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古代道醫觀念探析:以《備急千金要方・養性》為中心
作者:吳敏慧
作者(外文):WU, MIN-HUI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朱文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2
主題關鍵詞:道醫孫思邈千金要方養性Taoist MedicineSun SimiaoQianjin YaofangYangx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道教醫學,簡稱「道醫」,涉及陰陽五行學說和天人感應原理,包含形、氣、神等不同層次的學說。本文以「治未病」為發想,從起居、飲食等面向闡釋《備急千金要方・養性》所說「性既自善,內外百病皆悉不生」的思想內涵。
道醫講究陰陽動態平衡,人體若能「氣息得理」,形不寒、氣不滯、神不散,則不易生病。在飲食方面,適當攝取「五味四氣」,在物質、能量、信息等不同的層次發揮作用,可以保身;次依「食療不癒,然後命藥」的原則,說明「三分治、七分養」的道理,藥以祛之,食以隨之,以藥為前導,攻克疾病,輔以食物,增補元氣;譬如「虛則補之」,先食補虛衰,後用藥袪邪,根據「藥食並用」之法,充實精、氣、神,獲取生命所需的能量。
總之,養生從調身、養息開始,進而「以道治身」,此乃一貫之歷程,透過內觀自省,體悟生命本質;透過謹慎飲食、平衡勞逸,藉此體現形神兼具、身心合一的生命境界,是為本文初衷。
Taoist Medicine as a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integrates the theory of Yin and Yang, the Theory of Five Elements and the principle of correspondence between heaven and man, including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ories with different theoretical terminologies such as “Hsing” (body), “Qi/Chi” (energy) and “Shen” (mind). Being based on Taoist Medicine, this thesis intends to take “Well-Being Forming” as the main focus,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daily life and diet, to explain the goal of medical treatments based on what is stated in The Essential Prescription for Emergency: Nurturing, saying that “Nature is good by itself, and neither internal or external diseases would arise.”
Taoist Medicine emphasizes the dynamic equilibrium of Yin and Yang, asserting that when a human body is in the "smooth flow of Qi/Chi, (energy)" body as “Hsing” (body) is not cold, while “Qi/Chi” (energy) is not sluggish and “Shen” (mind) is not slackened, resulting in being less likely to get sick. Thus, it is important to pay attention to one’s diets, taking different shapes and odors of food for letting them work separately and properly at the layers of physical matters, energy, message for nourishing the body. On the other han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stated in Taoist Medicine, saying that “when food therapy might not heal, medicine would take over the task,” it asserts a “principle” of having a proper proportion of consider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healing within 30% while nourishing 70%.” This decisive “principle” implies the processes of medical treatment based on Taoist Medicine with medicine for curing disease in the beginning, followed by food for the nourishment. In other words, taking medicine is taken as a directive method while food as supplement for increasing the vitality of body. In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principle,” the purpose of food supplement is for dealing with “deficiency” while the use of medicine is to get rid of disease with the parallelism in both medicine and food to enrich “Ching” (essence), Qi/Chi (energy) and “Shen” (mind) for obtaining needed energy for life.
In conclusion, the proper management of both “Hsing” (body) and “Qi/Chi” (energy) by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governing the body based on “Tao” in a consistent process throughout. In other words, understanding the essence of life through inner view and introspection i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preventing illness by having prudent diets and balancing work and rest. Consequently, this conclusion matches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is article in reflecting upon the “equilibrium” of “Hsing” (body), “Qi/Chi” (energy) and “Shen” (mind) for a holism in life.
