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鄉村振興與社會工作: 資産爲本式農村社區活化的廣東本土經驗與反思
作者:鍾耀林
作者(外文):ZHONG, YAOLIN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工作學系
指導教授:王篤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2
主題關鍵詞:鄉村振興社區活化社會工作資産爲本社區發展模式本土化Rural revitalizationCommunity activationSocial workAsset ba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Indigeniz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
壹、中文部分
中共廣東省委農辦綜合處(2007)。廣東新農村建設回顧與展望。南方農村,1,4-8。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14)。廣東介紹。取自http://www.gov.cn/guoqing/2013-03/20/content_5046163.htm
文彤、張慶芳(2018)。利己? 利他? 社會責任視角下鄉村社區旅遊精英再認識。思想戰線,6,161。
文建會(1995)。社區總體營造簡要數據。台北: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軍、張賽軍(2006)。社會資本與社區脫貧——對社會資本獨立性功能的分析。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3,19-24。
文軍、黃銳(2008)。論資産爲本式社區發展模式及其對中國的啓示。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6,74-78。
方雅慧(2008)。偏鄉社區營造之啟動:宜蘭社區大學的課程案例。Journal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1,65-96。
王仕傑(2011)。德育的人學立場與生命觀照。黃岡師範學院學報,2。
王本壯(2014)。落地生根:臺灣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踐(初版)。台北市:唐山出版:正港資訊文化發行。
王本壯(2017)。社區X營造:政策規劃與理論實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王郁昭(2014)。城鎮化發展,不能以犧牲農村爲代價。西部大開發,5,58。
王思斌(2001)。試論我國社會工作的本土化。浙江學刊,2。
王思斌(2011)。中國社會工作的嵌入性發展。社會科學戰線,2,206-222。
王思斌(2015)。社會工作概論(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思斌(2019)。中國特色社會工作體系建設的內容、特點與原則。中國社會工作,13,14-15。
王思斌(2020a)。我國社會工作從嵌入性發展到融合性發展之分析。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29-38。
王思斌(2020b)。社會工作參與公共危機事件治理中專業功能的嵌合性實現——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治理爲基礎。社會工作與管理,6,5-11+21。
王思斌(2021)。在新階段新格局下積極推進社會工作事業發展。中國社會工作,1,7。
王娟(2017)。「家國同構」思想的當代價值探究。学园,9,3-3。
王峰明(2015)資本、資本家與資本主義——從馬克思看皮凱蒂的《21世紀資本論》。天津社會科學,3,4-20。
王悅晨(2011)。從社會學角度看翻譯現象:布迪厄社會學理論關鍵字解讀。中國翻譯,1,5-13+93。
王唯山(2017)。世界文化遺産鼓浪嶼的社區生活保護與建築活化利用。上海城市規劃, 6,23-27。
王國麗、羅以洪(2021)。打贏脫貧攻堅戰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銜接耦合機制研究.農業經濟,1,35-37。
王朝明、孫蓉、聶富強(2009)。社會資本與城市貧困問題研究——一個理論框架及四川城市社區經驗證據的檢驗。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王曉毅(2017)。警惕資本下鄉給農村帶來的四大風險。農村工作通訊,23,51。
王篤強(2006)。資產形成式抗貧政策的省思。臺灣社會福利學刊,5,71-92。
王篤強(2007)。貧窮、文化與社會工作:脫貧行動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洪葉文化。
王鵬(2014)。保留抑或消滅?——論城鎮化進程中農村發展的法律問題。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49-55+60。
包亞明(譯)(1997)。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原作者:Bourdieu)。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史鐵爾(2014)。從嵌入、資産的視角審視「樂和」鄉村建設。中國鄉村發現,1,48-49。
甘炳光(2011)。新建城區社區發展的實踐與創新。社區發展季刊,135,99-409。
田毅鵬(2012)。「村落終結」與農民的再組織化,人文雜志,1,155-160。
石文博(2017)。社區共同體的再生:傳統村落活化設計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1802&filename=1018035314.nh&uniplatform=NZKPT&v=WV0XXQKUrfx_3GZ2e2hjrPU9SsqZA_9K59ooVwpkkTUAHh9ugFHZCSrn6kf04_vb
刘尧(2010),社区教育的内涵、特点与功能探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110-114。
刘建娥(2010)。乡-城移民社会融入的实践策略研究——社区融入的视角。社会,1,127-151。
向羽、袁小良、張和清(2020)。「雙百社工」在鄉村社會治理中何以可爲。社會工作,4,97。
成曉光(2009)。語言哲學視域中主體性和主體間性的建構。外語學刊,1,9-15。
朱良文(2015)。對傳統民居「活化」問題的探討。中國名城,11,4-9。
朱雨欣、郭偉和(2020)。中國農村社會工作實踐策略的模式分類——基於雙層分類框架的透視。社會建設,5,35-46+23。
朱健剛(2010)。社區組織化參與中的公民性養成——以上海一個社區爲個案。思想戰線,2,55-60。
朱健剛(2021)。社會實驗視域下的社會組織介入社區營造——以一個老城廂社區的活化實踐爲例。河北學刊,2,170-181。
朱益生(2002)。社區總體營造的美麗與哀愁。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22/22-11.htm
朱偉玨(2005)。「資本」的一種非經濟學解讀——布迪厄「文化資本」概念。社會科學,6,117-123。
闫红红、张和清(2019)。优势视角下农村妇女组织与社区参与的实践探索——以广东省 M 村妇女社会工作项目为例。妇女研究论丛,2,44-54.
