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舉箸常如服藥——本草史與飲食史視野下的「藥食如一」變遷史
作者:陳元朋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uan-Peng Che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杜正勝院士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5
主題關鍵詞:藥物食物食療飲食本草學本草史飲食史中國醫療史中國飲食史黃庭堅孫思邈當代台灣食療餐飲業當代台灣食療商品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品味區分階級文化Medicinefoodfood treatmentfood and drinkherbalismhistory of herbalismhistory of food and drinkhistory of Chinese medical treatmenthistory of Chinese food and drinkTing-jianHuangSi-miaoSuncurrent Taiwan food treatment businesscurrent Taiwan food treatment merchandiseqian-jin-yao-fangqian-jin-yi-fangtastedistinctionculture of clas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6) 博士論文(0) 專書(2)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6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4
出入藥、食之間,這本論文,總共花了五章的篇幅來說明一種特殊飲食行為的變遷歷程。拋卻前此那種牽合古代神話傳說以論證當下行為合理性的簡易陳述,我所看見的變遷,迭有分合,波動起浮,要之並非一成不變的「古已有之」,也不是想當然爾的「於今猶存」。這般的心得,大概也與史觀有著密切的關係。本文所進行的研討,涉及的是「保命全形」的醫療認知與行為,它距離純粹的醫學理論史,其實還有著好長一段距離。
隋代太醫楊上善以一句「入口資生之物,例皆若是」來統合他筆下「充飢為食、療病謂藥」的經典釋文,也許不是單純順隨《太素》語義而得出的結論。是食物、又是藥物的雙重身份,其實在紀元之後的五、六百年間,就已然在位居主流的若干藥學文本裡有所體現。那是一種被泛稱為「本草」的著述類型,它的內容來自於無數的經驗累積,雖然論者時而以「藥之眾者,莫過於草」的說辭來推敲其命名的緣由,但人們日常所食用的物類,還是廣泛地出現在這類文本之中。不過,本草內的「食物」,雖說功能可以齊準於「藥物」,但在它們所適用的各種人體狀況裡,疾病卻並非箇中的大宗。事實上,如果我們著眼的是「補中」、「安中」、「益氣」、「養臟腑」之類的本草記述文字,那麼這些日常食物的藥學認知,就很可能還有著更為悠長的臨床實證傳統。而在對比晚近出土的古代醫方文本後,我認為它可能與古代「房中」一系的方技知識比較接近,而稍遠於那種以「療疾拯死」為主要訴求的「經方家言」。
當代許多研究者在述及食物療養的議題時,常會輕易地將古代藥學文本收載日常食物的事實,當作是相關行為和認知濫觴於此的確證,但我卻以為非是。「本草」不是「藥食如一」的創發者。這種文獻的特徵在於兼容并蓄。翻開一部本草,猶如置身古代諸家方技之士的聯席會議,各家各派所操作的「生生物類」,不僅反映在物性的分類上,甚至還雜揉於同一種單品的記述條文中。換言之,抽絲剝繭,不以寓目當下之所見為定論,或許該是所有運用這批資料進行文化研究者應該遵守的規則。然而,我們還是必須承認的是,這種熔爐般的醫療素材博物典籍,確實發揮了保存知識的作用。就拿六世紀陶弘景的那部「包綜諸經」的《本草經集注》為例,它不獨涵括了早期方技之士的食物運用經驗,同時還將原本應該從屬於另外一個系統的「食物禁忌認知」,也一併納入載錄的範疇。後者在東晉南朝間,一度還形成了名之為「食經」的專門文本。不過,隨著時序的進展,它們大多難逃亡佚的命運,物換星移之下,「本草」竟還成為後代輯錄者們的資料擷取來源。
早期方技之學裡的食物操作知識,也不是在「本草時期」開展後就嘎然而終止其傳續的。在藥學文本之外,不論是理論性的醫經,又或是側重臨床實績的方書,其實都存在著許多與食相涉的內容。它們當然不復昔時樣貌,有些已經披上數術的外衣,有些則無法在新近出土的前代醫方文獻裡尋求到內容完全一致的親族。不過,這些並無礙於我們推定其與古代方技家派之間的關聯。一些有力的佐證是:幾乎所有出現在今本《黃帝內經》裡的飲食理論,都訴求著「養」、「助」、「益」、「充」——這些富涵「增加」、「強化」人類身體機能的功效;而絕大部分收錄在像是《肘後方》之類方書裡的「饌餚式醫方」,也都具有「補益」或「安和」人體臟腑的方義。就這一點看來,西漢時期曾經在「生生技術」中卓然別立家門的房中方技之學,儘管在東漢南朝之間逐漸淡出醫學的方域,但以往房中家們運使日常食物的業績,倒似乎已經在「理論」與「臨床」的醫學區塊裡,紮根駐錫了頗長一段時間。
存身在中世醫學領域裡的飲食知識,大約在7世紀時經歷了一次革命性的整理。初唐大醫孫思邈在《千金.食治》與《千金翼方.養老食療》兩篇文字中,將原本在醫經、本草、方書這三類醫療文本中分歧傳衍的飲食知識,一舉囊括在他的「食物療養醫學」裡。這個劃時代醫學新見的臨床旨趣是「食療不愈,然後命藥」,亦即「先食後藥」的治則。不過,比起誰先孰後更引人注目的,或許還是那「新見」的本質——「藥食有別」。我要說明的是,這個「有別」其實是與本文那「如一」的命題不相衝突的。事實上,孫思邈並沒有否定「食物」的醫療作用,他只是就著「救疾之遲速」與「毒性之有無」這兩個特徵來對藥物與食物進行區分。毫無疑問的,孫氏著眼的是食物的補養古誼,而其「新見」之所以能夠稱「新」,主要還是濫觴於他對「食物」原本屬性的復辟。
醫學範疇裡的「藥食如一」變遷史,大概在孫思邈之後就逐漸歸復於平淡。兩宋以降的「食物療養醫學」,儘管不乏技術層面的橫向擴張,但卻沒有再出現什麼理論縱深上的拓展。不過,即便是如此,變遷仍然在持續發生中。換個場景,換個主角,新戲碼的主人翁是士人階級。由於書籍刻印事業的勃興,以及官方有計畫地介入古代醫學典籍的校刊,原本習儒業儒的知識分子,在專業知識取汲便給的客觀前提下,竟然成了醫家之外的另一群醫學知識掌握者。值得注意的是,好尚醫學的士人們,雖然沒有再為食療醫學的本體帶來波動,但彼輩對於相關知見的崇奉恪守,卻在日常飲食生活的場域中引燃變遷的火種。關於此,黃庭堅的言論就不啻是個觀風球。他所揭櫫的「舉箸常如服藥」,雖說本質是一種基礎於「藥食如一」醫學認知的理想性飲食規約,但連日常吃喝都要加以部勒了,這等設想所訴求的對象當然也不會是尋常庶民。而透過對部分指標性個案的觀察,本文發現,黃庭堅的信念,還確實不乏後世之踵繼者。他們都是士流,都是尊生食觀的秉持者;而更重要的是,他們全都將「食為醫藥」的飲食行為,當作是一種紹述集團前賢卓識讜論的「正當」生活方式。事實上,這樣的認知脈絡,即使是在像是曹庭棟那樣的強調尊生飲食應該向「美味」靠攏的知識分子身上,也有著同樣的展現。而鄙見以為,這種將「尊生」當作是「正當」的飲食態度,其實正是一種品味,一種區別人我文化位階的品味。
參 考 書 目

一.醫學文獻
丁光迪主編,《諸病源候論校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
丁光迪校注,《養性延命錄.太清導引養生經校注》(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3)。
王懷隱編,《太平聖惠方》,收入《東洋醫學善本叢書》,(大阪 :レэリ⑦Ь出版社,1992)。
王燾撰、高文鑄校注,《外台秘要》(北京:華夏出版社,1993)。
尤乘,《食鑑本草》,收錄在《續修四庫全書》(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一○三○冊。
朱大年主編,《歷代本草精華叢書》(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1992)。
朱邦賢、王若水主編,《歷代中醫珍本集成》(台北:萬人出版社,1998)。
朱橚,《救荒本草》 (「四庫全書珍本」),第十二集。
朱橚編纂,《普濟方》(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
多紀元簡,《醫賸》,收入《皇漢醫學叢書》,第十三冊。
多紀元胤,《醫籍考》,收入《皇漢醫學叢書》第三、四冊。
吉益東洞,《藥徵》,收入陳存仁編校,《皇漢醫學叢書》第十四冊(上海: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1993)。
宋臣編,《聖濟總錄》,(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
李中梓,《雷公泡製藥性解》 ,收入曹炳章編,《中國醫學大成》第二冊(長沙:嶽麓書舍,1990),頁125–165。
李克光主編,《金匱要略注釋》(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李時珍撰,陳可冀主編,《本草綱目通釋》(北京:學苑出版社,1992)。
