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數位學習課程運用網路教學策略對於學習行為、群組互動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作者:陳進冬
作者(外文):CHEN,CHIN-TUNG
校院名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華志強
莊貴枝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2
主題關鍵詞:數位學習學習行為群組互動學習滿意度E-LearningLearning behaviorGroup InteractionLearning Satisfaction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本研究旨在探討數位教學課程運用網路教學策略對於學習行為、群組互動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透過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網路學園》系統平台網路教學模式的針對修習的人數進行背景調查與分析學習滿意度差異情形。本研究以修習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職所莊貴枝教授所授課之「比較技職教育研究」數位學習認證課程131名研究生為研究對象,上課方式為數位教學平台《網路學園》來進行授課,教學方式以5次面授、8次同步遠距、5次非同步遠距為混合式教學,共十八週,授課完畢後,讓學生利用《網路學園》線上討論並以分組方式在即時平台上進行分享、討論課程內容、小組報告製作與組別報告,研究工具為莊貴枝教授編製之「比較技職教育研究數位課程教學策略與方法之滿意度調查問卷」。
分別以敘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與典型相關及結構方程模式SEM等方法分析資料,並且進行各項假設之探討與驗證。最後獲致結論如下:
一、數位教學課程運用網路教學策略對於學習行為、群組互動與學習滿意度有正向之影響。
二、學生年齡背景變項對學習行為、群組互動與學習滿意度皆具不同影響。
三、數位教學課程運用網路教學策略影響學習行為、群組互動與學習滿意度有顯著的影響。
四、數位教學課程運用網路教學策略對於學習行為會透過群組互動而間接正向顯著影響學習滿意度,群組互動具有中介效果。
本研究提出相關實證的數據與建議,俾供未來教學與研究之參考。
This study had been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of learning behavior, group interaction and learning satisfactions in the web-learning systems by using e-learning curriculum. Through the network teaching model on the system platform of Network Academy in National Yunl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we went on the background investigation and analyzed the differences on learning satisfactions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learners. The object was 131 graduate students who had studied "Comparative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e-learning certification courses taught by Kuei-Chih Chuang Professor from Graduate School of Technolog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National Yunl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The students attended class through e-learning teaching platform on Network Academy. The teaching way was 5 times face-to-face, 8 times distance synchronization, and 5 times distance asynchronous as mixed type teaching for 18 weeks. After teaching, students went on on-line discussion through Network Academy, shared in real-time platform by grouping , discussed course content, made group report and made constituency report. The research tool was the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of Comparative Technolog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e-learning curriculum on teaching strategy and methods edited by Kuei-Chih, Chuang Professor.
The data was analyzed by the methods like descriptive analysis, independent sample mean t test, One-Way ANOVA,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 SEM and so on. In addition, the discussion and verification with the hypotheses were carried out.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were following:
1.The influence of teaching strategy on learning behavior, group interaction and learning satisfactions in the e-learning curriculum was positive.
2.The variables about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to learning bechavior, group interaction and learning satisfactions had different influences.
3.The influence of the e-learning curriculum by using teaching strategy in the web-learning system on learning behavior, group interaction and learning satisfactions was a obvious positive relationship.
