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包天笑(1876-1973)的「興味」小說觀與創作實踐
作者:王珮綸
作者(外文):WANG,PEI-LUN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黃錦珠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2
主題關鍵詞:包天笑「興味」小說觀趣味性道德性社會性Bao TianxiaoNovel Concept “Xìng-Wèi (Interest)”InterestingnessMoralitySocial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本論文以小說家包天笑(1876-1973)的「興味觀」為核心,首先考掘包氏在1915年提出的「興味」小說概念,接著細讀、分析四部包天笑創作的長篇小說《壬戌本新西遊記》(1923)、《上海春秋》(1929)、《換巢鸞鳳》(1944)、《新白蛇傳》(1958),以探討包氏如何實踐與貫徹「興味」觀。
  「興味」是漢語既有詞彙,原為趣味之意。1905年前後,在清末教育改革的推動下,日語「興味(きょうみ)」的概念透過教育理論的譯介傳入中國,與漢語中的「興味」結合,而具有教育的潛在意義,「興味」一詞始多被用於教育相關領域。在文學方面,亦可見「興味」與「教育」融合的現象。包天笑於1915年提出「興味」小說觀,一方面修正清末以來對小說政治性的過度著重,故重視市場與讀者,強調文學的趣味性。同時,繼承清末以降的教育與文學概念,因此並未偏廢小說的社會與道德功能。
  在創作實踐方面,透過分析四部小說,配合相關資料如《釧影樓日記》、《釧影樓回憶錄》,可以發現包天笑對閱讀市場的重視。《壬戌本新西遊記》以遊戲筆法新編《西遊記》,寓教於樂,以滑稽為表,寄寓勸懲之深意。《上海春秋》以小說為載體,關注五四前後的婚姻與戀愛問題。《換巢鸞鳳》轉化西方小說的敘事模式,利用扮裝情節,造成類似限制敘事的懸念與戲劇化效果。《新白蛇傳》以憶往述懷的方式,召喚海內外讀者對美好故土的記憶。四部小說的「興味」橫向反映作者與讀者在特定時期對特定議題的關心,縱向衍繹1920年代至1950年代間讀者閱讀趣味的變化。總體而言,包天笑的「興味」觀是一種以讀者為本位,視小說趣味性為核心,兼顧社會性與道德性的文學概念──「有趣」與「有益」並重的小說觀。
This dissertation takes Bao Tianxiao’s novel concept “xìng-wèi” as the core to discuss four novels, Renxuben Xinxiyouji (The New Journey to the West: Year of Renxu,1923 ), Shanghaivhunqiu (The Shanghai Chronicles, 1929), Huanchaoluanfeng (Changing Fiancee,1944) and Xinbaishezhuan (White Snake: New Story,1958). The first sec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archive the pedigree of "xìng-wèi", a novel concept raised by Bao Tianxiao in 1915. For the purpose of exploring how Bao Tianxiao practices and implements his viewpoint, the second part moves on close reading and textual analysis to the four novels which discussed above. 
The word “xìng-wèi” had existed in Chinese, and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xìng-wèi” was interesting. Around 1905, due to the educational reforms in the Late Qing, Japanese “きょうみ(be interested in)”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through medio-translating of educational theories. The inherent meaning of “きょうみ(be interested in)” was integrated with “xìng-wèi”, therefore “xìng-wèi” became often used in education field. We may also discover the meaning integration in literary field. In 1915, Bao Tianxiao introduced his novel concept “xìng-wèi”, as a result of revising the intention of overemphasizing political functions of literature in "revolution in fiction writing(小說界革命)" in late Qing dynasty. Bao valued market and readers, therefore he emphasized interesting performance in literature. Besides, he followed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and literature from late Qing, therefore he didn’t neglect the social function and the moral function by novels. Overall, Bao Tianxiao’s “xìng-wèi” was a concept which based on readers, regarded interesting as the core, juggled social characters and moral function by novels.