阮光勛(2014)。促進質性研究的品質與可信性。國教新知,1,92-102。
何美慧(2014)。臺灣社區營造之五——西螺老街社區活化經驗。開放時代,5。
何雪松、童敏、郭偉和、陳濤、王小蘭、吳帆、徐選國(2017)。「社會工作理論: 哲理反思與文化自覺」筆談。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6。
吳帆(2017)。現實元素的解析與嵌入:對社會工作理論的適應性和本土化思考。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6,18-22。
吳明儒、呂朝賢、陳昭榮(2008)。社區能力指標與地理資訊系統(GIS)應用之研究:以台南市社區發展協會為例。「台灣社會福利學會2008 年年會暨新世代社區保障制度的建構與創新:跨時變遷與跨國比較」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中正大學。
吳明儒、林欣蓓(2011)。社區結盟,社區培力與社區行動之個案研究——以台南市北區社區旗艦計畫團隊為例。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1,45-89。
李水山(2004)。韓國的新村運動。中國改革:農村版, 4,56-57。
李芳、何雪松、童小軍、梁建雄(2017)。社會工作理論的本土化。中國社會工作,28,11-12。
李芳、郭偉和、盧暉臨、萬江紅(2019)。鄉村振興來了,農村社會工作如何布局。中國社會工作,1,8-9。
李迎生(2008)。構建本土化的社會工作理論及其路徑。社會科學,5,77-80。
李政賢等、廖志恆、林靜如(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原作者:Uwe Flick)。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李美枝(1993)。從有關公平判斷的研究結果看中國人之人己關係的界限。本土心理學研究,1,267-300。
李培林(2013)。小城鎮依然是大問題。甘肅社會科學,3,1-4
李雪萍、陳艾(2013)。社區組織化:增強社區參與達致社區發展。貴州社會科學,5,150-155。
李慧、楊君(2013-07-09)。城鎮化不是消滅農村。光明日報,003版。
李慧貞(2015)。「自欺欺人」的優勢視角——對優勢視角的五大批判。學理論,3,52-53+74。
李曉園、鍾偉(2018)。鄉村振興中的精准扶貧:出場邏輯、耦合機理與共生路徑。 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學報,5,122-130。
李聲吼、謝振裕、盧瑀聰、張淯晴(2013)。高雄市績優社區發展協會資產調查之研究。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2,1-24。
杜玉華、文軍(2010)。從福利爲本到資産爲本:社會政策發展的新趨向。河北學刊,4,120-123+125。
杜烽、陳文川、黃淑怡、林倩(2018)。政府內部控制制度變遷演化:內生動力抑或外力驅動——基於反腐倡廉視角。財會通訊,20,114-117+129。
肖唐鏢(2006)。當前中國農村宗族及其與鄉村治理的關係——對新近研究的評論和分析。文史哲,4,156-163。
豆書龍、葉敬忠(2019)。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的有機銜接及其機制構建。改革,1,19-29。
邱國棟、白景坤(2007)。價值生成分析:一個協同效應的理論框架。中國工業經濟,6,88-95。
邱澤奇(譯)(2009)。社會研究方法(第11版)(原作者:Earl Babbie)。北京:華夏出版社。
陆自荣、张颖(2016)。城市社区感知融合度的影响因素——基于三个群体的比较。城市问题,3,92-103。
周晨虹(2014)。內生的社區發展:「資産爲本」的社區發展理論與實踐路徑。社會工作,4,41-49。
周愛萍、姚明月(2020)。社會工作參與鄉村振興的機制與路徑研究。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60-65。
尚重生、龍彬(2015)。近代鄉紳衰落原因探析。長江論壇,2,80-85。
於立(2016)。英國鄉村發展政策的演變及對中國新型城鎮化的啓示。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30-34。
林英彥(譯)(1995)。利用地域資源使地域活性化之計劃方法(原作者:目瀨守男)。臺灣土地金融季刊,3,1-15。
林勝義(2011)。社區工作。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林萬億(2016)。臺灣的社會福利:歷史與制度的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奐平清(2010)。「關係社會學」研究反思。科學社會主義,1,107-110。
姚叔邊(2014)。淺析農業農村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科教導刊(電子版),36,115-115。
姚瀛志(2011)。社區組織理論與實務技巧。新北:楊智文化。
姜新月、吳志宏(2018)。社區營造對於中國鄉村活化的啓示——以島根縣村落活化爲例。城市建築,11,63-66。
胡曉霞、陳彤(2008)。儒家文化與中國農村基層治理。新疆社會科學,1,15-20。
風笑天等(譯)(2007)。定性研究:經驗資料收集與分析的方法(第3卷)(原作者:Denzin 與Lincoln)。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唐日松等(譯)(2005)。國富論(原作者:Adam Smith)。北京:華夏出版社。
唐任伍、肖彥博、唐常(2020)。後精准扶貧時代的貧困治理——制度安排和路徑選擇。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133-139。
姬亞楠(2016)。論鄉紳文化的衰落與鄉土社會價值的重建——以劉慶邦的《黃泥地》爲例。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135-137。
徐子方(2019)。生命:悲怨文學的活力之源。文史哲,4,96-102。
徐永祥、楊威威、徐選國(2018)。社會性、主體性與社會工作知識結構及實務模式的反思性建構——來自福柯的啓示。社會建設,4,36-47。
徐震(1985)。臺灣地區社區發展工作的檢討與展望,中國福利事業協進會。社會建設季刊,56,20-28。
徐震(2004)。台灣社區發展與社區營造的異同——論社區工作中微視與鉅式的兩條路線。社區發展季刊,107,22-32。
