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體系解釋論的再構成──以類型化為中心
作者:王耀霆
作者(外文):Wang, Yao-Ting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
指導教授:蘇永欽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3
主題關鍵詞:體系解釋論理解釋法律解釋法學方法內在體系外在體系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我國學說上對於體系解釋的內涵向來採取定義性或描述性的說明,然而有時而窮,實務裁判已經出現不少各自表述或強行套用的例子,顯然有必要在理論面上對於體系解釋乃至其根源即體系概念進行歷史的、比較法的考察,同時在實踐面上探究學說及實務如何運用體系解釋,亦即對於相關事例(案例)進行整理、分析及檢討。
透過對於體系概念及體系解釋的理論史考察,我們可以大致將體系解釋分為以下三種類型:基於一貫性而來的法條型(既存其他規定型)體系解釋是著眼於法典內外既存「法條」的解釋方法。依解釋標的與既存其他規定間存在類似性或特殊性的不同,可以區分為法條間的補充作用或排除作用,前者除了一般的補充作用外,也包括法定的、舉輕明重(或舉重明輕)的、立法意旨的乃至憲法的補充作用等。基於外在體系而來的法典型(法典編排位置型)體系解釋是著眼於系爭規定在「法典」中編排位置的解釋方法。依解釋標的所在位置(及其所被賦予意義)的不同,可以區分為總則的擴散作用、分則的優先作用、普通法的擴散作用、特別法的優先作用、編章節款標題的定性作用等。基於內在統一性而來的法理型(法的內在體系型)體系解釋是著眼於法典內外既存「法理」的解釋方法。依該法理所在規範群的緊密程度,可以區分為集中或分散的規範群。以上三種類型的體系解釋,其歷史淵源、論證構造及正當性基礎各有不同,在方法論上自然不宜混淆。
學說及實務在運用體系解釋時,常見高估外在體系而輕率地進行形式論證的情形。事實上,法條型體系解釋背後其實是法條間「類似性──特殊性」的判斷,如果拿掉「法條間體系」的包裝,實質上就是一種(法條間的)目的論解釋。法典型體系解釋最終還是必須回到法條與整體法規範間「普遍性──特殊性」的判斷,如果拿掉「法典外在體系」的包裝,實質上就是一種(整體法規範的)目的論解釋。法理型體系解釋則是為了探究法條或制度的目的論(價值判斷)內涵,而對於法條與整體法規範間「普遍性──特殊性」的判斷,實質上也是一種(整體法規範的)目的論解釋。既然體系解釋的正當性最終仍須以內在體系,亦即法條間或整體法規範的目的論解釋作為擔保,則體系解釋的終點,無非就是體系的目的論解釋。
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
Caenegem, R. C. Van著,蘇彥新譯,私法歷史引論,2023年1月。
Engisch, Karl著,鄭永流譯,法律思維導論,修訂版,2004年4月。
Kaufmann, Arthur著,劉幸義等譯,法律哲學,2000年7月。
Larenz, Karl著,陳愛娥譯,法學方法論,第2版,2022年9月。
Möllers, Thomas M. J.著,杜志浩譯,法學方法論,4版,2022年6月。
Puppe, Ingeborg著,蔡聖偉譯,法律思維小學堂──法學方法論密集班,2010年1月。
Rüthers, Bernd著,丁曉春、吳越譯,法理學,2013年7月。
Wank, Rolf著,蔣毅、季紅明譯,法律解釋,6版,2020年12月。
王澤鑑,民法總則,增訂版,2000年9月。
王利明,法律解釋學導論──以民法為視角,3版,2021年12月。
王利明,民法典體系研究(Kindle版),2版,2012年10月。
方樂,民國時期法律解釋的理論與實踐(Kindle版),2016年7月。
史尚寬,民法總則釋義,1936年9月。
朱曉喆,近代歐陸民法思想史:十六至十九世紀(Kindle版),2010年8月。
李惠宗,法學方法論,4版,2022年1月。
吳從周,概念法學、利益法學與價值法學:探索一部民法方法論的演變史,2007年6月。
邱聰智,民法總則(上),2005年2月。
