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崑劇「傳字輩」藝人對折子戲傳承之研究
作者:皮晟
作者(外文):PI, SHENG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曾永義
鄒元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2
主題關鍵詞:崑劇傳字輩折子戲乾嘉傳統傳承KunquThe “Chuan” generationinSelected ScenesThe “Qianjia” traditionHeritag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自清乾隆時期「花雅之爭」以降,崑劇逐漸被以皮簧腔為代表的詩贊系板腔體戲曲劇種奪走了劇壇盟主的地位。緣此,崑劇藝人為了應對演劇生態的變化,重新贏得市場,改以幽柔婉轉之唱腔、繁複精緻之身段博取士大夫文人的青睞,由此開啟了「乾嘉之世」以演員為中心的「折子戲」鼎盛時代。而崑劇藝術正是在這不斷精緻化的過程中,各個行當也逐步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家門戲」,崑劇藝人通過刻苦練習造就了極其精湛的唱念做打的功夫,進而產生了最能顯現崑劇各行當絕技的「五毒戲」。但即便如此,到了清末民初時,崑劇的式微態勢已不可逆。面對崑劇凋敝的困局,在社會有識之士的共同努力下,「崑劇傳習所」於1921年應運而生。傳習所聘請繼承了崑劇「乾嘉傳統」的「全福班」老藝人,通過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培養出了44位能拯救崑劇藝術的「傳字輩」藝人。「傳字輩」藝人在學習崑劇「折子戲」時,繼承了崑劇表演的「乾嘉傳統」精髓。然而,此時期的「傳字輩」藝人飽經風霜,迫於生計,改搭京劇、蘇灘等其他戲曲劇種棲身,再加上受到西方戲劇思維等因素的影響。因此,他們經歷了偏離傳統、又回歸傳統的思想蛻變的不同階段,並逐步形成了以「乾嘉傳統」為主脈,以適應當代觀眾審美需求的崑劇表演「新傳統」。崑劇藝術不僅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縮影,更是世界文明之瑰寶。保護傳承崑劇,不但需要各級政府出臺相應的政策,還應由專業崑劇演員、崑劇研究學者、曲社曲友等多方面力量的相結合才能奏效。只有這樣,才能將「傳字輩」藝人傳承至今的以「折子戲」為載體的崑劇表演藝術代代相傳,並使之面向世界。
During the Qianlong Era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drama of Hua and Ya, Kunqu was gradually replaced by the opera genre of eulogizing poetry in the Banqiang-Style, which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Pihuang tunes. In response to such changes in the opera ecology and in an attempt to retake the market, Kunqu artists changed to a soft and gentle singing voice with sophisticated body movements in order to win the favor of the literati, thus beginning the heyday of actor-centered "selected scenes" in the Qianjia Era. It was in this process of refinement that the art of Kunqu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a representative "family opera" for each profession. Through diligent practices, the Kunqu artists developed a superb ability to sing, recite, act, and play, resulting in the "Five Poisons Opera", which was the best way to show the skills of each Kunqu profession. But even so, by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declining trend of Kunqu was irreversible. In 1921, the Kunqu Training Institute was established with the concerted efforts of the people with social consciousness. The Institute hired veteran artists from the Quanfu class, who inherited the "Qianjia traditions" of Kunqu. The advanced teaching philosophy and teaching model nurtured 44 artists who could save the art of Kunqu. They were known as the "Chuanzi Generation". These artists inherited the essence of the "Qianjia traditions" of selected scenes in Kunqu. However, during this period, the artists of the "Chuanzi generation" were forced to turn to other opera genres such as Jingju and Sutan to make a living, and they were also influenced by Western theatrical thoughts and other factors. As a result, they went through different stages of transformation, deviating from traditions and finally returning to traditions. They gradually formed a "new tradition" of Kunqu performance that was based on the "Qianjia traditions" and adapted to the aesthetic needs of contemporary audiences. The art of Kunqu is not only a microco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but a gem of global civilization. Preserving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Kunqu requires not only appropriate policies from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but also the joint efforts of professional Kunqu performers, Kunqu researchers and scholars, and members of the Kunqu Society.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art of performing Kunqu with selected scenes as its carrier by the "Chuanzi generation" be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and win world renown.