一、傳統文獻
[春秋]作者未明,李宗侗註譯,葉慶炳校訂:《春秋左傳今註今譯》,古籍今註今譯叢書,台灣商務,2009年11月。
[春秋]作者不明,馬持盈註譯:《詩經今註今譯》,古籍今註今譯叢書,台灣商務,2009年11月。
[西周]周文王主編,南懷謹、徐芹庭註譯:《周易今註今譯》,古籍今註今譯叢書,台灣商務,2017年7月。
[東周]作者不詳,屈萬里註譯:《尚書今註今譯》,古籍今註今譯叢書,台灣商務,2009年11月。
[東周]孔子門生彙編,毛子註譯:《論語今註今譯》,古籍今註今譯叢書,台灣商務,2009年11月。
[東周]列禦寇著,莊萬壽注譯:《新譯列子讀本》,古籍今注新譯叢書,台北:三民,2009年3月。
[戰國]孟子主編,史次耘註譯;王雲五主編:《孟子今註今譯》,古籍今註今譯叢書,台灣商務,2009年11月。
[戰國]韓非撰,賴炎元、 傅武光注譯:《新譯韓非子》,古籍今注新譯叢書,台北:三民,2007年5月。
[戰國]左丘明,易中天注譯;侯迺慧校閱:《新譯國語讀本》,古籍今注新譯叢書,台北:三民,2004年5月。
[戰國]作者失考,張雷編著:《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集注》,北京:中醫古籍,2017年3月。
[漢]班固撰:《漢書》,中華經典普及文庫,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2月。
[漢]劉向編,楊錫彭注譯:《新譯山海經》,古籍今注新譯叢書,台北:三民,2004年1月。
[漢]劉向編,湯孝純注譯;李振興校閱:《新譯管子讀本》,古籍今注新譯叢書,台北:三民,2006年3月。
[漢]戴聖編,王夢鷗註譯;王雲五主編:《禮記今註今譯》,古籍今註今譯叢書,台灣商務,2009年11月。
[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全三冊,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3月。
[漢]許慎撰,[宋]徐鉉校訂:《說文解字》,香港:中華書局,2000年4月。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3月。
[漢]劉安撰、許慎注,熊禮匯注譯:《新譯淮南子》,古籍今注新譯叢書,台北:三民,1997年5月(下冊)、2012年4月(上冊)。
[漢]董仲舒撰、賴炎元註譯:《春秋繁露今註今譯》,古籍今註今譯叢書,台灣商務,2010年9月。
[漢]高誘注,林品石註譯、國家文化總會等主編:《呂氏春秋今註今譯》,古籍今註今譯叢書,台灣商務,2011年1月。
[漢]鄭玄注,賀友齡注譯:《新譯周禮讀本》,古籍今注新譯叢書,台北:三民,2018年1月。
[漢]李柱國編定,[明]王九達合類;徐芹庭註譯:《新細說黃帝內經》,全三冊,細說廿四經(19),新北:聖環圖書,2016年1月。
[漢]張機撰、[晉]王叔和編、[金]成無已注:《傷寒論注釋》,子部醫家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七三四冊,台灣商務,1983年。
[漢]張機撰、[清]徐彬註:《金匱要略論註》,子部醫家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七三四冊,台灣商務,1983年。
[漢]河上公撰,嚴靈峯編輯:《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二卷,日本慶長間活字排印本,(無求備齋)老列莊三子集成補編(九),台北:成文,1982年。
[漢]魏伯陽著,劉國樑注譯:《新譯周易參同契》,古籍今注新譯叢書,台北:三民,1999年11月。
[漢]王充著,韓復智註譯:《論衡今註今譯》,中華叢書,台北:國立編譯館,2005年4月。
[漢]劉熙撰:《釋名》,叢書集成簡編,台灣商務,1966年3月。
[漢]于吉撰:《太平經》,諸子集成補編(八),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6月。
[魏]王弼注,陳鼓應註譯、王雲五主編:《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古籍今註今譯叢書,台灣商務,2017年7月。
[魏]吳普等述:《神農本草經》,台灣中華書局據《問經堂叢書》本校刊,1965年。
[魏]嵇康撰,[清]嚴可均輯:《養生論》,諸子集成補編(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6月。
[晉]郭象注、[唐]成玄英 疏、[唐]陸德明音義,陳鼓應註譯、王雲五主編:《莊子今註今譯》,古籍今註今譯叢書,台灣商務,2011年9月。
[晉]葛洪著,李中華注譯、黃志民校閱:《新譯抱朴子》,古籍今注新譯叢書,台北:三民,1996年4月。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王雲五主編:《三國志》,宋紹熙刊本,百衲本二十四史,台灣商務,2010年10月。
[晉]孔晁注:《逸周書》,史部別史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三七〇冊,台灣商務,1983年。
