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據時期臺灣東洋畫發展的風格特質
書刊名:臺灣美術
作者:李進發
作者(外文):Lee, Chin-fa
出版日期:2009
卷期:75
頁次:頁20-49
主題關鍵詞:帝展臺展鮮展臺展型鄉土藝術地方色彩寫生觀念會場藝術文化殖民文士繪畫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7
摘要 日據時期的台灣美術,在日本當局以文化殖民政策與同化教育目的下成立了台灣美術展覽會,為台灣美術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受審查方向與入選制約的影響,不論在材料技法、形式內容或表現意涵上,均具開創新局的走向,促使原本囿於臨摹守舊的清末台灣文士繪畫發展帶來空前的轉變。 台展的發展受到日本文化殖民政策的牽制,屬於一種跳躍與革新式的遽變,因融入鄉土的質素,以寫生手法呈現台灣地方的特色,鮮活了台灣東洋畫發展的時代特質。台展期間,藝術評論均強調鄉土藝術(地方色彩)與寫生觀念,不但為台灣專門美術教育的不足適時提供重要的輔助弁遄A也塑造了台灣東洋畫發展以花鳥題材為主要表現的風格特色。 就傳統文化自主性發展的觀點而言,台灣東洋畫雖未如鮮展設立揚古追今保留傳統風格的「書與四君子」,但就台籍主要畫家如林玉山,呂鐵州及郭雪湖等人仍承繼中國傳統繪畫的本質來看,這種結合寫生手法與鄉土藝術內涵,展現「台展型」穠麗細密的理質,亦不失為具有本土傳承的風格特質,更是一項新的轉變與突破,應加以了解、繼承與發揚。
期刊論文
1.若槻道隆(1935)。台灣美術展創設前後。台灣時報,1935(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鹽月桃甫(1935)。談台灣美術展。台灣時報,1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谷歸逸路(1935)。台灣的美術界。台灣時報,6,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谷歸逸路(1936)。再談台灣畫壇。台灣時報,1,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新井英夫(1937)。關於台灣國民美術的課題。台灣時報,9,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飯田實雄(1939)。台灣美術界秋之展望。台灣時報,10,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臺灣總督府文教局(1927)。臺灣美術展覽會開辦的趣旨。臺灣時報,11,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石黑英彥(1927)。臺灣美術展覽會感言。臺灣時報,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橫川毅ー郎、中川紀元(1933)。美術家を志す人のために。東京:現人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河北倫明、三輪英夫、佐藤道信、山梨繪美子(1989)。日本現代美術辭典。東京:講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271028)。台灣美術展誕生的經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301025)。第四回台灣美術展之我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321025)。台展會場一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281017)。擁有台灣特有的地方特色沒有遊戲成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291116)。第三回台展之我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結城素明(19361019)。豫期以上的好成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341026)。台展如是我觀推薦四名皆本島人鄉土藝術又進一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野村幸一(19391103)。第二回府展觀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291117)。第三回台展之我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勝田蕉琴(19301021)。出品作者的態度真摯素直--東洋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9311026)。第五回台展我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391025)。松林審査員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9341023)。驚嘆於一般技巧的進步以鄉土取材居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