李景容、蘇禮、焦振廉校訂,《孫真人千金方附真本千金方》(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
李經緯點校,《壽養叢書全集》(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7)。
吳瑞,《日用本草》、李杲,《食物本草》,合并刊行之合刻本,收入朱大年主編,《歷代本草精華叢書》第一冊。
沈李龍,《食物本草會纂》,收入裘沛然主編,《中國醫學大成三編》(長沙:岳麓書社,1988)第三冊。
佚名,《宮廷寫本食物本草》(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
岡西為人,《宋以前醫籍考》(台北:古亭書舍,1976)
岡西為人編、馮作民譯,《重輯新修本草》(台北: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1964)。
尚志鈞輯校,《本草經集注輯校本》(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
尚志鈞輯校,《新修本草》(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81)。
尚志鈞主編,《名醫別錄》(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6)。
尚志鈞輯校,《吳普本草》(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
尚志鈞點校,《證類本草》(北京:華夏出版社,1993)。
尚志鈞輯校,《本草圖經》(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尚志鈞輯校,《補輯肘後方》(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忽思慧著,劉玉書點校,《飲膳正要》(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6)。
「阜陽漢簡整理組」,〈阜陽漢簡簡介〉《文物》,2(1983),頁21–23。
「阜陽漢簡整理組」,〈阜陽漢簡《萬物》〉《文物》,4(1988),頁36–47。
胡文煥,《壽世青編》,收錄在《續修四庫全書》(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一○三○冊。
姚可成匯輯,達美君、樓紹來點校,《食物本草點校本》(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
昝殷,《食醫心鑒》,「《醫方類聚》採輯本」,收入朱大年主編,《歷代本草精華叢書》(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1994),第1冊。
皇甫謐,《黃帝針灸甲乙經》(廣州:學苑出版社,1995)。
唐嘉弘、馮國定合著,《養生妙方》(成都:巴蜀書社,1993)。
馬繼興,《馬王堆古醫書考釋》(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馬繼興主編,《神農本草經輯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
徐大椿,《徐靈胎先生醫書全集》(台北:五洲出版社,1990)。
徐春甫著,崔仲平、王耀庭主校,《古今醫統大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
高文鑄主編,《華陀遺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
趙立勛、闕再忠校編,《遵生八箋校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
孫星衍輯,《神農本草經》(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6)。
孫思邈,《千金要方》,收入張作記等輯注,《藥王全書》 (北京:華夏出版社,1992)。
孫思邈,《千金翼方》,收入張作記等輯注,《藥王全書》 (北京:華夏出版社,1992)。
郭藹春主編,《黃帝內經素問校注》(上海:人民衛生出版社,1992)。
祝新年輯校,《小品方新輯》(上海: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1993)。
陳直撰,陳可冀、李春生訂正評述,《養老奉親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陳修園撰,蕭欽朗校注,《神農本草經讀》(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陳嘉謨,《神農蒙筌》,收入朱大年主編,《歷代本草精華叢書》(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1992)「萬曆元年周氏仁壽堂刊本」。
曹元宇輯注,《本草經》(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
崔仲平、王耀廷主校,《古今醫統大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
寇宗奭撰、顏正華點校,《本草衍義》(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0)。
費伯雄,《食鑒本草》,收入朱邦賢、王若水主編,《歷代中醫珍本集成》(台北:萬人出版社, 1998),第十九冊。
鄒絃,《壽親養老新書》(「四庫全書」本)。
賈銘,《飲食須知》,收入楊家駱主編,《藝術叢編》(台北:世界書局,1992),頁29–104。
楊上善著,蕭延平校正,《黃帝內經太素》(台北:文光圖書有限公司,1981)。
楊維傑編譯,《黃帝內經靈樞譯解》(台北,樂群文化事業公司,1991)。
葛洪編纂,《肘後備急方》, (長沙:岳麓書社,1994)。
劉完素,《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台北:洪氏出版社,1977)。
寧源,《食鑑本草》,收入李經緯點校,《壽養叢書全集》(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7)。
鄭金生校點,《食物本草》(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0)。
鄭金生、張同君譯注,《食療本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魯兆麟主校、萬建中點校,《丹溪心法》,收入《中國醫學名著珍本全書》(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謝利恆,《中國醫學源流論》(台北:進學書局,1970)。
叢雨春主編,《敦煌中醫藥全書》(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4)。
二. 飲食文獻
丁宜曾,《農圃便覽》(「續修四庫全書」本) ,第976冊。
王士雄撰,周三金注釋,《隨息居飲食譜》(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5)。
王如錫,《東坡養生集》,收入傅景華等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館藏善本醫書》(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0)。
王禎,農書 (「叢書集成新編」本),第47冊。
王槃,《野菜譜》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第38冊。
元,「司農司」編纂,石聲漢校注,《農桑輯要校注》(台北:明文書局,1984)。
不著撰人,《居家必用事類》,(京都:中文出版社,1984)。
石聲漢校注,《農政全書校注》(台北:明文書局,1981) 。
石聲漢,《齊民要術今釋》(北京,「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4)。
石聲漢,《齊民要術飲食部份》,(北京,「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4)。
石成金,《石天基全集》,原書現存於日本東京大學,台灣有「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所庋藏之微卷。
朱彝尊撰、邱龐同注釋,《食憲鴻秘》(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5)。
伊欽�皒鉔嚏A《群芳譜詮釋》,收入《中國農書叢刊. 綜合之部》(北京: 農業出版社, 1985)。
李光地,《月令輯要》(「四庫全書薈要」本),第93冊。
李調元,《然犀志》(「叢書集成初編」本),第1359冊。
李漁著、葉定國注釋,《閒情偶記》(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5)。
吳林,《吳蕈譜》 (「叢書集成續編」本),第79冊。
何剛德,《撫郡農產考略》(「續修四庫全書」本)第977冊。
