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南宋末理學的調適與發展─以林希逸「道藝合一」為探討中心
作者:吳慕雅
作者(外文):Wu,Mu-Ya
校院名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曾守仁
謝如柏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3
主題關鍵詞:林希逸南宋末三教無容心艾軒學派Lin Xi-yiLate Song Dynasty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Mindnon-persistent mindAi Xuan School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摘要
本論文以林希逸「道藝合一」為中心之探討,說明其在南宋末理學的調適與發展上所具有的地位。林希逸除了理學,在文學、禪學、實學、文字學、語言學方面,皆有其獨特之闡釋及特色。晚宋理學之研究,目前還未受到學界之關注,期對林希逸之論題研究,能就此領域有進一步之理解與貢獻。
林希逸隸屬於艾軒學派,艾軒學派對文學風格的關注為其特色。作為福建莆田地區的理學流派,林希逸的理論亦有別於以朱子為代表的閩學,透過林希逸個案的觀察,試理出晚宋地方精英文人如何爭取自身的理學話語權並發展出自我的特色。林希逸與士人社群的互動及其日常化的書寫,除試探其身分歸屬,也反映出晚宋士人階層的分化及群體記憶,對於由艾軒學派所牽動的晚宋理學脈絡,也具有特殊意義。南宋後期,不同於理學家重道輕文的現象,林希逸有意識的對文與道加以融合,並講究為文技巧;對於詩人之詩及道學之詩,透過文之功能性,使達到悟解「道」之意涵。林希逸身兼「官─學─文」三者的身分,三教兼容又使得其理學家的身分在艾軒學派的師承下有所繼承與發揮;兼之被歸為江湖「詩人」,因而對晚宋「詩人」的身分又有新的定義。其關注文學本質的藝術性探討,及對晚宋詩歌流派的兼容並蓄,展現南宋末理學家在文與道觀念上的進一步思考。
南宋的士大夫注重道德關懷,有關個人內在修養的「內聖」之學得到格外的關注,也特別著重心性理氣內聖之學的討論,這也反映在林希逸將「內聖外王」界定為體用之學的特點。林希逸之理學思想,以強調「心學工夫」為特色,在以儒為本的前提下,又以禪學的心悟觀念作為調適的特色,以「心」做為融合三教思想的重要媒介,提出「無容心」之心悟理論。林希逸注解的《太玄》及《考工記》反映出其政治的理想及人倫秩序的系統構建,也是其道德論與工夫論的具體呈現。因此其「格物窮理」之意涵,也有不同於前人之處,反映出南宋士人在儒學理性化和道德的薰陶下,對形而下的世界也進行了新的理解與闡釋。至於林希逸對圖譜學的重視,將百工器物、形而下「物」的世界,透過格物窮理以新觀念來說明,亦可歸結到理學家所探研的「道器」關係及理學體系中對「道體」與「道用」的理解。
Abstract
This dissertation centers on Lin Xiyi's Integration of Taoism and Literature, explaining his status in the synthesis and development of Neo-Confucianism in the late Southern Song Dynasty. In addition to Neo-Confucianism, Lin Xi-yi has his own unique interpretations of and position in literature, Zen, practical studies, philology, and linguistics. The study of Neo-Confucianism in the late Song Dynasty has not yet received the attention of the academic circles. It is hoped that the study of Lin Xi-yi can make further understanding and contributions in this field.