On creation practices, through close reading and textual analysis to the four novels Chuanyinglouriji (Baotianxiao Diaries) and Chuanyinglouhuiyilu (Baotianxiao Memoris), we could find Baotianxiao highly valuing the readers. Renxuben Xinxiyouji ( The New Journey to the West: Year of Renxu,1923 ) rewrote the story Xiyouji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infused both entertainment and education through playful pen. It encouraged virtue and punishing evil under the comical surface. Shanghaivhunqiu (The Shanghai Chronicles,1929) took novel as the carrier to explore the topic of love and marriage around May Fourth. Huanchaoluanfeng (Changing Fiancee,1944) converted the narrative mode of western detective novels. It used cross-dressing to create dramatized and suspenseful effects which were similar to what third person perspective could do. Xinbaishezhuan (White Snake: New Story,1958) tried to call the great homeland memories of domestic and overseas readers through nostalgia. The “xìng-wèi” in these four novels could present the specific concern of readers and the author in specific period, and also present the changing of reading orientation during 1920s to 1950s. Overall, Baotianxiao’s novel concept “xìng-wèi” prioritized the readers, used interestingness as the core, and balanced sociality, morality, interestingness and positive elements.
一、報刊文本與報刊數據庫

《申報(上海)》。北京愛如生《申報》數據庫。
《全國報刊索引》數據庫。
《大成老舊刊全文數據庫》。
《大眾文藝叢刊》,香港,1930年。
《上海周報》,上海市,1939年。
《小說大觀》,上海市,1915年。
《小說月報》,上海市,1940年。
《小說畫報》,上海市,1917年。
《中華教育界》,上海市,1912年。
《中國女報》,上海市,1907年1月。
《文藝陣地》,廣州市,1938年。
《茶話》,上海市,1948年。
《星期》,上海市,1922年。
《時報》(合訂影印本),香港:蝠池書院,2006年。
《家庭研究》,上海市,1921年。
《婦女時報》,上海市,1911年。
《婦女雜誌》,上海市,1915年。
《萬象》,上海市,1941年。
《晶報》,上海市,1919年。
《遊戲世界》,上海市,1906年。
《新青年》,上海市,1916年。
《靈學叢誌》,上海市,1918年。

二、包天笑譯、著文本

天笑生述:〈壬戌本新西遊記〉,《遊戲世界》第16期,1922年9月。
天笑生述:〈新西遊記〉,《遊戲世界》第18期,1922年11月。
天笑生述:〈新西遊記〉,《遊戲世界》第21期,1923年2月。
天笑戲述:〈壬戌本新西遊記(二)〉,《遊戲世界》第10期,1922年3月。
天笑戲述:〈壬戌本新西遊記(三)〉,《遊戲世界》第11期,1922年4月。
天笑戲述:〈壬戌本新西遊記(四)〉,《遊戲世界》第12期,1922年5月。
天笑戲述:〈新西遊記〉,《遊戲世界》第13期,1922年6月。
包天笑:〈壬戌本新西遊記〉,《遊戲世界》第14期,1922年7月。
包天笑:〈壬戌本新西遊記〉,《遊戲世界》第15期,1922年8月。
天笑:《春城飛絮錄》,《小日報》,1926年8月1日至1927年4月6日。
天笑:《黑海銀燈》,《三日畫報》第8-93期,1925-1926年。
天笑生:《補過》,《小說大觀》第8期,1916年。
包天笑:《人間地獄(續)》,北京市:燕山出版社,1994年。
包天笑:《大時代的夫婦》,《旅行雜誌》第13卷第3-12期,1939年。
包天笑:《大時代的夫婦》,上海市:《旅行雜誌》,1939年。
包天笑:《上海春秋》,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包天笑:《不如歸去》,《大上海》第1-7期,1943年。
包天笑:《白薇》,《大眾》第29-31期,1945年。
包天笑:《雨過天青》,上海市:春明書店,1946年。
包天笑:《恨綺愁羅》,《上海生活》1940年第4卷第6期至1941年第5卷第4期。
包天笑:《海上蜃樓》,臺北市:廣文書局,1980年。
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上海市:三聯書店,2014年。
包天笑:《釧影樓日記》。黃誠整理,《現代中文學刊》2020年第2期至2021年第1期(總第65-70期)。
包天笑:《換巢鸞鳳》,北京市:中央民族學院,1994年。
包天笑:《復古村》,《萬歲》第1-4期,1943年。
包天笑:《新白蛇傳》,《茶話》第26-35期,1948年。
包天笑:《新白蛇傳》,香港:友僑公司,1958年。
包天笑:《燕歸來》,《小說月報》第42-45期,1944年。
包公毅:《包公毅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檔案館藏。
包公毅:《釧影樓日記 1948-1949》,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8年。

