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王廷相的「性者、氣之生理」論
書刊名: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
作者:王俊彥
出版日期:2004
卷期:9
頁次:頁41-64
主題關鍵詞:氣之生理性稟不齊魂陽魄陰心之愛為仁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5
由理在氣中言,性與氣相資不離,故性是氣之靈能而生之理。其中主張人有生氣則性存,無生氣則性滅,以性定位在有生之後,不論虛玄之本體層,只重氣之條理,及氣滅則性滅,性不再是永恆層次者。生生作用在形體中為機,在氣化中為神,故無形體則無機,無機則氣化神用亦無,發動神機之性亦滅。進而言,靈而覺是性之始發,能而成性之自我成就,如此性貫通內外有無上下而為一。氣種有定觀念將性有普遍義、特殊義之二層融為氣化一層,並強調萬物性種已各具於太始之先,且陰陽相合有賓主偏勝之別,於是聖愚之性雖皆天賦,但聖純善愚純惡,而中或順人心或順道心為相遠。因氣有清濁故性有善惡,故性由氣出但為氣之主體,到為性之善者反為性之標準,進而論取性之善者為名教。此教出於道,道出於性之善者,由外而內之教道性,亦皆一貫於氣化流行中。另不由仁義說興性,而由出於心之愛為仁,出於心之宜為義,強調仁義乃人之知覺運動為之後成者,重氣性的具體實現義,非形上無限義。
學位論文
1.程文正(2009)。中部四縣市國小教師的環境風險認知及教學行為模式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廷相(1974)。王廷相哲學選集。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廷翰、容肇祖(1984)。吳廷翰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廣(1989)。四書大全。山東友誼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夫之(1970)。張子正蒙注。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宗羲、全祖望、王梓材、黃百家(1975)。宋元學案。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羅欽順、閻韜(1990)。困知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程顥、程頤、王孝魚、吳廷棟(1983)。二程集。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載、章錫琛(1983)。張載集。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清)王先謙(1974)。荀子集解,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明)王夫之(1970)。思問錄,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