徐繼存(2015)。中國傳統社會的鄉紳階層及其衰落。當代教育與文化,1,102-107。
時少華、梁佳蕊(2018)。傳統村落與旅遊:鄉愁挽留與活化利用。長白學刊,4, 142-149。
殷妙仲(2011)。專業,科學,本土化:中國社會工作十年的三個迷思。社會科學,1,63-71。
莊瑞菱(2001)。組織台北市某社區健康促進委會之形成過程及結果(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8d37yj
袁鑌(2002)。注重技術, 講究實效, 崇尚自然——德國生態村建設的啓示。世界建築,12,18-21。
郭大力、王亞南(譯)(2009)。資本論(原作者:Karl Marx)。上海:三聯書店。
郭立(2014)。地方高校區域協同效應的運行機制及策略。黑龍江高教研究,2,69-71。
郭偉和、徐明心、陳濤(2012)。社會工作實踐模式:從「證據爲本」到反思性對話實踐——基於「青紅社工」案例的行動研究。思想戰線,3,34-39。
郭瑞坤、郭彰仁、鄭心儀(2007)。以鄉村旅遊活化地區發展之策略研究。觀光研究學報,1,23-45。
陳永勝、牟麗霞(2007)。西方社區感研究的現狀與趨勢。心理科學進展,1,169-173。
陳其南(1995)。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產業發展。臺灣手工業,55,4-9。
陳林、劉雲剛(2018)。日本的鄉村驛站建設經驗及其借鑒。 國際城市規劃,2,128-134。
陳紅莉、李繼娜(2011)。論優勢視角下的社區發展新模式——資産爲本的社區發展。求索,4,75-76+68。
陳韋良、王鐘慶、林易申、周稚傑、高東緯、羅慶徽(2010)。以資產為本的社區發展策略——社區醫學訓練與社區資源整合應用新思維。醫學教育,1, 66-72。
陳寒非、高其才(2018)。鄉規民約在鄉村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實證研究。清華法學,1,62-88。
陳琦、劉髓德(1997)。當代教育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陳雷(2010),論社會資本:社會資本視角下的社區主導型發展研究。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陳錦煌、翁文蒂(2003)。以社區總體營造推動終身學習,建構公民社會。國家政策季刊,3,63-90。
陳錫文(2018)。從農村改革四十年看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行政管理改革,4,4-10。
陳濤、徐其龍(2018)。社會工作介入鄉村振興模式研究——以北京市Z村爲例。國家行政學院學報,4,73-77+149。
陳濤(2014)。農村社會工作及其主體角色定位。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6-9。
陳濤(2017)。社會工作在鄉村振興中大有可爲。中國社會工作,34,28。
馬曉輝(2006)。胡塞爾從主體性到主體間性的哲學路徑。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60-61+44。
高芙蓉(2021)。社會工作在地化的脫嵌與重嵌。中州學刊,3,69-74。
國家統計局(2020)。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取自https://data.stats.gov.cn/search.htm?s=%E4%BA%BA%E5%9D%87GDP
崔月琴、袁泉(2011)。社會管理的組織化路徑——社區民間組織的「均衡化」發展。社會科學戰線,10,178-185。
張世雄(2006)。論當前社區工作及其教育走向。取自http://www1.pu.edu.tw/~TACS/linkpaper/11.pdf
張世雄(2007)。社區變遷與社區充權的路徑。臺灣社會福利學刊,2,183-189。
張立(2016)。鄉村活化:東亞鄉村規劃與建設的經驗引薦。國際城市規劃,6,1-7。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35,87-120。
張和清、楊錫聰、古學斌(2008)。優勢視角下的農村社會工作——以能力建設和資産建立爲核心的農村社會工作實踐模式。社會學研究,6,174-193+246。
張和清(2008)。農村社會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張和清(2012)。全球化背景下中國農村問題與農村社會工作。社會科學戰線, 8, 175-185。
張和清(2017)。雙百駐村工作十要十不要。取自http://www.shuangbai-plan.org/research/13342/
張和清(2021年1月5日)。新時期中國農村社會工作的專業使命。中國社會科學報,1版。
張莉莉(2016)。農村社區進程中的傳統治理資源活化與現代治理文化的結合——以德清爲例。決策與資訊,14,16-17。
張斌、彭紅霞、張志(2015)。協同創新機制下「遙感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教學探索。中國地質教育,1。
張德永(2013)。社區、成人學習與社會資本。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梁巧、吳聞、劉敏、盧海陽(2014)。社會資本對農民合作社社員參與行爲及績效的影響。農業經濟問題,11,71-79。
章文光(2019)。精准扶貧與鄉村振興戰略如何有效銜接。人民論壇,4,106-107。
章玉春、孟慶紅(2010)。對溫鐵軍、茅於軾、賀雪峰等人的新農村建設觀點綜述。 經濟研究導刊,14,13-14。
習近平(2019)。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爲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社會主義論壇,7,4-6。
許雅惠(2011)。社區能力與社區工作者關鍵能力:成人學習觀點的分析。臺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1,91-135。
麻國慶(2017)。民族村寨的保護與活化。旅遊學刊,2,5-7。
黃光國(1988)。中國人的權力遊戲。台北: 巨流圖書公司。
黃武忠(2001)。社區總體營造之理念與實務,行政院社區總體營造規劃師研習手冊,臺北: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
黃洪(2005)。以資産爲本推行社區經濟發展——香港的經驗與實踐。江蘇社會科學,2,227-231。