[梁]釋僧祐輯:《弘明集》,諸子集成補編(八),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6月。
[梁]陶弘景撰:《真誥》,子部道家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一〇五九冊,台灣商務,1983年。
[劉宋]范曄撰,[唐]李賢注:《後漢書》,百衲本二十四史,台灣商務,2010年7月。
[劉宋]劉義慶撰,劉正浩等注譯:《新譯世說新語》,古籍今注新譯叢書,台北:三民,2007年8月。
[隋]巢元方等奉敕撰:《巢氏諸病源候總論》,子部醫家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七三四冊,台灣商務,1983年。
[唐]魏徵等撰:《隋書》,百衲本二十四史,台灣商務,2010年7月。
[唐]蘇敬等撰,岡西為人輯:《重輯新修本草》,新店: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1982年6月。
[唐]不著撰人:《天隱子》,子部道家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一〇五九冊,台灣商務,1983年。
[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月。
[唐]王冰次注、[宋]林億等校正:《黃帝內經素問附釋文》,子部醫家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七三三冊,台灣商務,1983年。
[唐]王冰編注、[宋]林億 等新校正,楊維傑編:《黃帝內經素問譯解》,中國醫藥叢書,台北:台聯國風,1984年1月。
[唐]王冰編注、[宋]林億 等新校正,楊維傑編:《黃帝內經靈樞譯解》,中國醫藥叢書,台北:台聯國風,1984年1月。
[唐]孟安排撰:《道教義樞》,子部宗教類,《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一二九三,據民國涵芬樓影印、明正統道藏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1995年。
[唐]梁丘子注,劉連朋、顧寶田注譯:《新譯黃庭經・陰符經》,古籍今注新譯叢書,台北:三民,2008年1月。
[唐]房喬(字玄齡)撰,王雲五主編:《晉書》,宋本,百衲本二十四史,台灣商務,2010年6月。
[唐]李肇著,王公偉點注,史仲文主編:《唐國史補》,中國文言小說百部經典6,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唐]孟詵、張鼎撰,尹德海評注,錢超塵主編:《食療本草》,中華養生經典,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1月。
[唐]孫思邈著,李景榮 等校釋:《備急千金要方校釋》,中醫古籍整理叢書重刊,北京:人民衛生,2014年12月。
[唐]孫思邈著,李景榮 等校釋:《千金翼方》,中醫古籍整理叢書重刊,北京:人民衛生,2014年12月。
[唐]中敕撰:《大唐開元禮》,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5月。
[唐]李延壽撰,王雲五主編:《南史》,元大德刊本,百衲本二十四史,台灣商務,2010年9月。
[唐]孔穎達疏:《尚書注疏》,出自《唐宋注疏十三經》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1月。
[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出自《唐宋注疏十三經》第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1月。
[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出自《唐宋注疏十三經》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1月。
[唐]楊上善注,[清]蕭延平校正:《黃帝內經太素》,子部醫家類,《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九七九,上海:上海古籍,1995年。
[唐]段成式撰:《酉陽雜俎》,子部小說家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一〇四七冊,台灣商務,1983年。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百衲本二十四史,台灣商務,2010年11月。
[宋]撰人不詳,蕭登福註譯:《玉皇經今註今譯》,行天宮叢書,經典系列2,台北:行天宮文教基金會,2001年4月。
[宋]歐陽修、宋祁等合撰:《新唐書》,百衲本二十四史,台灣商務,2010年9月。
[宋]王溥撰:《唐會要》,歷代會要叢書,上海:上海古籍,1991年1月。
