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道教養生與修仙思想研究 ──以漢唐道經為範圍
作者:廖仕閔
作者(外文):LIAO, SHIH-MIN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胡瀚平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3
主題關鍵詞:道教養生修仙易學TaoismHealth preservationCultivation of immortalityYi studi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養生」是中國文化重要的一環,其中又以道教文化對養生特別重視,而當代社會論及「養生」時,則多以易學說明。但觀當前學界,對於道教、養生及易學關係之研究並不熱絡,故本研究欲以易學為鑰,透過漢唐道教重要經典,論述漢唐時期道教養生及修仙方法,而能進一步了解養生思想。
故本研究甄選漢唐道教經典,分別為《太平經》、《老子想爾注》、《周易參同契》、《抱朴子內篇》、《黃庭經》、《黃帝陰符經》、《養性延命錄》、《備急千金要方》、《天隱子》、《宗玄先生玄綱論》、《太上九要心印妙經》及《鍾呂傳道集》共十二本道經,分三章進行討論。
而就整理之結果作三點結論,其一指出兩漢道教養生重「教規」與「丹藥」;魏晉道教養生重「世界」與「身體」的關係;隋唐道教養生及修仙重身中「陽氣」的存留。其二指出兩漢道教養生因「陰陽災異」流行,被動接受易學;魏晉道教養生因「玄學盛行」,主動接受易學融入;隋唐道教養生為豐富道教思想內涵,奉易學為圭臬。最後總論道教養生思想與易學的關係,指出兩漢道教為創建其思想,引入易學內涵,往往引而不論,但卻成為往後道教奉易學為思想核心之根源,因稱兩漢時期為易道關係融合的「形成期」;魏晉南北朝道教繼承兩漢道教思想,並主動以易學說明其理論,但由於教派眾多,故論述方式並不統一,而稱魏晉南北朝為為易道關係融合的「發展期」;隋唐時期道教融合早期各家養生理論,逐步走向以修煉「陽氣」為核心的統一思想,易學亦成為道教養生思想之核心,故稱隋唐時期為易道關係融合的「成熟期」。
本研究期能透過漢唐道經,歷史性的點明道教養生思想與易學之關係,而能對易學史、道教史、養生史有所貢獻,並期許未來能進一步釐清易學與宋元明清道經養生思想的關係。
"Health preserv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Daoism is placing special emphasis on it.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discussions about "health preservation" often associated with the “周易”. However, in the current academic field, there is not much enthusiasm for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i, Daoism, and health preservation. Therefore, this study aims to use the “易學” as a key to explore the methods of health preserv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immortality in Daoist classics from th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Through thi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ilosophy of health preservation can be achieved.
Therefore, this study selected Daoist classics from th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including the “太平經”, “老子想爾注”, “周易參同契”; “抱朴子內篇”, “黃庭經”, “黃帝陰符經”, “養性延命錄”, “備急千金要方”, “天隱子”, “宗玄先生玄綱論” ,“太上九要心印妙經” and “鍾呂傳道集” totaling twelve Daoist classics,and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to discussion.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compilation, three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Firstly, during th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Daoist health preservation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教規" and "丹藥."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Daoist health preservation focu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世界" and the "身體," while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health preserv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immortality emphasized the preservation of "陽氣" within the body. Secondly, during the Han dynasty, Daoist health preservation passively incorporated the teachings of Yi (the Book of Changes) due to the prevalence of "陰陽災異."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Daoist health preservation actively integrated Yi studies due to the popularity of "玄學."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health preservation in Daoism embraced Yi studies as a guideline to enrich the philosophical content. Finally,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oist health preservation, cultivation of immortality, and Yi studies reveals that the Han dynasty marked the "形成期" of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Daoism and Yi,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represented the "發展期" of this integration, and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embodied the "成熟期" of this integration.
