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當代超驗藝術的地域性生產
作者:郭家勳
作者(外文):KUO, CHIA-HSUN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指導教授:高千惠
蕭瓊瑞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超驗藝術超驗美學民族主義後殖民主義神話真空返魅想像共同體Transcendent ArtsTranscendent AestheticsNationalismPost-colonialismMythical VacuumReenchantmentImagined Communiti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本論以「想像的共同體」作為臺灣當代超驗藝術地域性生產之精神指標。臺灣當代藝術於解嚴後迅猛的發展中,具有超驗美學特徵的藝術作品,一度成為臺灣在國際藝術界重要的文化象徵。「超驗藝術」一詞是本論文提出的重要美學概念,「超驗」意指超越經驗的感知,與經驗之外的神秘和神聖世界,本論文定義為運用超驗技法與內容生產的藝術,稱為「超驗藝術」。就超驗世界的構成要素而言,臺灣多由移民人口組成,信仰具有海島地理的揉雜性,包含了閩粵的傳統信仰、儺文化、儒釋道及傳教士帶來的西方一神教,以可見的神佛之像、十字架、圖騰、靈媒、法器、儀式、符咒、神禡、典籍、經文、聖經及廟堂,構建出臺灣超驗世界中的看不見的祖靈、聖靈、神靈、庇佑、規戒、禁忌、魂魄、中陰身、重生、陰間與來世,其相互間的糾纏與混血,形成臺灣當代超驗世界的地域特徵。
臺灣超驗界比物質界更值得關注之因,在於臺灣社會中的宗教多元性,以及傳統信仰中的祖先崇拜、海神及大航海時代開啟的基督教信仰,已然構成了宗教文化象徵性與臺灣主體性孿生的現象。臺灣社會人口多數源於閩粵地區的移民,其傳統信仰成為臺灣超驗世界的主要脈絡,而存在更為長久的原住民祖靈信仰,以及同漢民族移民史時間相當的西方傳教士帶來的基督教信仰,在文化主體建構上扮演了相互的作用力。這三條信仰脈絡,在臺灣四百多年的移民史上,超越政權更迭的影響,在面對認同分裂時,被視為凝結認同的地域力量。
臺灣當代超驗藝術從超驗世界尋找養份,以「重複曝光」與「多重顯影」等表現手法,產生地域性的超驗美學,黏合碎化的認同感,並提供面對後殖民主義的解決方案。本論文旨在提出臺灣當代超驗藝術的文化價值及其美學特性,以利探勘臺灣當代「想像共同體」之內外部結構,以及「神話真空」與「返魅」語境在亞洲解殖問題上扮演的角色。本論文探討的超驗藝術與臺灣在地三大信仰體系密切相關:包括原住民祖靈及聖靈信仰、漢人傳統儒釋道信仰,以及漢人基督教信仰等範疇。本研究著重於分析臺灣當代藝術家,如何將超驗世界與科儀進行再現、再敘事、測繪、解構與重構,進而成為這塊島嶼對外重要的文化象徵主體。
This dissertation used the "Imagined Communities” as the spiritual indicator of the regional production of Taiwan’s contemporary transcendent arts. The contemporary art has developed rapidly after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in Taiwan, and artistic works with transcendent aesthetic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cultural symbol of Taiwan in the international art world. The term "Transcendent Arts" is an important aesthetic concept proposed in this thesis. "Transcendent" refers to the perception that transcends experience and the mysterious or sacred world beyond experience. As far as the elements of the transcendent worlds are concerned, Taiwan is mostly composed of immigrant population living with traditional beliefs from native land, the traditional beliefs from Fujian and Guangdong including Nuo culture, Confucianism, Buddhism, Taoism and Christian belief. Through visible statues of Gods and Buddha, totem, Psychics, Dharma Tools, Rituals, Churches and Temples, which construct the supernatural being, invisible rules, taboos, spirits, Bardo, ghosts, sacredness and afterlife that build up Taiwan's transcendent worlds.