[宋]孔平仲撰,陸費逵總勘,高時顯、吳汝霖輯校,丁輔之監造:《續世說》,四部備要子部,據守山閣本校刊,台灣中華書局,1965年。
[宋]李昉等奉敕撰:《太平御覽》,子部類書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自第八九三至九〇一冊,台灣商務,1983年。
[宋]張君房輯:《雲笈七籤》,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3月。
[宋]陳言著,王咪咪整理:《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中醫臨床必讀叢書,北京:人民衛生,2007年7月。
[宋]朱熹編撰,王澤應注譯:《新譯學庸讀本》,古籍今注新譯叢書,台北:三民,2004年4月。
[宋]寇宗奭撰:《本草衍義》,子部醫家類,《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九九〇,上海:上海古籍,1995年。
[宋]蒲虔貫撰,嚴一萍選輯:《保生要錄》,聚珍版叢書,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
[金元]李杲:《脾胃論》,諸子集成續編(十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
[元]滑壽撰:《難經本義》,叢書集成初編,據古今醫統正脈全書本影印,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元]朱震亨撰:《格致餘論》,子部醫家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七四六冊,台灣商務,1983年。
[元]忽思慧撰:《飲膳正要》,子部譜錄類,《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一一一五,上海:上海古籍,1995年。
[明]方廣撰:《丹溪心法附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醫家類,第四四冊,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二十八年刻本,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9月。
[明]張介賓撰:《類經》,子部醫家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七七六冊,台灣商務,1983年。
[明]李時珍撰:《本草綱目》,子部醫家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自第七七二至七七四冊,台灣商務,1983年。
[明]吳有性撰:《瘟疫論補遺》,子部醫家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七七九冊,台灣商務,1983年。
[明]朱橚撰:《普濟方》,子部醫家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自第七四七至七六一冊,台灣商務,1983年。
[明]繆希雍撰:《神農本草經疏》,子部醫家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七七五冊,台灣商務,1983年。
[明]虞摶撰:《新編醫學正傳》,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醫家類,第四二冊,浙江圖書館藏明萬曆六年刻本,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9月。
[明]李中梓撰,[清]尤乘輯:《壽世青編》,子部醫家類,《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一〇三〇,上海:上海古籍,1995年。
[清]陳修園編:《陳修園醫書五十種》,台北:新文豐,1978年9月。
[清]聖祖御定:《全唐詩》,全十二冊,台北:文史哲,1987年12月。
[清]彭子益著,嚴芳主編:《圓運動的古中醫學:重校合訂本》,太原:山西科學技術,2018年3月。
[清]清世宗撰,嚴一萍選輯:《悅心集》,聚珍版叢書,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
[清]唐宗海撰:《血證論》,子部醫家類,《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一〇〇六,上海:上海古籍,1995年。
[清]吳謙、劉裕鐸等奉敕纂:《御纂醫宗金鑑》,子部醫家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自第七八〇至七八二冊,台灣商務,1983年。
[清]曹庭棟撰:《老老恆言》,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醫家類,第一一九冊,北京圖書館藏清乾隆三十八年自刻本,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9月。