汪兆舒,《穀玉類編》 (「四庫未收書輯刊」本),第五輯,第15冊。
林洪撰,烏克譯注,《山家清供》(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5)。
邱龐同點校注釋,《粥譜兩種》,(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6)。
邱龐同、徐孝定編著,《先秦烹飪史料選注》(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7)。
梁章鉅撰,《浪跡叢談》,收入周止禮注釋《浪跡叢談四種》(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5) , 該本合併梁氏之《浪跡叢談》、《浪跡續談》、《浪跡三談》,及《歸田瑣記》。
周履靖,《茹草編》 (「叢書集成新編」本), 第44冊。
姚可成,《救荒野譜》《野菜贊》(「續修四庫全書」本),第977冊。
胡煒,《胡氏治家略農事編》(北京: 中華書局, 1958)。
倪瓚,《雲林堂飲食制度集》,收入篠田統、田中靜一編纂,《中國食經叢書》(東京:書籍文物流通會,1972)。
唐艮校注,《吳氏中饋錄、本心齋蔬食譜外四種》(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7)。
高似孫,《蟹略》 (「四庫全書」本) ,第847冊。
高濂,《野蔌品》 (「廣百川學海」本) ,6。
陸耀,《甘藷錄》 (「叢書集成續編」本),第79冊。
屠本峻,《海味索隱》 (「叢書集成續編」本),第79冊。
屠本峻,趙云鮮整理,《閩中海錯疏》(海口 : 海南國際出版中心, 1996)。
楊慎,《異魚圖贊箋》(「四庫全書」本) ,第847冊。
袁枚撰、關錫霖注釋,《隨園食單》(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1983)。
陳仁玉,趙云鮮整理,《菌譜》(海口 : 海南國際出版中心, 1996)。
陳敷,《農書》 (「叢書集成初編本」本)。
陳鏗,《江南魚鮮品》(「叢書集成續編」本),第79冊。
曹廷棟,《粥譜》,原載在氏著《老老恆言》之卷五,收入朱邦賢、王若水主編,《歷代中醫珍本集成》(台北:萬人出版社,1998)第十八冊。
曹廷棟,《粥譜》,收入邱龐同點校注釋,《粥譜兩種》 (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6)。
曹廷棟撰,《老老恆言》,收入朱邦賢、王若水主編,《歷代中醫珍本集成》(台北:萬人出版社,1998)第十八冊。
黃庭堅,〈士大夫食時五觀〉,《山谷題跋》,《叢書集成新編》,第五○冊(台北:新文豐圖書公司,1985)。
黃省曾,《芋經》 (「夷門廣牘」本),第29冊。
黃雲鵠,《粥譜》,收入邱龐同點校注釋,《粥譜兩種》 (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6)。
楮人獲,《續蟹譜》 (「叢書集成續編」本),第79冊。
傅肱,《蟹譜》 (「叢書集成初編」本),第1359冊。
「農業出版社編」,《种薯譜兩種》(北京:農業出版社,1982)。
劉昌潤編,《先秦烹飪史料選注》(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6)。
熊四智主編,《中國飲食詩文大典》(青島:青島出版社,1995)。
潘之�琚A《魚經》(「夷門廣牘」本),第29冊。
龍遵敘,《飲食紳言》,收入王仁湘、李希緒、陳光文注釋,《菽園雜記、升庵外集、飲食紳言》(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5)。
篠田統、田中靜一編,《中國食經叢書》(東京:書籍文獻流通會,1972)。
穆章撰、伊廣謙點校,《調疾飲食辨》(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9)。
盧翰,《月令通考》(「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第164冊。
韓彥直,《橘譜》(「續修四庫全書」本),第1116冊。
贊寧,趙云鮮整理,《筍譜》(海口 : 海南國際出版中心, 1996)。
顧景星,《野菜贊》(「續修四庫全書」本),第977冊。

三.傳統文獻

干寶,《搜神記》(台北:里仁書局,1982)。
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雜應》(北京:中華書局,1985)。
王應麟,《玉海》(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
司馬遷,《史記》(台北:鼎文書局,1984)。
道宣律師,《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收入《大正大藏經》第四○冊,1804號,頁84。
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中華書局,1986)。
艾南英,《新刻艾先生天祿閣精採便覽萬寶全書》(三槐堂梓,明思宗崇禎年間刊本: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影藏)。
任繼愈主編,《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55)。
范瞱,《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84)。
高誘注、陳奇猷校釋 ,《呂氏春秋》 (台北:華正書局,1985)。
李昉等編,《太平御覽》(「四部叢刊三編」本) (北京:中華書局,1985)。
周欣、鍾明奇校點,《子不語》(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
周壽昌,《漢書注校補》(「叢書集成新編」第112冊)。
姚振宗,《隋書經籍志考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
姚振宗,《漢書藝文志條理》.收入「二十五史刊行委員會」編,《二十五史補編》(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59)。
班固,《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84)。。
徐企龍,《新刻搜羅五車合併萬寶全書》(樹德堂、存仁堂梓,明神宗萬曆四十二年刊本: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據東京教育大學、宮內廳書陵部影印)。
高明注譯,《大戴禮記》(台北:商務印書館,1989)。
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四部叢刊三編」本)。
張一溥,《新鐫增補萬寶全書》(清高宗乾隆二十三年刊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張耒,《柯山集》「《四庫全書》本」,卷四十二。
張舜徽,《漢書藝文志通釋》,收入《二十五史三編》(長沙:岳麓書舍,1994),頁828。
陸賈撰、王利器校注,《新語》,收入《新編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86),頁10。
韋昭注,《國語》,(台北:里仁書局,1980)。
德輝,《敕修百丈清規》,收入《大正大藏經》第四八冊,第2025號。
黃庭堅,《山谷題跋》,《叢書集成新編》,第五○冊(台北:新文豐圖書公司,1985)。
黃庭堅,《山谷外集》(「四庫全書」本)卷九。
黃暉,《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
傅景華等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館藏善本醫書》(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0)。
《隋書》(台北:鼎文書局,1984)。。
楊家駱主編,《藝術叢編》(台北:世界書局,1992)。
葉德輝,《書林清話》(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
葛洪撰、王明校釋,《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
劉安,《淮南子》(台北:中華書局,1981)。
趙岐注、孫奭疏;,《孟子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
鄭玄注、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
鄭玄注、孔穎達疏,《禮記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
鄭樵,《通志二十略》(台北:世界書局,1965)。
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北京:中華書局,1958),。
釋道誠,《釋氏要覽》,收入《大正大藏經》第五四冊,第2127號。

四.中文論著

「中國醫藥學院」主編,《中國醫藥食補養生大典》(台北:旺文社股份有限公司,1996)。