參考文獻

一、著作
(一)古籍
﹝漢﹞司馬遷。《史記》第10冊。北京:中華書局 ,1959年。
﹝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臺北:中華書局,2018年。
﹝宋﹞朱熹。《楚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元﹞夏庭芝。《青樓集》。《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2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0年。
﹝元﹞陶宗儀。《輟耕錄》。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明﹞王驥德。《曲律》,《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四)。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0年。
﹝明﹞王士性。《 廣志繹(卷二) 》。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明﹞陸文衡。《嗇庵隨筆(卷四) 》,臺北:廣文書局影印本,1969年。
﹝明﹞潘之恒著。汪效倚輯注,《潘之恒曲話》。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年。
﹝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卷九。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明﹞蔔世臣。〈冬青記·凡例〉,刊載於《古本戲曲叢刊》第二輯。影印北京圖書館藏明刊本。
﹝清﹞李鬥著,汪北平、塗雨公點校。《揚州畫舫錄》。臺北:中華書局,1960年。
﹝清﹞李漁。《閑情偶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
﹝清﹞吳長元。《燕蘭小譜》(五卷)。臺北:明文書局印行,1985年。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清﹞徐珂編輯。《清稗類鈔選》(文學 藝術 戲劇 音樂)。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4年。
﹝清﹞袁景瀾。《吳郡歲華紀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年。
﹝清﹞錢德蒼選編 汪協如校點。《綴百裘》第一至六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清﹞佚名。《審音鑒古錄》。北京:中國書店,2012年。
(二)辭書
王文寶、盛廣智、李英健合編。《中國俗文學大辭典》,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84年。
李學勤主編。《字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
洪惟助主編。《崑曲辭典》(上、下冊)。臺北:國立傳習藝術中心,2002年。
吳新蕾主編。《中國崑劇大辭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三)專書
齊如山。《京劇之變遷》。北京:北平國劇學會,1935年。
顧也文。《朝鮮舞蹈家崔承喜》。上海:上海文娛出版社,1951年。
《文史資料選輯》第二輯。蘇州:蘇州政協編輯(內部刊印),1962年。
《寧波崑劇老人回憶錄》。蘇州:蘇州市戲曲研究室(內部刊印),1963年。
華傳浩演述,陸兼之記錄整理。《我演崑醜》。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79年。
中國藝術研究院編著。《中國古典戲劇論著集成》(五),中國戲劇出版社,1980年。
張舜徽。《說文解字約注》上冊。新鄉:中州書畫社,1983年。
曾永義。《說俗文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
《從腔調說到崑劇》。臺北:國家出版社,2002年。
《戲曲與歌劇》。臺北:國家出版社,2004。
《戲曲本質興腔調新探》。臺北:國家出版社,2007。
《學術論文自選集·甲編、乙編》。臺北:中華書局,2008年。
《戲曲源流新論》(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8。
《戲曲之雅俗、折子、流派》。臺北:國家出版社,2009。
《戲曲學(一)》。臺北∶三民書局,2016。
《俗文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2016。
《「戲曲歌樂基楚」之建構》。臺北∶三民書局,2017。
《戲曲劇種演進史》。北京:現代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9年。
《戲曲演進史(一)》。臺北:三民書局,2021年。
《戲曲演進史(二)》。臺北:三民書局,2021年。
《戲曲演進史(三)》。臺北:三民書局,2021年。
曾永義編撰。周秦譜曲《瀛蓬五弄》。臺北:國家出版社,2016年。
《瀛蓬續弄》。臺北:國家出版社,2016年。
王家熙、許寅等整理。《俞振飛藝術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年。