[清]張玉書等編撰,王引之等校訂:《康熙字典》,上海:上海古籍,2004年1月。
[清]曹雪芹著,周汝昌彙校:《紅樓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
香港聖經公會:《聖經》,中文聖經和合本,香港:聖經公會印發,1992年。
二、近人論著

(一)專書
Edward H. Schafer:[美]薛愛華,吳玉貴譯,《撒馬爾罕的金桃:唐代舶來品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4月。
Eric J. Simon等原著:[美]賽蒙,林育興等編譯,《生物學》,五版,譯自Essential biology with physiology, 5th ed,新北:滄海圖書資訊,2017年8月。
于賡哲:《從疾病到人心:中古醫療社會史再探》,北京:中華書局,2020年6月。
小林正美:王皓月、李之美譯,《唐代的道教與天師道》,道教學譯叢,濟南:齊魯書社,2013年7月。
干祖望:《孫思邈評傳》,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11月。
中國大百科全書編輯部:《中國大百科全書》,正體字版,宗教卷,台北:錦繡,1992年10月。
戈國龍:《道教內丹學探微》,儒道釋博士論文叢書,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8月。
方滿錦:《黃帝內經中和思想研究》,台北:萬卷樓,2016年7月。
王彥恒:《實用中醫精神病學》,高等中醫研究叢書:17,台北:知音,2003年2月。
王逸之:《傷寒論博詁》,雲林虎尾:正豐印刷,1983年7月。
王寧、謝棟元、劉方等著:《《說文解字》與中國古代文化》,漢字與文化叢書,沈陽:遼寧人民,2000年1月。
王慶餘、曠文楠編著:《道醫窺秘:道教醫學康復術》,道學文化 5,四川人民出版社授權中文繁體字版,台北:大展,2000年9月。
田文棠、張光溥、許允賢:《孫思邈中醫藥學文化探源》,西安:陝西師範大學,2017年9月。
皮國立:《醫通中西:唐宗海與近代中醫危機》,台北:東大,2006年6月。
吉元昭治:陳昱審訂,《台灣寺廟藥籤研究》,道教醫方與民間療術,台北:武陵,1990年7月。
曲黎敏:《黃帝內經養生智慧》,新北:源樺,2010年1月。
朱自振、沈漢:《中國茶酒文化史》,台北:文津,1995年12月。
池田知久、水口拓壽編:《中国伝統社会における術数と思想》(中譯:中國傳統社會中的術數與思想),中國語要旨,東京都:汲古書院,2016年12月。
宋天彬、胡衛國編著:《道醫探源:生命在呼吸之間》,北京:學苑出版社,2018年1月。
李大華:《隋唐道家與道教》,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
李建民:《死生之域:周秦漢脈學之源流》,台北:中研院史語所,2000年7月。
李建民:《華陀隱藏的手術:外科的中國醫學史》,台北:東大,2017年1月。
李建民主編:《從醫療看中國史》,生命醫療史系列,台北:聯經,2012年7月。
李零:《中國方術正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5月。
李豐楙:《不死的探求-抱朴子》,台北:時報文化,1981年1月。
李豐楙:《六朝隋唐仙道類小說研究》,道教研究叢書,台北:台灣學生,1986年4月。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台北:三民,2005年4月。
周紹賢:《道家與神仙》,中華宗教叢書,台北:台灣中華,2015年4月。
岡田尊司:張婷婷譯,《你是長壽的性格嗎?-比起飲食與運動,性格與生活哲學更能影響你的壽命》,台北:時報文化,2018年1月,頁29-34、38。
林安梧:《新道家與治療學:老子的智慧》,中國人的生活智慧叢書,台灣商務,2006年8月。
林富士:《疾病終結者:中國早期的道教醫學》,台北:三民出版社,2001年11月。
林富士:《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台北:聯經,2008年6月。
林富士主編:《疾病的歷史》,生命醫療史系列,台北:聯經,2011年12月。
林富士主編:《中國史新論》宗教史分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2010年12月。
武連仲編著:趙曉峰協編,《針灸新悟:針刺治神之理、法、方、穴、術》,北京:人民衞生,2014年5月。
胡孚琛:《魏晉神仙道教:《抱朴子內篇》研究》,台灣商務,1992年10月。
胡孚琛、呂錫琛:《道學通論:道家・道教・仙學》,宗教學文庫,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1月。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8月。