4.The e-learning curriculum using the web-teaching strategies had a indirect positive obvious influence on learning satisfactions through group interaction. Group interaction had intermediary effec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this study provides relative concrete data and suggestions as the references for the future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2004)。課程與教學論(7版)。五南。
王文科、王弘智(2021)。教育研究法(19版)。五南。
王子赫(2021)。陸生線上學習適應性與學習滿意度之關係研究─以輔仁大學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
王金國(2000)。簡介小組討論教學法。教育研究,(8),137-147。
王秋華(2001)。網路教學之學員學習行為與學習滿意度及學習績效的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王進德(2004)。網路合作學習同儕評量系統評語輔助功能之研究─以APEC Cyber Academy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資訊教育研究所。
王雅惠(2006)。個人學習名片在網路學習環境中對學習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
王禎瑩(2010)。以服務體驗工程評估大專校院 Moodle數位學習平台之教學活動功能〔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位內容科技研究所。
尹玫君、劉蓁蓁(1998)。國小實施遠距教學的教學方法、學習策略及互動之個案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報,(11),1-45。
田耐青、洪明洲(1998)。電腦中介溝通與合作學習。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1),1-22。
江亦瑄、鄭增財(2001)。實用技能班學員的價值觀與學習行為。技術及職業教育學報,(4),89-123。
余民寧(2006)。影響學習成就因素的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期刊,(73),11-23。
吳明隆、凃金堂(2021)。SPSS 統計應用學習實務(2版)。五南。
吳美美(2004)。數位學習現況與未來發展。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30(2)10,92-106。
吳清山,林天祐(2007)。e化學習。教育研究月刊,(158),158。
吳珮瑜(2005)。傳統教室與網路教學環境中思考風格、學業成就與學習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網路學習碩士在職專班。
吳慧卿(2000)。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衝突、團隊凝聚力及滿意度關係之實證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
呂斌南(2001)。e-Learning 對組織發展與知識管理影響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管理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
李紫琿(2019)。學校公務人員數位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及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
李樺瑾(2006)。數位教學輔助系統設計─以國中幾何教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李金泉(2010)。易學易用SPSS PASW 統計分析實務(2版)。全華。
汪承蓉、陳年興(2006,11月)。網路教學線上即時授課之問題探討與解決方法。高中英文學科中心電子報,2013年1月2日,取自http://english.tyhs.edu.tw/epaper/epaper16/epaper16_left_03.htm
汪瑞芝、廖玲珠(2008)。會計習作課程之學習行為與學習成效。當代會計,9(1),105-130。
沈瑞婷(2010)。台北縣K-12數位學校教師進修網路課程學習滿意度與學習績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沙依仁(2007)。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五南。
周子敬(2007)。統計套裝軟體-精通 SPSS。全華。
岳修平、鐘婉莉(2005)。專題式學習小組網路溝通互動之研究。教育學刊,(25),1-23。
林甘敏、陳年興、方國定(2005)。結合傳統與網路教學和純網路教學在學習成效與班級氣氛之比較。當代教育研究,13(4),133-166。
林生傳(2012)。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10版)。心理。
林奇賢(1998)。網路學習環境的設計與應用。資訊教育雜誌,(67),34-49。
林奇賢(2000)。虛擬學校之建構與應用。網路學習環境設計與應用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師範學院,57-75。
林建仲、鄭宗文(2001)。合作式學習與問題解決─培養以問題無中心的網路合作學習。資訊與教育雜誌,(85),55-62。
林彥如、陳祐蓉、曾雯琦、周桂如(2007)。團體凝聚力的概念分析。護理雜誌,54(5),82-87。
林家弘(2000)。我國大學員網路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林淑芬(2018)。國小導師使用班級LINE群組進行親師互動意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
邱玉菁(2004)。數位學習之學習成果的再思考。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1(4),561-581。
邱貴發(1998)。網路世界中的學習:理念與發展。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6(1),20-27。
侯玫如(2002)。多重目標導向對國中生認知、動機、情感與學習行為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