陳幼韓。《戲曲表演美學探索》。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5年。
梅蘭芳。《舞臺生涯四十年》。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7年。
王傳淞口述,沈祖安、王德良整理。《醜中美》。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年。
周傳瑛口述、洛地整理。《崑劇生涯六十年》。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
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年。
胡忌、劉致中合著。《崑劇發展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年。
《中國比較文學研究資料(1919-1949)》。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陳為禹。《崑劇折子戲初探》。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朱建明選編。《申報崑劇資料選編》。上海:上海崑劇志編輯部(內部刊印),1992年。
李紫貴。《戲曲表導演藝術論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2年。
譚帆、陸煒合著。《中國古典戲劇理論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胡忌編。《鄭傳鑒及其表演藝術》。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內部印行,1994年。
陸萼庭。《清代戲曲家叢考》。北京:學林出版社,1995。
《崑劇演出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趙婧主編。《穆藕初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李嘉球編著。《蘇州名伶》。蘇州:古吳軒出版社,2001年。
洪惟助主編。《崑曲演藝家、曲家及學者訪問錄》。臺北:國家出版社,2002年。
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崑劇繼字輩》。蘇州:蘇州市文化廣播電視管理局編(內部刊印)。2004年。
《南雍驪珠:中央大學名師傳略》。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李春熹選編。《阿甲戲劇論集》(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5年。
周秦、高福民合編。《中國崑曲論壇》(2004至2013)。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5年至014年。
蔡欣欣。《臺灣戲曲研究成果概述(1945-2001)》臺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
《臺灣戲曲景觀》。臺北:國家出版社,2011年
李惠綿。《戲曲表演之理論與鑒賞》。臺北:國家出版社,2006年。
王文章編。《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年。
蔣錫武主編。《藝壇》。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
郭齊勇。《中國哲學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吳新雷。《二十世紀前期崑曲研究》。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7。
《崑劇史考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鄒元江。《戲劇「怎是」講演錄》。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中西戲劇審美陌生化思維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論意象與非對象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
《湯顯祖新論》(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梅蘭芳表演美學體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
陳潔編。《民國戲曲年譜(1912-1949)》。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年。
桑毓喜。《崑劇傳字輩評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陳芳。《崑劇的表演與傳承》。臺北:國家出版社,2010年。
施德玉。《曲牌體與板腔體》。臺北:國家出版社,2010年。
劉綱紀。《中國美學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0年。