胡孚琛等撰:《道教志》,中華文化通志・第9典 宗教與民俗,中華文化通志編委會 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
胡塗醫:《問道中醫:名醫李時珍第十六代嫡傳胡塗醫,貫通古今中西的80堂醫道課》,台北:三采文化,2020年7月。
范行准:《中國醫學史略》,北京:北京出版社,2016年11月。
范家偉:《六朝隋唐醫學之傳承與整合》,香港中文大學,總代理:台灣商務,2004年。
唐云:《走近中醫:對生命和疾病的全新探索》,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12月。
唐略:《思考中藥》,新北:楓書坊文化,2019年2月。
孫中堂、鄧婷:《懸壺濟世:醫學與養生》,中國文化二十四品,中國文化的挑戰,香港:中華,2018年1月。
徐文兵:《字裡藏醫》,新北:野人文化,2011年7月。
徐文兵:《飲食滋味》,新北:幸福文化,2018年10月。
徐文兵:《知己》,新北:野人文化,2019年7月。
徐文兵:《夢與健康》,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21年5月。
徐文兵、梁冬:《徐文兵、梁冬對話《黃帝內經・靈樞・通天》》,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21年2月。
祝守明:《道醫概說》,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9年3月。
郝萬山著;王雅菊,郝巨輝協編:《郝萬山傷寒論講稿》,台北:文光,2018年6月。
馬芳傑、潘欣祥編著:《人體能量信息奧祕》,奇療系列05,台北:元氣齋,2015年5月。
馬繼興主編:《神農本草經輯注》,中醫古籍整理叢書重刊,北京:人民衛生,2013年8月。
高旭暉、劉桂華:《茶與文化》,台北:盈記唐人工藝,2008年4月。
張磊:《國醫大師張磊中醫基礎理論講稿》,鄭州:河南科學技術,2018年2月。
郭樹芹:《唐代涉醫文學與醫藥文化》,敦煌西域文明與中國傳統文化叢書,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
陳元朋:《兩宋的「尚醫士人」與「儒醫」―兼論其在金元的流變》,台北:台大,1997年4月。
陳必誠:《現代中醫導論要略》,台中:華格納企業,2018年10月。
陳德興:《氣論釋物的身體哲學-陰陽、五行、精氣理論的身體形構》,台北:五南圖書,2009年1月。
彭奕竣:《醫鑰-揭開中醫的奧秘》,中醫叢書,台南:世一文化,2011年8月。
湯一介:《早期道教史》,湯一介集,第三卷(增訂本),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14年4月。
傳京亮:《中國香文化》,濟南:齊魯書社,2008年1月。
楊儒賓:《五行原論: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論》,新北:聯經,2018年3月。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2009年12月(原1993年首刷)。
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1月。
廖育群:李建民主編,《醫者意也:認識中國傳統醫學》,台北:東大,2011年7月。
廖育群:《中國科技史的新視野》,術數:天文與醫學,中國文化中心,香港城市大學,2003年7月。
廖育群:《歧黃醫道》,台北:洪葉文化,1994年4月。
廖芮茵:《唐代服食養生研究》,台北:台灣學生,2004年5月。
趙容俊:《殷商甲骨卜辭所見之巫術》,台北:文津,2003年7月。
劉力紅:《思考中醫:《傷寒論》導論--對自然與生命的時間解讀》,香港中文大學,2018年。
潘雨廷:張文江整理,《易老與養生》,上海:上海古籍,2017年6月。
潘富俊:《全唐詩植物學》,台北:貓頭鷹,2018年6月。
蔡宛如主編:《藥食同源》,新北:楓書坊文化,2021年9月。
蔡璧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台北:台大,1997年4月。
蔡璧名:《醫道同源:當老莊遇見黃帝內經》,台北:平安文化,2019年3月。
蔣欣欣主編:張意將等人著,《道醫思想:跨文化講座紀實》,新竹市: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2021年11月。
鄭金生:《中國古代養生》,台灣商務,1998年9月。
鄭金生:《藥林外史》,養生方技叢書,台北:東大,2005年8月。
鄭素春:王壽南主編,《道教信仰、神仙與儀式》,通識叢書,台灣商務,2002年3月。
鄭驍鋒:《本草春秋:以草藥為引,為歷史把脈,用中藥書寫歷史》,台北:漫遊者文化,2016年12月。
魏子孝、聶莉芳:《中國古代醫藥衞生》,中國文化史知識叢書,台灣商務,1994年8月。
藤井隆英:蕭雲菁譯,《調身、調息、調心:禪修的21堂課》,台北:台灣東販,2017年5月。
蘇華仁等編:《藥王孫思邈道醫養生》,道家養生與生命科學2,台北:大展,2011年10月。