The religious diversity lie in the Taiwan’s society, such as the ancestor worship, sea gods of traditional beliefs, and the Christian beliefs that began in the Age of Discovery, which form the symbolism of religious cultures in Taiwan. The majority of Taiwan’s social population originated from immigrants of Fujian and Guangdong, and their traditional beliefs have become the main trend of the transcendent world. Nevertheless, the beliefs of the ancestral spirits have the longest histories of the Austronesian peoples on this island, and the western missionaries who brought the Christian belief by the time as the main land immigration upsurged. These histories have played a mutual role via the transcendent cultural subjects. These three lines of religious cultures have transcended the influence of political regimes for more than 400 years. When Taiwanese face the dilemma and division of identities, religion is often regarded as a regional power for collective identity.
Taiwan's contemporary transcendent arts absorb nutrients from the transcendent worlds, through the transcendent approaches, including Double exposure and Ghost images to create regional transcendent aesthetics, combining fragmented identities and provide solutions to post-colonialism.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analyze the structure of Taiwan’s transcendent cultures and related arts praxis, and find out the cultural value of Taiwan’s contemporary transcendent arts and the ideologies behind its expression, and identifying the roles played by the "Mythological Vacuum" and "Reenchantment" on the issues of decolonization in Asia. In terms of the scope, mainly focus on these three local beliefs systems: the belief in the holy spirit and ancestral spirits of Austronesian peoples, the traditional beliefs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of the Han peoples, and the Christian belief of the Han peoples. The studies focus on Artists from these three realms, verifying how they reproduce, re-narrative, survey, map, deconstruct and reconstruct the contexts via transcendent formats that compose cultural symbol and Imagined Communities of Taiwan.
一、中文著作
丁學良,《從「新馬」到韋伯》,臺北市:聯經,1991。
王嵩山,《台灣原住民與人類學》,國科會人文處「新視界叢書」,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2006。
台灣聖經公會編輯,《聖經中文合和本(神版)》,臺北市:財團法人台灣聖經公會,2003。
林文海、羅頌恩策展,《在信仰之上創作:臺灣基督教藝術的一種嘗試》,臺中市:東海大學美術系所,2015。
尹建中,《台灣山胞各族傳統神話故事與傳說文獻編纂研究》,臺北市:內政部,1994。
宋龍生,《卑南族神話傳說故事集:南王祖先的話》,臺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李壬癸,《新港文書研究》,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2010。
李亦園,《說文化,談宗教—人類學的觀點》,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2003。
李澤厚,《由巫到禮 釋禮歸仁》,北京:三聯,2015。
邱韻芳,《祖靈與上帝:花蓮太魯閣人的宗教變遷與復振運動》,新北市:華藝,2013。
林桶法,《1949大撤退》,臺北市:聯經,2009。
侯俊明,《鏡之戒:一個藝術家376天的曼陀羅日記》,臺北市:財團法人春之文化基金會,2007。
侯俊明、蔡明君、王品驊,《推拿:侯俊明《身體圖》訪談計畫》,臺中市:東海大學藝術中心,2017。
高千惠,《當代藝術澀相》,臺北市:藝術家,1996。
高千惠,《藝種不原始》,臺北市:藝術家,2004。
高千惠,《叛逆的捉影:當代藝術的新迷思》,臺北市:遠流,2006。
高千惠,《藝術,以XX之名》,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09。