「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建會」主編,《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台灣圖書雜誌市場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
「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州中醫學院」合編,《中醫名詞術語大辭典》(臺北:啟業書局,1978)。
「中國植物學會」編,《中國植物學史》(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傳統醫學篇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傳統醫學分冊》(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2)。
王子輝,《中國古代飲食》 (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8)。
王仁湘,《飲食考古初集》(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93)。
王仁湘,《飲食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王仁湘,《中國史前飲食史》 (青島: 青島出版社, 1997)。
王利華,《中古華北飲食文化的變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0)。
王者悅主編,《中華養生大辭典》(瀋陽:大連出版社,1990)。
王者悅,《中國藥膳大辭典》(大連:大連出版社,1992)。
王爾敏,《明清時代庶民文化生活》(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new window
王學泰,《華夏飲食文化》 (北京 : 中華書局,1993)。
伊永文,《明清飲食研究》 (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李友春編,《近世中國教育史研究》(東京:國土社,1958)。
李家雄,《五色藥膳》(台北:躍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
李承瀚,《台灣家傳食療小秘方》(台北:世茂出版社,2000)。
李建民,《死生之域—周秦漢脈學之源流》(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new window
李建民,《方術.醫學.歷史》(台北:南天書局,2000)。
李建民主編,山田慶兒著,廖育群、李建民編譯,《中國古代醫學的形成》(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
李經緯、鄢良,《西學東漸與中國近代醫學思潮》(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李零,《中國方術考》(北京:人民中國出版社,1993)。
那琦,《本草學》(台北:作者自行出版,1982)。
吳蕙芳,《明清時期民間日用類書及其反映之生活內涵—以《萬寶全書》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0)。new window
吳瓊、葉勤、張雷譯,《味覺—食物與哲學》(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2001)。
沙錚,《故都風情話》(台北:白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9)。
宋峴,《古代波斯醫學與中國》(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1)。
余嚴,《醫學革命論選》(台北:藝文印書館,1976)。
林乃燊,《中國飲食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收入《第三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財團法人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1994)。
林正秋,《中國宋代菜點概述》 (北京:中國食品出版社,1989)。
林永匡,《清代飲食文化研究— 美食、美味、美器》(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1990) 。
林語堂,《吾國與吾民》(台北:遠景出版社,1977)。
林為正譯,Sidney W.Mintz著,《吃》(台北:藍鯨出版有限公司,2001)。
邱龐同,《中國麵點史》 (青島:青島出版社,1995)。
邱龐同,《中國菜餚史》 (青島:青島出版社,2001)。
周一謀,《馬王堆醫學文化》(上海:文匯出版社,1994)。
周作人著,鍾叔和編,《知堂談吃—周作人散文和詩一百篇》(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90)。
其庸等校注,《紅樓夢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84)。
胡孚琛,《魏晉神仙道教》(台北:商務印書館,1992)。
胡適等著、伍國慶編,《文壇怪杰辜鴻銘》(長沙:岳麓書社,1988)。
郎擎霄,《中國民食史》(長沙:商務印書館,1933)。
汪培基、陳敏慧譯,《金枝—巫術與宗教的研究》(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
姚偉鈞,《中國飲食文化探源》(南寧: 廣西人民出版社, 1989)。
姚海揚編,《中國食療大典》 (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苑洪琪,《中國的宮廷飲食》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97)。
范行準,《中國醫學史略》(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86)。
俞巖,《醫學革命論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
高桂林、薛來運、孫音譯,《中國食物史研究》 (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7)。
唐圭璋,《全宋詞》(臺北:洪氏出版社,1981)。
唐魯孫,《故園情》(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79)。
唐魯孫,《唐魯孫談吃》(台北:大地出版社,1988)。
唐惠敏,《台灣常用食物食療小百科》(台北:世茂出版社,2000)。
徐海榮、張恩勝編著,《中國杭州八卦樓仿宋菜》(北京:中國食品出版社,1988)。
徐海榮主編,《中國飲食史》 (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
袁珂,《中國古代神話甲編三種》(台北:里仁書局,1982)。
翁玲玲,《麻油雞之外—婦女作月子的種種情事》(台北:稻香出版社,1994)。
秦一民,《紅樓夢飲食譜》(台北:大地出版社,1991)。
「時報週刊編輯小組」,《媽媽咪呀美食誌.養生料理》,第13期(2002)。
陶文台,《中國烹飪史論》 (南京:江蘇科學技朮出版社, 1983)。
陳元朋,《兩宋的「尚醫士人」與「儒醫」——兼論其在金元的流變》,收入《文史叢刊》之一○四 (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6),頁61–68。
陳偉明,《唐宋飲食文化初探》 (北京市:中國商業出版社,1993)。
梁實秋,《雅舍談吃》(「九歌出版社」,1985)。
梁瓊白,《今天食譜精華》,收入「中華電視台今天別刊叢書之十八、十九」(台北:今天別刊社,1988)。
梁惠明譯,《食物是最好的醫藥》(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
張亮采,《中國風俗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19)。
張振明譯,《行銷是什麼?》,(台北:商周出版社,2004)。
張孟倫,《漢魏飲食考》 (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88)。
張珣,《疾病與文化—台灣民間醫療人類學研究論集》(台北:稻香出版社,1989)。new window
張顯成,《簡帛藥名研究》(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章儀明,《淮陽飲食文化史》 (青島:青島出版社, 1995)。
黃淑惠,《中國菜》,收入《味全叢書》(台北:味全出版社,1980)。
黃興濤著,《閑話辜鴻銘 : 一個文化怪人的心靈世界》(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