龔鵬程:《文化符號學》,再版,台北:台灣學生,2001年2月。
(二)論文

1.期刊論文
丁嘉爍:〈試比較隋唐之際佛教、道教的靜坐法及相關病理學說—以《童蒙止觀》和《千金方》為例〉,《世界宗教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雜誌社,第6期,2016年12月,頁128-131。
于賡哲:〈唐代醫療活動中咒禁術的退縮與保留〉,《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7卷,第2期,2008年3月,頁61-68。
任育才:〈唐人的預防醫學思想—以孫思邈為例〉,《興大歷史學報》,1期,1991年2月,頁25-32。
光平有希:〈貝原益軒の養生論における音楽〉,《日本研究》,52卷,第二期,2016年3月,頁33-59。
何騏竹:〈白居易詠病詩中呈現的自我療癒〉,《成大中文學報》,第57期,2017年6月,頁39-82。
林明照:〈《老子河上公章句》治身與治國關係之思辯模式析論〉,《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三十二期,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2014年7月,頁129-169。
林富士:〈「祝由」釋義:以《黃帝內經•素問》為核心文本的討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八十三本,第四分,2012年12月,頁671-738。
林富士:〈神乎其技:近代中國「新媒體」中的「祝由科」形象之一〉,《古今論衡》,第36期,2021年6月,頁57-116。
邱惠聆:〈《千金要方》應用道教易學理論初探〉,《問學期》,第9期,1999年6月,頁1-21。
侯迺慧:〈身體意識、存在焦慮與轉為道用-白居易詩的疾病書寫與自我治療〉,《台北大學中文學報》,第22期,2017年9月,頁1-49。
陳元朋:〈唐宋食療概念與行為之傳衍-以《千金•食治》為核心的觀
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九本,第四分,1998年12月,頁765-825。
蓋建民:〈從醫學模式看道教醫學養生思想的現代意義〉,《道家文化研究》,第二十一輯,2006年3月,頁207-231。
蓋琦紓:〈服食與食治:論蘇軾藥食養生的文化意涵〉,《高雄師大國文學報》,第二十七期,2018年1月,頁35-66。
龔鵬程:〈何謂道醫?〉,《華人文化研究》,第七卷,第二期,2019年12月,頁171-179。
2.論文集論文
鄭雅文:〈唐代的食療文化:以孫思邈《千金.食治》與孟詵《食療本草》為討論中心〉,《穿梭傳統與現代-中部地區歷史學研究所學術研討暨講習會論文集》,第一屆,2006年12月,頁79-99。
蓋建民主編:周冶、朱展炎副主編,《第四屆中國(成都)道教文化節"道在養生高峰論壇暨道教研究學術前沿國際會議"論文集》,成都:巴蜀書社,2015年10月。
楊儒賓、張再林主編
:《中國哲學研究的身體維度》,(身體與自然叢書:14),台北:台大人社高研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2017年10月。
康才媛:〈茶與仙-唐代文人飲茶文化的道家與道教思想〉,《啜墨看茶-2004 茶與藝國際學術研討會 論文集》,新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2004年12月,頁26-45。
3.學位論文
邱詩云:《唐代醫家道士孫思邈的形神觀與實踐》,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莊宏誼教授指導,2006年8月。
陳元朋:《舉箸常如服藥-本草史與飲食史視野下的「藥食如一」變遷史》,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杜正勝院士指導,2005年7月。
盧錦彬:《道家內丹學研究及其養生價值》,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養生康復學博士科學學位,王旭東教授指導,2007年5月。
林本博:《隋唐時期醫學中之咒禁療法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王吉林教授指導,2010年6月。
三、資料庫
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原文及全文檢索版,迪志文化出版公司製作,單機版,台北市 : 迪志出版:漢珍總代理,2000。
中國歷史、文學和藝術百科全書(An Encyclopaedia on Chinese History, Literature and Art):備急千金要方 中譯英,
http://www.chinaknowledge.de/Literature/Science/beijiqianjinyaofang.htm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