三、其他文本與工具書

于恩德編著:《中國禁煙法令變遷史》,新北市:文海出版社,1973年。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研究室編:《中國婦女運動歷史資料,1840-1918》,北京市: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年。
戈公振:《中國報學史》,北京市:三聯書店,1955年。
吳承恩著,徐少知校,朱彤、周中明注:《西遊記校注》,臺北市:里仁書局,1996年。
呂美頤、鄭永福:《中國婦女運動,1840-1921》,鄭州市: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呂雲章:《婦女問題論文集》,上海市:女子書店,1933年。
季進編著:《夏志清夏濟安書信集:卷四(1959-1962)》臺北市:聯經出版,2019年。
阿英:《晚清小說史》,臺北市:商務印書館,2004年
范伯群編:《中國近現代通俗文學史》,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2010年。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5年。
夏志清原著,劉紹銘等譯,《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友聯出版社,1979年。
祝均宙:《圖鑑百年文獻:晚清民國年間小報源流演變》,新北市:華藝學術出版社,2013年。
祝均宙:《圖鑑百年文獻:晚清民國年間期刊源流演變》,新北市:華藝學術出版社,2012年。
高郁雅主編:《民國時期報業史料 上海篇(一)》,臺北市:民國歷史文化學社,2021年。
高郁雅主編:《民國時期報業史料 上海篇(二)》,臺北市:民國歷史文化學社,2021年。
張靜如、劉志強主編:《北洋軍閥統治時期中國社會之變遷》,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
張靜廬輯注:《中國近代出版史料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
陳三井主編:《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臺北市:近代中國出版社,2004年。
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9》,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湯哲聲:《中國現代滑稽文學史略》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2年
實藤惠秀著,譯汝謙、林啟彥譯:《中國人留學日本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2年。
劉巨才:《中國近代婦女運動史》,北京市:中國婦女出版社,1989年。
劉志琴主編:《近代中國社會文化變遷錄》,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鄭金洲:《中國教育學百年》,北京市:科學教育出版社,2001年。
魯迅:《墳》。《魯迅全集》,上海市: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
璩鑫圭、唐良炎編:《學制演變》,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魏紹昌編:《鴛鴦蝴蝶派研究資料(史料部分)》,上海市:上海文藝出版社,1962年。

四、研究專著

Joan Judge, Republican Lens: Gender, Visuality, and Experience in the Early Chinese Periodical Pres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5.
王汎森:《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臺北市:聯經出版,2017年。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北市:麥田出版,1993年。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臺北市:麥田出版,2004年。
王德威著,宋偉杰譯:《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臺北市:麥田出版,2003年。
丘為君:《啟蒙、理性與現代性:近代中國啟蒙運動 1895-1925》,臺北市:台大出版中心,2018年。
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著,劉暉譯:《區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15年。
吳昊等彙編:《都會摩登,1910s-1930s》,香港:三聯書店,1994年。
巫仁恕:《劫後天堂:抗戰淪陷後的蘇州城市生活》,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17年。
巫仁恕主編:《城市指南與近代中國城市研究》,臺北市:民國歷史文化學社,2019年。
李仁淵:《晚清的新式傳播媒體與知識份子》,新北市:稻鄉出版社,2013年。
李孝悌:《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1901-1911》,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年。
李孝悌:《戀戀紅塵:中國的城市、欲望與生活》,臺北市:一方出版社,2002年。
李長莉:《晚清上海社會的變遷──生活與倫理的近代化》,天津市: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李茂民:《在激進與保守之間:梁啟超五四時期的新文化思想》,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李歐梵:《現代性的想像:從晚清到五四》,臺北市:聯經出版,2019年。
李歐梵著,毛尖譯:《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 1930-1945》,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臺北市:三民書局,1996年。