黃懷玲,《食療燉補.序》(台北:幼福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
馬伯英,《中國醫學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逯耀東,《肚大能容》(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1)。
曾縱野,《中國飲饌史》 (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8) 。
傅培梅,《培梅食譜》(台北:三友圖書公司,1993)。
楊玲玲、梁瓊白合著,《藥膳與食譜》(台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2000)。
楊蔭深,《飲料食品》(台北:世界書局,1992),收入《飲饌譜錄》。
萬建中,《飲食與中國文化》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4)。
廖育群,《岐黃醫道》(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
廖育群,《醫者意也—認識中國傳統醫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
劉枋,《吃的藝術》(「大地出版社」,1975)。
黎虎,《漢唐飲食文化史》 (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趙洪鈞,《近代中西醫論爭史》(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
趙榮光,《滿族食文化變遷与滿漢全席問題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96)。
趙榮光,《中國古代庶民飲食生活》(北京:商務印書館, 1997)。
鄭金生,《歷代中藥文獻精華》(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
「廣州中醫學院」編,《中藥毒理學》(臺北:啟業書局,1989)。
劉文俊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1992)。
劉伯驥,《唐代政教史》(台北:中華書局,1958)
劉伯驥,《宋代政教史》(台北:中華書局,1971)。new window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霧峰聖賢宮管理委員會」編,《重建霧峰神農大帝廟》(台中:霧峰聖賢宮管理委員會,1995)。
嚴世芸,《宋代醫家學術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1993)。
鐘叔和編,《知堂談吃—周作人散文和詩一百篇》(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90)。
饒宗頤、曾憲通著,《雲夢秦簡日書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2)。
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Berthold Laufer著,林筠因譯,《中國伊朗篇》(北京:商務印書館,1964)。
Berthold Laufer著,杜正勝譯,《古代伊朗與中國之文化交流》(台北:中華書局,1975)。
Anderson Eugene,The Food of China (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77),《中國食物》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Geroge M Forster、Barbara Gallatin Anderson著,陳華、黃新美譯,《醫學人類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

五.中文論文

山田慶兒,〈本草的分類思想—從世界圖象到技術〉,收入李建民主編,山田慶兒著,廖育群、李建民編譯,《中國古代醫學的形成》,頁299–335。
山田慶兒,〈本草的起源〉,收入李建民主編,山田慶兒著,廖育群、李建民編譯,《中國古代醫學的形成》(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
山田慶兒,〈湯液的起源〉,收入李建民主編,山田慶兒著,廖育群、李建民編譯,《中國古代醫學的形成》),頁149–192。
于景讓,〈中國本草學起源試測—《山海經》與《神農本草經》〉,《大陸雜誌》,23:5(1961),頁1–8。,
中村璋八,〈中國人的飲食思想——經書中出現的飲食觀〉,收入中山時子主編,徐建興譯,《中國飲食文化》(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2),頁68–74。
王仁湘,〈古代飲食觀〉,《飲食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頁414–468。
王有生譯,〈羅振玉敦煌本草集注序錄跋的商榷〉,《醫學史與保健組織》,4(1957),頁310–312。
王安邦、林新治,〈冬葵考〉,《中華醫史雜誌》,21:4(1991),頁244–246。
王明珂,〈食物、身體與族群邊界〉,收入《第六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2000),頁47–67。
王吉民,〈李時珍《本草綱目》外文譯本談〉,《中華醫史雜誌》,4(1953),頁203–207。
王孝濤,〈貝母的歷史和近代的觀察與實驗〉,《中華醫史雜誌》,1(1954),頁35–39。
王家葵,〈《神農本草經》成書年代新證〉,《中華醫史雜誌》,20:1(1991),頁56–59。
王淑民輯注,《李當之藥錄》,收入高文鑄主編,《華陀遺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頁737–762
王筠默,〈《證類本草》和《本草衍義》的幾個問題〉,《中華醫史雜誌》,4(1954),頁242–245。
王筠默,〈吳其濬和《植物名實圖考》〉,《中華醫史雜誌》,4(1955),頁253–258。
王默,〈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藥典著作考辯〉,《中華醫史雜誌》,19:1(1989),頁25–27。
王鴻泰,〈從消費的空間到空間的消費—明清城市中的茶館與酒樓〉,《新史學》11.3(2000)。new window
王隸,〈兩宋時期中醫藥之外傳〉,《中華醫史雜誌》,23:3(1993),頁165–171。
艾素珍,〈《本草集注》中的礦物學知識及其在中國礦物學史上的地未〉,《自然科學史研究》,13:3(1994),頁273–283。
任旭,〈《小品方》殘卷簡介〉,《中華醫史雜誌》,17:2(1987),頁71–73。
全漢昇,〈宋代都市的夜生活〉,《食貨》1.1(1934),頁23–28。
全漢昇,〈南宋杭州的外來食料與食法〉,《食貨》2.2(1935),頁96–98。
全漢昇,〈宋代東京對於杭州都市文明的影響〉,《食貨》2.3(1935),頁135–138。
「安政刻本《醫心方》序」,引自高文鑄校注,《醫心方》),頁819–820。
成家徹郎,〈中國古代的占星術和星盤〉,《文博》,6(1989)。
杜正勝,〈陶希聖先生的社會史研究〉,收入《國史館館刊》5(1988),頁19–22。
杜正勝,〈中國社會史研究的探索—特從理論、方法與資料、課題論〉,收入《第三屆史學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中:中興大學歷史系,1991),頁45-46。new window
杜正勝,〈作為社會史的醫療史—並介紹「疾病、醫療與文化」研討小組的成果〉《新史學》,6:1(1995)。new window
杜石然,〈歷史上的中藥在國外〉,《自然科學史研究》,9:1(1990),頁78–90。
李尚仁,〈醫學、帝國主義與現代性專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4(2004)。new window
李宗琨,.〈從甲骨文看商代的疾病與醫療〉,《史語所集刊》,72:2(2001)。
李建民,《本草綱目•火部》考釋,《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3,3(2002),頁395-441。new window
李建民,〈「咀」箋證—兼論古代「嘗藥」禮俗〉,《簡帛研究彙刊》1(2003),頁557-566。
李建民,〈禁方書、聖人與正典〉,《讀書》,2003。
李建民,〈醫史的典範—謝利桓的《中國醫學源流論》〉,收入氏著《方術.醫學.歷史》(台北:南天書局,2000)),頁285–291。
李貞德,〈漢唐之間醫書中的生產之道〉,《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7:3(1996),頁533-654。new window
李貞德,〈漢唐之間醫方中的忌見婦人與女體為藥〉,《新史學》,13:4(2002),頁1-36。new window
