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陳志勇繪本《緋紅樹》圖像文本符號之建構探討
書刊名:藝術論文集刊
作者:黃天佑詹玉艷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uang, Tian-youJan, Yu-yan
出版日期:2008
卷期:10/11
頁次:頁1-25
主題關鍵詞:緋紅樹陳志勇繪本符號學The red treeShaun TanPicture booksSemiolog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66
期刊論文
1.陳宜寧(2006)。〈創意與發想交織的奇幻意境-邂逅繪本插畫家Shaun Tan(陳志勇)內心的異想世界〉。《藝術欣賞》,2(7),102-1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心怡(2004)。〈為什麼我們要為兒童寫戰爭故事-記兒童文學與戰爭(倫敦)研討會〉。《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20(4),20-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蕙質(2006)。〈沉默無法引領你到想去的地方-Shaun Tan專訪、聯訪〉。《dpi》,12-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滕淑芬(2006)。〈異鄉的緋紅樹澳洲華裔繪本作家陳志勇〉。《台灣光華雜誌〔中英文國內版〕》,112-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John Stephens、張浩月譯(2003)。年3月)〈後現代主義與兒童文學〉。《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19(2),9-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洛夫(2004)。年3月)〈背景與主角的弔詭-從完形心理學的觀點看《航向未來》〉。《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20(2),8-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欣岳(2006)。〈台灣童書繪本創作者漸嘗成功果實〉。Cheers,116-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煥彰(2002)。尋找夢想、歡樂和美麗-圖畫書的閱讀隨想。《美育月刊》,49-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姜如佩(2007)。美國「蕭瑟的童顏」現象預警台灣壓力兒童的危機。《幼教資訊》,203,9-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馬力(2001)。〈從複雜到混沌一兩個多世紀以來世界兒童文學創作系統狀態分析〉。《兒童文學學刊》,6,54-6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德姮(2004)。圖畫故事書中的後設策略(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柏君(2004)。《圖畫書之圖像藝術傳達研究一以台灣入選「波隆那國際兒童書插畫展」作品為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徐素霞(2002)。台灣圖畫書導賞。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喬納森.卡勒、張景智(1992)。索緒爾。臺北:桂冠圖書股份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Nodelman, Perry、劉鳳芯(2000)。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臺北:天衛文化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胡亞敏(2004)。敘事學。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志勇圖/文、余光中譯(2005)。《緋紅樹》。新竹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曹俊彥、曹泰容(2006)。《台灣藝術經典大系•插畫藝術卷2:探索圖畫書彩色森林》。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David Fontana、何盼盼(2007)。象徵的名詞。台北:米娜貝爾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Fisk, John、張錦華(200506)。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