林誠二,民法總則(上),3版,2007年9月。
施啟揚,民法總則,4版,1987年4月。
胡長清,中國民法總論,5版,1939年1月。
陳清秀,法理學,3版,2020年11月。
陳自強,違約責任與契約解消,2016年9月。
郭振恭,民法,修訂11版,2014年3月。
黃立,民法總則,4版,2005年9月。
黃立主編,民法債編各論(上),2002年7月。
黃右昌,民法詮解總則編(上),2版,1946年5月。
黃茂榮,法學方法與現代民法,6版,2009年8月。
黃源盛,民初大理院與裁判,2011年3月。
梅仲協,民法要義第一冊,1947年9月。
梁彗星,民法解釋學,5版,2022年8月。
梁彗星,裁判的方法,4版,2021年11月。
曾世雄,民法總則之現在與未來,2版,2005年10月。
葉啟洲,民法總則,2021年9月。
舒國瀅、王夏昊、雷磊,法學方法論前沿問題研究,2020年8月。
舒國瀅主編,法學方法論,2013年5月。
楊仁壽,法學方法論,2版,2010年5月。
楊與齡,民法概要,修訂2版,2007年6月。
楊銅銅,體系解釋方法運用研究,2021年8月。
楊代雄,薩維尼法學方法論講義與格林筆記,2版,2014年3月。
楊代雄,古典私權一般理論及其對民法體系構造的影響(Kindle版),2009年12月。
雷磊,法律體系、法律方法與法治,2016年3月。
雷磊,類比法律論證──以德國學說為出發點,2011年6月。
賈銀生,刑法體系解釋研究,2021年9月。
鄭玉波,民法總則,3版,1985年9月。
鄭永流,法律方法階梯,4版,2020年10月。
顧祝軒,體系概念史:歐陸民法典編纂何以可能(Kindle版),2019年。
顧祝軒,法概念史:古代末期、中世紀,2022年9月。
(二)期刊論文
王澤鑑,純粹經濟損失、完整利益與民事責任的發展──最高法院判決的體系構成,月旦法學雜誌,318期,2021年11月,頁65-87。
王千維,民法上的合夥契約研究成果報告(精簡版),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12年10月。
王志誠,企業集團破產法制比較──解構與建構,政大法學評論,139期,2014年12月,頁165-244。
王鵬翔、張永健,論經濟分析在法學方法之運用,臺大法學論叢,48卷3期,2019年9月,頁791-871。
王耀霆,私法關係的合憲控制──兼評再興社區訴關愛之家案,月旦法學雜誌,154期,2008年3月,頁66-93。
江朝國,論保前疾病與追溯保險之關係,台灣法學雜誌,252期,2014年7月,頁133-139。
伍偉華,初探個人資料保護法之特殊侵權行為要件,裁判時報,30期,2014年12月,頁115-122。
李太正,民事事件可否併入家事事件統合處理──以最高法院102年度台抗字第802號民事裁定為例,裁判時報,28期,2014年8月,頁37-46。
李惠宗,同性婚姻合法問題鑑定報告書,月旦法學雜誌,264期,2017年5月,頁44-69。
吳從周,台灣民法解釋學之發展現況──著重在本土判決實踐的印證,月旦民商法雜誌,30期,2010年12月,頁23-38。
吳從周,法律行為解釋、契約解釋與法律解釋──以民法第98條之立法溯源與實務運用為中心,中研院法學期刊,23期,2018年9月,頁81-169。
吳光平,論跨國同性別二人之結婚──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之現在與未來,月旦法學雜誌,317期,2021年10月,頁181-192。
沈宗倫,海商法運送人責任期間與起訴時效,月旦法學教室,235期,2022年5月,頁31-34。
車浩,法教義學與體系解釋,中國法學評論,2022年4期,頁103-119。
林易典,論民法第1064條準正規範之功能──歐陸主要國家與我國民法之準正規範的比較觀察,政大法學評論,156期,2019年3月,頁167-259。
林更盛,論法律解釋的目標,高大法學論叢,7卷2期,2012年3月,頁1-41。
林信和,正本清源再探民法第221條準用性法條的解釋與正確適用,月旦法學教室,172期,2017年2月,頁47-63。
周伯峰,重訪「概念法學」:論其主要命題及法律觀,興大法學,14期,2013年11月,頁1-36。