李思孟,〈《本草綱目》中的真菌學知識〉,《自然科學史研究》,7:2(1988),頁185–190。
李經緯、傅芳,〈隋唐時期中外醫藥之交流〉,《中華醫史雜誌》,15:4(1985),頁236–242。
李鼎,〈孫星衍和醫藥書籍〉,《中華醫史雜誌》,1(1954),頁28–27。
李鼎,〈考查本草的著述修訂和改移〉,《中華醫史雜誌》,2(1955),頁90–94。
李學勇,〈承先啟後的《本草綱目》〉,《歷史月刊》,71(1993),頁32–40。
李鐘文,〈李時珍對本草學整理方法的貢獻〉,《中華醫史雜誌》,14:1(1984),頁35–39。
李濤,〈李時珍和《本草綱目》〉,《中華醫史雜誌》,3(1954),頁168–173。
李零,〈馬王堆房中書的用藥〉,收入《中國方術考》第八章。
汪德耀,〈回憶蔡元培先生對烹飪的評介〉,收入《學人談吃》),頁360–366
谷田伸治,〈《醫心方》作者世系生平及著述考證〉,收入高文鑄校注,《醫心方》),頁655–662。
何愛華,〈《新修本草》東傳日本考〉,《中華醫史雜誌》,12:1(1982),頁54–55。
宋大仁,〈十六世紀偉大的醫藥學家、植物學家李時珍〉,《中華醫史雜誌》,3(1953),頁145–147。
宋之琪、王廣生,〈地膽、班螫在我國古代的醫療應用及其考證〉,《中華醫史雜誌》,19:2(1988),頁107–110。
那琦,〈本草考察示例〉,《本草學》第七章),頁287。
那琦,〈明代惟一敕撰本草《本草品彙精要》原本之流傳海外與其藥圖百餘年後摹寫本《金石昆蟲草木狀》之刊興價值〉,《科學史研究通訊》,3(1984),頁35–43。new window
吳克讓,〈評〈我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藥典〉〉,《中華醫史雜誌》,14:4(1984),頁254–256。
吳怡銘,〈順天堂–—在不景氣中為台灣爭氣〉,《能力雜誌》,551(2001)。
吳智和,〈明代文人集團的飲茶生活〉,收入《第一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1993)),頁279–308。
吳智和,〈明代的茶人集團〉,收入《第三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1994)),頁317–337。
尚元藕,〈評〈陶弘景本草著作中諸問題的考察〉〉,《中華醫史雜誌》,23:4(1993),頁236–241。
尚志鈞,〈《日華子本草》成書年代的探討〉,《中華醫史雜誌》,12:2(1982),頁114–116。
尚志鈞,〈《補輯肘後方》修訂版序〉,載在尚氏輯校《補輯肘後方》,頁1。
尚志鈞,〈《蜀本草》的考察〉,《中華醫史雜誌》,13:4(1983),頁237–239。
尚志鈞,〈寇宗奭和《本草衍義》〉,《中華醫史雜誌》,14:3(1984),頁146–149。
尚志鈞,〈《名醫別錄》作者的討論〉,《中華醫史雜誌》,15:2(1985),頁112–116。
尚志鈞,〈試論《吳普本草》和《本草經集注》之關係〉,《中華醫史雜誌》,19:2(1989),頁125–127。
尚志鈞,〈《開寶本草》研探〉,《中華醫史雜誌》,19:2(1989),頁236–239。
尚志鈞,〈從醫藥角度探討《萬物》與《山海經》的時代關係〉,收入《中醫臨床與保健》,1:3(1989),頁17–19。
尚志鈞,〈《證類本草》文獻源流考〉,收入尚志鈞點校,《證類本草》(北京:華夏出版社,1993)。
尚志鈞、劉曉龍、劉大培合著,〈中藥菊花的本草考證〉,《中華醫史雜誌》,23:2(1993),頁114–117。
尚志鈞、劉曉龍合著,〈貝母藥用歷史及品種考察〉,《中華醫史雜誌》,25:1(1995),頁38–41。
尚志鈞,〈《神農本草經》書名出現時代的討論〉,《中華醫史雜誌》,28:3(1998),頁161–164。
尚志鈞,〈吳普所引神農藥性與《證類》「本經藥」所引神農藥性同異考〉,《中華醫史雜誌》,28:3(1998),頁161–164。
岡西為人,〈中國本草的歷史展望〉,,收入劉文俊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十卷「科學技術」,(北京:中華書局,1992),頁84–136。
林富士,〈「歷史人類學」:舊傳統與新潮流〉,收入《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頁365–399。
林森榮,〈川貝母始載本草文獻〉,《中華醫史雜誌》,21:2(1991),頁81。
林伯謙,〈北傳佛教與中國素食文化〉,收入《東吳中文學報》,4),頁93–138。new window
邱仲麟,〈冰窖、冰船與冰鮮:明代以降江浙的冰鮮漁業與海鮮消費〉,《中國飲食文化》1.2(2005.06)(排印中)。new window
周一謀,〈《內經》中的方藥〉,收入氏著《馬王堆醫學文化》(上海:文匯出版社(1994),頁12。
周一謀,「帛書對動植物藥用部分的選擇」,載在《馬王堆醫學文化》,頁161–162。
周一謀,〈《五十二病方》中的藥物〉,載在《馬王堆醫學文化》,頁157–160。
周一謀,〈阜陽漢簡與古藥書《萬物》〉,《醫古文知識》,1(1990),頁36–38。
周一謀,〈最早的藥學著作—《萬物》〉,收入《馬王堆醫學文化》,頁133–136。
胡平生、韓自強,〈《萬物》略說〉,《文物》,4(1988),頁48–54。
胡厚宣,〈殷人疾病考〉,《學思》,3:3、4(1934);
胡厚宣,〈論殷人治療疾病的方法〉,《中原文物》,4(1984)。
孟乃昌,〈沈括和李時珍對秋石的理論闡釋〉,《中華醫史雜誌》,17:3(1987),頁187–188。
孟仲法、顧燕敏合著,〈我國古代食療發展史略〉,《中華醫史雜誌》,15:1(1985)。
孟繁潔,〈蟲類藥應用源流談〉,《中華醫史雜誌》,28:4(1998),頁216–217。
姚警鐘,〈從《醫心方》看中日古代醫藥交流〉,《中華醫史雜誌》,13:4(1983),頁54–55。
洪貫之,〈唐顯慶《新修本草》藥品存目的考察〉,《中華醫史雜誌》,4(1954),頁239–241。
洪貫之,〈《新修本草》藥品總數分岐之由來〉,《中華醫史雜誌》,20:4(1990),頁242–243。
范家偉,〈華陀與本草學〉,收入《國學研究》第七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頁581–603。
范燕秋,〈新醫學在台灣的實踐(1898-1906):從後藤新平《國家衛生原理》談起〉《新史學》,9:3(1998)。
俞慎初,〈福建神曲概述〉,《中華醫史雜誌》,12:3(1982),頁145–146。
俞巖,〈毒藥辨〉《醫學革命論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
孫啟明,〈李時珍對《證類本草》蝦蟆條的綜合整理〉,《中華醫史雜誌》,21:3(1991),頁150–152。
馬繼興,〈在我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藥典學著作—唐《新修本草》〉,《中華醫史雜誌》,2(1955),頁83–85。
馬繼興,〈關於《證類本草》的一些問題的商榷〉,《中華醫史雜誌》,3(1955),頁182–185。
馬繼興,〈馬王堆古醫書藥名出處索引〉,載在《馬王堆古醫書考釋》),頁1073–1097。
馬繼興,〈《本經》輯佚的學術成果與存在的問題〉,收入氏編《神農本草經輯注》,頁933–1011。
馬繼興,〈古本草序錄「七情表」所載《本經》佚文考〉,收入氏編《神農本草經輯注》,頁576–625。
郝近大,〈對煙草傳入及藥用歷史的考證〉,《中華醫史雜誌》,17:4(1987),頁225–227。
高文鑄,〈《外臺秘要方》引用書目文獻考略〉,載在〈《外臺秘要方》叢考〉第五章,收入高高文鑄校注,《外臺秘要方》(北京:華夏出版社,1993),頁905–955。
高文鑄編撰,〈《醫心方》文獻研究〉。該文收入《醫心方校注》(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頁653–818。
高文鑄,〈《醫心方》引用文獻考略〉,收入高氏校注之《醫心方》,頁725。
高毓秋,〈丁福保與中日傳統醫學交流〉,《中華醫史雜誌》,22:3(1992),頁175–180。
高曉山,〈中藥藏紅花歷史源流考〉,《中華醫史雜誌》,14:3(1984),頁129–131。
高濂,〈序古諸論〉,《遵生八箋》(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
唐魯孫,〈宋子文在武鳴園大啖河豚〉,收入《故園情》(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公司,1979),頁252–256。
康樂,〈素食與中國佛教〉,收入《國史浮海開新錄—余英時教授榮退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2),頁37–94。
康樂,陳元朋,〈從「比丘食粥」到「喫粥養生」〉,「『宗教與醫療』學術研討會暨亞洲醫學史學會第二次年會」會議論文,2004。
莊申,〈從八珍的演變看中國飲食文化的演變〉,《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1.2(1990)),頁433–479。new window