黃瓴、沈默予(2018)。基於社區資産的山地城市社區線性空間微更新方法探究。規劃管理,2,18-24。
黃源協、劉素珍、莊俐昕、林信廷(2010)。社區社會資本與社區發展關聯性之研究。公共行政學報,34,29-75。
黃源協、劉素珍(2009)。 社會資本對台灣社區發展之政策意涵。行政暨政策學報,48,155-192。
黃源協、劉素珍(2009)。社會資本對台灣社區發展之政策意涵。行政暨政策學報,48,155-92。
黃源協、蕭文高、劉素珍(2009)。從「社區發展」到「永續社區」——台灣社區工作的檢視與省思。臺大社會工作學刊,19,87-131。
黃銳、文軍(2013)。走出社區的迷思: 當前中國社區建設的兩難抉擇。社會科學,2,62-67。
黃耀明(2013)。落地生根:中國社會工作本土化與基礎理論建構。社會工作,5,7-12+150。
喬金亮(2013)。資本下鄉:鼓勵「務農」警惕「圈地」。決策探索,3,38-39。
搜狐網(2021)。廣東人均GDP不敵江蘇、浙江,全省2/3地市人均GDP低於全國平均水準。取自:https://www.sohu.com/a/469762881_99918197
曾旭正(2007)。臺灣的社區營造。台北:遠足文化出版社。
曾旭正(2017)。公部門如何整合推動社區協力政策。載於王本壯等(2017)。社區X營造: 政策規劃與理論實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曾家達、殷妙仲、郭紅星(2001)。社會工作在中國急劇轉變時期的定位。社會學研究,2,34。
曾華源(2004)。衝突或和諧優先:都市社區總體營造規劃之省思。社區發展季刊,107,64-77。
曾梓峰(2003)。學習型區域作為新故鄉地方營造的一種模式——地方產業交流中心的發展策略。「地區活力與新故鄉發展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台北大學。
童敏(2009)。社會工作本質的百年探尋與實踐。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60-67。
萬江紅(2021)。農村社會工作人才如何助力鄉村振興?。取自https://mp.weixin.qq.com/s/T5-B6qkrdXMLhipr1Bjmkw
萬忠、方師樂(2019)。鄉村振興戰略視角下廣東省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研究。農業經濟問題,2,117-124。
葉春生(2004)。活化民俗遺産使其永保於民間。民間文化論壇,5,84-86。
葉德珠、連玉君、黃有光(2015)。文化與儲蓄:基於優勢分析的跨國實證研究。金融評論,3,31-44。
費孝通(2020)。鄉土中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賀雪峰(2006)。農民本位的新農村建設。開放時代,4,39-41+38。
賀雪峰(2007)。新農村建設的重點與著力點。新西部,9,72-73。
賀雪峰(2012)。駁厲以寧:警惕資本下鄉。取自https://www.guancha.cn/he-xue-feng/2012_12_20_115422.shtml
鄒宜斌(2005)。社會資本:理論與實證研究文獻綜述。經濟評論,6,120-125。
鈕文英(2015)。研究方法與論文撰寫(二版修訂版)。台北:雙葉書廊。
韩君、王君俏、王悦、谢博钦(2021)。社区高龄老年人抑郁与社区融合度的相关性。护理研究,7,1145-1150。
馮旭、王凱、馬克尼(2019)。日本鄉村規劃建設治理研究。中國工程科學,2,34-39。
馮朝睿(2020)。後精准扶貧時代雲南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多中心協同反貧困治理效果評價研究。經濟問題探索,7,135-146。
新華網(2017年12月30日)。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2017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傳遞六大新信號。取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8137071388242864&wfr=spider&for=pc
楊宜音(1995)。試析人際關係及其分類——兼與黃光國先生商榷。社會學研究,5,18-23。
楊宜音(2001)。自己人:從中國人情感格局看婆媳關係。本土心理學研究,16,3-41。
楊宜音(2008)。當代中國人公民意識的測量初探。社會學研究,13,3。
楊國樞(1982)。心理學研究的中國化:層次與方向。載於楊國樞、文崇一(1982)。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楊國樞(1993)。我們爲什麽要建立中國人的本土心理學。本土心理學研究,1,24。
溫鐵軍(2005)。如何建設新農村。北方經濟(綜合版),12,13-15。
溫鐵軍(2006)。新農村建設:挑戰與反思。理論探討,6,74-76。
厲以寧(2008)。論城鄉二元體制改革。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5-11。
厲以寧(2012)。雙向城鄉一體化顯露生機。決策探索,11,16-17。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2012)。概念地圖。 取自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679259/
廣東省人民政府(2020年4月29日)。省統計局發布《2019年廣東人口發展狀況分析》常住人口進一步向珠三角聚集。取自http://www.gd.gov.cn/gdywdt/bmdt/content/post_2985833.html
廣東省民政廳(2016)。廣東省社會工作十年發展報告。取自http://mzzt.mca.gov.cn/article/sggzzsn/jlcl/201611/20161100887284.shtml
廣東省民政廳(2019)。廣東省民政廳關於做好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建設運營示範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粵民函〔2019〕17號)。取自:http://smzt.gd.gov.cn/zwgk/tzgg/content/post_1707442.html
廣東省民政廳(2020)。關於實施“廣東兜底民生服務社會工作雙百工程”的通知(粵民發〔2020〕142號)。取自:http://smzt.gd.gov.cn/gkmlpt/content/3/3492/post_3492197.html#1668