周滄賢、葉家馨,如何合法招募勞工──論就業歧視禁止,月旦司律評,創刊號,2018年9月,頁144-163。
邵慶平,董事受託義務內涵與類型的再思考──從監督義務與守法義務的比較研究出發,臺北大學法學論叢,66期,2008年6月,頁1-43。
邱羽凡,勞動基準法第20條與企業併購法第16條「雇主商定留用」規範之檢討──以歐盟與德國法制為參考,月旦法學雜誌,332期,2023年1月,頁163-191。
施慧玲、陳竹上,當家事調解遇上家庭暴力,月旦法學教室,141期,2014年7月,頁18-20。
姜世明,誠信原則與權利保護必要──評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33號民事判決,裁判時報,79期,2019年1月,頁34-47。
姜福東,反思法律方法中的體系解釋,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3期,頁27-34。
徐舰,論體系解釋,法學,9卷6期,2021年,頁621-629。
陳愛娥,法體系的意義與功能──借鏡德國法學理論而為說明,法治研究,2019年第5期,頁54-61。
陳愛娥,薩維尼──歷史法學派與近代法學方法論的創始者,月旦法學雜誌,62期,2000年7月,頁167-174。
陳愛娥,會台字第一二七七一號聲請人臺北市政府及會台字第一二六七四號聲請人祁家威聲請解釋案:鑑定意見書,月旦法學雜誌,264期,2017年5月,頁100-110。
陳忠五,社團總會決議的最低出席人數問題──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102號及108年度台上字第120號民事判決評釋,裁判時報,100期,2020年10月,頁84-99。
陳榮傳,公同共有債權的權利行使──最高法院決議的評析與建議,台灣法學雜誌,400期,2020年9月,頁75-93。
陳瑋佑,再論法院職務上已知之事實與辯論主義之第一命題──評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120號民事判決,裁判時報,106期,2021年4月,頁27-35。
陳瑋佑,民事訴訟上當事人之真實完全義務與事案解明協力義務的關係,台灣法學雜誌,283期,2015年11月,頁9-25。
陳皓芸,藝名與商標法、公平交易法表徵保護之關係──從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民事判決110年度民商上字第7號民事判決談起,月旦法學雜誌,332期,2023年1月,頁43-61。
陳皓芸,臺日設計專利保護的最新發展與動向──以保護標的之擴大為中心,專利師,47期,2021年10月,頁64-90。
陳忠將,不當得利價額償還責任客觀化之困境與反思──以強迫得利之爭議為核心之探討,中原財經法學,49期,2022年12月,頁149-233。
陳學德,財報不實民事責任之因果關係──從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1294號判決談起,月旦法學雜誌,320期,2022年1月,頁90-116。
陳奕澄,船舶油污染之純粹經濟上損失,財產法暨經濟法,64期,2021年6月,頁113-189。
陳金釗,法學話語中的法律解釋規則,北方法學,2014年第1期,107-122。
陳金釗,體系思維的姿態及體系解釋方法的運用,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2期,頁69-81。
陳金釗,體系思維及體系解釋的四重境界,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20年4期,頁66-82。
陳興良,刑法教義學中的體系解釋,法制與社會發展,2023年3期,頁36-59。
許政賢,契約結果導向的司法控制──初探民事裁判結果導向案例,政大法學評論,135期,2013年12月,頁87-173。
許政賢,侵權行為責任中精神損害賠償與懲罰性賠償金──以消費者保護法第五十一條為例,政大法學評論,146期,2016年9月,頁305-378。
許政賢,臺灣消費者保護法的創新與挑戰──二十週年的反思,月旦民商法雜誌,45期,2014年9月,頁38-55。