Lin Xi-yi belonged to the Ai Xuan School,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focus on literary style. As a school of Neo-Confucianism in Putian, Fujian Province, Lin Xi-yi’s theory is also different from that of Fujian School represented by Zhu Zi. Through the case study of Lin Xi-yi, I intend to figure out how local elite literati in the late Song Dynasty fought for their own right to discourse in Neo-Confucianism and developed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Lin Xi-yi’s interaction with the scholars and his daily writing not only test his identity, but also reflect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collective memory of the scholars in the late Song Dynasty. Lin Xi-yi consciously integrated the text and Taoism, and paid attention to writing skills,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most Neo-Confucian, who emphasized Taoism over literature and paid little attention to writing skills. Through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text to scrutinize poets’ poems and Taoist poems, he could achieve enlightenment and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of "Tao." Lin Xi-yi possessed three identities—official, scholar, and poet—and the inclusiveness and integration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allows his identity as a neo-Confucian to be acculturated and developed under the succession of the Ai Xuan School. Classified as “vagabond poet,” Lin Xi-yi gave the identity of "poets" in the Song Dynasty a new definition. He paid attention to the artistry of literature and integrated diverse schools of poetry in the late Song Dynasty, demonstrating the deeper thinking of Neo-Confucians in their concepts of literature and Taoism.
The scholar-bureaucrats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paid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inner sage," personal inner cultivation, which is also reflected in Lin Xi-yi's definition of "inner sage and outer king" as “from ontology to practice.” Lin Xi-yi's Neo-Confucian thought is characterized by emphasizing "learning from the heart." On the premise of taking Confucianism as the foundation, he also used the concept of Zen enlightenment as the feature of synthesis, and used "heart" as an important medium to integrate the thoughts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He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non-persistent mind" epiphany. Taixuan (Canon of Supreme Mystery) and Kaogongji (Book of Diverse Crafts) annotated by Lin Xi-yi reflect his political ideals and the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of human relations and order, and are also the concrete representation of his theory of morality and cultivation. Therefore, its connotation of "gewuqiongli" (study the phenomena of nature to gain understanding) is also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predecessors. It reflects tha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nfucian rationalization and morality, the scholars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carried out a new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physical world. As for Lin Xi-yi's emphasis on iconology, he explained the world of all kinds of utensils and physical "thing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gewuqiongli," but with new concepts, which boil down to Neo-Confucians’ understanding of "Tao as Being" and "Tao in practice".
參考文獻
一、古典文獻
漢.揚雄撰;宋.司馬光集注;劉韶軍點校:《太玄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8月。