廣東省民政廳(2021年1月4日)。回顧「十三五」——廣東民政不斷改善民生福祉爲群眾幸福續航加碼。取自http://smzt.gd.gov.cn/mzzx/mzyw/content/post_3166122.html
翟學偉(2009)。是「關係」,還是社會資本。社會,1,109-121。
蔡必焜、王俊豪、王俊雄(2009)。推動鄉村社區發展的一些思考。農民組織學刊,8,23-61。
蔡必焜、王俊豪(2011)。社會資本與永續社區發展:概念探討與研究議題。「新故鄉運動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台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
蔡必焜、陳美芬(2011)。社區資本運用之研究——三個農村社區發展經驗之比較。社區發展季刊,135。
蔡清毅(2016)。低碳茶鄉 社區活化——臺灣新北市坪林鄉案例。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137-139。
蔣永穆、周宇晗(2018)。改革開放40年城鄉一體化發展:歷史變遷與邏輯主線。貴州財經大學學報,5,1-10。
趙一紅(2016)。我國本土化老年社會工作的發展路徑研究。社會科學輯刊,1,43-47。
趙善如、王仕圖、張麗珠、陳婕誼、湯於萱、龔家琳(2013)。在稀少中看見豐富——澎湖縣望安鄉社區資產之探究。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2,25-68。
鄧湘漪、陳秋山(譯)(2011)。社會工作與社區:實踐的批判性脈絡(原作者:Stepney, P.與Popple, K.)。台北: 心理出版社。
鄧瑋、張鼎宇(2020)。活化與營造:鄉村振興的內驅性路徑研究。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46-53。
鄭伯紅、楊靖(2020)。鄉村振興背景下的鄉村社區資本活化。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6,85。
鄭杭生、邵佔鵬(2015)。治理理論的適用性、本土化與國際化。社會學評論,2,34-46。
鄭廣懷、向羽(2016)。社會工作回歸「社會」的可能性——臺灣地區社會工作發展脈絡及啓示。社會工作,5,30-42+126。
鄭廣懷、張若珊(2020)。價值理念的本土化:三十年來中國社會工作發展的反思。中國研究,2,203-219+272。
劉志偉(2017)。傳統鄉村應守護什麽「傳統」——從廣東番禺沙灣古鎮保護開發的遺憾談起。旅遊學刊,2,7-8。
劉岩、劉威(2008)。從「公民參與」到「群眾參與」——轉型期城市社區參與的範式轉換與實踐邏輯。浙江社會科學,1,86-92。
劉建中(2009)。協同學與社區自發性群眾體育組織形成與發展機制。體育學刊,8,40-43。
劉釗啓、劉科偉(2016)。鄉村規劃的理念,實踐與啓示——臺灣地區「農村再生」經驗研究。現代城市研究,6,54-59。
劉淑瓊、彭惠(2007)。專業自主?組織自利?——論少年安置機構契約委託的篩案問題。臺大社會工作學刊,14,61-121。
劉繼同(2007)。「中國特色」社會工作與構建和諧社會。甘肅理論學刊,6,58-65。
潘偉光(韓)、鄭靖吉, 魏蔚(譯)(2005)。韓國新村運動——20世紀70年代韓國農村現代化之路(原作者:樸振煥(韓))。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衛小將(2012)。社會工作本土化研究之闡述。學習與實踐,5,86-91。
衛小將(2019)。精准扶貧中群眾的「求貧」心理與情感治理。中國行政管理,7,72-76。
衛小將(2020)。「生活政治」治理:精准扶貧工作新轉向。江海學刊,4,101-107。
餘民寧(1997)。 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商鼎文化。
燕繼榮(2006)。投資社會資本—政治發展的一種新維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盧思嶽(2005)。社區總體營造概論,台灣社造聯盟。取自http://47go.org.tw/article/480
盧敏健(2021)。專業社會工作嵌入性發展理論與實踐研究綜述。社會與公益,3,14-17。
蕭易忻(2020)。論經濟全球化下的鄉村振興:再思資産爲本的社區發展理論。社會工作與管理,1,21-28。
賴兩陽(2013)。初生之犢不怕虎?一個花蓮新成立社區的培力與輔導歷程。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3,159-196。
賴兩陽(2016)。聯合社區的理念、實踐與反思:以「福利化社區旗艦型計畫」為例。臺北:洪葉文化公司。
錢寧、田金娜(2011)。農村社區建設中的自組織與社會工作的介入。山東社會科學,10,29-34。
閻東彬(2011)。正確認識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的「雙輪驅動」關係。北方經濟,24,5-6。
謝冰雪(2014)。資産爲本視角下的社區發展——基於新疆H村社區發展項目的個案研究。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6,66-71。
謝政勳(2016)。SWOT分析應用於社區發展經營策略之研究——以參與農村再生培根計畫之社區為例。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3,1-44。
鍾耀林、王篤強(2019)。超越邏輯混亂:重識社會工作專業的實務智慧與致用性。 社會建設,3,71-81。
鍾耀林(2016)。資産建設與社區發展的本土實踐——廣東湛江尚義社工「從互助小組到社區再造」案例。載於張和清等人(2016)。社區爲本的整合社會工作實踐:理論、實務與綠耕經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鍾耀林(2020)。農村空置小學改建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路徑新探——基於中國臺灣地區社區活化經驗的啓示。社會工作與管理,4,78-88。
簡春安、鄒平儀(2018)。社會工作研究方法(上)。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
簡春安、趙善如(2010)。社會工作理論。台北市:巨流出版社。
顏寧(譯)(2011)。質性研究:設計與施作指南(原作者:Merriam, S. B)。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顔小釵、黃耀明、廖曉義、蘭樹記(2018)。社會工作人才應該如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中國社會工作,25,12-13。