黃松茂,習慣法之形成、承認與效力──談Siegfried Brie之「習慣法之學說」,中研院法學期刊,26期,2020年3月,頁241-309。
黃健彰,規約另定區分所有權人會議召集人的效力,財產法暨經濟法,69期,2022年9月,頁1-36。
張永健,經濟人的法經濟學vs法律人的法經濟分析──答賀劍教授等師友之書評,中研院法學期刊,27期,2020年9月,頁293-344。
張永健,動產所有權善意取得之經濟分析,中研院法學期刊,21期,2017年9月,頁81-154。
郭大維,公司減資、經營權爭奪與少數股東之保護,月旦會計實務研究,2023年2月,頁26-38。
曾品傑,土地遭查封後成立之基地利用權,是否構成有礙執行效果之行為?──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1622號判決評析,月旦法學雜誌,325期,2022年6月,頁128-136。
游進發,民法研究方法論,台灣法學雜誌,415期,2021年5月,頁13-30。
舒國瀅,尋訪法學的問題立場──兼談論題學法學的思考方式,中國法學文檔,5期,2007年10月,頁3-20。
賀劍,物權法經濟分析的方法論之路──評張永健教授《物權法之經濟分析──所有權》及相關論文,中研院法學期刊,27期,2020年9月,頁231-292。
詹森林,台灣民法解釋之學說與實務,月旦民商法雜誌,30期,2010年12月,頁5-22。
詹森林,憲法之基本原則及基本權在民事裁判上之實踐,台灣法學雜誌,381期,2019年12月,頁89-108。
楊智守,基地租賃優先承買權之實務問題探討(一)──以權利存在要件與權源差異比較為中心(上),司法周刊,1947期,2019年4月,頁2-3。
楊代雄,薩維尼法學方法論中的體系化方法,法制與社會發展,2006年6期,頁21-30。
雷磊,法教義學:關於十組問題的思考,社會科學研究,2021年2期,頁9-22。
鄭冠宇,從法學方法談民法關於暴利行為之規定,收錄於:翁岳生、蘇永欽、陳春生主編,法學研究方法論(民商刑法編),2023年7月,頁47-57。
劉幸義,「論理」及「論理解釋」之意義與功能──以刑事法學及刑事實務為例,收錄於:劉幸義,法律推論與解釋,2015年11月,頁204-228。
劉連煜,公司法第27條第2項法人股東對於財報不實案件之連帶賠償責任──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132號民事判決的檢討,裁判時報,96期,2020年6月,頁41-50。
劉連煜,股東代表訴訟可否對已卸任之董監事提起?──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420號民事判決評析,裁判時報,79期,2019年1月,頁5-18。
劉宏恩,民法親屬編規定「使同性別二人間不能成立法律上婚姻關係」違憲疑義解釋案鑑定意見書,月旦法學雜誌,264期,2017年5月,頁111-122。
劉姿汝,預售屋廣告與契約之爭議──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109號民事判決,裁判時報,127期,2023年1月,頁44-59。
蔡昌憲,董事會之永續治理角色與董事監督義務,臺灣財經法學論叢,5卷1期,2023年1月,頁155-218。
謝鴻飛,民法典的外部體系效益及其擴張,環球法律評論,2018年2期,頁28-50。
簡資修,任意規定──自治的任意或任意的預設,中研院法學期刊,28期,2021年3月,頁161-210。
蘇永欽,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從法典學的角度評價和展望中國大陸的民法典,月旦民商法雜誌,69期,2020年9月,頁5-30。
蘇永欽,大民法典的理念與藍圖,中外法學,193期,2021年2月,頁57-86。
蘇永欽,現代民法典的體系規則,月旦民商法雜誌,25期,2009年9月,頁81-93。
蘇永欽,現代民法典的體系定位與建構規則──為中國大陸的民法典工程進一言,收錄於:蘇永欽等,轉型中的中國大陸法制,2011年5月,頁1-56。
蘇永欽,坎培拉的啟示,收錄於:蘇永欽,公法與私法之匯流,2021年4月,頁147-153。