陳元朋,〈唐宋食療概念與行為之傳衍——以「千金.食治」為核心的觀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4(1998),773。new window
陳文秀,〈《本草綱目》與李朝醫書〉,《中華醫史雜誌》,11:2(1981),頁108。
陳修源,〈《本草綱目拾遺》成書考〉,《中華醫史雜誌》,20:4(1990),頁240–241。
陳鐵凡,〈唐本草考〉,《大陸雜誌》,40:10(1970),頁1–10。
陳維廉,〈中國最偉大的自然科學家李時珍〉,《歷史月刊》,71(1993),頁22–31。
許木柱、簡美玲,〈飲食與文化—人類學觀點的回顧與展望〉,收入《第四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許毓芬,〈揭開山藥的神秘養生傳說〉,《三采養生誌—美人養生》,頁22–23。
許毓芬,〈超實用!山藥私房菜〉,《三采養生誌—美人養生》,頁28–31。
張珣,〈傳統中國的食物分類〉,收入氏著《疾病與文化—台灣民間醫療人類學研究論集》(台北:稻香出版社,1989),頁149–158。new window
張珣,〈台灣民俗醫療研究〉。收入《疾病與文化—台灣民間醫療人類學研究論集》),頁83–98new window
張珣,〈台灣漢人的醫療體系與醫療行為—一個台灣北部農村的醫學人類學研究〉,收入《疾病與文化—台灣民間醫療人類學研究論集》),頁 101–147。new window
章樂琦,〈疾病、飲食、消費者〉。收入《第三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財團法人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1994)。
許木柱、簡美玲,〈飲食與文化—人類學觀點的回顧與展望〉,收入《第四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財團法人中國飲食文教基金會(1995)。
許毓芬,「從古籍看山藥」,見於〈揭開山藥的神秘養生傳說〉,《三采養生誌—美人養生》。
郭成圩,〈黃連史〉,《中華醫史雜誌》,15:4(1985),頁196–199。
郭藹春,〈黃帝內經素問校注後記〉,收入《黃帝內經素問校注》),頁1225。
曹暉,〈《本草品彙精要》版本及其源流考〉,《中華醫史雜誌》,19:3(1989),頁129–134。
梁茂新,〈《本草經集注》寫本年代考異〉,《中華醫史雜誌》,13:3(1983),頁181–182。
梁茂新,〈論《吳普本草》在本草學發展史中的地位〉,《中華醫史雜誌》,16:3(1986),頁177–179。
梁茂新,〈《神農本草經》成書年代的計量分析〉,《中華醫史雜誌》,23:1(1993),頁60–63。
盛虹,〈汪宏所稱「嘉祐本」《神農本草經》的考證〉,《中華醫史雜誌》,16:3(1986),頁172–175。
逯耀東,〈北魏《崔氏食經》的歷史與文化意義〉,收入《第一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1993),頁13–38。
黃可泰,〈陳藏器《本草拾遺》及其博物學價值〉,《中華醫史雜誌》,22:4(1992),頁222–223。
黃伯超,〈國人之飲養狀態、慢性疾病與平均壽命〉。收入《第三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財團法人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1994)。
黃韶顏,〈中國傳統食療之探討〉。收入《第三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財團法人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1994)。
渡邊幸三著,丁志安,〈關於《本草補遺》作者龐安時〉,《中華醫史雜誌》,11:4(1981),頁226。
程軍,〈《本草經集注》原名、卷數考〉,《中華醫史雜誌》,26:2(1996),頁106–108。
齊雲,〈《新修本草》載藥數考〉,《中華醫史雜誌》,20:3(1990),頁187–189。
齊雲,〈《本經》藥物「採造時月」佚文考〉,《中華醫史雜誌》,23:3(1993),頁162–164。
葉橘泉,〈中醫食療史文獻考〉,見於《中醫雜誌》,3(1985),頁72–74。
萬金榮,〈《本草綱目拾遺》所引本草類文獻及其特點〉,《中華醫史雜誌》,23:4(1993),頁254。
趙正山,〈福建砂仁的文獻初探〉,《中華醫史雜誌》,11:2(1981),頁7–8。
趙普干、劉曉平,〈良菪類成分藥物臨床應用發展簡史〉,《中華醫史雜誌》,29:1(1999),頁46–47。
趙璞珊,〈對中國醫學形成的一些看法〉,《中華醫史雜誌》1991.1:4。
蒲慕州,〈生活史研究與人類學〉,收入《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頁317–333。new window
廖育群,〈陳延之與小品方〉研究的新進展〉,《中華醫史雜誌》,17:2(1987),頁74–73。
廖育群,〈考訂《名醫別錄》及其與陶弘景著述的關係〉,《自然科學史研究》,11:3(1992),頁261–268。
廖育群,〈陶弘景本草著作中諸問題的考察〉,《中華醫史雜誌》,22:2(1992),頁74–79。
廖育群,〈本草之名的出現〉,收入《岐黃醫道》),頁124–127。
廖育群,〈《吳普本草》及其所引「八家之說」〉,收入《岐黃醫道》),頁130–136。
廖果,〈元代中外醫藥交流初探〉,《中華醫史雜誌》,18:4(1988),頁211–216。
歐陽新燕,〈徐之才《藥對》考略〉,《中華醫史雜誌》,22:3(1992),頁137–139。
熊同檢,〈我國古代少數民族地區的藥物初探〉,《中華醫史雜誌》,14:2(1984),頁112–115。
劉大培,〈尚志鈞輯《新修本草》特色評述〉,《中華醫史雜誌》,24:3(1994),頁191–192。
劉永山,〈《本草綱目》版本源流概況〉,《中醫文獻雜誌》,1,2000),頁1–2。
劉昌芝,〈《本草圖經》中的生物學知識〉,《自然科學史研究》,5:2(1986),頁154–158。
劉昌芝,〈《本草圖經》中貝類和魚類研究〉,《自然科學史研究》,12:1(1993),頁52–57。
劉梵、吳家榮,〈朱砂現今主要產地的本草考證〉,《中國中藥雜誌》,25:4,2000),頁242–243。,
劉梵、吳家榮,〈川芎的本草考證及歷史演變〉,《中國中藥雜誌》,25:7,2000),頁434–436。
劉廣定,〈敦煌殘卷《食療本草》摘誤〉,《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22:1(1989),頁71–86。new window
劉廣定,〈《麴本草》非宋代著作考〉,《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24:1(1991),頁173–178。new window
劉儀初,〈論中國食醫同源的產生及其營養學價值〉。收入《第三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財團法人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1994)。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的注釋與疏證〉,《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頁116–117。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的內容與性質〉,《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頁406。
蔡捷恩,〈福建古海港與中外醫藥交流〉,《中華醫史雜誌》,15:2(1985),頁104–108。
鄭金生,〈宋代本草史〉,《中華醫史雜誌》,12:4(1982),頁204–208。
鄭金生,〈中國古代彩繪藥圖小史〉,《浙江中醫雜誌》,9(1989),頁422–424。
鄭金生,〈《天寶單方藥圖》考略〉,《中華醫史雜誌》,23:3(1993),頁158–161。
鄭金生、張同君譯注,《食療本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墨公,〈影印《食物本草》彩繪本序〉,載在《宮廷寫本食物本草》(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頁1–4。
樂崇熙,〈瓜萎與天花粉的本草考證〉,《中華醫史雜誌》,21:1(1991),頁46–51。
謝宗萬,〈關於《滇南本草》內容特色的探討〉,《中華醫史雜誌》,14:1(1984),頁40–44。
謝宗萬,〈論中藥品種在歷代本草中的變遷與發展〉,《中醫雜誌》,472(1985),頁72–75。
謝宗萬、鄔家林,〈《天寶本草》藥物基原考訂及不同版本藥性歌校注的研究〉,《中國中藥雜誌》,25:9、10,2000),頁555–560;631–637。
謝利�琚A〈唐宋學說之異〉,載在《中國醫學源流論》),頁19–20。
戴東原,〈醫食運動與建康〉。收入《第三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財團法人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1994)。