李龍牧:《五四時期思想史論》,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1990年。
周昌龍:《新思潮與傳統》,臺北市:時報出版,1995年。
周愚文:《晚清教育制度西化的前奏:癸卯學制頒行前西式教育的借入》,臺北市:臺灣師大出版社,2021年。
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臺北市: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現代婦女文學研究》,開封市: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季家珍(Joan Judge)著,王樊一婧譯:《印刷與政治:《時報》與晚清中國的改革文化》,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
林幸慧:《由《申報》戲曲廣告看上海京劇發展》,臺北市:里仁書局,2008年。
邵棟:《紙上銀幕:民初的影戲小說》,臺北市:秀威資訊,2017年。
姜進、李英德主編:《近代中國城市與大眾文化》,北京市:新星出版社,2008年。
姜進等:《逾越大眾:民國上海女性文化解讀》,上海市: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
柯惠鈴:《民國女力:近代女權歷史的挖掘、重構與新詮釋》,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19年。
柯惠鈴:《她來了:後五四新文化女權觀,激進時代的婦女與革命,1920~1930》,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2018年。
段淮清:《清末民初報人-小說家:海上漱石生研究》,臺北市:獨立作家,2013年。
范伯群:《通俗盟主――包天笑》,臺北市:業強出版社,1993年。
夏曉虹、王鳳等著:《文學語言與文章體式——從晚清到「五四」》,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夏曉虹:《晚清女子國民常識的建構》,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
夏曉虹:《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夏曉虹:《晚清文人婦女觀(增訂本)》,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
夏曉虹:《覺世與傳世——梁啟超的文學道路》,北京市:中華書局,2006年。
孫超:《民初「興味派」五大名家論(1912-1923)》,上海市: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4年。
徐小群:《民國時期的國家與社會:自由職業團體在上海的興起 1912-1937》,北京市:新星出版社,2007年。
徐仲佳:《性愛問題:1920年代中國小說的現代闡釋》,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徐蒙:《中華書局雜誌出版與近代中國(1912-1937)》,新竹縣:元華文創,2020年。
桑兵:《晚清學堂學生與社會變遷》,臺北市:稻禾出版社,1991年。
桑兵:《清末新知識界的社團與活動》,北京市:三聯書店,1995年。
祝宇紅:《「故」事如何「新」編:論中國現代「重寫型」小說》,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袁進:《中國小說的近代變革》,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高桂惠:《追蹤躡跡:明清小説的文化闡釋》,臺北市:五南圖書,2019年。
高晞:《德貞傳:一個英國傳教士與晚清醫學近代化》,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
張永久:《鴛鴦蝴蝶派文人》,臺北市:秀威資訊,2011年。
張邦彥:《精神的複調:近代中國催眠術與大眾科學》,新北市:聯經出版,2020年。
張邦梅:《小腳與西服》,臺北市:智庫文化,1996年。
張春田:《思想史視野中的「娜拉」:五四前後的女性解放話語》,臺北市:秀威資訊,2013年。
梅家玲主編:《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臺北市:麥田出版,2006年。
連玲玲主編:《萬象小報:近代中國城市的文化、社會與政治》,臺北市:中研院近史所,2013年。
陳三井:《結網集:一位近代史學者的治史歷程》,臺北市:秀威資訊,2018年。
陳以愛:《動員的力量:上海學潮的起源》,臺北市:民國歷史文化學社,2021年。
陳平原、夏曉虹:《觸摸歷史:五四人物與現代中國(增訂本)》,香港:香港中和出版社,2019年。
陳平原:《千古文人俠客夢(增訂本)》,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
陳平原:《小說史:理論與實踐》,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陳平原:《中國現代小說的起點──清末民初小說研究》,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陳平原:《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0年。
陳平原:《做為學科的文學史》,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陳青生:《年輪:四十年代後半期的上海文學》,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陳青生:《抗戰時期的上海文學》,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陳建華:《「革命」的現代性:中國革命話語考論》,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陳建華:《古今與跨界—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年。
