〉。《工程環境會刊》25:93-102。
林渭訪、薛承健,1949,《台灣特產叢刊:台灣之木材》。台北:台灣銀行。
林渭訪、薛承健,1949,《台灣特產叢刊:台灣之木材》。台北:台灣銀行。
林滿紅,1997,《茶、糖、樟腦業與台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台北:聯經。
林寶安,2009,〈農會改進:戰後初期台灣農會體制的建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1(1):143-188。
林耀華著,庄孔韶、林宗成譯,2008,《金翼:中國家族制度的社會學研究》。北京:三聯書店。
姚鶴年,1992,《重修台灣省通志(卷四)經濟志林業篇》。南投縣: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姚鶴年,1992,《重修台灣省通志(卷四)經濟志林業篇》。南投縣: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姜明雄,2011,〈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台中:台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施添福,2001,《清代台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施添福,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55(4):144-201。
柯志明,1993,《臺灣都市小型製造業的創業、經營與生產組織:以五分埔成衣製造業為案例的分析》。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柯志明,2006,《米糖相剋:日本殖民統治下台灣的發展與從屬》。台北:群學。
柯志明、翁仕杰,1993,〈台灣農民的分類與分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2:107-150。
洪伯邑、蕭彗岑,2017,〈蘋果的政治技術:台灣高山農業的領域政治與經濟〉。《台灣土地研究》20(2):1-29。
胡台麗,1978,〈消逝中的農業社區:一個市郊社區的農工業發展與類型劃分〉。《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6:79-111。
胡台麗,1986,〈臺灣農村小型工業發展的特質及其經濟文化基礎〉。取自瞿海源、章英華主編,《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頁 209-232。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胡忠一,2013,《台灣農會大事年表1840-2013》。台北:農訓協會。
徐文若,2005,〈台灣小農的經營效益:以彰化玉樹村的農業經營策略為例〉。新竹: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正光,1977,〈岩村的生態與經濟變遷:一個農村的工業化與社區生活研究之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2:41-71。
徐勇,2006,〈“再識農戶”與社會化小農的建構〉。《華中師范大學學報》45(3):2-8。
涂照彥,1991,《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人間出版。
馬若孟,1979,《台灣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台北:牧童出版。
高承恕,1997,〈布勞岱(Fernand Braudel)與台灣中小企業〉。取自高承恕與陳介玄主編,《地方社會》。台北:聯經。
高承恕,1999,《頭家娘:台灣中小企業「頭家娘」的經濟活動與社會意義》。台北:聯經。
高承恕、陳介玄主編,1997,《地方社會》。台北:聯經。
高俊宏,2017,《橫斷記:台灣山林戰爭、帝國與影像》。新北市:遠足文化。
康有德,1992,《水果與果樹》。台北:黎明文化。
張玉林,2012,《流動與瓦解:中國農村的演變及其動力》。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素玢,2014,《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新北市:衛城出版:遠足發行。
張漢裕,1974,《經濟發展與農村經濟》。台北:張漢裕博士文集出版委員會。
張維安、張志宇,2013,〈土地、族群與經濟活動:中港溪與後龍溪流域的客家經濟特色〉。《客家研究》6(1):37-68。
張維安編,2001,《台灣的企業組織結構與競爭力》。台北:聯經。
張維安編,2001,《台灣的企業組織結構與競爭力》。台北:聯經。
張爵民,1972,〈蘋果花正開〉。取自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編,《台灣省東西橫貫公路開發紀念集》。台北巿: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梁漱溟,2015,《鄉村建設理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梅國慶,1994,〈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清代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玉雯、黃明耀、劉志偉,2011,〈有土斯有財:戰後土地關係的轉型〉。取自編輯委員會,《耕耘台灣・農業大世紀:農業紀實》。台北市:農委會。
莊淑姿,2013,《山城包娜娜:旗山香蕉產業與地區發展》。高雄:高市文化局、麗文文化共同出版。
許文富、蕭清仁,1990,《農產品運銷服務業發展之研究:主要農產品的巿場結構與運銷效率》。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
許木柱,1977,〈岩村的宗教活動:一個農村的工業化與社區生活研究之三〉。《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2:41-71。