蘭昕(2017)。建築設計如何基於傳統,活化當下。美與時代(城市版),8,8-9。
黨永鋒(2017)。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是跨域「中等收入陷阱」的戰略抉擇。經濟研究參考,24,31-33。
黨國英(2017)。中國鄉村社會治理現狀與展望。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2-7

貮、西文部分
Addams, J. (1910). Charity and social justice. The North American Review, 192(656), 68-81.
Agbo, S. A. (2007). Addressing school-community relations in a cross-cultural context: A collaborative action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First Nations and the schoo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Rural Education, 22(8), 1-14.
Ando, H., Cousins, R., & Young, C. (2014). Achieving saturation in thematic analysis: Development and refinement of a codebook. Comprehensive Psychology, 3, 03-CP.
Bjerke, B. (2007). 11. Face-to-Face Research: Interviews, Conversations and Dialogues. The principles of knowledge creation: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225.
Black, W.G .( 1991) .“ Social work in World War I :A method lost” .Social Service Review 65 ( September).
Bourdieu, P. (1980). Le capital social: notes provisoires. Actes de la recherche en sciences sociales, 31(1), 2-3.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 241-260). New York, NY: Greenwood Press.
Bradshaw, T. K. (2007). Theories of poverty and anti-poverty programs in community development. Community Development, 38(1), 7-25.
Burleigh, S. A., Farber, R. S., & Gillard, M. (1998). Community integration and life satisfaction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Long-term findings. 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52(1), 45-52.
Burt, R. S. (1992). Structural hol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praro, J. F. (2004). Community organizing+ community development= community transformation. Journal of Urban Affairs, 26(2), 151-161.
Chan, D. V., Helfrich, C. A., Hursh, N. C., Rogers, E. S., & Gopal, S. (2014). Measuring community integration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and participatory mapping for people who were once homeless. Health & place, 27, 92-101.
Chaskin, R.J., Brown ,P., Venkatesh, S. and Vidal, A. (2001). Building Community Capacity.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Coleman, J. S. (1988) .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of Sociology, 94(1), 95-120.
Corbin, J., & Strauss, A. (2014).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Sage publications.
Crabtree, B. F., & Miller, W. L. (1992).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1st ed.). London:Sage.
Craig, G. (2007). Community capacity-building: Something old, something new….?,Critical Social Policy, 27(3):335-359.
Crapanzano, V. (2013). Tuhami: portrait of a Morocca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eFilippis, J. (2001). The myth of social capital in community development. Housing policy debate, 12(4), 781-806.
Denzin, N. K. (1978). Triangulation: A case for methodological evaluation and combination. Sociological methods, 339-357.