漢.揚雄撰;鄭萬耕校釋:《太玄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11月。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唐.韓愈著;屈守元、常司春主編:《韓愈集校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
唐.白居易撰;丁如明、聶世美校點:《白居易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唐.裴休集:《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大正藏》,第 48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 年 。
宋.邵雍著;郭彧整理:《邵雍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月。
宋.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宋.鄭樵撰;王樹民點校:《通志》,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宋.宗杲撰;呂有祥、吳隆升校注:《大慧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
宋.大慧宗杲著;明堯、明潔校注:《大慧宗杲禪法心要:大慧尺牘校注》,北京:金城出版社,2016年。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臺北:真善美出版社,1967年。
宋.志磐撰;釋道法校注:《佛祖統紀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宋.林光朝:《艾軒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4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宋.朱熹:《伊洛淵源錄》,北京:中國書店,2015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宋.朱熹撰;廖名春點校:《周易本義》,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3月。
宋.陸九淵著;鍾哲點校:《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月。
宋.林亦之:《網山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4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陳藻:《樂軒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5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
宋.魏了翁:《鶴山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7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
宋.劉克莊著;錢仲聯箋注:《後村詞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8月。
宋.劉克莊:《後村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8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
宋.劉克莊撰,王蓉貴、向以鮮校點,刁忠民審定:《後村先生大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年。
宋.王應麟撰:《玉海》,「文津閣四庫全書」,第313冊,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5年。
宋.陳起編:《江湖小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5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
宋.包恢撰:《敝帚藁畧》,「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7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
宋.林希逸撰;林式之編:《竹溪鬳齋十一藁續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8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
宋.林希逸:《竹溪十一稿》,收入《兩宋名賢小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6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
宋.林希逸:《莊子鬳齋口義》,「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2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林希逸撰:《考工記解》,「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林希逸撰:《鬳齋考工記解》,北京:文物出版社,2020年。
宋.林希逸著;周啓成校注:《莊子鬳齋口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林希逸著;黃曙輝點校:《老子鬳齋口義》,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宋.林希逸著;張京華點校:《列子鬳齋口義》,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
宋.陳淳撰:《北溪字義》,臺北:世界書局,2009年。
宋.周密:《癸辛雜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4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
宋.左圭:《百川學海》,民國武進陶氏據宋本景刊。
元.劉壎:《隱居通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
元.脫脫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史并附編三種》,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明.鄭岳:《山齋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6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
明.黃仲昭:《八閩通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明.羅欽順著;閻韜點校:《困知記》,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清.黃宗羲著;全祖望補修;陳金生,梁運華點校:《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永瑢撰;紀昀撰:《武英殿本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 :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李清馥撰;徐公喜、管正平、周明華點校:《閩中理學淵源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1989年。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1995年。