高千惠,《風火林泉:當代亞洲藝術專題研究》,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13。
高千惠,《第三翅膀:觀念藝術及其不滿》,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14。
高千惠,《詮釋之外:藝評社會與近當代前衛運動》,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17。
徐崇溫,《法蘭克福學派述評》,臺北市:結構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
郭悅、梁美慧執行編輯,《相遇在那端森林:伊誕的紋砌刻畫藝術》,臺中市:靜宜大學藝術中心,2017。
陳莘,《偽青春顯相館-吳天章》,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2012。
陳淑鈴主編,《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回顧1995-2007》,臺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2010。
陳國棟,《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03。
鹿憶鹿,《洪水神話─以中國南方民族與台灣原住民為中心》,臺北市:里仁,2002。
張雙利,《黑暗與希望:恩斯特‧布洛赫烏托邦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馮君藍,《光照微塵:馮君藍—攝影、文字》,臺北市:大塊文化,2016。
楊小濱,《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上海:三聯,1990。
楊碧川,《簡明臺灣史》,臺北市:第一出版社,2004。
楊鵬,《上帝在中国源流考:中国典籍中的上帝信仰》,太原:書海出版社,2014。
鄭建昌,《山.海.岱員:鄭建昌創作集(1978-2014)》,臺北市:藝術家,2015。
蕭瓊瑞,《圖說台灣美術史I:山海傳奇(史前.原住民篇)》,臺北市:藝術家,2003。
蕭瓊瑞,《戰後台灣美術史》,臺北市:藝術家,2013。
蕭瓊瑞策展總監,張蓬潔總編輯,《異象·藝象II—連結&分享》,臺北市:好主意藝術協會,2015。
蕭瓊瑞策展,《心樹.新靈:安力.給怒的藝術世界》,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2016。
蕭鄉唯,《該宗與轉譯—南臺灣地磨兒(timur)部落的教堂圖像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3。
謝宗榮,《臺灣的民俗信仰與文化資產》,新北市:博揚文化公司,2015。
藤井志津枝(傅琪貽),《理蕃─日本治理台灣的計策》,臺北市:文英堂,2001。
龔卓軍主編,《鬼魂的迴返:台灣當代藝術中的幽靈徘徊學》,臺北市:財團發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2014。
龔卓軍主編,《近未來的交陪: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臺南市: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8。


二、專書文章
王品驊,〈裸命者:侯俊明創作中的現代性個體歷程〉,《推拿:侯俊明《身體圖》訪談計畫》,臺中市:東海大學藝術中心,2017。

安力.給怒,〈心樹.新靈:創作自述〉,《心樹.新靈:安力.給怒的藝術世界》,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2016。
伊誕.巴瓦瓦隆,〈相遇,在那端森林〉,收錄於郭悅、梁美慧執行編輯,《相遇在那端森林:伊誕的紋砌刻畫藝術》,臺中市:靜宜大學藝術中心,2017。
高森信男,〈現代、鄉土與當代視角下的傳統:殖民現代性下的抗拒系統〉,收錄於龔卓軍主編,《近未來的交陪: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臺南市: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8。
陳泓易,〈閱讀安力.給怒〉,《心樹.新靈:安力.給怒的藝術世界》,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2016。
陳飛豪,〈台灣混血宗教場域中的文化想像〉,收錄於龔卓軍主編,《近未來的交陪: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臺南市: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8。
蕭瓊瑞,〈在山上唱歌──伊誕的原鄉深情〉,收錄於郭悅、梁美慧執行編輯,《相遇在那端森林:伊誕的紋砌刻畫藝術》,臺中市:靜宜大學藝術中心,2017。
蕭瓊瑞,〈獵人.牧師.藝術家:安力.給怒的生命故事〉,《心樹.新靈:安力.給怒的藝術世界》,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2016。
羅頌恩,〈符號人像的反思〉,《在信仰之上創作:臺灣基督教藝術的一種嘗試》,臺中市:東海大學美術系所,2015。
龔卓軍,〈多孔世界與東南亞攝影:人類世中的交陪美學〉,收錄於龔卓軍主編,《近未來的交陪: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臺南市: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8。

三、期刊文章
王鏡玲,〈身體展演與靈性療癒:台灣民間信仰「通靈」現象探討〉,收錄於高千惠專題主編,《藝術觀點:信與不信─另類療法的藝與術》,第81期,2020年4月出版。
王聖閎,〈為了等候_______的到來,焚而不毀:蘇育賢「花山牆」短評〉,《藝外Artitude》,第47期,2013年8月出版。
李壬癸,〈台灣南島語言的田野調查〉,《語言學論叢》,第三十六期,2007年出版。
李志夫,〈試論《俱舍論》在佛教思想史中之價值〉,中華佛學學報第3期,1990年4月出版。
高千惠,〈複眼文明:有關奇蹟、秘密和權威的藝與術〉,收錄於高千惠專題主編,《藝術觀點:信與不信─另類療法的藝與術》,第81期,2020年4月出版。
張光直,〈華南史前文化提綱〉,《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七期,1959年出版。