一、古典文獻 (按朝代排序)
[周]韓非:《韓非子》,收於《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1985年。
[周]管仲:《管子》,收於《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1985年。
[楚]荀況:《荀子》,收於《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1985年。
[上古]黃帝著、[商]伊尹等注:《陰符經集釋》,北京:中國書店,2013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收於《武英殿十三經注疏》,山東:齊魯書社,2019年。
[漢]鄭玄注 [唐]賈公彦疏:《周禮正義》,收於《武英殿十三經注疏》,山東:齊魯書社,2019年。
[漢]戴德撰、[北周]盧辯注:《大戴禮記》,收於《四部叢刊初編》本,冊48-49。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收於《武英殿十三經注疏》,山東:齊魯書社,2019年。
[漢]趙岐注[宋]孙奭疏:《孟子注疏》,收於《武英殿十三經注疏》,山東:齊魯書社,2019年。
[漢]司馬遷:《史記》,《武英殿二十四史》本。
[漢]班固:《漢書》,《武英殿二十四史》本。
[漢]高誘注:《呂氏春秋》,收於《四部叢刊初編》本,冊420-424。
[漢]班固:《白虎通義》,《乾隆御覽四庫全書薈要》本。
[漢]劉安撰、[漢]許慎注:《淮南鴻烈解》,收於《四部叢刊初編》本,冊425-428。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收於《武英殿十三經注疏》,山東:齊魯書社,2019年。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注疏》,收於《武英殿十三經注疏》,山東:齊魯書社,2019年。
[吳]韋昭解:《國語》,收於《四部叢刊初編》本,冊251-254。
〔劉宋〕范曄:《後漢書》,收於《武英殿二十四史》。
[唐]王冰注,[宋]林億等校正:《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四部叢刊初編》本,冊357-361。
[清]悟元子著,钟友文整理:《道解周易》,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
《黃帝素問靈樞經》,《四部叢刊初編》本,冊362-365。

二、當代文獻 (按筆畫排序)
1.期刊
于璞:〈道教養生原則略述〉,收於《中國道教》,北京:中國道教協會,2008年,第02期,頁47-49。
王沐:〈《悟真篇》丹法源流〉,收於《道協會刊》,北京:中國道教協會,1981 年,第1 期,頁30-76。
王興華、王光耀:〈陶弘景養性延命思維和方法探析〉,收於《臺灣中醫科學雜誌》,臺灣: 台灣針刀醫學會,2016年,第9-1期,頁009-014。
史孝進:〈道教養生學的形成與發展簡述〉,收於《中國道教》,北京:中國道教協會,2003年,第01期,頁13-18。
吉宏忠:〈道教養生思想的基本结構〉,收於《中國道教》,北京:中國道教協會,2003年,第01期,頁18-21。
朱越利:〈道教易學綜述〉,收於《全真道研究》第六輯,山東:齊魯書社, 2017年,頁179-200。
朱越利:〈道教養生術〉,收於《中國道教》,北京:中國道教協會,2001年,第04期,頁41-45+47。
李遠國: 〈《正易心法》考辨〉,收於《社會科學研究》,四川:四川省社會科學院,1984 年,第6 期,頁67-71+75。
林慧真〈《真誥》身心靈合一的養生理論〉,收於《宗教哲學》,臺灣:中華民國宗教哲學研究社,2011年,第57期,頁141-164。
姚偉鈞:〈《周易》與中國傳統養生學〉,收於《求索》,湖南:湖南省社會科學院,1993年,第06期,頁 115-119
孫嘉鴻:〈道教行氣術及其運用〉,收於《嘉南學報》(人文類),台南:嘉南藥理科技大學,2006年,第 32期,頁 606-616。
孫嘉鴻:〈道教辟穀食氣術初探〉,收於《嘉南學報》(人文類),台南:嘉南藥理科技大學,2005年,第 31期,頁 514-527。
孫嘉鴻:〈道教導引行氣術探微〉,收於《嘉南學報》(人文類),台南:嘉南藥理科技大學,2007年,第 33期,頁 310-325。
孫鋼:〈道教養生思想概談〉,收於《求索》,湖南:湖南省社會科學院,2010年,第12期,頁131-133。
張振謙:〈蘇軾與道教內丹養生〉,《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16年,第6期,頁80-84+142。
張善文:〈道藏之易說初探〉,收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一輯》,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頁358-371。
章偉文:〈道教易學綜論〉,收於《中國哲學史》,2004年,第四期,頁45-52。
許鶴齡:〈茅山道士陶弘景之養生思想探究〉,收於《新世紀宗教研究》,新北: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附設出版社 ,2009年,第7期,頁71-114
程雅君、張欽:〈道教養生與生態智慧〉,收於《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成都:四川大學,2005年,第3期,頁48-52。
黃力生:〈論道教養生思想產生、發展及其特點與方法〉,收於《北京體育大學學報》,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1年,第02期,頁161-163+168。
董沛文:〈孫思邈與道教養生學〉,收於《中國宗教》,北京:國家宗教事務局,2009年,第3期,頁45-47。
詹石窗:〈試論《參同契》對納甲法的應用〉,收於《宗教學研究論集》,1985 年,第1 期。
詹石窗:〈道教攝生法門與易學關係考釋〉,收於《古籍整理研究學刊》,吉林:東北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2000年,第6期,頁6-9。
蒙文通:〈陳碧虚與陳摶學派〉,收於蒙文通主编,王嘉陵整理:《圖書集刊》,四川:巴蜀書社,2020 年,頁792-800。
劉正才:〈《周易》養生學思想及其影響〉,收於《山東中醫學院學報》, 山東:山東中醫藥大學,1990年,第01期,頁11-13。
劉韋廷:〈《攝生消息論》-長春真人丘處機(1148-1127)養生思想研究〉,收於《通識教育學報》,臺灣:中國醫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2021 年,第 9期 , 頁73 – 97。