不著撰者:《大佛頂首楞嚴經》,臺南:和裕出版社,2002年。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
二、近人論著
(一)專書
日.土田健次郎著;朱剛譯:《道學之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日.小川隆著;彭丹譯:《禪思想史講義》,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年。
日.內山精也著;朱剛、張淘、劉靜、益西拉姆譯:《廟堂與江湖—宋代的詩學空間》,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年。
王培友:《兩宋理學家文道觀念及其詩學實踐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
王晚霞:《林希逸文獻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
王宇:《劉克莊與南宋學術》,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王宇:《師統與學統的調適-宋元兩浙朱子學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
石明慶:《理學文化與南宋詩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北大哲學系注釋:《荀子新釋》,臺北:里仁書局,1983年。
美.包弼德著;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7年。
美.包弼德著;王昌偉譯:《歷史上的理學》,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年。
史偉著:《宋元之際士人階層分化與詩學思想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年。
向世陵:《理氣性心之間—宋明理學的分系與四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日.伊東貴之;楊際開譯:《中國近世的思想典範》,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68年。
吳文治 主編:《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吳平注譯:《新譯碧巖集》,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允晨出版,2014年。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
呂變庭:《宋代天人相分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何俊:《南宋儒學建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美.何復平著;葉樹勛、單虹澤譯:《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960-1279)》,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22年。
美.狄培理著;李弘祺譯:《中國的自由傳統》,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7年。
邱敏捷:《以佛解莊:以《莊子》註為線索之考察》,臺北:秀威資訊,2019年。
南懷瑾:《圓覺經略說》,臺北:老古文化,1992年。
美.柏文莉;劉雲軍譯:《權力關係:宋代中國的家族、地位與國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年。
段吉福:《從儒學心性論到道德形上學的嬗變─以唐君毅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侯體健:《劉克莊的文學世界—晚宋文學生態的一種考察》,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年。
侯體健:《士人身份與南宋詩文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8年。
徐靜、陳芳、王中昌、王士春著:《劉克莊詩歌中的日常化書寫》,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21年。
德.庫恩著;李文峰譯:《儒家統治的時代─宋的轉型》,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年。
高令印、陳其芳:《福建朱子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
日.島田虔次著;鄭紅譯:《中國思想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日.宫崎市定;礪波護 編;張學鋒、陸帥、張紫毫譯:《東洋的近世─中國的文藝復興》,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年。
張文利:《魏了翁文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張宏生:《江湖詩派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張金嶺:《宋理宗研究》,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許總:《宋明理學與中國文學》,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9年。
陳來:《宋明理學》,臺北:允晨文化,2010年。
陳榮捷著:《近思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陳榮捷:《朱學論集》,重慶:重慶出版社,2021年。
陳鼓應:《老莊新論》,臺北:五南,2007年。
陳鼓應註譯:《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陳榮捷:《朱子新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陳廣宏:《閩詩傳統的生成─明代福建地域文學的一種歷史省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陳立勝:《從「修身」到「工夫」─儒家「內聖學」的開顯與轉折》,臺北: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2021年。
陳立勝:《「身體」與「詮釋」─宋明儒學論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郭慶財:《南宋的學派之爭與文學嬗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年。
梁庚堯編著:《宋代科舉社會》,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梁崑:《宋詩派別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