莊國土,〈海貿與移民互動:十七—十八世紀閩南人移民臺灣原因—兼論漳泉籍移民差異〉,《臺灣文獻》,第51卷2期,2000年6月出版。
黃海鳴,〈作為另類社會集體治療的藝術思維與實踐〉,收錄於高千惠專題主編,《藝術觀點:信與不信─另類療法的藝與術》,第81期,2020年4月出版。
楊啟壽,〈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永遠的黨外?〉,《新使者雜誌》,第75期,2003年4月出版。
蕭瓊瑞,〈從「搜神」到「尋人」:侯俊明的《身體圖》〉,《典藏今藝術》,第301期,2017年10月出版。
簡子傑,〈最高的地方:在蘇育賢《花山牆》中的社會性撫觸〉,《典藏今藝術》,第250期,2013年7月出版。

四、會議論文
杜保瑞,〈鳩摩羅什的大乘大義章探究〉,論文發表於「佛教研究的傳承與創新學術研討會」,臺北市:現代佛教學會主辦,2002年2月2日至3日。
郭家勳,〈班雅明靈光消逝論的未竟之境:晚期資本主義時期藝術品靈光消逝論的驗證與辯證〉,論文發表於「藝術理論與社會-藝術社會學研討會」,臺中市:東海大學社會學系主辦,2015年5月22日。

五、電子文章
陳泰松,〈卡在國家死活之間的主人慾望-談蘇育賢《花山牆》〉,《台新藝術獎提名觀察人》,2103/06/19,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網站。2020/04/08瀏覽。
孫松榮,〈神意調度與哈努曼: 談「回莫村:許家維個展〉,《台新藝術獎提名觀察人》,2016/09/02,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網站。2020/04/08瀏覽。


六、中文譯作
小川尚義、淺井惠倫著,余萬居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原語實錄臺灣高砂族傳說集》,臺北市:臺北帝國大學語言研究室原編,1935/1987 。
小島由道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一卷:泰雅族》,臺北市: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5/1996。
伊能嘉矩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譯,《臺灣文化志(中譯本)修訂版》,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1928/2011。
迦多衍尼子等編錄,徐醒生譯,《大毘婆沙論》,臺北市:佛光,150/1990。
柄谷行人著,林暉鈞譯,《哲學的起源》,臺北市:心靈工坊,2014。
高居翰(James Cahill)著,李渝譯,《中國繪畫史》,臺北市:雄獅美術,1960/1993。
張光直著,郭淨譯,《美術、神話與祭祀》,臺北縣:稻鄉,1993。
遠藤周作著,林水福譯,《沉默》,新北市:立緒,1969/2002。
暮澤剛巳著,蔡青雯譯,《當代藝術關鍵詞100》,臺北市:麥田,2009/2020年。
Adam Smith著,謝宗林、李華夏譯,《國富論》,臺北市:先覺,1776/2008。
Arthur C. Danto著,林雅琪等譯,《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臺北市:麥田1996/2004。
Alan Sonfist編,李美蓉譯,《地景藝術》,臺北市:遠流,1983/1991。
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市:時報文化,1983/2010。
Boris Groys著,郭昭蘭譯,《藝術力》,臺北市:藝術家,2008/2015。
Catherine Grout著,黃金菊譯,《重返風景:當代藝術的地景再現》,臺北市:遠流,2000/2009。
Conrad Phillip Kottak著,徐雨村譯,《文化人類學:文化多樣性的探索》,臺北市:麥格羅‧希爾2003/2005。
Claude Levi-strauss著,王志明譯,《憂鬱的熱帶》,臺北市:聯經,1955/1989。
Claude Levi-strauss著,陸曉禾、黃錫光等譯,《結構人類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58/1989。
Claude Levi-strauss著,李幼蒸譯,《野性的思維》,臺北市:聯經,1962/1989。
Clement Greenberg著,沈語冰譯,《藝術與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61/2009。
Clifford Geertz著,王海龍、張家瑄譯,《地方性知識:闡釋人類學論文集》,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73/2000。
Cynthia Freeland著,劉依綺譯,《別鬧了,這是藝術嗎?》,臺北市:左岸文化,2001/2002。
David k. Jordan(焦大衛)著,丁仁傑譯,《神.鬼.祖先:一個台灣鄉村的民間信仰》,臺北市:聯經,1972/2012。
Don Thompson著,譚平譯,《身價四億的鯊魚─當代藝術打造的財富傳奇》,臺北市:原點,2008/2011。
E. H. Gombrich著,雨雲譯,《藝術的故事》,臺北市:聯經,1950/2012。
Frederic Jameson著,張旭東編,陳清僑等譯,《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北京:三聯,1989/1997。
Frederic Jameson著,王逢振等譯,《快感:文化與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Frederic Jameson 講座,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當代學叢》,臺北市:臺灣英文雜誌社,1989。
Giorgio Vasari著,劉耀春譯,《義大利藝苑名人傳》,湖北:湖北美術出版社,1550/2003。
G.. W. F. Hegel著,朱光潛譯,《美學一‧二‧三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835/2009。
Herbert Read著,梁錦鋆,《藝術的意義:美學思考的關鍵課題》,臺北市:遠流,1931/2011。
Herschel B. Chipp著,餘珊珊譯,《現代藝術理論I:從後印象主義到未來主義》,臺北市:遠流,1984/2004。