篠田統,〈食經考〉,收入藪內清編,《中國中世科學技術史ソ研究》 (東京:角川書店, 1963)。
篠田統,〈中世食經考〉,收入氏著《中國食物史研究》,高桂林、薛來運、孫音譯, (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7)。
薛成城,〈中國古代食療理論的集大成之作《飲膳正要》〉,《歷史月刊》(1998)。
賴東淵,〈評我國古代飲養學藥著—忽思慧《飲膳正要》〉,《明通醫藥》,96(1984)。
蕭璠,〈中國古代的生食肉類餚饌—膾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1.2(2000),頁247-365。new window
羅桂環,〈朱橚和他的《救荒本草》〉,《自然科學史研究》,4:2(1985),頁189–194。
羅桂環,〈《救荒本草》在日本的傳播〉,《中華醫史雜誌》,15:1(1985),頁60–62。
羅桂環,〈《圖經本草》的藥用植物學成就〉,《中華醫史雜誌》,18:3(1988),頁189–194。
蘇瑩輝,〈論《食療本草》在中國醫藥學上的貢獻〉,《故宮文物月刊》,8:7(1990),頁92–96。
蘄士英,〈《本草綱目》傳日及其影響〉,《中華醫史雜誌》,11:2(1981),頁102–105。
顧旭平,〈試論日本古方派的形成〉,《中華醫史雜誌》,17:1(1989)。

六.日文著作

久保田晴光,《漢藥の知識》,中譯作《漢藥研究綱要》,收入陳存仁編校,《皇漢醫學叢書》第十四冊(上海: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1993)。
山田慶兒,《物のイメージ本草と博物學への招待》(東京:朝日新聞社,1994)。
山田慶兒主編,《東アジアの本草と博物學の世界》(京都:思文閣出版,1995)。
山田慶兒,《中國醫學の思想的風土》(東京:潮出版社,1995)。
山田慶兒,《本草と夢と鍊金術—物質的想像力の現象學》(東京:朝日新聞社,1997)。
山田慶兒,〈本草の起源〉,收入《中國古代科學史論》(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89),頁451–565。
山田慶兒,〈博物の眼と臨床の眼〉,收入氏著《物のイメージ本草と博物學への招待》(東京:朝日新聞社,1994),頁339–335。
山田慶兒,〈本草における分類の思想—世界像から技術へ〉,收入氏著《本草と夢と鍊金術—物質的像力の現象學》(東京:朝日新聞社,1997),頁60–99。
大形徹,〈本草と方士の關係について〉,收入《人文學論集》,8, 1990,頁47–66。
山本隆,《美味の構造》(東京:講談社,2001)。
小菅桂子,《につぽん台所文化史》(東京:雄山閣出版株式會社,1998)。
小川琢治,〈神農本草經以前の本草學智識〉,《本草》,6(1933)。
中山時子主編,《中國食文化事典》(東京:角川書店,1983)。
中山時子主編,徐建興譯,《中國飲食文化》(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2)。
中山時子主編,《中國飲食文化》,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中尾萬三,〈本草に就て〉,收入《東方學報》,6,1936,頁369–373。
中尾萬三,《《漢書.藝文志》より《本草衍義》に至る本草書目の考察》(京都:京都藥學專門學校藥窗會,1928)。
中尾萬三,《食療本草の考察》,收入篠田統、田中靜一編,《中國食經叢書》(東京:書籍文獻流通會,1972)。
木村康一,〈植物の漢名に就いて〉,《東方學報》,11:3,1940,頁395–407。
石毛直道,《人間・たべもの・文化──食の文化シンポジウム’80》(東京:平凡社,1980)。
石毛直道,《食のことば》(東京:ドメス,1983)。
石毛直道著、趙榮光譯,《飲食文明論》(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矢谷慈國、山本博史,《「食」の人間學》(京都:ナカニシヤ,2002)。
岡田哲,《食の文化を知る事典》(東京:東京堂,1998)。
岡西為人,《本草概說》(大阪:創元社,1977)。
岡西為人,〈中國本草の歷史展望〉,原載於《漢方的臨床》,184:4、5,1979,
岩井大慧,〈《食物本草》に就いて〉,《東洋學報》,29(1944),頁655–681。
波平惠美子,《醫療人類學入門》(東京:朝日出版社,1994)。
武光誠,《食の變遷から日本の歷史を讀む方法》(東京:河出書房新社,2001)。
酒井忠夫,〈民代の日用類書と庶民教育〉,收入李友春編,《近世中國教育史研究》(東京:國土社,1958),頁25–154。
酒井忠夫,〈元明時代の日用類書とその教育史的意義〉,《日本の教育學史》,1(1958),頁67–94。
宮下三郎,〈本草の「類」概念〉,《東方學》,5:1,1976,頁104–113。
鈴木亮,〈宋代における本草學の新開展〉,《東洋學報》,34(1952),頁162–179。
真柳誠,〈古代中國醫學における五味論說の考察—《內經》系醫書の所論〉,收入「北里研究所附屬東洋醫學總合研究所」在1986年所編纂之《矢藪道明先生退任紀念—東洋醫學論集》,頁97-117。
真柳誠,〈醫食同源の思想—成立と開展〉,《しにか》,9:10,1998,頁72–77。
森鹿三,〈《新修本草》と小島寶素〉,《東方學報》,11,1940,頁358–394。
森鹿三著、高明士譯,〈食貨半月刊簡介〉,收入《食貨復刊》,1.1(1971),頁72。
森村謙一,〈本草に就て〉,收入《東アジアの科學》(東京:勁草書房,1982),頁186–261。
渡邊幸三,〈陶弘景の本草に對する文獻學的考察〉,《東方學報》,20,1951,頁195–221。
渡邊幸三,〈唐慎微の《經史證類備急本草》の系統とその版本〉,《東方學報》,21,1952,頁160–204。
渡邊幸三,,〈李時珍の《本草綱目》とその版本〉,《東洋史研究》,1953,頁33–61。
「京都府醫師會」編,《京都の醫學史》(京都:思文閣,1980)。
富士川游撰,小川鼎三校注,《日本醫學史綱要》(東京:平凡社, 1974)。
朝倉敏夫,《日本の燒肉.韓國の刺身》(東京:農山漁村文化協會,1994)。
福永勝美,《仏教医学事典》(東京:雄山閣,1990)。
新居裕久,《醫食同源:陰陽バランスの食すすめ》(東京:株式會社グラフ社,2002)。
篠田統,《中國食物史》(東京:柴田書店,1974)。
篠田統,《中國食物史ソ研究》 (東京:八坂書房, 1978)。
篠田統,《中國食物史》 (東京:柴田書店,1974)。
藪內清編,《中國中世科學技術史ソ研究》 (東京:角川書店, 1963)。

六.英文著作

蒲慕州,”The Use and Abuse of Wine in Ancient China”,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42.2 (1999), pp.1–29。
Carolyn Korsmeyer, Making sense of taste : food & philosophy (Ithaca, NY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9)。
Frederick J. Simoons, Food in China : A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Inquiry( Boca Raton : CRC Press, 1991)。
Henry G.Bieler,M.D.Food Is Your Best Medicine,( Ballantine Books Published ,1990)。
James George Frazer,The Golden Bough: a study in magic and religion (New York : Macmillan, 1947)。
J.Jean Hecht,”Social History”,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Social Science。
K .C .Chang , Food in Chinese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7) ,。
Philip Kotler,Marketing Insights from A to Z:80Concepts Every Manager Need to Know (John & Sons .Ins,2003)
Pierre Bourdieu,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Reprint.Co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
Sidney W.Mintz,Tasting Food,Tasting Freedom: Excursions into Eating, Culture, and the Past (Beacon Pr Published 199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