姚德瑜(2001)。網路教學之學習行為對學習效果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施良方(1996)。學習理論。麗文。
施宣宇(2009)。影響學習成就各項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
洪明洲、蔡碧鳳 (1999)。學習與創作的網路課程設計以「企業管理」課程為例。隔空教育論叢,(11),1-31。
洪福源(2010)。高中教師與學員團體凝聚力、集體效能與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臺北海洋技術學院學報,3(1),93-110。
孫治民(1999)。成人的學習特性及其在教學上的應用。南亞學報,(19),205-216。
孫春在、林珊如(2007)。網路合作學習。心理。
徐光義(2003)。企業實施數位學習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徐佳煌(2014)。數位學習管理系統建置與評估-以數位設計課程翻轉教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
徐新逸(2003)。數位學習課程發展模式初探。教育研究,(116),15-30。
高淑珍(2012)。以知識分享為中介變數探討學習動機、學習互動以及學習平台對協同學習滿意度的影響。商管科技季刊 ,13(1),75-98。
張文隆(1996)。臺中縣國小高年級學員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張守中(2008)。團體凝聚力的變化機制與影響因素。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0(6),141-172。
張春興(2020)。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修二版)。東華。
張柏豪(2007)。應用於數學數位教學環境之手繪幾何圖形辨識〔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張基成、傅心怡(2003)。網路學習社群討論分享行為表現之量化實證研究—性別與上網次數對行為表現之影響。教學科技與媒體,(66),4-17。
張基成、彭星瑞(2006)。網路化檔案評量應用於電腦專題學習及其成效。教學科技與媒體,(78),4-27。
張紹勳、張紹評、林秀娟(2001)。SPSS For Windows 多變量統計分析。松崗。
張紹勳、張紹評、林秀娟(2001)。SPSS For Windows 統計分析─初等統計與高等統計上冊。松崗。
張紹勳、張紹評、林秀娟(2001)。SPSS For Windows 統計分析─初等統計與高等統計下冊。松崗。
張竣傑(2011)。應用科技接受模式探討數位教學平台之學習者互動與其電腦自我效能對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義守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張錦鶴(2002)。彰化縣國小高年級學員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教育部(2012,5月30日)。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品質認證中心,數位學習服務V3.0認證標章說明。http://www.elq.org.tw/cont_aaav3.htm
莊明廣(2017)。小學生適性化數位學習模式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莊家銘(2008)。大學生於數位學習情境中個人因素與學習動機對學習滿意度影響之研究以玄奘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
莊貴枝、吳曉君(2008,11月)。數位教材設計準則與製作技術之探討─以五官鄉土語言教學媒體為例。科技社會中的課程與教學變革研討會,南投縣,臺灣。
莊貴枝、吳曉君(2008,10月)。特殊教育孩童多媒體數位創新教材設計─以「認識顏色」為例。電腦與網路科技在教育上的應用研討會,新竹市,臺灣。
莊貴枝、林義棟、劉邦棟、陳進冬(2015)。從師培職前教育之資電專業領域在「五堂課:有效教學」之對話。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4),26-34。
莊貴枝、陳進冬(2014)。數位學習課程認證在網路合作學習環境中之個案-以雲林科技大學三門數位學習課程為主。2014大學遠距教學認證成果專書,454-471。教育部數位認證辦公室。
莊貴枝、陳進冬、林義棟(2014)。探討數位學習課程認證在網路合作學習之學習行為與群組互動及學習成效之分析研究。2014大學遠距教學認證成果專書,177-194。教育部數位認證辦公室。。
莊貴枝、陳寶雲(2012,6月)。中高齡者參與職業訓練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多媒體設計網路行銷人才培訓為例。教育研究發展趨勢議題、研究法與出版學術研討會,臺中市,臺灣。
莊貴枝、游雅雪、許俶銘、蔡淑娟(2010,11月)。STS理念在多媒體電子書的規劃與運用。第六屆亞洲技術及職業教育訓練國際研討會,雲林縣,台灣。
許宛琪(2005)。數位學習於國中數學補救教學之成效─以國一「一元一次方程式」單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
許宜文(2007)。作文數位教材教學對國小學童寫作態度與寫作表現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許美觀(2019)。實體與數位學習對學生閱讀素養之影響〔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
許瑛玿、廖桂菁(2003)。情境式網路學習環境互動行為分析:以高中地球科學線上學習為例。臺灣師大學報,48(1),93-118。
郭伯臣(2020)。校園防疫與中小學數位學習之現況與未來。國土與公共治理期刊,8(4),72-79。
陳正和(2001)。影響青年學習行為的組織承諾、信念與一些社會特徵應用。心理研究,(11),117-140。
陳年興(2004)。網路學習重要觀念與小組同步合作學習模式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25),74-92。
陳年興、石岳峻(2002)。建構式網路教學系統之設計準則、功能分析、實作與評估。高雄餐旅學報,(5),13-31。
陳年興、林甘敏(2002)。網路學習之學習行為與學習成效分析。資訊管理學報,8(2),121-133。
陳年興、楊錦潭(2006)。數位學習理論與實務。博碩文化。
陳年興、劉惠如(1999,11月)。複合式網路教學之課程設計與教學成效。第十屆國際資訊管理學術研討會。臺北市,臺灣。
陳志昌(2002)。不同教學方式下學習成效之研究─網大教學與網大輔助傳統教學之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陳容芯(2000)。成人參與電腦第二專長教育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