Herschel B. Chipp著,餘珊珊譯,《現代藝術理論II:從新造形主義到當代藝術》,臺北市:遠流,1984/2004。
Hal Foster主編,呂健忠譯,《反美學:後現代文化論集》,新北市:立緒,1983/1998。
Hannah Arendt編,張旭東、王斑譯,《啟迪:本雅明文選》,北京:三聯,1940/2008。
Heinrich Wolfflin著,潘耀昌等譯,《古典藝術:義大利文藝復興藝術導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888/2010。
Herbert Marcuse著,《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形態研究》,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64/2008。
Ivan Strenski著,《二十世紀的四種神話理論》,北京:三聯,1987/2012。
Ian Tattersall著,柯明憲譯,《人種源始 :追尋人類起源的漫漫長路》,臺北市:貓頭鷹,2012/2014。
Immanuel Kant著,鄧曉芒譯,《判斷力批判》,臺北市:聯經,1790/2004。
Immanuel Kant著,鄧曉芒譯,《實用人類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798/2005。
James A. Hall, M.D.著,廖婉如譯,《榮格解夢書:夢的理論與解析》,臺北市:心靈工坊,1983/2006。
Jared Diamond著,王道還、廖月娟譯,《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臺北市:時報,1997/2019。
Jean Baudrillard著,劉成富等譯,《消費社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70/2008。
Joanne P. Sharp著,司徒懿譯,《後殖民地理學》,臺北市:韋伯,2008/2012。
John Berger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臺北市:麥田,1972/2005。
Lev Tolstoy著,耿濟之譯,《藝術論》,臺北市:遠流,1897/1989。 
Mark Galli著,周明譯,《聖法蘭西斯和他的世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2005。
Max Dvorak著,陳平譯,《作為精神史的美術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2010。
Max Horkheimer及Theodor W. Adorno著,林宏濤譯,《啟蒙的辯證:哲學的片簡》,臺北市:商周,1944/2008。
Max Weber著,於曉等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臺北市:唐山,1905/1996。
Max Weber著,康樂等譯,《宗教社會學》,臺北市:遠流,1920/1993。
Max Weber著,錢永祥等譯,《學術與政治:韋伯選集(I)》,臺北市:遠流,2014。
Michael S. Gazzaniga著,鍾沛君譯,《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 :意識、抉擇與背後的大腦科學》,臺北市:貓頭鷹,2011/2013。
Nicolas Bourriaud著,黃建宏譯,《關係美學》,北京:金城,1998/2013。
Peter L. Berger著,蕭羨一譯,《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的要素》,臺北市:商周,1967/2003。
Peter L. Berger著,《天使的傳言:現代社會與超自然再發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69/2003。
Peter L. Berger著,黃克先譯,《柏格歐吉桑的社會學奇幻旅程》,新北市:群學,2011/2013。
Pierre Bourdieu著,宋偉航譯,《實作理論綱要》,臺北市:麥田,1972/2009。
Plato著,侯健譯,《理想國》,臺北市:聯經,381B.C./1980。
Semir Zeki著,潘恩典譯,《腦內藝術館:探索大腦的審美功能》,臺北市:商周,1999/2001。
Stefano Zuffi 著,蔣文惠譯,《天才藝術家:林布蘭》,新北市:閣林文創,2011/2016。
Suzanne Lacy編,吳瑪悧等譯,《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臺北市:遠流,1995/2004。
Sigmund Freud著,徐洋等譯,《論文明》,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30/2000。
Thomas Hobbes著,黎思复、黎廷弼譯,《利維坦》,北京:商務印書館,1651/1985。
Thomas more著,宋美王華譯,《烏托邦》,臺北市:聯經,1516/2003 。
Thomas Piketty著,巴曙松譯,《21世紀資本論》,北京:中信,2013/2014。
Richard Rex著,黃煜文譯,《亨利八世與英國宗教改革》,臺北市:麥田,1993/1999。
Roland Barthes著,許薔薔、許綺玲譯,《神話學》,臺北市:桂冠,1957/1997。
Tom Bottomore著,廖仁義譯,《法蘭克福學派》,臺北市:桂冠,1984/1991。
Walter Benjamin著,許綺玲譯,《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臺北市:臺灣攝影工作室,1935/1998。
Wassily Kandinsky著,吳瑪悧譯,《藝術的精神性》,臺北市:藝術家,1910/1985。
William James著,蔡怡佳、劉宏信譯,《宗教經驗之種種》,新北市:立緒,1902/2001。
Yuval Noah Harari著,林俊宏譯,《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北京:中信,2011/2014。

七、外文著作
Bourdieu,Pierre,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
Groys, Boris, Self-Design and Aesthetic Responsibility,e-flux journal#7,june-august, 2009.