許信良,1995,《台灣社會力的分析》。台北:許信良總統選舉後援會。
郭文智,2003,〈全球化、國家與在地條件:台灣香蕉產業的發展〉。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介玄,1994,《協力網絡與生活結構:台灣中小企業的社會經濟分析》。台北:聯經。
陳介玄,1994,《協力網絡與生活結構:台灣中小企業的社會經濟分析》。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陳介玄,1995,《貨幣網絡與生活結構:地方金融、中小企業與台灣世俗社會轉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陳介玄,1998,《台灣產業的社會學研究:中小企業的轉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陳介玄,2001,《班底與老板:台灣企業組織能力之發展》。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陳介英,2018,《茅埔成庄:東勢大茅埔客庄的過去與未來》。台中:中市文化局。
陳孔立,1996,《台灣歷史綱要》。台北:人間出版。
陳希煌,2014,《農業經濟情勢與政策調適:台灣農業發展研討臺灣農業發展研討(系列18)》。台北: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研究院。
陳炎正主編,1995,《東勢鎮志》。台中:台中縣東勢鎮公所。
陳瑞樺,2016,〈以農之名:台灣戰後農運的歷史考察〉。《文化研究》22:75-122。
陳運棟,2014,《卓蘭鎮志》。苗栗:卓蘭鎮公所。
曾純純,2011,〈日據時期台灣香蕉產業與客家經濟菁英〉。《台灣研究集刊》4:61-69。
曾虛白,1972,〈橫貫公路帶給我們的財富〉。取自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編,《台灣省東西橫貫公路開發紀念集》。台北巿: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曾獻緯,2015,《戰後台灣農業科學化的推手:以農業推廣體系為中心》。台北:國史館。
程兆熊,1956,《臺灣山地紀行》。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程兆熊,1978,〈梨山區果樹的來龍去脈及其問題〉。《中國園藝》24(5&6):189-190。
華松年,1984,《台灣糧政史》。台北:台灣商務。
費孝通,1991,《鄉土中國》。香港:三聯書店。
費孝通,1994,《鄉土重建與鄉鎮發展》。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費孝通,2012,《江村經濟》。北京:北京大學。
費孝通,2013,《鄉土中國(修訂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隅谷三喜男、劉進慶、涂照彥,1996,《台灣之經濟:典型NIES之成就與問題》。台北:人間。
黃仁宇,1985,《萬曆十五年》。台北:食貨。
黃仁姿、薛化元,2011,〈戰時與戰後初期台灣農業組織的調整與變革(1941-1948)〉。《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51:121-172。
黃永泉,2019,《卓蘭農村生活點滴》。苗栗縣卓蘭鎮:苗栗縣卓蘭鎮觀光休閒產業文化發展協會。
黃宗智,1990,《中國研究的規範認識危機:論社會經濟史中的悖論現象》。香港:牛津大學。
黃宗智,1994a,《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香港:牛津大學。
黃宗智,1994b,《長江三角洲小農家庭與鄉村發展1350-1988》。香港:牛津大學。
黃宗智,2010,《隱性農業革命》。北京:法律出版社。
黃宗智,2013,《明清以來的鄉村社會經濟變遷:歷史、理論與現實(卷三:超越左右:從實踐歷史探尋中國農村發展出路)》。北京:法律出版社。
黃宗智,2020,《中國的新型小農經濟:實踐與理論》。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主編,2010,《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台北:群學。
黃俊傑,1984,《面對歷史的挑戰:沈宗瀚與我國農業現代化的歷程》。台北:幼獅。
黃俊傑,1988,《台灣農村的黃昏》。台北:自立晚報。
黃俊傑,1992,《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口述歷史訪問記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黃俊傑,廖正宏,1992,《戰後台灣農民價值取向的轉變》。聯經出版社,台北。
黃俊傑、廖正宏,1992,《戰後台灣農民價值取向的轉變》。台北:聯經出版社。
黃俊傑、廖正宏,1992,《戰後台灣農民價值取向的轉變》。台北:聯經出版社。
黃春明,2009,《兒子的大玩偶(黃春明作品集2)》。台北:聯合文學。
黃崇憲,2010,〈從開港到加入WTO:當代台灣資本主義的歷史與結構轉型〉。取自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主編,《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台北:群學。
黃崇憲,2010,〈從開港到加入WTO:當代台灣資本主義的歷史與結構轉型〉。取自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主編,《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台北:群學。
黃紹恆,2019,《砂糖之島:日治初期的台灣糖業史(1895-1911)》。新竹:交大出版社。
黃富三,2012,〈台灣農商連體經濟的興起與蛻變(1630-1895)〉。取自林玉茹主編,《比較視野下的台灣商業傳統》。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黃富三,2016,〈林朝棟與清季臺灣樟腦業之復興〉。《台灣史研究》23(2):1-64。
黃欽榮、劉志偉,2011,〈由副業變專業:出口導向時期的農畜產貿易與農產運銷〉。取自編輯委員會,《耕耘台灣・農業大世紀:農業紀實》。台北:農委會。