王寧。《崑劇折子戲考敘》。黃山:黃山書社,2011年。
《崑劇折子戲研究》。黃山:黃山書社,2013年。
朱棟霖主編。《中國崑曲年鑒》(2012至2021)。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2年至2021年。
俞振飛編印。《粟廬曲譜》。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3年。
鄭培凱主編,汪世瑜口述,陳春苗、張慧記錄整理。《普天下有情誰似咱———汪世瑜談青春版〈牡丹亭〉的創作》。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高美華。《李漁戲曲學三論》。臺北:國家出版社。2016年。
張振犁編著。《中原神話通鑒》第1卷。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17年。
張允和著 歐陽啟名編。《崑曲日記》(修訂版)。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7年。
楊守松。《崑曲大觀——名家訪談錄》「上海 香港 臺灣」「杭州 溫州 郴州」「南京 蘇州」。北京:作家出版社,2017年。
王國維著 葉長海注。《宋元戲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
夏萍主編。《蘭韻傳馨——紀念崑劇傳字輩從藝百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
華瑋主編。《崑曲之美》(上、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

二、論文
(一)期刊論文
〈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民國九年第一期會員姓名表〉,《音樂雜誌》第1卷第7號,1920年。
鄭振鐸,〈中國戲曲的選本〉。《小說月報》第十七卷號外《中國文學研究》。 北京:商務印書館,1927年。
曹心泉述、邵若生記,〈近百年來崑曲之消長〉,《劇學月刊》,1933年,第2期。
郁金,〈德國劇團「琵琶記」底演出〉,《新聞報》本埠附刊,1935年3月21日。
崔承喜,〈中國舞蹈藝術的將來〉,《人民日報》,1952年2月18日。
〈華東創辦崑曲演員訓練班〉,《戲劇報》,1954年,第四期。
梅蘭芳,〈「遊園驚夢」從舞臺到銀幕〉,《中國戲劇》,1961年,第5期。
錢南揚,〈宋金元戲劇搬演考〉,《漢上宦文存》,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
張銘榮,〈我演崑劇「盜甲」〉,《戲曲藝術》,1990年,第7期。
黃源,〈崑曲「十五貫」編演始末〉,《新文化史料》,1995年。
周秦,〈我帶崑曲班〉,《中國戲劇》,1992年5月30日。
曾永義,〈千秋舞霓裳——崑曲的薪傳與維護工作〉,臺灣《聯合報》副刊,1993年1月18日。
〈崑劇已在臺灣奠立——寫在「臺灣聯合崑劇團」赴蘇州會演之前〉,臺灣《聯合報》副刊,2000年3月30日。
〈戲曲在當代因應之道〉,《藝術百家》,2009年。第1期。
〈是非功過任評量 崑劇《良將與魔鬼──雙面吳起》的發想與編撰〉,2018年5月2日晨,曾永義序於臺北森觀寓所。
李曉,〈崑劇表演藝術的「乾嘉傳統」及其傳承〉,《藝術百家》,1997年,第4 期。
〈南崑表演藝術的體系及其創造法則〉《藝術百家》,1998年,第3期。
〈關於崑曲「五毒」與家門藝術的傳承〉,《戲曲學報》,2007年,第2期。
顧斌:〈虎丘曲會〉,《蘇州雜誌》,2000年,第6期。
蔡正仁,〈淺談崑劇的繼承與發展〉,《上海戲劇》,2001年,第6期。
孫漱石,〈上海戲園變遷志〉,《俗文學叢刊》(12),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1 年 。
戴申,〈折子戲的形成始末〉,《戲曲藝術》,2001年,第2期。
呂效平,〈論「現代戲曲」〉,《戲劇藝術》2004 年,第1期;〈再論「現代戲曲」〉,《戲劇藝術》2005年,第1期。
朱棟霖 倪穎,〈「世界遺產」如何傳承發展?——第二屆中國崑劇節展演劇目研討會綜述〉《藝術百家》,2004年,第2期。
吳新雷,〈吳中崑曲發展史考論〉,《南大戲劇論叢》,臺北:中華書局,2005年,頁11。
陳芳,〈從‘搜山、打車’身段譜探抉崑劇表演的「乾、嘉傳統」〉,《戲曲研究》,2006年,第11期。
〈傳神不傳形 以‘拾叫’為例論崑劇表演的傳承〉,《香港戲劇學刊》,第7期。
周秦,〈姑蘇風範的現代延展 記蘇崑優秀青年演員沈豐英〉,《中國戲劇》,2006年,第12期
〈蘇州大學的崑曲教育〉,《藝術教育》,2007年4月1日。
樊寧,〈顧篤璜:「原汁原味」崑劇夢〉,《光明日報》,2008年6月11日。
周華斌,〈戲曲腳色行當形成的規律〉,《戲曲學報》,2008年,第3期。
李斌,〈試論臺灣崑曲傳播〉,《戲曲研究》,2009年,第1期。
辛亞民,〈「師·彖」「毒」字考辨〉,《周易研究》,2009年,第4期。
元鵬飛,〈「腳色」與 「雜劇色」 辨析〉,《戲劇藝術》, 2009年,第4期。
蘇麗萍,〈從「學研」「新知」「推鑒」入手北京大學白先勇崑曲傳承計畫啟動〉,《光明日報》,2009 年12月9日。
鄒元江,〈從梅蘭芳對「遊園驚夢」的解讀看其對崑曲審美趣味的偏離〉,《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2010年,第4期。
〈從青春版《牡丹亭》上演十周年看崑曲傳承的核心問題〉,《中國戲曲學院學報》,2015年,第2期。