陳建華:《帝制末與世紀末︰中國文學文化考論》,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陳建華:《從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國時期文學、電影與文化的轉型》,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陳建華:《紫羅蘭的魅影:周瘦鵑與上海文學文化,1911-1949》,上海市:上海文藝出版社,2019年。
陳國球、王宏志、陳清僑編:《書寫文學史的過去——文學史的思考》,臺北市:麥田出版,1997年。
傅國湧:《抉擇:1949中國知識份子的私人記錄》,新北市:八期文化,2010年。
傅葆石(Poshek FU)著,張霖譯:《灰色上海,1937-1945:中國文人的隱退、反抗與合作》,北京市:三聯書店,2012年。
彭麗君著,張春田譯:《哈哈鏡:中國視覺現代性》,香港:手民出版社,2019年。
游鑑明、羅梅君、史明主編:《共和時代的中國婦女》,新北市:左岸文化,2007年。
須藤瑞代著,須藤瑞代、姚毅譯:《中國「女權」概念的變遷:清末民初的人權和社會性別》,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
黃子平:《革命・歷史・小說》,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
黃克武:《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北京市:新星出版社,2006年。
黃克武:《言不褻不笑:近代中國男性世界中的諧謔、情慾與身體》,臺北市:聯經出版,2016年。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臺北市:聯經出版,2000年。
黃錦珠:《晚清小說中的「新女性」研究》,臺北市:文津出版社,2005年。
黃錦珠:《晚清時期小說觀念轉變》,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愛德華.羅斯(Edward Ross)著,黃興濤、楊念群譯:《變化中的中國人:西方視野裡的中國形象》,北京市:中華書局,2006年。
楊瑞松:《病夫、黃禍與睡獅:「西方」視野中的中國形象與近代中國國族論述想像》,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出版社,2010年。
楊儒賓:《1949禮讚》,臺北市:聯經出版,2015年。
楊聯芬:《晚清至五四:中國文學現代性的發生》,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葉凱蒂(Catherine Vance Yeh)著,楊可譯:《上海.愛:名妓、洋場才子和娛樂文化 1850-1910》,香港:三聯書店,2013年。
雷勤風(Christopher G. Rea)著,許暉林譯:《大不敬的年代:近代中國新笑史》,臺北市:麥田文化,2018年。
劉人鵬:《近代中國女權論述:國族、翻譯與性別政治》,臺北市:學生書局,2000年。
劉永麗:《被書寫的現代:20世紀中國文學中的上海》,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劉佳蓉:《斯「文」各主張:小品論述在民國》,臺北市:民國歷史文化學社,2022年。
劉鐵群:《現代都市未成型時期的市民文學──《禮拜六》雜誌研究》,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樂正:《近代上海人社會心態,1860-1910》,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歐陽健:《古小說研究論》,成都市:巴蜀書社,1997年。
蔡登山:《繁華落盡:洋場才子與小報文人》,臺北市:秀威資訊,2011年。
鄭文惠、顏健富主編:《革命.啟蒙.抒情:中國近現代文學與文化學思錄》,臺北市:允晨文化,2011年。
鄭逸梅:《清末民初文壇逸事》,北京市:中華書局,2005年。
魯道夫.瓦格納(Rudolf G. Wagner)著,賴芊曄、徐百柯、魏泉、毛立坤、崔潔瑩譯:《晚清的媒體圖像與文化出版事業》,臺北市:傳記文學出版社,2019年。
薛君度、劉志琴主編:《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與觀念變遷》,上海市: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年。
簡明海:《五四意識在臺灣》,臺北市:民國歷史文化學社,2019年。
顏健富:《穿梭黑暗大陸:晚清文人對於非洲探險文本的譯介與想像》,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2年。
顏健富:《從「身體」到「世界」:晚清小說的新概念地圖》,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魏紹昌:《我看鴛鴦蝴蝶派》,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魏斐德(Frederic E. Wakeman)著,芮傳明譯:《上海歹土:戰時恐怖活動與城市犯罪,1937-1941》,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11年。
魏斐德(Frederic E. Wakeman)著,章虹、陳雁、金燕、章曉陽譯:《上海警察:1927-1937》,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11年。
羅紫鵬:《《申報》、《新申報》小說家述考(1907-1919)》,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
羅蘇文,《女性與近代中國社會》,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羅蘇文:《近代上海:都市社會與生活》,北京市:中華書局,2006年。
顧紅亮、劉曉紅:《想像個人:中國個人關的現代轉型》,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欒梅健:《通俗文學之王――包天笑傳》,臺北市:業強出版社,1996年。

五、單篇論文

Perry Link, “An Interview with Pao T’ien-hsiao,” Reditions, Nos.17-18, 1982, pp.241-254.