黃啟江:《一味禪與江湖詩:南宋文學僧與禪文化的蛻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黃啟江:《南宋六文學僧紀年錄》,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4年。
黃啟江:《文學僧藏叟善珍與南宋末世的禪文化—《藏叟摘槀》之析論與點校》,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2010年。
黃啟江:《文學僧藏叟善珍與南宋末世的禪文化—《藏叟摘槀》之析論與點校》,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0年。
黃寬重:《晚宋朝臣對國是的爭議─理宗時代的和戰、邊防與流民》,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1978年。
黃寬重:《藝文中的政治:南宋士大夫的文化活動與人際關係》,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9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83年。
馮樹勳:《揚雄的範式研究:西漢末年學術範式衝突的折中之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葉文舉:《南宋理學與文學:以理學派別為考察中心》,濟南:齊魯書社,2015年。
日.溝口雄三著,鄭靜譯:《中國的公與私.公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年。
日.福永光司:《魏晉思想史研究》,東京都:岩波書店,2005年。
日.蜂屋邦夫著;隽雪艷、陳捷等譯:《道家思想與佛教》,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
聞人軍:《考工司南─中國古代科技名物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楊儒賓、張再林主編:《中國哲學研究的身體維度》,臺北:臺大人社高研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2017年。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6年。
楊曾文:《宋元禪宗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楊天宇撰:《周禮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楊伯峻撰:《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楊祖漢著:《中庸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1984年。
劉述先:《儒家哲學的典範重構與詮釋》,臺北:萬卷樓,2010年。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95年。
劉述先:《論儒家哲學的三個大時代》,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年。
劉子健:《兩宋史研究彙編》,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年。
劉子健,趙冬梅譯:《中國轉向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轉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鄭臣:《內聖外王之道—實踐哲學視域內的二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鄭天熙:《《三子口義》及其文藝思想研究》,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22年。
鄧克銘:《心性與言詮:禪宗思想研究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14年。
黎昕主編:《朱子學說與閩學發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
黎昕:《朱熹與閩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圖籍出版社,2013年。
蔣義斌:《宋儒與佛教》,臺北:東大,1997年。
錢鍾書:《談藝錄》,上海:開明書店,1948年。
錢穆:《朱子新學案》,臺北:三民書局,1989年。
法.謝和耐著;耿昇譯:《中國社會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
戴吾三編著:《考工記》,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3年。
戴路:《南宋理宗朝詩壇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20年。
魏名慶編著:《福清歷代散文選》,北京:海洋出版社,2017年。
魏道儒:《宋代禪宗文化》,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魏道儒:《唐宋佛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
魏月萍:《君師道合:晚明儒者的三教合一論述》,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3年。
嚴北溟、嚴捷著:《列子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二)期刊論文
王水照:〈南宋文學的時代特點與歷史定位〉,《文學遺產》,第1期,2010年。
王水照:〈重提「內藤命題」〉,《文學遺產》,第2期,2006年。
王晚霞:〈林希逸《列子鬳齋口義》知見版本考〉,《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版),第42卷1期,2015年1月。
王晚霞:〈林希逸生卒年考辨〉,《東南學術》,第1期,2016年。
王榮國:〈福建古代佛教與「海上絲綢之路」〉,《八閩史論》,第5期,2016年。
王瑞來:〈從近世走向近代─宋元變革論述要〉,《史學集刊》,第4期,2015年7月。
王瑞來:〈向下看歷史─宋元變革論略說〉,《思想戰線》,第43卷第6期,2017年。
方誠峰:〈「天」與晚宋政治─釋宋理宗御製《敬天圖》〉,《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7卷第2期(總266期),2017年。
方震華:〈轉機的錯失—南宋理宗即位與政局的紛擾〉,《臺大歷史學報》,第53期,2014年6月。
方彥壽:〈兩宋莆田官私刻書考述〉,《文獻季刊》,第3期,2008年7月。
日.內山精也:〈作為職業的詩人—宋末元初詩壇發生了什麼﹖〉,《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2017年。
美.包弼德,程鋼譯:〈對余英時宋代道學研究方法的一點反思〉,《世界哲學》,第4期,2004年。
朱玉麒:〈論南宋後期詞人的布衣化傾向〉,《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5期(總第161期),2000年。
何綿山:〈淺談福建佛教的特點〉,《宗教學研究》,第2期,1996年。
何威萱:〈宋元理學家從祀明代孔廟小考─兼論明代孔廟與理學道統的關係〉,《明代研究》,第36期,2016年6月。
吳慕雅:〈林希逸的心學理論─《列子鬳齋口義》之虛靜境界與無心工夫〉,《靜宜中文學報》,第14期,2018年12月。