潘顯一:〈道教養生與審美〉,收於《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成都:四川大學,2006年,第4期,頁55-60。
蔡林波:〈道教養生蘊含的文化機制〉,收於《中國宗教》,北京:國家宗教事務局,2012年,第2期,頁43-45。
鄭振坤:〈《周易》的養生思想及其影響〉收於《體育文史》,北京: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1987年,第01期,頁6-12。
盧國龍:〈道教易學論略〉,收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一輯》,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頁1-24。
謝世維:〈當代中國道教養生修練:一個現象的微觀〉,收於《師大學報》,臺灣: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20年,第65-2期,頁125-146。
鄺明威:〈宋濂的內丹養生法--兼論其儒、道會通思維〉,收於《鵝湖》,臺灣:鵝湖月刊社,2018年,第513期,頁022-031。
蘇恆安:〈不死成仙的世俗化養生觀:明末道教的服食食譜研究〉,收於《東華人文學報》,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2004年,第6期,頁159-194。
楊儒賓:〈作為性命之學的經學-理學的經典詮釋〉,《長庚人文社會學報》,桃園:長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09年,第2卷,第2期,頁201-245。
2.專書
W.Lawrence Neuman著,朱柔若譯:《社會研究方法》,台北:揚智文化,2000年。
丁培仁編著:《增注新修道藏目錄》,四川:巴蜀書社,2008年。
王玉奎編寫:《中國道家秘傳養生長壽術》,吉林: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年。
王西平:《道家養生功法要籍》,陝西: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年。
王沐:《內丹養生功法指要》,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王宗昱集校:《陰符經集成》,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王明:《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王明:《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4 年。
任法融:《周易參同契釋義》,北京:東方出版社,2012年。
任法融著:《黃帝陰符經.黃石公素書釋義》,北京:東方出版社,2012年。
任繼愈:《中國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刘昭瑞著:《〈老子想爾注〉導讀與釋注》,江西:江西人民,2012年。
吉元照治:《道教與不老長壽醫學》,四川:成都出版社,1992年。
吉原昭治:《中國養生外史》,臺北:武陵,1996年。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緯書集成》,東京:漢魏文化研究會,1960年。
朱伯崑:《周易基礎教程》,臺北:志遠書局,2004年。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北京:崑崙出版社,2009年。
朱伯崑:《易學漫步》,臺北:台灣學生,1996年。
朱越利:《回首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4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出版社,1991年。
克爾.瓦丁頓著、李尚仁譯:《歐洲醫療五百年》,新北:左岸文化出版社,2014年。
吳昌銘:《陶弘景的養生與登真》,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5年。
宋定國:《周易與養生》,北京:東方出版社,2008年。
李中華注譯,黃志民校閱:《新譯抱朴子》,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李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論》上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李建民:《死生之域 : 周秦漢脈學之源流》,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1年。
李國遠:《中國道教氣功養生大全》,四川:四川辭書出版社,1991年。
李國遠:《中國道教養生長壽術》, 四川: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
卓遠主編:《道教養生密籍》,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6年。
南懷瑾:《中國道教發史略》,香港:老古文化,1987年。
段致成:《〈太平經〉思想研究》,新北:花木蘭,2011年。
段致成:《道教丹道易學研究———以〈周易參同契〉與〈悟真篇〉爲核心的開展》,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學位論文,2004 年。
洪丕漠:《道教長生術》,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胡百濤:《六朝道教上清派存思道法研究──以《上清大洞真經》為中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宗教學博士論文, 2013年。
胡道靜、陳耀庭、段文桂、林萬清主編:《藏外道書》,四川:巴蜀書社,1992年。
卿希泰、唐大潮:《中國道教簡史》,臺北:中華道統出版社,1996年。
卿希泰、詹石窗主編:《中國道教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
卿希泰:《中國道教史》,臺北:中華道統出版社,1997年。
卿希泰:《簡明中國道教史》,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唐頤:《圖解易經養生》,北京: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郝勤:《道在養生 : 道教長壽術》,成都 :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馬道宗編:《中國道教養生秘訣》,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