王淑芬:〈妝成人間一白衣──從題旨的演變論白蛇傳故事的文化意蘊及其劇本藝術〉,《世新中文研究集刊》第8期,2012年7月,頁139-174。
王德威:〈「懸想」與「神思」——魯迅、韓松與未完成的文學革命〉,《中國文哲研究期刊》第57期,2020年9月,頁1-31。
古偉瀛:〈從「炫奇」、「賽珍」到「交流」、「商戰」:中國近代對外關係的一個側面〉,《思與言》第24卷第3期,1986年9月,頁1-18。
吳智斌:〈蜂花蝶影裡的上海浮世繪——包天笑《上海春秋》的上海敘事〉,《遵義師範學院學報》,第9卷第6期,2007年12月.頁26。
李仁淵:〈新式出版業與知識份子:以包天笑的早期生涯為例〉,《思與言》第43卷第3期,2005年9月,頁53-105。
沈潔:〈現代化建制對信仰空間的徵用──以二十世紀初年的廟產興學運動為例〉,《歷史教學問題》,2008年第2期,2008年4月,頁56-59。
周愚文:〈羅振玉日本教育考察與晚清學制制定的關係〉,《教育研究集刊》第61輯第1期,2015年3月,頁1-33。
明鳳英:〈小說家的辯言──包天笑的小說和困境〉,《現代中文文學學報》第10卷第1期,2010年7月,頁123。
林麗雲:〈台灣權威政體下「侍從報業」的矛盾與轉型:1949-1999〉,《台灣產業研界》第3期,2000年10月,頁89-148。
邵軒磊:〈作為研究方法的系譜學〉,《政治科學論叢》第34期,2007年,頁151-174。
胡志德(Theodore Huters)著,古靈娟譯,吳盛青校對:〈20世紀初中國文學現代性的曖昧面貌〉,《人文中國學報》第24期,2017年6月,頁231-261。
胡志德(Theodore Huters)著,趙家琦譯:〈清末民初「純」和「通俗」文學的大分歧〉,《清華中文學報》10期,2013年12月,頁219-251。
胡學丞:〈伍廷芳的神通學與靈學生涯〉,《政大史粹》第22期,2012年6月,頁1-22。
范玉廷:〈異種身體與獵奇觀看──清末年畫的精妖圖像〉,《興大人文學報》第59期,2017年9月,頁1-30。
范伯群:〈黑幕徵答.黑幕小說.揭黑運動〉,《文學評論》2005年第2期,頁57-64。
孫超:〈「興味派」:辛亥革命前後的主流小說家〉,《文學遺產》2013年第3期,頁137-148。
孫超:〈作為「興味派」的周瘦鵑〉,《傳記文學》第105卷第3期,2014年9月,頁27-42
孫慧敏:〈筆記傳統與現代媒體:包天笑在《晶報》的撰述活動〉。收錄於連玲玲主編:《萬象小報:近代中國城市的文化、社會與政治》,臺北市:中央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13年,頁191-225。
徐志平:〈江紅蕉在後百期《禮拜六》中的短篇小說〉,《國立臺南大學人文研究學報》第49卷第2期,2015年10月,頁1-15。
徐志平:〈周瘦鵑發表於《禮拜六》的社會小說研究〉,《文與哲》第30期,2017年6月,頁179-210。
祝平一:〈闢妄醒迷:明清之際天主教與「迷信」之建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4本第4分,2013年12月,頁695-751。
高郁雅:〈抗日戰爭時期上海《申報》之研究〉,《輔仁歷史學報》第24期,2009年12月,頁117-159。
高桂惠:〈世道與末技:《型世言》的演述語境與大眾文化選擇〉,《政大中文學報》第6期,2006年,頁49-75。
高桂惠:〈世道與末技——《三言》、《二拍》演述世相與書寫大眾初探〉,《漢學研究》第25卷第1期.2007年,頁283-312。
康豹(Paul Katz)著,陳亭佑譯:〈近代中國之寺廟破壞運動的空間特徵:以江南都市為重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95期,2017年3月,頁1-37。
張堂綺:〈尋找施濟美--鉤沉現代文學史上的「東吳女作家群」〉。收錄於《2005海峽兩岸華文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中國現代文學學會,2006年。
梅家玲:〈包天笑與清末民初的教育小說〉,《中外文學》第35卷第1期,2006年6月,頁155-183。
清地ゆき子著,姚紅譯:〈近代譯詞「戀愛」的成立及其意義的普及〉,《東亞觀念史集刊》第6期,2014年6月,頁255-300。
許暉林:〈延滯與替代:論《西遊補》的自我顛覆敘事〉,《台大中文學報》第35期,2011年12月,頁125-156。
許慧琦:〈1920年代的戀愛與新性道德論述——從章錫琛參與的三次論戰談起〉,《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6期,2008年12月,頁29-92。
許慧琦:〈1930年代「婦女回家」論戰的時代背景及其內容──兼論娜拉形象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東華人文學報》第4期,2002年7月,頁99-136。
許慧琦:〈去性化的「娜拉」:五四女性形象的論述策略〉,《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0期,2002年12月,頁59-101。