蘇永欽,民法典與卷軸式教學,收錄於:蘇永欽,公法與私法之匯流,2021年4月,頁170-175。
蘇永欽,民法總則的定錨效果,收錄於:蘇永欽,公法與私法之匯流,2021年4月,頁3-18。
蘇永欽,借箸代籌中國大陸的民事立法,收錄於:蘇永欽,尋找新民法,2008年9月,頁39-100。
蘇永欽,從動態規範體系的角度看公私法的調和──以民法的轉介條款和憲法的整合體制為中心,月旦民商法雜誌,特刊號,2003年2月,頁74-106。
蘇永欽,民事裁判中的人權保障,收錄於:蘇永欽,尋找新民法,2008年9月,頁307-379。
蘇永欽,非線性的體系思考,收錄於:蘇永欽,公法與私法之匯流,2021年4月,頁154-160。
蘇永欽,找到漏洞了嗎,收錄於:蘇永欽,公法與私法之匯流,2021年4月,頁161-169。
蘇永欽,法域介面教義學──也許我們需要的是更好的教義學?,收錄於:法學的想像:蘇永欽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第三卷:跨域教義),2022年1月,頁557-583。

二、日文部分
(一)書籍
Canaris, Claus-Wilhelm著,木村弘之亮等譯,法律学における体系思考と体系概念──価値判断法学とトピク法学の懸け橋,慶應義塾大学法学研究会,1996年5月。
Coing, Helmut著,松尾弘譯,法解釈学入門,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2016年9月。
Stein, Peter G.著,屋敷二郎監譯、藤本幸二、関良徳譯,ローマ法とヨーロッパ,ミネルヴァ書房,2003年3月。
山下純司、島田聡一郎、宍戸常寿,法解釈入門:「法的」に考えるための第一歩,2版,有斐閣,2020年12月。
太田勝造編,AI時代の法学入門──学際的アプローチ,弘文堂,2020年7月。
石田穣,法解釈学の方法,青林書院,1982年10月。
広中俊雄,民法解釈方法に関する十二講,有斐閣,1997年4月。
田中成明,現代法理学,有斐閣,2011年11月。
田中成明,法学入門,3版,有斐閣,2023年3月。
耳野健二,サヴィニーの法思考:ドイツ近代法学における体系の概念,未来社,1998年11月。
戒能通弘、神原和宏、鈴木康文,法思想史を読み解く:古典/現代からの接近,法律文化社,2020年10月。
佐藤健、新田克己編,人工知能と法律,近代科学社,2022年12月。
前田達明,民法学の展開,成文堂,2012年11月。
笹倉秀夫,法解釈講義,東京大学出版会,2009年11月。
笹倉秀夫,法哲学講義,東京大学出版会,2002年9月。
酒匂一郎,法哲学講義,成文堂,2019年7月。
勝田有恒、森征一、山内進編著,概説西洋法制史,ミネルヴァ書房,2004年10月。
穗積重遠,民法総論上巻,4版,1921年11月。
(二)期刊論文
Schröder, Jan著,遠藤歩譯,初期近代の法学方法論における類推について,收錄於:Schröder, Jan著,石部雅亮編譯,ドイツ近現代法学への歩み,信山社,2017年7月,頁3-67。
Schröder, Jan著,田中実譯,近世における弁論術と法学的解釈学,收錄於:Schröder, Jan著,石部雅亮編譯,ドイツ近現代法学への歩み,信山社,2017年7月,頁91-116。
Schröder, Jan著,守矢健一譯,17・18世紀の法理論における,論拠としての「通説」,收錄於:Schröder, Jan著,石部雅亮編譯,ドイツ近現代法学への歩み,信山社,2017年7月,頁117-139。
Eisenhardt, Ulrich著,谷本圭子譯,ドイツ民法典の不完全性と法曹の力量──サヴィニーは正しいことを述べてはいなかったか?,立命館法学,273号,2000年,頁549-563。
山本敬三,日本における民法解釈方法論の変遷とその特質,收錄於:山本敬三、中川丈久編,法解釈の方法論──その諸相と展望,有斐閣,2021年3月,頁27-63。
山本敬三,法的思考の構造と特質──自己理解の現況と課題,收錄於:岩村正彦等編,岩波講座──現代の法(15)現代法学の思想と方法,1997年6月,頁231-268。