高誘:《淮南子注》,世界書局,民國54年
高懷民:《兩漢易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張其成《易經養生全解》,臺北:商周,2011年。
張欽:《仙道貴生:道教與養生》,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年。
張欽:《道教煉養心理學引論》,四川:巴蜀書社,1999年。
張興發主編《道教養生方法精粹》,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14年。
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章伟文:《宋元道教易學初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
連鎮標、詹石窗:《易學與道教文化》,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
陳兵:《道教修練養生學》,西安:陝西師範大學,2015年。
陳煒:《葛洪養生思想及其流變研究》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醫史文獻博士論文, 2016年。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臺北:台灣商務,2013年。
陳鼓應:《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一輯》,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
陳攖寧:《道教與養生》,北京:華文出版社,2000年。
曾昭南注譯、劉正浩校閱:《新譯養性延命錄》,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黃壽祺、張善文撰:《周易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楊力主講、《養生》欄目組編著:《易經養生法-做自己的養生大師》,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7年。
楊玉輝:《道教養生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楊俊超、黃振亞:《中國道家秘傳養生長壽術研究與實踐》遼寧:春風文藝出版社,1993年。
詹石窗、連鎮標:《易學與道教文化》,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
詹石窗:《易學與道教思想關係研究》,廈門:廈門大學電子出版社,2001年。
詹石窗:《易學與道教符號揭密》,北京:中國書店,2001年。
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講》,臺北:五南,2005年。
詹石窗:《道教與中國養生智慧》,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年。
鄒孟君:《《養性延命錄》之養生思想與實踐-以服氣導引為中心》,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6年。
窪德忠著,蕭坤華譯:《道教史》,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
蓋建民:《道教醫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劉云超:《〈周易〉與養生》,北京:三聯書店,2018年。
劉屹:《中國道教史研究入門》,上海:復旦大學,2017年。
劉長林、滕守堯:《易學與養生》,臺北:大展,2001年。
劉國梁:《道教與周易》,北京:燕山出版社,1994年。
劉國樑注譯、黃沛榮校閱:《新譯周易參同契》,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
劉連朋.顧寶田注譯:《新譯黃庭經.陰符經》,臺北:三民書局,2009年。
劉精誠:《中國道教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劉鋒、臧知非:《中國道教發展史綱》,臺北:文津,1997年。
劉瀚平:《周易思想探微》,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
潘雨廷著;張文江整理:《易老與養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11年。
鄭鐵濤:《中國養生史》,廣西: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年。
蕭天石:《道家養生學概要》,鄭州:中洲古籍出版社,1988年。
蕭登福:《六朝道教上清派研究》,臺北:文津,2005年。
蕭登福:《讖緯與道教》,臺北:文津,2000年。
蕭登福:《正統道藏提要》,臺北:文津,2011年。
蕭登福:《黃庭經古注今譯》,香港:青松出版社,2017年。
賴貴三:《台灣易學史》,臺北:里仁,2005年。
薛中華:《道教辟谷文化研究》,重慶:西南大學宗教學系博士論文, 2020年。
韓廷傑、韓建斌:《道教與養生》,臺北:文津,1997年。
譚電波、寧澤璞主編:《道教養生》,長沙:岳麓書社,1993年。
蘇義介:《陶弘景《養性延命錄》養生思想之研究》,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顧頡剛:《古史辨》,臺北:明倫,1970年。

三、網路資源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zh    
白雲深處人家海外站https://homeinmists.ilotus.org/   

貳、西文參考書目

Engel GL: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biopsychosocial model. Am J Psychiatry 1980; 137:535-544.
Kristofer Schipper and Franciscus Verellen ,The Taoist Canon, A Historical Companion to the Daozang ,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