許慧琦:〈過新生活、做新女性:訓政時期國民政府對匙代女性形象的塑造〉,《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2期,2005年,頁277-320。
陳玉芳:〈「迷信」觀念於清末民初之變遷〉,《東亞概念史集刊》第2期,2012年6月,頁391-392。
陳宏淑:"A Hybrid Translation from Two Source Texts: The In-Betweenness of a Homeless Orphan," 《編譯論叢》第8卷第2期,2015年9月,頁89-120。
陳宏淑:"Chinese Whispers: A Story Translated from Italian to English to Japanese and, Finally, to Chinese," 《東亞觀念史集刊》第8期,2015年6月,頁267-307。
陳宏淑:〈《馨兒就學記》前一章:《兒童修身之感情》的轉譯史〉,《翻譯學研究集刊》第17期,2014年6月,頁1-21。
陳宏淑:〈包天笑與民初「教育小說」概念的建構──以「日文中譯」為視角的考察〉,《翻譯學研究集刊》第16期,2013年11月,頁1-15。
陳宏淑:〈身世之謎:《苦兒流浪記》翻譯始末〉,《編譯論叢》第5卷第1期,2012年3月,頁159-182。
陳宏淑:〈明治與晚清翻譯小說的譯者意識:以菊池幽芳與包天笑為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第1期,2012年3月,頁3-20。
陳宏淑:〈譯者的操縱:從Cuore到《馨兒就學記》〉,《編譯論叢》第3卷第1期,2010年3月,頁41-68。
陳俊啟:〈重估梁啟超小說觀及其在小說史上的意義〉,《漢學研究》第20卷第1期,2002年6月,頁309-338。
陳俊啟:〈晚清小說的現代性追求:以公案/偵探/推理小說為探討中心〉,頁419。全文收錄於王曖玲主編:《經典轉化與銘清敘事文學》,臺北市:聯經出版,2009年,頁389-425。
陳俊啟:〈晚清報刊雜誌中小說讀者群概念的形塑和消解〉,《漢學研究》第28卷第4期,2010年,頁201-232。
陳建華:〈「共和」主體與私密文學──再論民國初年文學與文化的非激進主義轉型〉,《二十一世紀》第152期,2015年,頁65-83。
陳建華:〈「共和」的遺產──民國初年文學與文化的非激進主義轉型〉,《二十一世紀》第151期,2015年,頁51-67。
陳建華:〈「詩的小說」與抒情傳統的回歸──周瘦鵑在《紫羅蘭》中的小說創作〉,《蘇州教育學院學報》第28卷第2期,2011年4月,頁9-14。
陳建華:〈民國初期消閒雜誌與女性話語的轉型(演講實錄)〉,《中正漢學研究》2013年第2期,總第22期,2013年12月,頁355-386。
陳建華:〈民國時期文人的婚姻、愛情與家庭觀念:以周瘦鵑與紫羅蘭為例(演講實錄)〉,《中正漢學研究》2013年第2期,2013年12月,頁387-404。
陳建華:〈周瘦鵑與紫羅蘭──文本建構與民國時期愛情、婚姻與家庭〉,《清華中文學報》第10期,2013年12月,頁253-285。
陳建華:〈論文言與白話的辯證關係及中國現代文學之源――以周瘦鵑為例〉,《清華中文學報》第12期,2014年12月,頁309-371。
陳建華:〈質疑理性、反諷自我:張愛玲《傳奇》與奇幻小說現代性〉,《中外文學》第35卷第3期,2006年8月,頁109-139。
傅建舟:〈小說界革命的晚清成就與民初效應〉,《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8卷第1期,頁123-151。
彭小妍:〈「新女性」與上海都市文化──新感覺派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0期,1997年3月,頁317-356。
彭小妍:〈五四的「新性道德」——女性情慾論述與建構民族國家〉,《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3期,1995年8月,頁77-96。
黃克武:〈民國初年上海的靈學研究:以「上海靈學會」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5期,2007年3月,頁99-136。
黃克武:〈迷信觀念的起源與演變:五四科學觀的再反省〉,《東亞概念史集刊》第9期,2015年12月,頁153-226。
黃順星:〈文化消費指南:1980年代的《民生報》〉,《中華傳播學刊》第31期,2017年6月,頁117-155。
黃順星:〈戰後臺灣報業的變遷〉,《新聞學研究》第104期,2010年7月,頁113-160。
黃錦珠:〈一部創新的擬舊小說──論吳沃堯《新石頭記》,《台北師院學報》第7期,1994年6月,頁265-304。
黃錦珠:〈從兒女之私到男女戀愛:午四時期婦女報刊上的戀愛問題〉,《東亞觀念史集刊》第12期,2017年6月,頁287-320。
黃錦珠:〈晚清「擬舊小說」新論〉,《清末小說》第24號,2001年,頁160-169。
黃霖:〈民國初年「舊派」小說家的聲音〉,《文學評論》2010年5期,頁90-96。