陳桂芳(2002)。網路上合作學習的分組方式及任務類型對於電腦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陳進冬(2004)。高職實施新課程後電機電子科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研究─以台南縣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陳毓凱、劉錦駿、洪振方(2012)。以團體互動歷程的觀點探討凝聚力對科學創造力之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35(1),29-56。
陳嘉斌(2012)。多媒體呈現原則與英語行動學習之成效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陳寬裕,王正華(2018)。結構方程模型:運用AMOS分析。五南。
陳寬裕,王正華(2020)。論文統計分析實務:SPSS與AMOS的運用。五南。
曾守恆(1997)。「同儕科學家意象」對科學知識重建過程的影響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
曾國鴻(2015,10月)。二十一世紀學生創新 STEM 課程設計與高層次能力的發展。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游佳萍(2005)。虛擬群組學習行為之群組認同感探討。資訊社會研究,(8),243-270。
湯宗益、廖莉芬(2003)。遠距教學系統之接受度的研究:以遠距教學系統觀為基礎。中華管理評論,6(2),1-21。
費吳琛、盧建中、翁藝庭(2010,6月)。組織精簡與組織承諾之跨層次分析─團體凝聚力及工作不安全感之中介效果。國防管理學術暨實務研討會,桃園縣,臺灣。
鈕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雙葉。
黃文俊(2001)。網路教學環境中群組互動對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黃文瑄(2018)。國小導師輔導自我效能量表之因素結構研究。教育心理輔導與測評,14(4),33-42。
黃永舜(2020)。因材網應用於國小數學教學之研究-以嘉義縣義竹國小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黃貝玲(2001)。從線上學習的發展看企業線上訓練。電子化企業:經理人報告,(19),12-23。
黃忠雄(1997)。國中生「同儕科學家意象」對科學概念合理性判斷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
黃芳銘(2007)。結構方程模式理論與應用(五版)。五南。
黃柏榮(2010)。教師使用網路數位教學輔助平台意願之因素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
黃惠仙(2002)。網路學習者互動歷程之研究-以文本溝通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
黃惠靖(2018)。運用數位教學平台進行合作學習輔助教學於國小四年級數學科對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雲端計算與物聯網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
黃敦煌(2013)。數位學習與混成學習於高職數學補救教學之成效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黃順彬(2018)。結合雲端運算之探究式行動學習與評量模式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亞洲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黃麗鈴(2020)。樂齡學習中心學員知覺有用性、歸屬感、學習態度與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
楊明璧、林聰儒、顏瑞琪(2003,4月)。E-learning在輔助知識管理上之角色。電子商務與數位生活研討會。臺北市,臺灣。
楊家興(1996)。透視國家資訊基礎建設下的遠距教育。教學科技與媒體,(25),50-57。
楊偲敏(2004)。學習風格與神馳經驗對數位學習成效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
楊麗櫻 (2019)。國小學童家長運用即時通訊軟體LINE進行親師溝通行為意圖與滿意度之研究。兩岸職業教育論叢,3(1),44-57。
董興國 (2003)。從學習理論探討影響網路學習績效因素之研究─以銘傳大學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
詹軒綬(2016)。使用數位平台對學習興趣與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國中二年級數學科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
資策會教育訓練處講師群(2003)。數位學習最佳指引。資訊工業策進會教育訓練處。 http://www.ptri.org.tw/printnews/n940114.htm
鄒景平(2000)。E-Learning是知識企業致勝的不二法門。資訊人通訊,(59),1-4。
廖志昇(2004)。研究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師院在職進修碩士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趙子揚(2019)。中學生考試壓力與個人特性:潛在類別分析。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4(3),203-235。
趙景松(2013)。高級職業學校電子科學生以數位學習教學學習成效、學習滿意度及學習投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趙榮景(1998)。談有效增強成人學習動機的策略。北縣成教輔導季刊,(10),50-53。
劉秀瑛(2004)。從數位學習探討人力資源發展的可行性。就業安全,3(2),18-24。
劉政宏(2009)。對學習行為最有影響力的動機成分?雙核心動機模式之初探。教育心理學報,41(2),361-384。
劉映辰(2020)。大學生數位落差與網路學習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
劉淑芳、楊淑晴(2003)。網路專業成長進修環境中鷹架輔助與學員互動品質之探究。資訊管理學報,10(1),121-146。
劉謦儀(2003)。國內企業e-Learning實施現況之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心理。
蔡茗涵(2017)。成人與高齡者參與數位科技課程知覺易用性、知覺有用性與學習滿意度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