〈傳承作為崑曲國家文化戰略確立的關鍵〉,《藝術百家》, 2017年,第4期。
〈崑劇「傳」字輩口述史的當代意義〉,《民族藝術》,2019年,第4期。
〈論「類」思維與中國戲曲藝術的審美譜系〉,《民族藝術》,2021年,第1期。
〈「戲曲現代化」焦慮與當代戲曲發展的未來走向〉,《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 2021年,第1期。
〈彼得·塞勒斯導演的「先鋒版」《牡丹亭》是「復興崑曲的努力」?〉,《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6期。
〈從《申報》(1924—1941)看崑劇傳習所「傳」字輩的盛與衰〉,《藝術百家》,2022年,第1期。
吳婷、鐘靜,〈「蘇州大學白先勇崑曲傳承計畫」啟動〉,《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5月18日。
王馗,〈崑曲流派與姑蘇風範〉,《戲曲學報》,2010年,第7期。
朱錦華,〈崑曲摭憶之七:藝高膽大夜盜甲〉,《上海戲劇》,2010年,第7期。
施德玉,〈崑劇在臺灣之概況及其當前之表演類型〉,《戲曲學報》,2010年,第8期。
謝柏梁,〈崑曲文化的當代復興之路———從臺北中央大學戲曲研究室說起〉,《藝術百家》,2010年,第6期。
王安祈,〈崑劇在臺灣的現代意義〉,《臺大中文學報》,2001年,第14期。
〈崑劇表演傳承中京劇因數的滲入〉,《戲劇研究》,2012年,第10期。
〈臺灣崑劇團保留的崑曲折子〉,《戲曲研究通訊》,2014年,第9期。
朱恒夫,〈論崑劇與蘇劇的關係〉,《江蘇社會科學》,2012年,第1期。
〈民國年間新聞界對崑劇「傳字輩」形象的真實書寫〉,《中國戲曲學院學報》,2021年,第3期。
範金民,〈「蘇樣」「蘇意」: 明清蘇州領潮流〉,《南京大學學報》,2013年,第4期。
王立元,〈讓崑曲「牡丹花」開得更持久——北大崑曲傳承新五年計劃啟動〉,《中國文化報》,2013年3月26日。
王寧,〈當下崑劇折子戲的恢復原則與策略〉,《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2014年12月31日。
林佳儀,〈論徐炎之、張善薌在臺灣的崑曲薪傳及表演特色〉,《戲劇研究》,2014年,第13期。
蔡欣欣,〈臺灣「水磨曲集崑劇團」的崑曲教學與劇目傳習〉,《戲曲學報》,2015年,第12期。
郭英德,〈「本色當行」的中國古典戲曲研究——重讀曾永義《明雜劇概論》〉,《文學研究》,2016年,第5期。
洪惟助,〈臺灣崑劇團的營運策略及其影響〉,《中國戲曲學院學報》,2017年,第3期。
華瑋,〈崑曲進校園:在香港中文大學推廣崑曲之經驗與反思〉,《戲曲學報》,2017年,第17期。
弓橙,〈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崑曲)傳承基地北大掛牌〉,《中國藝術報》,2018年04月13日。
朱玲,〈中國崑劇英譯的現狀、問題與對策〉,《外語教學》,2019年,第5期。
張振濤,〈風多雜鼓聲—楊蔭瀏、吳畹卿與天韻社〉,《中國音樂學》,2019年第4期。
李霖,〈德譯本「牡丹亭」赴歐演出考論—以1936年奧地利「六幕」演出為中心〉,《戲曲研究》,2019年,第10期。
洪逸柔,〈從《西廂記‧寄柬、長亭、猜寄》看當代崑劇折子戲之捏創〉,《戲曲學報》,2019年,第21期。
陳均,〈北京大學早期崑曲教育考述———以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崑曲組為中心〉,《中國戲曲學院學報》,2019年,第3期。
陳均 程思煜,〈崑曲「入遺」二十年的崑曲傳承、教育與傳播〉,《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2021年,第6期。
柯凡,〈崑曲「入遺」二十年來理論研究情況綜述〉,《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2021年,第6期。
(二)學位論文
林宜貞,〈臺灣崑曲發展的傳承脈絡〉,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胡斌,〈近现代崑曲教育研究〉,上海戲劇學院戲劇與影視學博士論文,2010年。
張繼超,〈崑劇丑角研究〉,中國藝術研究院戲劇戲曲學博士論文,2010年。
劉軒,〈崑劇表演演變研究〉,上海戲劇學院戲劇與影視學博士論文,2017年。
周南,〈上海「崑大班」研究〉,上海戲劇學院戲劇與影視學博士論文,2018年。
洪柔逸,〈崑劇《西廂記》演繹研究——從明清到當代〉,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8年。
三、影音及网站資料
《崑曲百種大師說戲》,上海:浦睿文化出版社。
《崑劇名家錄影》,臺北:傳統藝術中心出版。
《梅蘭芳老唱片全集》,上海:中國唱片上海分公司出版發行。
《蔡文姬》,臺北:吉隆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錄影。
《二子乘舟》,臺北:久天有限公司錄影。
《良將與魔鬼:雙面吳起》,臺北:久天有限公司錄影。
《曲聖魏良輔》,南京:江蘇文化音像出版社。
詞典網,網址為:https://www.cidianwang.com/
香港中文大學網站資訊,網址為:https://www.cuhk.edu.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