黃登忠等,1996,《重修台灣省通志(卷四)經濟志農業篇》。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登忠等,1996,《重新台灣省通志(卷四)經濟志農業篇》。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樹仁,2002,《心牢:農地農用意識形態與台灣城鄉發展》。台北:巨流。
楊弘任,2014,《社區如何動起來?黑珍珠之鄉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新北市:群學。
楊選堂,1949,《台灣特產叢刊:台灣之樟腦》。台北:台灣銀行。
楊選堂,1952,〈台灣之樟腦〉。取自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特産叢刊第十種》。台北:台灣銀行。
楊懋春,1971,〈台灣鄉村生活的面面觀〉,收錄於臺北巿文獻委員會,《中原文化與台灣》》,頁471-484,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楊懋春,1971,〈科學文粹:淺說鄉村社會學〉。《中央月刊》4(1):172-179。
楊懋春,1972a,〈從靜態農業到動態農業〉,《今日經濟》,第61期,頁頁47-53。
楊懋春,1972b,〈農民的訴苦與我們的建議〉,《大學雜誌》,第54期,頁32-35。
楊懋春,1980,《近代中國農村社會之演變》。台北:巨流。
楊懋春,1983,《人文區位學》。台北:五南。
楊懋春,1983,《人文區位學》。台北:五南。
溫振華,1992,《清代東勢地區的土地開墾》。台北:日知堂。
溫振華,1997,《台中縣蔗廍研究》。台中縣豐原市:台中縣立文化中心編印。
葉守禮,2020,〈寄接梨的誕生:東勢的農民家計經濟與技術創新〉。《中國鄉村研究》15:276-306。葉怡蘭,2008,《果然好吃:Yilan的台灣水果尋味記》。台北:皇冠文化。
廖正宏、黃俊傑、蕭新煌,1986,《光復後台灣農業政策的演變:歷史與社會的分析》。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廖隆仁,1998,《新社鄉誌》。台中:大社會文化。
劉志偉,2009,〈國際農糧體制與臺灣的糧食依賴:戰後臺灣養豬業的歷史考察〉。《台灣史研究》16(2):105-160。
劉志偉,2009,〈國際農糧體制與臺灣的糧食依賴:戰後臺灣養豬業的歷史考察〉。《台灣史研究》16(2):105-160。
劉志偉,2011,〈以糧為綱:戰後初期糧政體制的建立〉。取自編輯委員會,《耕耘台灣・農業大世紀:農業紀實》。台北市:農委會。
劉志偉、柯志明,2002,〈戰後糧政體制的建立與土地制度轉型過程中的國家、地主與農民(1945-1953)〉。《台灣史研究》9(1):107-180。
劉宜雯,2015,〈臺中市東勢區高接梨栽培發展之研究〉。台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劉淑靚,2001,《臺日蕉貿網絡與臺灣的經濟精英(1945-1971)》。台北:稻香。
劉進慶,1992,《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人間出版。
劉翠溶,2019,《台灣環境史》。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劉龍麟,2017,《寄接梨補遺》。未出版。
墨人,1972,〈福壽山之夜〉。取自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編,《台灣省東西橫貫公路開發紀念集》。台北巿: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潘美玲、張維安,2001,〈彈性生產與協力網絡:協力廠觀點的個案研究〉。《台灣社會學刊》25: 201-242。
編輯委員會,2016,《台灣農產運銷發展史》。台北:中正農科基金會。
蔡明璋,2010,〈台灣與世界:「接」與「結」的歷史〉。取自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主編,《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台北:群學。
蔡培慧,2009,〈農業結構轉型下的農民分化(1980-2005)〉。台北;台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博士論文。
鄧大才,2006,〈社會化小農:動機與行為〉。《華中師範大學學報》45(3):9-16。
鄧傑銘,2009,〈公廟、地方菁英與地方社會——以東勢巧聖先師廟為例(1775~1895)〉。南投:暨南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傑銘,2009,〈公廟、地方菁英與地方社會——以東勢巧聖先師廟為例(1775~1895)〉。南投:暨南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國和,1987,《台灣農業興衰40年》。台北:自立晚報。
謝國雄,1989,〈黑手變頭家:台灣製造業中的階級流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11-54。
謝國雄,1997,《純勞動:台灣勞動體制諸論》。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
謝國雄,2010,《茶鄉社會誌:工資、政府與整體社會範疇》。台北:中研院社研所。
謝國興,1994,《企業發展與台灣經驗:台南幫的個案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瞿海源,1977,〈岩村的社會態度:一個農村的工業化與社區生活研究之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2:41-71。
簡義倫,2010,〈日式伐木系統與美式伐木系統之比較-以八仙山林場及大雪山林業公司爲例〉。《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6(2):35-4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