鄧友清(2000)。以『使用性』為訴求的國中數學網路教學介面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鄭如馨(2008)。專題式學習探析及其在教育上的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57),147-164。
鄭明韋(1999)。嘉義地區學生學習方式、學習參與程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
鄭偉升(2019)。數位學習內容與數位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某科技大學「網路教學平台」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
盧正川(2002)。網咖對校園輔導的新挑戰。師友月刊,(415),27-29。
盧明慧(2018)。建構我國高級中等學校數位學習課程認證機制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賴建宏(2010)。應用同儕互評於合作學習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謝佳珊(2021)。遠距數位學習工具使用之探討─以崑山網路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崑山科技大學雲端商務管理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
謝宜君、紀文章(2003)。從學習動機、學習傾向及學習滿意度還探討遠距教學的學習支持─以網路教學為例。隔空教育論叢,(15),39-53。
謝藝美(2020)。導入數位教學工具對小學生學習動機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開南大學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鍾隆輝(2019)。數位科技應用對兒童學習態度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開南大學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羅希哲、蔡慧音、石儒居、詹為淵(2010)。網路專題是學習應用於高中女學員STEM知識學習之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研究,4(4),115-141。
鐘樹椽(1996)。性別和能力混合分組在電腦合作學習成就和態度上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81-105。
二、英文部分
Anderson, J., Gerbing, D.(1988).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 practice: A review and recommended two-step approa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103(3),411-423.
Aharony, N. & Bar-Ilan, J. (2016). Students’ perceptions on MOOCs: An exploratory study.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e-Skills and Life Long Learning, 12, 145-162.
ASTD (2001), “E-learning Glossary”,Retrieved September 18, 2001,
http://www.learningcircuits.org/glossary.html
Bagozzi, R., & Yi, Y. (1988). 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6(1), 74-94.
Baker, J. D.,& Woods, R. J. D. (2002). Social Dynamics of Online Learning : Pedagogical Imperativ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Proceeding of AnnualConference On Dista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pp. 19-34). 18th, Madision,Wisconsin.
Bielawski, L. & Metcalf, D(2003). Blended E-learning : Integrating Knowledge, Performance, Support, and Online Learning. Amherst, Mass HRD Press.
Bozkurt, A.(2019). From distance education to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A holistic evaluation of history, definitions, and theories. In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Learning in the Age of Transhumanism (pp. 252-273). Hershey, PA: IGI Global.
Bollen, K. A. (1989). Wiley series in probabilit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pplied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section.Structural equations with latent variables. John Wiley & Sons.
Catalano, A. J.(2018). Measurements in distance education: a compendium of instruments, scales, and measures for evaluating online learning. London, England: Routledge.
Carron, A. V.(1982). Cohesiveness in sport groups: Interpretations and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4, 123-138.
Churchill, J. (1979). A Paradigm for Developing Better Measures of Marketing Construct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6(1), 64-73. Published By: Sage Publications, Inc.