Karl Marx,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David McLeland, Capital,Oxford,1867/1995.
Peter L. Berger & Thomas Lukman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New York,1966.
Peter L. Berger, The social Reality of Religion, New York : Penguin Books, 1967.
Thomas C. Patterson, Karl Marx, anthropologist, New York : Berg, 2009.

八、網路資料:
「1966-1990畫會等組織一覽表」,《雄獅美術月刊》(1992年出刊),資料來源:http://art.lib.pu.edu.tw/Before91year/2000-01-06/groups.htm(2021/06/19瀏覽)
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近未來的交陪」,總策展人:龔卓軍,策展團隊:陳盈瑛、高森信男、陳伯義、陳宣誠,展覽日期:2017年3月25日-6月25日,展覽地點:蕭壠文化園區。官網:http://soulangh.tnc.gov.tw/KP/about.htm(2020/10/29瀏覽)
2019年台北當代藝術館「烏鬼」,策展人:陳漢沖,協同策展人:黃香凝,展覽期間:2019/01/26至2019/04/14,官網:https://www.mocataipei.org.tw/tw/ExhibitionAndEvent/Info/烏鬼(2020/10/29瀏覽)
2019國美館亞洲雙年展「來自山與海的異人」,策展人:許家維、何子彥,展覽日期:2019/10/05至2020/02/09,展覽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官網:https://www.asianartbiennial.org/2019/content/ZH/index.aspx(2020/10/29瀏覽)
COVID-19全球染疫人數,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2019冠狀病毒病全球各地疫情#病例和死亡人數總數(2021/05/01瀏覽)
八八風災,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八八水災。(2020/03/12瀏覽)
人類世(Anthropocene),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人類世(2021/05/21瀏覽)
三十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1618年-1648年),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三十年戰爭(瀏覽2020/08/04)
生態神學(Ecotheology),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生態神學(2021/04/29瀏覽)
尼希亞信經,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尼希亞信經(2021/03/10瀏覽)
西發里亞和約,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西發里亞和約(2020/08/04瀏覽)
「如同煉金術師一般的高更」(Gauguin: Artist as Alchemist),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展期:2017/06/25-2017/09/10,官網:https://www.artic.edu/exhibitions/2076/gauguin-artist-as-alchemist(2020/11/25瀏覽)
克里米亞戰爭,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克里米亞戰爭(2020/03/16瀏覽)
《抓狂美術館》(The Square),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抓狂美術館(2020/03/31瀏覽)
金三角,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金三角(2020/09/12瀏覽)
使徒信經,資料來源:https://christ.org.tw/faith/apostles_creed.htm(2020/03/31瀏覽)
《異域》,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異域(2020/09/06瀏覽)
「極樂天堂特展」(Palace Paradise),文化部駐法國台灣文化中心、高雄市立美術館與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Musée du quai Branly)2019年合作策辦,展期:2019/06/18-2019/10/27。資料來源:https://artemperor.tw/focus/2728 (2020/11/24瀏覽)
解放神學,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解放神學(2021/06/11瀏覽)
演歌,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演歌(2020/08/07瀏覽)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