山川隆一,労働法における法解釈の方法に関する覚書,收錄於:山本敬三、中川丈久編,法解釈の方法論──その諸相と展望,有斐閣,2021年3月,頁317-340。
山內進,パンデクテンの現代的慣用(Usus modernus pandectarum)とネーデルラント後期人文主義の創始者ユストゥス・リプシウス(1),成城法学,11号,1982年3月,頁225-252。
山岸秀彬,法律行為の解釈と法解釈の交錯──定款の解釈をめぐる裁判例を題材として,東京大学法科大学院ローレビュー,17卷,2022年12月,頁122-138。
水津太郎,ドイツ民法典と法典論,收錄於:岩谷十郎、片山直也、北居功編,法典とは何か,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2014年10月,頁79-114。
北居功,法統一のための法典編纂,收錄於:岩谷十郎、片山直也、北居功編,法典とは何か,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2014年10月,頁1-24。
石部雅亮,ドイツ法学における理論と実践──18世紀から19世紀の移行期を中心に,法哲学年報,1992卷,1993年,頁86-101。
石部雅亮,法解釈方法の比較史,南山大学ヨーロッパ研究センター報,16号,2010年,頁1-13。
広渡清吾,法的判断論の構図:法の解釈・適用とは何か,社會科學研究,55卷2期,2004年,頁113-153。
田中亘,商法学における法解釈の方法,收錄於:山本敬三、中川丈久編,法解釈の方法論──その諸相と展望,有斐閣,2021年3月,頁159-204。
吉田邦彦,リアリズム法学と利益考量論に関する「基礎理論」的考察──民法解釈学方法論の思想的系譜,收錄於:瀬川信久編,私法学の再構築,北海道大学図書刊行会,1999年4月,頁81-144。
西内康人,民法の解釈──紛争解決と社会統制の関係を巡る理解の試み,民商法雑誌,158卷3号,2022年8月,頁102-124。
佐藤英明,最高裁判例に見る租税法規の解釈手法,收錄於:山本敬三、中川丈久編,法解釈の方法論──その諸相と展望,有斐閣,2021年3月,頁341-364。
松尾弘,開発における法典編纂,收錄於:岩谷十郎、片山直也、北居功編,法典とは何か,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2014年10月,頁215-241。
星野英一,民法解釈論序説,法哲学年報,1967卷,1968年,頁75-119。
前田健,判例に見る知的財産法解釈方法論と政策形成,收錄於:山本敬三、中川丈久編,法解釈の方法論──その諸相と展望,有斐閣,2021年3月,頁207-227。
垣内秀介,民事訴訟法の分野における解釈方法論,收錄於:山本敬三、中川丈久編,法解釈の方法論──その諸相と展望,有斐閣,2021年3月,頁283-315。
品田智史,刑法の解釈方法と判例,收錄於:山本敬三、中川丈久編,法解釈の方法論──その諸相と展望,有斐閣,2021年3月,頁365-385。
前田美千代,ラテンアメリカと法典化,收錄於:岩谷十郎、片山直也、北居功編,法典とは何か,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2014年10月,頁163-189。
高橋文彦,「法論理」再考──三段論法から対話的なデフォルト論理へ,法学研究,82卷1号,2009年1月,頁15-34。
鹿野菜穂子,消費者法と法典化,收錄於:岩谷十郎、片山直也、北居功編,法典とは何か,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2014年10月,頁265-283。
瀬川信久,梅・富井の民法解釈方法論と法思想,北大法学論集,41卷5・6号,1991年10月,頁393-427。
瀬川信久,民法解釈論の今日的位相,收錄於:瀬川信久編,私法学の再構築,北海道大学図書刊行会,1999年4月,頁3-33。
藤原正則,法ドグマーティクの伝統と発展──ドイツ法学方法論覚え書き,收錄於:瀬川信久編,私法学の再構築,北海道大学図書刊行会,1999年4月,頁35-8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