李倍雷:〈《考工記》造物思想與圖案學關係研究〉,《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5期,2018年9月。
李秋芳:〈林希逸《鬳齋考工記解》及其價值〉,《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2期,2018年9月。
李光生:〈南宋書院與祠官關係的文化考察〉,《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5期,2012年9月。
汪聖鐸:〈關於宋代祠祿制的幾個問題〉,《中國史研究》,第4期,1998年。
林岩:〈南宋科舉、道學與古文之學─兼論南宋知識話語的分立與合流〉,《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期第53卷(總246期),2013年。
林遠澤:〈從《儒門內的莊子》淺議與「莊子化的儒學」是否可行?〉(《儒門內的莊子》評論專輯),《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7卷第1期,2017年3月。
林祖泉:〈從方志記載看宋代福建莆田科考的興盛〉,《中國地方志》,第6期,2008年。
林保全:〈從『言行錄』到『正史』:試論《伊洛淵源錄》與《宋史.道學傳》對學術史建構的歧異〉,《成大中文學報》,第52期,2016年3月。
邱敏捷:〈林希逸《莊子口義》「以禪解莊」析論〉,《玄奘佛學研究》,第4期,2006年1月。
周永健:〈宋代祠祿制度對士大夫的影響〉,《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0卷第3期,2007年9月。
查洪德:〈宋元人對理學文弊的批判和理學文學觀的演變〉,《殷都學刊》,第1期,2004年。
祝尚書:〈論「擊壤派」〉,《文學遺產》,第2期,2001年。
祝尚書:〈宋人對以道論詩的修正-兼論宋末以詩言理學的興起〉,《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2016年。
祝尚書:〈論宋人的「詩人詩」、「文人詩」與「儒者詩」之辨〉,《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6卷第2期,2009年3月。
祝尚書:〈以道論詩與以詩言道:宋代理學家詩學觀原論─兼論「洛學興而文字壞」〉,《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總第175期),2011年。
侯體健:〈南宋祠祿官制與地域詩人群體:以福建為中心的考察〉,《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2015年。
侯體健:〈「江湖詩派」概念的梳理與南宋中後期詩壇圖景〉,《文學遺產》,第3期,2017年。
張維玲:〈理學系譜與地方敘事-宋元士人對福建莆陽林光朝的書寫〉,《新史學》,28卷第3期,2017年9月。
張維玲:〈隱沒的軌跡-宋元明轉折期福建莆陽陳宓及其後學〉,《漢學研究》,第37卷第2期,2019年6月。
張金嶺:〈試論晚宋農業經濟衰落的原因〉,《宋代文化研究》第九輯,2019年。
張金嶺:〈財政危機與晚宋政局〉,《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20卷專輯,1999年10月。
張立文:〈內聖外王新釋〉,《中共桂林市委黨校學報》,第1卷第1期,2001年3月。
張艷輝:〈唐音、宋調的離合—論宋代閩地理學家的詩學之路〉,《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6卷第5期,2018年9月。
日.荒木見悟:〈林希逸の立場〉,《中国哲学論集 》,第7期,1981年10月。
陳仁仁:〈莊子『內聖外王』思想的三種型態〉,《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2期,2011年。
陳來:〈從「思想世界」到「歷史世界」─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述評〉,《二十一世紀》,總第76期,2003年10月。
陳來:〈略論宋代道學話語的形成〉,《石家莊學院學報》,第11卷第2期,2009年3月。
陳慶元:〈宋代閩中理學家詩文─從楊時到林希逸〉,《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1995年。
常德榮:〈理學宗派的文學轉向─南宋艾軒學派的地域詩學屬性〉,《石家莊學院學報》,第20卷第4期,2018年7月。
梅廣:〈「內聖外王」考略〉,《清華學報》,第41卷第4期,2011年12月。
傅小凡:〈閩南理學及其主要特徵〉,《哲學動態》,第4期,2008年。
黃云:〈淺論宋代福建佛教的鼎盛〉,《福州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1期,2001年2月。
程章燦:〈文儒之戲及詞翰之才─《文房四友除授集》及其背後的文學政治〉,《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5期,2017年。
馮千山:〈宋代祠祿與宮觀(上)〉,《宗教學研究》,第3期,1995年9月。
葛兆光:〈道統、系譜與歷史-關於中國思想史脈絡的來源與確立〉,《文史哲》,第3期(總第294期),2006年。
劉振維:〈論莊子「物化」的哲學蘊義〉,《朝陽學報》,第13期,2008年9月。
劉成國:〈宋代尊揚思潮的興起與衰歇〉,《史學月刊》,第6期,2018年。
劉思禾:〈林希逸解莊論─以自然天理說的辨析為中心〉,《古籍整理研究期刊》,第2期,2012年3月。
劉思禾:〈南宋林希逸的理學思想〉,《蘭州學刊》,2013年4月。
熊海英:〈從月泉吟社徵詩看宋元之際的詩風及其轉向〉,《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7年1月。
熊海英:〈江湖詩人的公共「文壇」-以月泉吟社為中心〉,《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3卷第6期,2016年11月。
熊海英:〈從政治場域的邊緣到詩歌場域的中心-晚宋江湖詩人的價值取向與身份認同〉,《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57卷第1期,2018年1月。
廖咸惠:〈知識的分類與界定─宋代士人與小道之學〉,《漢學研究》,第39卷第2期,2021年6月。
廖美玉:〈唐代閩詩所映現的邊陲視域與黎元家園〉,《文史哲》,第21期,2012年12月。
鄭建:〈南宋文人劉震孫生平考察〉,《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1期,2012年1月。
簡光明:〈宋代「援莊入儒」綜論〉,《嘉大中文學報》,第2期,2009年9月。
簡光明:〈莊學註疏「回歸原典」的方法及其檢討〉,《屏東教育大學學報》(人文社會類),第32期,2009年3月。
潘朝陽:〈劉述先先生的道統詮釋對當代新儒家的當代啟示〉(《劉述先教授紀念專輯》),《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6卷第4期,2016年12月。
賴錫三:〈《儒門內的莊子》與「跨文化臺灣《莊子》學」〉(《儒門內的莊子》評論專輯),《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7卷第1期,2017年3月。
鍾彩鈞:〈二程道德論與工夫論述要〉,《中國文哲研究所集刊》,第4期,1994年3月。
鍾彩鈞:〈二程心性說析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期,1991年3月。
韓文娟:〈論「內聖外王」的關係建構及其哲學反思〉,《渭南師範學院學報》,第33卷第7期,2018年4月。
瀧 康秀:〈『鬳斎口義』における心学〉,《上智大学国文学論集》,第24期,1991年1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