Denzin, N. K. (1989). The research act: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 (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Dhesi, A. S. (2000). Social capital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 35(3), 199-214.
Dijkers, M. (1998). Community integration: conceptual issues and measurement approaches in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Topics in Spinal Cord Injury Rehabilitation, 4(1), 1-15.
DuBois, B., &Miley , K .K .( 4th ed.) ( 2002) .Social work :an empowering profession . Boston: Allyn and Bacon.
Durlauf, S. N., & Fafchamps, M. (2003). Empirical studies of social capital: a critical survey.Madison:University of Wiconsin.
Emmett, T. (2000). Beyon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lternative routes to civil engagement and development in South Africa. Development Southern Africa, 17(4), 501-518.
Ennis, G. and West, D. (2010). “Exploring the Potential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in Asset-ba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 Practice and Research” Australian Social Work 63(4):404-417.
Enriquez, V. G. (1989). Indigenous psychology and national consciousness. Study of Languages and Cultures of Asia and Africa: Monograph Series, (23).
Ferguson, R. F. & Dickens, W. T. (eds.) (1999). Introduction, in Urban Problems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pp. 1-31). Washingti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Flexner , A .( 1915) .Is social work a profession ? I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arities and Correction ( pp.578 -579)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Fyfe, N. R. (2005). Making space for “neo‐communitarianism”? The third sector, state and civil society in the UK. Antipode, 37(3), 536-557.
Gaiser, T. J. (2008). Online focus groups. The SAGE handbook of online research methods, 290-306.
Gerrard, P., Kazis, L. E., Ryan, C. M., Shie, V. L., Holavanahalli, R., Lee, A., ... & Schneider, J. C. (2015). Validation of the Community Integration Questionnaire in the adult burn injury population. Quality of life research, 24(11), 2651-2655.
Glickman, N., and L. Servon (1998). More than bricks and sticks: What is community development “capacity” Housing Policy Debate,9 ,45-68.
Green, G. P., & Haines, A. (2015). Asset building & community development. Sage publications.
Guest, G., Bunce, A., & Johnson, L. (2006). How many interviews are enough? An experiment with data saturation and variability. Field methods, 18(1), 59-82.
Haines, A. (2009). Asset-ba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 introduction to community development, 38, 48.
Hancock, T. and M. Minkler (1999). Community health assessment or healthy community assessment. In M. Minkler eds: Community organization & community building for health. New Jersey, Rutgers 9Univeristy Press, pp.139-156.
Hennink, M. M., Kaiser, B. N., & Marconi, V. C. (2017). Code saturation versus meaning saturation: how many interviews are enough?.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27(4), 591-608.
Holmer, R. J. and Mercado, A. B. (2007) 'Asset-ba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urban agriculture: Experiences from the Southern Philippines', UA Magazine 18: 29.
Hull, C. L. (1943). Principles of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 theory. Oxford, England: Appleton-Century.
Jianguo, G. (2005). Building public assets in Chinese communities. Social Development Issues, 27(3), 85.
Kam, P. K. (2014). Back to the ‘social’of social work: Reviving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s contribution to the promotion of social justice.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57(6), 723-740.
Kilpatrick, S., Field, J., & Falk, I. A. N. (2003). Social capital: An analytical tool for exploring lifelong learning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9(3), 417-433.
King, N. (2012). Doing template analysis. Qualitative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Core methods and current challenges, 426, 77-101.
Kretzmann, J., & McKnight, J. P. (1993),Building Communities from the Inside Out: A Path Toward Finding and Mobilizing a Community's Assets, Chicago:ACTA Publications
Kretzmann, J., & McKnight, J. P. (1996). Assets‐ba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 National civic review, 85(4), 23-29.
Krueger,Richard A. 1988. Focus Groups. Newbury Park, CA:Sage.
Labonte, R. (1999). Social capital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Practitioner emptor.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3(4), 430-433.
Lincoln, Y. S.,Guba, E.G.(1985).Naturallistic Inquiry.Beverly Hills:SAGE.
Madill, A., Jordan, A., & Shirley, C. (2000). Objectivity and reliability in qualitative analysis: Realist, contextualist and radical constructionist epistemologie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91(1), 1-20.
Marcus, G. E., & Fischer, M. M. (2014). Anthropology as cultural critique: An experimental moment in the human scienc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arshall, C., & Rossman, G. B. (2014).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Sage publications.
Maslow, A. H.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4), 370-396.
Mathie, A., & Cunningham, G. (2003). From clients to citizens: Asset-ba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 a strategy for community-driven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in practice, 13(5), 474-486.
Mathie, A., & Cunningham, G. (2005). Who is driving development? Reflections on the transformative potential of asset-ba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 Canadi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Revue canadienne d'études du développement, 26(1), 175-186.
Mattessich, P. W., Monsey, B. R., & Roy, C. (1997). Community building: What makes it work: A review of factors influencing successful community building, Saint Paul, Minn.: Amherst H. Wilder Foundation.
Mayer, M., & Rankin, K. N. (2002). Social capital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A north/south perspective. Antipode, 34(4), 804-808.
