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詩經》愛情詩的表現方式--以男女交往為題
書刊名:東方人文學誌
作者:劉秀蘭
作者(外文):Liou, Shiow-lan
出版日期:2006
卷期:5:3
頁次:頁27-44
主題關鍵詞:詩經情詩蒹葭關雎靜女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
  • 點閱點閱:45
期刊論文
1.陳在東(1995)。不矯不飾純眞自然--《詩經》情詩的特異性。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牛多安(1994)。《詩經》藝術表現手法二題。東岳論叢,199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炳海(1994)。《詩經》女性的色彩描寫。江西社會科學,199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廣義(1995)。《詩經》愛情詩在中國文學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影響。陰山學刊(社會科學版),199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子榮(199507)。《詩經‧國風》女性形象面面觀。川東學刊(社會科學版),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連舉(1995)。論《詩經》中的愛情詩。寶雞文理學院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3)=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俊(200306)。感受《詩經》時代的愛情。集寧師專學報,2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姚際恆(1979)。詩經通論。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宏一(1998)。詩經與楚辭。臺北:臺灣書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屈萬里(200210)。詩經詮釋。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樗、黃櫄(1993)。毛詩集解。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鶴齡(1993)。詩經通義。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崔述(1966)。讀風偶識。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裴普賢、糜文開(197910)。詩經欣賞與研究。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馮作民(198502)。詩經。星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魏子雲(1986)。詩經吟誦與解說。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熊公哲(1981)。詩經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嚴粲(1983)。詩緝。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朱守亮(1994)。詩經評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毛亨、鄭玄、孔穎達(19930900)。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程俊英、蔣見元(1999)。詩經注析。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子展(1983)。詩經直解。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朱熹(1974)。詩集傳。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方玉潤(1981)。詩經原始。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湘(1999)。詩經名物意象探析。臺北: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