Cisco (2001). E-Learning at Cisco. Retrieved October 20, 2001, from
http://www.cisco.com/warp/public/10/wtraining/elearning/educate/
Clark, R. (2002, September 10). Six Principles of Effective e-Learning: What Works and Why. The e-Learning Developers’ journal. Retrieved May 13, 2003, from http://www.elearningguild.com/pdf/2/091002DES-H.pdf
Cohen, J. (1992). A power primer.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2(1),155-159.
https://doi.org/10.1037/0033-2909.112.1.155
Cross, J. & Dublin, L. (2002). Implementing E-learning. Alexandria:ASTD Press. Kevin Kruse. Retrieved November 5, 2005, from
http://www.e-learningguru.com/gloss.htm#E
Curran, P. J., West, S. G., & Finch, J. F. (1996). The robustness of test statistics to nonnormality and specification error in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Psychological Methods, 1(1), 16-29.
https://doi.org/10.1037/1082-989X.1.1.16
Fornell, C., & Larcker, D. F. (1981). 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8(1), 39–50.
Hair, J. F., Black, W. C., Babin, B. J., Anderson, R. E., & Tatham, R. L. (2006).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6th ed.). New Jersey : Prentice-Hall.
Hair Jr., J. F. et al. (1998).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with Reading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Haynes, K. J. M., & Dillon, C. (1992). Distance education: Learning outcomes, interaction, and attitudes. Distance Education, 33(1), 35-45
Hu, L., & Bentler, P. M. (1999). Cutoff criteria for fit indexes in covariance structure analysis: Conventional criteria versus new alternativ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6(1), 1-55.
Jensen, A D. & Chiberg, J . C. (1991). Small group conferencing: Theory and application. CA:Wadsworth Press.
Kearsley, G. (2000). Online Education: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Cyberspace. Toronto: Wadsworth.
Khan, B.H. (1997). Web-based instruction (WBI): What is it and why is it? In B.H.Khan (Ed.), Web-based instruction . Englewood Cliffs,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Lauzon, A.C. (1992). Integrating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with computer conferencing: an evaluation of a model for designing online educ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6 (2), 32-46.
Mardia ,K.V.,and Foster,K.(1983). Omnibus tests of multinormality based on skewness and kurtosis.Communications in Statistics-Theory and Methods,12,207-221.
Mason, R. (1994). New relities in teac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12(1), 53-62.
Montgomery, A., & Mallette, L.(2018). Foundations of distance education and learning: the impact of fugitive literature and changing definitions on distance education research. In E-Learn: World Conference on E-Learning in Corporate, Government, Healthcare, and Higher Education (pp. 900-905).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mputing in education (AACE). Retrieved June 20, 2019 from
https://www. learntechlib.org/primary/p/185048/.
Moore, M., & Kearsley, G. (1996). Distance education: A systems view. Belmont, CA: Wadsworth.
Nunnally, J. C. (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New York: Mcgraw-Hill.
Polya, G. (1981). Mathematical Discovery: On understanding, Learning, and Teaching Problem Solving. USA: John Wiley & Sons, Inc.
Riel, M. & Harasim, L. (1994).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Network Learning. Machine-Mediated Learning, 4(2), 91-113. Retrieved November 2, 2021 from
https://www.learntechlib.org/p/78835/.
Rosenberg, M.J. (2001). E-Learning: Strategies for Delivering Knowledge in the Digital Age. McGraw-Hill, New York.
Slavin, R. E.(1995). Cooperative learning(2nd ed.) . Boston: Allyn and Bacon. Smilowitz, M., Compton, C., & Flint, L.(0988). The effects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on an individual’s judgment: A study based in the methods of Asch’s social influence experiment. 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 4, 311-321.
Thomas, J. W. (2000).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project-based learning. San Rafael, CA: Autodesk Foundation.
Ward,J.,G.LaBranche.,(2003). Blended leaming: The Convergence of e-leaming and meetings. Franchising World, 35(4), 22-23.
Wigfield, A.,& Eccles, J. S. (2000). Expectancy–value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5(1),68–81.
http://dx.doi.org/10.1006/ceps.1999.1015
Williams, L.J. and Hazer, J.T. (1986).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Satisfaction and Commitment in Turnover Models: A Reanalysis Using Latent Variable Structural Equation Method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1, 219-231.
Yin, R. K. (2009),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4th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