McGrath, S., Moffat, K., & George, U. (1999). Community capacity: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 Canadian Review of Social Policy/Revue canadienne de politique sociale,4(4): 9-23.
McKnight, J. L. and J. P. Kertzmann (1999). Mapping community capacity. In M. Minkler eds: Community organization & community building for health. New Jersey, Rutgers Univeristy Press, pp. 157-172.
McMillan, D. (1976). Sense of community: An attempt at definition. George Peabody College for Teachers.
McMillan, D. W., & Chavis, D. M. (1986). Sense of community: A definition and theory.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4(1), 6-23.
Millar, P., & Kilpatrick, S. (2005). How community development programmes can foster re-engagement with learning in disadvantaged communities: Leadership as process. Studies in the Education of Adults, 37(1), 18-30.
Myers, F., Ager, A., Kerr, P., & Myles, S. (1998). Outside looking in? Studies of the community integration of people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Disability & Society, 13(3), 389-413.
O'Sullivan, A., & Sheffrin, S. M. (2003). Economics: Principles in ac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07458: Pearson Prentice Hall, pp.272.
Oliver, M. (2001). Foreword. In T. M. Shapiro & E. N. Wolff(Eds.), Assets for the poor: The ben-efits of spreading asset ownership.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Page-Adams, D., & Sherraden, M. (1997). Asset building as a community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Social work, 42(5), 423-434.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2nd ed). Newbury Park: Sage.
Pavey, J. L., Muth, A. B., Ostermeier, D. and Davis, M. (2007). Building capacity for local governance: An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onal theory to developing a community of interest. Rural Sociology, 72(1): 90-110.
Payne, M. (2014). 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opple, K. (1995). Analysing community work. McGraw-Hill Education (UK).
Portes, A. (1998). 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4(1), 1-24.
Portes, A. (2000, March). The two meanings of social capital. In Sociological forum (Vol. 15, No. 1, pp. 1-12).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Plenum Publishers.
Pretorius, E., & Nel, H. (2012). Reflections on the problem-based approach and the asset-based approach to community development. The Social Work Practitioner-Researcher/Die Maatskaplikewerk Navorser-Praktisyn, 24(2), 266-87.
Putnam, R. D. (2000). 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Simon and schuster.
Putnam, R. D., Leonardi, R., & Nanetti, R. Y. (1994). Making democracy work.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ay, C. (1999). Towards a meta-framework of endogenous development: repertoires, paths,democracy and rights, Sociologia Ruralis, 39(4), 521-537
Roseland, M.(2005). Toward Sustainable Communities–Resources for Citizens and their Governments. Gabriola Island, BC: New Society Publishers.
Rossman, G. B., & Rallis, S. F. (2011). Learning in the field: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Sage.
Rothman, J. (1968). Three models of community organization practice. Social work practice, 25, 16-47.
Rothman, J. (1995). Approaches to community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of community intervention, 5, 26-63.
Rubin, H. J., & Rubin, I. S. (1995). Qualitative interviewing: The art of hearing data. Thousand Oaks, CS:Sage.
Russell, C., & Smeaton, T. (2009). From Needs to Assets: Charting a sustainable path towards development in sub-Saharan African countries. In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ference (pp. 1-21).
Saleebey, D. (1996). The strengths perspective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Extensions and cautions. Social work, 41(3), 296-305.
Sarason, S. B. (1974). The psych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 Prospects for a community psychology. Jossey-Bass.
Sherraden, M. W. (1991). Assets and the Poor. ME Sharpe.
Sinha,D. (1997).Indigenizing psychology [M]. J W Berry, Y H Poortinga & J Pandey (Eds). Handbook of cross-culture psychology: vol.1. Theory and method. Boston: Allyn &Bacon.
Specht, H.(1988) .New directions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
Specht, H., &Courtney , M .E.( 1994) .Unfaithful angels :How social work has abandoned its mission .New York:The FreePress.
Stewart, K., & Williams, M. (2005). Researching online populations: the use of online focus groups for social research. Qualitative Research, 5(4), 395-416.
Strauss, A., & Corbin, J. (1994). Grounded theory methodology: An overview.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 273–285). Sage Publications, Inc.
Stycos, J. M. (1956). MERTON, FISKE, and KENDALL. The Focused Interview (Book Review). Social Forces, 35(1), 387.
Taylor, M. (2011).Public Policy in the Communit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Temkin, K. & Rohe, W. (1998). Social capital and neighborhood stability. Housing Policy Debate.
Tonnies, F., & Loomis, C. P. (2002). Community and society. Courier Corporation.
Tsang, A. K. T., & Yan, M. C. (2001). Chinese corpus, western application: The Chinese strategy of engagement with western social work discourse.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44(4), 433-454.
Wakefield, S. E., & Poland, B. (2005). Family, friend or foe?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the relevance and role of social capital in health promotion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60(12), 2819-2832.
Wilke, J. (2006). Understanding the asset-based approach to community development. CRP 381: Participatory Methods.
Yuen-Tsang, A. W., & Wang, S. (2002). Tensions confron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in China: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45(3), 375-38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