黃璿璋:〈神魔與啟蒙:清末民初《新西遊記》續衍中的「祛魅」與「復魅」〉,《臺大中文學報》第70期,2020年9月,頁139-190。
楊儒賓:〈革命文學的興起:個性與階級的消長〉,《中國文哲通訊》第29卷第4期,頁197-222。
鄒培元:〈我的外祖父包天笑〉,《傳記文學》第98卷第6期,2006年12月,頁22。
鄔國義:〈「民初小說理論:管達如《說小說》與呂思勉《小說叢話》新探〉,《文史哲(山東大學)》,2015年4期,頁105-121。
劉仁鵬:〈性、淫、翻譯:晚清性別知識重構舉隅〉,《中外文學》第49卷第4期,2002年12月,頁125-153。
劉瓊云:〈妖魔、動物、精怪:《醒世姻緣傳》中的記惡書寫〉,《清華中文學報》第11期,2014年6月,頁103-157。
劉瓊云:〈聖教與戲言——論世本《西遊記》中意義的遊戲〉,《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6期,2010年,頁1-43。
潘少瑜:〈亂世、慾望與自我改造:論包天笑《新白蛇傳》〉,《中國現代文學》第37期,2020年6月,頁65-86。
蔡祝青:〈「文學」觀念的現代化進程:以晚清報刊的運用實例為中心〉,《清華中文學報》第24期,2020年,頁153-205。
蔡祝青:〈三言二拍中男女扮裝之性別與文化意義〉,《婦女與兩性學刊》第12期,2001年,頁1-38。
鄭文惠:〈身體政治與日常現代性:周瘦鵑社會諷喻小說的都市敘事〉,《蘇州教育學院學報》第35卷第6期,2018年12月,頁3-29。
鄭雅尹:〈清末民初的「鬼」與「照相術」──狄葆賢《平等閣筆記》中的現代性魅影〉,《清華中文學報》第13期,2015年6月,頁229-281。
樽本照雄:〈吳趼人「電術奇談」の方法」〉,《清末小説から》第8號,1985年,頁16。收入氏著《清末小説論集》,京都:法律文化社,1992年,頁209。
樽本照雄:〈吳趼人「電術奇談」の原作」〉,《中國文藝研究會會報》第54號,1985年7月30日。收入氏著《清末小說研究集稿》,濟南市:齊魯書社,2006年,頁147-148。
樽本照雄:〈吳趼人譯「電術奇談」餘話(上)〉,《清末小説から》第41號,1996年。全文見於http://shinmatsu.main.jp/k4101.html。(上網日期:2021年12月10日)。
樽本照雄:〈吳趼人譯「電術奇談」餘話(下)〉,《清末小説から》第42號,1996年。全文見於http://shinmatsu.main.jp/k4201.html。(上網日期:2021年12月10日)。
賴芳伶:〈晚清迷信與反迷信小說〉,《中外文學》第19卷第10期,1991年3月,頁33-59。
顏健富:〈「病體中國」的時局隱喻與治療淬鍊──論晚清小說的身體/國體想像〉,《臺大文史哲學報》第79期,2013年11月,頁83-118。
顧曉悅:〈父親顧冷觀和他的文友們〉。全文取自香港中文大學「民間歷史」資料庫http://mjlsh.usc.cuhk.edu.hk/Default.aspx。(上網日期:2021年2月20日。)

六、學位論文

王映文:《晚清新式學堂制度之建立:日本影響因素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吳澤泉:《曖昧的現代性追求——晚清翻新小說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文藝學博士論文,2007年。
呂文翠:《現代性與情色烏托邦: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研究》,新北市: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李斌:《《白蛇傳》的現代詮釋》,蘇州大學中國現代當文學博士論文,2010年。
邱俊明:《「家有賢母,室有良妻」:《婦女時報》(1911-1917)家庭教育討論初探》,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胡學丞:《陰律與陽法之間--以《玉歷寶鈔》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張洪良:《《遊戲世界》研究》,長春:吉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論文,2013年。
許慧琦:《「娜拉」在中國: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演變(1900s~1930s)》,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黃璿璋:《後經典時代:現代視閾中的「四大奇書」及其改寫》,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潘少瑜:《清末民初翻譯言情小說研究——以林紓與周瘦鵑為中心》,臺北市: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年。
顏健富:《編譯/變異:晚清新小說的「烏托邦」視野》,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